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陈光标再次发布极限冰桶挑战视频 再次向全社会宣布冰桶挑战到此结束】
文| 刘洪
接受北京新闻广播采访,就甚嚣尘上的冰桶挑战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将相关答复整理如下:
冰桶挑战,将奥巴马、小布什、比尔盖茨等美国财经政要,以及中国大大小小的网络名人,几乎一网打尽。大有没冰桶挑战的,就压根算不上名人。网络喧嚣的背后,可以看到慈善创新的重要性,但这也带来政治伦理问题的拷问。
首先要肯定,冰桶挑战,提高了民众对渐冻人这种罕见病症的关注,也提高了民众对慈善的热情。可以说,这是一次让人眼前一亮,可能会改写未来慈善方式的一种慈善游戏运动。病毒式的传播,跨国界的挑战,符合的是网络时代的特点。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微信、推特、FACEBook等社交媒体,没有互相起哄叫好,冰桶挑战还能这么流行吗?肯定不会。
还不容忽视的一点,冰桶挑战之所以能够火热,也与名人影响在网络时代的放大效应有关。各种各样的名人乐此不疲,加之可以挑战其他名人,这样就变成,参不参加这一游戏,几乎就成了判定一个名人的标准了。名人们前赴后继,想成为名人的更纷纷效仿,甚至焦虑怎么还没人来挑战我,一群看客起哄叫好,导致一些政府官员都按捺不住,主动冰桶湿身。
但随着冰桶挑战越来越火热,这就带来一个政治伦理问题。比如,政府官员为渐冻人项目出钱出力,其他病症呢,癌症、艾滋病、小儿麻痹,等等,需要政府关注的病症还有很多很多。政府过多资源投入一个项目,尤其是当这种慈善游戏化的过程中,带来的是对政府不能公正行事的批评。
个人慈善有个人慈善的自由,但政府是社会公器,它的钱财来源于全体纳税人。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包括奥巴马总统,可能都只觉得这只是一个慈善游戏,于是参与其中,但随着越来越多政府官员乐此不疲,这就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带来以权谋私的政治道德伦理问题。于是美国国务院等政府部门赶忙叫停。比如,美国国务院就通知各驻外使馆,“不管这项活动的目的有多大价值,都不允许利用公职营私,对此有严格的规定。”
这提醒我们,在网络时代,慈善也可以创新,更有创意,更有互动,更具游戏性,尤其是能将各种大V圈进来,就成功了一半。当然,网络病毒式的传播,也会出现审美疲劳,比如现在的冰桶挑战,在慈善的同时,有时也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具有做秀乃至挑衅意味,尤其还牵涉到政治伦理问题,这就走入歧途了。
比如,某位中国大善人不满足冰桶湿身,干脆选择了大垃圾桶泡身,而为避免浪费水的嫌疑,随后解释说泡身的冰水给员工做饭用了。这种太过游戏化炒作味的冰桶挑战,肯定已脱离了这一慈善行动的初衷。我们不怀疑参与活动人的慈善初衷,但慈善正能量越来越少,负能量却越来越多。
冰桶挑战的网络喧嚣,该歇歇了!
在回答美国记者的提问的“为什么不去帮助中国的穷人,却不远万里来到美国请客撒钱”时,陈光标说是为了回报美国富人过去对中国的捐助,而且“不远万里来帮助美国穷人是为了践行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爱党敬业,以自己的行善榜样影响更多人帮助穷人”。
但陈光标这种作秀式的“伪慈善”连某些流浪汉都不领情,美东时间6月24日(周二),陈光标在纽约街头向流浪汉和街头艺人赠送百元纸币时,有人直接拒绝了他递过来的钱。可能陈光标不懂的是,穷人也是有尊严的,这种在大街上随便挑个人就递钱的方式很居高临下,会让别人自尊受损,这是慈善行动的大忌。
陈光标的这种行为也引发了美国华人群体的反感。在一些中文网站的网上问卷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参与者认为“美国穷人比中国穷人的日子好过多了,不如用这30多万美元周济中国需要的人”,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他是作秀,认为他慈善无国界的人不到8%。
即使遭遇各种质疑,陈国标还是没有忘了一如既往地去用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他继续高调谴责中国富人“不要满世界去采购奢侈品、买私家飞机、买游轮、吃喝嫖赌”,应该像他这样“慈善不分国界、让世界充满爱”。他还抱怨说因此收到恐吓电话,但却没见他真正报警,也没减少在纽约大街发钱的举动。
不过, 陈光标最委屈的恐怕是他这高调的“爱党敬业”并没有得到使领馆的支持,他对记者抱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让他“失望”,因为他“打了很多电话”却没人接听,并希望记者帮他找寻领馆人员。可能他没想到的是,记者真去做了,并很容易就拨通了总领馆的电话并转达了陈光标的不满,电话那头的官员说,“你不是打通了电话吗?”在这件事情,谁在撒谎作秀,恐怕就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傻瓜,知道他根本不是做什么慈善,而是用点小钱帮助自己在美国造势,要不就不会有不少美国网友在他的新闻背后戏问:“标哥,收购美国报纸的事怎么样了?”
陈光标不是做慈善,他做的一切不光是漏洞百出,更有政治目的。他是通过做狗来换取订单。而且这样的订单实际是吸血订单。
国内的基金会几乎都权贵所有的,他一方面是通过捐款来行贿。一方面,还到台湾等地区做政治宣传。且不说那些地方比大陆人均收入高很多,底层公民更有保障。关键就和cctv代表去国外大建红色孔子学院,补贴外国人学中文一样。全然不顾自己大量公民无法享受免费学习。
之所以传出他企业经营不善,快亏本的消息,其实是他向献媚的政府发出的信号,该给我订单了,要不你们脸上不好看。
也就是他的所作所为不但不是慈善,反而是反慈善。因为他所谓捐的钱其实是捐给权贵,来买订单。让真正做慈善的人比如王石饱受攻击。
类似献媚获得走狗利益的人还有成龙,李敖,一些歌手,少量文人,大量官商。 以成龙为例,成龙通过骂屁民需要管,发出政治信号。接着让儿子国籍回国等好几个动作,成功献媚当局,获得了独享《岳家军》等几十年不批的市场巨大的电影题材,大量官僚办的高价演唱会机会。
这些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换取特殊利益,并且成功打击真正做事(或慈善)的人。让我们那“无比伟大无比臭名昭著的”的外X部发言人,可以用一些极端个案来反驳国外的部分媒体的质问,让一些原本清晰的事情变得模糊,尤其是对一些只看cctv的底层,就会被骗。所以, 不是说他捐了100万,捐了1000万,就是做好事。强盗杀人抢钱,然后捐出100文,这就是做慈善?这钱的来源是不是基本的劳动收入或合法经营的收益?他所谓的捐献是不会去问基金会是怎么使用的。
而真正的慈善捐一元也是慈善,但是必须问你的钱到底捐给谁了,用什么途径合理的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收中。 而不是捐给官僚了事,鼓励这些官僚基金会继续不公开账目。做慈善有目的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为虎作伥,做狗。
所以说,相反,他是在做恶。用钱行贿。
我在学校组织了两年的志愿者工作。在我看来,无论是志愿者工作,公益,慈善,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受助对象能够得到“帮助”,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尊重”他们。
很早就注意到陈光标。那时很讨厌他作秀的样子,却并不讨厌他这个人。直到我看到一张照片,是陈光标和近十个村民的合影,没记错的话是他去一个村子直接给每个村民发钱。照片里包括陈光标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两三张百元钞。但是,只有他一个人笑容满面,其余所有村民面无表情或者流露出尴尬。这中间的事情请自行脑补。后来又找到一张类似的照片,双方一样的表情,只是周围的人变成了孩子。这完全突破了我内心的底线。
我不反对通过慈善公益义工活动换取利益,相反我很赞成,否则这个行业迟早要垮,道理大家都说的很清楚了。
但陈光标起码应该尊重这个行业,尊重他帮助的人。
所以,即使陈光标做到了让受助对象得到了“帮助”,比如修路让村民致富。但并没有做到“尊重”。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他的行为和“慈善”扯上半毛钱关系。
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惧内”,其妻珊蒂柏是有名的悍妇,常作河东狮吼。每当苏氏在外讲课或论辩归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之际,珊蒂柏便是一顿训斥。苏稍有辩解,迎面便是一盆冷水泼来。苏顿时清醒,悟得自己学问尚浅,还得钻研,不可自傲。于是雍容大度自嘲云:“我早知道,雷霆之后必有甘霖。”
据说,苏氏学问日进,终成大家,多与悍妻常泼凉水有关。此说显系戏谑之语,姑妄听之吧。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靠泼冷水长学问,当然算不得什么锦囊妙计,偶尔提起也不过意在博人一粲,并不准备推而广之。但若有青年学子误入歧途,走火入魔,那么稍学悍妇之举,兜头泼一点冷水,使之翻然醒悟,走出误区,校正学问之路,却未尝不是善事一桩。
或许正是出此美意,诸多大佬名咖主动现身说法,自泼冷水。他们在各种场合告诉大家,他们经过数年的研究,已经取得基本共识,泼冷水,不是悍妇的专利,而是今日土豪的象征,希望众多爱好者“切莫误入歧途,虚掷大好光阴”。而借此之机,向绝症患者捐助,更是明确劝告诸多围观的2b青年:何弃疗?
没有对互联网行业逗比精神的熟悉,没有对企业家的爱护精神,没有不怕得罪人的负责态度,我是不可能在人家兴头上泼冷水的。古语说:“气可鼓而不可泄。”这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区别对待,该鼓气时要鼓,该泄气时也不妨要泄。谁要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就要给他泼冷水。泼冷水,当然不及点赞受欢迎,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如今弥漫着浓郁的浮躁、浮夸、肤浅之风,充斥着无原则的叫好,肉麻的吹捧,泛滥成灾的炒作,最需要有人出来自泼冷水,冷笑一声“不要以为只有你会吹牛b”,以使人们冷静下来,理智起来,走出虚妄,扎实工作。
不太了解美国的“ALS冰桶挑战”
只看过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以及马斯克这类行业大佬参与的短视频,当然也看了我头像的本尊唐尼。
感觉这个活动非常棒,用这种另类有意思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国内目前也有几个参与活动的“冰桶挑战”的IT届大佬们,比如 古永锵,雷军,周鸿祎,刘作虎等。
但我看完他们的视频后觉得很糟糕,比如雷军,站在人群中,没有谈ALS,不管是雷军还是群众,一直在嘻嘻哈哈的,感觉只是在表演脑袋接冰水?
周鸿祎在那诙谐的扯三个挑战者,还有什么冰水开水?
刘做虎最后不忘来一句“靠 真xx爽”?
当然不是说他们目的是炒作,他们让这个活动的目的初心都达到了,确实可能有部分人去了解了ALS,也确实有部分人参与了这个慈善活动。
但他们做的不够好,既然公益活动就要有公益活动的样子,这不是一个娱乐活动,不要真把“ALS冰桶挑战”当成简单的“冰桶挑战”。
其实可能大多数国人对这个游戏/活动的认知或印象还停留在新闻里网络上的「国外某某名人/多少位名人参与 ALS冰桶游戏爆红网络」之类的报道,以为这东西是万恶美帝资本主义腐朽堕落贵族的邪恶游戏之类的。
万万没想到,它已经污染了美帝平民百姓,甚至侵入了天朝。
不就一桶冰水嘛,要形象的捐钱上截图,没所谓的就直接倒啊,也就奥巴马等等政界人士会在意别人看法罢了。
一个在美帝上学的朋友点了我,然后我就准备点点女神或前任,点点基友,造福百姓,传播下去——这游戏对普通人来讲,不就是图个乐子,爽一爽,然后稍稍带点目的地点几个人,再等着看乐子罢了。而且还提供给所有人一种快乐的慈善方式,无论在社会上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好的现象,人家那个某某基金会至少开始有钱了起来了,对ALS患者也是个福音啊。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日行一善能当万里长城。
桂纶镁,金城武,钮陈泽等人严肃认真的挑战和呼吁,还有更多人的娱乐欢快的参与,他们也许有人是出于营销或其他的出发点,但是毕竟他们做了,他们也捐款了,他们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项活动,知道了这样一种疾病。很难想象,娱乐圈,体育圈,IT圈各界大佬,从业人员,各个层面的消费者,受众,都能参与和关注同一个活动。很多人会说,只捐了100美元,我只想说,也请你先捐出钱。瓷娃娃基金会的官方微博也说,很多时候,钱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罕见病患者,他们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关注,关心,给予他们支持。
只要是出于慈善的目的,出于爱心,只要事情本身是对的,形式又何必那么在意呢。。。
這幾天一直看到很多人淋冰桶,一直祈禱不要點我,因為我最近心情很差時時刻刻都活在撞牆地獄裡。然後真的有幾個人點我我也裝死不想理會。結果下午看到方文山點我,除了覺得方文山真的很白目,也忽然覺得算了吧日子還是得過下去。明天吧。我會淋,也會捐,也會照規矩點名。
其實我很愛看一堆人淋冰桶的影片,尤其是班艾佛列克那一支,很有愛很溫馨,然後我也看到很多人開始反省為什麼要淋冰桶,幹嘛不好好捐錢就好了之類的,要不搞得太娛樂,要不就是政治人物在搞親民,其實我覺得這個活動非常成功,做慈善,真的要想方法,除了一顆溫柔的心,你必須要……
1.告訴大家有什麼樣的議題需要被關心。
2.告訴大家如何實際幫助這個議題。
3.說服!說服大家採取實際行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我覺得正經八百的嚴肅兵法沒有不好,而是不夠好。
夠好的方法,通常具備強大的創意,也就是好玩!
拿<十二夜>來說好了,<十二夜>在上映的時候我偶爾會看見一些動保人士很不以為然地在臉書上說:「幹嘛花錢買票?把買票的錢拿去買飼料餵流浪狗比較實在!」然後批評我們嘩眾取寵,拍什麼電影啊?把拍電影的錢捐給某某協會不是更好?後來我們把票房不扣成本全捐出去,很大一部分是在做教育推廣(正在製作教材中),也會被碎碎念說:「幹嘛不捐給某某協會救狗做醫療,效果更直接啊!」
但我想說的是,花那麼多錢把<十二夜>拍成電影,然後用各式各樣的方式行銷它,做精美套票,鼓吹學校包場教育學生,拼命上媒體說電影誕生的始末,就是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擴大關心這個議題的民眾基礎,然後在未來慢慢發酵,深化,廣化。我想<十二夜>的效應會持續下去,只要它如我所願變成免費的學校教材,流浪動物問題就只會改善得更好而非更壞。
回到冰桶遊戲。
冰桶遊戲救助漸凍人計畫,做到了好玩,而且簡單。
簡單又好玩,根本就是撒尿魚丸。
對比我剛剛說的三點。
1.用好玩的方式告訴大家要關心漸凍人。推廣的效果驚人。
2.用好玩的方式告訴大家,玩冰桶之餘別忘了捐錢。效果驚人。
3.實際上大家就真的玩起了冰桶跟捐錢,效果驚人!
反正就是結果論,大家一起玩,的確也產生了很超級的實質效果,無限推廣,又無限得到資源挹注。
——就是幽默救世界啊!
反之,我也不會批評,一些學者專家忙著在臉書上喝斥大家只顧嬉鬧玩冰桶忘了議題本質,並嚴肅告訴大家捐錢就好浪費什麼水的人,就是所謂的道德魔人,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幽默感也不等值。真的要認真破解就是去結凍的海邊淋冰冰的海水總沒問題了吧,但南極太遠了啦,我祈禱明天台北下大雨我直接放冰塊在頭上就好免得被罵浪費水。
實際上這個世界那麼大,人生又那麼長,滿需要幽默感的,像我現在這麼悲情,也忍不住覺得在這種悲情時刻貢獻自己一份力量也很好,反正就是挖苦自己讓大家消遣。
沒心情邀媒體了,明天我拍好影片後自己傳上網,並附上單據捐款十萬給我一直都很關心的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我绝对支持冰桶挑战,只不过谈一点自己的愚见。大家去关注就是好的,不管你的本心是娱乐还是实实在在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我们也以此探了探大佬们的朋友圈。
这个活动本来就没有对错,又何必自觉分成正反两方,你来我往。
————————————————
#不要因为走远了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以慈善为初衷的“冰桶挑战”正经历着中国变形记,
“泼水”,“明星”,“美女”,“湿身”成为主角,企业大佬以娱乐慈善的形式鼓吹营销,三天募集善款106万,王思聪个人占据100万,也打破原本“100美元”的约定,
这样拉高捐款门槛反倒让公众成为屌丝看客。
(转自网络)
另,随着挑战的继续,金额肯定远远超过了上面的数据,大家不必纠结于这个问题
————————————————
不可否认,“冰桶挑战”让大众知道了渐冻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疾病,但有多少人真正在看完热闹后去了解这种疾病,如今,是不是有些走远了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的味道。
完成挑战的人等于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企图用相同的道德判断要求其他人。被点到的人碍于面子或舆论压力往往只能就范。这实际上是另一种“逼捐”的行为。
中国人的体质跟老外不一样,浇冰水之前最好提前预热一下,注意身体,#同时节约用水#
对于参加活动的人都是平常我很佩服的人,在此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愚见。
活动出发点肯定是积极的,同时希望大家能够慢慢回到事情的本身。
3的21次方是107亿,这个活动真要持续下去,地球上的猫猫狗狗都要拉出来浇水了。
所以最后收场很可能是以官方出来宣布筹集够了,或者很多人都不在拉上其他人了作为结束
对于后者,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收尾,见好就收
对于前者,那就很尴尬了。就像别人都已经过了热火期了,你还在那里玩的很high
这个活动本身其实初期倒也没那么多非议,只有一些疑问,就是很多人都怀疑是不是大家都拉的下脸做这事情。事情虽然不算特别毁,但至少对形象也有些影响。毕竟很多名人所谓的偶像包袱也挺重
但是看着连世界首富和曾经的美国政界要人也都参与了,演艺界的,体育界的,各种有头有脸的全来了。
这活动摇身一变从中国人口里的“掉价”反而成了“时髦”,你这一桶水不是自毁形象,反而是把自己拉到了世界级的高度,估计可能有些名人巴不得别人点他呢。而且这活动其实也是看这些名人交际圈的一个有意思的观察
=====
说到网友的反应,其实这本身就是美国搞出来的活动。美国人民都还是很平常心,乐呵乐呵的看着,偶尔提些小疑问,也不至于抓着什么逃避捐钱这个点不放
但是中国人民那可就想太多了,什么让你浇热水的,什么浇的水不冰的,什么这一点难度都没有的
反正这些天以来,怀疑这怀疑那,一如曾经键盘斗士的风采
360的老总也被网友搞得很烦开骂了
冰桶这件事,反正名人在做,看了也就看了,但是看网友的反应,却能某种程度反映出某些群体的素质。当然,私以为在网上嘴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还是不会这么大胆的
当公益变成明星的娱乐,需要受救助者——患者群体在事件中却仿佛渐渐隐形,这是个相当荒唐的现象——难道健康人仅仅是在以体验“冰冻感”为乐吗?受助者偏离事件中心是公益活动的正常现象吗?是否有更妥贴的处理方式呢?
在我看来,可能有些事情是并不适合用调侃的方式去表达的。我并不是批评这个活动本身,在ins上也看到了许多明星的冰桶视频,在事后严肃提及ALS,号召捐款的名人(如金城武)也令人尊敬。我只是不太喜欢网络红人留一手那样的冰桶挑战视频。
不知道是否在“大佬”中有因为觉得活动后期种种表现不妥当而拒绝接受所谓的挑战,仅仅向ALS联合会捐款代替的,如果有,我私心对其表示尊敬。
当公益成了明星狂欢,我想,可能在泼桶水捐完钱之后,得用更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个疾病本身。影响力的确是好事,捐款数目的增长的确是好事,可是转换角度来看,患者群体是否能广泛接受这种公益形式呢?这种公益形式是否涉及对患者的不尊重?我想这或许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期待公益活动后,未来能看到社会对此类问题进一步的冷静思考,比起普通知友的意见,我更愿意听听患者的意见。
有创新,有反思,公益活动才能做得更好,对此我充满期待。
知乎日报刚推送了《带你走近冰桶挑战捐助对象“渐冻人”的生活》,我想这就是我所期
发现楼下居然还有说ASL的,也是醉了。。
以及,一个令人警觉的现象——当“无论如何,XXX总是好的”这样的句子出现时,或许恰恰说明这其中存在某些问题吧,我姑且提供个不一样的观察角度,妄言论之。
再及,将慈善化为娱乐并不是坏事,但在娱乐中漠视受救助者群体以及过度娱乐或许是不恰当的,希望知友们读懂我的观点后再行辩驳。
我一开始觉得直接捐款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冰桶挑战呢,这不是装逼不是炒作么,而且浪费水资源,河南辽宁都干旱了!!还容易感冒!!!
转念一想,冰桶挑战有以下意义
对于明星来说:博关注,还让别人知道了自己的善行,再点三个好友挑战,加强朋友交流,增加乐趣
对于粉丝来说:进一步接触到偶像,被偶像感染,进行善举
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名人效应冰桶挑战提高了该善行的关注度,去年的善款只有2.2w美元【好像是这个数字,具体不详,反正就是很低啦】,今年王思聪一个人就捐了百万。。。
所以,区区一个捐款活动的挑战传递,是多方受益的,又因为是帮助弱势群体,就算有明星是为了炒作,也算做了一件好事,无可厚非。
为什么“冰桶挑战”以及类似依靠社交网络的挑战类游戏会火起来?我觉得这个游戏的逻辑本身是有问题的。
A参与游戏,并且邀请B参加,B若接受挑战完成任务则可以邀请更多的人参加,若未能完成任务需要接受惩罚。在这个过程中B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了这个挑战,A不是在邀请而是在逼迫。
所以这样看来,如果这个游戏可以火起来,B一定会在此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抑或减少某种心理不适。由于每个人邀请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B接收挑战并分享至社交网络,可以显示其在朋友心中的地位。
冰桶挑战无疑是一个展示自己强健体魄和仁爱之心的绝好机会,藉此可以在朋友心中树立一个高大形象,何乐不为?当朋友圈被冰桶挑战席卷,如果你置之不理,难免会有被孤立产生的心理不适,而参与进去这种不适感会减轻。
往自己头上浇冰水也算一种非同寻常的新奇体验,而按浪漫主义的观点,人生的意义决定于人生经历的丰富程度。经常刷微博朋友圈的大都比较无聊,冰桶挑战至少可以暂时驱散无聊。我想这大概是冰桶挑战这一慈善营销手段成功的几个因素。
前几日我们CEO乔月猛先生被挑战,今天中午月猛接受挑战(三桶冰水),并向梵谋文化创始人孙绍瑞、盒子支付CEO韩森以及纷享销客CEO罗旭发起挑战。
首先,我想说的是其实很多人事不知道冰桶挑战赛这个事情的,并且更多人是不知道ALS是什么的。这个冰桶挑战赛存在即合理,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项公益活动,让更多人知道了ALS,让更多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捐款。
其次,很多人说这是作秀,我也不能很认同。真的是很多人是为了慈善的目的,而且冰水湿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亲眼看到我们老总被浇得那个样子,我敢肯定如果亲眼所见没有人会说这是作秀的,所以我相信,如果同样是认真遵守规则等并以关爱为最初目的的肯定都不会是作秀,谁愿意那样。而且我们老总是三桶,还是别人踩在板凳上灌溉的,那个冲击力,画面太美~~~
再次,不可否认,确实不少公司获取了一次曝光机会,但是这和公司的日常宣传一样的效果,很多公司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让我们相信世界上单纯的爱更多吧。
整大块的冰,真冰实战,买冰的师傅是积攒了多大的仇恨呀
前一秒微笑,后一秒尖叫
浇前浇后,醍醐灌顶呀,浇水的同学你那么高还要站在凳子上是要怎样,大仇已报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