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本来双方联姻的大喜事,挥金也是天文数字般的。我本想努力去喝个彩,但是怎么都没有找出合适的理由来。批评的话倒是喷涌而出,完全自然而然。中国互联网的游戏到了今天,还算正常吗?还在正确的轨道上吗?我很困惑!
看到阿里苏宁合作的新闻,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283亿元啊,这么多钱,不用于创新,或者支持创新,是多大的浪费?!283亿元,将近50亿美元,超过中国互联网前10年的所有投资总额,超过阿里美国上市之前的所有投资总额。就这样花在这样两个巨头的一场发布会上,回响也不大。“大而无当”,大概就是最好的注解!
随后一想,我也释然。我们互联网领域惯常的思维与今天这些依然已经垄断市场的巨头思维,肯定是迴然不同的。在今天互联网创新浪潮越来越剧烈的今天,在资金如同“春雨贵如油”的大势下,这些互联网的既得利益者,首要思考的并不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创新,而恰恰是如何防范自己被创新所冲击所颠覆,如何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于是,我在微信上随手比划了几句:如何解读阿里苏宁的合作?彼此都在互联网大潮中寻找一份安全感!一个创新乏力,一个转型困顿。这种寡头土豪式的抱团取暖,除了进一步把数字搞大之外,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没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更无助于创业创新生态的改善。相反,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撤退与蜕变,是对新兴创业者的空间挤压,是互联网进一些中国式平庸化、传统化的最新挺进。对创新无益、对产业无益,对彼此双方最终也无盗。Uber式的颠覆性创新是这些越来越守成的巨头们相对立的价值观和逐渐丧失的能力。创新依然是唯一的照妖镜。时间将证明,逆创新而动的举措,用力越猛,代价越大。
283亿元,如果用在支持创业创新领域,那将是多么具有震撼性的巨资。要知道,作为创新大熔炉的美国,每年的风险投资额也就是200-300亿美元的规模。只要中国这种土豪多几个,不就可以在风险投资上早日赶超美国了?那么,中国的创业创新浪潮可以高涨多少?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军者,频频大手笔的出手,收集各行各业的传统领先企业,十亿级的收购,如同工薪阶层买颗大白菜,如同集邮爱好者买张邮票。即使最终满盘皆输,也对整体无足轻重。但是,这些钱如果用于支持互联网领域真正的创新,支持哪些摸索在颠覆性创新最前沿的创业者们,将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现实永远是最真切、最生动的。如同美国互联网一样,创新从来不是原有巨头的使命。也因此,有了网景,还有雅虎;有了雅虎,还有谷歌;有了谷歌,还有Facebook;有了Facebook,还有更生猛的Uber。创新的生生不息,只能来源于更多的新生力量。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也只有这一个方向,这一个希望。但是,在中国土豪式抱团成为大家最热衷的游戏,成为全局性的趋势,而且我们的反垄断法形同虚设的背景下,新兴的创业创新者要再度崛起,却越来越困难。
因此,这种土豪式抱团反应的问题,远不是巨额资金的浪费,而是更严重的整个社会创新价值观的蜕化,以及我们包括竞争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的严重缺位。
显然,为阿里和苏宁天文数字般的合作喝彩,不如为遭遇重重狙击的Uber、滴滴和互联网金融鼓与呼。这不仅仅关于我们的产业,也关乎中国整个社会的未来走向。这些巨头,是互联网革命最大的受益者,享受了时代巨大的厚爱和财富积累。本来理应该成为后续创业创新最大的支持者。
2000-30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还龟缩在中国本土市场,已经是非常奇葩和畸形的。即使目前美国市场比中国大多了,也不会有如此情况。看看任何一个100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公司都是非常全球化的公司。将近50亿美元,能够填补两大巨头多少空虚感,抚平多少安全感?一般的基本规律是,花在传统上面的钱越多,越说明内在的危机感和虚弱感越强烈。而这类基本与创新无关的投入越多,反而会越增加,形成负循环。想到8月12日就是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第二次发布财报的日子。如此赶在之前端出如此大的豪华礼包,临时补一手,那说明两天后的财报会有着多大的惊喜?!
总之,土豪们挥金如土的熊抱,不看新鲜看热闹也行。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新兴的创业企业崛起,希望毫无技术含量的土豪抱团日渐减少。中国互联网的精神气质,能够依然回到互联网精神的原有轨道上。而阿里和苏宁,就让他们继续沉迷于更加癫狂式的土豪生活吧。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