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雄:尼安德特人的朋友圈

一年多前,我们有次集合了很多《快公司》的相关内容,做了本电子书,名字特意取的特别长,叫《从前有只不会讲故事的恐龙后来TA死了》。老实说,当时多多少少是有点玩心,才会这样写:“……开玩笑说:从前有只不会讲故事的恐龙后来TA死了。也许有点夸张,不会讲故事未必会死,但会讲故事显然能活得更好。”

恐龙肯定不会讲故事,拿它说事多少有点欺负“老实人”。但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恐龙的消失,是我们印象中最深刻的灭绝。但后来仔细想想(尤其是最近读了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人类简史》等),恐龙毕竟与我们无太多直接关联,真正震撼的反而是远古人类其他分支的消失。

以我们习以为常的SWOT分析来说,在智人低调地四处游走的那段时间,代表优势的S乏善可陈,而代表劣势的W倒是不一而足。

比如与当时的很多大型动物相比,智人的大脑只占身体总重约2%~3%,但在身体休息而不活动时,大脑的能量消耗却占了25%。别的种类不说,至少其他猿类的大脑在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大约只占8%。想想若其他人的手机一天冲一次电就够,你的手机一天充三次,你难免有扔掉自己手机换成跟别人一样的冲动,自然界为何没扔掉我们这只待机时间短的“iPhone”?

再回到人类内部来说。现在已经抛弃了人种呈线性发展的旧式,不再认为南方古猿是从“匠人”变成“直立人”,“直立人”再变成“尼安德特人”,而尼安德特人再变成智人——过去的这种线性模型误以为地球在某个时间点上只会有单一人种,而其他更早的人种不过就是我们的祖先。

从大约200万年前到大约1万年前为止,整个世界其实同时存在至少不低于六种不同的人种——数量取决于是否会有新发现——比如,5年前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Denisova)洞穴中发现了一块已经变成化石的手指骨,为人类的大家族又添一种成员。手指骨的基因分析证实这个人种过去并不为人知,现在则命名为“Homo denisova”(丹尼索瓦人)。

在那么多人种之中,至少尼安德特人就有好几项优点是智人难以匹敌:强壮了将近一倍、脑部也很发达、不怕寒冷等等。

事实上,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史上第一次冲突,赢家就是尼安德特人。大约10万年前,有几群智人向北迁移到地中海东部、侵入了尼安德特人的领土,但没能攻下这个领地,智人黯然离去。

但可惜的是,尼安德特人的这些优势却被智人在传播上的优势碾压了。

过去讲人类发展,多半会讲到语言的作用,但其实很多动物都有语言。

换句话说,当描述“有敌人出现”之类的意思时,人类没什么特别优势,人类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尤瓦尔·赫拉利写道:“据我们所知,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我们的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根据这一理论,智人主要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合作是我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关键。”

所以,很显然,如果放在今天的背景中,谁先玩微博、微信?肯定是智人。谁热衷于传递流言和假消息?还是智人。

(电脑复原尼安德特人)

如果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装了微信,两者的使用绝对大相径庭。

尼安德特人的通讯簿里很可能不超过15个联系人,发的朋友圈也大多是“中午在河边见到一只野牛”之类的很实在的信息。而智人呢?翻翻你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尼安德特人没有,而智人朋友圈里充斥着真假难辨的八卦,部落里谁讨厌谁,谁跟谁在交往,谁很诚实,谁又是骗子……

你可能因此喜欢上靠谱的尼安德特人,但结果是,尼安德特人始终在与同村人社交,而智人发展出更大的朋友圈。

大约在7万年前,现代智人的语言新技能,使他们能够八卦达数小时之久,而随着他们能够明确得知自己部落里谁比较可信可靠、谁又是如何的不靠谱,部落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而智人也能够发展出更紧密、更复杂的合作形式。

这使得新形式下,智人一旦打不过尼安德特人,拉个更大的微信群,再加载“滴滴打人”APP就搞定了。

尤瓦尔·赫拉利说,不论智人是否是罪魁祸首,但每当他们抵达一个新地点,当地的原生人类族群很快就会灭绝。现存历史离我们最近的梭罗人遗迹,大约是5万年前。丹尼索瓦人在那之后不久也已绝迹。至于尼安德特人,是在大约3万年前退出了世界舞台。而到了12000年前,像小矮人般的人类也从弗洛里斯岛上永远消失。他们只留下了一些骨头、石器、几个还存在我们DNA里的基因,以及许多悬而未解的谜团。他们的离去,也让我们智人成了人类最后的物种。

作者:柯志雄,《快公司》(FastCompany)中文版主编柯志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