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改变制度】
“李约瑟之谜”经常被误解为资本主义为何没有在中国首先兴盛,实际上李约瑟主要是想问何以科技领先的中国未能继续保持技术优势。但关于“李约瑟之谜”的讨论乃至随后的“大分流”,实际上都隐约凸显出制度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联,有时候还真未必能有效区分发展到底是制度还是技术导致的,亦或是由于制度与技术之间的互相影响导致的。
推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技术不胜枚举。最容易想到的是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制度变革,例如对教育和社会运动的影响(注1)。但也有些容易忽略的例子,不过经常在经济学研究中被提及:铁丝网、收银机和钢筋混凝土。
铁丝网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紧密相连。西部拓荒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圈地”。但纵然可以跑马圈地,用什么把地围起来,还是大有讲究的。在铁丝网大规模用于圈地之前,多数依靠木栅栏。但是安装木栅栏耗时费力,效率不高。铁丝网的发明大大加速了土地权益边界的界定,极大推动了产权制度在西部的扩展。否则,你说你跑马圈了地,我说我也跑了马圈了地,但没来得及树个木栅栏,双方很难达成共识。搞不好就短兵相接,西部片里枪战多,多数也是因为“利益分不均,权利说不清”所致。这就导致制度的成本极高,但铁丝网的出现使得这个问题被消解了。
与权益界定有关的另一个例子是“收银机”。在收银机被应用到商店之前,零售业的发展都比较缓慢,而且主要是小店模式。这是因为对账比较麻烦,主要依靠人工,同样也是耗时费力。并且时不时出现店主不信任店员怀疑店员“顺东西”,就要检查店员随身携带的东西等,也是对店员基本权利的侵害。收银机一方面解决了店主店员之间源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信任问题,因为机器对账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大型百货商店成为可能,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使得低成本商品大量出现。更重要的是,这双向提升了雇主和雇员的基本权利保护程度。否则的话,双方没准要对簿公堂,也是成本极高的制度安排。所以说,在整个美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收银机实在是功不可没。
和铁丝网一样,钢筋水泥的发明使得大型建筑和高楼成为可能,配以升降机和抽水泵,摩天大楼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注2)。从1800年到2000年间的经济史,不能忽略的一个现象就是城市化,并且城市化正在发展中国家加速。而那些之前不那么发达的经济体也开始从城市化过程中获得收益,例如越南和海地。倘若没有建筑技术的革新,城市化的速度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城市居民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回头要感谢的恰恰是这些看起来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正是这钢筋混凝土搭起来的水泥森林,为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提供了栖身之所。
【2.建筑彰显人性】
谈到建筑技术,大概很少有建筑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万古流芳,世代长存,从而在历史上镌刻自己的名字。但也有极少数建筑师真正关心人本身,其实建筑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人服务。
当然能会有人说,即便建筑师的技法不同,但为人服务的宗旨大体一样。只不过有些建筑师更倾向于为富人服务,毕竟好的建筑要价不菲。为富人服务也是为人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建筑不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建筑本身就是充满人性光辉的事业。这当然没有什么错。
但真正抵达人心的建筑固然有可能传世,却不一定是一直屹立在世的。因为那些建筑已在人心永驻。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以中国传统材料做因地制宜的建筑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使得这个奖项一下子在中国大热了一阵。顺便提一句,该奖项1983年的得奖者是贝聿铭。但在随后的2013-2014年,这个奖项却没有再掀波澜。这倒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媒体的势利和短见。在后续两年里,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是两位日本建筑师:2013年伊东丰雄(ToyoIto)和2014年的坂茂(ShigeruBan)。
让伊东名声大噪的是其2001年正式竣工投入使用的仙台媒体中心(Sendai Mediatheque)。这其实是家图书馆,在2011年的仙台大地震中屹立不倒,成为建筑界传奇(注3)。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度,当然有着丰富的抗震建筑经验,但像仙台图书馆这样在强震中矗立的建筑依旧是凤毛麟角。伊东对管材的使用,是仙台图书馆能承受地震扭曲力的重要原因。这为抗震建筑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技术和视角。
(仙台图书馆。图片来源:http://www.toyo-ito.co.jp/WWW/Project_Descript/2000-/2000-p_04/2000-p_04_en.html)
对地震的预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灾后重建。伊东及合作者的“所有人之家”是一处避难所,位于日本岩手县陆前高田市,是2011年灾后重建的典范之作。这不仅因为“所有人之家”从物理上给予人们栖息之所,更是从心灵上筑建了停靠的港湾。
(所有人之家。图片来源:Naoya Hatakeyama)
而坂茂获奖的直接原因就是其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努力。评委会提到“坂茂的建筑为那些遭受巨大损失和破坏的人们提供了避难所、社区中心和精神栖息地”。1995年神户大地震之后,坂茂用啤酒板条箱做地基、用纸管做墙的紧急住所让灾民迅速有了临时住宅。这些原本打算用三年的临时建筑,一直用了十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建筑材料,在十年间经历风吹雨打,一直矗立。这成了坂茂的招牌。
坂茂的建筑不为永存,只为灾民提供直接有效的帮助。2011年,新西兰的克莱斯特彻奇大教堂在地震中被毁,坂茂设计建造了一个临时大教堂用于避难和祷告,用的材料依旧是“硬纸板”。这个大教堂也被称为“硬纸板大教堂”。坂茂的建筑很多都是临时性的,例如在中国、海地、土耳其等灾后建造的临时性建筑。但正是这些“短暂的建筑”在人类心灵深处有长久的停留。
(硬纸板大教堂。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伊东和坂茂的例子都说明了技术的重要性。但我这里举出这两位的例子,主要还是想说明其对制度的替代作用。在灾后由于资源稀缺和悲伤情绪的蔓延,社会的治理通常非常困难。这也是许多地方在救灾的时候需要强力依赖军队等武装力量,以防止出现“打砸抢”。这个时候快速有效的建筑一来能为人提供栖身之所;二来能慰藉心灵,能为有效的社会治理提供技术基础。尤其是坂茂的建筑,由于材料轻巧、运输快捷、建设简便,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以武装力量为特征的制度。这对灾后重建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3.冰冷技术的温情】
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当然很复杂,难以确定。在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制度拥有决定性的力量。其中一个经常被讨论到的问题是包容性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注4)。
在这个小文章里,我想指出的是技术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作用。也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一些制度问题不再成为问题,而是被技术消解了。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本身就变成了制度的一部分,就像铁丝网、收银机和钢筋混凝土技术所展现的一样。诚如伊东所言:“建筑师是这样的人,他能让那种吃粗茶淡饭的地方变得更有人情味,让它们更美丽、更舒适一些。”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微小的技术进步,都可能都拥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制度力量,而且其中展现的温情更是具有穿透制度桎梏的能力。
(原标题:《冰冷技术的制度温情——建筑如何彰显人性》)
作者:李华芳,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者,书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