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陇上江南)

读懂陇南需要多久?

推荐陇南从哪里说起?

这部8分钟的大片《美丽陇南》,

可以解决你的所有疑惑!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不得了的宣传片!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陇南,因其地处陇山以南而得名。自古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翻开中华民族的辉煌史册,不难发现陇南清晰的身影: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人文始祖伏羲诞生于西和仇(qiú)池山;秦人先祖从礼县发轫立国,一统华夏;《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丽情愫依然在西汉水畔回荡;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木牛流马留下了世人探寻的千古谜团;秦陇蜀道、茶马贸易、文化交融绵延数千年,牵系着国运与民生的兴衰,承载着大半个中国的乡愁。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汉代摩崖《西狭颂》,冠绝古今;高山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白马人的图腾,蕴藏着东亚最古老民族的密码;青泥岭古道刻下了李白、杜甫深深的足迹与不朽诗篇;乞巧,传承着两千多年的中国“女儿梦”。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在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中,陇南书写了辉煌篇章:

1932年4月,习仲勋领导的“两当兵变”,打响了甘肃武装革命的第一枪。1935年9月,在宕昌哈达铺,毛泽东从《大公报》上获得陕北红军的消息,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哈达铺由此成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陇南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秦巴山区三大地形交汇区域,复杂的地理构造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

陇南是甘肃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水能资源蕴藏量约占甘肃的三分之一。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陇南矿产资源富集,在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中,类卡林型金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重晶石、花岗岩、大理石、硅石等非金属矿开发潜力巨大。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陇南是北纬33度以南的“绿色宝库”, 生态良好,气候湿润,物种多样, 森林覆盖率达42%,位居甘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大熊猫、金丝猴等三十多种国宝级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特色农产品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十四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全市花椒面积、产量、产值居全国第一;核桃面积、产量、产值居全国第二;在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陇南”二字十分耀眼,是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和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

陇南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称, 药材道地纯正,享誉海内外。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山水陇南,既具北国之雄奇,又兼南国之灵秀, 境内有9个国家4A级景区,宕昌官鹅沟被誉为陇上“小九寨”。迷人的原生态风光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让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绝。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陇南坚决贯彻中央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在反复审视市情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后发赶超”的发展理念,提出了“433”发展战略,为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描绘了蓝图。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陇南将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紧盯25个特困片区,创新实施片区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双联扶贫等六大扶贫品牌,走出了一条符合陇南特点、具有陇南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陇南紧抓“互联网+”新机遇,将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探索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 “陇南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陇南电商产业孵化园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两后生、残疾人和妇女纷纷开网店、当微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追逐自己的“中国梦”。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2015年10月,在中国发展与减贫高层论坛上,陇南荣获“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陆续建成投用,东通陕西、南入川渝、北上兰州、西连九寨的立体交通网络,将会使陇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在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进程中,陇南将以更和谐的发展环境、更优惠的招商政策、更多元的投资领域、更合理的产业结构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大九寨旅游经济圈、兰州新区和关天经济区,为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崛起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陇南,正成为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一个幸福美好新陇南即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

更多陇南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ongnan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陇上江南)

神奇美丽的大地

梦想放飞的乐土

最美宣传片震撼来袭,8分钟让你爱上美丽陇南(陇上江南)

美丽陇南

魅力无限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长庆油田被逼到西安,九寨沟硬推给四川—甘肃落后在于小农意识

➤ 看过三国的人,你真的知道“六出祁山”的祁山在哪儿吗?

➤ 全国电商扶贫陇南试点工作实录: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

➤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审视,甘肃陇南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竟是这样的

➤ 甘肃省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陇南用电子商务 开扶贫新路

➤ 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互联网+” 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 魏朝晖:甘肃省·陇南市《西和赋》

➤ 孙雪涛: 快速推进扶贫攻坚 不断增加群众收入

➤ 甘肃西和党建数字电影《八亩良田》开拍 承载百年沧桑巨变的西和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马伯庸说道:

    陇南市武都区三仓乡。1956年为三仓乡,1958年并入盘底公社,1961年分设三仓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三仓河两岸,距县城104.5公里。面积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有公路接大(岸庙)姚(渡)公路。辖坪头坝、何家坝、峪才沟、水沟坝、成坝里、闹院子、寺沟、罗家山、沟口坝、李家坝、锣车寺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白瓜子、核桃、大黄、当归等。
    武都周围主要属于汉藏语系…白龙江流域小片。古浊仄今塞音字的送气率只有10%左右,调值也和麦积山北那些送气率随便上50%的陇中片方言不一样。阴平低斜、阳平低平、上声高(降)、去声升、入声归阴阳两平,都接近芝山区附近的西南官话。
    陇南的安多藏族是哪儿来的?
    答:吐蕃占据时期羌族被同化了。不单陇南,甘青川的安多藏族基本都是藏化的羌族后裔。而现代羌族生活习俗已经高度西南夷化,跟披发游牧的古代羌族不一样了。
    陇南的白马藏族哪儿来的?
    答:保留氐族传统的氐族后裔。其语言习俗均与藏族迥异。
    陇南的大部分蒲姓、符姓、强姓、杨姓、苟姓、吕姓、雷姓汉人,怎么来的?
    答:汉化氐族后裔。其他姓氏还不置可否,蒲姓、强姓可不是原生的汉姓。,羌这个概念,以前是指中原以西的人,天朝人其实tg建朝前的民族观念不强的,中原势力扩展到陇南以后,这里原先的羌人就变成了我朝的子民,羌人也指向了更西的人。
    可以看看王明珂先生的著述,他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祁山在甘肃省礼县东部,原来叫做祁山乡,2014年改为祁山镇。

    恰好我2014年去过一次,姑录部分游记如下:

    诸葛亮在历史上一共五次北伐,演义里六次北伐。这一系列军事行动被后世归纳总结成了四个字:六出祁山。诸葛亮在五次北伐军事行动里,走了三次陇西大道,走了一次散关故道,最后一次是褒斜道。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整个用兵重心,在西不在东。

    尽管诸葛亮一共只出过两次祁山,但从文化意义上来说,祁山已经成为了诸葛丞相北伐的一个标志、一个品牌,或者说一个与他紧密相连的精神图腾。

    出祁山就是北伐,北伐就是出祁山,两者密不可分。

    为什么做出重西轻东的决策?原因有几个,比如陇西地区曹魏势力薄弱,且有氐、羌可资利用;比如陇西地区地势较高,且可居高临下直入关中,与汉中形成钳形攻势;比如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寄希望于一役,而是徐图缓进,陇西恰好可为一块坚实的踏脚石。

    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让诸葛亮选择了走陇西地区?

    从汉中到陇西,有一条相对宽阔的通道,叫做祁山古道。这条通道从东南的汉中盆地西源起始,指向西北,形如一条走廊。走廊的南墙是南秦岭和岷山山系——武都、阴平即在此处——北墙是北秦岭,完全是穿山寻地而行,婉转曲折,最后抵达祁山。到了祁山,就等于出了山区,一路开阔可抵天水。

    这条走廊除了两端以外,还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是在成县,连通散关故道,可以通过大散关直抵陈仓。暗度陈仓,就是走的这条路。另外一个出口在文县,这里古代叫阴平,有一条七百里的山路,直通绵竹。换句话说,无论诸葛亮是去祁山还是走散关,这里都是必经之地。所以他五次北伐,有四次都走得这条走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一带的地形相当复杂,西边朝青藏高原过渡,北边向黄土高原过渡,南边向四川盆地过渡,三大地质带在这里交会,可想而知地形有多么错综复杂。所谓的通道,只是一系列盆地、谷地、山峪和海拔相对比较低的丘陵组成。这种地形,勉强可以行军,但对运输辎重粮草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噩梦。

    除非有河流可以帮忙。

    古代搞后勤运输,效率最高的办法是漕运,也就是走水路。一条船运走的粮草,可以与几十辆车相当,且速度要快得多——哪怕是逆流而上,也比拉车更便当。这是摩擦力的选择。诸葛亮用兵的特点,就是依水而行。他走的路线,一定是有河流可以协助后勤。比如第五次北伐走褒斜道,是因为中途有褒水和斜水。

    诸葛亮如此执着地走祁山古道,自然也是因为这里有水力之便。

    天水南部有一座齐寿山,古称嶓冢。西汉水在这里发源,流经天水、盐关、祁山、永兴、城关,然后转向南侧,至石桥、江口、龙林、雷坝,掉头向东,进入西和县、成县,抵达略阳,与嘉陵江合流。西汉水的上游——古称漾水——和诸葛亮出祁山的路途完全一样。

    另外嘉陵江的源头之一,发源于凤县代王山,流经两当县、徽县,抵达略阳,和西汉水合流。这条路线,恰好与散关故道相合。
    (红线为汉水,黄线为西汉水,蓝线为嘉陵水,黄色虚线为西汉水和汉水故河道。为了简洁清楚,只是标定了大概方向,其实流域标的不是很准确。关于这场地震的详细考证,推荐去看周宏伟先生的《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是一篇结合了文献学、地质学、水文学等多方面专业,以地质证史的典范之作。)

    这事让人特别遗憾。试想一下,如果西汉水和汉水之间能够联起来的话,那等于把益中、汉中和祁山、陇西四个区域完全联成一片,物流更为顺畅,诸葛亮用兵进退自如,北伐说不定会是另外一番局面。几百年前的一场地震,居然影响了后世的国运,这还真是奇妙。

    我们离开西和县之后,地形地貌已经大体变成了黄土高原,不过四周还有一些秦岭余脉萦绕,化为远方绵绵山脊,仿佛与我们依依不舍。车子开过长道镇之后,两侧黄绿色的山峦向后退开,让出一条宽阔的出口,前方视野陡然开阔起来。在我们面前是一个丁字路口。朝南边走,是礼县县城,朝北边走,就是祁山乡。远处已经可以看到祁山脉络。

    祁山是岷山——就是“更喜岷山千里雪”的那个岷山——的支脉,南临西汉水,北至天水秦城区的尖山,西起大堡子山,东至盐关镇郑家磨。正好与礼县到天水的道路平行而进,成为侧屏。祁山乡就在主脉之下,是个很小很小的镇子,没什么高楼,S306省道从中间穿过去,路上最多的是拖拉机和运苹果的小皮卡,后来我才知道,潘苹果的原产地离这儿非常近。镇子周围是一片片宽阔的田地,西汉水在旁边流过。看上去就是一个毫无特色的西北小镇——如果没有那个东西的话。

    我们开过祁山大桥后,一眼就发现,在西汉水和祁山乡之间的平坦田野中,突兀地耸立着一座土山。

    说它是山吧,略微有点小,说它是丘吧,却稍嫌有点高。这座土山坐落在田地之间,孤拔挺立,和周围的地质风格截然不同,好似半空飞来一样,显得特别醒目。小山主体呈土黄色,上细下粗,清晰地分成两层结构,每层外围都种植着一排排整齐的松柏。山形不是普通的锥形,体型扁平,很像是一艘巨大的军舰,舰首舰桥都清晰可见。开近一点后,我们还能看到在土山顶端修着一圈城堞,俨然一副城堡的模样。

    这么一艘庞然巨舰趴在田野里,被夕阳余光拉长了影子,河水哗哗在身畔流过,真是说不出的雄壮与悲凉。

    而往南看,西汉水和嘉陵江一起汇聚在略阳,再通向广元,和从甘南过来的白龙江合流,三源合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嘉陵江,恰与金牛道相接。换句话说,如果有必要,蜀中物资可以不必绕路汉中,从嘉陵江水路直接运抵略阳,接济北伐。从略阳到广元这条路,与嘉陵江重叠,因此又叫嘉陵道。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略描述,其实祁山道的支流支路甚多。比如祁山道在西汉水上游还分为铁堂峡道、木门道——这三个地名分别和姜维、张郃、密切相关,熟悉北伐史事的人都知道——在中段还有寒峡道、龙门径、骆谷径、威武径,南端有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等……限于篇幅,就不详细说明,学诸葛亮观其大要即可。

    总之,祁山古道、散关故道有西汉水、嘉陵江可资利用,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北伐的大部分军事行动都围绕这条路展开。有水力漕运支撑,他的后勤才跟得上。

    而祁山恰好就在这个关键节点。

    顺便说一句题外话,杜甫在乾元二年在天水呆了几个月,然后也是走的这条路入蜀:他从天水出发,坐船沿西汉水到祁山,然后下船至寒峡、西和县,再到成县、徽县,从青泥河至略阳入川。他一路看风景一路吟诗,加上之前在天水写的,写了一百一十七首诗,统称为陇右诗系列。后世学者考证陇西地区、祁山古道、嘉陵道一带的史事变迁,杜甫的诗成为极为重要的佐证。“诗史”这个称号,可不是白给的。

    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第一个发现祁山古道妙用的。东汉安帝朝有一位高人叫虞诩,他曾担任武都太守,抵御羌人。在当时,祁山古道极其难走,漕运不通,用驴马运输,沿途损耗高达五分之四。虞诩亲自主持,“自沮(略阳)至下辩(成县)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 虞诩的开漕效果惊人,他就任时,整个武都才一万户左右居民,两三年功夫就激增到四万户,而且盐米比从前丰富了十倍不止——要想富,先修路!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前,勘察了一圈虞诩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写信给刘禅说:“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意思是我光是看祁山到略阳这一带居民区附近的坟头,就知道他们多富裕了。

    这一带最重要的河流,除了嘉陵江,就是西汉水。很多人看了这名字,很容易和汉水搞混。

    其实汉水的发源地是在留坝和凤县之间的紫柏山,从这里至勉县叫沮水,到了勉县叫沔水,一直流到南郑附近,也开始称为汉水。汉水和西汉水之间,并不联通,是彼此独立的两条水系。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两条水没关系,为什么西汉水要叫西汉水?为啥不叫西嘉陵水?有人提出一个假设,会不会在古代,西汉水和汉水本来相通,是后者的上游水源,所以才因此得名。后来因为这一带地质变动很频繁,导致河流改道,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结果在历史文献里,果然找到了一条证据。在《汉书-高后纪》里,有这样一条证据:“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这场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186年2月22日,地点正是在略阳。这场地震的结果,导致宁强县阳安关附近的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堵塞了西汉水和汉水之间的通道,让嘉陵水把西汉水给夺走了。从此西汉、汉水之间再无联通。而且地震导致氐道、羌道受到严重损害,到了虞诩时代才重新修通。

    可惜车子没有办法直接从农田走直线穿过去,我们只好一边望着祁山堡,一边沿路绕行。从S219进入S306省道,右转进入祁山乡,没走几百米,立刻右转,走上一条不算很干净的宽路。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三檐四础的木彩牌楼,上书五个字:祁山武侯祠。

    这条路和牌楼都很新,可又显得破落。给人的感觉,不是年久失修式的衰朽败落,而是无人问津式的脏乱。比如路肩随处堆着未清理的建筑垃圾,比如路边有白墙红瓦的新建筑,却脏兮兮的没人打理,大门都紧锁着。看不到任何商贩,只有两三个老人懒洋洋地蹲在路边。这种环境与其说是幽静,倒不如说是空寂。

    我们走过牌楼,来到路的尽头。这里一个景区大门,里面竖起一面硕大的广告牌和一个不算小的停车场,就在祁山堡山下。一抬头可以看到山顶的大树。在景区侧面还有一栋小楼,窗棂半裂,墙壁斑驳,底层的几个房间还有烟熏痕迹。

    我们停好车,去楼前询问门票,顺便问问有没有导游解说。楼里居然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在,他们态度倒挺不错,先告诉我说今天没导游,又说你们等等哈,进屋打了个电话。一会儿功夫,匆匆来了一位年纪不大的女导游。女导游语带抱怨,说今天本来不是她当班,只是听说有领导要来,所以临时过来待命。既然我们先来了,就带我们去转一圈吧。我们自然是千恩万谢。

    女导游虽然是临时拉过来当差,但一进入角色就表现得非常职业。我们跟着她从景区小门进去,沿着一条小路走到了祁山堡的入口。

    祁山堡的入口是一扇厚实的砖制城门,新东西,但修得不错,有点味道。两侧是两堵高耸逼人的土壁,上有城堞,也是新东西,感觉也还好。可见景区里不是不能修新东西,关键是得放对地方。

    真正吸引我兴趣的,是土壁的结构。这里的山体内部完全裸露出来,毫不遮掩,可以看到其壤质很紧致,上面还有很醒目的一条条土线痕迹。也就是说,祁山堡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一层层夯起来的。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每一条夯土线,都是三国时期的人一锤子一锤子在版筑里砸出来的。

    这种感觉,最让人兴奋。从成都出发之后,我们一路上古迹看了很多,说是三国遗迹,其实大部分是明清重修的,真正属于三国时期的东西太少了。此时看到这种真真切切诞生于三国时期的痕迹,耳边仿佛能听到工人们挥汗如雨地喊着号子,把土山一层层加高。

    其实严格来说,祁山堡的建成跟诸葛亮没关系。这地方早在建安年间就有了,当时叫建安城。后来曹魏先占据此地进行修缮,派兵据守。诸葛亮出祁山时,首先攻克此地,然后才兵发陇西。从此以后,这里成了蜀汉和曹魏之间拉锯的战场,祁山堡也反复易手。诸葛亮不是祁山堡的建造者,他只是充分利用过它。

    祁山堡大门前有一副楹联:隆中一对鼎足三分天下事了如指掌,前后二表祁山六出老臣心惊泣鬼神。这楹联写的吧……不过不失,没什么特别不对的地方,但也毫不出彩,单纯堆砌罢了。

    进了门以后,是个照壁,上面对诸葛亮北伐的事迹略作讲解。我对导游说这个就别介绍了,说点祁山堡有特色的地方吧?导游对我的需求有点困惑。我对她说,把我们带到一个可以俯瞰周围地形的地方就可以了。导游哦了一声,乐得轻松,直接把我们往山上带。

    这祁山堡虽然不高,上山的路还挺陡峭。一米来宽的石板路崎岖盘绕,在满是灌木小树的林间穿行。平心而论,这堡上的绿化做得真不错,总算有了点幽静的意思,不像外头那么破落不堪。很快我们就抵达了堡顶,上头有一个武侯祠。祠前是一个小广场,恰好围着祁山堡的边缘修了一圈城堞。站在这里,堡周围的风景可以一目了然。

    我这次自驾游,以了解山川地势为主,希望能搞清楚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史事。所以在登山的过程里,我很自然地在想,为什么这个祁山堡要设置在这里?军事意图何在?为什么在蜀魏拉锯战中,祁山这个地方如此重要?

    当我站在祁山堡的高处,俯瞰四下的一瞬间,这些疑问全都消失不见了。太清楚了,尽管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千年的时间,但这地势仍旧是太清楚了。几万字的北伐分析论文,都不如站在祁山堡顶上这么一看。

    祁山堡这个位置,真是太重要了。

    诸葛亮的大军穿过西和县的重重秦岭,在祁山堡西南处离开山区,进入平原——至今那里还有一个地名叫做川口,即川兵出口——祁山堡恰好扼守在这个出口前方。在祁山堡正对着的山顶,还有诸葛亮观阵堡的遗迹,与祁山堡成犄角之势。西汉水也流经祁山堡的堡下南方,北去天水,南入西和,其漕运亦在祁山堡的监视范围内。我们目测了一下,堡顶距离西汉水不过两百多米,算上高度优势的话,弓箭完全可以威胁到船只。

    而在祁山堡的北侧,是南北走向的北祁山。沿山麓南侧的大路开进,可以直达天水,按古道里程不过一百二十里,沿途除了木门之外再无险可据,易攻难守。更何况船队可以沿西汉水上溯,比陆地行军更加便利。邓艾接手陇西地区防务时,舆论认为蜀汉国力已尽,姜维不会再来。邓艾却忧心忡忡地表示:“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 这个“船行”,就是借西汉水之力,让远来的蜀汉军反而占据以逸待劳的优势。姜维时代尚且如此,诸葛亮时代的优势就更大了。

  2. 鞠一凡说道:

    祁山堡没有藏兵洞,不可能驻屯大军。可见祁山堡这个地方,是一个进攻型的要塞。当一支军队奉行防守策略时,它太小了,不适合固守,只能起到监视作用。当一支军队打算进攻时,它却是一个绝佳的出击基地。可以这么说,祁山堡是一个通往陇西地区的钥匙,谁拿到这把钥匙,谁就推开了陇西的大门,掌握着天水与西和之间广阔地区的主动权。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诸葛亮的北伐要称为“兵出祁山”。因为祁山是整个北伐策略的关键节点,是大前提。没有祁山,就没有一切。这一个“出”字用的非常准确,完全体现出了蜀军千辛万苦走出山区,踏上祁山堡这个平原入口时的心情。

    我站在堡顶,静静地看了半个多小时,脑子里却是翻江倒海。

    这附近的地形,简直是一道标准的军事地理应用题,里面包括了大部分教科书般的地形特点和应用。你在观察时,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倘若我是北伐军的指挥者,该如何指挥。南、北祁山走势的利用、川口的粮道调度、西汉水流向和漕运安排、周围山头那四、五个观阵堡的选址、天水大道的前探、以及天水大道旁传说中的藏兵湾、点将台、上马石等地,还能远望北方的卤城、天水关……越考虑事情越多,千头万绪一起涌入脑中,让人会变得极易疲惫。

    在探访其他三国景点时,氛围幽静,心怀幽思,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抒发旷古情怀,心情平静而悠闲。但祁山堡不一样,别处是庙、是祠、是墓、是故居,都带有纪念性质的建筑,这里却是堡,是最具实用的功能性建筑,所以它显得具体而琐碎。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庞杂繁多的事务,是铺天盖地的细节,是锱铢必争的筹谋——这正是诸葛亮在北伐时最真实的状态。

    要知道,要实现整个北伐,光靠《出师表》那几页漂亮的PPT可不够,真正运转起来,是要靠大量细致枯燥的准备来支撑,而且诸葛亮事必躬亲,亲力亲为。这些小事在史书都不会有记载,只留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杖二十以上亲决”几句短短的描述。这些句子里隐藏着的工作量,我们只有在祁山堡顶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诸葛丞相当初站在堡顶,需要思考的事情估计比我们要繁剧十倍吧。这还只是祁山一处,整个北伐的工作量又该有多少?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就连竞争对手都看不下去了,发出“食少事烦安能久乎”的感慨。所以如果想感受诸葛丞相的辛勤到了什么程度,不用去五丈原,来祁山堡顶站一会儿就知道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给自己定的绩效考核,他拿到了满分,然后一去不回。

    我回过头去,看向其他三个同伴。大家同时点了点头,表示都是一样的感觉。站在堡顶,不自觉地就会烦躁起来,想到各种工作项目各种人生规划,度假之心荡然无存。诸葛丞相当年留在这里的情绪,仍在冥冥之中影响着我们。①祁山山脚西汉水处于上游,水潜而且河窄,如何进行漕运?是三国时期与现在水量不一样了吗?

    西汉水从祁山至天水一段,肯定有漕运,但运输规模不会很大。在第四次北伐时,李严就曾经提及过“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 而诸葛亮确实也采取了措施,在这一次北伐时带上了木牛,用陆运补充漕运。事实上,西汉水的流量限制,是制约诸葛亮北伐后勤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如何从祁山到达天水,是翻过天水梁吗? 要翻过这么大一座山,还能叫交通便利吗?

    三国时诸葛亮走的路线,不是直上天水,我地图画的不够精确。应该是从卤城向北至天水镇,然后向西北方向沿稠泥河走,绕过天水梁,在天水西侧与耤河相通,可直抵天水城下。最典型的一个证据是,木门道,即在稠泥河附近。川口就是拿地名开个玩笑,并不真是川兵出口的意思啦。西和县的长道镇有“西汉水迳其南”(《水经注》),所以你要说和三国有关系,肯定有关系。落到诸葛亮的北伐战略上来,这里属于枢纽地段,但当成进攻基地则有点太靠后,所以诸葛亮才会选择更北的祁山为驻屯。

  3. 狮驼国老妖说道:

    我认为武都文县是南方,西和礼县探昌北方,徽县成县两当康县过渡气候,三地作物很明显从方言上来看,陇南除了文县碧口说西南官话外大部分都说中原官话。方言与今日陕西的较为接近。这不由让人想起陇南的历史: 陇南在州县制施行前一直属于益州(今四川,云南)或梁州(今陕南,四川北部)。
    结合了众多因素,与网友讨论几个月之后,终于有了答案:陇南位于南方区域与北方区域的交界地带,到底偏向哪一面呢?这要根据情况而定,假如在武都文县,当然偏向南方区域了。但是在西和礼县,当然是北方区域了。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疑问,与陇南本身气候是分不开的,由于陇南有许多小气侯存在,所以与甘肃大部截然不同,这也正是“陇上江南”名称的来历吧!不仅要考虑气候,与地形也有很大关系,有时小气候也会影响。还有是宕(dang)昌,虽然国务院批准为宕(tan)昌。

  4. 辟荔说道:

    聆听茶马古道上依然回响的铃声,畅游山水之间目不暇接的美景,感受男嫁女娶的古老民俗,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境内峰峦叠嶂,流水纵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色水光迷人,素有甘肃“万宝山”和“陇上江南”之美称。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东北部洋汤河林场境内,是白龙江上游支流,沟内集高山瀑布、高山湖泊、翠海、雪山、彩林、奇峰异石、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被称做“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 乞巧文化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极具地方特色。

      因为乞巧节的最后一天与牛郎织女传说中的鹊桥相会在农历的日期是重合的,这使不少人将乞巧节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混为一谈,其实,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最初都与先民的星辰崇拜有关,但在我国民俗文化史上,却有各自的发展趋向和演变轨迹。乞巧节属于传统节日文化,而牛郎织女传说属于民间口头文学。西和乞巧节最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就是一开始把目光完全集中在了织女身上,活动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牛郎的纸扎像,而男孩子们也从不参与乞巧节的活动。在七月初七的早晨,各乞巧点都要在传统习俗规定的泉、井边举行祈神迎水仪式。姑娘们晨起梳妆打扮妥当后,在乞巧点集中,然后捧香盘或水罐随行。这些迎水的队伍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在过去,这个场合也是物色提亲对象的大好机会。

  5. 行进在陇南,赏不尽的如画美景,还有听不完的传奇故事……说道:

    关于陇南的这些故事和传说您听说过吗?

    两当:八仙果老登真地
    王氏家谱传千年
      八仙中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是地地道道的两当人。在《全唐诗·第二十四册卷八百六十》载有张果《题登真洞》诗一首:
      修成金骨练归真,
      洞锁遗踪不计春。
      野草漫随青岭秀,
      闲花长对白云新。
      风摇翠筱敲寒玉,
      水激丹砂走素鳞。
      自是神仙多变异,
      肯教踪迹掩红尘。

      诗后附一小传:“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山登真洞往来。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礼致之,肩舆入宫,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未几还山。”
      两当也是《王羲之族谱》的珍藏地,《王羲之族谱》一套共十四册。该族谱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湖北通山人王福利送至两当,接谱人为王福明。
      《王羲之族谱》为八开宣纸刻印,文字均为楷书。总谱前有宋代文学家朱熹序文。两当县发现的族谱为《德安锹溪家谱》,为王氏族谱之源,所载始于周朝,止于明朝,共42世,所载最详细,极具史料价值,是研究王羲之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徽县:明朝公主泪化泉
    吴玠纸片能当银
      公主泉也叫玉女泉,位于徽县著名的三滩风景区五徵窑。

      《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女儿安庆公主因丈夫欧阳伦无视朝廷禁令,动用官车,擅自闯关,数次遣人贩茶出境。朱元璋为正朝纲,赐欧阳伦死罪。安庆公主闻讯非常伤感,就在五徵窑出家为尼。
      安庆公主来到五徵窑后,因思念驸马,成天以泪洗面。她的泪珠落在脚下的一块岩石上,把岩石冲刷成一个窝。安庆公主的眼泪感动了五徵窑的山神,山神也流泪了,与公主的眼泪溶在了一起,日积月累,就变成了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
      吴玠家族在陇南与金人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峙,为适应军队和当地群众经济生活需要,吴玠于公元1137年在河池(今徽县)发行银票,这是中国最早的银本位货币。

    成县:下辨之战助汉王
    鸡峰奇景喜始皇
      成县扼川陕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出汉中攻秦,另派大军在大将曹参的率领下,自汉中经略阳,逆青泥河西进,出奇不意攻占下辨(成县),与陈仓之师成犄角之势,分散了秦军的兵力,为后来汉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地处成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鸡峰山史称鸡山,素有“陇右小峨嵋”之称。传说,秦始皇以及汉武帝、唐太宗曾先后登鸡峰山。《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称:“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清《成县新志》载:“汉武帝过回中,登崆峒,至鸡头山”。远自秦汉时起,鸡峰山就是帝王将相、名儒显宦、骚人墨客寻幽览胜,吟咏抒怀之地。

    康县:太平后人留奇俗
    望子关前征父泪
      康县阳坝镇西南地区,有一个象征安宁与和平的地名–太平。原是康县的一个乡,二OO五年撤乡并镇后,划归阳坝镇管辖。
      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分几路突破清军包围,其中一路在赖文光的带领下来到康县阳坝、太平一带,消失在大山深处的茫茫林海之中,当地百姓称之为“赖家军”。太平军为求得生存,一部分在太平、阳坝深山老林中,放下武器,化整为零,刀耕火种,捕猎为食,并入赘当地百姓家中为婿,繁衍生息。如今太平人乃至康南人男嫁女娶、嫁男留女、男随女姓、女当家和年长者缠头巾,束腰带,扎裹腿等风俗,据说就是太平军流传下来的。

      “望子关,望儿归,望眼欲穿,泪双垂。”康县有个望子关,相传仇池国名将杨大人挂帅征西,其子受伤未归营寨,杨大人自成州往阶州行进时,于关前久久驻足,盼望子归,后人称望子关。

    西和:伏羲感天生仇池
    女娲抟土造人类
      古代,西和仇池山东崖有一幽深险怪的“仇池穴”,当地人叫“麻姑仙洞”。洞里住着华胥氏姑娘。一天华胥氏觉得心慌意乱,便下了天桥,溯西汉水而上,到了山水幽美的雷坝 (今礼县大潭)。她正玩得开心,忽然在河滩发现一个大大的足迹。由于好奇,便去踩这个脚印,脚刚按下去,觉得心有所动。返回仇池,身怀有孕,后生子叫伏羲。

      伏羲长大后,一天在仇池山巅游玩,忽然望见吴家山 (仇池的一个小山峰)有一人在活动,这个人正是女娲。伏羲女娲二人遂结为夫妻,成了人类始祖。所以这一带人又称伏羲为“人祖爷”,把仇池山最高峰称为“伏羲崖”。
      有一天,女娲走到泉边,发现水中映出了自己的身影,于是,顺手抓了一把黄土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个泥人,刚放到地上,泥人便活蹦乱跳,女娲感到非常开心,一连捏了几个,她觉得太慢,便和了一滩泥,用藤条乱打,溅起的泥点都变成了人。
      女娲把泥人称作“孩子”。一时仇池山巅笑语喧阗,热闹非常,女娲顿解孤寂之情。可是,不久雷雨大作,水漫仇池,森林失火,女娲忙于排水救火,等水息火灭,不见了孩子。女娲正在忧伤之际,不料远处一帮孩子踩泥淌水跑了过来,女娲一看,正是她捏的孩子。一问才知道他们出外去玩,正遇大火,一经煅烧,顿觉骨格爽健,不怕雨淋水浸了。女娲非常高兴,把这些孩子按性别配成对偶,繁衍生息,后来便建立了国家。为了纪念伏羲的母亲华胥氏,这个国家命名为“华胥氏之国”。

    礼县:盐井承载千古事
    仙女苦情难成眷
      礼县盐官盐井祠里有一尊双手被铁锁链锁着的彩塑女神像,这尊女神就是“盐婆婆”。盐婆婆为何被铁锁链锁住呢?有这么一个凄婉的传说。

      有一年,管理盐官盐井的盐圣母听说漳县遮阳山下也有一眼盐井,在她生日那天,盐圣母脚踩祥云,翻山越岭去一探究竟。
      管理漳县盐井的是个英俊的小伙子。盐小伙和盐圣母一见钟情,相互倾慕,结为夫妻并约定每隔三年,在四月十二日,也就是盐婆婆生日相会一次。
      从此,盐圣母被人们叫做“盐婆婆”,漳县的盐小伙就叫做“盐爷爷”。
      只要“盐婆婆”去找“盐爷爷”,盐官的盐井就没了盐味,漳县的“盐爷爷”来探望“盐婆婆”,当地的盐产量就大减。
      当地方神思来想去觉得事关重大,且不说盐婆婆三番五次擅离职守会给当地民众带来损失,盐婆婆和盐爷爷私配婚姻也是犯了天条,如果天界怪罪下来,他要负失察之责。于是,方神把盐婆婆和盐爷爷婚配之事禀报给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大怒,下旨让两地的民众把盐婆婆和盐爷爷用铁绳、铁锁锁起来,永世不得恢复自由身。可怜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活活分开了。

    武都:红女祠里香火旺
    《牡丹亭》剧于此源
      相传在唐代以前,武都有一个善良、勤劳的姑娘,名叫红玉,她是王母娘娘的小女下凡,生得如花似玉。可是,她遇上了一个狠心的婆家,对她百般虐待。她实在受不了婆婆的刁难与折磨,万般无奈,便跳崖自尽,香消玉陨。后来,红女得道成神,向王母请求永驻人间,从此,她拯救万民,福佑四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福佑万民的神女,就在五凤山麓石岩洞建红女祠祭祀她,并在她得道成神之日,大兴道场,年年相承,遂发展成为大型庙会。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剧。这样一部杰出的作品,其故事的来源却在武都。作者在他的《牡丹亭》题词一文里写道“传杜太守(即《牡丹亭》里的人物杜宝)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宕昌:土司文化渊源长
    羊马古城迹犹存
      宕昌县马土司家族,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从元代至正九年(1349)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先后承袭二十二代,延续时间达584年之久,是甘青地区土司中存在时间最长、管辖范围较大而影响深远的土司之一。

      据《马氏家谱》载:首任土司马珍,后继任者有:马虎蛮、马进良、马都宗等。到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甘肃省政府决定将宕昌马土司“改土归流”,土司改任宕昌区区长、甘肃省参议员等职务。至此,宕昌土司世袭制度结束。
      马土司家族武能治乱、文能施德。历任土司皆为识文习礼之辈,既懂得诚信服众,又能体恤民众,劝课农桑,辖内民众少有作乱,所用兵者,几乎都是辖区外的军事行动,成为朝廷镇边守土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宕昌县城关还有一座山叫羊马城,传说是宋代专门养战马的地方,更是战马交易、转运的场所。据礼县太塘乡发现的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所立《大潭长道二八分科后碑》记载:“自朝廷立市西戎之马于宕昌,马政刍秣之重首事于潭邑。”宋朝的战马主要经宕昌转运而到南方各地,而且在此还设立了茶马市场。在吴挺与金人对峙时,仅从宕昌茶马市场购进的战马每年就有700匹。

    文县:因囚文王县得名
    龙王建庙天池边
      在文县流传着西伯侯文王被囚文县天牢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文县县城故称文台。县城西北有天牢山,相传为故羑里,上有羑里城,文王西伯侯就囚禁在这里。文县县名也由此而得。

      文县天池是少有高山湖泊。传说,唐朝广照节度使蹇雷宝,为平安禄山乱,功成身退,隐于天魏湫畔,修真得道,卒于此为神,祷雨辄应,泽沛民丰,被宋代皇帝敕封为“洋汤大海平波敏泽龙王”, 天池由此称“洋汤天池”。

  6. 陇南人都不一定知道的21件陇南事儿,你知道多少?说道:

      陇南人,这些事儿你敢说你都知道吗?陇报君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咱陇南还有这么多新鲜事儿,走,一起去看看吧!

      1、早在7000多年前,陇南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始设武都郡。

      2、文县因囚禁周文王而得名。文县县城故称文台,县城西北有天牢山,相传文王西伯侯就囚禁在这里,文县县名也由此而得。

      3、礼县大堡子山出土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的青铜器,器腹内錾刻“秦公作铸用鼎”铭文。它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器主身份明确的秦国青铜器。值得一说的是,它也是上世纪90年代公安机关从盗墓者手中缴获回来的一件文物,位列甘肃省博物馆“十大珍品”。

      4、“洋汤天池”的由来。传说唐朝广照节度使蹇雷宝,为平安禄山乱,功成身退,隐于天魏湫畔,修真得道,卒于此为神,被宋代皇帝敕封为“洋汤大海平波敏泽龙王”,天池由此称“洋汤天池”。

      5、成县下辨之战助汉王。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出汉中攻秦,另派大军在大将曹参的率领下,自汉中经略阳,逆青泥河西进,出奇不意攻占下辨(成县),与陈仓之师成犄角之势,分散了秦军的兵力,为后来汉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6、唐朝时,武都花椒开始作为贡品被进贡皇室,故又名“贡椒”。

      7、椒房之宠的典故也与武都花椒有关。据史籍记载,汉成帝的婕妤赵飞燕久不身孕。御医诊断为风寒入里,宫冷不孕,御医奏请后宫选用阶州花椒涂四壁,取室温气正,椒房之宠的典故因此而来。

      8、吴玠于公元1137年在河池(今徽县)发行银票,这是中国最早的银本位货币。吴玠家族在陇南与金人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峙,为适应军队和当地群众经济生活需要而发行银票。

      9、《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其故事来源却在武都。作者在他的《牡丹亭》题词一文里写道“传杜太守(即《牡丹亭》里的人物杜宝)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10、公主泉也叫玉女泉,位于徽县著名的三滩风景区五徵窑。《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女儿安庆公主因丈夫欧阳伦无视朝廷禁令,被朱元璋赐欧阳伦死罪。安庆公主闻讯后就在五徵窑出家为尼。但因思念驸马,成天以泪洗面,就变成了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

      11、武都的“邢青天”——邢澍。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甘肃出了两位全国闻名的学者,一位是武威的张澍,另一位便是阶州(即今武都)的邢澍,人称“陇上二澍”。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善治大狱,摘奸发伏,无不神效”,众称“邢青天”。

      12、康县有个望子关,相传仇池国名将杨大人挂帅征西,其子受伤未归营寨,杨大人自成州往阶州行进时,于关前久久驻足,盼望子归,后人称望子关。

      13、宕昌土司文化渊源长!宕昌县马土司家族,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先后承袭二十二代,延续时间达584年之久,是甘青地区土司中存在时间最长、管辖范围较大而影响深远的土司之一。

      1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长征都经过陇南。

      15、在1935年9月至1936年间,哈达铺近3000名群众加入了红军队伍。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有这样一组数字:粮食140000公斤、各类家禽牲口近5000只、蔬菜3800公斤、豆类195000公斤……这就是哈达铺人民支援红军的人员数量和物资。

      16、 两当兵变是土地革命时期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发动的一次重要武装斗争,打响了甘肃武装斗争第一枪……

      17、兰渝铁路最早出自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指出此线“经过物产极多、矿产极富之地区”,“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同时,把它列入了国民政府中央铁路系统重中之重。

      18、两当是王羲之家谱的珍藏地,八仙之一张果老的登真地,作家杜鹏程《夜走灵官峡》的发生地,电影《白莲花》的拍摄地。

     19、康县太平后人留奇俗!康县阳坝镇西南地区,有一个象征安宁与和平的地名——太平。原是康县的一个乡,二OO五年撤乡并镇后,划归阳坝镇管辖。
      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分几路突破清军包围,太平军为求得生存,放下武器入赘当地百姓家中为婿,繁衍生息。如今太平人乃至康南人男嫁女娶、嫁男留女、男随女姓、女当家和年长者缠头巾,束腰带,扎裹腿等风俗,据说就是太平军流传下来的。

      20、阳山金矿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六。阳山金矿位于文县堡子坝乡。经过武警黄金十二支队15年的勘探,探明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阳山、张家山、北金山等7个矿段,共发现100条金矿脉,提交资源量308吨,远景储量有望超过500吨,是我国目前尚未开发的最大的黄金资源,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21、“织女”雕塑为我国著名雕塑大师何鄂为西和乞巧文化所创作,称“巧娘娘”,也就是1984年创作的著名雕塑作品《黄河母亲》的何鄂女士。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