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视界不同,世界不同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都是在完成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起来的特别快,有的人就差很多。

文/ 曹政(caoz的梦呓 微信号:caozsay)

日常大家都是刷手机,朋友圈,为什么有的人就总能找到好的机会,有的人就特别背总是慢人一步。

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运气,是命,但我要说,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对同样的事情的考察视角,会导致你在判断,学习,成长中极大的差异。

在之前系列文章里,我不断重复两个词,敏锐,好奇。 保持对信息的敏锐,保持好奇心,足够敏锐,足够好奇,你才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处处皆商机;你才会保持不断前进。

那么,怎样才能敏锐,怎样才能好奇? 说到底,还是你看问题的视角,怎样在平淡的信息中,找到价值点。

实例说话

1、大家都逛淘宝对不对
大部分人看的是,哪个货物好,哪个东西你喜欢。
敏锐的人看的是,店家用了什么招数,使用了什么心理暗示,来提高用户的点击率,转化率。

思考题:如果你来做苹果官方天猫旗舰店产品描述页的优化,如何提高成交量。如果是非知名品牌呢?

2、很多人都刷朋友圈对不对
大部分人看的是,哪个文章写得好,哪个文章我想分享给朋友。
敏锐的人看的是,这个文章用了什么方式让你获得认同感,它的访问量多少,点赞数多少,为什么那么多人点赞,哪些人在转发,为什么他们会转发?

思考题:常见引起大规模转发的心理诉求有几种,不掉节操的情况下如何写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

3、很多人都在微信群斗表情对不对
大部分人看的是,我靠,这个表情碉堡了,我赶紧存下来。
敏锐的人看的是,什么类型的表情在什么人群中容易被传播,一个传播广泛的表情包系列需要有哪些考虑。
网上有一篇深度解析熊本熊的设计初衷,推广运营思路和其商业价值的文章,天天都能看到转熊本熊表情的人,但专门找到那篇文章来读的能有几个。
如果你够敏锐,有好奇心,这些资料藏的都不深。

思考题:如果你需要做一个品牌推广,基于什么原则设计该品牌的表情包并如何启动推广路线。

4、天天看新闻,看媒体,看各种文摘
大部分看的是正文,哎呀,这都啥事和啥事啊。
然而,敏锐的人会看到,唉,这么low的广告怎么又在底下出现了,等等,为啥这个广告一直出现,看来能赚钱??

思考题:你知道什么类型的广告主适合什么类型的媒体么?

5、很多人玩游戏,乐此不彼
大部分人看的是,这游戏怎么升级,怎么能变得更强。
敏锐的人看的是,这游戏在吸量上是怎么设计的,适合什么人群;付费点怎么设计的,针对什么用户心理,对非人民币玩家,小人民币玩家和大人民币玩家的平衡是怎么设计的。

思考题:其实前文提到了,如何快速评估一个热门游戏的收入能力和核心付费人群。

以上仅是一些最常见的例子,所以就存在这个情况,唉,他也在天天玩游戏,也在刷朋友圈,我也是,为啥他创业成功了,我还是一个月几千块。 这个,你只看表象,后面的真不一样。

吐槽一句,我闺女就老说我,说我天天玩手机还不让她玩,我,我这个真不是玩啊。。。

日常工作也是同理

你天天给老板写报告,分析数据,老板要啥你做啥,这是一个常态;但是你对每个数据都好奇,都深究,对数据的变化追根问底,你的体会就会远远高于前者。

你做客服,把问题罗列出来扔给产品和运营,这是一个常态;你通过反馈分析客户的特征和心理诉求,然后整理出产品或运营优化的思路和方案,当然,很可能是不成熟的,被批一顿的,没关系,你知道哪里不成熟,为什么被批,这不也是一种成长么。

你做市场,组织各种营销活动,钱也花了,效果也打出去了,你觉得任务完成,蛮好蛮好,这是一个常态;你深入追踪把合作伙伴花钱的细节和效果跟踪的细节咂摸透,更深入知道不同渠道,不同投放效果,不同合作伙伴的投入转化比,知道哪里的钱效果最好,哪里的钱其实浪费了,你这样下去境界和进展肯定比前者高的多。

你做技术,把代码提交了,bug解决了,任务完成了,蛮好蛮好,这是一个常态;但你写代码的时候多想几个为什么,这个需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产品形态中的哪些诉求是可以深挖的,哪些是可以简化的,哪些未来是需要考虑扩展的,哪些是权宜之计不用太费精力的,多想一些你的职业道路就会宽一些。

我还要说那个例子,在职场里写程序,很多优化诉求产品经理是给不出明确的方案的,比如推荐算法,搜索优化逻辑,他们只能给出一个效果评估方法,那么技术人员从哪里思考,如何思考,就需要对业务,对用户行为特征有认识,有了解,这和大学参加算法比赛真不是一回事。

你说你算法能力很强,你编码技术很高,学校面对算法大赛,别人把边界条件,详细的场景和诉求都明确给你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优化工作需要你自己去提出问题,挖掘需求,产品人员不懂技术,他们只能从评估体系来看到问题,甚至看不到问题,(这也取决于产品人员的分析问题能力) 你很可能需要自己来发现问题。(优化和完成功能不一样,大家都不知道优化的极限在哪里,所以这里永远有挖掘点,而且通常会超出产品人员的视野)

中国和美国,程序员出身的顶级富豪都有一大批,你说为啥人家成为创业典范而你还是码农,一步登天的招我教不了大家,先把视界抬高一些总没坏处。

简单总结一下

敏锐的本质,就是对司空见惯的东西和日常事务,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发现更多,在敏锐者眼中,这个世界处处皆商机,处处皆学问。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曹政:科学边界的胡思乱想

曹政:谈谈写作这点事

曹政:了不起的网易

曹政:百度贴吧的水有多深

曹政:知易行难与抓大放小,不止写给百度

曹政:奇点临近,我们和硅谷相比真的很惭愧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中钱腰间肉胯下屌说道:

    住在拉各斯的印度商人,开着一家工厂,聘了一百多个黑人工人。他觉得西非是地狱,老家旁遮普是世界上最文明最美的地方,中国人都长得一样,文化全是打打杀杀。他叨叨絮絮的印度口音很快很难懂,我模糊地听出他要在这片野蛮的土地上赚够钱,回旁遮普盖房子,然后凑嫁妆给家中的女儿选个有教养的高种姓人家;

    同样是在隔壁的日本人,看到我时激动得不停打招呼,即使我告诉他我是中国人而非日本人,他依然很高兴。他是驻当地的销售代表,但他很害怕和黑人打交道,认为他们几乎都有传染病和暴力倾向。他很想家,英文结结巴巴手脚比划地跟我讲老家的海鲜;

    家对门的豪萨族小伙,以前留学德国。他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比的信心和自豪,但这不妨碍他给警察塞钱,他认为这是文化的一部分。他很喜欢中国人,认为中国人很聪明很勤奋,中国是他们这些弱国的榜样。当当地人想讹诈我们时,他冲出去把对方按住,为我们打架;

    小区某口杂货店老黑大叔,喜欢中国的产品,但更想在中国传教。他痛恨本土的巫毒教,认为这些巫术毒害了国家,每次提起都会拍一下手以示愤慨。他觉得当上帝的荣光笼罩这个世界时,那一切都成了,科技、经济都是浮云;

    而和杂货店黑大叔相识的韩国传教士更加激进,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敲门,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去当地教堂做礼拜。我几乎拒绝七八次,他才慢慢放弃。他认为韩国是上帝在亚洲的旨意,我们都是有待拯救的亚洲罪人,提到他们韩国人在非洲建的教堂,他总会自豪地抖一下衣领;

    不过对待宗教,在维岛打工做清洁的黑小孩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基督徒都是懒鬼和骗子,每次在我面前搬东西时他都这么说。他相信伊斯兰与真主,他认为男人理所应当娶四个妻子,娶不到只可能是没钱。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然后是尼日利亚;

    在马尼拉,半夜刚住下酒店,酒店的菲律宾前台姑娘以为我是中国的有钱人,主动帮我收拾房间。末了她用脚轻轻蹭我,很是挑逗地对我说: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她,她说中国人都有钱;

    马尼拉圣托马斯大学的校长,认为自己的大学有四百年历史,远超中国任何一所大学。他总是不忘提醒我,这里的一砖一木都是有故事的,你可以好好拍下来给中国人看;

    帮我拎三脚架的菲律宾人,我记得他叫Markel,觉得菲律宾就是天堂。在长滩岛拍完片喝酒时,他告诉我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这里开一家酒吧;

    这个世界上,不同人眼里的世界当然是不一样的。在我的朋友里,有觉得中国女人可以随便上的德国人,有喜欢烤鱼喜欢到每晚一条的美国人,有热爱伊斯坦布尔远甚北京的维族人,有坚信自己国家最美的尼日尔人,有深信中国会崩溃的印度人……我怀疑的是,哪两个人眼里的世界是一样的?

    早先在拉各斯,当地中国人告诫我在外不要下车,不然很可能被敲诈勒索抢劫,所以我一直出门,就惶恐地躲在车里。等到我老爹来,看我这么怂觉得好笑,就带着我徒步走过了一个准贫民区,然后在街角的一个小吃摊坐下,开吃。

    每个路过的黑人似乎都眼露凶光,但当我战战兢兢地吃完那份难吃的要死的炒饭后,突然觉得,不过如此。

    后来到了马尼拉,早上一个人出酒店,很自然地在酒店门口卖烟的小贩那买了包软白万,然后边抽边看着来来往往五颜六色的吉普尼,觉得,很有意思。

    不同,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这种不同。你可以视而不见,你可以套个现成的答案,你也可以安静地观察,然后尝试理解。这个世界是如此复杂,以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但我觉得,与其评判答案的对错,不如听听答案背后的故事。这样,70亿个答案不再是70亿道判断题,而是70亿个有关人的故事。

  2. 分析师说道:

    你甚至不知道我眼中的红色和你眼中的红色是不是一种红色,你吃的草莓和我吃的草莓是不是一种草莓味。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和别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一样的,可是你不知道你和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消灭的隔阂。就像色盲很难自己察觉自己是色盲,你天真的以为你脑海里的就是别人的所思所想,在这点上,你和一个三岁的小孩没有区别。

    你看的蓝色真的和我看的一样么?然后各种脑洞的剧情走向。。。最后把自己怀疑的不要不要的,说真的答主,我觉得你也有上天点好的perk,但是怎么能确定你的perk和我的perk就是一样的呢。。。

    虽然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只由每个人对身处环境、所经境遇的主观反应构成;换言之:每个人只能看到每个人自己能够看到的世界。

    所以,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大不同啊大不同。

    引用叔本华的两段话:

    1、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为与一个人直接相关的是这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的感情以及他的意欲活动。

    2、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 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各人头脑和精神的差异而相应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世界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抑或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的——这视各人的头脑而定。

    如我二伯,一辈子在农村,土地、庄稼、酒、家人或许就是他的世界。科学家眼中的世界、经济学家眼中的世界,都有天壤之别。
    另一方面,哪怕身处相同地域、相同文化的人,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眼中的世界仍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记得小时候当我得知“光是电磁波,我们所见的各种颜色只是不同波长的光罢了”,幼小的我被震撼了。我们习惯用眼睛看世界,但我们所看见的也不过是这个世界以某一种方式的投影罢了。
    世界一直在那儿,但论及“眼中的世界”,就涉及感受、认知的问题了,而这却是一个如此奇妙的领域。

    每个人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和另外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活在自己的信念系统中,所以我常常想,沟通的价值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盲点,每个人也都在表达,每个人也都会去赞同或怀疑批判别人,生生不息。
    微观叙述的环境,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人进化过程中所有外在与你意识所有的接触,另一部分是人本身的生理构造差异。宏观叙述的环境简单的理解为生活的地域,其实我觉得更准确的理解为地域文化。
    如果,理解为地域环境、地区文化的对人的影响差异有多大,那区域内的人相似度、共通点还是很大的。打个宏观反列,南方人和北方人有很明显的差异。
    如果,环境理解为所有与一个人意识形态形成有关的关联事物,那么如果同时获取所有相同的意识,应该是无限接近的,但不是绝对。因为人本身存在生理构造差异,事物又存在双面和概率的问题。

    想起好久前看过的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里的一个故事。记不太清,大意是有两个出发地不同的队伍要去同一个地方,一支队伍是走海路,另一支队伍走陆路,在走海路的队伍的眼中那个地方的形状就像一艘船,在走陆路的队伍眼中那个地方的形状就像一个驼峰。

    工作上招个实习生实在是件稀松平常的事,而这次招实习生的招聘特殊点在于,这是无实习证明的由我自掏腰包的黑工。索性公司有个还不错的品牌,部门同组同事火速的发信息,火速的筛给了我俩简历,一位小鲜肉,一位萌妹子。

    于是我电话面试了这两个孩纸,为了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我坦白的告诉他们:这是黑工,没有官方实习证明。同时,我也告诉他们,经历过才是最重要的,你们大可以理直气壮的把实习经历写在今后的简历里。经过一番沟通,周中的时候,给他们分别发了笔试题,留给孩纸们半周的时间,且交换了微信号随时沟通。

    周日晚上10点,同学聚会回家的路上想起还没有收到孩纸们的邮件回复,于是就微信问起,结果,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 ”不好意思,XX一直没有通知我,我已经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offer。“
    – ”Hi,是我个人的事情给耽误了,非常抱歉,万分感谢您还记得。“

    前后收到两份这样的回复,我的内心妥妥的崩溃了:原计划实习生明天到位。。。

    02.你眼中的世界和这个世界本身
    最近读《菊与刀》,里面有句话:一个民族用来观察生活的眼光与另一个民族的不太一样,而且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用来观察的眼睛的存在。每个国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说的是民族之间的差异,我想,人与人的个体化差异也大抵如此。我试着摒弃之前的某些行为:比如凭借一面之词或某个行为否定一个人/另一个人。相反,对同一件事或人,我会试着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让事实越来越清晰。仿佛隔了充满雾气的窗看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好像在不停擦拭着这扇窗。

    从前如果遇到实习生这件事,也许我就骂骂咧咧的重招一轮,但这次,内心崩溃之后,我还是继续和两个孩纸聊下去。结果又有新的发现:那个男孩子以为自己在第一轮电话面试里,咨询case表现的不好,综合评价下来应该是没机会的,这时另一个单位催促才放弃了我们的机会。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他对自己表现的判断真是彻头彻尾的错了,我告诉他,我觉得候选人的第一反应和思路是次要,态度和笔试结果才是主要。

    他和实习机会擦肩而过。

    没有人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我们眼中的世界。
    ——《塔木德经》

    03.尊重每一个人:关注&培养
    大概半个月之前,部门同事一起做过一个mbti的培训,对于NF型的特点,代表词是"培养"。作为一枚在NF型对角的ST型人,这个词深深打动了我。同时,我开始反思:是不是从前太不注重个体?是不是没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足够的沟通?从此,我时常提醒自己:记得关心身边的人,记得考虑别人的感受,记得尊重和培养,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指导。

    于是,我回过头拜托两个孩纸帮我找其他实习生候选人,他们欣然接受且愿意以后继续帮忙或者有机会来实习,男孩子已经发完5个100人以上的北大同学大群。

    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0点22分,第一份北大同学的简历已经到达我的邮箱,他的名字叫侯理想。

  3. 自由的鱼说道:

    小时候受到《科幻世界》的影响,觉得这个世界一定另藏玄机,要知道地球存在了46亿年,人类的历史即使算上没有主观能动性的那几年也顶多是沧海一粟。好了回归正题,就没有人想过也许“你”认知中的世界和“我”脑海里面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或许“你”认为的“红色”其实是“我”认为的“蓝色”,“你"眼中的世界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但是自己又被困在既有认知里面,以为大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好了,由于问题已经标签了“哲学”,我就不发表歪言了,但是——“求科普”呀……

    我曾经对于学外语这件事情没有什么概念,直到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法语外教。他上课是用中文上的,语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的发音完全就是法语版的中文,他说他听不出中文的四个声调,而且他觉得能在中文里听到法语的音素。(法语里有一个小舌擦音,大概能对应到中文的“喝”这个音。)他说他听到的 怕,是pra (普he啊)而不是pa
    从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对于语言的认识,有了一个巨大的鸿沟。

    看过日本的一个采访节目,采访日本美术界的绘画奇才会田诚,就是那个画出“突破宇宙天际的大便”的画家,采访者问他:你画这个什么意义呢?到底想喻示什么呢。他低着头,头也不抬得说:没什么意义,你知道不,人活到最后,什么意义都没有,到最后,人类会灭亡,地球会灭亡,宇宙也会灭亡,人类创造的任何东西,艺术的也好,垃圾的跟屎一样的东西也好,到最后的最后,都会被磨灭得干干净净。所以,如果你问我意义是什么,我只能告诉你,一点也意义也没有。我画这个,只因为我高兴。

    所以答案也一样吧。

    见过更大世界的人不怎么样,唯一怎样的是,TA自认为有意义,这“意义”带给TA一时半刻高兴的情绪。

    当你的桌上只摆着一个选择,你说这是我最想要的,别人不信,你自己也不信。
    当你的桌上有两个选择,你有资格从里面选择一个你更想要的。你说我更喜欢这个,别人会信,你也会信。
    我们不可能拥有世界上全部的选择,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桌子上有尽量多的选择,通过去见更大的世界。
    或许你见到的东西,你桌上增加的选择,没有一个适合你,甚至远不如你已经拥有的。但是你至少知道了,或者说相信了,这些并不是你更好的选择。
    在没有资格选,甚至没了解某个事物之前,你又凭什么说这不是你想要的呢?
    这大概就是我们去见更广阔世界的意义吧。

    有朋友说自信来源于成功,快乐来源于拥有和知足,这个看法自然是没错的。

    可是这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我的看法来源于卡尔维诺的一句话

    “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卡尔维诺

    还有就是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里传递的观点: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思想无对错,角度问题有差异而已。

    前天跟一个同样野路子的朋友聊了一晚上,喝了很多酒抽了两包烟最终得到一个结论:

    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所有的道德都基于利益,所有自信都基于自卑,所有快乐都基于痛苦

    命运让你感觉到人之卑微,从生奋斗到死何其悲哀。

    改变历史又怎样呢?历史并不在乎从哪一条路上经过。

    生命的精彩,只在于体验。

    确切地说,生命的光芒,只在于过程。

    没有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一切都是一张不完全的草图,我们只是过客。

    一切的奋斗,都应该是让这体验的过程更加丰富。

    你问见识了更大的世界又能怎样?

    在我看来,生命不见识更大的世界,你改变了世界,又能怎样?

    这个世界是唯心的,只是统治者需要人们相信是唯物的。

    背负应该背负的,体验想要体验的,给自己一个更大的世界,发掘自己天生的善良。

    生命如果不能体验,一如尘埃。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毕业后,我去欧洲流浪了一圈。

    我在微信里传满了照片,有美食、美女、美景,并配上了各地坐标定位。

    我在豆瓣分享了我的旅程,讲述了路上遇到的人和事。

    我在天涯吐槽了偶遇的奇葩,大家纷纷要求楼主我赶快更新。

    我在百度贴吧爆出了几张搞怪照片,还被人做成了表情包。

    我甚至在QQ空间里更新了状态:我抽烟、我喝酒、我打架、我纹身、我流浪,但我知道,我是好男孩。

    然而,我的内心是空虚的:虽然见过了更大的世界,那又怎么样呢?

    我彷徨,我无奈,我痛苦,我不知所措。

    带着这些复杂的心情,我试探性地打开了知乎。

    我提问、我看答案、我收藏、我点赞、我发私信……

    然后我才发现,把西方的国家都去一遍,并不算是见过更大的世界;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才会发现更大的世界。

    这一刻,我豁然开朗:见世界要用心,而不是用眼。

    2008年之前只离开过两次四川,当经历了地震之后,发自内心地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才不枉此生,研究了一个月后投了简历给华为,主动要求必须外派国外,很快拿到OFFER,到现在为止换了两本护照,足迹走遍中东北非,上周去了趟欧洲,前面两三天感慨欧洲的静怡之美,待满一周之后觉得欧洲生活好慢好无聊。走了这么多国家,刚开始好奇,兴奋,拍照,分享,到后来慢慢开始了解阿拉伯的历史,尝试去当地人的餐馆就餐,去本地市场购物,慢慢从游客进入了旅居的角色。走了这么多国家后,益发坚定等将来从华为退休了,就到成都周边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开一个烟雨客栈,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小时候只见过吃过樱桃罐头,并不知道樱桃是可以直接吃的新鲜水果,当然啊也没有见过其真实面貌,樱桃罐头啦、蛋糕上来自罐头装的樱桃啦,一直觉得很恶心,以至听闻樱桃色变……

    长大后去了国外,朋友问我吃点樱桃吧?我说我不喜欢樱桃的味道呀。朋友说你尝了就知道了。看到真实的樱桃并不像我印象中色素般粉红那样难看,红紫红紫的,并且个头儿还很大,尝了一颗后,当时的心情就是,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那样强烈!!!从前家里人都吃的是些神马东西啊。真心觉得蒙昧的社会不可再有,连新鲜的樱桃都没见过啊……不要怀疑,我正是来自帝都。

    你诉说着,就是跌宕起伏的故事宝库,带给人远方和开阔;
    你思辨着,嬉笑怒骂皆幽默,却给人不一样的视角和和视野;
    你安慰着,即是更温柔深刻的体贴和鼓励,带给人慰藉和向前的勇气;
    你沉默着,也变成一种精神,就算你生活在地球另一半,也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女生在公司里一直坐着琐碎的事情,有天中午,她去一家面店吃饭,要了一碗牛肉面,老板给了一碗其它的面,然后这个女生就和面店的人吵起来

    然后,她哭了

    因为生活的琐碎,她无法在这么琐碎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价值。

    让我们来想想,是否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种琐碎而迷茫的低谷。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遥不可知的未来。

    但是,看过了宇宙的人应该对地球的位置会更加清晰。原来在我们心中,那么大的地球,在宇宙中依旧那么渺小,那我们自己呢。而这些要自己亲眼去见过外面的世界才能了解。

    见过更大的世界,改变的是你心的空间。你的心大了,什么问题挫折就都可以轻松跨过。就像你现在去看你小学时的一次期末考试。考差了,当时的你觉得世界都是灰色的。当你经历了中考,高考,考研以及更多的事情之后,再去看这件事的时候,是不是什么都变了

    事件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心变大了,看的多了,心也会一点点变坚强的

    这里的世界,不仅仅是字面意思,我认为也包括经历过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认识的各种人等等。人们都会误认为见过更大的世界会让人变的更加成熟更加睿智。
    说实话,仅仅是见到过更大的世界,确实不会让你成为一个更有见识更有阅历的人。
    是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对见到的事物的反馈,你在与外界的交互中学到的东西,它们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简而言之,你能够让它们成为你身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走马观花地路过这个世界。
    就像柴静书里的那句话:“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虽然芸芸众生最终都是殊途同归,但这并不妨碍许多人去见更大的世界。因为人生如旅,精髓全揉进了过程中。

    见更大的世界是治疗某些年轻人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的一剂良药,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某些人命运的转折点,抑或仅仅增添了这段旅程的色彩斑斓,于不同的人而言,意义不一样。毕竟,有些事情年轻的时候不去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而有些事情年轻的时候做了,一辈子再也不会去做了。

    所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应该是你经历了林林总总后的一种返璞归真,一种岁月逝去留下的从容笃定。

  4. 卖萌滴小盆友说道:

    不止有远方的诗和田野,还有当前的苟且。过好当前最重要,而且大部分人去看世界无非到处旅游,一个城市不待两年以上,怎能了解这个城市呢?井底之蛙之所以不知天高地厚,是因为它没有跳出井底看看井口之外的世界。
    某些狂妄自大刷下限的湾湾之所以那么脑残,是因为他们的新闻里报道的也正是外面水深火热台湾其乐融融。
    所以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之后,再继续去探索呗,让眼界变得更开阔,长见识的同时也涨知识,变成更强大的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见世面不是游山玩水。

    见更大的世界其中包括:苦难世界!

    有多少人去见了?
    有多少人把自己放在苦难中了?

    你以为见世界是间隔年?是欧洲游?是自由行?
    是去丽江做个文青?
    是去厦门拍拍照片?

    更大的世界,远不止如此倘若中国传统文人早点接触西方 估计也就没有他们独特的风格了,对于创作而言接触世界跟不接触二者好坏取决于你如何能够梳理出你的风格,而接触世界往往让你更加迷惑,分辨不出眼前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你的作品就成了大杂烩。但是 我要说但是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好奇心强的人 他对眼前世界感到腻歪比如我 接触一下更大的世界非常有好处。

    喜欢人物就读传记,喜欢故事就读小说,我推荐历史小说,正史可能有点难读进去,而且历史小说也是小说不能全信的,但是从古至今,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发生的不同的事情。
    历史里风土人情、书生意气、天、地、人全都映在纸上,读一个王朝的兴衰,一个家族的破落,一个人的成败枯荣。
    想想是不是就很有意思!

    弱肉强食是自然的法则,生存和利己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包括人类。

    人类也许就是以地球统治者自居而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可笑的一种生物,但你想过没有,由灵长类动物的进化中分化出人类,这是大自然的演化产生的结果,是大自然的选择,并不是将来会进化成人类的那群猴子(或者是猩猩啊类人猿什么的)心里想着,我要变成更高级的物种统治地球,我选择进化成人类,并不是人类自己的选择,人类是被动的。

    所以假如地球上突然没有了人类,大自然仍然会用亿万年的时间,慢慢的进化出另一种高级的物种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这种高级物种同样会拥有智力,会聚集在一起猎杀别的物种来存活,甚至同样会进而建立氏族,组成部落,发展成国家,同样会发展科技,保护这个物种自己的生存和延续。地球不会一天两天就面临毁灭,在人类消失以后重新发展出文明,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地球上必定会有一个像“害虫”一样存在的物种,不是人类也会是其他。而由另一个智慧物种统治地球,和今天人类统治地球,又有什么区别呢?

    本应弱小的人类因为拥有智慧而放纵本能和欲望,运用并不强大的力量战胜自然界中许多强大的存在,用智慧来增强自己的本能,来毁林开荒,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壮大了自己却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地球,这是人类犯下的罪恶,而人类终将自食恶果。

    但正因为人类拥有智慧,人类才能意识到本能和欲望需要被控制,环境需要被保护,意识到人类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唇亡齿寒,为了人类的生存而过分剥夺其它生物生存的权利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将损害人类自己的利益,两败俱伤。所以我们不会像野兽那样只会掠夺生命,我们学会了通过圈养牲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会建立各种野生动物保护区来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学会保护自然界中相对弱小的物种,同时也学会了发展能保护自然或把对自然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的科技,学会了建立各种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各种环境保护协会,各国的环保人士奔走相告,号召全人类一起珍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地球。正因为我们生而为人,所以我们才会反思人类犯下的错误,才会帮助自然保护自然,为大自然的美丽贡献属于人类的一份力量。人类一直都是保有良知的,请对人类自身保持信心。

    题主对大自然尚且如此悲悯,生活中也一定是善待自然,善待生灵,善待他人的善良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题主的世界观就并没有错,只是相对他人而言有些消极而已。既然这是你的世界观,那必然是你深以为然并坚信正确的,那为什么又要认为自己的和别人的不一样,是错的呢。
    尝试积极的看待问题吧,前面也有好多人建议,多看些书,多去一些地方,见识一下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给自己找一件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做一做,不喜欢就再换一件,总有一个角度,总有一种方式,会让你发现这世界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糟糕,也许它还是有能让你喜欢上的地方。只要你积极的前进,未来就会有无限种可能,这个世界再令人讨厌,你都有亲手改变它的机会,一切只在于你为与不为。

    既然题主对地球怀有如此悲悯的情怀,而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的人并不多,题主何不立志成为环保战士的一员,为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而贡献一份力量呢?何不站起来,传播环保理念,带领人类亲手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呢?如果你以保护地球为毕生心愿,几十年后,也许会诞生一部像《海豚湾》和《末日浩劫》那样震撼人心的电影,也许会使环保行动成为一种时尚般席卷全球,也许会拯救许多精灵般美丽而珍稀的生灵,也许会使环保科技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你死了,无非是几十年后多了一抔土而已
    你积极的活着,世界也许会因你而改变,地球也许会因你而更美好

  5. 包星星说道:

    世界是很美好的,人类也是很美好的,相信我。
    你的年龄可能还比较小,不太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但总会越来越好的,the best is yet to come,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多看看书,多经历一些事。
    有些人你觉得他们愚昧什么都不懂,他们受制于视野知识能力,你要知道,这不能怪他们,你拥有的很多的条件他们都没有。

    题主后来的补充又提到了二胎的问题,这个问题你想得可能有些简单了。现在老龄化问题这么严重,如果不提高出生率,多生些娃娃们,大爷大妈们的退休年龄可能就要延迟到七十岁。而且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代一代的爸爸妈妈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娃娃们满炕爬也不像旧时那么热衷了。

    国家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是经过很多人深思熟虑的,不是过家家随便说的。

    还有就是题主怎么对我天朝这么没信心呢?要有信心哦,天朝真的强大了。最近一带一路的提出,前景是光明且美好的,道路的话,又是高铁又是公路的,还是很通畅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都需要对这土地这人民有更深的了解。
    从题主的描述当中,看得出题主是真心爱这个国家,希望有所作为的。若真的想改变世界,就要好好学习,强大自己。

    时势造英雄,目前是个好时机。

    补充:
    又认真看了一遍题主的描述以及题主给其他人的评论,看得出题主在认真思考这个世界,在关心它,所以我再补充一些内容,希望可以对题主有所帮助。

    不得不说题主的某些想法有一些偏激,世界太大,我们太小,看到不满意的东西,可以批评,批评之后就要努力去改变。对啊,让他变得更好啊。题主反复提到了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真有心去改变,以后可以做相关领域的研究,去改善环境。

    在知乎看到一句话,觉得挺好,送给题主:没有实力,就没有童话。

    首先,别那么悲观。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构成对其失望的理由。发展过程肯定是要走一些弯路的,摸着石头过河,宽容些,乐观些。

    我该如何说服你去爱这个世界呢?

    阳光多明媚啊,天空多蓝啊,春天就快要到了,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又可以看到小蝴蝶啦。

    边打字边听歌,旋律多好听啊。

    有生物学,有物理,有数学,有科研,宇宙多神奇啊。

    推进给题主几本书,看看世界不好的一面,也看看世界美好的一面。然后死心塌地地好好爱这个世界。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工厂女孩》丁燕
    看看生活的另一面,当你的小手仅仅能承受笔杆的重量时,其他人在干些什么。
    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第七天》余华
    负能量的聚集地,生活很残忍很残忍。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努力让它变好。

    《看邻人火烧——日本大发展时期启示录》萨苏
    解读日本大发展时期的各种问题,现在中国比较麻烦的像环境问题,人口问题,食品问题等,当时日本都遇到过。当时日本地铁挤得女士甚至需要跳窗而出,现在这些问题不都是解决的很好?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必然趋势。

    至于正能量,就我来说,能够晒太阳看星星就觉得幸福的不得了,想要手舞足蹈了。
    有温暖的炉火可以看书听音乐画画有家人陪伴,我就觉得生活哪都挺好。
    别说我没追求,我也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世界观不止一种,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我对天朝没信心其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表面上看天朝现在是挺好,但可能是以前那些负面消息看的太多了,就感觉天朝骨子里的腐朽的东西太多,而且传统文化又遗失了太多,相较于发达国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举几个例子吧,大方面的,工厂污染了陆地大气河流后才想起来治理,野生动物灭绝后才想起来保护,城市决策者把这个城市原本的传统文化破坏(像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之后才想到要传承,之前都想什么来着? 再说小方面的,不说别的,就说虐猫虐狗这事,到现在天朝也未曾确立法规,让那些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还有前几天听说广电总局禁播了好多动漫,说什么三观不正,连《七龙珠》,《犬夜叉》,《樱桃小丸子》都在列,呵呵…… 说这些事的时候心都绞着疼,就这样一个国家,得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变好啊? 我怕是赶不上那天了!

    当我静静地看河流的流淌,当我抚摸树干的粗糙肌理,当我听见鸟儿的声音,当我蹲下来用手掌按压湿润的土地,当我看见阳光浸染雪山的金顶,当我一抬头看见星星冲我眨巴眼儿,当我的手被小动物温暖……还有很多很多。

    当我感受这一切时,我的世界观消失了,对错消失了,我全然地接受这个世界像森林一样存在着,树不要求草像自己一样高,麻雀不会嘲笑海豚不会飞,花儿不会比谁的颜色更好看,老虎饿了会吃小兔子,大象一步就踩死一片蚂蚁,这些都是自然。

    我发自内心爱着大自然,我就爱身在其中的人类,各自用自己的世界观,像不同的小动物一样努力活着,没有对错,只有活着,也更坚定地接受自己的存在。

    更多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会被自己的道理,别人的道理,知识,经历还有规则充斥,它们有时握手言和,有时打得不可开交,这种感觉,就像火锅烧开前表面那一层厚厚的油,盖住了下面滚烫的存在,比如正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但它总会被烧开。

    这种时候,我会出去摸摸树。再回来,我看见的人类和世界,就不是一个个标签,身份,观点,是一颗颗真实的,跳动的,柔软的心。

    我不断在两种状态里穿来穿去,以后也许会有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状态,我不打算摈弃任何一种:黑色因为白色而成为黑色,他们在一起又能产生18度灰,少了谁都不行,这就是活着,这就是生命,太好玩了。。

  6. 文科在读研究生说道:

    生命的意义在于两点,“存在”和“延续”。为了实现这两点,任何生命都会寻找和攫取资源来生存、繁殖和扩张。
    在地球上,迄今为止,所有种类的生命都没能脱离食物链的限制,经过一定时间的此消彼长,它们总会在某一时刻实现一定程度的平衡,达到一定水平的生态和谐,除了人类。

    人类有了技术,有了科学思维,有了可以击败几乎一切自然天敌(除了部分疾病)和征服几乎一切极端环境的能力,从此自然食物链对人类不再有约束意义,剩下的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中相对更加本质的规律。
    但同时,人类也是拥有最为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生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人文社会学科的规律也在约束着人类。
    拥有了技术的人类,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不断地扩大生育并延长寿命,践行着自身作为生命的权利和义务。而人类的欲望也在逐渐膨胀,脱离了单纯的“存在”和“延续”的限制,“实现”和“享受”成为人类社会化后更加主要的欲望。
    而其他生命,在掌握了更多规律、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人类面前,基本毫无抵抗力,不仅因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原因被杀戮着,也因“实现”和“享受”的原因被杀戮着。
    与此同时,人类也在以任何生命前所未有的范围和速度改造着自然环境,在让环境更加适宜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让环境更加不适宜其他生命的需求。
    但几乎没有任何人类在乎这些事情。

    直到人类走得太远,远到所做的一切已经不再只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有可能反过来威胁自己的需求,甚至威胁到最本质的需求——“存在”与“延续”。
    人类开始改变,开始采取行动,限制自己的需求,限制对其他生命的杀戮,限制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但力度远远不够。
    怎么可能会够呢?人类经历了千万年的战争,直到在五十年里进行了两次世界大战,伤亡1亿多人,掌握了随时可能把自己毁灭的技术,人类才稍稍在战争面前理智了一点。而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遭受过自然环境方面任何足够惨痛的损失,怎么可能会吸取教训、用足够的力度改变自己的生存发展方式呢?

    然而这样足够惨痛的损失,绝不能由任何人蓄意地直接造成,即我们没有权利通过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来促使人类做出改变。
    因为除了维持我们自身的存在与延续之外,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其他个体的生命。
    生命是自然的结果,而非人造的结果,人当然也就没有随意支配生命的权利。
    只要我们存在,我们就无时无刻不在杀生。即使我们不吃动物,也要吃植物;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吃,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在不停地杀死细菌和病毒。但这是我们的存在和延续所必需的。
    而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和信念去剥夺其他个体的生命,是没有任何合理性的。
    只需要记住,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规律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规律,谁也无法违背,任何人都只能顺从。
    如果人类继续以目前的方式发展下去,那么总有一天,自然规律会让人类承担相应的苦果。
    而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发挥自己思想感情最为复杂的优点,在情况最坏之前做出了有实际意义的改变,那么,自然规律也会使人类能够得以继续“存在”和“延续”。

    两千年前,贤如孔孟也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君王的国家,而智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不能理解一个没有奴隶的社会。如今呢?
    在生产力的爆炸式飞跃下,人类社会发展如此之快,怎么就能确定几百乃至上千年后,那时的人类不会把保护环境、保护其他生命看做与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呢?
    我们所能做的,是在我们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尽自己的努力,拯救环境,拯救生命,而不是反过来破坏环境,剥夺生命。
    虽然我们的努力极为有限,但它却是值得的。
    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

    环保主义是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的,生态主义则是以自然利益为中心的。
    我们是生命,我们当然要采取措施来维持自己的“存在”和“延续”。
    但我们是这个自然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好自然的利益,就是在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
    同样,我们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在对我们身为其中的自然负责。
    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永不停歇的物质和精神大循环的一个片段。

    对立统一,转化平衡。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