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武挥
和很多从事互联网的人聊过天,说一句可能会得罪人的话:很多从业者对传统商业势力骨子里有一种傲慢的情绪:传统就是守旧的代名词,传统就是被淘汰的命运,传统就是会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被迅速击溃。不过我实话说一句:不要想当然。
周末去深圳参加了腾讯组织的WE大会,其中一个演讲是马化腾的“七个路标”(见钛媒体此前文章《移动互联网的未来,看看马化腾的思考》)。相关的内容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不过我还是愿意在这里冒着啰嗦的风险复制马氏在第二个路标“互联网+创新涌现”中的一段话:
“传统行业在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力量仍然是无比强大的,互联网仍然是一个工具,所有的传统行业不用怕,就跟过去没有电一样,只不过是有电可以电子化,有互联网也会衍生出很多新的机会。”
作为当前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的领袖,说这番话颇可玩味。存在这种可能,马化腾意图让各种所谓传统企业借助腾讯的工具(比如微信)进行数字化转型,从中也获得腾讯的利益。但同样存在这种可能,马化腾真正认识到所谓的传统企业并非那么得不堪一击。十二个大字头网站(腾讯与一些地方媒体集团合作的本地门户)这个行为充分说明了这点。
其它行业我基本没有涉猎或涉猎很少,但我自认为对媒体行业还算知道个一二,我想在这里谈谈媒体这个“传统行业”。
昨儿写的一篇《58同城与四线甲报业的故事》(钛媒体另取了一个标题《本地化服务,58同城抢不了区域性报业的饭碗》,我其实并不完全同意),讲述的就是在一个小地方,某传统媒体借助81个营销人员创造了7000万人民币营收的故事——人均年拉单能力可以做到近百万。而58同城,不过15万人民币。这是一个效率的差别。有些人认为,这两个组织根本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
不过我认为是可以比的,这里不是模式是不是相同,而是客户是不是相同。一个广告客户的预算有限,投了这个就不会投那个。尤其是本地化商家,预算就更有限了。这两者唯一的差别大致在于,传统媒体可能更喜欢做比较大的客户(比如房地产、婚庆、餐饮之类),但一些小客户(比如未连锁的培训机构、规模较小企业的招聘)则不是它们目前能辐射到的。这和经营手法有关。但58同城非常低效率的拉单水平也可以说明一点:大客户它有点吃力。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恰恰说明互联网企业具有长尾效应。这话听着不错,但必须要意识到,长尾的一个前提是“极大的丰裕”(或者说,极大的市场)。中国很多豆腐干大的小地方,本身就不是什么极大丰裕型的市场,长尾效应是不足的。本地化服务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市场与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割裂,在中国交通并不是特别发达的当下,长尾目前还看不到特别有利的地方。这个时间点,依然是做大中客户的时间点。
还有人会认为,互联网企业的机制很好,比如说股权期权制。这个制度当然对打鸡血有用,不过也必须看到,尚在路上的公司,能不能未来上市两说。已经上市的公司,一般相对庞大,真心不是什么员工都能持股的。那个四线甲报业当然不可能搞什么股权期权,但它实施广告收入343分配(报社、部门留存统一分配、员工),我倒想问一句,3成广告收入归销售人员,和销售人员拿着个不知道何年上市的期权股权,哪个激励机制大?所以互联网企业搞股权期权,虽然有用,但到底不是什么万金药,一贴就灵吗?搞这种制度的互联网企业,哪年不死个百八十个的。
很多传统行业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政策/管制。这也是很多人不屑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个搞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大可以批判之申讨之。但如果你是个商人,就不得不低下头去承认,这就是竞争优势。与其高傲地说你丫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如务实地去和它合作。做生意嘛,赚钱优先。
传媒行业,中国当局对报业的重视,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别看今天很多人在那里讨论报纸哪一天就该完蛋了。媒体都有所谓“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在中国,谁有影响力?商人还是官员?答案明摆着的。我曾经和人说笑话,地方党报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它都极有影响力,只要这个人是当地的党委书记。没有比党报更精准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媒体了。
互联网前二十年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这里当然包括市场的侵蚀,也包括思想的改变。媒体过去太过于重视生产内容(注意是太过于重视,重视本身没什么不对的),忘记了媒介媒介,无非就是个媒婆加中介。如果一旦传统媒体醒悟到自己作为中介的本分,能量的释放,极其可观。
我曾经在钛媒体上同样写过“从大气到地气”的文章(见链接:《 媒体的社区化演进——高大上如何接地气 》 http://www.tmtpost.com/69699.html),地气这个事很多人都明白,大气这个事,说穿了,就是影响力。影响力不是影响范围。直白地告诉各位一句,发行量百千万计的故事会之影响力,怕是比不上只有书记看的一张党报。虽然,前者影响范围极大极广。
很多人很误解“影响力”这个词,比如在微博上,以为粉丝量越大影响力越大——这是智商不够的表现。影响力分为三个层级:告知、说服、动员。告知和影响范围有关,粉丝越多告知力越强,这个没问题。但说服(让受众接受/同意/相信)、动员(让受众行动起来),就不是简单的一个数量的游戏。中国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同样一篇文章,没头没脑没有出处地出现在BBS里,和有头有尾有作者有***报出处地出现在新闻页里,我们的感知完全不同。前者有待求证,后者基本可以认定——当然,这里有个前提,不是什么敏感事件。
一个只有地气没有大气的企业,和一个只有大气没有地气的企业,哪个更容易兼而有之?我的看法是后者。从上往下易,从下往上难。从上往下是组织自己下定不下定决心的事,从下往上还得要改变大众认知——这事极难。很接地气的腾讯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要不是一个微信,至今很多人对腾讯的认知是:不就是小孩子玩的QQ嘛。腾讯搞WE做什么?增加大气感尔。
马化腾所谓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这句话和几年前“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行业”的说法其实异曲同工。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作为工具,是谁都可以使用的,不是什么互联网企业的专利。对待传统组织,尤其是大型传统组织,适当的敬畏是必须的,而不是轻蔑地一句:它是一条恐龙。
所以,在58那篇文章里,我想表达的是,纯网络公司,在本地化服务的一路进军中,会相当艰难,因为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的真正意义上的土豪。打不打得过还两说,但倒也不见得完全抢不了。但前提是:你要意识到它们的强大。而之后呢?与其竞争,不如合作。商场有时候不见得真是战场。战场是你死我活的,商场嘛,阿里都和360合作了,大佬的这点求财气度,还是值得好好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