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死亡
法国作家让人印象深刻的首推蒙田。他不是学院派的哲学家,但是知识渊博、见解奇特,总能使人一新耳目。他的《随笔》引述古人言论与事迹,几乎页页如此。
如果依照古训所谓的“探究哲理即是练习死亡”,那么蒙田是不折不扣的哲学家。他说:“对死亡的熟思就是对自由的熟思。谁领悟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于一切束缚与强制。谁真正懂得失去生命不是件坏事,谁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
接着他引述罗马诗人贺拉斯所云:“把照亮你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赞美它赐给你意外的恩惠和时间。”
蒙田承认:他最爱读的书是有关死的陈述。他如果是编书的,就要汇编一本死亡评论集。但是我们不可误以为他因而忽略了生命的可贵。他说:“谁教导人死亡,就是教导人生活。”假如你没有好好利用人生,让生命白白溜走,那么失去生命又有什么要紧?
更积极的建议是:生命的用途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使用。有的人活得很久,却几乎没有活过。最后,他引述一位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话说:“为何不像酒足饭饱的宾客,开开心心地离去?”
真正的教育
蒙田在《随笔》中谈到如何教育孩子。不论父母或老师,都应该告诉孩子:“你可以渴望什么,辛苦挣来的钱如何使用,国家与父母对你有什么要求,上帝要你成为怎样的人,他为你设定了什么角色。你为什么存在,为什么出生。”
真正知道的东西,就要会使用。“不必注意老师,不必看着书本;死背书本得来的才能,是令人遗憾的才能。”柏拉图认为:坚定的意志、明确的信念与真诚的心态,才是真正的哲学。这种哲学不会脱离实际的人生。
贺拉斯说:“想成为智者,那就行动吧!迟迟不敢生活的人,就像等河水退光后才敢过河的乡下人,但河水却是永不干涸的。”
在蒙田心中,哲学是什么?他说:“没有比哲学更轻松愉快的科目了,我差点要说她喜欢逗乐了。她只劝诫人们快快乐乐地生活。”心灵装进了哲学,就会焕发健康的色彩。哲学能够平息人们内心的风暴,教诲人们渴望欢笑。她热爱生活,欣赏美丽、荣誉与健康。她助人适当地使用这些财富,也准备随时失去这一切。教育孩子,怎能忽略哲学这个可爱的科目?
作者:傅佩荣 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儒家、道家、易经、形而上学、先秦哲学、宗教哲学,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