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美女学霸陆盈盈:到浙江大学任教半年,她在做些什么?

陆盈盈,2006级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校友,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入选2015年“青年千人计划”,于2015年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 现任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截止目前,陆盈盈已经在浙大任教半年,通过 MaterialsViews与陆盈盈的对话,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这半年来在浙大做些什么吧!

对话美女学霸陆盈盈:到浙大大学任教半年,她在做些什么?

文章来源:2016-02-16,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

1.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科研工作?

我们课题组主要致力于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的开发,及其在高能量大功率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研究。离子液体作为液体电解质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密切的关注,通过合成多功能离子液体,并与无机纳米颗粒接枝形成无机有机纳米结构杂化物,可有效改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迁移率及机械强度等性能。此外,我们还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局限性,提出研究金属锂电池等新型电池,对金属锂负极的安全性提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改善电极-电解质界面、开发高机械强度电解质等方法增加电池寿命。我们还对现有正极材料改性,制备新型电极材料,从而实现高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并研究电池电极界面结构、反应机理及能量储存原理。

2. 您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我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一个成功的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纳和学习现有的知识资源,更要独立,有自己的见解和坚持,要敢于言前人之未言,立前人之未立,只求符合事实,符合科学的整体逻辑系统。科研是一条漫长且孤独的道路,每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都需经历无数次尝试与失败,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最终被人们认可,获得成果。

3. 在科研经历中是否有些趣事可以分享?

科学研究是一个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而从事科研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来自实验的意外收获。刚开始进行离子液体和纳米颗粒的接枝时,根据文献设计的实验方法一直无法得到理想的产物,尝试改变了各种可能的实验条件,效果仍然不理想。直到一次开组会时,无意中听另外一位和我的研究体系相关性并不强的同学介绍他的实验,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尝试用他的实验方法去做,实验的结果竟然比我之前的试验都要理想。所以,在做科研的过程中,需要兼容并蓄,多去学习吸收他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学会欣赏采纳同行的积累去充实自己。

4. 您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希望学生能基于兴趣而慎重选择自己的研究领域,一旦选定后,便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与毅力。科研是一件及其枯燥、艰苦的工作,需要足够的信心、耐心与细心,要积极上进,有持续的激情与热爱,只有这样,才会更加坚定地去面对研究过程中不断的重复与失败,才能从失败中撞击出火花。只有基于对所在研究领域的热爱,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去寻找解决方案与研究突破口,真正有所收获。

此外,还要养成与他人交流,阅读文献,不断学习与吸收国内外科研动态的习惯。科学研究与上课学习不同,不再能像读课本一样,很快地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遇到问题时,常常要查阅大量文献,要有总结他人的想法和科研成果的能力,而且同样一个科学问题,每一年都会有新的研究进展,需要不断学习开拓眼界。参加会议,与他人交流也很关键,能拓展知识面,产生新的思路与启发,近几年不少科研成果都来自于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探索。

5. 您对您的研究领域有何展望?

锂电池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储备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储能器件之一,已广泛应用到电子、医学、汽车、航天、军事等领域。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是其在功率、能量密度方面的进展和突破;简单而言,我们希望手机充电时间短、续航时间长。所以,针对功率、能量密度、成本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是目前锂电池行业的研究重点及需要突破的方面。例如,对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石墨材料仍然是主要的负极材料之一,但其理论能量密度较低,已很难满足下一代动力电池的要求。因此,开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且安全性能好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对话美女学霸陆盈盈:到浙大大学任教半年,她在做些什么?

陆盈盈简历

陆盈盈,博士,浙江大学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电话:0571-传真:0571- 电子邮件:hz.luyy@gmail.com; yl854@stanford.edu.

基本信息

2010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6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将于2015年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

研究兴趣

1. 多功能离子液体
2. 无机有机纳米结构杂化物
3. 锂电池等能源化工材料
4. 锂电池安全问题
5. 高能量大功率储能器件

研究生培养及招生
拟聘1-2名博士后;每年计划招收多名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欢迎具有化工,材料,物理,化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前来联系。

作为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年龄最小的入选者,陆盈盈回母校任教的消息一度引发社会争议。不过,本科毕业仅五年、年龄尚未满27周岁的她,究竟是否够格指导博士生,曾令不少人疑惑。

“直到几天前,陆盈盈博士的年龄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情。”在听闻自己的学生在中国因年轻而被质疑之后,陆盈盈在美国的导师、康奈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的林登·阿彻(Lynden A. Archer)教授在给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邮件中这样写道。

从年龄到学术能力,林登·阿彻教授在邮件中说了许多“力挺”自己这名学生的话。对这位美国教授而言,他一时半会儿可能无法理解,陆盈盈为何会在中国引起一场舆论风波。

对话美女学霸陆盈盈:到浙大大学任教半年,她在做些什么?

陆盈盈导师:年龄不是问题

陆盈盈之所以引起舆论关注,起因是上月25日浙大校友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题为“浙江大学将现1988年教授、博导”的消息,一经发出即被广泛转载。就在不少人惊讶于陆盈盈如此年轻就能在国内一流高校任职教授和博导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2月26日,媒体报道了此事。当日上午,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上,陆盈盈简历被更正,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更改成“博士,特聘研究员”。该网站还发布《致歉》声明称:“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盈盈博士被浙江大学聘为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之前的网页内容有误,致歉。”

但是,陆盈盈引起的争议并未因为浙大官方的“更正”而消失。

有人发现,虽然“博导”头衔被去掉,但在陆盈盈的简历页面上,“研究生培养及招生”这一栏的内容与之前相比并没有变化,仍然写着“拟聘1~2名博士后;每年计划招收多名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于是又有人提出了质疑:一个大学本科毕业才5年、博士毕业不久的27岁年轻女孩,真的能胜任指导博士生的重任吗?

作为陆盈盈的导师,林登·阿彻教授显然不认同这种“论资排辈”的想法。他评价陆盈盈:“非常机智、聪明、干劲十足,而且在与他人协作和领导他人方面非常出色。”“ 不管她年龄多大,这些都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林登·阿彻教授说。

不仅如此,林登·阿彻教授还强调了陆盈盈突出的学术能力。他说:“陆盈盈的博士论文,聚焦于一个持续了40多年的学术难题,即锂、钠、铝等金属在作为充电电池的负电极时的电沉积不稳定性。在过去30年内,许多领域内的世界知名学者都曾尝试解决这一难题,但都未成功。但陆盈盈博士提出了几个根本的解决方案,显示了其非凡的水平。她的博士论文比一般博士论文的贡献都更具深度和广度。为此,2014年12月,陆盈盈被授予‘WC Hooey’奖。这是康奈尔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授予杰出研究生的最高奖项。”

被误读的“博导”头衔

除了“年龄”,陆盈盈事件的另一个舆论关注焦点是“博导”头衔。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博导”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这是有“历史遗留”原因的。

1981年,我国“第一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公布,博导的审批制度自此确立。当年刚刚恢复博士生招生,博导基本都是在教授中间选聘。第一批博导的“出炉”相当慎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名单通过后,以国务院名义任命,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当时由于人数少,博导被很多大学当作“宝贝”,成为荣誉的象征。久而久之,教授当博导成为惯例延续下来,并逐渐形成一个博导阶层。

但是这一局面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变化。

2003年,34岁的副教授齐利民成为北大以副教授职称获得博导资格的第一人,这在当年还成了新闻。自此,许多高校都开始“博导改革“的试水与深化。比如,2007年,北大用博导“不定资格制”取代了过去的博导“固定资格制”,副教授或者获得博士学位的讲师也可以成为博导。2011年,清华大学决定全面取消博士生导师评聘制度,规定该校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2013年,武汉大学实施改革,废除博士生导师终身制。

这些在当年看似“开风气之先”的改革举措,在“海归”们看来并不是新鲜事,而只是更接近于国外高校的惯例罢了。更多科学家故事:www.yangfenzi.com/tag/kexuejia

在美、英等国家,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论是教授还是讲师,只要符合具有博士学位、有科研经费、所在学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人有水平有能力等条件,就可以担任博导。它只是一个流动岗位,并不像在国内,博导变成了学术地位的象征。

正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环境与能源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马宇歌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类似陆盈盈这样的例子她身边也有。“在我周围也不乏非常年轻、学术成就很杰出的学者,博士一毕业就拿到教职的例子也是有的。而在英国,只要拿到正规教职就有带博士生的资格。”马宇歌说。

而且,类似事例在国内高校也不再罕见,已被国内媒体公开报道的就有很多:中国科大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信息处理中心的方璐,26岁时从国外学成归来便被聘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李振在10年前就曾是武大最年轻的博导,当时他只有28岁。

此“研究员”非彼“研究员”

在陆盈盈风波中,还让许多人不明白的是,浙大授予陆盈盈的“特聘研究员”到底是一个什么级别的职位?

事实上,“特聘研究员”是浙江大学依据其实行的“tenure-track”新制度授予陆盈盈的“职务”,此“职务”与国家人社部门规定的职称评审制度中研究员职称系列中的研究员(正高)职称,内涵并不一样。

2014年5月15日,浙江大学正式发布了“百人计划”招聘启事,面向全球招聘高水平优秀青年学者进入“百人计划”通道。在原先的高校职称晋升通道之外,这一计划开辟了另一条通道—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聘用办法,实行年薪制和“tenure-track制”。

所谓“tenure-track制”,是从美国引进而来,中文可理解为“终身教职制度”。在这项制度中,被聘用的教师将在6至7年的聘用期内接受国际同行的学术评价,聘用学校将会依据其学术成果及获得的评价作出是否将其晋升为“终身教职”的决定。获得终身聘任的教师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教学和研究机会、永久的就业保障、稳定的经济收入,以保障更多的学术自由。如果被聘任教师在规定期限内没有通过评审拿到“tenure”资格,那么他就需要另谋出路,即所谓的“非升即走”。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有的高校自主作出的这种改革探索,可以打破职称评审中的许多条框限制,有利于不拘一格任用年轻人才。

但是,由于国内各高校的改革还都处于酝酿或试行阶段,因而这种“半改半不改”的现状带来了一些“尴尬”。

熊丙奇举例说,目前在一些高校存在“职务”和“职称” 两种体系。在高校不向公众说明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将学校自主聘任的“职务”与职称评审中的“职称”混淆。

陆盈盈就是这样一个容易被混淆的例子,加上浙江大学也没有主动出面对公众疑虑进行详尽解释,从而引发了舆论各种各样的误读和误解。

对此,熊丙奇也强调,由于“职称改革”牵涉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还应面向社会进行详细解读,才可以减少误读和质疑。

高校职称改革变动期让海归有所顾虑

除浙江大学以外,据公开资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已在一定范围内探索试行“tenure-track”制度。但是,国内各高校目前正处于职称改革变动期的现状,让海外留学人员在考虑是否回国时会有一些“纠结”。

马宇歌说,她注意到国内一些高校对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正频繁调整。“这给海外青年学人释放的信号不太明确,不知道是改还是不改,改的话会改成什么样。”

她说,自己之所以关注这些变化,是因为聘任制度一旦变动,相应的要求也会随之变化。“一般学术研究出成果要几年时间,如果政策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很难让人从学术到生活安排上提前进行准备。要知道,一个海外人才引进往往涉及多个家庭成员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而以往也出现过因为政策变化和其他客观及人为因素,用人单位先前允诺的一些科研条件、职位及生活安排没有兑现的情况。这些不确定性,让海外人才考虑归国时会产生顾虑。”

“更重要的是,如果归国过渡期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会耽误一个青年研究人员干劲最足、生产力最旺盛的一段宝贵时间,是国家和个人的双重损失。”马宇歌说。

文章部分来源 | MaterialsViews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煜明、薛其坤:让世界更美好,他们说到做到

➤ 女科学家颜宁开讲啦演讲稿:人生的意义在于你为世界留下什么

➤ 你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韦尔切克(Wilczek)之间只差这一张书单

➤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刷爆科学圈,梁振英发文对卢煜明获奖表示祝贺

➤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什么不如戏子?李小文VS姚贝娜、王宝强…

➤ 马海德:这位首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有点不一样

➤ 拯救科学,需要一剂猛药:科学家们必须走出象牙塔,走进现实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学霸猫说道:

    为什么每次年轻的有成就的女性就要被拉出来评价?难道一个天资聪颖的女性付出努力,取得超人的成就一定有潜规则?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从来没有把年轻的男性教授拿出来报道?

    这背后,只有一个残忍的不忍直视的逻辑——年轻女性的成就多半值得怀疑,如果年轻还漂亮,那成就就更加值得怀疑了。无论是学术,还是商业,还是仕途,一个优秀的女性,被拿出来看,永远不缺人说:她爹牛逼,她干爹牛逼。看看我们这个社会,知乎上高素质的各位,你希望你的女儿,你的妻子,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成就的同时,要被别人怀疑她的道德品质和实力吗?

    回到我浙学姐身上来说,本科浙大,博士康奈尔,都是毫无争议的牛校。为何如此年轻可以当博导,当然也和专业特性有关系。有些专业属于熬到老才能出成果,而她的专业相对容易出成果,浙大高分子出人才是不争的事实。

    学术的道理是寂寞而漫长的,对于陆盈盈学姐这样一直付出超人努力而卓有成效的人来说,探索和研究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博导,不过是个名称,还算不上成就,一个年轻海归博士回国之后的起点。在未来几十年的学术道路中,还有更高远的目标,更艰辛的探索。

    至于我浙诸位和看热闹的诸位,无论是崇拜也好,还是想要扒皮挖黑点找点内心的平衡感也好,我觉得都可以消停消停了。陆学姐回浙大,要做的是研究,是认认真真教书育人,不是要做一个存在于朋友圈和SNS的网红。

    有时候 ,默默地守护比喧嚣的造势更值得尊敬。

    很多大学生关注此题,我只想说,少上知乎,该实习该做题做实验的,去做自己的事情。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有才华的人被凸显得以嘉奖。你是想做一个猥琐在阴暗角落找心理平衡的人,还是看到榜样就奋起直追的人。

    对了,据说小时候不努力的人,长大了就只能给别人点赞,转发,和“评价”。

    ZJU 08 一个在努力中的学妹致敬。衷心祝福陆学姐在未来的旅途中,求是创新,不辱使命。

  2. Lee Patric说道:

    应该恭喜这位女士,而不是这么大的恶意。特聘研究员是浙大模仿欧美高校对于人事系统和吸引海归人才的改革,相当于tenure track,也就是6年考验期,成果达标直接任职,不行就走,考验期在编制外。27岁如此康奈尔的主要教育经历,和斯坦福的博后,如果成果不错(专业不一样,不能评价这位女士的论文,所以用“如果”),在美国拿到类似机会是完全正常的,双T的考验期,很多研究方向在美国也是可以招博士生的,甚至独立开课题,申请Funding等等一点问题都没有。

    引起争议的原因是因为我朝在”博导“这个资质上是典型的”论资排辈“思路,所以会造成某些人所谓”年轻“的错觉,所以这位女士的任职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原有中国高校体系的一个人事规则,事实上27岁的双T,带博士生,开独立课题在美国不是什么事儿,能够以比较好的机会引进海归科研人才,完全是应该的高兴的事情。。也是这位女士能力的证明。

    而我朝某些媒体相当没有水准的在于,总是把这类话题引向”美”这个话题上,一方面激起某些屌丝阴阳怪气的讨论,另一方面激起后辈的励志故事,最好两拨人再吵一架,这话题热度就上来了,这就是某些媒体的玩的思路。。。

  3. 肖鑫鑫说道:

    我觉得很好啊。就比如我们现在需要长得漂亮的女歌手,长得漂亮何况又这么年轻的女研究员哪里不好了。人家的论文的确牛叉,学院也愿意帮助人家成为青千。羡慕嫉妒恨是咱们同搞材料的普遍心理,只好自奋蹄啦。当然论文牛叉跟从事课题有关,同样搞材料的,搞传统金属材料的有如此好的发表概率就很小,这也是大家嫉妒恨的根源所在。土鳖博士也是羡慕嫉妒恨,不留洋根本没有成为青千的机会。青千500万经费,一步到位,这是很多青年学者梦寐以求的。总之,成名要趁早,还得靠机遇。

  4. 吴朝晖校长通过Nature杂志介绍浙江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说道:

      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2017年伊始,我浙还有一个大新闻等你来围观~2017年1月19日出版的Nature中,吴朝晖校长以访谈形式向全世界Nature读者介绍浙江大学。据悉,Nature还将在随后的杂志中刊载浙江大学七大学部学术成果专题。

    吴朝晖校长访谈

    Nature杂志英文内容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is located in Hangzhou, a culture-steeped city which ranks as China’s top tourist attraction. One of China’s oldest and most prestigious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the famous British scholar Joseph Needham once referred to ZJU as “the Cambridge of the East”. As a biochemist and scientific historian who spent decades researching, writing and editing a monumental histor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China, Needham was well qualified to comment.
      In line with the university motto “Seeking truth and pursuing innovation”, ZJU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national prosperity, social progress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rough inno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It has turned out many scientific, cultural, industrial and administrative leaders.The 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 puts ZJU among world’s top 100 universities. Marking the 120-year anniversary of the university, ZJU president, Wu Zhaohui, talks about his plan to accelerate the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into a world-class, comprehensive, innovative research centre.

    Q : What is the brief history of ZJU?
      ZJU has its origins in the Qiushi Academy in 1897, one of China’s first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ince our official establishment as the National Zhejiang University in 1928, we’ve experienced several relocations and reorganizations as Chinese society underwent huge upheaval. The university grew up in war time and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In 1998, through a merger with Hangzhou University, 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Zhe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 new chapter of development began for us. The new ZJU is now making great strides towards becom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Q : What are the steps towards the goal?
      We have set up a three-step plan to be consistently listed among the top i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o achieve this, our strategies are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eople, build academic strength, pursue research excellence, attract high-calibre scholars, observ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explore reform approaches. We are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to improve our systems of talent training, academic innovation, faculty team-building,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support. We will keep the momentum of the reform, be open to integration into glob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network, retain an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and stay true to the mission of serving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needs.

    Q : How does ZJU cultivate innovators?
      We have a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improve talent training. The goal of our holistic education is to closely integrat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skill training and personality moulding. We are reinventing an educational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s well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We also try to streamline classroom education, open online courses, mobile learning and internet platforms to diversify students’ classroom experience.
      Future leaders need to be high-quality innovators with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e have leveraged our multidisciplinary strength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to train interdisciplinary, creative talents. Our achievements are demonstrated by prizes won by ZJU students in international contests, such as a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ling, an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and RoboCups.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of ZJU graduates and the amount of funding secured by ZJU start-ups are also outstanding among Chinese universities.

    Q : How do you drive innovation at ZJU?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with a world-class status, we are cultivating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s and leading an educational revolution.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lso means promoting high-quality research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meet global challenges. Additionally,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processes is needed. We are reinventing ou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o create a culture that encourages innovation. We want to build an open system that support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m proud of our research innovations. We are leading domestic universities in numbers of SCI 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s, patents for invention,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as well as contracts for technology transfers. Our researchers have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nd control systems,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tunnel‑boring machines, clean energy solutions,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urrently, we have 18 areas of study ranked in the global top 1% in 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 of which seven are ranked in the top 100 and four are in the top 50 worldwide.

    Q : What are your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As globalization increases, opening up is integral to our goal of build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We are accelerating our internationalization plan by forging partnerships with world-class academic institutions overseas. So far, we have established collaborations with more than 140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a number of top-notch universities, like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We have sent out more than 8,000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exchange and received more than 6,000 overseas students as of 2016. We have also built first-rate joint institutes with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nd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Our plan to open up also means creating an ecosyste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y integrating resources across and outside campus. In education, we are embracing the ‘open loop university’ concept, providing open-acces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ized platform. We also strive to promote sharing of knowledge and culture.

    Nature杂志中文翻译

    浙江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作为一名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一直致力于研究和编撰中国科学技术史,他的评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浙江大学秉持“求是创新”校训,致力于传播与创造知识,保护与传承文化,服务与引领社会,推动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学校培养了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2016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中,浙江大学进入世界百强。值此120周年校庆之际,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就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阐述了规划。

    问 :您能否简要介绍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现代高等学校之一。学校于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随后在抗战烽火中崛起,在国家建设中奉献,在并校融合中跨越,在争创一流中奋进。1998年,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翻开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篇章。如今,浙江大学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大步迈进。

    问 :浙江大学如何通过“三步走”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浙江大学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目标,即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稳居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步到2050年,位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顺利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制定了“六高强校”战略,即培育时代高才、构建学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积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同时学校通过实施综合改革,进一步构建完善“五大体系”,即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创新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学校治理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学校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为特色,积极融入全球教育和创新网络,以创新为导向,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区域需求和全球挑战。

    问 :浙江大学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浙江大学计划通过整合培养、协同育人的方式构建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树立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的有机结合;二是创新全员育人的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三是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加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和第四课堂的协同培养;四是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新体验,深化课堂教育、慕课教育、移动学习和网络平台的创新互动。
    未来领导者必须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浙江大学发挥了多学科多专业优势,强化复合型跨界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浙江大学的学生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上屡次夺得桂冠,浙大毕业生创业率、在校创业团队融资额等位居全国高校前茅。

    问 :浙江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
      为了将浙江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我们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以服务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服务全球挑战的重大需求。我们也正着力改革创新学校治理架构,营造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构建完善接轨世界、开放式的国际合作模式。
      我为我们的研究创新感到自豪。在学术创新方面,浙江大学近年来发展态势强劲,SCI论文及引用、授权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技术输出合同规模等主要科研指标保持全国高校领先地位,在高端控制系统、盾构设计制造、能源清洁利用、传染病防治、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目前,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

    问 :您如何描述浙江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为应对全球化的未来挑战,浙江大学将致力于打造开放式、国际化的一流大学。学校正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推进与世界顶尖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到目前为止,浙江大学已经与全球14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包括一些顶尖的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2016年,师生出国出境交流达8000余人次,在校留学生超过6000名。学校积极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已经成立了浙大-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浙大-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联合学院。
      建设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我们就需要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校内外的创新创业资源汇聚融合;推动开环的教育教学理念,创建开放式、国际化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大学知识和文化源头。

  1. 2016 年 10 月 04 日

    […] ➤ 对话美女学霸陆盈盈:到浙江大学任教半年,她在做些什么? […]

  2. 2016 年 10 月 28 日

    […] ➤ 对话美女学霸陆盈盈:到浙江大学任教半年,她在做些什么?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