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公元669年,深秋。

唐诗的江湖版图上,在偏僻的巴蜀这一角,忽然异常地亮了一下。

在那里,有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写出了一首超美的送别诗。

六神磊磊: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

他叫做王勃。这天夜晚,他和一名朋友道别。烟水迷朦的江边,他望着友人的背影,仰看空中的冷月,不禁感慨万千。

霎那间,滔滔基情化为四句,奔涌而出: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我觉得,这是唐朝开国半个世纪以来,诞生的最美的送别诗。

在后世,任凭是多么毒舌的批评家,从黄叔灿到王国维,都对这一句“江山此夜寒”击节赞叹。

王勃是很狂傲的。或许他想过:我这一首《江亭夜月送别》,大概要称霸江湖,再难有什么送别诗可以媲美了吧?

可惜这是唐朝,牛人辈出的唐朝,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数十年后,另一个诗人站了出来。他叫做高适。

他也送别了一个朋友。和王勃不同,他不是在月下,而是在白天;他不是怅惘的、小资的,而是心情更开阔,更慷慨激昂。

在他笔下,一首传唱更广的送别诗诞生了,那就是《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一役,“白日”似乎压过了“飞月”了。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又一个诗人出手了,他叫做李白。

众所周知,李白是月亮的朋友。他要用才华为月亮带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高适,你的“黄云白日曛”,是豪迈,但是有我的“愁心寄明月”飘逸吗?

李白可是诗歌江湖上巨人般的存在。他一出手,是不是可以宣布此战结束了?

不是的。这可是唐朝,再小的小V,都有挑战大宗师的可能。果然,一个小诗人举起了手:

“让我来试试!”

他叫做严维。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人里,他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存在。然而,他却要为太阳写诗,交出的作品那就是著名的《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无数人读到它,都不禁赞叹:感情多么深挚,余韵多么悠长,双关又是多么巧妙。

因为这首诗,后世很多学者纷纷对严维路转粉。明朝著名的才子高棅说:“日晚”二句,多少相思!

光阴飞逝,李白离去了,高适离去了,江湖上高手已经更迭几代。还有没有人能写出更美的送别诗,为月亮扳回一城?有的。

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站了出来,妩媚一笑:我来吧。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们。

她叫做薛涛。这是一个传奇女性,虽然是营妓出身,但要论才华和成就,在唐代所有女诗人中都是第一。上官婉儿、鱼玄机,都不是她的对手。

薛涛的这一首送别诗,就是《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我们已经无法确定,薛美女送的这个“友人”究竟是谁了。是风流潇洒的元稹?还是白居易、王建?又或者是位高权重的西南之王韦皋、武元衡?

不管他是谁,能够得到薛涛的“离梦”,他应该满足了。

太阳和月亮之战,还在唐诗的各个战场上演。

李白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拿到唐诗里的七言绝句第一名: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是不按套路出牌的。我说过,他是月亮的朋友,但这一次却奇兵突出,为太阳代言,眼看真要拿第一。

但另一位绝句大师王昌龄却不答应。他纵马扬鞭,吟出了关于月亮的不朽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后世很多学者评论说,这一首才是唐代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该当第一。

那么,哪一首又是最美的边塞诗?高适写出了壮美的《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不想,隔壁老王又出手了。作为边塞诗狂人,王昌龄拒绝向“孤城落日”妥协,又一次交出了关于月亮的名篇: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别离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一时间,罕有人敢挑战王昌龄的边塞诗。老王傲然群雄,四下无人敢当。

然而,到了中唐,一位少年侠客却斜刺里杀出,他叫做李贺。

仗着一身鬼才,他写出了名篇《雁门太守行》,重新点燃了太阳的光辉: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胭脂凝夜紫。”

它一度震动了大唐的诗坛。据说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读完,本来是宽衣解带的北京瘫姿势,一下惊呀得跳起来,裤子都掉在脚脖子上。

但即便是李贺,也无法终结边塞诗的日月之战。

这一天夜里,在遥远的灵州边关,有一位诗人,孤独地登上了一座城池。

他满脸风霜之色,看来在边关已经漂泊很久了。靠在城垛上望去,遍地的白沙像是无边积雪,冷冷的月光洒下来,如同满天飞霜。

一阵清幽的笛声随风送来,在城上飘荡。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诗: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位诗人叫做李益。他的这一首诗,就是千古名作《夜上受降城闻笛》。

更多唐诗深度:www.yangfenzi.com/tag/tangshi

这首诗被谱成曲子,天下传唱。明代的文坛领袖王世贞读了之后,当场给跪了,说:有这样的诗,何必王龙标、 李供奉?

“王龙标”就是王昌龄,“李供奉”就是李白。在唐朝,只有难以逾越的杰作,从来没有不可挑战的诗人。

一场又一场的激战,仍然在不断爆发,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哪一首是最好的五言律诗?一位叫王湾的高手先声夺人,抛出了关于太阳的金句: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同时代的大师张九龄,则以一首关于月亮的神作,捍卫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接着,王维出手了,歌咏的是太阳: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大宗师杜甫淡淡一笑,又写出了《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他们从五律杀到五绝,从初唐杀到晚唐。有蓝田日暖,就有沧海月明;有落日照大旗 ,就有月下飞天镜;有白日放歌须纵酒,就有夜吟应觉月光寒;有东边日出西边雨,就有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于,厮杀进行到了最激烈的阶段。

一顶万众瞩目的金冠被抛了出来:谁,是唐诗的第一名?

它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属于太阳的,正是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传李白看到了这一首诗,都觉得服气,说自己没法再写黄鹤楼了。这首诗也经常被列为唐诗第一——李白都为它低头,谁可以质疑呢?

然而这一年,后世有一个大学者叫做李攀龙的,在做一本诗集。

他用心地翻读着一卷又一卷材料,忽然,在一些前人编的选本里,他发现了一首诗。

这首诗,很冷门,很不被人重视。只是因为它是一首乐府诗,这才幸运地被一些乐府诗的集子保留了,传了下来。

“这样牛的一首诗,居然没有人注意它?”

李攀龙读了又读,郑重地把它选了出来,编进集子: 我要推这首诗!

从此,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开始争相传诵着它,这首诗的江湖地位也青云直上,从默默无闻到无人不知: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它就是被埋没了数百年的《春江花月夜》。

它华丽又空灵,深沉又壮美。学者称它为“孤篇横绝”,这一句评语后来被通俗地演绎成了另一句话:孤篇压全唐。

看来,日月之争彻底胜负已分了?

不是的。

“孤篇横绝”,是一座耀眼的金杯。但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唐代最脍炙人口的诗,又是哪一首呢?

五万篇作品中,究竟哪一首,才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记忆,不论生长环境、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千古一诗?

让我们的目光来到盛唐。

一位叫王之涣的诗人,昂然立在鹳雀楼上,高高举起了权杖: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盛唐的气象。这二十个字,之洗练,之壮阔,之雄视千古,仿佛不是出自人的手,而是出自神的剪裁。

如果没有下一首诗,“白日依山尽”要夺魁的。我们每个小孩子背的第一首诗,都会是它。

然而,在这最最关键的一战里,李白出手了。他是带着一身月色来的: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论境界、论匠心、论巧夺天工,“白日依山尽”都不输给“床前明月光”。

它是输给了人心——前者是宏伟的豪言,后者却是心灵上柔软的一击。日间的浩荡气象,再写到极处,也终究没有月下的相思打动人。

月亮,对于我们来说,已远不止是一个遥远的、冰冷的天体,它早已经镌上了李白杜甫张九龄薛涛们的悲忧喜乐。

今天,“日月之争”已经远去,但每当抬头看到明月,都不会忘记诗人们的匠心,以及带给我们的欣悦。

如今,中秋又近了,明月又近了。

有没有想也赋一首诗,给你思念的人?

甚至挑战一把李白、王昌龄、王之涣,吟出比他们更帅的诗,被投影在成千上万人面前,供大家吟哦膜拜?

更多六神磊磊文章:www.yangfenzi.com/tag/liushenleilei

文/六神磊磊 (六神磊磊读金庸 微信号:dujinyong6)】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被误会的唐诗:原来我们读错了上千年

➤ 六神磊磊:金庸的武功招数名,都不是乱取的

➤ 苏更生:我爱我的祖国——《杜甫的五城》书评

➤ 中国古代各朝衰败原因大集锦 唐诗旅行:长安古意

➤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美国人距离唐朝不比中国人远

➤ 愿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给你的美好回忆不辜负这日盛装出席的你…

您可能还喜欢…

9 Responses

  1. 科森说道:

    日月神教之所以分裂,就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埋下祸根……
    这广告得多有文化才能读懂啊
    六神,咱这篇软文要收三倍钱才行,这得多烧脑呀!这要复习《全唐诗》啊!这让多少人涨姿势呀!苏东坡拿着一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静静地看着你们装B。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咋一看是月,其实是“日”,高!
    旅居多伦多的中年人看到泪奔
    寄情日月,终究太过婉转。现今之世,讲求直白。不如干了这杯水井坊,再吟一句:“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我们喜欢周润发用粤语诵读的那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感觉床前明月光晓畅有余、诗意不足的有没有?一日一月 不日 月就是个时间 无月 日来不够深沉 终于有一天 日月合璧 神教横出
    磊磊订了个小目标:挣水井坊一个亿的广告费。冲着这么有文化的广告,水井坊啊,你就给了吧!

    金庸老先生写月 『他强由他强 清风拂山冈 他横由他横 明月照大江』
    momo女侠,芳名星月吗?
    我的名字就是取自上面杜甫的一首诗
    受降城有三座,东受降城,今呼和浩特,中受降城,今包头,西受降城,今巴彦淖尔。俱是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胜利之后,在河套地区所设。我在巴彦淖尔看过县志,里边有这首诗,映像格外深刻,众所周知,磊磊的主业是读唐诗,读金庸,不过偶尔红杏出墙。
    每次看到花露水写唐诗就像吃饺子一样开心,连广告都懒得猜了!
    子曰,大味必淡。真正动人的名篇,都是直白到小孩子都能念的利索的。也唯有简单,才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据说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读完,本来是宽衣解带的北京瘫姿势,一下惊呀得跳起来,裤子都掉在脚脖子上。”这句一定是磊磊杜撰的
    不过韩愈“解带旋读之”,一跳起来,裤子不就落到脚脖子上..

    磊磊写日月之争的真实意图其实是转移大家注意力,让大家忘了精彩纷呈的五仁月饼和莲蓉月饼之争,吃货们表示不答应!
    那么问题来了: 水井坊里倒映的是太阳还是月亮?哪个更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到这句突然很想家……楼下水沟一样窄的亮马河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登上黄鹤楼看到的长江水…..?难道水井坊的老板也是个文艺青年吗
    这些伟大的诗人,才是"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磊磊一文,引人追忆流年。 本科毕业写的就是《盛唐七绝的韵味初探》,居然磊磊文中也用了同样的篇章。 七绝长城不倒,磊磊文案难停

  2. 请叫我撸撸酱说道:

    初读王子安,年幼无知,满篇皆是晦涩难懂,戚戚置书台上,神游太虚。

    六载春秋东逝。

    再读王子安,满目欣赏,措辞三分里七分骨,道是花梨夏雨,华丽成章。

    十载年华流水。

    再品王子安,惊为天人,谓乎前无古后无来,天珠碎玉落盘,不外镝仙。

    如今半踏而立。

    细想王子安,满怀唏嘘,红颜薄命天妒英才,沧海桑田百年,物是人非。

    若是能多活几寻,怕是那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就只能对月自斟对影三人了。

  3. 小棕熊说道:

    才高八斗!可惜英年早逝。
    在下认为,王勃之才可与李白看齐。其散文才华更是堪称唐朝一流。

    初读王勃是在初中,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他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时我的文学素养尚浅,并不能体味其中太多的内容,唯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为最深厚的友情大抵如此。王勃这首诗实乃千古名作,但他作为诗人在我心中的地位毕竟不及从小读到大的李白、杜甫。我自作聪明地将他与骆宾王、孟郊等人归为一类,原因很幼稚:我在课本里都只读过一首他们写的诗。后来才知道,王勃还真是与骆宾王齐名,他们更是与卢照邻,杨炯合称“初唐四杰”。

    如此看来,当时的我未免小看了王勃。殊不知,王勃诗写得固然好,但作文才是他最大的强项,而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则是他的骈文。

    骈文产生于魏晋,兴于南北朝,并在唐朝趋于完善。骈文与散文相对,讲究四六句式两两对仗,犹如两匹“马”“并”驾齐驱,所谓“骈”。我接触的第一篇骈文是南朝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全文仅百余字,小巧玲珑,堪称写景的精品。“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句子读来百转千回,朗朗上口。不过我们语文老师讲完这篇文章后,却让我们不要学这种骈体文风,认为骈文空有词藻,并无内涵,可谓华而不实。其实当时我心中也充满疑惑,如果仅仅讲究韵律与对仗,为什么不写诗词,而非要作文呢?一味追求外在格式,是否会影响内在含义的表达呢?还是说,骈文只适合写景?

    从历史评价来看,《滕王阁序》的地位比《与朱元思书》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且不说文章内容的高低之分,单是创作背景王勃就要比吴均多出两个难题。其一、《滕王阁序》乃王勃即兴之作。相传,阎公的本意是要让其婿在盛会上“即兴”写出事先早已准备好的文章,岂料假意谦让之时王勃却抢了风头,若非作文功底了得,稍有瑕疵便会贻笑大方。其二、王勃是“半命题作文”,他既然是为滕王阁作序,便不能随心所欲,偏离正题,不像吴均可以自由发挥。然而,面对着两大难题,王勃仍然使用了骈文这种对行文格式要求极高的文体,让人不由得赞叹“艺高人胆大”。

    更难能可贵的是,《滕王阁序》形式虽“骈”,内容却极其丰富。既写景,又写人;亦纪实,亦抒怀。而这所有的一切,又都蕴含在一连串的用典之中。这里只举一例我认为用的最恰当的典故。全文后段,文风陡转,一个“嗟乎”彻底将思绪由喜转悲,“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贾谊的典故被后人广泛使用,李商隐的《贾生》可作为代表。“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借古讽今,尖锐地讽刺了当政者的昏庸无能。王勃使用时则谨慎了很多,用“非无圣主”作为缓和。相比贾谊,梁鸿的名气似乎小了不少,人们对他的认识更多的局限于其贤妻孟光“举案齐眉”的佳话。仔细想想,梁鸿一介书生,何以沦落到要和孟女结婚的境地呢?原来汉章帝时,梁鸿途经京城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劳民伤财,惊动了汉章帝,下令搜捕梁鸿,使他只得仓皇逃离,这便是“窜梁鸿于海曲”的由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引用了梁鸿的典故,表面上看只是与贾谊对仗,借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流落他乡的境遇。但如果更进一步分析,我觉得王勃的经历与梁鸿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王勃乃名门之后,少时即崭露才华,“六岁解属文”,被封为神童。16岁时便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前途一片光明。谁能想,王勃的一篇游戏之作却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之后祸不单行,乃至连累父亲远赴南洋。这篇与梁鸿的《五噫歌》导致相同结果的文字,便是《檄英王鸡》。可以说,王勃整个人生的转折,都起于自己18岁这年创作的《檄英王鸡》。
    《檄英王鸡》很可能是王勃仅次于《滕王阁序》的一篇骈文。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做比较,我不禁发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两者创作时间仅仅相隔八年,从中读到的尽是人情世故在年轻书生王勃身上留下的岁月痕迹,这八年间,王勃真正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了一个男人。
    由于出身名门,王勃从小远离平常老百姓的社会,进朝廷的时候仍不谙世事,天真单纯。这样的性格显然不利于王勃在勾心斗角的皇城内生存。更可怕的是,王勃根本不可能料到自己什么时候会惹祸上身,至少他在创作《檄英王鸡》一文时是无所顾忌的。

    当时社会风靡斗鸡活动,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年轻的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鸡助兴。《檄英王鸡》篇幅较短,虽然与《滕王阁序》一样大量用典,但全文主旨不明,反倒有卖弄学识之嫌。例如全文的前三分之一部分,王勃仅仅是在罗列各种鸡的典故,从“处宗窗下”到“祖逖床前”,再从“秦关早唱”到“齐境长鸣”,说明了鸡从古至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固非凡鸟”。如果说这一段略带夸张的描写读来还饶有趣味,那么随后的几句必定是会让唐高宗皱眉头的。
    话题转到斗鸡本身之后,第一句便是“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季,指季平子;郈,指郈昭伯,这里引用季郈二氏因斗鸡导致战争的事,其实已经触及了灰色地带。更何况他说“犹吾大夫”——这两个人的鸡虽然厉害,但在我沛王鸡面前也只能当大夫。那你沛王鸡是什么呢?“隐若敌国”——威严的样子仿佛国君一样。这里就不免有犯上之嫌了。如果全文就此打住倒也罢了,可王勃偏偏又添油加醋地吹捧了沛王鸡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两雄不堪并立”,“见异己者即攻”等句子更是透着一股你死我活的气势,难怪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悦,认为这篇文章会挑拨英王与沛王的关系,不利于大臣之间的团结。就这样,一篇年轻人信手拈来的游戏文字,在皇帝眼中却成了一场犯上作乱的文字狱。聪明如王勃,怕也料不到这样的结局。

    被逐出王府之后,王勃才算真正开始接触社会。缺乏社会经验的他很快犯下了人生中第二个大错,参军之后擅杀官奴,好在遇到大赦,免于一死。不过这么一折腾王勃的仕途算是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但也正是因为之前诸多的是是非非,王勃才能在那个最适合的时间,出现在滕王阁的盛会之中,才能写出这篇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

    现在再看《滕王阁序》,不免发现里面多了几分世故,多了几分圆滑。王勃再也不能像少时的自己那样激扬文字,洒脱自如。固然在写景的时候仍然能写出“潦水净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凄美秋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壮阔与寂寥的传神对比。但在写自己的时候却要谦称“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再也没有写斗鸡时“昂首而来,绝胜鹤立”的威风凛凛。不过另一方面,《滕王阁序》比《檄英王鸡》多了很多对于人生的感慨。兴尽悲来,他不禁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过王勃毕竟是王勃,他毕竟只有二十四岁,他知道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君子见机,达人之命”。即便遭遇种种不幸,他仍然对前方的机遇充满信心,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乐观与豁达。行文至此,《滕王阁序》与《檄英王鸡》二文高下立判。当然,两篇文章是在不同的情景中所作,如此简单的进行对比确实有一定的不妥。但是假想一下,如果王勃提早八年来到滕王阁,能够写出这篇《滕王阁序》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便只能在词藻上做文章,只有真正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才能在思想内容上抒发自己独到的感怀。

    这便是《滕王阁序》比其它骈文更为出色的地方。它不在“骈”上下功夫,而是在“文”上做文章。归根结底,骈文还是文章,而作为一篇文章一定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如果一味追求字词句式上的条条框框而置文章主旨于不顾,便是犯了本末倒置,买椟还珠的错误。“骈”终究是为“文”服务的,即便不是骈体文,《滕王阁序》仍会流传下来,但《檄英王鸡》可能就只是平庸之作了。

    其实没有《檄英王鸡》,也就不会有《滕王阁序》。从这两篇骈文文风的变化,我看到的是一个逐渐成熟的王勃。他一如既往的才华横溢,却更加懂得厚积薄发。这不长不短的八年,改变了王勃太多太多。他本可以写出更多佳作名篇,怎奈天妒英才,两年后王勃意外溺水,最终惊悸而死,令人唏嘘不已。
    得意之时不可忘形,失意之际仍要达观,这是我从王勃的人生转变中所明白的道理,与读者共勉

  4. 天保品鸿说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绝: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五绝是唐诗区别其他时代的标准,以小见大、字简言深,最能体现诗人的功力,能做得好五绝方可称得上大家。这个类别里竞争激烈,而且都是集中于盛唐时期,其中李白、王维两人不相上下,李白的五绝最多也保持了很高的质量,但多为抒情感怀之作,不及王维以禅入诗、意犹未尽,这首《鹿柴》可谓五绝之首。

    七绝: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律: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诗:

    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乐府: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 云飞说道: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静夜思就相当于三字经好么,估计李白自己都没把它当回事,大家都是从小念这个,所以印象深而已,就像70后的觉得变形金刚很感动,90后觉得漫威的都很拽,00后觉得那俩都弱爆了。其实都是觉得自己小时候看的好而已。如果从现在开始把静夜思从一切开蒙读本中删掉,20年后肯定没人会觉得它好了。
    还有上面说1000个哈姆雷特的那个,我打赌你上街抓1000个人绝对1000个都没看过哈姆雷特,包括你自己。
    还有说春江花月夜的,这根本就是古代的公知砖家叫兽胡吹的,这你们都信我晕。
    唐诗第一就是崔颢黄鹤楼,历代文学评论家的大多数意见。
    而且现代有个叫兽通过类似论文索引那种方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是黄鹤楼排第一

    《静夜思》
    连续多年霸占各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一篇。
    我们以前的老师说,越是早学的知识越重要。因为学到后面的人越来越少。静夜思用粗浅易懂的语言,跨越了时空界限,传达了精确无误的情景,引发了无论男女老少各个文化背景几乎所有人的情感共鸣,正因此才流传甚广,这正是所有诗歌追求的极致。虽然文无第一,但在整个华语体系的诗歌作品中,静夜思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6. 包龙图说道:

    推荐叶嘉莹先生的书,《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等等都很好。乍看可能有些学术,但先生的文字非常有魅力,细细读下来后对诗词的体悟、鉴赏都会上一个台阶。
    网上也有叶先生的讲座视频,可以找来看看。

    .唐诗小史,罗宗强著。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

    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

    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4.杜甫评传,莫砺锋。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
    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6.唐诗杂论,闻一多。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

    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上海辞书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封面是国画,完全满足你的要求。

    如果不仅仅是宋词的话,那非常推荐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他的选材很个人化,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注释甚至盖过了原文,非常精彩。必须推荐《大家小书》系列: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
    龙榆生《词曲概论》
    朱光潜《诗论》
    沈祖棻《宋词赏析》

  7. 萧凯说道:

    唐诗三百首》不要看,选诗版本不好,属于俗本。《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不错,藉之初步入门是可以的。但,如果既想了解“作品背景”,又不愿冒被当下占据绝对数量的烂书所误导、教坏的风险的话,则“高深”之作是免不了要读一些的。诗话类作品始于宋,至清代蔚为大观,虽未免鱼龙混杂,然如《六一诗话》、《岁寒堂诗话》、《白石道人诗说》、《沧浪诗话》、《滹南诗话》、怀麓堂诗话》、《四溟诗话》、《艺苑卮言》、《诗薮》、《姜斋诗话》等等,率皆言要理妙,题主如欲知诗者果为何物,不可不读。至于近人今人的二手解读读物,翻翻可以,但往往不能过信。理由就不细说了。
    以后真要入门了,记得看《唐音统签》,这才是好书。
    唐诗:推荐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这个一直都是经典选本,单是中华书局就出过好几个版本了,比如陈婉俊注本、《唐诗三百首详析》、名家集评本等,可以挑一本适合自己的,有一点古文基础的话还是读名家集评本好。还有一本是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中国书店出版的繁体竖排版,不过选诗比较多,唐诗 619首,计84家,宋诗197首,计17家,总的来说是个很好的版本。只是想随意翻翻,并没有太多兴趣就不用考虑这本了。

    宋词:个人最推荐的两本是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和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两人都是名家,选词都很精要,都是只有二百多首,俞平伯本有比较详细的注释,没有赏析类的文章,唐圭璋本是词和简要解读。
    还有两本是俞陛云的《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和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选词量都比较大,想多涉猎一些的话可以看这两本,似乎龙榆生的评价更高些。

    宋诗:想读宋诗可以选钱锺书的《宋诗选注》或金性尧的《宋诗三百首》,这两本就足够了。另:龙榆生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也是很好的选本,想读清词可以看看。

  8. 郑随便说道:

    王步高《披沙拣金说唐诗》、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尚永亮《唐诗艺术讲演录》(当代学者的课堂实录,学术性不强,可读性一流)

    2.扬之水《诗经别裁》、傅斯年《诗经讲义稿》
    3.余冠英《乐府诗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汉魏六朝诗论丛》、《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4.马茂元《唐诗选》、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程千帆《古诗今选》、刘逸生《唐诗小札》、罗宗强《唐诗小史》、宗白华《美学散步》、李泽厚《美的历程》、闻一多《唐诗杂论》、林庚《唐诗综论》、《顾随诗词讲记》、瞿兑园《学诗浅说》、沈祖棻《唐人七绝浅释》、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施蛰存《唐诗百话》、废名《废名讲诗》、吴经熊《唐诗四季》、钱钟书《宋诗选注》、周振甫《诗词例话》、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俞陛云《诗境浅说》、许文雨《唐诗集解》、缪钺《诗词散论》、周汝昌《千秋一寸心》《诗词赏会》、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吴小如《吴小如讲杜诗》、宇文所安《追忆》、吉川幸次郎《宋元明诗概说》、驼玉明《诗里特别有禅》、《莫砺锋诗话》、王志清《唐诗十家精讲》、过常宝《依然旧时明月》

    5.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宋词选注》《唐宋词简释》、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唐五代词选注》、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俞平伯《读词偶得·清真词释》《唐宋词选释》、刘逸生《宋词小札》、沈祖棻《宋词赏析》、王国维《人间词话》、夏承焘《唐宋词欣赏》、《顾随讲词曲》、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缪钺《灵谿词说正续编》、薛砺若《宋词通论》、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微睇室说词》《宋词声律探源大纲 词论》、《胡云翼说词》、《王兰馨赏析唐宋词》

    6.龙榆生《唐宋词格律》《词学十讲》、吴梅《词学通论》、王力《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朱光潜《诗论》、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钱钟书《谈艺录》
    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是众所周知的好,也大体能够理解其意思,关键问题就是尾联两句,我一直就不太理解,“随意”是怎么个意思,但是看这个鉴赏,完全没有提到“随意”啊!不理解“随意”这首诗就感觉不通畅,这是王维连话都说不利索吗?这不是个案啊!后来,查阅其他资料,有的说“随意”是“尽管”的意思,有的说是“春芳随意歇”主语倒置,这里不考证哪个更好,但是这么一解释起码感觉能通顺了。况且,我们还没说王维是不是真的厌恶官场,也没追问为啥厌恶!

    当然,较真一个“随意”可能没有多大意思,但是这不是个案!很多都是这样,对于难解之句含糊带过,避而不谈。好读书,不求甚解,也是一种态度,但是不认为这是鉴赏唐诗的态度。所以,遇到这种问题,不能就此放过,先百度,不行再知网,彻彻底底把它搞清楚,你就不会觉得古人说话不利索,你会理解他们是怎样把自己郁郁深情放入完美流畅而不是佶屈聱牙的诗句里的,你会有“一首顶五首”的感觉!

  9. 木子说道:

    1.唐诗宋词之一
    创造美是最高的乐趣。中国古代诗人无疑是很懂得享受生活乐趣的一群人。唐诗宋词之美在于妙不可言,言尽而意无穷,如空中之音、水中之影。古人把诗词当成言志抒情的工具,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旷达豪放,现代人模仿他们写诗词,但却很难写出其气势和境界,可能是因为达不到他们的胸怀气度。这大概是功夫往往在诗外的缘故吧。

    2. 唐诗宋词之二 黄庭坚说:“天下的美景,好像都是为我们这种人(诗人)提供的。”这是狂言吗?非也。因为也许只有诗人才能将一刹那的光景转化为永恒的文字,就如高明的摄影师才能抓拍到那瞬间的光影美景,并定格成一张张永恒的照片。 我们读诗,觉得诗人说出了我们心里想说但却说不出来的东东。就像悲欢离合,离愁别绪等感受,我们一般人都有体会。他们的诗词能打动我们,是因为能和我们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当我们在异国他乡求学打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少年时熟读过的唐诗宋诗会突然涌上心头,脱口而出。也许只有在那时那刻,才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唐诗宋词之美的震撼力量。

    3. 唐诗宋词之三 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是你会不会抄。苏东坡的《水龙吟》咏杨花,依照章质夫的原韵而作,却胜于原作。周邦彦的宋词也大都是借用唐人诗句改写而成。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化用前人诗句,且改写得浑然天成,无迹可寻。这是模仿还是借鉴呢?再举个例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 唐诗宋词之四
    唐诗宋词的生命力来自哪里?也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或在于诗人对这个世界和生活的敏锐观察力。他要能够深入其中,又能超然其外。这样他才能客观地观察和描写万事万物。他必须对世事有真实的体悟,所以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无病呻吟。他必须随时捕捉自己的灵感火花, 一时兴至之作远胜于刻意为之。他追求意境之美,而不是堆砌华丽词藻。

    5. 唐诗宋词之五
    为什么宋朝文人没有写出什么好诗, 却能创造出绝妙好词?难道是诗难词易? 又或是后人不如前人有才华?原因可能是:唐诗已达艺术的巅峰极致,宋朝文人自叹难以超越,所以另起炉灶–用宋词来表达他们的喜怒衰乐。另一个可能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盛极而衰,唐诗这种体裁也不例外。从诗经的四言诗到五言七言律诗绝句,从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小说,这种文体更替是一个规律。因为一个文体流行久了,它日渐发展出了一些规则,后人再有才华也很难在原有框框限制中有所突破,展现自己的才华。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有戏剧,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6. 唐诗宋词之六 诗歌里的李白豪情万丈,豪爽豁达。呵呵现实生活中的他可能是郁郁不得志,满肚子牢骚的酒鬼。幸运的是,诗歌成了他发泄不满的出气口。幸甚,诗人的一股怨气才能得以舒解,而我们也才能欣赏到他的千古传唱的诗句。假如他官场得意,平歩青云,也许历史上多了一个庸官,少了一位天才诗人。这究竟是他的不幸或幸运?

    7. 唐诗宋词之七太史公司马迁发现了一个真理,即古今大著作,无不是穷愁而著书。“屈原放逐, 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其通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李白和杜甫也是如此。他们满肚子的失意牢骚,忧愁幽思,只好借用文字来浇灌心中之愁苦。流传千古的作品往往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绝不是无病呻吟。
    这让我想到了江郎才尽的故事。年轻时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成了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后来官运亨通,平歩青云,却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他会从文如泉涌到文思枯竭?可能是当官后,养尊处忧,脑满肠肥,酒足饭饱之后堵塞了文思的泉眼。

    8. 唐诗宋词之八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与其说是凭吊诸葛孔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如说是杜甫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和同时代的李白、高适、王维等相比,杜甫根本就是个屌丝,一个不入流的诗人。当时唐人编的诗歌集根本就没有收录他的诗歌。但在他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有一个天才诗人元稹发现了他诗歌的价值。1500多首诗歌连接起来就是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唐朝历史画卷,或者就是一部唐朝的史诗纪录片。杜甫终于完成了一场伟大的逆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想杜甫可以含笑九泉了,因为他能和他的偶像诗仙李白齐名了。 呵呵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满天下。杜甫不象李白那样是天才是学霸,而是一个坚持不懈,笔耕不辍的学渣郭靖,写着写着终于有一天他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呵呵我想他是我们笨鸟最好的励志偶像。

    9. 唐诗宋词之九诗是可以唱的。前两天吴正飞讲课提到了张继的枫桥夜泊,那种感觉很是熟悉,如有一首歌在我心头萦绕,却又忘记了它的来源。今早猛然地想起毛宁曾演唱过的《涛色依旧》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首唐诗的歌词版。呵呵不由地佩服词曲作者陈小奇的匠心独运,化唐诗为歌曲的神来之笔。这又让我想到看过央视中秋晚会上林志炫和王芳演唱的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让人耳目一新。一个是现代唱法,另一个是戏剧唱腔,竟能共存于一首歌中,相得益彰,拉近了古代与现代的距离。往事越千年,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相思还是那个相思。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呵呵,也许天公不会吝啬,自会再降文曲星下凡来薪火相传。那个文曲星会在哪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