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东梅:创新要有爱心和责任心|黎世伦壮澜等获东润丘成桐科学奖

2016年12月18日,由清华大学和东润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创新改变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Eric Maskin,菲尔兹奖得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丘成桐,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科学创新 改变未来”的命题。

本届东润丘成桐科学奖于2016年1月启动,来自海内外1153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数学奖共有643支队伍参赛,物理奖有229个团队参赛,化学奖有107个团队参赛,生物奖有174个团队参赛。本届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已列入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计划。为推动全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本届东润丘成桐科学奖2016年首次设立跨学科综合性奖项——科学金奖。科学金奖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的金奖中产生。金奖得主可获得15万元人民币奖励,银奖奖励10万元。

丘成桐教授(左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左一)、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右一)、东润公益基金会孔东梅理事长(右二)为2016届东润丘成桐科学奖(数学)金奖黎世伦颁奖

丘成桐教授(左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左一)、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右一)、东润公益基金会孔东梅理事长(右二)为2016届东润丘成桐科学奖(数学)金奖黎世伦颁奖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了解到,经过12月15日至16日两天封闭式面对面的交流和答辩,最终评选出本届东润丘成桐科学奖获奖学子。来自广东实验中学的黎世伦获得2016东润丘成桐科学奖(数学)金奖,来自广州市第六中学的林泓隽、洪梓烨、许子潇获得2016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物理)金奖,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壮澜获得2016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化学)金奖,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顺获得2016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生物)金奖。最终,广东实验中学的黎世伦从四个单项金奖中脱颖而出,以出色的综合能力,夺得2016东润丘成桐科学金奖。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出席并演讲。她表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这个社会民族的科学素养有关,与这个社会民族的价值取向有关,与这个社会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有关。除此以外,还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有爱心才能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有责任心才能造福于人类。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致辞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致辞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每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都是一颗未来科学的种子,圆青少年的科学梦是东润的公益使命。”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将始终以进行科学启蒙、传播科学精神为使命,积极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用创新的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

中学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拐点
灌输式教育需向创新教育转型

孔东梅认为,将科学人才培养并聚集在一起,这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各个教育阶段的共同培养,尤其是中学阶段。“中学时代我觉得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吸收各方面的知识非常迅速,同时又面临着上大学,准备进入更高一级的教育环境。所以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拐点。”更多孔东梅演讲:www.yangfenzi.com/tag/kongdongmei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已成为趋势,现今已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在孔东梅看来,与国外注重启发与引导的教育方式相比,我国的教育目前仍以灌输式为主。“可能国外教育会鼓励孩子去思考和提问,去说No,我们的教育更注重引经据典。这样并不是说不好,而是容易压制了孩子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因此,推动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将是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为创新人才提供展示平台
创新教育需社会多元力量共同推动

谈及举办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的初衷,孔东梅说道:“我们希望得到社会各个方面更多的支持,来关心我们的青少年创新教育,为国家储备人才。”

通过举办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和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得以挖掘。孔东梅指出,获得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的学子几乎都会顺利被国内外顶级名校录取,“既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他们进入名校进一步深造提供绿色通道。”

同时,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科学教育与科学创新,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青少年科学人才培养的事业中来。对此孔东梅认为,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关键,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只有发挥多方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她也强调“创新教育的发展不能走极端。减负不等于放弃作业和考试。需要寻找一种最恰当的平衡,通过启发式的引导,让孩子在充满创新的氛围中自由成长。”

以下为孔东梅演讲实录:

大家好。感谢各位在这个隆冬雾霾的日子里,相聚在首届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昨天我们刚刚落幕的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我们来自海内外庞大的评审团从近千人的参赛者中评选出几十位出类拔萃创新性科学人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拔创新性科学人才,因为创新人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新人才的涌现为科学技术的萌发奠定了基础,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发展教育鼓励创造与发明,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提高本国竞争力的重要作用,造就创新人才,是时代需要,是一个国家能否在全球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动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规模与水平。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这个社会民族的科学素养有关,与这个社会民族的价值取向有关,与这个社会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有关。除此以外,还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有爱心才能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有责任心才能造福于人类。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坚持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创新人才怎么培养,应该让学生改变那种以单一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把着眼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应该让学生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课本拓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他所感兴趣的东西。

传统课堂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载体,以教授灌输知识为动力的,这样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利的,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恰恰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创新型教育。今天,虽然有重度雾霾,心情稍微受影响,但看见同学们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的面孔,我不禁想起59年前有一位老人对留学生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八九点钟早晨的太阳,希望寄托于你们身上,未来的世界的确是你们的,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谢谢。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关于东润丘成桐科学奖

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原名“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由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与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先生联合发起设立。自2015年起,该奖项由东润公益基金会资助,并正式更名为“东润丘成桐科学奖”。

到今天为止,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已成功举办9届,参赛区域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多个海内外地区,累计有248个学生团队,465人获奖。而今年有来自海内外的1153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有110多名学生入围全国决赛,这是奖项自2008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同时,决赛专家评审团囊括了国内外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三十余位担任了本届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的决赛评委,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百余名学者参与了各奖项的辅导及评审工作。

八年来,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经历了“滚雪球”式的壮大发展。2016年,东润丘成桐科学奖首度设立化学奖、生物奖,至此奖项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科学上的重要学科,逐渐搭建起以科学奖为总体框架,以数学奖、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奖为基础的中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模式。今年东润丘成桐科学奖专门创立了东润丘成桐科学金奖。此奖面向四个单项奖的金奖团队,最终评选出一名科学金奖。除了很好的基础科目知识储备,现代科学的很多重要突破需要跨学科完成。对此,丘成桐教授阐释道:“科学是交叉发展的。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将是交叉学问发展的时代,我期望我们的学生也能够心胸广阔,能够学习其他学科的学问,让我们的知识能够增长。”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在致辞中对东润公益基金会一贯赞助和支持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并同丘成桐先生一同为祖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新一代人才所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感谢。“东润丘成桐科学奖为中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推出了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道路,这条道路可能布满荆棘,但请你们铭记今天的起点,一个让人激动的起点,满怀对科学的热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不畏艰苦,潜心钻研,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努力中,成就属于自己的科学之路。”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女士表示,“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的评选理念一向是‘优中选精’,所有的国际评审老师们也都是来自各大国际名校,以及获得过学界最高荣誉的学术泰斗。在这里,我们有最好的老师,也有最好的学生。科学奖的意义不仅仅是打造学术的科学精彩,更重要的是琢磨和培养那些不断追求真理,具有科学素养和热情,高知识储备的优秀中学生们,激发和提升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潜能。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实现自我的成长。”

在探索科学奥秘的道路上,很多参赛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专注力。东润丘成桐科学金奖学生代表黎世伦发言, “作为一个参赛者,对我来说这是我在科学研究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在研究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进步。”黎世伦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进行研究的“由衷的快乐”,同时表示,他会继续探索数学的美妙之处,在大学中尽己所能为科学做出贡献。

丘成桐教授高度肯定了本次大赛,反复用“很兴奋”表达自己的喜悦,并表示今天是自己一生里的一个高潮,他一直期望中国的科学能够引领全世界,能够成为一流的科学的大国。丘教授寄语道,“能够培养一大批中国一流的年轻人是我的愿望,我真心希望这批学生能够成才,成为对我们国家、对世界、对人类的科学都能够有进步的人。“

据统计,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历届有20余名获奖学生分别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中外名校就读,仅2015年的数学奖24位得主中,就有1/3的学生已经被国外名校录取,继续深造。孔东梅理事长代表东润公益基金会对学子寄予厚望,“如果说东润丘成桐科学奖的创办撒下了千万颗科学的种子,那么现在可以说科学的种子已经在陆续发芽。也许未来,他们,包括今天在座中的某一位就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牛顿、诺贝尔得主。”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广州学子扬威丘成桐科学奖 五项金奖揽下四项

全英文答辩30分钟

国际上很早就倡导尽可能早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为此设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比如在美国,面向高中生科研成果的“西屋科技奖”(现更名“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奖”)就是典型代表。这个奖项不同于普通的科学竞赛,而是注重创新与实践,鼓励团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中生、大学生的科研热情,许多获奖者后来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借鉴和采用“西屋科技奖”(现“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奖”)的组织与选拔模式,强调创新与团队精神。比赛中,参赛者们要就自己的研究课题,面对数十名来自全球的学界大咖,以全英文答辩。最终,四个学科金奖获得者,要进行第二轮答辩PK,最终决出分量最重的科学金奖。

大赢家黎世伦:“脑洞大开”的问题常常把老师问倒

作为本次比赛的最大赢家,来自省实高二南山2班的黎世伦研究的课题是《从毛细悬浮物理问题引出的凸曲线》,大致内容就是从毛细悬浮中发现凸曲线具有等长投影的性质,在这其中,又有一种特例是等宽曲线。这个常人无法理解的“高精尖”问题,是如何进入一名高中生视野的呢?黎世伦说,这源于南山班导师讲的一个物理小故事,他从这个故事出发,思考出了一个数学问题,通过翻阅资料,发现竟然与一名数学家的思考方向不谋而合,于是便兴致勃勃,一研究就是半年。数学老师伍毅东介绍,这个经历非常“黎世伦”,因为他确实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学生。即使是对于他来说非常简单的高中数学知识,他也会用大学高等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以及提出问题。“他提的问题,以我一个中学数学老师的能力,好多都答不上来。”伍毅东说。

作为一名数学小神童,黎世伦在初一就自学了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用七天时间学会了微积分,对物理同样感兴趣的他,在高一时自学了大学选修课程《钢体力学》。

黎世伦的妈妈是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超级“学霸”,黎世伦在8岁~10岁期间曾跟着妈妈在美国生活了两年。“妈妈推荐了一些Discovery之类的科学纪录片。我天天在家看,看得入迷。现在做研究时发现,小时候看的内容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概念,与我现在整个科学知识网络的构建有分不开的联系。”黎世伦说。至于为什么在中学阶段,能在日常学习之余,看那么多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书籍,黎世伦打趣说:“我没怎么上培训班,把时间省下来自学了。”

林泓隽团队:“接地气”研究征服学界大咖

来自广州市第六中学的许子潇、林泓隽和洪梓烨是本次大赛的物理金奖得主。与黎世伦的研究课题相比,他们的课题相当接地气–研究毛笔分叉。这个点子源于林泓隽。从小练习书法的他,为了让书法爱好者凭可靠量化数据解决毛笔分叉问题,和另外两名小伙伴基于实验得到的数据,通过MATLAB用最小二乘法在用曲面拟合的方法找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得的经验公式,针对不同毛笔和书体对书法爱好者提出分叉的相关建议。许子潇和洪梓烨是同班同学,今年七月,两人商量组队参加比赛,苦于没有好点子,便找来了林泓隽。这个“学霸”在一起,个性特点非常鲜明:林泓隽大方开朗、点子多、创意多,许子潇性格腼腆,跟生人说话会脸红,但分析能力极强,对于建模和数据分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洪梓烨属于“闷葫芦”,但非常具有批判思维,在整个研究中属于“挑刺儿”的角色,不断发现各种漏洞。

在谈及成长轨迹时,三人说得最多的就是“玩”。林泓隽从小玩航模、玩乐高,许子潇喜欢玩机器人,洪梓烨则说自己都是“瞎玩”,没什么特别固定的兴趣。甚至奥数课都是上上停停,父母也不逼他,一切全凭兴趣。指导老师璩斌表示,别小看这个“玩”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培养好奇心以及发现问题能力的过程。“现在很多孩子去培训机构,学的其实是套路,而不是思想。把这些套路拿到现实中,发现其实是用不上的,只有思考问题的能力,才是伴随终身的。”璩斌说。

三个爱玩的大男孩,做起实验来一点都不马虎。林泓隽说,这半年来,他经常研究到深夜一点才睡。因为怕被爸爸妈妈唠叨,只能偷偷的。别人在优酷、土豆上看视频是为了找乐子,他们则是在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上去找“大神”们的实验视频,从而学习借鉴。

李顺:拿得了生物金奖也进得了卡内基音乐厅

华师附中的李顺凭借“音高识别机理与仿生探究”,拿下了今年“丘赛”的生物金奖。这个高高瘦瘦的斯文的男孩,在举手投足间有着浓厚的书卷气。在学霸云集的华师附中“大先班”里,他学会了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尽管他的同桌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了,他的同学也被港科大提前录取了,他仍然在自己的爱好里专注地做着研究。他做的在这次丘奖上拿下了首设的生物金奖。“回到酒店就迫不及待地称了一下奖杯的重量:10.9公斤!”他笑称,这个奖确实是沉甸甸的。

四岁开始练习小提琴的李顺,对音乐有着无比热爱。这次研究的题目也是从音乐上得出的灵感。“我在初三暑假时就想,有人高达千元上一节小提琴课,无非就是让老师听一下音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软件可以自动识别音高音低,自己根据软件的识别结果来自动调节呢?”于是,李顺刚开始的设想就是要做一个音乐打分软件,算法是让电脑识别音高。“后来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除了在音乐培训方面可以用到这个算法,还能用在人工耳蜗上。”李顺解释道,人工耳蜗能识别没有语调的语言,但无法识别音乐的旋律,将来如果把这算法也用在人工耳蜗上,那么戴上人工耳蜗的听障人士就可以享受优美的音乐。

为找算法,他阅读了数百篇论文,尤以国外的论文居多,反复推敲后,他从最初简单的编程想法变成研究生物神经机理,然后再折返回去推编程、算法。每个周末,李顺都泡在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室里做研究,一待就是三个月。他想用电极找听神经元,结果三个月里一无所获。“我想可能就是概率问题吧,有一个研究生花了一个星期就找出来了。”李顺说,自己只要扎下去了,就不会太考虑到结果,因为自己心里确实很想做这件事。

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小学时显现。六年级的寒暑假,他每天花10个小时练习小提琴,初中时小提琴已达到英皇专业一级水平。高中时,他登上了美国的卡内基音乐厅,据他称,这是自己小提琴生涯的最巅峰时刻。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数学江湖:丘成桐和北大的恩怨

➤ 彭实戈、张益唐获2016年度“求是”大奖 | 孙家栋、杨振宁点评

➤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刷爆科学圈,梁振英发文对卢煜明获奖表示祝贺

➤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开创拓扑时代而获奖|附历届获得者名单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煜明、薛其坤:让世界更美好,他们说到做到

您可能还喜欢…

3 Responses

  1. “国美未来基金”成立 杜鹃: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说道:

     2016年12月22日,国美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宣布成立“国美未来基金”。国美控股集团杜鹃女士、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和来自云南鲁甸贫困地区八位师生代表出席仪式。

      未来两天,国美将全程关注并陪伴他们共同度过一次难忘的北京之旅。云南鲁甸孩子们也为这次北京之旅精心准备了自己的绘画作品,通过这一幅幅绘画,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想象。

    国美、中国扶贫基金会领导与鲁甸学生合影

      国美“未来基金“是国美和中国基金扶贫会继国美”未来空间“项目合作之后的又一个重磅合作项目。

      国美“未来空间”项目诞生于互联网开放、协作的理念之下,是国美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成立的改进受灾和贫困地区教育环境,关注被救助者成长的公益项目。项目始于2013年,主要是为灾区或贫困地区的学校搭建多媒体互联网教室,让孩子们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项目第一期在四川雅安地震后,国美第一时间捐助400万元用于灾区的救援,并建成了10间“未来空间”多媒体教室,第二期国美向云南鲁甸贫困地区的9所学校捐赠价值280万元的电器设备,又建成10间“未来空间”多媒体教室,预计每年将有近3万名学生受益。

    “未来空间”互动体验会启动仪式

      国美“未来空间”活动,将会带孩子们走进国美新卖场,了解和体验各种好玩有趣的新科技产品;带孩子们参观天安门、长城、国家博物馆,了解祖国的历史;带孩子们前往清华大学,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孩子们度过一个特别的圣诞节,让他们感受社会和国美给予的关爱。

      “国美未来基金”项目将致力于打造人人可公益的平台,实现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将用于山区灾区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灾区孩子教育与生活的救助。国美希望通过“国美未来基金”项目建立一座与贫困地区孩子沟通联系的桥梁,让社会的爱心力量能够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国美控股集团杜鹃女士讲话

      国美控股集团杜鹃女士表示,国美“未来空间”项目不只是提供物质救助,更重要的是关注被救助者未来的成长,比如帮助灾区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提升和发展自己,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国美希望“未来空间”成为一个爱心的纽带,向社会传递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灾区贫困孩子的成长。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讲话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表示,国美一直拥有的良好社会责任品牌形象,持续支持公益事业,在灾害救援、教育、员工志愿服务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国美爱心足迹。国美一直致力于灾区青少年心灵的呵护,通过“未来空间”计划,为孩子们的梦想创造无限可能。相信有国美这样的企业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一定能共建中国公益事业的美好明天。

    鲁甸学生参观国美门店并与机器人互动

      国美成立30周年以来以“优秀企业公民”为立身之本,一直走在公益事业的最前沿。国美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共同成长,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国美认为,公益事业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最能将企业的经营成果转移到大众手中,进而普惠大众的一种方式。国美将利用自身大平台的资源链接优势和发展生态圈的经验,建立一个开放的公益生态系统,让每个人都能为公益做出贡献。通过国美之力,给公益一个更好的未来。

  2.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的4个关键词说道:

    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2周年纪念日。按惯例,毛泽东的后人们会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其中一般也会有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孔东梅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每年9月9号、12月26号都会去纪念堂看他老人家(毛泽东)。”

    孔东梅、陈东升夫妇,与毛新宇、刘滨夫妇。

    在毛家第三代毛新宇、孔继宁、王效芝等人中,孔东梅是唯一的女孩。孔东梅没有从政,而是经商,前年还登上了“新财富500富人榜”。半个多月前,东润公益基金会成立,孔东梅为该基金会理事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孔东梅较少公开亮相,除了是毛泽东外孙女之外,其红色后代、女性企业家、公益基金会董事长等身份也比较受关注。

    毛泽东外孙女
    “我希望从我的角度去写外公”

    孔东梅生于1972年,其母李敏是贺子珍为毛泽东所生,父亲是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孔东梅于1999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2001年回国。回国后写了三本书《翻开我家老影集》、《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这三本书都与其家族背景有关。

    晚年贺子珍与女儿李敏和外孙女孔东梅。

    6岁前,孔东梅一直在上海和外婆贺子珍生活在一起。毛泽东去世后,她被接回北京。在她眼中,外公既远又近、既陌生又熟悉,“经过天安门广场看到毛泽东画像,沉甸甸的,感觉冥冥之中,外公保佑着我们,心里觉得挺踏实的”。

    “我希望从我的角度去写外公,呈现一个人性化的毛泽东”,孔东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不想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也不会从政治的、历史的角度塑造毛泽东,“我想从第三代后人,同时也是现代女性的角度来看,希望呈现一个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毛泽东,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希望能够用一个新的角度来阐述过去的历史,用一种文化的眼光来发现他们身上那种温暖的人性。”

    红色后代
    “商场不讲究这些背景身份,还是靠实力”

    作为瞩目的红色后代,孔东梅常被问及特殊的身份背景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两年前的12月26日,她做客人民网,以“重温红色记忆 缅怀一代伟人”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孔东梅在线交流时说,“从小父母教育我不要提自己身份的事情,到国外更不能随便提,在国外就是老老实实的学生,很少有人知道身份和背景。以前我常被问到,你有没有通过自己的身份对你事业有什么便利?我觉得这个很少,商场上不讲究这些背景和身份,还是靠实力”。

    孔东梅和母亲李敏。

    孔东梅回忆,毛泽东逝世后,其母亲李敏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经常不由自己的哭,还把自己封闭起来。1999年,孔东梅父亲孔令华去世后,李敏的身心又受到了冲击,再度自我封闭,家里的担子就压在她的身上。

    孔东梅谈到这段经历时提到,人越是逆境,越是压力大的时候,就会越冷静。在面对父亲去世,母亲自我封闭的状况下,她曾给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时任中办主任的曾庆红写过信,他们很快回了信,并给予了孔东梅非常大的帮助,告诉孔东梅照顾好妈妈,会为她用最好的治疗方式。

    女企业家
    参加两岸论坛与蒋介石之孙蒋孝严握手

    2001年从美回国后,孔东梅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2009年7月,第二届海峡两岸女企业家经贸论坛在台北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的300余位女企业界人士参加论坛。“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孔东梅以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份,参加了此次论坛。

    孔东梅与蒋介石之孙蒋孝严合影。

    同年11月16日,孔东梅随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带队的海协会文化教育团,来到了台北,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就两岸文教交流交换意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流中,孔东梅和蒋介石之孙蒋孝严在台北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孙中山先生油画前握手、合影。

    时隔64年,毛蒋两家后人会面、合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有记者追问孔东梅,“你和蒋孝严先生的握手合影,是被安排的吗?现在大家都称是‘被握手’照片。”

    孔东梅笑答,“我是跟随海协会文化教育团去台的,而身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蒋孝严先生,当时则和吴伯雄先生一起来欢迎我们。我俩的见面,确实是一个巧合。至于握手嘛,当我、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蒋、吴4人合影后,王、吴都说‘你们(指孔、蒋两人)合个影吧’,我们就对着镜头握手了,没有谁先谁后,是同时的。”

    公益基金会董事长
    夫妇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第242位

    2012年10月,一则新闻引起了媒体关注:毛泽东孙女孔东梅和孙女婿陈东升回到贺子珍的故里江西永新参观考察。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2013年度“新财富500富人榜”排名中,陈东升与孔东梅夫妻二人以50亿元财富位列第242位。

    孔东梅陪同丈夫陈东升(左二)参观访问。

    陈东升与孔东梅相识多年。陈东升1996年创办泰康人寿,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进入泰康人寿,成为该公司创始人之一。她曾回忆说,在泰康人寿的3年中,她从端茶倒水打杂干起,几乎在各个部门都干过:“随着泰康人寿变成十几万员工的大企业,我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今年12月12日,由泰康人寿发起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东润公益基金会成立,孔东梅担任董事长,继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后又有了一个新身份。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东润公益基金会成立后的首个项目,就是从泰康人寿手中,接手其承办多年的丘成桐科学奖,东润丘成桐科学奖是一个挖掘并培养有前途的年轻科学天才的奖项。孔东梅称,她成立基金会并且选择丘成桐科学奖的初衷是“我们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来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一定是精英家庭,所以一个好的平台是对他们人生有重大的意义,这里对每个孩子都非常公平,我希望能从公益的角度来讲帮他们实现梦想。”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 王姝 实习生 王俊

  3. 孔东梅,时尚而又独立的红色新名媛说道:

      孔东梅,出国留学学会独立
      孔东梅1972年出生在上海,这时,她的外公毛泽东已是晚年。母亲李敏把女儿的照片送给毛泽东看,希望老人家能为外孙女取个名字。沉思良久的毛泽东说:“就叫东梅吧。东是我的名,而梅是我平生最喜欢的花,是一个很好的名。”
      孔东梅的童年是在外婆贺子珍的怀抱中度过的。少年时代的她受母亲影响,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还曾有过当中国的海明威,拿诺贝尔文学奖是孔东梅年少时的梦想。上学之后,她舞文弄墨的成果开始频繁见诸自编的板报、班刊、系刊和校刊之上。
      1996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刚刚创办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那时公司刚刚开始创建,有忙不完的工作,她几乎每天都得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下班。孔东梅从端茶倒水打杂做起,几乎在各个部门都干过。“随着泰康人寿变成几十万员工的大企业,我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提起那段经历孔东梅颇有感慨。
      1999年,孔东梅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告别妈妈,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当时,在那边只有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孔东梅的身份。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亲人和朋友,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人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孔东梅觉得自己的心情完全变了,她慢慢融入到了全新的环境中,以浓厚的兴趣看待多元化的世界,一有空,她就去博物馆、剧院和书店。
      孔东梅自己没想到的是,她一直想要挣脱的“束缚”,最终却成为自己事业的起点。她在美国学习的是“国际政治”。站在“国际”这个角度,让她对自己的 祖国有了全新的感觉。孔东梅坦言,她到了国外,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角度来看待外公、认识外公,才真正意识到外公的伟大之处,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美国留学那段日子里,母亲李敏寄来的回忆录《我的父亲毛泽东》深深触动了孔东梅。书中有外公对女儿的骨肉深情:12岁的李敏从异国他乡归来,和父亲团聚了。毛泽东拉着女儿乐滋滋地向自己的战友介绍说: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洋宝贝”……
      孔东梅说:“我一边读一边哭,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很多细节令人难以平静。毛家三代女性都有在异国学习的经历。29岁出国的外婆算是‘老’留学生,4岁出国的妈妈是‘小’留学生……从外婆到母亲,她们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
      好像被某种使命催促着,200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毕业典礼的第二天,孔东梅就打包回国了。回国之后,她去了很多外公生前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开始一边走访,一边记录。
      2003年,孔东梅推出了《翻开我家老影集》一书。这是孔东梅的第一本尝试之作,在她的追述中,让更多的人知晓了毛泽东一家三代女性的情感和人生历程。
      让孔东梅意犹未尽的是,这本书里关于外婆贺子珍的故事有很多还没讲出来。她的第二本书《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随后就诞生了。站在后代人的角度上,她把贺子珍对毛泽东的回忆和讲述重新还原,讲述了人们所不熟悉的爱情传奇。
      此后,孔东梅又推出《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根据采访中国前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首次披露了很多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往事。2009年,孔东梅推出《毛泽东箴言》,书中选择了360条毛泽东语录,从观世、正己、待人处事的角度,重点放在一些对于生活方方面面有所启迪的地方。该书推出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销量就达20万册。
      
      孔东梅,平静又简约的时尚名媛
      在毛家第三代后人中,孔东梅长相可能与毛泽东最为神似,和毛泽东年轻时一样,孔东梅身材高挑而清瘦,而下巴上那颗痣,甚至不用介绍都可以让很多人认出她。
      孔东梅的身上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平静与简约,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只做了一件事情:坚持自己的风格。所以,这位令普通人艳羡不已的女人在公众面前出现的时候,旁人几乎很难定义“她”究竟是谁:当她出现在社交派对上,是一个戴着古奇手表,穿阿玛尼、普拉达的时尚美女;当她坐在自己的“菊香书屋”里的时候,是一个斯文雍容的女企业家,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孔东梅都更接近于一个精英个体的成功案例。
      喜欢简洁大气的服装,会在国贸和新光天地逛街购物,孔东梅的优雅着装和风度赢得了时尚圈人士的好评。她的“时尚”似乎偏离了人们对毛氏家族的想象,这让她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2010年春天,孔东梅还为一本杂志拍过一组照片,被西方媒体冠以中国“红色新名媛”的称号。她当时的穿着很优雅,没想到却被一些人批评为“不够严肃”。对此,孔东梅说,她自己平时是什么状态,就展现出什么状态。
      
      “中国人现在多么个性,多么讲究时尚,多么自我!”孔东梅感慨说,所以她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都很考究,她会选一些简洁大方的服饰。她对时尚也越来越关注,除了做一些艺术展,也在赞助设计师。
      2012年10月孔东梅嫁给陈东升。今年57岁的陈东升1992年创办了中国本土最大的拍卖公司嘉德拍卖。四年后, 嘉德公司的运营状况日趋稳定,陈东升开始把主要精力用在创办泰康人寿,这时,孔东梅是他的得力助手,共同创业的经历给他们打下感情基础。
      婚后,孔东梅与母亲李敏及丈夫陈东升一起,来到外公外婆曾经战斗过的井冈山、吉安等地,缅怀先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外,他们还代表泰康人寿向吉安革命老区捐赠人民币一千万元。
      陈东升说,他和孔东梅在事业上互相帮助,平时两人在一起很开心。
      孔东梅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她感到现在的生活充实而幸福。于她而言,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和很体贴的家人,已经足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