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信息入口,顾名思义就是用户为获取信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第一站。移动新闻客户端、订阅APP以及移动浏览器等,都可以成为数亿移动用户的信息入口。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已经发生改变。移动端信息获取方式除了简单便捷之外,还需要更加“懒惰”、高效和智能。数据显示,以手机浏览器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入口,碎片化特点明显(据调查,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的频率较高,75.6%用户每天都使用,其中 63.3%用户每天使用多次。而手机浏览器用户平均每次使用手机浏览器时长为 10-30 分钟,占比为 33.1%,可见用户的习惯主要为每天使用多次,每次使用时间较短)。人类始终朝着更懒的角度蜕变着,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碎片化和大数据智能化时代,优质的信息质量和极致的用户体验才能够留住用户的心。
如何打造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入口?那就需要抓住用户痛点,紧追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的4种新趋势。
推荐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智能化推荐越来越成为吸引用户的方法之一。可能以前,我们获取信息的最便捷方式即是搜索和导航。而当前的主流移动浏览器和新闻客户端,都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信息访问时长和页面浏览习惯,智能化地推荐用户所感兴趣的信息。当你在某个页面或者网站停留较长时间,下一次打开该应用的时候,可能就会在热门位置优先推荐你所感兴趣的信息。甚至,还会根据这个信息的属性,罗列出相关的其它热门信息供你阅读。比如,Facebook通过对“你喜欢哪些运动?“、”你读过那些书“等个人资料信息的分析,就可以在”赞主页“为你智能地推荐相关的热门职业球队和书籍杂志。
订阅
“订阅“相比于”推荐“来说,显得更加直接和人性化。由于当前的信息复杂多样,获取的渠道途径冗余,还存在大量的重复内容,用户通过自主订阅所喜好的信息媒体,就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及时地获取最权威优质的信息。而目前,从百度浏览器、新浪和搜狐等新闻客户端、ZAKER等订阅软件以及微信等多种移动端平台,都提供了用户自主订阅功能,用户可以在首页订阅自己喜欢的媒体,更加高效地去获取自己所想要的信息。这些平台订阅功能的推出,反过来也促进了信息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虎嗅、快鲤鱼等TMT新媒体),许多新媒体的用户订阅量能够达到百万级以上,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流量和曝光率,也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一种习惯方式。
社交
由于社交元素可以增加用户黏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平台都注重社交关系的引入。如网易跟帖,喊出“无跟贴,不新闻”口号,叠加网友观点和思维的“盖楼”,重新定义了网友的价值,体现了用户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网易跟贴通过用户的互动和讨论,增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黏性,也延长了整个信息的生命周期。而这种基于信息内容和用户兴趣构建的社交关系,不仅可以衍生出新的产品和内容,也可以实现受众的转化,拓展新的收入渠道。对于移动端而言,信息平台的社交元素尤为重要。手机的随身性、实时性,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的需求,黏性更高,易于融入生活。因此,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大量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从“朋友圈”的分享互动和“订阅号”的信息推荐,基本可以满足用户获取不同信息的需求。其实,社交元素已发展成为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基本元素。
期刊
信息碎片化时代,用户所获取的信息是快餐式的,条目式的,海量却浮躁,留不下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最终不能为我所用。因此,围绕某一热点标签的深度报道非常重要,一些阅读应用软件整理的各种媒体“周刊”、“月刊”,便捷且实效,自然成为了许多用户获取深度信息的重要渠道。入口的形成是因为习惯,入口的替换也是因为习惯,而使用的便捷性决定了习惯的形成与更替。当前,以“多看阅读”为代表的各种电子书阅读客户端,整合互联网的优势媒体信息资源,及时地推出各种热门期刊,已经成为用户获取互联网深度信息的重要入口。
从Yahoo到Google,再到Facebook和Twitter,无论信息载体和界面功能如何变化,本质上都是信息的传递。因此,基于内容信息的移动应用,只有不断地升级产品服务,优化信息获取方式,深耕用户习惯和提升用户价值,才能够真正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入口。
来源于:创业邦 作者: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