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将中医药养生文化及产业与旅游开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有机融合,使游客在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作为近年来衍生的新兴旅游业态,它终会在业界独树一帜。中医养生旅游,为什么正当时?发展中医养生旅游,应注意什么?
当今社会,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走马观花、拍照留影式的疲劳旅行也已逐渐被观光休闲、养生保健所替代。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出一批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项24个省(市、区)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情况调查显示,共有450多个景区点、度假村、宾馆等机构,90多个中医药机构从事、开展或参与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普遍开展的项目有足部保健、按摩、温泉、药浴、药膳、中医美容、理疗等。
服务产品主要有:体验中药传统膏方、药膳、药酒、养生茶制作,品药膳、中药保健茶,传授中医康体养生方法、健身操训练,辨识真伪劣珍稀中药材等。服务商品主要有中药材、中草药配方、中医保健食品、中医药保健用品等。有15个中医医疗机构正在开展入境中医医疗旅游服务项目。
越来越多的省份着手以养生和旅游相结合,打造中医药养生旅游项目和产品,以北京、广东、陕西、海南等省区为代表,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养生旅游正形成一定的规模,受到广大游客的肯定。
北京,不仅是国内旅游业发展前沿之地,且中医传统历史悠久,其中医院与旅游景区相结合的医疗旅游更是国内中医旅游较早的典范。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遴选出一批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其中包括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等21家单位,形成一批体现北京中医药文化特点的旅游服务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局与省旅游局联手,评选出首批19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率先在全国打响“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的品牌,探索和推动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陕西咸阳依托传统中医保健资源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倾力打造“中国第一帝都、养生文化名城”的品牌形象。《秦岭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园在咸阳秦汉新城开工 方玮峰、岳亮出席》
海南提出打造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国际科学养生岛发展养生旅游,其中三亚中医院推出的“中医疗养游”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推崇。
2015中国国际中医药大健康博览会学术委员会专家也认为,突出重点资源、定位明确,相信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兴起必将成为推动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期。
二、中国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早在几年前,广东省旅游局联合广东省中医药局,就开始评选“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率先在全国打出了“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的品牌。分为生态类、人文类、体验类三大类别。其中,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以中医药自然景观为主,中医药人文旅游基地以中医药人文景观为主,中医药体验旅游基地以提供中医药养生服务为主。更多旅游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vyou
让我们走进这些示范基地,踏上一次寻找养生之旅。
1、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见识48厘米长特大野生人参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内,室内展厅8000平方米,另有室外中草药种植园55000平方米。馆藏体现中医学的发展历程的医史文物5000余件,中药标本2400多种1万多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
作为广东省内中医药最专业的博物馆之一,这里是近距离了解中医药最理想的地方之一。通过博物馆的各种标本展示,和互动教学环节,培养游客对中医药的兴趣。
而镇馆之宝,是一条长48厘米的特大野生人参。
此外,如果是团队,提前预约还会有解说员讲解,带领游客学习辨别一些真假药材的方法,或者体验中医药科普互动游戏——“巧手分阴阳”、“闻香识药”以及“耳穴体验”等。
2、梅州南药基地
原来中药材是这样长出来的
“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第一批中梅州就有两个,分别是广东南台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和颇有知名度的雁鸣湖。此外,梅州风景名胜众多,联游实在是不错的。
南台药业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境内,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生产和中药研发等于一体的中药企业,同时又拥有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的功能。其拥有8个中药材种植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植了一批紧缺濒危的野生南药品种。
3、珠海逸丰生态园
品尝鲜榨铁皮石斛原汁
铁皮石斛你可能不陌生。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红星村的逸丰生态养生园,就是一个以种植和加工铁皮石斛为主要产业的现代生态农业园。
逸丰生态养生园被列入了第二批“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之中,这里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首期已建成铁皮石斛种植大棚40个。在这里可以品尝到鲜榨的铁皮石斛原汁。
此外,景区也有设置“草药园”,让游客可以学会辨识近百种草药,比如说山茶花、狗尾草、山韭菜、马齿苋、凤尾草……这些耳熟能详的草和花其实都是中草药。此外,特别种植的名贵鲜花以及空气清新的田园、淳朴的民俗、乡土美食都会令人流连忘返。
4、神农草堂
逛园林学中药文化
神农草堂按照中医的“内经图”进行整体设计,倚靠白云山,是一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体的半敞开式中医药博物馆。与一般岭南园林不同的是,园中用于绿化的草木均有药用价值,从最毒的一剑封喉、断肠草到老广煲凉茶常用的鸡蛋花、罗汉果,再到中医常开的藿香、薏苡仁等,园中中草药超1000种,所以,边逛边认识中草药,是到了这里的必做之事。
神农草堂内还新建了全国首个以青蒿素为主题的中医药展馆——“青蒿呦呦馆”,主要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的事件为背景,向公众展示研发青蒿素这一成就背后的智慧与艰辛。
三、现阶段中医药养生旅游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多年来,可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1、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配合度不是很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和专门的管理机构,行业标准有待继续完善。
2、旅游企业中医药服务内容雷同、单一,特色不够鲜明,服务项目不配套等,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3、这一新兴产业内,同时了解中医药养生和旅游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短缺。
4、在巨额的利润面前,中医药养生旅游市场开发队伍鱼龙混杂,缺乏明确的开发策略和系统规划,市场规整度低。
四、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发展建议
中医药养生旅游行业作为一种以“养生”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形式,因为其特定的调理作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正逐渐成为人们健康旅游的首选。
那么中医养生旅游产业,要如何发展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打造中医药养生旅游新格局
当前社会压力大,亚健康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很多人把“延年益寿”作为一个生活的中药指标。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作为一种集“康复”、“养生”、“休闲”于一体的消费理念,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一种时尚。
在开发旅游项目时需要突出其6大特点。
多样性 就是在各式各样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文化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基础上,打造具有本地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养生旅游形式。
普适性 传统观念认为养生旅游主要针对的是亚健康或老年人群,但实际上养生休闲涵盖所有追求健康快乐生活的人群。他们不是“病人”,又不同于普通的游客,而是具有较强养生目的性的游客。因此对其进行的康复保养不宜在医院或养老院进行,而应根据不同的心理、身体需要进行养生旅游项目和目的地的选择。
知识性 就是要使养生旅游与传统的养生理论、人文资源紧密联系,使人们通过旅游在获取养生体验的同时,达到修身养性、健身康体、丰富知识、延年益寿的目的。
科学专业性 养生休闲活动的开展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核心基础,强调自然生态的要素,并逐步融入了西方现代康疗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点。很多养生休闲活动需要在专业人员的主持指导下开展,按专业规范和规定程序进行。
教育性 通过养生旅游活动,使游客在休闲中能够得到“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同时可使游客转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综合性 养生旅游是将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方法同现代生活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种休闲方式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新的旅游业态,既注重养生的功能,也注重养生过程的休闲性和体验性,它是将养生这一康复过程娱乐化、休闲化的项目。
2、发挥各地中医药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利用各地特有的温泉、沙漠、湿地、海洋、海岛等自然资源优势,把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手段、方法和现代科学养生方法结合起来,同时注重突出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和技术的宣传。
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项目中
第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集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的养生体验观赏基地;
第二要开展养生授课、名医问诊、养生茶和养生药膳项目,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体验性完美结合,使游客在旅游休闲中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发展历程,增加养生知识;
第三要发挥地方特有的温泉、沙漠、湿地、海洋、海岛等自然资源;
第四要在加强旅游开发的同时,注重中医药养生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开发药浴、沙疗、泥浴等系列项目,进行养生的各类项目,已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还要把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手段、方法和现代科学养生方法相结合,在开展传统项目,如太极理疗保健、传统中式搓澡保健、拔火罐保健等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推油保健、足疗保健、泰式按摩来开展养生旅游项目。
3、发展中医药生态健康养生旅游项目要注意: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合理、科学地规划、管理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断地保护和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充分地享受游娱之乐,更重要的能使旅游者在天人和谐的良好气氛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旅游者的健康、生态环境意识,使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互相协调促进。
提升养生旅游价值 旅游产品的特色是吸引游客的基础。因此养身旅游要以资源为依托,运用新思维、新主题、新体验,为既定的资源或形式注入生机与活力,实现艺术体验与旅游资源的完美结合,将创意和体验转化为游客吸引点,体现出“独一无二”的味道,打造养生旅游产品价值。
打造养生旅游品牌 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打造强势品牌和知名品牌,既是形式所逼,也是机遇所在;既是开放之举,也是发展之路;既是竞争必需,也是生存必要。现代旅游业的竞争,更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品牌的优势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为此要做好“准确定位旅游形象,做好品牌营销,开展区域联合,提升品牌文化内涵”工作。
企业开发队伍要具备长远的眼光,探索新商业模式,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培育自己的中医药旅游品牌。同时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环保意识,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旅游容量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加快相关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倡导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鼓励游客参与药酒、药膳等制作,学习中医药材机理、康体养生方法,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
加强与国际旅行社、国外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等疗养手段,提供中医特色理疗服务,打造中医医疗旅游国际品牌。
五、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的深远意义
中医药康博会上有关学者建议发扬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调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中医药旅游和医疗休闲、医疗养老结合,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扶持”的观点赢得了广泛认同。
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极大地推动中医药知识在大众中的普及;有利于发挥我国中医药资源和旅游市场优势,让旅游更加健康,引导人们培养乐观平和的心态;促进我国旅游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助力中国优秀的传统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为人类的健康谋福祉。除此之外,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还能增加旅游基地的居民收入;拓宽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大缓解甚至完全解决目前中医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综上所述,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意义深远。
【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旅游周刊」,「中陆必得旅游规划」,「至道空间」】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信海光:竞争、变化、危机之下,东阿阿胶如何十年间逆势生长
➤ 互联网+中医药开启“智慧医疗”模式 医疗健康大数据是大趋势
➤ 中医+互联网大盘点:互联网医疗18个成功融资项目走的什么路
➤ 国务院力推互联网+中医医疗 老中医张克镇眼中的互联网+是什么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的实施,为甘肃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旅游业作为对外合作最前沿、人文交流最活跃、市场前景最广阔、产业带动最强劲的综合产业,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先行者和主力军。甘肃将主动担当,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独特而重大的作用,加快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跨越,着力打造丝绸之路旅游黄金通道。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全省接待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投资总额、直接就业人数4个“翻一番”。到2020年,全省接待旅游人数超过4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800亿元,旅游投资总额达到320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万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
建设核心景区,打造丝绸之路王牌旅游产品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景区,是提升丝绸之路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甘肃丝绸之路占全国总长度的二分之一,文化遗存丰富、历史古城集中、资源类型多元,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有敦煌、嘉峪关、麦积山、崆峒山、张掖丹霞、黄河石林、拉卜楞寺等一批著名旅游景区。甘肃在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甘肃有条件、有责任为丝绸之路旅游打造出一批具有强大支撑力的著名景区和拳头产品。
为此,我们筛选出知名度较高、发展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的20个重点景区,着力将每个景区建设成为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功能配套完善、管理体制顺畅、带动辐射能力强、能吸引游客消费的大景区,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转型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
我们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理顺体制机制,整合各类资源,搭建融资开发平台,加快大景区开发建设。大景区建设将坚持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增强旅游吸引力,因地制宜拓展核心游览区空间,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建设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互动性项目,开发观光、休闲、度假与探险、养生、科普等相结合的高品质复合型旅游产品,构建全要素旅游消费链。力争到2020年,将20个大景区创建为5A级景区,每个大景区年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大幅提升。
打响敦煌品牌,提升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形象
敦煌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的重要交汇地,拥有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甘肃将做好敦煌旅游这篇大文章,使敦煌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的形象代言。
我们将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举办为契机,搭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旅游交流、展示、合作平台,构建博览会与旅游业协同运作的模式,促进博览会与旅游业的全面对接,使文博会成为拉动我省丝绸之路旅游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将在成功举办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基础上,不断创新节会形式,丰富节会内容,增强服务功能,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办成为丝绸之路旅游交流合作服务的国际性平台。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地区及兄弟省区的旅游交流和共建,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合作,全力打造丝路旅游共同体,联合开发跨界跨国精品线路,联合开发“一程多站”跨境旅游产品,共同建设黄金旅游廊道,合力打造丝绸之路大旅游格局,树立丝路国际旅游品牌形象。我们将高起点、高品位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以此为抓手,把敦煌打造成丝绸之路旅游的龙头。在敦煌构建“一会四区”格局,即:敦煌文博会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树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环境和国际化、典型性的敦煌品牌形象,打造国际化特色旅游城市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带动丝绸之路全线旅游大发展。
强化交通支撑,建设丝绸之路旅游黄金通道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今天依然是连接东方和西方重要的黄金要道。加快旅游交通建设,不仅是甘肃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便利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开展交通突破行动,不断提高旅游的可进入性。今年计划投资306亿元,建设景区与干线公路连接道路1136公里,年内将实现4A级以上景区一级公路连通、5A级景区高速公路贯通,实现交通驿站和自驾车房车营地干线公路网络全覆盖。
丝绸之路横贯甘肃东西1600多公里,最适合开发自驾游和户外旅游。甘肃省将以打造世界级自驾旅游品牌为目标,着力建设中国西部房车旅游大本营,将按照“房车服务基地(大本营)+露营地+交通驿站”的模式,规划布局建设200个左右的房车营地和100对左右的交通驿站,形成类型多元、层级丰富、系统全面的房车营地体系。建设河西走廊沙漠戈壁越野探险等6条精品自驾游线路,打造中国最美的“驰骋陇原大漠自驾之旅”。
拓展产业空间,引领丝绸之路业态融合发展
培育旅游大产业,拓展旅游新空间,关键是要做好做足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这篇大文章。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旅游产品的拓展,一二三产业共推互动,着力打造丝绸之路业态融合的典范。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旅游+”战略,以旅游业为撬动点和关节点,瞄准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科技、教育、金融、会展、森林生态、装备制造等相关领域,推动观光旅游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俗节庆、商务会展、户外探险、自驾体验、研学科普、康体养生等多元化旅游方式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促进旅游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区域联动发展。已制定并正在实施区域联动发展规划,推动甘肃各区域间旅游资源互补对接,实现特色布局、错位发展。我们将在河西五市打造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精品丝路旅游区,在陇东南五市打造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华夏祖脉旅游圈”及养生保健旅游区片区,在沿黄四市州打造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沿黄四市州黄河风情旅游区。
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观,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于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智慧旅游全域化、全覆盖。以甘南州、敦煌市、肃南县、兰州市城关区、武山县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突破口,带动嘉峪关市、张掖市及崆峒区、永靖县、康县、两当县等市、县(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区域内资源、产品、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构筑共建共享、相融相促的旅游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