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在看影视剧、综艺节目、体育比赛的时候,常常会对屏幕上的老外“脸盲”(尤其是在看自己不熟悉的节目时,比如女生看球赛),或者在生活中初认识一些老外朋友,也常常很难把名字和老外的脸对上…
(这三位你认得出吗?)
而在老外的眼里,中国人大多数也很难分辨出来。之前李小璐去了一趟法国Dior时装发布会,就被法国媒体当作范冰冰来报道,囧了一大片网友。
(李小璐在法国被认作范冰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异族效应与知觉窄化
我们和老外之间相互“脸盲”,科学的叫法是“异族效应”——无法分清外国人的长相。
这个现象是在1991年由D·斯蒂芬·林德赛等人发现的:人们对于同种族面孔的记忆力比对不同种族的要好。
而在2002年,奥利弗·帕斯卡利斯等人通过对6-10个月大婴儿的研究,解释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从小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知觉窄化”。
那么什么是“知觉窄化”呢?
帕斯卡利斯等人采用“习惯化范式”来进行实验:他们给婴儿重复呈现一张面孔,直到Ta不主动盯着这张图片,一段时候后,再给婴儿同时呈现两张面孔,一张是之前出现的、另一张则是新的。(备注:面孔包括人脸和猴脸)
研究人员根据婴儿对这两张图片注视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婴儿对面孔的识别能力——如果婴儿的注视兴趣或注视时间主要集中在新的图片上,说明婴儿能够识别两张图片。
根据这个实验,研究人员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对新面孔的注视时间都显著长于熟悉的面孔,说明6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猴脸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而另一组以成年人为考察对象的实验,则告诉我们,成人对人脸能够很好地识别,但对生、熟不同的猴脸这种不同种类的面孔,不能很好地识别。
人脸识别能力在6-9个月间下降
那么从幼儿到成人,什么时候失去了分辨猴脸的能力呢?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其实9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猴脸的识别已经跟上述成年人的反应很相似了,所以我们对异类面孔识别能力的下降,是在6-9个月之间。
戴维等研究人员以美国白人、中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作为实验材料重复了帕斯卡利斯的实验,并测试了中国婴儿对三类人种人脸的识别能力。
结果发现:这名中国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对美国白人、中国人、非洲人的面孔都能很好地识别,6个月大的时候能够识别中国人和美国白人,而在9个月大的时候则只能识别中国人的面孔。
这些研究说明,我们在知觉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发生了“知觉窄化”,丧失了分辨异族面孔的能力。
而这其实符合进化的需要——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同族,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因此人脑自动调试以适应需要。
脸盲:其实叫“面孔失认症”
从表面看,“异族效应”和“脸盲”的表现都是认不出人,前者认不出异族的脸,后者认不出大部分的脸,似乎只是范围不同而已,其实产生原因很不一样。
脸盲的规范名称叫做“面孔失忆症”,指的是大脑在面孔加工上明显受损,包括“获得性面孔失认症”和“发展性面孔失认症”。
前者是指后天(主要是成年后)的疾病或者脑部创伤,导致大脑颞叶中与面孔加工的脑区受损而出现的面孔识别障碍。影视剧中女主角被车撞了之后醒过来认不出男主角的脸,通常就是这种。
而后者是指一出生就有的面孔识别障碍,不存在任何脑损伤或者其它基本认知能力异常,我们平时朋友之间相互说的“脸盲”通常就是这种,“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2%,并不是罕见的疾病。
目前对于发展性面孔失认症的研究仍然在进行中。(文/百度百科 baidubaikev)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