十字路口上的俞敏洪和新东方

熟稔中庸文化的中国人自然更明白寻找线上线下那个中间点的重要性,只是每个公司的优势不同,每个细分教育市场的特点不同,便决定了这样的寻找必然会是一场漫长的征途,而站在十字路口的新东方也是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自从YY宣布成立100教育进军在线教育市场之后,俞敏洪和新东方就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在昨天(22日),新东方宣布和百视通达成合作,进军电视数字教育市场。

在YY们的步步紧逼下,用一个都称不上是在线教育的产品,营造跨屏教育的概念,新东方的反击略显无力。毕竟,如今的在线教育和传统线上教育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互动性,而新东方此次借百视通推出的TV学堂不过是将教学录像换了个播放平台罢了。以至于连俞敏洪在解释这一合作时都用了“你可以想象未来……”这样的说法,只是对于新东方来说,更严峻的显然还在于当下的种种困境。

技术之殇

凭借对教育本身的理解和相关资源的积累,新东方在线下教育市场形成了极高的竞争壁垒,即便是近年来各种教育机构遍地开花,新东方都能泰然处之。

但是过于强大的线下部分反而抑制了其线上业务的成长。尽管早在2000年时,新东方就斥资5000万元成立新东方在线,但直到现在这一业务线的营收也不过2500到3000万美元。业务整体的不成熟自然也就带来了其在相关技术储备上的落后。

而对手YY之所以选择切入在线教育,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多年来所从事的就是音视频在线传输的生意,技术上比较完备,甚至有人测试说100教育的课程只需占用15KB/S的网速。新东方想在短期内靠吸收人才、收购并购在技术上迎头赶上,多少还是有些不太现实的。

既然技术问题上内部解决能力不足,那寻求外部合作会不会是一个好选择?至少从此次与百视通的合作就不难看出,俞敏洪本身对找外援就有点忌惮,此前“传言”了许久的腾讯最终也没了动静。

毕竟,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老大,新东方显然担心与BAT合作会导致其沦为纯粹的内容输出者,从而受制于人,最终成为巨头开辟新市场的垫脚石。与虎谋皮,显然不是俞敏洪希望看到的。

模式之痛

不愿与虎谋皮的新东方自然也有自己的算盘,如成立独立子公司、开发单词学习APP“乐词”。这种模式上的探索逻辑固然没有硬伤,却很难将新东方线下资源效用最大化。可除了这样有些跃进的尝试外,新东方在模式的革新上很难再让人眼前一亮。

新东方昔日成功之处,正成为其今日羁绊之物,它很难以自我革命的方式来迎接时代的改变。因而俞敏洪也有些不以为意地将100教育的免费牌,看作自己十几年前就用过的手段。在他眼里,在线教育只是补充,而大多数的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到线下。

而与俞敏洪处在对立面的YY总裁李学凌却是互联网的忠实信徒,他以近乎“固执”的态度相信,在线教育必然会取代传统教育培训业。因为“他们不是做按摩的,并不需要和用户发生物理上的接触”。

可教育终归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是一个体验服务,很多丰富的体验是冰冷的屏幕无法给予的,就如同我始终坚定地认为新东方是中国最赚钱的相声社一样。可对于新东方来说,技术可以弥补,模式可以摸索,但优质师资的流失正成为其眼下最紧迫的难题。

人才之创

“老俞不想让他们走的人都走了,想让他们走的人却还赖着不走”,有人曾这样调侃新东方的人才流失现象。对在线教育这个行业来说,人是最大的财富,但也是最不靠谱的财富,因为人本身有着极高的流动性。

教师之于新东方不过是赚钱的工具,但是YY这样的平台却被教师们看作自己赚钱的工具。这样的异位让教师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话语权,平台自然也就更容易吸引到好的老师。

新东方就是陷入了这样一个浴缸水量模型之中,因为在线教育的冲击,优质师资的流失速度迅速超过了其自身造血能力,因而不必等到在线教育于模式上颠覆传统培训行业,新东方很可能就自己崩溃了。

抢先寻找到线上和线下的连接点,是新东方的当务之急,O2O这个概念也逐渐得到新东方的重视。线下完成教育,线上进行优化和提高,这在美国在线教育市场已经是一种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但是在充满特色的中国显然还需摸索。

熟稔中庸文化的中国人自然都明白寻找线上线下那个中间点的重要性,只是每个公司的优势不同,细分教育市场也各具特色,这就决定了寻找过程必然是一场漫长的征途。

站在十字路口的新东方是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作者:流光逐云,非职业IT吐槽者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