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论坛专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中国的科学发展势不可挡

“是这儿吗?”

11月的一个上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图书室。没有任何渲染和铺垫,杨振宁先生清晰有力的声音就这样在门口响起,倒教等待采访的我们猝不及防。

在2016年1月17日举行的未来论坛2016年会上,杨先生就曾带领各位嘉宾正式启动了未来科学大奖,并对未来科学大奖给予了高度评价。


杨振宁先生在未来论坛2016年会上对未来科学大奖寄以厚望

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杨振宁先生也将再次作为嘉宾来到现场。随着年会将近,在清华园中,杨振宁先生再次接受了我们(未来论坛)的采访。

杨振宁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杨武之本身就是数学家兼数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数学系硕士、博士,是第一位因数论研究而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回国后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杨振宁从小便显示了过人的天赋,4岁认字3000多个,5岁已将《龙文鞭影》烂熟于心。更多杨振宁解读:www.yangfenzi.com/tag/yangzhenning

1945年,杨振宁取得公费赴美留学资格,选择了与父亲相同的母校——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那时,这个研究院的院长是奥本海默——没错,就是教科书上的“原子弹之父”、没事和老朋友爱因斯坦下盘棋的那个奥本海默。杨振宁在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学理论和量子场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那一年,杨振宁只有35岁。然而正如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远比他借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光电效应重要,杨振宁的“规范场论”甚至比宇称不守恒有更深远的意义。

未来论坛2016年会上,黄晓明致敬杨振宁先生

未来论坛2016年会上,黄晓明致敬杨振宁先生

著名数学家弗里曼·戴森曾在演讲中这样说道:

“在我这一代的物理学家中,他(杨振宁)接替外尔的位置成为一只领头鸟……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为所有已知粒子和其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模型框架,这个模型就是今天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通过证明爱因斯坦的重力场论适合于同样的框架,以克里斯托夫三指标符号规取代范场的作用,杨振宁为这个理论上写下点睛之笔……这是杨振宁对物理学的伟大贡献。这是一只领头鸟的贡献,它高高地飞翔在诸多小问题构成的热带雨林之上,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些小问题上耗尽了一生的时光。”

在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后,晚年的杨先生仍然闲不下来。用他的话说,物理学“神妙无比”,研究得越深越觉得如此。对科学的热爱让他虽已94岁高龄,仍思维敏捷,谈吐犀利,目光矍铄。谈及科学及未来科学大奖的重要意义,杨先生殷殷寄语道:

没有科学的发展,世界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样子。在90多年前,我刚出生的时候,近代科学还没有被引进中国。有10万多人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马路。新中国建国后,经历了改革开放,近代科学才高速地被引进来。而引进来的这几十年非常成功。科学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本来落后的中国,有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形下,未来论坛设置未来大奖是有特别的意义的。鼓励年轻人走向科学是极重要的。我相信,三年五载之后,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我尤其高兴的是2017年将首次颁发的两个大奖,香港中文大学的卢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薛教授,他们所做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大奖本着开始时的步骤和程序,将来一定会越办越好。


未来论坛2016年会上,杨先生从一片玻璃谈起中国科学的发展

而对于中国科学的未来,杨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驳斥了一部分人的悲观论调,称中国科学的发展并非缓慢,而恰恰相反,是非常之快:

中国要在几十年之间把西方几百年的科学发展追上来,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中国过去这几十年,做得非常非常之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从那样的起点达到今天的状态,这个是千千万万非常努力、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共同达成的结果。但凡想一想的人都会同意,中国科学的发展是非常之快的。中国的科学发展势不可挡。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虽然问题还有很多,但总的方向跟总的速度可谓惊人的好。

未来论坛2017年会&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从2015年诞生,到2017年两周岁生日,一路走来,背负着众多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前辈的期待,未来论坛一直以推动科学、成就未来为己任,从不敢忘却初心,从不曾略有懈怠。2017年1月14-15日未,未来论坛2017年会暨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盛典,我们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学势不可挡的蓬勃之力。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世界拥有了诺贝尔奖,中国拥有了“未来科学大奖”

➤ 彭实戈、张益唐获2016年度“求是”大奖 | 孙家栋、杨振宁点评

➤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什么不如戏子?李小文VS姚贝娜、王宝强…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揭晓,中国科技史从此有了大陆企业家的印迹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文小刚:创新的定义就是树立自己的标准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煜明、薛其坤:让世界更美好,他们说到做到

您可能还喜欢…

10 Responses

  1. 杨振宁三个子女全部定居美国 终于知道他为什么选择翁帆了说道:

    翁帆和已经去世了的杨振宁前任妻子杜致礼照片做对照,两人的相貌竟然惊人的相似。翁帆在28岁时选择了82岁的杨振宁作为丈夫,与崇拜有关。她把自己当成了民国时期的杜致礼。而民国时的杨振宁一表人才,儒雅俊朗!

    杨振宁在晚年选择翁帆,是不是在怀念自己的妻子,因为他们的气质竟那样的相似。

    杨振宁的结发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当时,杨振宁是杜的数学老师!2003年10月因病过世。1951年长子杨光诺出生,现为电脑工程师。1958年次子杨光宇出生,现为化学家,1961年女儿杨又礼出生,为医生 。2000年,三个子女全部定居美国。

    发妻杜致礼离世于2003年10月,而仅14个月后杨振宁便与翁帆喜结连理,似有薄情之嫌。不过,很多人在看了三人的合影后,便有所释怀。大概,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了吧。

    杨振宁对翁帆说“将来若我不在了,我赞成你再结婚。”为妻子的未来留下许多空间,这是一位看过人生风景的丈夫的体贴。

    俩人婚后很是恩爱,出门都是十指相扣,翁帆对杨振宁也是全心全意的照顾。如今已携手走过12个年头,至今恩爱不减当年。如今94岁杨振宁还是那么身体硬朗,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向众人解释。同时这段老少恋也一度被无数人称之为典范,恩爱夫妻的楷模。

    94岁杨振宁和40岁翁帆,曾经最让人恶心的老少恋,如今很恩爱

    在爱情中流行一句口头禅: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体重不是压力。当年28岁的翁帆嫁给耄耋老人杨振宁时,面对着外界很多的质疑声,不过两人伴随着这些质疑已经走过12个年头了。

    翁帆曾经是广东外贸大学的高材生,在校内是数一数二的气质美女,如今才40岁的翁帆,脸上却透露一种岁月的痕迹。

    翁帆长相十分的普通,但是确实物理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在物理方面有着很好的天赋。翁帆也曾有过一段婚姻,但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的时间久宣告结束。

    杨振宁老婆后因病去世,翁帆寄信给远在美国的杨振宁慰问。接触中两人发现有很多地方有相同的爱好兴趣,久而久之由无话不谈的知己升级为情侣,最后在重重压力下结为夫妇。

    俩人婚后很是恩爱,出门都是十指相扣,翁帆对杨振宁也是全心全意的照顾。如今已携手走过12个年头,至今恩爱不减当年。如今94岁杨振宁还是那么身体硬朗,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向众人解释。同时这段老少恋也一度被无数人称之为典范,恩爱夫妻的楷模。

  2. 杨振宁翁帆夫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熊秉明雕塑代表作说道:

    8月26日,94岁的杨振宁偕夫人翁帆26日现身中国美术馆,向该馆捐赠其收藏的3件熊秉明雕塑作品。杨振宁回忆自己和熊秉明是“总角之交”,“熊杨两家曾在清华园里做了8年邻居,我和秉明是最知心的朋友之一。

    熊秉明是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3件作品中的《笔架》是熊秉明专为杨振宁创作,作品背面有二人名字缩写,是二人友谊的见证。《骆驼》和《马》是艺术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创作,融汇了中国写意精神和西方抽象风格。

    杨振宁回忆自己和熊秉明是“总角之交”,“熊杨两家曾在清华园里做了8年邻居,我和秉明是最知心的朋友之一。”他说,“秉明有几件雕塑我非常喜欢。一个是他给母亲做的头像,一看就非常亲切,很像熊家妈妈,也是天下所有母亲的样子;还有一个是跪着的牛,我起名《孺子牛》,雕塑的放大版现坐落于南京大学校园;还有一个位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鲁迅头像,把鲁迅先生不肯妥协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杨振宁上台发言期间,翁帆不时举起相机和手机为他拍照和录像。

    同时,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于右任书法精品3幅,分别是《行书七言联》、《草书轴》和《行书信札》。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有着极高艺术价值,近年来在拍场上也屡创新高。

    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近年来,美术馆事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许多艺术家、收藏家及社会机构,向以中国美术馆为代表的国有美术馆捐赠了大量珍贵的艺术作品,不仅大大丰富了国家美术收藏,使更多的文化财富能够为广大群众所共享,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据悉,中国美术馆近年不断获得国际友人和社会知名人士的艺术捐赠,不仅有老舍、高二适、吴印咸、王临乙等国内艺术大家的作品,还入藏了达利、珂勒惠支、法兰西艺术院众院士等国际大师的作品。

  3. 李银河:杨振宁和翁帆的“激情之爱”更纯粹说道:

    “激情之爱”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虽然被所有的文学艺术一再讴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遇到。杨振宁和翁帆的关系,就属于纯粹的激情之爱。

    激情之爱一般不会发生在很熟悉的人之间,由于熟悉,就没有了神秘感,当对对方的一切了如指掌之时,就不会迷恋,而没有迷恋,也就不大容易产生激情。

    激情之爱往往发生在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二者的情感受到社会地位的阻隔,比如穷小子与娇小姐,王子与灰姑娘。地位差异越大,越容易激起仰慕和垂怜的激情,而这种情愫是激情之爱的酵素。

    激情之爱往往发生在违反习俗的人际关系之中,比如违反年龄性别规范。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振宁和翁帆。还有小说《洛丽塔》中像爱上洛丽塔的那位老人。像没有生育动机的同性之间的恋情……也常常显得更加纯粹。因为这两个人从世俗的眼光看,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如果他们无论受到多大的压力还是要在一起,原因多半是激情之爱。

    激情之爱有时甚至仅仅发生在精神上,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由于肉体的阻隔,可望而不可即,精神之火更加炽烈,有时能够达到可歌可泣的程度。

    正因为其罕见,其违反习俗,其违反规范,其非现实或非肉体的性质,激情之爱显得不自然,反常,与寻常的自然的人际关系相比,它显得过于激烈,略显夸张,有攻击性和毁灭性,最极端者会导致情杀和自杀。由于这样的极端事件的发生,激情之爱更显得不自然,甚至惊悚。

    尽管它显得那么不自然,甚至凶险,凡是经历过激情之爱的人都会同意,它是一种马斯洛意义上的高峰体验。在陷入激情之爱之时,人的心灵纯粹、激昂、甜美,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人生最有趣的经验。

  4. 杨振宁娶娇妻惹争议,很多人却不知道翁帆也是二婚说道:

     生于1922年的杨振宁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而他却还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1976年7月出生在广东潮州的翁帆,今年不过40岁,这么算来杨振宁和翁帆两人相差54岁,如果说爷孙恋一点也不过分。

      杨振宁的发妻杜致礼同样也是一个民国才女,他出身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就是民国时期高级将领杜聿明,说到她是怎么和杨振宁认识的呢,其实杨振宁当时还是杜致礼的老师,当时在西南联大附属中学读高中的杜致礼认识了她的数学教师杨振宁。后来杜致礼只身前往美国留学,进入宋美龄为她安排的美国著名女子学院“卫斯里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可惜不久家道中落,不得已杜致礼只好转到纽约圣文森学院,而后她见到了已经五年未见的老师杨振宁,也许是他乡遇故知,总带着那种特殊年代特殊的感情成分,仅仅在第二年,28岁杨振宁和23岁杜致礼在普林斯顿举行了婚礼,之后杜致礼移居美国随丈夫杨振宁生活在一起,直到2003年,杜致礼因病去世。

      在杜致礼去世以后,另外一个女人开始进入了杨振宁教授的生活,她就是杨振宁现在的妻子翁帆,那么翁帆是怎么认识杨振宁的呢?
      1995年暑假,当时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而当时还是学生的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清纯可爱的翁帆深得科学家夫妇的喜爱,就是这一次偶遇,此后多年,她和杨振宁夫妇偶有书信往来。直到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突然接到了来自杨振宁打来的电话,邀请她到中文大学见面,正是这一次见面让翁帆走进了杨振宁的生活。

      就是这次见面以后,杨振宁对翁帆难以忘怀,他孤独的心被这个率真的姑娘温暖了,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有空闲,杨振宁就会忍不住拨打翁帆的电话,而翁帆也渐渐习惯了在课余时间接听杨振宁的电话,这成了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时不能如期接到杨振宁的电话,她会有一种失落感。直到有一天,翁帆正在广州和好友逛街,杨振宁的电话又打来了,翁帆就对着电话说:“我正和上次跟你提过的那个朋友逛街呢。”被晾在一边的好友看出了苗头,打趣翁帆说:“杨教授是不是喜欢上你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喜欢上你,不会这么频繁地给你打电话。”翁帆羞得满脸通红,后来他们真的相爱了,就在那一年,2004年12月24日,翁帆与杨振宁教授正式登记结婚。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翁帆嫁给杨振宁之前,也有过一段婚姻,从汕头大学毕业后,翁帆和很多人一样进入企业工作, 后来她在深圳工作了3年,其间和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在香港办理了结婚手续,然而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就宣告破裂,这之后翁帆报考研究生,又开始了她的学业生涯,直到最后和杨振宁结婚。

      其实这段婚姻备受外界争议,但对于杨振宁和翁帆来说早已看淡这些,常人说夫妻难免会有七年之痒,可如今他们也幸福地度过了12个年头,在争议之下,翁帆坦诚无怨无悔,始终陪伴在杨振宁教授身边,这段忘年恋你怎么看?

  5. 王不二说道:

    首先必须声明:无论从罕见病,从畅销书,还是从学术成就的角度,霍金先生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霍金曾经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黑洞理论能够得到验证,从而拿一次诺贝尔奖。那么问题来了:杨振宁到底有多伟大呢?

    下面请看,杨振宁十三项 “诺奖级别” 的成果:

    (A)统计力学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变理论)。论文序号: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体问题)。 论文序号: 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杨-Baxter方程)。论文序号: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论文序号: 69a。

    (B)凝聚态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论文序号: 61c。
    B2. 1962 ODLRO(非对角长程序)。论文序号: 62j。

    (C)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受恒)。论文序号: 56h。
    C2. 1957 T,C andP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论文序号: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论文序号: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论文序号: 64f。

    (D)场论
    D1. 1954 Gauge Theory(杨-Mills规范场论)。论文序号: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论文序号: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论文序号:75c。

    以上引用自:Beauty and Physics: 13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Chen Ning Yang, Int. J. Mod. Phys. A 29, No. 17, 1475001 (2014)

    事已至此,连上述论文题目都看不懂的喷子们,也只好拿邓稼先和翁帆说事儿了。

    低维生物永远无法理解高维世界的多样性。即使物理学家的伟大,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叶企孙因为桃李满天下而伟大,邓稼先因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而伟大,杨振宁则因为一次次刷新了全人类的认知极限而伟大! 曾经有人问:霍金是不是被过誉了?正确答案是:不是霍金被过誉,而是比他更牛的科学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杨振宁就是其中之一。最令我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在自己单身的情况下,爱上年轻漂亮的姑娘会成为一个人的污点?

    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只有文革这样暗无天日的大环境下,知识和美丽才会等同于罪恶。

    最后以古人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行藏以道,出处因时,使无三顾频烦,亦以水镜鹿门,甘心肥遁;
    成败论人,古今同慨,似此全才难得,尚有子由承祚,刻意讥评。

    这是张曜孙题武侯祠,也就是写诸葛亮的一副楹联。什么意思呢?

    上联说,如果不是政治环境绝对可靠(三顾茅庐),就算你伟大如诸葛亮,还不如像水镜先生司马徽、鹿门隐士庞德公一样,躲得远远的。

    下联说,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来黑你,就算你伟大如诸葛亮,也还有苏辙、陈寿之流,站着说话不腰疼。

    试想把这副联挪到杨振宁的身上,毫无 PS 痕迹。客观地说,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类,都没有资格评价杨振宁。你连人家在半个世纪前发表的论文都看不懂,还好意思出来指点判决?

    不过杨振宁也不会在乎。

    他瞄了一眼网上的各种乱黑,想:怎么这么多虫子?

  6. 蒙歌说道:

    杨振宁真的太伟大了。他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4个领域的13项世界级贡献,不禁让人想到Landau十诫。希望熟谙他老人家八卦的同学也多了解一下学术方面的造诣,有利于你跟别人谈笑风生。

    题主为什么要加上不考虑个人问题来评价杨振宁呢?加上个人问题其实更显其高大。他作为一个有能力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类,如果当时回国了,对中国的发展会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这个地球对于人类文明来说,那就是可惜就是损失,应该庆幸他没有回来被斗死并为科学作出重要突破。

    说到上帝的最后一个礼物,娶了28岁的翁帆,一句歌词一张图就让你懂了一切并心生佩服——Never mind 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对于那些得不到或者得到后又逝去的真爱——朕,就是想当这样的汉子。

    有些中国人真是太可怕了,对他人非要敲骨吸髓才能满意。

    杨老对物理学的贡献可以说历史上是排的进前十的。Yang-Mills场是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过上十万年,百万年,千万年,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他的名字就会被印在课本上,这造福了全人类的伟大工作,真正值得万世瞻仰。跟为了某个国家研制武器相比实在是另一个尺度的贡献。

    这里我们还没有提他杰出的领导能力,帮助很多地方建设了一流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流的人才。

    然而即使是这种人,回到国内,收获自己应得的待遇和爱情,也让国人眼红脑热、气急败坏了。他的第二段婚姻是双方自愿的,也没有影响到他人的利益,为什么就不能被接受?他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全人类的更重要的进步,以及避免政治迫害,没有回国科研,完全正当。你有什么资格让他必须榨干自己的血给你喝才算道德?他晚年回国,帮助清华建立了国内顶尖水平的高研院,帮助培养了两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的待遇哪里过分了?

    有些中国人,非要别人像邓稼先一样,牺牲自己的全部青春、事业,家庭被分开、家人被迫害,就为了军事实力给你自己带来的个人利益,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记得有人问过穿越回建国前后对科学家说什么,有的人竟然反对告诉这些科学家将来会发生的政治迫害。真是太可怕了。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可以坐看一两代人被羞辱和虐杀。

  7. 拔草为生说道:

    四种相互作用中两种由Yang-Mills场描述,并且如果有第五种很可能依然是Yang-Mills场,如果有大统一很可能依然是Yang-Mills场,凝聚态中也有Yang-Mills场。因为宇称不守恒而得了诺奖而宇称不守恒都比不上Yang-Mills场的重要性基础性。weinberg-witten定理证明,可重整理论自旋必须小于2,而自旋为1的粒子必须是只能是Yang-Mills场。
    把杨的Yang-Mills场以及宇称不守恒去掉,单考虑其凝聚态方面的贡献,依然吊打一般水平的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
    杨以前被挖去石溪,去之前石溪的粒子物理一片空白,现在即便杨已经走了,石溪的粒子物理依然全美至少前20.
    现在杨在清华,清华物理系建系区区三十年,在杨的远见卓识下,如今清华的物理科研水平是中国离世界顶尖大学水平最近的物理系之一。当年张守晟来找杨做粒子物理,杨劝其做凝聚态理论,张如今因理论预言拓扑绝缘体并被实验证实 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巨大的领域,并成为了诺贝尔奖的热门获选人,而杨当时不看好的粒子物理,这几十年来,除了实验缓慢地不断验证几十年前的理论以外毫无进展。而张如今也因杨的人脉而在清华兼职,并且还带出了清华本土博士祁晓亮成为斯坦福的教授。清华的凝聚态理论最近也不断涌现出了能在世界物理最顶尖几所大学里拿到教职的学术新星,这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杨的功劳。

     Yang-Mills规范理论是整个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标准模型的两大部分电弱统一模型和量子色动力学(QCD)都是靠Yang-Mills规范理论建立起来的,其中电弱统一模型直接用了他提出的SU(2),量子色动力学在他的基础上扩展到了SU(3)。标准模型的建立已经成全了7次诺奖,Higgs是最后一次。
      标准模型来自规范对称场论,规范对称场论来自杨米尔斯方程,杨振宁1954年发布该方程,并明确指出该方程用于描述基本粒子,后面和李政道合作的宇称不守恒更解决了建立弱力理论和弱电统一理论具体工作的最关键问题。
      有7个诺奖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奖的,例如丁肇中希格斯,研究标准理论获得成就间接获得诺奖的有几十个,杨振宁垄断了理论物理带领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六十年来的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6个菲尔兹奖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3个和杨米尔斯方程相关,3个和杨巴克斯特方程相关)。
      盖尔曼是一代奇才吧?两条腿的图书馆,夸克之父。他处处和费曼较劲不服气。但是盖尔曼在杨振宁面前很谦虚,他自己多次声称量子色动力学不过是将杨振宁标准模型的su(2)对称性扩展到su(3)而已。杨振宁多次生日他都不远万里赶过来参加。
      杨振宁当然是一代物理学宗师,是科学泰斗,何止是伟大?

        1994 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将北美地区奖额最高的科学奖(25 万美元)——鲍尔奖颁发给杨振宁。颁奖的正式文告指出,授奖给杨振宁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场论,这个理论综合了有关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我们对宇宙中基本的力提供了一种理解。作为20世纪观念上的杰作,它解释了原子内部粒子的相互作用,他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重构了近40年来的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这个理论模型,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产生类似的影响。
      引用自:HIT物理小站 – 人人小站《杨振宁,不只是宇称不守恒,杨-米尔斯理论,近代物理的基石,足以获得第二次诺贝尔奖!》这是鲍尔奖的官方文告的内容啊,美国诺奖科学家上百,二战后绝对一股独大的科学豪门,他们的公开文告不会胡说吧?
      请看清楚啊,文告有 “综合了有关自然界的物理规律”、“对宇宙中基本的力提供了一种理解”、“解释了粒子的相互作用”、“重构了40年来的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排列在****之列”这些词汇啊,如果是学物理的应该知道这些词汇的意义。富兰克林学会排名杨振宁在前四名,死了三个在世的杨振宁是第一没有争议吧?
       这是94年的文告,而且希格斯粒子的证实表明杨振宁又一次获得极大成功,他的公式更重要了!

  8. 醉落魄说道:

    至少目前在美国人心中是这样,一些美国人甚至认为他是在世的爱因斯坦(可能有些夸大)。他的规范场理论可以比得上牛顿运动定律,简洁,有效,规整,其实真正写成论文也没多少东西,但这是基石,你做理论研究就绕不开(我不是很懂大物,所以就不展开说了)。
    再举一个小例子,我们院(本人数学狗一枚)计算数学的徐利治老师(很有成就,华罗庚的学生,华罗庚当年钦点院士,但由于某些原因没选上,今年96岁高龄),有一次他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课时无意中提到他当年在西南联大批改过杨振宁的作业(当年华罗庚是杨振宁的授课老师,徐利治做助教,华本人比较忙,所以好多事情都是徐做 ),大家听到这些,都不去过问徐老师的研究了。。他们都想了解关于杨振宁的一些事情(/汗 )由此可见杨老的影响力。

    “(1) 弱作用宇称不守恒(诺贝尔奖工作)
    (2) Yang-Mills非交换规范场理论(弱电统一的基础之一)
    (3) 费米子系统的Bethe ansatz严格解和Yang-Baxter方程(引起数学领域对辫子群和纽结理论的广泛研究)
    (4) 非对角长程序(凝聚物理的核心理论之一)
    (5) 磁单极子的量子化和规范理论中的拓扑结构(拓扑场论的开创性工作,微分拓扑被引入物理学)
    (6) Lee-Yang单圆定理(相变现象的基础理论)
    (7) 2D Ising model的自发磁化和临界指数(临界现象和普适类的开创性工作)
    (8) 玻色气体的Lee-Huang-Yang修正(富有远见的理论,50年后方被冷原子实验证实)

    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位神级人物不用说了。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被称为近代物理的黄金时代,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在玻尔等人的基础上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这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自然是二十世纪前半页物理上最重要的成就。这群人中,功底最好的当属狄拉克,不仅证明了薛定谔和海森堡的理论是等价的,后来还成功的把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开创了量子电动力学。杨振宁没有赶上这个时代,他进入研究领域始于四十年代。但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在统计物理(李杨定理,杨巴克斯特方程),粒子物理(宇称不守恒),场论(杨米尔斯)…都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杨米尔斯理论,比宇称不守恒的意义还要重大。
    所以纯粹学术地位上考虑,可以直接排在爱因斯坦之后,和狄拉克并列,在薛定谔和海森堡之前。虽然有人将朗道,费曼,杨振宁称为爱因斯坦之后最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但是从他们的学术成就上来看,杨还是要高他们一筹。

  9. 韩冬说道:

    杨先生是很厉害的物理学家,是属于即智慧高群有多产重要工作的超一流学者。
    作为一个侧重点不太一样的发言,我想说现代物理的规范场论它本身和由它衍生的一系列理论,是人类目前为止最精确和最高深的学问。促成这个局面除了奠基者的贡献外还有一大批顶级物理学家的工作所造就。
    这种例子其实很多,当初牛顿年代提出光是粒子和爱因斯坦的光电子,到费曼那个年代的光子涉及的内涵一直在加深和丰富。
    另一个是全息原理,从Hawking, t’hooft, susskind, maldacena最后到witten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要的内涵注入。哦,这里又出现杨振宁的名号哦。
    还是让同行科学家述说自己的同行吧。如果有人需要一个简单的答案那么就是
    很!厉!害!
    至于他个人生活的选择,如果你觉得不理解,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其他著名物理学家的故事,比如那个坐轮椅上过太空的和那位折腾猫的喜欢戴圆眼镜已故的。

    身为混高能物理圈的小砖工,我也来贡献众多回答中渺小的一个吧。

    杨先生对物理学的贡献绝对是大师级别,尤其是其他几位中提到 杨米尔斯理论,可以说是近现代物理的基石,大统一理论的指路明灯。我一直相信这个工作值得获得一个诺贝尔奖,但是没有获得也没有什么,正如就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没有令其获得第二次诺贝尔奖一样。

    为什么需要希格斯机制?这是为了解决由杨米尔斯理论面临的问题:规范玻色子的质量从哪来?而规范玻色子是与规范群的生成元相关的,而杨他们提出的理论正式引入了一种生成元非对易的规范场,直接成为了W,Z,光子和胶子等传递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存在的理论基础。我不知道在近现代物理里还有多少比这个更重要的工作。

    至于质疑其没有早早回国的,第一,他研究的问题对当时国内所需要的技术没有特别大的关联,回来也是浪费。 第二,谁敢保证文革时期他的人身安全?不要跟我说什么为了大义牺牲了也很伟大之类的无用的话,身为一个顶尖物理学家,他所需要做的是好好保护自己养好身体然后去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只需要这样就可以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

    他的成就绝对不是看基本科普书看两页维基百科可以体会的,如果深入到场论、粒子物理、凝聚态等各个理论领域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体会他的贡献到底有多么重大。

    因为杨振宁牛逼的地方都是专业领域内的,说出来90%的大众(包括我)听不懂。都知道他拿诺贝尔,但他拿诺贝尔的那个定律名称可能都有很多人报不上来,更不用说理解了。

    而大众能看懂的,除了一个诺贝尔,都是他的凡人面:不是饮食男女的桃色八卦,就是些本身或许就不甚严密又被无良媒体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于是,单就公众形象来看,似乎被矮化了。

    其实,他的历史地位,只有专业人士才有资格评议。而且就算他的凡人面影响了形象,也多是私人事务,连其成就上的尘埃都谈不上,咱们又何必多嘴呢?

    类比科学界也如此。如果说牛顿和爱因斯坦属于物理人和大众都认为牛逼的第三种大牛的话,杨振宁、泡利和诺特应该属于第二种。而远古科学家例如阿基米德,可能就成了第一种。毕竟,在学习中虐过你的大牛更容易受你尊敬,被你轻松学懂的大牛,一般会被看轻。
    在比较上述三类大牛的历史地位时,第一类和第二类并无高下之分。事实上一个时代的第二类大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第一类大牛。而第三类大牛地位要更高些,就物理而言,牛顿爱因斯坦和麦克斯韦位列前三甲应该是毫无争议的。而第四名到第二十名,法拉第,焦耳,拉格朗日,玻尔兹曼,洛仑兹,普朗克,居里夫人,波尔,薛定鄂,海森伯,狄拉克,泡利,费米,费曼,朗道,杨振宁,温伯格……等等由于分别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大牛不好比较,无法具体排名。事实上,列这个单子注定会被喷:一定有人说「为什么特斯拉没有列上去?依我看他要XXXXXX……」「漏了赫兹,可见答主是学渣」,「看不起帕斯卡怎的,因为你初中就学所以就轻视?」,「盖尔曼好歹也是夸克之父吧」「你不懂弦论吧……」………………

  10. 韩冬说道:

    杨先生是很厉害的物理学家,是属于即智慧高群有多产重要工作的超一流学者。
    作为一个侧重点不太一样的发言,我想说现代物理的规范场论它本身和由它衍生的一系列理论,是人类目前为止最精确和最高深的学问。促成这个局面除了奠基者的贡献外还有一大批顶级物理学家的工作所造就。
    这种例子其实很多,当初牛顿年代提出光是粒子和爱因斯坦的光电子,到费曼那个年代的光子涉及的内涵一直在加深和丰富。
    另一个是全息原理,从Hawking, t’hooft, susskind, maldacena最后到witten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要的内涵注入。哦,这里又出现杨振宁的名号哦。
    还是让同行科学家述说自己的同行吧。如果有人需要一个简单的答案那么就是
    很!厉!害!
    至于他个人生活的选择,如果你觉得不理解,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其他著名物理学家的故事,比如那个坐轮椅上过太空的和那位折腾猫的喜欢戴圆眼镜已故的。

    身为混高能物理圈的小砖工,我也来贡献众多回答中渺小的一个吧。

    杨先生对物理学的贡献绝对是大师级别,尤其是其他几位中提到 杨米尔斯理论,可以说是近现代物理的基石,大统一理论的指路明灯。我一直相信这个工作值得获得一个诺贝尔奖,但是没有获得也没有什么,正如就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没有令其获得第二次诺贝尔奖一样。

    为什么需要希格斯机制?这是为了解决由杨米尔斯理论面临的问题:规范玻色子的质量从哪来?而规范玻色子是与规范群的生成元相关的,而杨他们提出的理论正式引入了一种生成元非对易的规范场,直接成为了W,Z,光子和胶子等传递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存在的理论基础。我不知道在近现代物理里还有多少比这个更重要的工作。

    至于质疑其没有早早回国的,第一,他研究的问题对当时国内所需要的技术没有特别大的关联,回来也是浪费。 第二,谁敢保证文革时期他的人身安全?不要跟我说什么为了大义牺牲了也很伟大之类的无用的话,身为一个顶尖物理学家,他所需要做的是好好保护自己养好身体然后去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只需要这样就可以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

    他的成就绝对不是看基本科普书看两页维基百科可以体会的,如果深入到场论、粒子物理、凝聚态等各个理论领域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体会他的贡献到底有多么重大。

    因为杨振宁牛逼的地方都是专业领域内的,说出来90%的大众(包括我)听不懂。都知道他拿诺贝尔,但他拿诺贝尔的那个定律名称可能都有很多人报不上来,更不用说理解了。

    而大众能看懂的,除了一个诺贝尔,都是他的凡人面:不是饮食男女的桃色八卦,就是些本身或许就不甚严密又被无良媒体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于是,单就公众形象来看,似乎被矮化了。

    其实,他的历史地位,只有专业人士才有资格评议。而且就算他的凡人面影响了形象,也多是私人事务,连其成就上的尘埃都谈不上,咱们又何必多嘴呢?

    类比科学界也如此。如果说牛顿和爱因斯坦属于物理人和大众都认为牛逼的第三种大牛的话,杨振宁、泡利和诺特应该属于第二种。而远古科学家例如阿基米德,可能就成了第一种。毕竟,在学习中虐过你的大牛更容易受你尊敬,被你轻松学懂的大牛,一般会被看轻。
    在比较上述三类大牛的历史地位时,第一类和第二类并无高下之分。事实上一个时代的第二类大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第一类大牛。而第三类大牛地位要更高些,就物理而言,牛顿爱因斯坦和麦克斯韦位列前三甲应该是毫无争议的。而第四名到第二十名,法拉第,焦耳,拉格朗日,玻尔兹曼,洛仑兹,普朗克,居里夫人,波尔,薛定鄂,海森伯,狄拉克,泡利,费米,费曼,朗道,杨振宁,温伯格……等等由于分别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大牛不好比较,无法具体排名。事实上,列这个单子注定会被喷:一定有人说「为什么特斯拉没有列上去?依我看他要XXXXXX……」「漏了赫兹,可见答主是学渣」,「看不起帕斯卡怎的,因为你初中就学所以就轻视?」,「盖尔曼好歹也是夸克之父吧」「你不懂弦论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