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离不开女人,但如果单说打仗,女人出现在战场上的确很麻烦。作为平民倒也罢了,如果作为战斗人员,在敌方则可能使男军人不忍杀戮,在己方则可能使男军人杂念丛生,不便管理,同时增加后勤负担。一旦被俘,女战俘更先天多了一层被性侵的人道隐患。
然而战争又与社会无法隔离,随着战事规模和残酷性扩大,女性总是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先是填充辅助岗位,腾出男性兵员保障战斗岗位,直至参加战斗。到男性兵源严重不足时,女性普遍甚至成建制参战的现象,在苏联和越南等国都发生过。
当然,在不计代价的所谓“总体战”或到了国家战败前夕,虽然也出现女性大规模受训的情况,但显然即使女性大量投入,也并不能扭转战局。这种情况下,一国军队拼光老年和少年男性也已属荒谬,何况拼光女性。
眼下无大战,倒不必担心这些。可是和平时期,又存在男女就业平等一说,而军队不论如何特殊,也难脱有薪水的职业属性。女性在军队的就业史,起点相当容易,因为救护岗位使用女性天经地义,在科研、教学也大量使用军装文职(与西方的军队纯文职不同)甚至现役军人的中国,女性在这些部门也随处可见,更何况独具特色的文艺部队。然而女性进入战斗岗位的艰难则中外概莫能外。幸而随着在越来越多的战斗岗位上,技术能力的价值大大超过体力要求,战斗机飞行员等禁区逐步向女性打开。在重视女权的北欧,挪威1985年就率先允许女兵在潜艇服役。美国海军也从1993年允许女兵在战斗舰艇服役。
一个重大区别不容忽视,西方军队吸收女性更多是从就业平等的个人权利角度出发,开放一个领域后,女兵均以个人名义参加,与男性平等竞争,最多在名额和某些体能指标上有所不同。除明文规定外,在职业技能和评价上不再有所照顾,更不会考虑职业技能之外的“特长”和“才艺”。而我国“携笔从戎”的众多女大学生,参军部队门类倒早已不限辅助单位,但得以出众的往往仍是舞蹈、绘画、文学甚至武术等表演意味浓厚的特长,专业也大多为中文、涉外文秘等与非军事领域。
(当地时间2014年5月29日,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以色列狞猫营士兵参加20公里行军,标志着此次训练的结束。“狞猫”营成立于2001年,是以色列军队仅有的一支男女混编的步兵营,其中女兵占总人数的70%。图片来源:CFP)
回溯中国女性从军史,不难发现典型的“高大上”色彩。自花木兰以来,中国女性从不将从军视为就业,而很早就站到报效祖国的高度。革命战争年代的觉悟就更不用说了,“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由于和平时期,1949年以后虽有“能顶半边天”的女汉子路线,中国军队的女性反而明确退出战斗岗位,限于救护、通信和文艺领域。个别超出这些范围的诸如女飞行员,其实是作为党的妇女工作的内容,由国家集中统一选拔和培养,作为中国妇女形象标志而在空军运输机师长期保留的。同招飞一样,若年份、地域等条件不符,无法以个人努力争取这种机会。
直到近年,也许是受西方军队战斗岗位日益向女性开放的公关效果刺激,也有装备操纵对体能要求降低的原因,中国女性也开始涉足战斗机飞行员等岗位。不过更令人瞩目的还是一系列女子战斗部队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如女子导弹发射连和女子特战连。航母和三军仪仗队也混编了女兵。
这当然并非坏事,但上述区别仍然赫然在目:这些机会基本不是以就业机会男女均等,普遍开放岗位自由报考的形式存在,而必须有待上级“树典型”的需要,以行政命令在上级认为有必要的位置组建,人员以抽调和内部选拔为主。至于其体现的女性平等和不让须眉的形象,也只能是整体的、象征的和服从政治需要的。
这种集体献艺的结果,特别是成建制女兵作战部队,必然出现战斗效能上不能输于男兵、考核指标上不敢有所区别的压力,但实际上很难没有差距。因而这种做法在军队编制体制上并无太多优越性。相反,女性的集中使用,似乎更多是为了凑成一道吸引眼球的所谓“亮丽风景线”。为这种编制作注解的一些理由,诸如女子特种兵善于伪装成平民,也很牵强。众所周知,两国交兵与刑侦不同,伪装平民甚至敌军,一旦被俘,连战俘地位也没有,这种高风险高代价的事反而让女子成建制地实施,岂不搞笑。
当然,中国无缘从军的女性永远是绝大多数,但她们有另一种武装史。近日四川某航空专修学院成立了“全国高校首支女子仪仗队”。这些女孩无非就是职高毕业后参加空乘招考,要求容貌姣好、气质时尚倒也罢了,以当今审美标准选拔的168—174厘米的身高和苗条身材显然对95式步枪不可能轻松操作,却听说还练就了“超强的反恐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外加“成熟的理财能力”。
据说这是学院植入的“西点理念”,可别忘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中国仅该校就现有美女八千之众,就是都能反恐、能特战,哪个市场装得下?其实这不过是适应中国退伍军人从商后的时髦,以军事色彩充当经营、管理中的噱头。
放眼神州,到处都在军训,而其中的女性永远是摄影记者的最爱。然而谁都知道,这些女孩不过就是学会了踢正步和站军姿,最多一人再打五发子弹,等待她们的依然是严峻的就业压力。
既然就业压力如此之大,公平竞争就更显重要。仅33万美国海军军人中就已有15%是女性,为何中国女性不能以平等的资格,公开竞争武装部队中的就业岗位,而不是等待幸运地被上级“树典型”的需要相中?且不理会电视剧《我是特种兵——火凤凰》中性感又神勇的“女汉子”,现实军队中女性能力都强大到能发射导弹了,中国社会却一面对公司时常拒招女生的歧视无能为力,一面还拼命为女孩们增加战斗点缀,以求老板喜欢。这就是中国女性的武装价值。
作者:吴戈,军事、国际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