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为自营后,虽然类似的假货问题仍无法完全杜绝,但货品一旦入仓,全部责任便归属于平台商自身,在品质管控上平台商必将付出更大的努力。
氧分子网科技 7月31日报道
7月28日,腾讯科技在发布《暗访电商假货链条:聚美等平台涉嫌知假售假》的深度调查文章后,国内的自媒体人不甘寂寞,从第三方、电商平台、消费者等多个角度审视这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奢侈品电商假货为何屡禁不止?
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因素造成:
1、市场需求巨大:因为装逼需要,刺激了中国大量奢侈品消费需求,价格因素导致消费者涌向了电商渠道购买奢侈品。
2、平台商不作为:品牌商有没有授权,第三方的商品有没有假货,平台方多打几个电话、做几次检验确认就知道了。但对于潜在的假货问题,平台商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品牌商不直接供货:奢侈品品牌都有和国内的代理商合作,如果直接在线销售实际上是侵犯了代理商的利益,而线下的销售又占了绝大部分。因此,电商平台只能选择卖假货的第三方。
4、官方打击不够严厉:在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一个是商户不敢卖假货,一个是消费者不敢买假货。在国内保护知识产权处罚力度不够,假货泛滥也就不奇怪了!
互联网思维六字诀创立者南冥一鲨:渠道决定产品质量
奢侈品电商要治理假货乱象,根本原因还是要依赖于品牌商的渠道变革。目前,奢侈品品牌的渠道仍然主要在线下,所以电商并没有品牌直销,这决定了电商渠道的奢侈品多是经销商、倒货商等纷杂的力量,导致电商渠道鱼龙混杂。
但正是由于电商的“乱”,在让品牌商的渠道变革举步维艰,更加保守,这是一个矛盾。不过相信几年后,奢侈品品牌商在互联网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还是会向电商靠拢的。
互联网观察家陶小开:不自营,无质量保证
在转为自营后,虽然类似的假货问题仍无法完全杜绝,但货品一旦入仓,全部责任便归属于平台商自身,在品质管控上平台商必将付出更大的努力。责任所系,风险所在,要知道,那时候可就没有“临时工”或是第三方平台商可以拉出来指责了。授权+自营,是目前看来,能解决电商奢侈品业务在质量保证上几乎唯一的出路。
互联网行业观察者杨君君:电商公司的不作为
关于国内电商假货的消息就一直没有断绝,尤其是不属于自营的第三方平台,就一直深受假货的困扰。虽然明知道有很多假货,很多电商公司选择了不作为,第一个原因是利用这些假货充当网站的“堆头”,吸引用户,维持繁华的景象,第二个则是舍不得这些第三方平台所上缴的“租子”,第三个则是内部腐败,负责审核的人收了回扣。
IT评论人康斯坦丁:转换思维 尚有一线生机
奢侈品电商不能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销售奢侈品的平台,将奢侈品简单地当成一种商品,而是要努力将奢侈品才售售中、售后过程转化为高大上的服务,带给高端用户不低于实体店的享受。更加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像现在这样千篇一律,要时刻带给用户新鲜感受。如果依旧没有起色,那奢侈品电商只能趁早转型。
八卦科技:海外代购 靠谱吗?
这几年海外奢侈品、化妆品代购很火,微博、微信上如果没被几个代购刷过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玩过。但是,这些海外代购都是真的吗?不排除有一部分真的,但必须承认大部分都是假的。
海外代购不如在内地进假货实在。一来,内地的假货货源稳定,而且成本相对更低;二来,卖假货的风险,相对比走私要小,一般卖假货就是罚点钱,走私可是动不动蹲大牢。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电商知假售假不是孤立事件
中国互联网每年销售的化妆品数量,要比品牌化妆品供货渠道提供的网上供货数字大20%,至少有超过两成网上化妆品为假货。
很多电商平台在口口声声把消费者权益放在最高位置的同时,仍五次三番被披露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说一套做一套已成该行业通行多年的潜规则,聚美优品的售假事件不是孤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聚美优品恰好被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