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县稍峪国学村:以国学文化带动稍峪村的扶贫开发

由于受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制约,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面临的脱贫攻坚形势本就十分严峻。稍峪村属西和县贫困村,245户村民中,其中有112户是在籍贫困户。由于当地无明显优势资源,无产业基础,无集体经济。缺少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严酷,而青壮年又大多外出务工,种种因素成为该村致贫的主要原因。

甘肃西和县稍峪国学村:以国学文化带动稍峪村的扶贫开发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讯 在距今7000多年前,西和县就有中国的先民们繁衍生息的痕迹,并为当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距离稍峪村不远处的云华山,传说是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这里便是秦王朝祖先的摇篮,秦文化的发源地。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挥师北伐,六出祁山,两度过境。魏晋时期,杨氏氐羌在此建立政权,史称“仇池国”,历经四百余年,称雄一时。唐代诗圣杜甫入蜀途中,路经西和,留有《仇池》、《寒峡》、《法镜寺》、《青羊峡》、《龙门镇》、《石龛》等著名诗篇。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梦游仇池而对仙山福地无限向往,诗曰:“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往仇池”。也曾经是红二方面军“徽成两康战役”最终能够顺利会师的重要关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国学村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生基础,也赋予了它弘扬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

国学村将以新型农耕文化为载体,以国学思想为主导思想,通过乡村生态旅游的项目开发,一齐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谐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打造稍峪村特有的文化带动产业,产业带动休闲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精准扶贫要求。

甘肃西和县稍峪国学村:以国学文化带动稍峪村的扶贫开发

该国学村以传统家道文化为根基,通过树村风、讲家训、传美德来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思想。国学村联合社会各界学者,汇聚众多名家,齐心打造国学入村的实验基地,用传统文化来涵养当地村民,使这里在历史及现代文化的共同帮助下精准脱贫。国学村聘请世界级学者成立教育指导委员会,编排建设体系,统一规划建设进度。村庄拟用古典环保建筑,饮食务求天然、绿色与健康;生活起居顺应四时节气,以培育天人智慧开启福德人生。将国学村的每一物都沉浸在千古人文始祖伏羲的文化恒流中,处处散发着悠远的历史气息。同时,国学村还对接了众多实力企业,来共同建设完善稍峪村基础设备、设施,为国学村的顺利落成提供了物质支持。

计划在稍峪村建立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教育基地——孔子学堂、移动国学院;丰富与充实百姓业余活动的——公益电影院、太极馆、民俗活动中心;能够反映当地区域历史、民俗文化以及文物展示的——村史馆、图书馆;还有能品茶对弈,述说不一样的茶文化的本土风味茶馆等各具稍峪村特色的基础建设。让村民以不同角度全面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感受国学文化博大、精神、高雅、和谐的独特魅力。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让村民提高生活品质。村民们可以于国学经集中汲取智慧,培育高远志向;在练书法中,养性修身,陶冶情操,感受宁静致远、静默恬淡的超脱悠然。在习太极时,养浩然之气,得天地灵性,强健筋骨,增强体魄。从而让村民在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国学教育中主动探寻到传统文化的精妙,感受到点滴的生活无处不徜徉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智慧所带来的乐趣。

志愿者团队

建设国学村的计划一经推出,立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践行者和爱好者。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愿意为建设国学村献上绵薄之力,不畏长途跋涉的艰辛及环境气候的不适,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以身示范,传习中华文化,用自己的仁爱之心来实现国学村的精神传承。让整个村庄都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村庄的百姓们都能体会到学习国学经典的乐趣。不仅要涵养村民们的心性,更要培养他们君子贤人之德。修身立德之行从这里培育,齐家治国之志在这里树立,治平天下之抱负在这里酝酿。精神上的富足在先,国家的帮扶在后,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国学志愿者公益活动发起人

1. 杨天明老师,男,东莞企业家。1973年出生于河南省,1974年始生活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延军农场,1995年到广东东莞打工。2008年和贤妻艾春丽女士共同创办了现在的企业艾特旅行用品有限公司,在此期间热心公益事业,为新疆、东北等地百名贫困学子捐资助学,同时老师也不断的自修,访师。于2010年开始推广传统文化进工厂,本着一颗为国家出力、为社会尽力、为苍生舍力、人人向善、世界和乐的心,自己出资租场地,请各方老师轮流讲课,随着自身经验越来越丰富,不断的化性悟道。

从2011年9月份开始,杨天明老师创办7天封闭《家庭伦理道德研习班》。课程开始由杨老师自己在东莞的艾特旅行用品有限公司出资承办,课程完全公益,食宿及日用品均免费提供,不收取任何费用,学员的年龄跨度从15—90岁不等,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香港地区等。时至今日,从一个月开三至四期公益课程已至每月开到十余次课程。课程内容深入人心,场场爆满,现已成功开办二百余期,开课地点遍及全国各地。在开办过程中,帮助了很多个人、家庭、家族、公司团体,也解决了很多疾病、疼痛、癌症等疑难杂症以及现在的社会问题,如离婚、吸毒、同性恋、二奶等诸多问题,为实践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案例基础。

2、团队成立背景。为解决稍峪村长期以来的贫困问题,当地县委、县政府伸出援助之手,以国学文化带动稍峪村的扶贫开发。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了解到消息之后,纷纷响应当地政府发起的文化精准扶贫号召,不远千里来到甘肃省西和县稍峪村开展国学传播工作。希望通过改变民风民俗、提高村民素质和道德风尚等人文素养,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两手抓,让精准扶贫工作更好的落实。因有这样的机缘,国学志愿者团队便应运而生了,现已积极投入到对稍峪国学村的文化建设工程中。

稍峪国学大讲堂

1、成立背景。政府在西和县384个行政村中,选择了稍峪村作为国学村试点。首先,在当地小学、幼儿园切入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学。在稍峪村小学每日加入了一节课国学教育课。然而,因为村里孩子特别多,一节课的课时无法满足所有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热情。同时也希望国学文化能更好的落实,便在村里成立了稍峪村国学大讲堂。现在,每天下午六点到七点半,孩子们主动来到国学堂诵读国学经典,《大学》、《论语》、《弟子规》等。周六、周日则全天参与国学课程。

2、稍峪国学堂建立的现实意义。由于在学校中,国学文化的教学渗入以及国学课堂的开设,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村里的孩子变得更加有礼貌,在路上碰到老师、陌生人等,都会很有礼貌地行礼,在家里也更听父母的话,并且还能积极主动地做家务。不仅如此,孩子们在心性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对于公共卫生环境也能爱护,在家里,在路上,在学校都能主动捡垃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孩子的改变令人惊讶,道德素养也有很大的提高。而我们的真实意义是想通过看到孩子的变化,带动家长的思想与道德的改变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为将来能让家长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做一个好的影响和铺垫。另外,我们还希望通过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给孩子的人生留下最美好的印记,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和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希望通过国学经典文化的教育,能培养出稍峪国学村许许多多的孝子贤孙、伟人乃至圣人,达到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和落后的问题。

一、稍峪国学村原有风貌

1、西和县国学村,位于陕、甘、川三省交汇处的伏羲故里–稍峪乡稍峪村,于2016年开始筹建。稍峪乡稍峪村,位于甘肃省西和县东南,是距县城15公里的一个小村庄。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秀美山川,在西和384个村中,脱引而出,被选中作为国学村的试点村。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伴生于有着“奎峰秋月”之称的云华山,还有“塔山烟云”之称的塔子山。云华山古风送至,悬崖高峻,四面临空,只有一面与塔子山山脉的“天桥”相连,独领奇径,宛如通往瑶池的天桥。更多西和介绍:www.yangfenzi.com/tag/xihe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总人口42.8万人,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8.4摄氏度,无霜期214天,年均降水量553毫升。西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仇池国的故土、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是全省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地区之一,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半夏之乡”。

2、天桥险绝,两无旁依,行走其上,如临深渊。就地势而言,比之西岳华山更为奇险。相传,云华山是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山因人名,历来是人们神往的地方。主峰有庙,供奉
的是玄武大帝,是由大禹之父“鲧“的形象深化而来。

一定是有神灵护佑着这片土地,让它还保有原来的宁静,没有被大肆开发而破坏了本来的面貌。

3、村里在册的共有1170人,245户村民,其中112户是在籍的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口约占据30%。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还有留守儿童,因此村里的房子总是空荡荡的。恐怕这偌大的院子,也装不下老人对儿女的期盼,还有孩子对父母的思念。

远离了城市的嘈杂与喧嚣,村里的生活可以说是所有城市人向往的安逸。一支烟,一壶茶,就是一个下午。他们有着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是别样的节奏,在这个小村庄里,倒显得井然有序,合情合理。

4、少了汽车废气的污染和嘈杂人流的窜动,有的是骡子踩地的“哒哒”清脆声。一切都那么和谐,轻松自在。

5、这一天,原本宁静村里忽然变得热闹起来。终于,村里迎来了第一批国学村志愿者,共十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黑龙江、湖北、北京、江西、广东、浙江、北京……不同的文化,不一样的习俗,还有完全不搭边的语言,源于同一个梦想,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小乡村。这是一次文化的大融合,是一场来自中国不同地域民俗的文化交流盛宴。

6、义工老师们在村里举办了国学教育大讲堂,至此便在稍峪村打开了国学教育推广的大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会像花絮一样,吹遍村里的角角落落。

7、老师们的到来感召了更多来自社会上的援助,大伙忙着与村干部们一起将北京博友公益捐物资160多吨、爱心人士捐赠的500双鞋发给稍峪村的村民。

8、另一边,义工老师们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在稍峪小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课。

二、现在的变化

1、移动国学课堂
深圳一家公司赞助50台国学机,免费将“国学老师”请回家。有意者可至村服务中心登记领取,在规定时间与已归还。

2、民俗活动中心
在稍峪村广场上建立民俗活动中心,包括演出舞台(羊皮扇鼓舞、皮影戏、社火广场),活动中心周边各类商铺(乞巧文化礼品、当地农家特产、手工竹编等),乞巧文化交流中心。方便推广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技术,服务广大民俗民意爱好者,提供文化交流的平台。

3、公益电影院
在中国电影基金会的援助下建设完成。有将近1000部电影免费常年播放,丰富当地村民业余活动,提升村民的自身涵养与文化素质。

4、图书馆
图书馆图书由爱心人士捐赠,预计将有100万册图书将陆续到达。图书种类有育儿知识、童话故事、科幻世界和育儿知识等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开辟了一片精神花园。

5、村服务中心(在建中)
主要职责是针对外来游客的基本公共服务。整合农村社区建设资源,对游客住宿进行统一安排管理;承担物流中心的功能,负责将村里的土特产、纪念品、艺术品输送到全国各地,也对外来游客开放,帮其邮寄物品。

6、洗浴中心(在建中)
配备洗浴用品商店,最低要求可同时容纳40人洗浴,村内60周岁以上及12周岁以下村民免费提供。

(备注:目前正筹备中的村建设还有村史馆、茶馆、羲皇书院)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注明出处。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团中央李士龙:渠与水之间的关系主要在渠

➤ 魏朝晖:甘肃省·陇南市《西和赋》

➤ 青少年国学教育宜追本溯源,有效引导

➤ 全国巾帼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在陇南开幕,沈跃跃出席 孙雪涛发言

➤ 甘肃西和县挂职县委副书记李士龙:在陇南播撒文化的种子

➤ 甘肃西和党建数字电影《八亩良田》开拍 承载百年沧桑巨变的西和

您可能还喜欢…

3 Responses

  1. 稍峪国学村办公室说道:

    感谢信 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
    稍峪村自从国学与精准扶贫结合成立国学村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收到了许多来自企业、单位、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所以,国学村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快速成长。借此,稍峪国学村村委及全体村民向所有给予关注与支持的企业、单位、爱心人士问好,并致以崇高的敬礼和感谢! 稍峪国学村地处甘肃陇南市西和县以北,海拔高,山多地少,地质资源奇缺。由于当地无明显优势资源,无产业基础,无集体经济,农产品单一等自然条件限制,迫使近几年未能脱贫,村民生活水平低。在2015年,稍峪村被列入国家重点扶贫村。
    今年,县政府联合社会公益力量,伸出援助之手,以国学文化带动当地的扶贫开发。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真诚相助,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所有人的热情,向着美好的梦想不懈努力,为稍峪国学村的建设锦上添花!他们是
    1)陈小厨老师,温州瑞安,《二十四孝》光盘。
    2)陈茵老师,北京,10台电脑.
    3)邓军老师,福建省,捐赠《弟子规》100本,《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光盘数片。
    4)黄海燕老师(书香士家有限公司),系列幼儿园经典读本。
    5)黄洁老师(修谦学堂),传统文化服饰样品1套。
    6)黑龙江农垦总局八五一一农场,捐赠了300双运动鞋。
    7)刘泽老师(西和县绿康农业有限公司),捐赠食用油、粉条、大米各10份于稍峪村十户贫困户。
    8)陆春文老师,北京,《爱心伴孩子成长》、《弟子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青少年励志片》、《环保酵素》等书籍、光盘数千份。
    9)林俊江老师(广东省深圳市博文天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50台国学机,《学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孝悌三百千》、《老庄》、《诗经》各100本。
    10)卢老师(西和县香思佳油脂有限公司),捐赠16桶麻籽油给贫困户。
    11)吕军航老师(西和县外国语培训学校),给予4600现金支持。
    12)信希爱老师,捐赠了300双韩国运动鞋给稍峪国学村的孩子们。
    13)徐总(瑞安市“相约酒吧”),《学庸论语》500本。
    14)薛心如老师,《学庸论语》100本。
    15)黑龙江农垦教育局,扫描仪2台,书籍若干。
    16)北京王老师,投影仪1台,衣物若干。
    17)北京博友公益闫琳老师,衣物等物资160吨。
    18)广州暨南大学,桌椅1000套。
    19)北京大学心理系“手拉手”爱心帮扶团队,为期一周的爱心帮扶。
    20)湖南高校国学联合会乡村支教活动。
    21)北京爱心帮公益团队一对一物资帮扶项目。
    除此之外,国学村还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寄来的旧衣物和书籍。当然还有许多未留下自己姓名的爱心人士,再次由衷地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国学村做出的支持!爱的路上,有你们相伴,我们不再孤单!
    在社会各方爱心人士共同的帮助下,国学村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成立国学村以来,稍峪村已然从思想、行动、面貌上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村里道路上的垃圾少了;村上的孩子们开始学习国学经典,变得更加懂礼、习礼、守礼了;村民的个人困惑逐渐得到解决,心情更加开朗了;红灯笼在村里开始挂起,原本一到晚上就漆黑的村子开始变亮堂了……村民们的家庭矛盾少了,对自身问题的纠结少了,对未来的悲观少了,对别人的猜疑少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心里的感恩多了,内在的平静多了,生命的智慧多了。而这每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国学村就如同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她出生不久,她是纯净的,是善良的、是无瑕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幸运的是,她一直被大家呵护、保护着。因为她被赋予了一个崇高的使命,而这个使命是被所有人期待的。那就是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挽救人心,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并在这个全球都倡导经济利益主导的时代,逆流而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一种新型的道德为准的健康经济模式,并广为流传。稍峪国学村,将会成为这个模式的最初模板、样板。她所要做的是,推动国学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提高百姓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准,优化农村的民风、民俗、民貌,并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人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致富一方百姓。用最简单的方法,在最基层的地方,唤醒人性的回归,让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最后,依然要向大家道一声,感谢!感谢各位朋友对稍峪国学村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支持!稍峪国学村,是我们心中一直藏有的美好梦想,虽然通向梦想的道路不一定总是平坦,但我们会一直坚持着。而你们的肯定,正是支撑我们坚守在这里的最大动力。稍峪国学村,不只是我们的,也不只是西和的,她是属于大家的。因为她已经装载了无数人的爱心与心愿,而我们,则会继续努力地托起这个美好的梦想。这已经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责任。努力,为所有支持的人;努力,为所有寄予希望的人;努力,为全民族、为全社会、乃至天下所有人开辟一条新的和谐发展之路!再次向关心稍峪国学村的各位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敬意!
    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此致
    敬礼!

  2. 稍峪国学村国学文化交流活动纪实说道:

    走进国学村

    稍峪“国学村”本是西和县稍峪乡的一个名为稍峪村的小村庄。该村共有村民245户,其中122户为贫困户。2016年初,为了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西和县决定建立一个“国学村”,以国学思想为主导理念,以新型农耕文化为载体,通过乡村生态旅游的项目开发,打造特有文化带动产业、产业带动休闲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精准扶贫要求。在多轮筛选中,稍峪乡稍峪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国学村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生基础,也赋予了它弘扬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终于,它在全县384个行政村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学村示范村。

    西和县委、县政府希望通过在稍峪村开展国学教育,向村民传播优秀国学文化,引导他们自觉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贫困人口的精神境界,改变其落后的思想面貌,帮助其脱贫致富;同时,通过打造国学文明村,开发当地民宿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村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一言以蔽之,“国学村”的建设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助推经济发展,使贫困人口在物质和思想观念上实现“双脱贫”。

    稍峪国学村的发展方兴未艾,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关注,很多志愿者慕名而来,长期驻扎在国学村帮忙开展国学教育;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捐款捐物,贡献力量,支持国学村的建设。在这个暑假,湖南省高校国学联合会的二十多位大学生更是不畏夏日的炎热,千里迢迢地从湖南来到稍峪国学村,用自己掌握的国学知识助力国学村的发展。为了让湖南的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和,也为了让西和大学生了解和参与国学村的建设,在西和县委副书记、国学村项目负责人——李士龙先生的建议下,国学村又邀请了三十位西和籍的大学生到国学村参观学习,并与湖南学子在8月4号下午举行座谈,就相关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三十位西和籍的大学生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不同院校,其中既有大二、大三的高年级学生,也有刚考入大学的新生。他们分两批到达国学村,第一批共8人,由清华大学的成鹏带队,于8月2日上午抵达国学村,是西和学生的“先遣队”;第二批共有22位同学,由黑龙江东方学院的陈亮带队,于活动当天(8月4号)中午到达国学村。“先遣队”的同学主要负责提前了解国学村的情况,与国学村的负责人及湖南的同学进行接洽,筹备4号下午的座谈会。

    8月2号上午到达国学村后,“先遣队”的同学受到了李士龙书记的亲切接见。之后,他们便和湖南的同学们一起活动,对当地国学教育的途径及效果展开调研,对国学村的详细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走访国学村负责国学教育的老师(均系来自外地的志愿者),“先遣队”的同学了解到,这里的国学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国学老师在当地的稍峪小学开设“国学课”,通过教他们诵读和理解经典国学启蒙读物,诸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优秀国学文化的滋养和熏陶,提升其文化涵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优秀国学文化的“种子”,帮助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国学村还将国学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之中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获得国学文化的教益。“先遣队”的同学就亲身参与和体验了国学村日常生活中的国学文化教育:早上大家一起诵读《大学》,晚上诵读《中庸》,饭前背诵《感恩词》,闲暇时学唱《君子吟》,大家感觉受益良多。在走访部分国学村村民时,同学们了解到,虽然国学村的建设开始没多久,但已经给村里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变化。一方面,优秀国学文化在村民中的传播使其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例如,“礼”、“孝”等传统美德的弘扬,有效地改善了邻里关系和婆媳关系,使村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另一方面,国学村的建设为当地吸引了大量的观光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民宿和餐饮业的兴盛,给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创收、增收点;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投资者,为当地其他产业如电商等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走访中同学们发现,村民对“国学村”的建设普遍表示欢迎和支持,对“文化扶贫”的前景也充满了信心。

    国学文化交流座谈会

    8月4号中午,另外22位西和大学生也到达了国学村。下午两点整,“国学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国学村的国学教室准时举行。参加座谈会的人士,除了湖南及西和的近五十多位大学生外,还有稍峪乡政府的贾副书记、“创客之恋”销售平台的王总,以及清华大学校友、优秀的青年创业者孙晓东先生。

    座谈会一开始,先由作为“东道主”的西和同学陈亮向大家简单介绍西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之后,大家就“国学与生活”、“传承优秀国学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和保护西和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的力量助推西和的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观点看法,与会的嘉宾也认真聆听大家的发言,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创客之恋”的王总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创客之恋”销售平台及“扶贫消费”的相关内容;贾副书记对座谈活动进行了精到的点评,并对广大西和学子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孙晓东先生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聆听同学们发言后的感受,并鼓励大家在求学的同时,尝试自主创业。座谈会接近尾声时,湖南省高校国学联合会的负责人向西和大学生李宇强授予了聘书,聘请他担任湖南省高校联合会竹墨公益践行处的西和驻地主任。聘书授予仪式结束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历时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会圆满结束。

    要之大家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但通过交流讨论,还是在认识方面达成了如下几点共识,即:

    1、优秀的国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当被继承和弘扬;青年人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理应责无旁贷,自觉传承和践行优秀国学文化,并有意识地将其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2、在继承优秀国学文化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国学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符合时代特点的解释,做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3、在向民众普及国学时,要注意采用灵活的形式,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国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展示给民众,让民众自觉主动地接受国学文化,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在将传统国学文化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现代生产力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形式主义”,而应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把握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规律,形成经济与文化互相推动的良性机制。

    5、在选择国学教育教师团队时,要严格挑选,确保选聘具有良好国学素养、热心公益事业、社会口碑较佳的教师团队,杜绝别有用心者混入。

    6、在稍峪“国学村”尚未试点成功前,其他地方切勿盲目跟风仿效,以避免浪费资源。

    座谈会结束后,应湖南省国学联合会的邀请,部分西和大学生还参加了在云华山举办的趣味登山比赛。双方同学随机组队,经过四处设有趣味问题的关卡,闯关登山。大家在合作答题、共同闯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活动感想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意识能够使人精神振奋,催人奋进。所以,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应当齐头并进,只有使贫困人口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一起脱贫,扶贫的效果才会持久,才不会出现“屡脱屡贫”的顽固现象,也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扶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因此,开展“文化扶贫”不仅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西和县稍峪乡“国学村”建设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扶贫”举措。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学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在不久的将来,稍峪人民乃至整个西和人民将借助优秀国学文化的力量,实现精神和物质“双脱贫”。而我们西和的大学生,作为家乡培育出来的优秀青年,也将积极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打造稍峪国学村,文化建设不能少!说道:

    稍峪国学村的文化建设共有七个方面:

    1、在村内全面贯通国学内容

      国学是中国或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的总称,主要由儒家的进德修业,内圣外王,以及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等精神文化组成,是一种多元、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因此稍峪国学村的建设不是单一的学术实践,而是将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家道五伦八德之学、道家养生之术、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等中华优秀文化之精髓,结合现代心理学,共同打造的符合现代需求,同时保留传统文化的和谐村庄。

    2、开发建设云华山

      云华山位于稍峪乡境内,海拔2100米,与塔子山相连接。云华山风景秀美,有“圭峰秋月”之胜景,顶峰丹岩如霞,彩云飞渡、巍为壮丽;历史悠久,山顶有庙宇,庙门、廊柱上有书画名家的楹联、锲刻,且在每逢四时八节有晨钟暮鼓从山顶响起,声传百里,俗称“云华山钟声响西礼”;文化厚重,传说云华山是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云华山主峰庙内供奉玄武大帝,玄武大帝披发赤足,足踩龟蛇,正是治水的象征。

      综上三点,云华山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能为村民增收、带来实际效益的高质量旅游资源。

    3、建设学校主题文化

      学校主题文化建设将打造传统文化主题学校,在学生课程中植入国学经典内容;打造国学馆,做当地最有价值的国学教育品牌,并辐射周边的农村和县城。

      学校主题文化建设的教学理念是以提供德行教育为核心,集经典、礼仪、行为、心性、才艺、文史为一体的教学;教学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气质高雅、经世济民、学识渊博、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的精英少年;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学思并重、涵泳笃行;教学方法是学生互助教学、奖惩结合、视频教学、情景教学;教学场所的标准是古色古香、古风古韵、雅致环境、浸润身心;教学设施包含幻灯片、视频、音频、教具、学具等;社会责任是发展智力教育、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

    4、挖掘当地传统文化技艺

      西和县有仇池山歌、西和乞巧、羊皮扇鼓舞、西和影子腔、西和春官等民俗活动,稍峪国学村将对掌握这些技能的村民做登记工作,组织成立民间艺术文化小组,定期组织活动,传承技艺,探讨如何推进西和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发展。

    5、挖掘当地文化故事

      伏羲、先秦、仇池、氐羌等文化在西和大地流传已久,稍峪国学村将梳理当地文化故事,传承本土文化。主要将通过深入农户和群众座谈等方式了解当地文化、历史渊源、当地名人、古迹等的了解,并挖掘隐藏在民间的故事,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稍峪村文化故事集,让村民们在外来游客留宿时作口头介绍,防止文化失传。

    6、保护当地古建筑、古树等

      农村古建筑、古树是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也是后人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稍峪国学村将建立一整套解决方案,做好古建筑、古树(稍峪村六棵大树)登记工作,依据年代与价值进行分类整理,建立遗产档案,并分配专人专款对古建筑腐蚀情况进行修复,对古树的培土、防虫、防护进行精细护理工作。

    7、邀请高僧增勤大和尚莅临护持

      增勤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大慈恩寺现任方丈,出生于甘肃省一个佛教家庭,在佛教界影响力强大,2015年与习近平主席一同接见印度总理莫迪。增勤大和尚的支持,将促使更多人关注稍峪村的发展,带来更多方面的帮扶。

      稍峪国学村的打造紧紧围绕着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和要求,始终将为民增收放在第一位,并将以传统家道文化为根基,通过树家风、讲家训、传美德来实践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以上提到的文化建设等,实现全面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