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帮助百度吸引到更多的吴恩达,帮助百度革命移动搜索,帮助百度进一步变现移动流量,帮助百度成立自己的“X-Lab”。所有这些,便是百度和吴恩达需要寻找的下一只猫。
互联网时代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但吴恩达宣布加盟百度还是引起了行业轰动。他究竟能给百度带来怎样的改变?
吴恩达曾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学术造诣有目共睹。他还是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曾在领衔GoogleBrain的同时掌握了管理聪明人的方法。学术、创业、管理、工程实践兼而有之的人不多,这将对百度有重大参考价值。
吴恩达从事深度学习,但他能带给百度的又远远不止“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技术带头人
引入吴恩达的同时,还要看到,百度制定了周密的人才挖掘计划,组建了新研发中心,并将其中一个实验室设在硅谷。吴恩达只是“点”,他背后其实是一个“面”。百度基于深度学习要寻求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是其“新大陆”,而吴恩达将是百度未来的前沿技术带头人。
吴恩达将在移动端再造百度
百度现在有什么?
PC端是搜索引擎+中间页频道和搜索广告商业生态。可概括为入口+造血机;移动端则是搜索+应用分发+地图3大入口,14个亿级App矩阵,端+云的移动生态。非常碎片化,没拧到一根绳上。智能硬件、O2O、移动搜索这些均有布局,不过尚未形成想PC搜索这样的成熟模式。
百度现在缺什么?
百度在移动端拥有的,是来自PC生态的惯性和延续;缺的是为其在移动时代带来新增长点新产品或模式,所以,百度在移动端需要重铸。
腾讯微信成功后,百度最大的忧虑是没有自己的“微信”,微信相当于在移动端再造一个腾讯,未来吴恩达所做的正是在移动端再造一个百度。
相比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百度的优势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技术基因。吴恩达带领的团队将激活百度潜能,将帮助百度的大数据战略、移动搜索自我革命、新硬件和新产品上取得突破。
百度率先推出大数据引擎,有望形成全新商业模式
百度大脑是大数据引擎最核心的部分,将由吴恩达主导,并确保百度大数据引擎运转起来,并领先于竞争对手。
百度移动搜索遇挑战,自我革命才能拉开差距
不久前,UC推出神马搜索,搜狗随后发布移动搜索App,百度曾经独占的领域多出不少对手。不过他们都沿袭了PC搜索框的文本搜索,而移动搜索的未来是自然交互和碎片化存在的。这些正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可应用之处。百度研发中心的成果将支撑其移动搜索及相关产品不断向前。
百度移动商业化加速,需借助大数据技术
因为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有限,流量和网速成为限制,搜索广告在移动端面临挑战。因此必须更加精准匹配才能获得与PC端同级别的转化率;必须不断分析用户为其画像进行精准广告匹配。这些都需要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实际上此前百度应用大数据技术小试牛刀,大幅提高了CTR广告效果。百度目前移动收入比突破20%,但要想移动流量超PC端,意味着移动商业化仍需提速。
因此,吴恩达可能帮助百度改进其移动搜索系统。可证明这一点的是,吴恩达向王劲汇报。王劲曾担任EBAY中国CTO、谷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0年加入百度之后,主导过百度凤巢、百度云、百度金融等关键平台研发。这是颇有深意的安排。有两点可解释:王劲与吴恩达都拥有谷歌工作经历;吴恩达不只负责前沿学院派探索,同时将参与落实百度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几个领域的产品化和商业化。
百度要在硅谷做“X-Lab”
将百度和Google对比总能有质疑:百度为什么不做Android这样的操作系统?为什么不做谷歌眼镜?为什么不做无人驾驶汽车?为什么没有X-Lab?
或许,问题的核心在于百度在中国。中美在科研、人才、创新环境上有巨大差异。以谷歌眼镜为例,百度并非不想做,百度也有自己的苦衷。接下来百度硅谷实验室很可能成为百度“X-Lab”,研发出同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吴恩达的加入,对百度来说更大的价值在于他的名片效应。他将帮百度吸引更多“吴恩达”,帮百度革命移动搜索,帮百度进一步变现移动流量,帮百度成立自己的“X-Lab”。【完】
作者@互联网阿超,微信SuperSofter
这几天,一起关于百度与前高管王劲之间的诉讼,突然之间在无人驾驶领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王劲从百度离职时侵犯百度无人驾驶的技术秘密成为了行业热议的话题,但如果回顾过去一年百度在无人驾驶技术开源战略的实施,现在关于这份争议来可能都不重要了。
Apollo横空出世后,无人驾驶赛道已经变化
从网上爆料出来的资料来看,王劲和百度是明确签了竞业协议的,但在其未离职之前就与新公司有所瓜葛,离职之后从事的又是与原公司展开直接竞争的行业,确实有从百度盗取无人驾驶技术秘密的嫌疑。
但自陆奇开始主管百度的人工智能战略后,百度相继推出Apollo和DuerOS两大开放生态,其中Apollo为业界开放了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云端数据服务等四大部分,整合了车辆、芯片、车载硬件、传感器等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代码或能力,并且提供完整的开发测试工具。
换句话来说,王劲早前历尽千辛从百度带出来的技术,却在几个月后被百度开放给了整个行业。百度深知汽车行业产业链条复杂,而自动驾驶涉及到的技术更是突破了传统汽车产业的专业范畴,这也意味着仅靠一家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中国,开放的生态系统是相当高明的一步棋。因为这个市场有200多家汽车制造商,不像美国只有福特、通用汽车等几家巨头独大。从战略层面看,百度还不能明确判断哪些中国厂商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而通过开源战略,任何一家国内企业都可以下载阿波罗的软件,开始制造自家的产品。
回首过去一年,从陆奇亲自挂帅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整合L3、L4两大事业部进行资源汇集,到公布Apollo计划完成业界首次AI系统级开放,再到首届AI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Apollo计划,再到百度世界大会Apollo计划的升级,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打出了一套层层升级的漂亮组合拳。
Apollo自今年7月份正式发布以来,最新数据显示,近7000个开发者投票支持Apollo开源软件,超过1700个合作伙伴使用Apollo开源代码,100多个合作伙伴申请开放数据。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Apollo平台还正式开放两款落地产品,它们分别是Apollo小度车载智能系统和Apollo Pilot自动驾驶产品。
其中Apollo Pilot更为当前车企提供了整套的落地解决方案,Apollo Pilot基于Apollo1.5的“障碍物感知”、“决策规划”、“高精地图”、“云端仿真技术”以及“端到端的深度学习能力”在中国海量交通数据之中不断优化算法模型,能针对特殊路况为车主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如今从车企巨头到创业公司,从乘用车到商用车,Apollo已全方位覆盖了汽车产业,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而像车和家、智行者、Momenta这样的初创企业,都开始愿意和Apollo合作,从而将精力放在自动驾驶更精细、更高阶领域研究。
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是:来自美国硅谷的AutonomouStuff公司,基于Apollo 1.0开放的技术和资源,在三天时间内就搭建出一辆循迹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实现了让自动驾驶从0到1只需要三天。
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AI技术进入体系之争
“这次商业机密战,更多是一次人才保卫战。”之所以王劲事件能引起如此大的风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界对百度近年来高端AI人才流失的担忧。
要知道王劲并不是唯一从百度离职创业的高管,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创始人余凯、百度 IDL科学家吴韧、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首席架构师James Peng、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很多人都开始质疑百度人才的流失,而这些从百度离职的高端人才,如今更是有了统一的称呼“百度AI黑帮”。
但我想觉得大可不必,对于百度这样的科技巨头,人才流动实属正常。公司的变革调整,内部权力的变更,其实都会带来人员的流动。今年年初,于商业领域、产品技术等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并取得瞩目成就的陆奇加入百度,出任百度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COO),主打产品、技术、销售、营销运营。陆奇上台后,很快理清了百度的人工智能战略。
相比前任们,陆奇更加偏向一个实干家,而非科学家。在AI开始从实验室阶段到应用工程阶段转型的关键过程中,百度的AI人才布局也从理论学术型人才,逐步过渡到对工程型、工程型+学术型结合人才的青睐。在人工智能进入黄金发展期之后,人才流动加速已是必然,而这或许就是年初以来,包括吴恩达离职在内的百度高层的人事动荡的原因所在。
无人驾驶是一个能积累先发优势的领域,而最终可能是个赢家通吃的领域。在BAT中,百度最早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也最早开始储备人才。除了从外引进人才,百度内部也成长起了一批人才,比如百度副总裁王海峰,就是在2010年加入百度后,逐步成长起来的AI顶级人才。由于百度搜索业务的基础是自然语言处理,主管该项业务的王海峰也已成为NLP领域的全球顶级科学家。可以说在AI人才方面,国内互联网公司中,百度仍然是翘楚。
如今百度人工智能团队增长到了近1300人,形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AI研发队伍和体系。为了获取AI人才,百度可谓不遗余力。今年3月,李彦宏曾算过一笔账:过去两年半,百度研发投入高达两百亿,绝大部分投入到了人工智能。百度对AI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也是居高不下,甚至排至世界五百强中的第一位。
事实上,人工智能发展至今,早已度过从0到1的积累阶段,虽然高端人才大牛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体系的力量可能更加重要。百度AI不是靠一个人,不论谁离职,其实都可以正常运转。正如吴恩达离职后麻省理工大学的评论:“百度近两年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到了大批人工智能专家加盟,AI的技术和团队布局都已经相当成熟,吴恩达的离开对百度整个AI团队的影响力已被降到了最低,并不会影响百度在AI领域的长期技术发展战略。”
走百度走出去的AI人才有不少,他们如今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而这不恰恰说明百度AI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