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的研究生涯及自噬作用是什么

10月3日,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3日中午11时30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以表彰他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大隅良典是日本第2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第6位医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大隅良典的获奖理由为他在发现自噬这一过程的机理上取得的成果,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自噬已经被认知超过50年,但是这一过程在生理学和医学的重要性只有在大隅良典的颠覆性研究之后才得到体现。

而当大隅良典接到得奖通知时感到很惊讶,他说:“我很惊讶,我在我的实验室。”

此前,大隅良典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探明了细胞自噬的启动机制。本次研究对预防和治疗由细胞自噬引发的癌症及神经类疾病有重要意义。2013年,大隅良典就曾和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水岛升成为生理及医学奖有力候选人,二人证明了生物蛋白质在体内被分解、再利用的“自噬性”机能。这一具体成果已于2016年7月11日刊载在美国知名科学杂志《Developmental Cell 》上。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了解,大隅良典(日语:大隅良典/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 Osumi Yoshinori,1945年2月9日-),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现任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基础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前沿研究机构特聘教授。大隅教授是细胞自噬研究的先驱,曾获得京都奖、盖尔德纳国际奖及日本人第2座威利奖。

大隅良典人物成长经历及其研究生涯

时值太平洋战争末期的1945年2月9日,大隅良典出生于日本福冈县福冈市,其父为九州帝国大学教授,大隅良典则是家中四兄弟的老么。幼少时期,大量阅读兄长赠送的自然科学读物,其中又以八杉龙一的《动物的历史》、麦可·法拉第的《蜡烛的化学史》、三宅泰雄的《空气的发现》(空気の発见)最令他感动,也启发了对科学的兴趣。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其后,大隅上京,考入东京大学理科二类。起初他想在理学部学习化学,但又被教养学部新设置的基础科学课程有兴趣,便转变了方向,神原秀记与渡边公纲成为他在基础科学科的同级生。1967年从东大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进入东大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继续深造。由于受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研究吸引,他师从今堀和友教授。博士班时期,大隅其实是在京都大学大学院就学的[4],1972年结束东大博士课程(期满退学),1974年取得东大理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关于Korishin E3作用机制的研究」。

大隅良典的博士导师今堀和友师从水岛三一郎(1962年、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故大隅也是水岛三一郎的再传弟子。此外,水岛三一郎的孙子水岛昇曾是大隅的学生,并与大隅一同入选2013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研究生涯

在恩师今堀和友的引介下,大隅远渡美国,进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拉尔德·埃德尔曼的研究室,在洛克菲勒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当时,埃德尔曼的研究方向,开始从免疫学转向发育生物学,大隅也确立了毕生从事体外受精研究的方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其后,大隅响应的东大教授安乐泰宏的邀请,返回日本。1977年至1986年间担任东大理学部助手,1986年升任讲师,1988年转至教养学部担任助理教授。1996年转至冈崎国立共同研究机构设置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所,担任教授。2004年担任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生命科学科兼任教授[3][4]。2009年从综研大退休,获名誉教授称号。同年担任东京工业大学综合研究院特聘教授。现在是东工大前沿研究机构特聘教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主要成就

专长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知名的成就,是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由于相关论文被大量引用,因此名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06年,日本学士院高度评价大隅的成就:「一贯正面致力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的阐明,完全不跟风」,并授予他日本最高学术奖日本学士院奖。2012年再以极高评价获得「诺贝尔奖的最后一哩路」京都奖基础科学部门。2016年10月3日,由于“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隅从属的学术团体包括:日本植物学会、日本植物生理学会、日本生化学会、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会等。更多科学家故事:www.yangfenzi.com/tag/kexuejia

科普:什么是“自噬作用”?

自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196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能够消灭自身内部物质,方式是将其包裹进一个膜结构中,从而形成小型囊体并被输运至被称作“溶酶体”的回收机构进行分解。对这一过程开展研究非常困难,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其知之甚少。

所谓自噬作用,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相应地,自噬作用也可能降解潜在的毒性蛋白来阻止细胞损伤,或是阻止细胞的凋亡进程。然而自噬并不总是良性反应,它更像是在走投无路时进行的一场豪赌。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自噬是细胞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的过程,细胞借此分解无用蛋白,实现细胞自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细胞自噬除了能够分解细胞内的老化物质及有害物质,维持身体健康外,不少有冬眠习性的哺乳类还会利用这一现象,让细胞内的物质再生以此维持生命。

直到上世纪1990年代,在经过一系列出色的实验之后,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找到了与自噬作用有关的关键基因。随后他开始致力于阐明酵母菌体内自噬作用的背后机制,并发现与之相似的复杂过程也同样存在于我们人类的细胞内。大隅良典的研究更新了我们关于细胞物质循环的旧有观点,他的研究开启了理解自噬作用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关键作用的崭新道路,如生物体对于饥饿的适应或者机体对于感染的反应。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自噬作用机制在一些类型的疾病,如癌症和神经疾病等病症中也发挥了作用。更多诺贝尔奖解读:www.yangfenzi.com/tag/nuobeierjiang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去年此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而在今年的诺奖揭晓之际,人们也期盼着看到更多的华人科学家出现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两位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成为诺奖的热门候选人,他们入选了化学领域的预测名单:张锋在老鼠和人类细胞中应用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卢煜明在孕妇血浆中检测到胎儿游离DNA,取得无创产前检测的创造性成果,9月19日他还刚刚获得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其他各奖项的具体揭晓时间如下(北京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3日17时30分;

物理学奖:10月4日17时45分;

化学奖:10月5日17时45分;

和平奖:10月7日17时;

经济学奖:10月10日17时45分;

文学奖:10月13日。

1901年-2015年最受欢迎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普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生于:1849年9月14日,俄罗斯梁赞
卒于:1936年2月27日,俄罗斯列宁格勒
获奖时工作机构:圣彼得堡军事医学院
领域:消化生理学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获奖评语:“他在消化生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扩展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知。”

主要工作

人体通过消化过程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伊万·巴甫洛夫通过对犬类的肠道手术来研究各类消化过程。在1890年代,他发现了在神经系统影响下,身体不同部位如何影响肠道的运动,以及胃液和其他体液的分泌。他还指出了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饥饿会激活胃液分泌。此外,他证实了胃粘膜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敏感程度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

生于:1881年8月6日,苏格兰洛克菲尔德
卒于:1955年英国伦敦
获奖时工作机构:英国伦敦大学
领域:抗菌药物、细菌学、生物化学
获奖情况: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获奖评语:“发现了青霉素及其对各类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主要工作

在微生物视角下,生命意味着对生存权的不停争夺。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对此非常着迷,他的工作台上总是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培养皿。1928年,他发现一个培养皿中霉菌的生长开始阻碍附近细菌的生长。他由此得出结论,霉菌中包含了某种物质,可以有效阻碍细菌生长。这种物质后来被命名为青霉素(盘尼西林),成为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基础。

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

生于:1928年4月6日,美国芝加哥
获奖时工作机构:美国哈佛大学
领域: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获奖情况: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他们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工作

1944年,奥斯瓦尔德·艾弗里(Oswald Avery)证明了DNA是遗传密码的载体。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发现了DNA分子结构,为艾弗里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解释。这种双螺旋结构包含了遗传代码,并解释了如何进行自我复制。

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

生于:1843年12月11日,德国克劳斯塔尔
卒于:1910年5月27日,德国巴登巴登
获奖时工作机构:德国柏林传染性疾病研究院
领域:细菌学、疾病传播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其在结核病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

主要工作

结核病是一种会对身体组织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特别是在肺部。罗伯特•科赫曾在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研,并在1882年发现了结核菌。他后来深入研究结核菌素,这是一种由结合细菌形成的物质,希望其可以用来治疗结核病,但被证明无效。罗伯特•科赫不认为人类结核病与动物结核病之间存在关联,这一点上,他并非完全正确。

屠呦呦(Youyou Tu)

生于:1930年12月30日,中国宁波
获奖时工作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北京
获奖情况:与另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她所发现的治疗疟疾的全新疗法。”

主要工作

许多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都是由昆虫传播的寄生虫引起的。疟疾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造成的,会导致严重的发烧。传统中医使用青蒿治疗发烧。在20世纪70年代,在深入研究传统的草药后,屠呦呦提取除了抑制疟原虫的青蒿素。基于青蒿素发展处的药物拯救了了数百万人的生存。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

生于:1868年6月14日,奥地利维也纳
卒于:1943年6月26日,美国纽约
获奖时工作机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美国纽约
领域:血液学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其发现人类血型系统。”

主要工作

当一个人由于事故或疾病流失大量的血液后,必须得到及时补充。那时,从一个人身上往另一个人身上输血的后果经常是灾难性的。卡尔·兰德斯泰纳最终发现了原因:不同人的血液在混合时,有时会产生凝结的血液细胞。他在1901年解释道,人们有不同的类型的血液细胞,即不同血型。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开始按照血型是否匹配为原则来进行输血。

威廉姆·C·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

生于:1930年6月28日,爱尔兰拉梅尔顿
获奖时工作机构:德鲁大学,美国纽约麦迪逊
获奖情况:与其他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其发现蛔虫寄生感染的全新疗法。”

主要工作

许多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都是由昆虫传播的寄生虫引起的。河盲症是由小蠕虫病毒感染眼角膜所引起的致盲。淋巴丝虫病,或者叫做象皮病,也是由一种蠕虫造成的,会产生慢性肿胀。大村智(Satoshi Omura)通过培养细菌产生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物质。1978年,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一种名为阿维菌素的新药,其衍生物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象皮病的发病率。

塞韦罗·奥乔亚(Severo Ochoa)

生于:1905年9月24日,西班牙卢阿尔卡
卒于:1993年11月1日,西班牙马德里
获奖时工作机构:纽约大学医学院,美国纽约
领域: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获奖情况:与另一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他发现了生物合成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机制。”

主要工作

DNA和RNA承载了生物遗传密码,并决定了其传递的过程。塞韦罗·奥乔亚研究了DNA和RNA的形成过程,以及是那些酶在控制着这一过程。通过研究细菌,奥乔亚Marianne Grunberg-Manago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聚合酶。最初,人们认为这种酶基于DNA包含的信息来合成RNA,但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虽然这种酶也被证明确实有其他重要的功能。

1.png
弗朗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生于:1916年6月8日,英国北安普顿
卒于:2004年7月28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获奖时工作机构:生物分子学实验室,英国剑桥
论语: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获奖情况: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他们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工作

1944年,奥斯瓦尔德·艾弗里(Oswald Avery)证明了DNA是遗传密码的载体。1953年,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结构,为艾弗里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解释。这种双螺旋结构包含了遗传代码,并解释了如何进行自我复制。

1.png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
(Frederick Grant Banting)

生于:1891年11月14日,加拿大阿里斯顿
卒于:1941年2月21日,加拿大纽芬兰
获奖时工作机构: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
领域:内分泌学、代谢学
获奖情况:与另一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获奖评语:“表彰他发现了胰岛素。”

主要工作

糖尿病是一种人体无法正常代谢糖分的疾病。医生意识到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腺产生的胰岛素缺乏造成的,但又无法证明这一点。弗雷德里克·班廷怀疑胰腺中产生的另一种物质胰蛋白酶,造成了胰岛素的不正常分泌。在1921年,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尔斯·贝斯特(Charles Best)对犬类进行了治疗,并使它们不再产生胰蛋白酶。胰岛素由此开始被用于治疗糖尿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全盘点

在诺贝尔奖体系中,有一部分是颁布给那些在生理学界或医学界有杰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这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届获奖人中不乏改变医学世界的牛人,例如发明青霉素的弗莱明,还有我国杰出科研工作者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教授。

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布是在1901年,现在就让我们来盘点下1901年到2015年间环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生的事情吧。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数量

从1901年开始计算,一共有106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颁发。其中有九年没有颁发相关奖项:1915, 1916,1917, 1918, 1921, 1925, 1940, 1941 以及 1942。

那么为什么这些年都没有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呢?在诺贝尔基金会章程上写道:如果在考虑范围内的所有科学发现没有足够的重要性,奖金将被保存至下一年。如果第二年,仍然不能颁发奖项,那么奖金将纳入诺贝尔基金的受限资金中。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贝尔奖没有颁发。

◆ 共同分享和独享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题

为什么诺奖可以共享呢?原因就写在诺贝尔基金会章程上:如果两项科学发现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那么诺贝尔奖的奖金可以平均分为两等分。如果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科学家参与了一项能获奖的科学发现,那么诺贝尔奖可以同时颁发给他们。但是,一届诺贝尔奖不能分给三位以上的获奖者。

◆ 获奖者的数量

据统计,1901年至2015年间,前后共有210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 获奖者的生日

获奖者中,最常见的生日是5月21日和2月28日。

◆ 获奖者的平均年龄

据统计,1901年至2015年间全部获奖者的获奖平均年龄为58岁。

最年轻的获奖者:迄今为止,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是弗雷德里克·G·班廷(如上图),他和他的助手于1923年因成功分离胰岛素而得奖,获奖的时候年仅32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佩顿·劳斯,他发现了病毒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获得196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的时候已经87岁了。

◆ 女性获奖者

全部210位获奖者中,只有12名是女性。而在这12人中,只有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如下图)是独享诺奖,其余均和他人分享当年的诺奖。

1947 – 格蒂·特蕾莎·科里
1977 –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
1983 –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
1986 –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
1988 – 格特鲁德·B·埃利恩
1995 – 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
2004 – 琳达·巴克
2008 –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2009 –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以及卡罗尔·格雷德
2014 – 梅·布莱特·莫索尔
2015 – 屠呦呦

◆ 多次获奖者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获得两次或以上次数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准下一个就是你。

◆ 死后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主中,没有人是在死后才获奖的。从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已经明确表示,诺贝尔奖不能颁布给已经过世的科学工作者,而在宣布获奖后获奖人才去世的情况不在其列。

在1974年之前,诺贝尔奖颁发给已故科学工作者的案例也只有两例:196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Dag Hammarskjöld)达格·哈马舍尔德以及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Erik AxelKarlfeldt)。

而在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如上图)在获奖前三天已经去世。但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还是决定将奖项颁发给他,因为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召开的诺贝尔大会上,委员会颁布奖项的时候并不知道斯坦曼教授已经离世。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家庭树

科学伉俪:
卡尔·科里和格蒂·科里夫妇(Gerty Cori and Carl Cori,如上图)因发现糖原的催化转化原因同时获得194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梅·布莱特·莫索尔和爱德华·莫索尔夫妇(May-Britt Moser and Edvard I. Moser)因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同时获得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父子兵: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n,化学奖)和乌尔夫·冯·奥伊勒-切尔平(Ulf vonEuler,医学奖);
阿瑟·科恩伯格(ArthurKornberg,医学奖)和罗杰·科恩伯格(Roger D. Kornberg,化学奖);

龙兄虎弟: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经济学奖)和尼克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医学奖);

◆ 强制放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只有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获奖者所在国当权者强制要求放弃领奖。二战期间,阿道夫·希特勒驳回三位德国科学家接受诺贝尔奖的请求,其中就有193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哈德·多马克(如上图)。

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是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库恩以及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道夫·布特南特。不过,他们之后还是接收了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没有奖金。

◆ 获奖者以及他们的专业领域

获奖者涉足领域最普遍的是基因科学,共有48位科学家获奖。

◆ 获奖者的无间合作

科学研究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伟大的发现更需要科学家之间无间的合作,就像多名诺贝尔获奖者之间都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提名

在提名数据库中,你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奥地利神经学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1856-1939,如上图),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界的奠基者,曾经先后32次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却从来没有获奖。

1929年,一位专家进入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中,他表示佛洛伊德的工作没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工作没有科学价值。也许佛洛伊德的工作就是这样不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所接受。在1936年,佛洛伊德甚至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是他的相识,诺奖得主罗曼·罗兰。

诺贝尔奖的提名数据被尘封了50年之久,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是由瑞典雕塑和雕刻艺术家埃里克·林德伯格设计,图案描绘了一位医学天才正伸出手用碗收集从石缝中流出的水,尝试给怀中罹患疾病的少女解渴的画面。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十分精美,可以说每一本证书都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都是由瑞典或者挪威最顶尖的艺术家和书法家制作而成。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用他大部分的资产——超过3100万瑞典克朗(折合现在17亿200万瑞典克朗)——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以表彰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或做出杰出研究、发明以及实验的人士。

◆ 单词“Laureates(获奖者)”的来源

单词“Laureate(获奖者)”本义是戴着桂冠的人。在希腊神学中,阿波罗就是这样一个戴着桂冠出场的人。桂冠则是由月桂树(拉丁语:Laurusnobilis)的枝条和树叶编织成的圆形王冠。在古希腊,桂冠一般授予体育竞技的胜利者或是文学领域的佼佼者,是荣誉的象征。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煜明、薛其坤:让世界更美好,他们说到做到

➤ 女科学家颜宁开讲啦演讲稿:人生的意义在于你为世界留下什么

➤ 你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韦尔切克(Wilczek)之间只差这一张书单

➤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刷爆科学圈,梁振英发文对卢煜明获奖表示祝贺

➤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什么不如戏子?李小文VS姚贝娜、王宝强…

➤ 马海德:这位首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有点不一样

➤ 拯救科学,需要一剂猛药:科学家们必须走出象牙塔,走进现实

您可能还喜欢…

11 Responses

  1. 会计金融说道:

    先讲与老先生获奖相关的研究背景,再讲为啥就他一个人得了诺奖。风格很通俗,内行见谅。查了下相关资料,细胞自噬好像主要针对真核生物的细胞,所以下面所指的都是真核生物了。

    1.与老先生获奖相关的背景,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通俗的说呢,就是在外界环境刺激下,细胞降解掉自己内部组分的过程。细胞自噬是个重要的生命活动,比如国庆节,你在加班,晚饭还没吃,这时候你的细胞就会启动细胞自噬,降解一些组分,把一些大分子变成可以代谢产能的小分子,为你的大脑活动+1s(不过这是应激反应,长此以往,对健康不好,所以还得按时吃饭)。。。还有呢,为啥老年人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症呢,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神经系统的细胞自噬相关的机制出了问题,导致淀粉样的错误折叠的蛋白不能被细胞及时清理,大量累积,最后导致一些神经环路的破坏(相关机制还望内行补充指正)。细胞自噬还有许多其他生理学意义,欢迎大家补充

    2.为啥就这位老先生一人得了诺奖
    我们常常讲从0到1很难,在细胞自噬这个领域,这位老先生做的就是一系列从0到1的工作。
    很多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我们都是通过模式生物获得的(因为模式生物简单容易上手,就跟量子力学的研究是从电子,谐振子,氢原子的相关知识入手的一样),细胞自噬的相关知识也不例外。我们选啥模式生物好呢?

    还有细胞自噬是个复杂的生命活动,按照分子生物学家的基本信念,一个再怎么复杂的生命活动,背后就是那么几个关键基因负责执行与调控的,那么对于细胞自噬,这几个关键基因是什么呢?在他之前,没有人知道。

    既然细胞自噬是一个细胞内部发生的现象,我们就找个单细胞生物做模式生物好了,大隅良典给出的建议是面包酵母(因为这是他的长项)。这还不算是从0到1的工作。
    这里有个问题,大隅良典之前,细胞自噬是在哺乳动物中先发现的,是由溶酶体来执行的,在面包酵母中,还没有过细胞自噬相关的报道。根据已有研究,酵母中的液泡相当于动物中的溶酶体,那么如果我们发现在酵母中的液泡中出现细胞自噬现象就好了。问题又来了,当时的显微技术还不足以看见酵母液泡中的细胞自噬现象,大隅良典很聪明,他是这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假设:酵母的液泡执行其细胞自噬过程,
    推论:如果把细胞自噬的过程打断,那么会有很多自噬到一半的所谓自噬小体在液泡不断积累,就会被我们所看见。

    于是,他就构建了许多与液泡相关的酵母突变体,并且得到了符合他预期的结果(如左图),此外在构建突变体的过程中,他也得到了与细胞自噬相关的基因(遗传学的套路),这就是真正从0到1的过程。

    这个从0到1的工作,叫做范式转换,借用诺奖颁奖委员会的话来作为总结:
    Autophagy has been known for over 50 years but its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was only recognized after Yoshinori Ohsumi’s paradigm-shifting research in the 1990’s. For his discoveries, he is awarded this year’s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参考资料:
    1.The 2016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http://www.cell.com/abstract/S0092-8674(11)01276-1
    3.Autophag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2016年10月4日更新,请看BioArt微信号的解读文章《
    【BioArt深度】“自噬”获诺奖为何只授予大隅良典?——梳理自噬领域重大发现历程
    》,讲的很专业,值得一看。

    当年程序性死亡(细胞自杀)拿诺奖后,大家就想着自噬啥时候拿奖。

    大隅良典拿诺奖是迟早的,不过一个人独享比较难得,毕竟这些年来诺奖流行斗地主三人组合,突然来一个人,好不习惯。

    简单的说一下吧,自噬,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吃自己。
    自噬这个单词autophagy就是源于希腊词语auto(自我)以及Phagein(吃)。

    当年科学家发现了细胞能够将自身成分用膜包起来,形成袋状囊泡并运送到溶酶体降解掉。

    但是这个东西到底是啥机制,研究起来比较困难。
    而大隅良典的牛逼之处就在于搞清楚了这个机制,他在酵母中找到了自噬的关键基因ATGs ,随后他阐明了酵母中自噬的机制,而同为真核生物的人类,细胞中拥有一样的机制。

    这个自噬有啥用呢?一句话,废物利用。

    他可以把细胞内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废物包起来,然后跟溶酶体合起来回炉重造,这样这些东西就可以从新利用咯。
    诺奖给的配图很精彩,把衔尾蛇变成了衔尾龙,碉堡了。

    比如蝌蚪变成青蛙过程,尾巴蜕掉就涉及了自噬。

    获奖理由:This year’s Nobel Laureate discovered and elucidated mechanisms underlying autophagy, a fundamental process for degrading and recycling cellular components.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发现并阐明自噬的基本机制,这是细胞降解和再利用其成分的一项基本过程。
    The word autophagy originates from the Greek words auto-, meaning "self", and phagein, meaning "to eat". Thus,autophagy denotes "self eating". This concept emerged during the 1960’s, when researchers first observed that the cell could destroy its own contents by enclosing it in membranes, forming sack-like vesicles that were transported to a recycling compartment, called the lysosome, for degradation. Difficulties in studying the phenomenon meant that little was known until, in a series of brilliant experiments in the early 1990’s, Yoshinori Ohsumi used baker’s yeast to identify genes essential for autophagy. He then went on to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autophagy in yeast and showed that similar sophisticated machinery is used in our cells.
    自噬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auto”,意思是“自我”与“phagein”,意思是“吃”。因此,自噬是指“自我消化”。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可以通过收缩细胞膜,将物质消化,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溶酶体,一个袋状的囊泡。溶酶体可以运输这些物质,并将其降解。对于自噬的研究一直存在困难,而90年代初,大隅良典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的实验,他们利用面包酵母,以确定对细胞自噬而言必不可少的基因,并且接着阐明了在酵母自噬中存在的基本机制,而且表明类似的机制存在于人体中。
    Ohsumi’s discoveries led to a new paradigm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cell recycles its content. His discoveries opened the path to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importance of autophagy in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in the adaptation to starvation or response to infection. Mutations in autophagy genes can cause disease, and the autophagic process is involved in several conditions including cancer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
    Ohsumi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理解细胞消化其内容物的新的范例。他的发现为我们了解自噬现象在许多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例如对侵染的反应。并且,自噬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疾病。自噬过程又涉及若干条件,包括癌症和神经性疾病。

    老先生独揽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是说是当之无愧的。有幸12年曾在东京都听了次老先生的讲座,感受良多。承蒙老先生教导,才使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使自己研究的课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诺贝尔委员会表示,大隅良典的发现有助了解细胞如何自行循环回收,研究人类身体如何适应饥饿和对感染作出反应。有关发现对研究脑退化症、癌症和帕金森症有很大帮助。

    细胞自噬除了能够分解细胞内的老化物质及有害物质,维持身体健康外,不少有冬眠习性的哺乳类还会利用这一现象,让细胞内的物质再生以此维持生命。大隅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经使用一种微生物酶,成功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内的自噬过程,但是这种现象的具体机制一直未能探明。

    大隅教授这次的发现更新了我们关于细胞物质循环的旧有观点,他的研究开启了理解自噬作用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关键作用的崭新道路,如生物体对于饥饿的适应或者机体对于感染的反应。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自噬作用机制在一些类型的疾病,如癌症和神经疾病等病症中也发挥了作用。

    这次一起入围的科学家在基因编辑、肿瘤免疫等研究方向都很热门,大隅良典获奖被认为多少有些在意料之外,并且“自噬”的概念也已经是提出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在临床应用方面也还并不明朗。诺贝尔奖可以看作是对大隅良典及团队对这一方向持续研究的肯定,同时也体现出了诺贝尔奖评审们对基础医学的重视。

    不可否认的是,大隅良典在有关细胞“自噬作用”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作出重大贡献。

    自噬和2015年诺贝尔化学家即DNA修复很相似。自噬总体上属于细胞自我修复的机制,是把失序的细胞丢弃并清理,但不知道会不会产生新的细胞器?而DNA修复机制则是DNA特有的修复机制。细胞自噬超过阈值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ACD)。所有自噬对于疾病特别是癌症的作用是个复杂问题;这个也类似于DNA修复机制,对于癌症来说也是一个复杂问题。

    然而对于复杂问题,系统论有一个基本的思路,那就是跳到上一个层级来找解决问题。

    自噬对于疾病特别是癌症的作用其实是有不确定性的,有人说促进癌症,有人说抑制癌症,这就构成了一个复杂问题。
    类似于DNA修复机制,同样对癌症来说,有人说DNA修复可以阻碍癌症细胞死亡,有人说DNA修复机制起作用是正常细胞不宜变成癌细胞。总之,不同条件下,自噬和DNA修复机制有着不同的表现,而这个条件却比较模糊。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
    如同量子力学无法与相对论统一,也无法与经典力学理论无法统一,因为量子力学其实研究的是一个复杂问题。由于复杂系统经常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问题,但通过细致确定部分的机制是无法预测整体的方向。所以量子力学再怎么研究清楚,它的不确定仍然阻碍对于现实经典力学可以解决的问题的解决。
    系统论的思想告诉我们解决复杂问题最简单的思路就是抛弃原有曾经的复杂性,跳到上一个层级来寻找解决办法,如果依然是复杂问题,那么继续往上跳。
    DNA的上一个层级就是细胞器,这个正好是自噬研究的层级,然后继续往上跳就成了细胞的层级。所以我语言自噬在细胞内的机制是一个复杂问题,必须跳到细胞的增加来研究,类似于研究凋亡和坏死一样,这样让不确定的部分自我对冲消失,体现的是细胞层面的确定性。

  2. 我不叫尾田与说道:

    大隅先生拿诺贝尔奖简直太reasonable了。自噬和细胞凋亡,在生物学上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002年诺奖给了细胞凋亡机制的发现者之后,自噬机制拿诺奖就已经几乎是板上钉钉了,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大隅先生一直都是日本离诺奖最近的人之一,日本这边早就预测他要拿奖,所以东京工业大学不让他退休。据说日本这边庆祝他拿诺奖的准备都做了好几年了(未经证实)……刚刚路过东工大门口,停满了媒体的车辆,大家都等着采访呢~~~ 附图:现在的东京工业大学大岡山校区。

    谢邀……这个问题好难讲啊。关于日本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处于什么水平?这样的问题应该邀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都呆过的生物汪来回答啊。单谈中日生物界,不是量的差别,是质的差别。

    科研氛围截然不同。对比诺奖韩和小保方事件就可窥一斑。诺奖韩事件现在已经冷下去了,大约会不了了之,根本没有调查,相关的科研项目与经费一点也没追究。此类事情的影响是很坏的,如果让造假者功成名就,谁还愿意踏实做事呢都会去投机。小保方事件后理研自上而下都有大震动(辞职之类),笹井自杀谢罪,文部省对小保方科研经费追偿,早大也是自上而下的罚俸追责。不仅如此,小保方事件过去两年了,各部门的清算反省至今不绝(对我等砖工最直接的影响是:现在要申博士学位比两年前麻烦千百倍啊…)。日本学界的自律还是很严苛的。

    而且,日本人做科研的,大都是真爱。日本收入水平平均,做什么行业,工资差别都不大,所以人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喜爱的事业。这和国内学术官僚、学术明星是很不同的,为了真爱做科研的人,自然会更认真负责,做出科学新发现的可能性当然比功利者高。

    另外,日本人能做科研也是因为衣食无忧吧。毕竟生活安定是人的基本需求。在日本做科研的人受人尊重,大家会觉得你很厉害,而且总能找到能养活自己的工作的,所以真正喜欢的人们也就愿意做科研。对比国内,研究所的砖工们真的能买得起房养得起娃么,清北毕业的博士真的能找到追的上北京房价的工作么?总是先要温饱,才能谈理想的。而日本早已实现温饱了,所以才有底子做科研。

    至于说日本科研起步早,诺奖周期长,中国新世纪以来科研投入也很大,所以二三十年后也会有成批诺奖的。真是笑话。细想来,现在国内生物界(作为通讯单位)做出过什么令人瞩目(够诺奖)的成绩么?我读纸少,想不出。(碎碎念:老一辈真是靠信仰啊)现在没出什么成绩,二十年后也拿不了。日本科研起步确实早,现在拿诺奖的那一代都是日本经济高速期成长起来的黄金一代,近二三十年来科技蓬勃吃的也确实是当年的红利。等到平成后出生的这一代人成为学界主流时,还能保持发展或者更进一步么?也很让人怀疑呢。教授们也会谈到“一代不如一代”,个人也觉得日本现在的年轻人有点弱。

    日本学界有很好的风气,也有很好的资源,教授都是在真心教书育人。国内基础好认真做事的学生在这里的环境会觉得如鱼得水。当然,国内基础好认真做事的学生可能都去美帝啦~

    PS 日本平均寿命长,诺奖只给在世的科学家,这也是日本学者的一个优势吧~ 说笑

    日本现在国内普遍认为还是和欧美有差距,但是这种认知不排除有他们谦虚和崇洋媚外的心理影响。
    单说我看到值得借鉴的好的一面吧:
    生物专业毕业还算好找工作,所以不会出现“没办法,继续往上读读看”的现象。读博的也都是真爱,能专心静下来做研究,不像国内有人觉得读个博士文凭很好看,光宗耀祖…
    经费投入多,至少帝大的设备都很先进。我的研究室就是该节省就节省,但必须要用的东西一上报不管多少钱立即买买买。
    还有就是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了吧…我真的见过东工的一个老师跟我坦白自己做的研究好多年都没有出结果,而且现在也没有能出结果的迹象,但是依旧很有激情。也不知道是闷声憋大招,还是闷声作大死。
    总之就是有钱、认真,又不浮躁吧。

    文学部唯野教授》是日本著名作家筒井康隆于199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由以出版高质量学术著作著名的岩波书店出版,本身就是一个话题,而且描写的对象又是被称为象牙塔而不被一般人所了解的大学内幕,主人公是大学教授,叙述形式又是以西方文学理论讲义为纲的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本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再加上筒井康隆独特的充满幽默的叙述方式和活泼多样的语言,使得本书立刻成为畅销书,一时洛阳纸贵,街头巷尾尽占话题。本书所提到的大学教师拿到国家海外进修费而不出国,吞占进修费的事例,影响了文部省的进修政策,当年就改变了规则,规定拿到进修费的老师必须事后提交护照原本,确认出入境日期。由此可见本书影响之巨大。
    日本的学术环境从这本书的出版经历可见一斑。昨天看豆瓣友邻一句点评让我很感慨:
    “…不过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样一本书初版竟然可以畅销,我深深为我专业学界状况担忧,虽然不知道我能站在什么立场说这话。”

    去年日本女博士论文造假事件之后日本方面的反应,和前段时间我国某实验无法重复时国内那些“西方国家看不起中国科研”的声音做下对比,也许能理解两国环境的差别了。
    包容性不是这么用的。

    2016年10月4日凌晨2点左右,日本RIKEN研究所,乘电梯下楼,惊奇发现8楼的做病毒的幽默风趣的原田老教授这么晚也还在电梯里,为避免尴尬,我打个招呼后说“日本诺贝尔奖恭喜恭喜”

    原田教授笑眯眯回了一句让我大跌眼镜的话,“真厉害啊,我40年前跟他动手打过架”
    我一脸懵逼!问然后呢?他没有直接回答说“现在还是朋友!”

    他接着说:“这都是前几十年的努力啊!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获得诺奖的,到时候,获奖的就该是中国科学家了……”
    看着满脸笑嘻嘻的原田教授,我开了句玩笑:“到时有可能就是我了”

    于是,我们一起哈哈笑了起来,互道晚安后分别了……

    回家后查了下原田教授的简历,
    1967年3月 東京大学薬学部薬学科卒業
    1976年3月 東京大学薬学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

    又查了下大隅良典教授的简历,
    1967(昭和42)年3月 東京大学教養学部基礎科学科 卒業
    1974(昭和49)年11月 東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 理学博士号取得

    还是体制和正确的社会观 人生观 价值观促进日本人乐于创新,在日本,很少会看到有人乐意抄袭,即使有借用也是很用心的去提升附加值,在科学界一旦出现猫腻,结果是很惨的,所有相关人员都会面对法律责任。而我国呢,大学是大学有限公司,教授都在研究怎么把研究经费弄到自己口袋,大学把国外给学生的奖学金也划为学校经济来源(个人真实经历),中国人民是很棒很聪明的,可是为什么他们都去了美国、甚至替别人国家破译自己国家的防御系统,中国的创新能力也是很强的,可是为什么大家都乐于把山寨做到终极强大,那是因为我们对原创没有保护。

    日本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处于什么水平 ? 这种问题太难回答。
    恕答主见识知识有限,仅就我所在的神经生物学领域来看,感觉美国整体的研究实力大大领先日本,这不仅表现在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日本的研究者数量也远远少于美国同行 (因为没有具体的数据,只能凭答主平时接触的论文和参加会议的印象来大致判断)。
    但是!!! 尽管日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者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对每个研究者一一来看,日本的研究都很精悍,具备与一流学者单挑的实力或者潜力。就是说,也许美国的有些研究方向日本没有覆盖到,但是在覆盖到的地方,日本都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也许在某些研究方向美国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术精英辈出,既有质的优势又有量的优势,而日本只有少数几个学者在从事相关研究, 但是他们的研究往往有独到的地方。
    就拿日本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下村修来举个例子。
    作为名古屋大学的博士,下村修因为博士期间和博士后期间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要作用就不啻多言了,它成为了当代生物和医学研究的最重要研究工具之一。下村修研究GFP起源于他在名古屋大学期间对生物发光现象的研究。他因为偶然的机会进入平田义正的研究室,而平田义正的研究室当时的课题是研究被称为“海中萤火虫”的海洋荧光动物海萤。下村修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那一次的阴差阳错决定了我的命运!” 他在名古屋大学取得的出色成就引起了美国科学家的注意,也奠定了他后续研究发现GFP的基础。 在那个时候,应该没有人会想到遥远而看似无用的生物发光现象对于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那个时候美国在登月的同时,也提出了攻克癌症的计划)。这也许是下村修自己也没有料想到的。然而,一旦入行,他的兴趣是持续的也是深入的。至于后来的研究成果会有怎样的应用多大的影响,这是不可预料的。因此从下村修的事例我想说,无论当初的研究方向多么不起眼,甚至偏,只要明确要研究的科学现象,提出可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一定会有所意义的。一个下村修得了诺奖也许是他的运气,但是如果有庞大的数字基础,那么时不时得出个出个重大发现出个诺贝尔奖也就不奇怪了。这也许跟战术上的“下闲棋布冷灶”是一个道理。
    同样的,分享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研究长期不受重视甚至引发争执,但是中村修二锲而不舍一个人默默努力(一个人。。。),最终实验成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再举一个物理学奖的例子,2008年诺奖得主益川敏英。出身名古屋大学的益川敏英因为和学弟提出小林-益川模型而被授予2008年物理学奖。这位也是属于埋头苦干深入研究的类型,他不会讲英语,甚至在得诺奖之前没有离开过日本,但是国际交流的缺乏并不妨碍他做出一流的理论研究成果。
    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就是,瞅准一个方向,深入研究,也许刚开始不显眼,不热门,不受重视,但是研究深入了成果出来了就必定会产生影响。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遵守客观的研究规律,提出真正的科学问题,保持独立的批判思考,采取有效的研究手段。不然就是浪费生命。

    上述也是我觉得日本之所以不断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至于其他原因,
    首先,日本的科研职位有限,比如今年的诺奖得主大隅良典51岁才成为教授。有限的科研职位保证了科研人员的高水准,也保证了有限的科研总经费能给科研人员足够的经费保障,使科研人员能够专注于研究本身。
    其次,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和后勤保障。 以名古屋大学为例,研究经费充足,所以可以按需购买实验仪器和器材。财务报销事宜有专门的秘书处理,一些杂活可以雇用technician。 教职员工的子女可以送到学校幼儿园。学校有专门的科研支持部门搜集提供科研信息经费信息。总之一切井井有条,非常规范化,让搞研究的人可以专心搞研究。
    再次,日本的科研风气很好。无论是资深的老教授还是年轻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平等的交流,随意发问。在自己领域的学会上,大家相互分享相互取经的态度都很真挚,常常让我感受到这里才是大家面前真的只有科学,而没有其他因素了。而且,日本人科研的自律体现在,在自己研究室团队内部的学术拷问严谨程度甚至会远远超过了外人的批判性思考。任何一点思考的不严谨或者实验的瑕疵都会被提出来,这样修改之后面对实验室之外的其他研究者,就会更有信心了。

    Q1:日本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处于什么水平?

    A1:超过第三世界的水平,但是和欧洲发达国家与美帝比,还是有差距。同志任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

    Q2:如何解释日本人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现象?

    A2:日本政府的重视占很大的因素。
    日本人对诺贝尔奖的执念一直很深。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第二个“科技基本计划”,诺贝尔奖也被纳入其中。具体目标是在50年内争取30人获得诺奖。现在差不多1/4的时间过去了,目标的近1/3已经完成。

    而且日本一直是重视教育的国家。在幕府末期,日本识字率已经达到男子45%,女子15%,跟当时的西方先进国家处于同一水平,远超中国。

    值得说明的是,日本的学者和科学家申报课题是注册制,报文部省(教育部)时,只需要在申请书上写入研究项目和内容,不必层层审批,一定份额的经费就很快拨下来。他们认为教学科研行政人员层层审批才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

    最后怎么能少得了一个装B的,

  3. 陡河畔行走说道:

    1. 弗洛伊德提出过哪些重大理论?
    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相信人类由相冲突的两种中心欲望所驱动
    提出人有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意识层次
    人格结构理论,包括本我(快乐)自我(平衡两者)超我(道德)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
    心理治疗法,即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和移情
    还有以上观点引申出来的“防御机制”、“宗教心理学”等观点,具体的理论在此问题就不展开了,与提问无关。

    可以看到他的很多理论,例如潜意识和三我人格理论,过于粗略和宽泛,现代心理学对于大脑的工作机制已经有了更细致的分法(例如人格五因素模型)。
    但是根据以上理论,现代心理学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不少新的心理学细分领域,例如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等。

    2. 他的理论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具体包括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我在另一问题作了解答,感兴趣的可以深入了解:
    心理学学科内部怎么评价弗洛伊德的理论?
    这里简单说说。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有过概括性的总结:“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用思辨和个人经验总结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了。然而在那个时侯,心理学还属于哲学的范畴。
    一直到19世纪中后叶,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才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并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自立门户的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候出现了很多心理学的流派,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却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构造心理学和行为主义,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也属于其中一例。
    然后随着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们发现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美的包含人类所有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整套宏大的理论,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理论,每个理论又仅仅能够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

    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当时与其他的心理学流派一样,有局限性,却为现代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什么是伪科学?
    通常人们会认为科学的对立面就是伪科学,其实不是。
    这里先解释几个相近的概念:
    伪科学(pseudoscience):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前科学:有些理论本身是错误的,但在科学史上不能简单地说它是伪科学,因为它对该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那段历史时期,它属于科学。
    副科学(parascience):也叫超科学,它泛指不被主流科学界认可的所谓科学或者比科学更有价值的理论。也有使用"病态科学"(pathological science)叫法的。
    原科学(protoscience):处于假说或不完善阶段,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也没有被推翻的理论。原科学并不反对科学验证,但由于其结果不完全确定(催眠术等)、难于验证(例如古代宇航员理论、夸克)等原因,目前阶段还无法作出定论。
    非科学:就是不可证伪的,所以这样的知识属于非科学,它们在科学的领域之外。按照波普尔的可证伪原则:哲学、数学、神学、宗教等都不是科学。

    这些概念的提出是源于科学的严谨性,然而它们之间却有太多的模糊不清的交集。在现实中,通常不容易区分,伪科学活动本身也有一个演化过程。
    就像科学也是在进步和发展的,9世纪中叶永动机被认为是科学,而当时被认为是伪科学的大陆漂移学说到了现在却成为了公认的科学学说。
    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尔是头一位提出「实证科学」与「伪科学」的分辨标准具有所谓「分界问题」的人,他宣称「可证伪性」是分辨科学与伪科学的终极标准,并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为伪科学的例子。
    但现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之前就说过,伪科学与科学通常是相伴而行的,完整的科学史显示,许多对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同时也有意或者无意参与了大量的伪科学活动(想想牛的一比的牛顿爵士晚年)。

    所以说科学的内核是社会共享的,理论欲成为标准的科学成果需要科学共同体的严格审核,杰出科学家的各种研究也并非都能成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科学权威不能成为科学与伪科学划界的标准。
    真正的科学需要同时具有:
    重复性: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必须能够再现同样的结果
    可证伪性:可被观察到并且证明是错误的性质

    我的答案是:
    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精神分析是一门原科学和心理学理论,不是伪科学
    在现在,就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前科学,对心理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谁要用旧精神分析的理论拿来实践和治疗,那它就成了一门伪科学

    1909 年,还没什么名气的弗洛伊德受著名心理学家 G Stanley Hall 的邀请,到美国讲学。在座者包括 William James,Franz Boas 等学界权威。(弗洛依德的学术地位,也因为这次访问,获得了巨大提升。)

    之后,弗洛伊德和当时心理学界的泰斗 William James 进行了一次单独的会面。James 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持怀疑的态度,但他对弗洛伊德说,你的学说理论性很强,很系统很完备,这样非常适合我们根据它进行全面的实践检验。最终,这些实践会证明你的理论是错误的,我们也就能修正它,推动心理学发展。

    所以说,弗洛依德的理论,是在现代科学的认知过程体系之内的。(注:此时的弗洛依德的理论,还只有自我与本我的概念,没有超我,也没有死亡本能这些理论)

    于是,美国医学界开始用弗洛依德的理论去治疗病人,发现成功率只有两成左右,因而学界认为其理论和实践距离很大,基本上没有实际效用,但是,因为没有任何替代疗法,所以还是晢时接纳了它。

  4. 精神分析巫师说道:

    我实际上根本不是科学家,不是观察者,不是实验者,不是思想家。我在本性上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征服者——你也可以说成冒险者——有着这种人全部好奇、无畏与坚韧的性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三分之一遭受性侵犯的儿童没留下任何症状,仅少数人日后出现严重问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备受主流心理学排挤,相应的心理治疗被指伪科学疗法。

    童年受过侵犯 不一定留下心理问题

    在很多人的眼中,弗洛伊德俨然是心理学的化身。这位“精神分析之父”喜欢把心理问题归结到幼年的遭遇,认为不堪回首的记忆被压到潜意识,日后跑出来作乱,所以一定要分析出来。

    然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与神经记忆的研究格格不入。事实上,童年遭受过侵犯,大多数人长大后没有心理问题;有心理问题者,非要在潜意识里挖掘小时候的遭遇,反而制造出虚假的“回忆”。

    在中国,以精神分析为导向的疗法占据了市场的主流,这种治疗耗时耗钱,却不一定有效。在美国的心理治疗市场中,精神分析已节节败退,尽管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以外的人文学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心理学被边缘化

    在社会文化中,弗洛伊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许多人文社会学科都会讲到他的理论,从文学到外交政策都有。例如,搜一下中国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就能找到诸如《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鲁迅及其作品》、《精神分析视域下的青少年榜样教育》等大量研究。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精神分析在文学、历史、电影等几乎每一个人文学科中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大学的心理学系却称这个理论“已经萎缩和死亡”。

    在过去的数十年,人们围绕弗洛伊德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他被人批评为不科学、男性至上主义、骗人等,认为应该唾弃。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心理学博士卡尔·波普尔认为,精神分析是伪科学,依据是它不符合“可证伪性”的要求。在维基百科的“伪科学列表”上,精神分析赫然在列。在市场上,精神分析治疗也让位于其他见效更快、操作更简单、更便宜的疗法,大多数保险公司也拒绝支付长程的精神分析治疗。

    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爱丽丝·伊格莉称,精神分析不再是主流。它被边缘化的原因是缺乏实证研究基础,而大多数心理学的分支都强调对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的检验。

    与此同时,在神经科学等方面的惊人新发现吸引了学生与教学资源,进一步压缩了精神分析的生存空间。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科特·利林费尔德说:“我认为精神分析没有活路,除非他们重视严谨的观察实验研究。”

    弗洛伊德开创心理治疗伪科学

    在一个世纪以前的维也纳,弗洛伊德发展了精神分析学说,这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当时,有精神心理疾病者的行为与想法被社会文化视为异端,备受人们的嘲笑和谴责,甚至还遭到残酷迫害。弗洛伊德率先勇敢地去理解这些病态的人,令社会逐渐容忍和接纳他们,精神分析居功至伟。而且,弗洛伊德提出对病人进行长时间的倾听,而不是给他们提建议或要求,这种技术令病人和心理治疗师都获益匪浅,奠定了现代大多数心理治疗的基础。

    然而,精神与心理上的疾病和问题往往有着大脑神经化学基础,相当于身体的其他部分出了毛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常常将这些问题归结于“儿童时期受了性方面的创伤”。例如,他认为精神分裂症不是大脑有病,而是潜意识里还有未解决的同性恋问题;抑郁症是自恋造成的;孤独症是养育不当所致……这些问题都不需要药物治疗或者行为矫正,只需要“谈话治疗”就行了。发展到后来,美国和中国都有精神分析师声称,即使是最可怕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也可以简单地通过谈话的方式治好。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托德·卡罗尔教授指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基于个人领悟,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解释与治疗缺乏科学依据。弗洛伊德也许是各种伪科学心理治疗的始作俑者,他的理论不但误导世人,还给人们带来潜在的伤害。

    伤痛记忆能被“忘记”吗?

    说到精神分析,就不能不说其核心概念“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思维的一部分,里头储存着被压抑的记忆——某些经历一想起来就很痛苦,所以人就把它们塞进潜意识这个“地下室”。这些被压抑的痛苦记忆会在梦中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神经质或者精神病的行为表现出来。

    然而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记忆是大脑中参与记忆编码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对事情的记忆编码可发生在大脑多个部位,它们的神经联系越强,记忆就越牢。

    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发育完善而且健康,经历创伤的时候神志清醒,那么是不太可能忘记的。研究恰恰证实,经历的事情越是伤痛,记住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受创的场景会刺激大脑的海马体以及左下前额叶,容易形成长期记忆。

    精神分析容易制造虚假记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不到的信息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事实上,很多大脑活动都没有被自己注意到,而注意到的事情也没有被记住。人的觉察是一个过滤的过程,受个人兴趣与需要的影响——我们感受到的大多数信息都会遭到遗忘。即使一时记住的事情,也必须经过精细的记忆编码才能长久地保存,否则就会随即遗忘。例如,我们做梦梦到的很多内容就是这样忘记的。

    当一个人受到残暴的侵害时,大脑可能一片空白,甚至神志不清,失去意识,于是无法对事件进行精细的记忆编码。例如,被强奸的受害者无法回忆自己被强奸的过程,她只记得自己是在一条砖头路上被侵犯的。“砖头”、“路”等记忆碎片不断地在她头脑中浮现,但她无法将它们与强奸联系起来。当她被带到案发现场,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难受,尽管她不记得那儿发生过什么。

    因为受害者压根就没记住事情经过,更不是把痛苦的记忆压到了潜意识里,所以精神分析中用到的催眠、自由联想等方法不大可能帮助受害者正确地回忆,反而容易诱导受害者虚构记忆,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事实上,精神分析在美国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大量女性病人在精神分析师的诱导下“回忆”起男性亲戚或熟人在她们小时候对其实施性侵犯,随后这些“罪犯”被推上法庭被告席。但经过调查发现“性侵犯”子虚乌有,精神分析师们反而成了被告。

    婴幼儿记忆几乎不可能

    弗洛伊德还认为,父母对待孩子的养育方式是他们长大后出现的情感和精神问题的根源。如果孩子在儿童时期饱受摧残,他们成年后的生活无疑会深受影响。然而,把这种情况无限夸大,认为儿童期的“性体验”都会造成后患,或者说日后的所有问题都是儿童时期的遭遇造成的,就缺乏科学依据了。

    儿童时期遭受过性虐待或者别的虐待,可以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但不是每个受过性侵犯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有问题。据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在遭受性侵犯的儿童之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任何症状,而大部分有症状的儿童都能够康复,少于五分之一的人在成年后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卡罗尔认为,精神分析治疗是在病人身上寻找很可能不存在的东西,例如“儿童时期被压抑的记忆”,并认为那便是病因,把这些东西带到意识层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理论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研究发现,记忆是需要有发达的大脑额叶。三岁以下幼儿的大脑额叶未充分发育,因此处于襁褓之中的婴儿、在子宫内的胎儿有记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婴儿和幼儿记得被“侵犯”之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们的大脑或许能储存一些散碎的记忆,可能有一些潜在的影响,但并非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说的“潜意识”。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潜意识记忆对抗压抑,源于具体的经历,与我们内心底层的冲突与欲望有关云云。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报道弗氏精神分析被心理学主流边缘化
    维基百科(英文)上列出的伪科学包括精神分析
    美国科学怀疑论网站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质疑
    ③心蛛:《小艾尔伯特的恐惧》
    10月31日是西方许多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夜,也就是西方的“鬼节”。这天有个习俗,就是打扮成各种鬼怪的样子,跑出去吓人。这世上本没有鬼,这是常识,但为什么人们仍然会怕鬼呢?除了鬼之外,人们还会对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害怕情绪,比如黑暗、密集的东西、高楼、火、雷电、蛇……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展开讨论之前,让我们看看20世纪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实验“小艾尔伯特实验” ,它是普通心理学课本经常提及的。

    小艾尔伯特是一名孤儿,一出生就被遗弃在医院中。在小艾尔伯特9个月大的时候,他被两个人挑选了出来,他们叫约翰·华生(John Watson)和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 华生当时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而雷纳是他的研究生兼助手。后来,华生给雷纳的情书被刊登在报纸上,成了当时心理学界一桩著名的丑闻,它导致华生不得不公开离婚并离开了学术界。但雷纳不离不弃,两人终于修成正果。这些都是在这个著名实验之后的八卦了,我们还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实验上。这两个人是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后面就统称为研究者吧。

    整个实验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里进行的。在实验之前,研究者详细检查了小艾尔伯特的情况,拿给他白鼠、白兔、猴子、狗、毛绒玩具等。小艾尔伯特很喜欢这些东西,不时地去触摸它们。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这些东西不会让他恐惧。然后,研究者呈现给小艾尔伯特一只白鼠。他像往常一样很喜欢,正准备去触摸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突然一声巨响把小艾尔伯特吓哭了。原来研究者准备了一根 1.2 米长的铁棒,巨响是敲击铁棒的声音。小艾尔伯特尝试了三次去接触白鼠,每次靠近时都伴随着一声巨响,每次都被吓得大哭。然后,研究者拿走了白鼠,小艾伯特回到以前的生活中。一周后,研究者重新把白鼠拿给小艾尔伯特。他尝试像往常一样准备触摸白鼠时,该死的巨响又把他吓哭了。这种情况重复了七次之后,小艾尔伯特再也不敢靠近白鼠。再隔一周后,当研究者将白鼠呈现在小艾伯特面前时,他露出了恐惧的情绪,开始躲避白鼠。

    随后,研究者把白鼠换成了白兔、猴子、狗等其它动物,用同样的方式让小艾尔伯特分别对它们产生了恐惧。然后将动物换成了圣诞老人面具、白色毛皮大衣等,也用同样的方式让小艾尔伯特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恐惧。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实验之前,小艾尔伯特对这些动物与东西是喜欢的。在实验结束的一个月后,把这些实验中的动物与东西呈现在小艾尔伯特面前时,他仍然对它们十分惊恐。

    实验的结果发表在1920年二月的《实验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上。该实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以及实验的伦理。

    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占据着心理学界的统治地位,小艾尔伯特实验的方法虽然存在缺陷,但它试图通过实验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单纯的理论分析来验证猜想,这是对经典心理学在方法上的挑战。

    小艾尔伯特实验的方法与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的方法一样,这在行为分析上叫做经典行为调节(classic conditioning)。在巴甫洛夫的经典行为调节方法之后,华生主张心理学的价值在于行为的研究,正式开创了心理学的行为分析学派。继巴甫洛夫与华生之后,伯尔赫斯·斯金纳(B. F. Skinner)发展了操作型行为调节(operant conditioning)方法。在这些早期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如今从行为分析、教育学当中发展出一个方法学的分支,叫做单一被试设计(single-case design)。单一被试设计是一套严谨的方法体系,旨在通过特定的程序从单一的研究对象中获得关系明确的结果。从经典行为调节到单一被试设计的体系建立,实验心理学近百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小艾尔伯特的实验发现了这样的事实:人对事物的特殊情绪反应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在那个时代,这可是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因为当时的主流心理学被弗洛伊德理论所统治着,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情绪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期被压抑的内心冲突。小艾尔伯特实验的发现还从结论上挑战了当时的心理学权威,影响深远。

    当然,从小艾尔伯特实验中我们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人的所有情绪反应都是后天习得。我们能够得出的是,有一部分情绪反应来源于后天的环境。对于恐惧的最新研究发现,有相当比例的恐惧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除了后天习得的那一部分外,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先天就有广场恐惧、动物恐惧、密集恐惧、恐高及社会恐惧等。因此,我们的恐惧情绪先天因素占有较大比例,其余的才是后天习得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消除恐惧带来的影响非常重要。

    华生与雷纳不仅性丑闻在道德上影响极大,他们共同进行的小艾尔伯特实验也在伦理上引起极大的争议。按如今的伦理标准,这样的实验是无论如何不能进行的,当然,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还没有我们如今的实验伦理限制。实验结束后,华生与雷纳本计划对小艾尔伯特进行干预,以消除他对这些事物的恐惧。遗憾的是,实验结束后不久,小艾尔伯特就被人领养了,相应的消除程序并非实施。后来的调查发现,小艾尔伯特于6岁时死于脑水肿。

    继小艾尔伯特实验之后,相关的研究将实验伦理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1979年,美国一个“保护参加生物医学和行为学研究人体实验对象”的全国委员会,推出了著名的贝尔蒙特报告(Belmont Report), 确立了人体对象研究的道德三原则,即尊重、有益及正义。按照贝尔蒙特报告的原则,小艾尔伯特实验是不符合伦理的。

    如今,行为分析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我们可以从现代行为分析的角度重新回顾小艾尔伯特实验。该实验中的恐惧情绪反应属于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或者叫调节性反射。小艾尔伯特本来只对巨响感到恐惧,这叫非调节性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通过将巨响与白鼠等同时呈现导致他产生恐惧反应,这个过程叫做行为调节 (conditioning)。将与巨响关联的白鼠更换成白兔、白色的棉绒等,研究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这个过程叫做泛化(generalization)。最后,虽然没有来得及做,但研究者计划通过程序将他对这些东西的恐惧消除,这个消除的过程叫消退(extinction)。 虽然依据现代行为分析的标准来看,小艾尔伯特实验是粗糙的、不符合伦理的,结论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20世纪初,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实验,值得载入心理学史。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鬼怪等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不妨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来尝试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天生就会害怕一些东西。在适当的情境下,如果我们天生害怕的东西与鬼怪等建立了联系,就构成一种行为调节过程。按行为学原理,就会导致我们形成对鬼怪等东西的调节性反射。比如,夜晚的时候,你很害怕黑暗,久久不敢入睡,这时妈妈抱着你讲故事,说起了鬼怪,谈起了很多可怕的东西,你吓得一动不敢动。在类似的情境下,你很容易把鬼怪与黑暗和恐怖建立起关联,多次以后,怕鬼的调节性反射就建立起来了。

    这样的调节性反射一旦建立,则需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大功夫才能够消退。而行为学还发现一个现象,叫间歇性强化。就是说某种行为一旦建立,如果偶尔强化一次,这种行为会保存得更久。本来我们怕鬼的情况会随时间而慢慢消退,但偶然在某个情况下又勾起了我们对鬼怪的恐惧,这会让我们对鬼怪的害怕持续得更久,甚至终生无法消退。当然,还可以有意识建立一种谈论鬼怪的环境,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各种鬼怪的样子,但没有实际的伤害,在这种环境下可慢慢地消除你对鬼怪的恐惧,这样的过程叫脱敏。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天生的恐惧倾向外,不同的经历会导致我们建立了各种调节性反射。你会发现人们会害怕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怕鬼则是比较普遍的情形。根据一些调查结果,最常见的恐惧有:鬼怪、邪恶能力、蟑螂、蜘蛛、蛇、高处、水、封闭的空间、隧道、桥、针、社交中的拒绝、失败、检查和公开发言。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从实验伦理上,小艾尔伯特实验是不妥当的,但假如小艾尔伯特不参加这次实验并且生存完好,他的人生经历中还是有可能建立起其他种种恐惧。当然,实验伦理是必须的,至少可以保证实验对象免于本次实验的伤害。

    虽然这实验对小艾尔伯特本人是一个悲剧,但小艾尔伯特的恐惧给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局面。如今,我们在万圣节的时候制造各种鬼怪的造型,除了欢乐还可以脱敏,但应注意排斥一些特别恐怖的情形,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能够有这样的认知,我们都应该感谢小艾尔伯特。

    ○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受到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人类学等科学研究的“围剿”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父母孩子即使相亲相爱,也会产生一些冲突,但与乱伦欲望无关

    ○乱伦导致近亲繁殖,容易令后代有遗传病,因此自然选择决定了避免乱伦的心理基础

    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也许是世上最出名的乱伦故事,这要归功于维也纳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精神科医生。他把这位悲剧英雄的名字变成了儿子对母亲的“欲望”的代名词。弗洛伊德提出,人类普遍存在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还有对应的“恋父情结”,对后世的人文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涉及亲子乱伦的“情结”令普通人无法接受,与此相关的“阉割焦虑”和“阴茎嫉妒”概念也让男孩女孩匪夷所思。但很多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医生相信,孩子由于害怕同性父母的报复,而压抑了对异性父母的性爱想法——你要是不承认自己有这些想法,就会说你把乱伦的想法压抑到潜意识里头,没有过好“俄狄浦斯期”,怪不得现在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

    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伪科学,因为这种理论似乎能解释一切,但又不可证伪,即无论怎么说都对,即使明明有与该理论相反的行为表现,都可以被它说成是支持它的。实际上,科学研究早已搞清楚人类为什么要避免乱伦,大量证据揭示了家庭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而非乱伦的“情结”。

    剧情回顾:悲催的俄狄浦斯

    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国王拉伊俄斯在儿子出生时曾得到警告,说他或许死于此子之手。因此,这个男婴被遗弃在小山坡,双脚还被钉在一起——“俄狄浦斯”就是“肿胀的脚”之意。他被牧羊人救走,后被科林斯国的国王收养,并视如己出。

    俄狄浦斯不知自己是被领养的,所以当他听到自己将会杀死父亲,并会和母亲上床的预言时就离开了科林斯,开始独闯世界。在一个三岔道口,他与一个老头发生争执并杀死了对方。他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把底比斯城从一场瘟疫中解救出来,被立为王,并娶了守寡的王后伊俄卡斯忒。

    然而,底比斯又遭遇了一场更严重的瘟疫。神谕指示,只有把杀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找到并加以惩罚,瘟疫才能消除。俄狄浦斯去追查凶手,结果发现自己杀害了亲生父亲,还成了自己母亲的丈夫,生育了4个孩子。得知真相后,王后伊俄卡斯忒自缢而死,俄狄浦斯用她的胸针扎瞎了自己的双眼。

    “很可能我们都注定要将最初的性冲动对准我们的母亲,将最初的憎恨和暴力冲动对准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梦让我们确信如此。”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解读过于片面

    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的解读主要来自王后伊俄卡斯忒安慰俄狄浦斯的说辞:“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地生活。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地生活。”

    弗洛伊德借这个故事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男人对自己的母亲都有欲望,想杀掉自己的父亲,并取而代之。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用来描述孩子性与道德的发育过程。这种情结冲动导致了男孩的“阉割焦虑”,即害怕自己的恋母被父亲知道后会遭到阉割。只有在解决了这个内心的纠结之后,逐渐向父亲认同,学习道德或宗教的指引,才能形成强大的“超我”或良心。弗洛伊德承认,这套理论解释女孩的心理发育比较困难,但仍然提出女孩经历了“阴茎嫉妒”,对母亲产生了愤怒,然后迷恋父亲,即“伊拉克特拉情结”或“恋父情结”。由于没有被阉割的恐惧,缺乏潜意识动力,女性的超我比男性弱小。

    美国罗格斯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福克斯对弗洛伊德的观点并不认同。他分析称,俄狄浦斯对母亲并没有“欲望”,与母亲的乱伦纯属一个可怕的意外。俄狄浦斯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充满懊悔,而弗洛伊德认为其懊悔是一开始就有的。神灵的震怒不是因为乱伦,而是因为俄狄浦斯杀死了拉伊俄斯。弑父在古希腊乃至一切父系社会中是最严重的罪行,俄狄浦斯也认为这是自己的第一大罪,乱伦还在其次——作者写乱伦的意图是为了吓唬观众。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詹姆斯•利伯曼认为,该剧强调的是家庭中的关爱互助,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敌对和恐惧。俄狄浦斯在养父母家成长,很爱养父母,听到神谕说他将来会乱伦与杀亲后就离家出走,不知道神谕说的原来是他的亲生父母,“俄狄浦斯是真心爱父亲的,戏剧提倡的道德是家庭应该真诚和充满爱,这是抵御可怕预言的最好方法,也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最安全的保障。”

    乱伦,是普遍存在的欲望?

    俄狄浦斯情结在二十世纪引发了精神分析师、社会科学的学者、艺术家、作家等的无限联想,文化影响深远。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近亲乱伦的禁忌,就是为了防范乱伦的欲望。现在的精神分析学派仍坚持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普遍存在的,还不仅仅是心理上有困扰的人。这是真的吗?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家南希•桑希尔调查了从16世纪南美洲的印加人到20世纪的越南人等129个社会族群在婚配上的规定,发现仅有不到一半的族群(57个)规定核心家庭,即夫妻及其未婚孩子,是不能乱伦的,而禁止儿子与继母、父亲与儿媳“乱伦”的规定却很常见。也就是说,儿子跟母亲亲近无所谓,但跟父亲的其他老婆走得过近就不行了。

    早在1891年,芬兰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就提出,自然选择让人和其他动物在心理上无意识地避免近亲繁殖,以免后代受到遗传疾病的危害。这让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或族群的个体自然地避免性方面的接触。

    加拿大和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亲生父亲与女儿乱伦性交的情况远远少于继父与女儿。近亲性交的行为十分罕见,这是由自然选择所决定的心理基础,再逐渐发展出乱伦的文化与道德禁忌。

    目前,进化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把人类的社会行为看成是进化的结果,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对亲子矛盾的错误解读。进化的基础是自然选择,即最适合个体生存和繁衍的遗传特点被保留下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亲子矛盾与“乱伦欲望”无关。就连弗洛伊德的弟子也发现,硬套俄狄浦斯情结是有问题的,例如有的孩子知道父母可能要离婚,就会想方设法把父母撮合在一起。

    父子相争,母亲站在儿子一边

    1974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提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即使在最和睦的家庭里,子女也会争取更多的关爱、支持以及各种资源,而且子女对父母的需要是父母为子女付出的两倍,特别是向母亲索取得更多,于是偶尔就会发生亲子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当儿子们和父亲产生竞争,母亲会倾向于站在儿子的一边,因为根据特里弗斯的父母“投资”逻辑,一个女性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是生养10个孩子,但一个男性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则可以生养多得多的孩子。于是,女性和很多男性进行交配并不划算,划算的是把自己的孩子养育好。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约翰•哈通认为,父亲与儿子相互竞争的不是母亲,而是其他女性,“简而言之,每一个成功男士都有一个母亲,而每一个有着很成功的儿子们的母亲都有很多的孙子。”

    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博士劳拉•贝茨格作为一个男孩的母亲,认为俄狄浦斯和母亲是站在同一阵线反对父亲的。不少历史事实就是如此:英格兰的很多王后、女王就想方设法让儿子尽早登基,有的甚至不惜背叛老公。例如英王亨利二世的王后支持儿子们背叛父王,失败后被幽禁了16年;英王爱德华二世被王后伊丽莎白废黜并处死,立了14岁的儿子爱德华三世成为国王。

    弑亲调查不支持“俄狄浦斯期”

    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心理学家马丁•戴利和马高•威尔逊调查了1974年至1983年间加拿大以及1965年至1981年间美国芝加哥市发生的所有“父母杀孩子”和“孩子杀父母”的罪案,发现数据符合特里弗斯的理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理论。

    孩子在所谓的“俄狄浦斯期”(大约3岁到6岁)被同性别父母杀害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多,被父或母所杀约各占一半,而遭受身体虐待的情况也没有父母性别的差异。在俄狄浦斯期之外,特别是在儿子成年以后,父亲杀儿子或被儿子所杀的机会更高。两位学者还发现,杀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是穷人。青少年期的男孩杀害父母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杀父亲,这可能反映了对家庭财产的使用和控制上的争夺。

    两位学者认为,弗洛伊德把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父子争夺混为一谈:在孩子幼年期的冲突中,父子争夺的是母亲,但与性爱无关;在孩子青少年期的冲突中,父子争夺的是母亲以外的女性,以及争夺对家庭财产的控制权——这种情况在实行一夫多妻的不发达社会中尤为多见。

    父亲,不要嫉妒孩子独占母亲

    美国叶史瓦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拜拉姆•卡拉苏认为,小孩子与同性别的父母认同,争夺异性父母的现象并不是早已过时的俄狄浦斯情结,而是家庭生活中的情趣。

    在一岁半的时候,男孩和女孩都更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如果父亲也有一些母性的特点,分担一些母亲的职责,那么孩子们也会比较接纳他。否则,父亲就成了闯入母亲和孩子组成的安全空间的不速之客。孩子们只需要母亲,自然不希望看到有人分走母亲的时间与关注。

    在另一方面,父亲也许会感觉被妻子冷落,甚至产生埋怨,一看到孩子们偎依在母亲身边就嫉妒了,在家里感觉被孤立。一位父亲抱怨说:“我在家里算什么呢?只是负责挣钱,供你们在家里玩?我干了一天活,回家之后就完全被忽略了。”快睡觉的时候,他又责怪妻子借口要哄孩子睡觉而不与他同房。妻子则抱怨说:“如果不过去哄孩子,孩子就会跑过来闹腾。”

    卡拉苏建议父亲、丈夫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就能对孩子想独占母亲的举动一笑置之。作为父亲,不要把家庭看成是“我、她、孩子”,而是看成“我们”,这就不会感觉被排挤;作为丈夫,应该对母亲和孩子关系密切感到欣慰,尽管自己受点累。母亲优先照顾孩子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应该的——如果一个女人只关心丈夫而不管孩子,反而有问题。

    “俄狄浦斯情结已经不再流行,也不再令人信服。”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贝内特•西蒙

    异性父母应包容孩子的幼稚“性趣”

    当孩子长到几岁大,对母亲的独占早已结束,通常会与同性的父母更亲近,并开始与异性父母拉开距离——这就是认同的阶段。例如,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喜欢跟父亲踢足球,坐他的车兜风,跟他聊天,穿他的衣服,学习他走路和说话的方式,经常跟朋友提起自己的父亲,甚至不喜欢母亲到学校接他。母亲们一般能够理解儿子的行为,心里知道无论如何,儿子回到家里还是和自己亲的。特别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最男子汉的孩子都会寻求母亲的庇护。

    几岁大的女孩则对父亲比较狠,让女儿亲近父亲是比较难的。当父亲要亲几岁大的女儿,她们会躲开:“爸爸,不要管我。”这时父亲不能强迫,才可能和女儿在情感上取得亲近。这好像喂鸽子,你拿着饲料追着它们喂,它们会躲得远远的,当你坐着不动,它们自动就会过来吃。

    偶尔,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性的兴趣。通常家里的人都能觉察出来,甚至当成笑谈,但孩子会被父母的忽视和家人的嘲笑深深伤害。卡拉苏称,这种兴趣不完全是性的,孩子并没有做出性行为的意思,只是希望得到爱。这种爱超出了孩子的年龄,是成年性爱的萌芽,其特征是有着强烈的冲动。卡拉苏建议,父母应当允许自己成为孩子过渡时期的欲望对象,包容他们的欲望,看护他们逐渐成熟,为他们日后的亲密关系等人际关系做好准备。

  5. 朝闻道,夕すご说道:

    作为一个祖师爷的门徒,说说我的理解。首先,我跟祖师爷的关系,拉康是弗洛伊德之后全面继承和发展他的理论的大宗师,我是中国拉康派的一个门徒。履历,大学和研究生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7年学习,接受精神分析7年,督导分析3年,临床心理治疗工作8年。

    那么答案,对于人心的研究,精神分析是唯一符合科学精神的,此外,所有的对人心——精神现象的研究都充满了道德的障碍或者自然科学的屏蔽。例如,佛教对人心的研究是历史上最丰富的,佛教的问题跟所有宗教一样,把一个非科学的虚妄理想当作了一个终极标准来衡量一切,明明搞清楚了的心理现象,都因此而变了味道。例如,明明人的苦难是普遍客观的,那么就通过出家寻求真理来让家庭强制接受可望不可及的目标终点就成了一种对至亲的谋杀,恰恰是反过来否认了其已经发现的真理。当然,这是一些极端情况,而这些极端正好符合科学精神的进行了自我证伪。

    认知神经科学,那里所有的东西都很科学,可惜人没了。生物学和动物学中的人类研究也一样。

    祖师弗洛伊德提供的理论开端和一百多年来的实践,并非科学,因为人心领域不可能进行自然科学的直接研究,也就爱还没有这种科学。但,正因此,精神分析提供了一整套符合科学精神的实践方法和研究方法,当下,精神分析仍旧是最科学的。

    弗洛伊德之后的大宗师拉康说,精神分析不是自然科学,是主体科学,因此是独立于我们一般意义的科学的。

    但是却不关注其真正的价值,对于这种行为我可以挺胸抬头的说:你们这帮辣鸡!
    你们口中的科学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不是伪科学我不知道,因为关于科学和伪科学的界定都存在很多争议,我就知道一点,你绝对无法绕开弗洛伊德的观点去谈论心理学。
    没上过几门心理学专业课仅凭网上的那些杂文就去指手画脚,也许弗洛伊德的观点存在不科学的地方,但是将其定义为伪科学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这等于是将弗洛伊德的观点同占星学、面相学之流混为一谈好吗。

    他是心理治疗之父,也是史上最有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但是心理学在之后还出现了行为心理学,人本心理学,计算机出现还引发了认知革命。
    正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是他们在无理数上产生的惶恐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现在看来可笑只是因为我们站在几千年后的今天。科学的发展永远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判断其是否是伪科学,不能脱离那个时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在现在看来有其荒谬性和错误的地方,可是绝不能否认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伟大历史地位,更不是伪科学。

    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很有趣,所以他就模仿帕金森定理写了另外一个定理:能够解释任何既有现象的理性假设有无穷个。于是在他的研究工作似乎到了尽头时,他知道,如果他坐下来好好地思考一番,那么另外一个假设就会出现。屡试不爽。就在他写下这条定理之后几个月,他开始对它的幽默和好处怀疑了起来。
    如果这条定理属实,那么它在科学的思维上就不只是一个小瑕疵了,这条定理完全摧毁一切,因为它否认所有科学方法的效用。
    如果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一大堆的假设当中选出正确的,然而假设出现的速度远远超过实验所能处理的速度,那么很明显地就来不及证明所有的假设。如果不能够证明所有的假设,那么任何实验的结果都变得很不可靠。这样一来,整个科学的方法就缺乏建立实证知识的目标。
    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认为:“根据进化所显示的,在历史上任何一刻,所有可想见的存在,总有一个会证明它比其他的一切要优越。”这个答案在斐德洛看来脆弱无比,然而“在任何一刻”倒给他深深的震撼。难道爱因斯坦认为真理是一种时间的功能?这种论点会把所有科学的最基本假设都毁掉。
    但是我们由整个科学的历史来看,你会发现过去的事实不断被新的解释取代,每一项研究的时效也长短不一,完全没有规律,有些科学真理似乎能够持续几个世纪,有些甚至不到一年,科学真理不像教义一样能永远存在,它像所有的一切一样可以被研究。
    研究过科学真理之后,他对它们出现一瞬就消失的情况很懊恼,因为科学真理存留的时间和他所付出的努力正好相反。所以在20世纪,科学研究成果的寿命似乎比19世纪要短得多,就是因为科学研究的规模现在大多了。如果下一个世纪科学研究的速度是现在的十倍,那么任何科学研究成果的寿命,很可能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是什么缩短了它的寿命?最主要的就是假设的增加,假设愈多,研究成果的寿命就愈短。近几十年来假设大量增加的原因似乎来自于科学方法的本身。你看得愈多,知道得就愈多。你不是从一大堆假设当中筛选出一项真理,你是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假设。这也就是说,你想要借着科学方法接近真理,实际上你根本没有任何进展,甚至离它愈来愈远,这是你所运用的科学方法造成的。
    斐德洛所看到的只是个人之见,但是却反映出科学最真实的特性。许多年来它都被人忽视,人们期望从科学研究当中得到的结果和实际上所得到的结果,在这里正好互相冲突。然而似乎没有多少人正视这个问题。运用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许多假设当中找出正确的一个,这就是科学的目的。然而我们从科学的历史来看,事实恰恰相反。各种资料、史料、理论和假设不断大量地增加,科学把人从唯一绝对的真理,引向多元、摇摆不定、相对的世界,是造成社会混乱、思想价值混淆的主要元凶。而这一切现象原本是科学要消灭的。在许多年前,斐德洛在实验室中已经觉察到的结果,现在在这个科学世界中我们随处可见。科学反而制造出反科学的混乱。
    对于【科学】该怎么定义似乎不太能像玻璃罩里的一千克标准物那样让更为广泛的人所认同,比起亘古不变的真理,科学应该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和方向。古时,占卜可能是科学,祭祀可能是科学,炼金可能是科学。现在,我们把细分的种种学科称为科学。以后,谁又知道对于处在那样一个位置的概念会是什么呢?

  6. 斯文的皮囊,有趣的灵魂说道:

    佛洛依德的贡献应该放在他所处的环境来看。当时心理学的主要潮流是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他们都为了让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致力于将心理学实验化。所有的实验都是检验我们能意识到的心理甚至是抛开意识不谈的行为。而佛洛依德关注的却是心理学的另一个方面,之前鲜有人注意到的方面:无意识。是他开拓了心理学的一条支路,而他的理论在治疗癔症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当然他的理论也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学心理学的都知道建构主义对知识的态度是:任何理论都是假设,假设就有可能对有可能错,需要不断地验证、修正甚至推翻。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定论说到底是哪个学派是真知,而精神分析经过不断分裂发展也仍是当今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由此可见佛洛依德的强大。佛洛依德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释梦,说白了就有点像宗教的释义,不同的人有不同人的说法,因此在学说证伪上存在问题。佛洛依德本人提出的很多观点也被人们认为太过专断和牵强,例如阴茎妒忌,然而他又是个强制的君王,固执地维护自己的所有观点,不允许任何的质疑,所以后期佛洛依德也是跟随者大都离他而去,自立门户了。

    大学出于装逼的目的,我断续读了佛洛伊德的几本书,当然都是在女生扎堆和人多的自习室,买的是那种封面鎏金烫印blingbling的版本,人一从边上走过直晃眼睛,当然装逼没什么卵用,现在回想当时从我身边路过的人可能在想这个sb哪来的,看的是农民企业家怎么养鳖的书吗。
    后来我发现没人搭理我,也不好没坐一会儿就换自习室装逼,于是几本书在没人路过身边的时候都读完了。
    不得不说,好多版本的翻译就是坑钱的,驴唇不对马嘴,及其晦涩难懂,我读的就是这么一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版本,还好我读书没有细读的习惯,关键的细节都被我给错过去了,呵呵。
    不扯了,说解梦的事。
    大学毕业五年,也就是上班五年的时候,单位要购旧房了,我排到了资格队列内,不过评分是最后集团,也就是能买到最破最久最小的房子,于是一个梦便在酝酿之中了。
    购房前一天,我跟以往一样跟大家谈笑风声,聊到购房的时候笑说我不在乎大小,新旧,什么无所谓,等等强装淡定的言辞,实际上潜意识想tmd一定要买到又大又新又有好风景的好房子,于是当天晚上我在翻来覆去中入睡了,一个经典的佛洛伊德似的梦境出现了。

    古代未必有条件实现有效剂量,这是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
    但是,在青蒿素不普及的古代,患者不一定要用到现代的最佳剂量也能充分缓解症状
    疟原虫对于 青蒿素耐药也就是这二十年的事
    现在制定的最佳剂量很可能考虑到这一点而提高了治疗剂量
    在古代,很可能并不需要这么高的剂量就足以治疗疟疾。
    其次,屠呦呦本人的研究证实
    干品青蒿即使水煎半小时也能保证稳定的青蒿素浓度
    鲜品容易因为受热导致青蒿素分解
    按照中医煎煮青蒿的习惯
    一般是煎剂完成最后数分钟放入
    显然并无多少破坏的机会
    疟疾治疗,很多时候只要缓解症状就能满足患者
    特别是不具备对因治疗条件的古代
    因此,很多方剂设计出来也许并不能杀灭疟原虫
    却能缓解疟疾造成的贫血、阵发高热等症状
    这对于患者也就够了,属于变相的支持治疗
    这类方剂实际运用可能有效
    但作为抗疟原虫药物是没意义的。
    就好比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以前用干扰素、羟基脲,也只不过就是控制白细胞数目
    真正有效的
    不过近二十年才发展出针对性的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等)
    能完全说羟基脲和干扰素没用吗?
    显然不能,事实上现在临床还在用
    PS:
    个人认为:不认为国外对于中医的态度应当作为我们行事的依据。
    虽然某些国家的医学比较发达,但和中医药不是同一个体系
    以西医的理论体系去做 中医药研究,着实可笑
    你崇拜该国及其医学,大可自己去看西医
    如果你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算不上业内(哪怕是西医业内)专家的话
    那么我可以认为你无能力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请勿到处宣扬干掉中医或者废除中药注射液的理论
    以道听途说或一些新闻报道为依据来在严谨的网站上发表自己无法负责任的言论
    我个人认为不应当是zhihu所具有的风格。
    第三,我个人也认为中国近百年来
    尤其是近60年以来,对于中医的发展和研究进入了误区。
    建 国以后的医疗学术体系强行将中医纳入西医基于(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一些学科进展进行诊断治疗的理论体系
    这个以“眼见为实”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体系来解释 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怎么会解释的通呢?甚至有人去从解剖学上去寻找中医的“经络”,找不到就说经络不存在是假的。如此种种这般,导致中医的理论受到 很大的非议,但是这些人从来也没有论据说中医治疗无效。
    我认为中医发展的重点,应当是完善和补充中医的理论(阴阳五行寒热经络等),提高中医的诊断方法与准确率、以发展的中医理论解释 中药作用的机理、中药的种植采摘炮制产地对于中药疗效的影响原理
    第四,中药注射液的起源的确不严谨。那是大跃进的产物,同样是基于对中医药的粗浅理解,以西医药的方法来使用中药。
    随着老百姓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以及国家对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设逐步严格,中药注射液存在的问题逐步被发现和宣传出来,所以大家近期看到新闻比较多。但是客观地讲,这些新闻既不深入也不全面,大多记者抱着挖掘人咬狗的新闻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专业问题。
    中药注射液的问题在药学上其实早就有接近统一的看法:
    首先是成分复杂,不问青红皂白就注射。
    其次是药材的来源与真伪问题一直没解决。
    再次是制造工艺简单粗糙,没有根据中药研究的进展而进步。
    还有就是相应的上市后临床研究与ADR(治疗药物监测)没有大规模开展,导致未能及时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调整适应证。
    总之,中药注射液属于问题多的东西,能不用就不用的态度是正确的。
    但不能就说中药注射液无效,对于其存在的安全性以及滥用问题,制药企业的确应当付出一些努力去研究和改进,如果证实确实无法改进的,取缔也是应该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药也确实不太适合做成注射剂,毕竟成分比较复杂,提取纯化要求较高,而国内一些药企的技术设备甚至责任心都有待提高,如果处理不当,直接注射入患者体内,不管效果如何,风险实在太高了。
    个 人觉得中药还是以外用口服比较合适,首先是安全性有保证,其次这种用药方式传承了多年,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我始终认为研究中药、让中药现代化不能按照研 究西药的思维来,只想着把主要成分分离纯化出来,作为单一的化学药物来研究。中药传承这么多年,它的应用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大量的经验、案例可供参 考,所以我们应该从这个方面入手,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手段再去做点事情

    青蒿素的研究发端于六十年代越南战争,当时交战双方因疟疾而失去战斗力的人数远多于真正倒在枪林弹雨中的,而这里的疟原虫已经对当时的特效药氯奎产生了抗药性。越南饱受战争之苦,民贫国弱,只好向中苏求援,研制新的抗疟药。再加上中国自己对抗疟药物的需求也很大,于是1967年在北京成立全国疟疾防治领导小组,数十个单位组成攻关协作组,500多名科研人员在统一部署下,从生药、中药提取物、方剂、奎宁类衍生物、新合成药、针灸等六个大方向寻求突破口。
    从选取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项目协作组一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传统的中医药上,符合当时中央扶植提倡中医的政治气氛。为此各研究组在1967至69年间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发现。
    1969年,北京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加入项目,屠呦呦任科研组长。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收集地方药志及中医研究院建院以来的群众来信,寻访老大夫总结实际经验等,汇总了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余种内服外用方药,从中整理出一册《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声名远扬的青蒿。不过,在药物筛选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很差,甚至还不及胡椒有效。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重视。
    其实中医典籍中所记载绝大多数为错谬,首先传统中药青蒿包括两个品种,学名为黄花蒿的具有抗疟作用,而学名为青蒿的没有任何抗疟作用。其次绝大多数中药用煎熬等高温方法配制,实际上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就完全分解了,不可能对疟疾有任何治疗作用。
    屠呦呦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细细翻查。最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几句话给了她启发,想到很有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于是改进提取方法,用沸点较低的乙丅醚进行实验。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第191次实验中,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于是青蒿素终于被发现。

    正如《青蒿素—护医之盾,废医之矛》一文所述,一个简单的事实呈现在面前,即从晋代到清朝,治疗疟疾的数十个药方,极少提及青蒿。提到青蒿的,也被中医的用药方法消灭掉了—仅剩《肘后备急方》一个验方。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数十个方,少量提及青蒿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新鲜的或阴干研成粉。但《本草纲目》中,不仅有青蒿,还有黄花蒿,并且认为治疗疟疾的是青蒿,黄花蒿(臭气的那种)没有用,把药搞错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屠呦呦是在中医的汪洋中捞针了。幸运的是,她把青蒿素这根针捞到了.
    那么从《肘后备急方》成书到发现青蒿素的一千六百余年来,中医对付疟疾的状况又如何呢?四个字概括: “束手无策”。
    历史档案记载是很详尽的,兹举几个信手拈来的例子。明嘉靖四十年(1561)永宁爆发疟疾,光绪《吉安府志》卷五十三:“嘉靖四十年秋,永宁瘴作,疫死千人。”明万历时期在东南志区有过大范围的流行,万历五年(1577)江西的永新、永宁、福安等地出现大范围流传,造成永宁、福宁“死者无算”,永新“死者不可胜纪”的严重后果。三十一年又流行于浙江的嘉兴地区,包括嘉兴、秀水、桐乡等县,这次流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疟疾盛行,腹肿则死”。1693年,清康熙帝患疟疾,当时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后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而康复,时斥中医“南方庸医”。至土星共同体建政之时(1950年),全中国有疟疾病人三千万,当时每年病死有数十万,故位五大传染病之列.

  7. 练习少说废话说道:

    1中医摆脱玄学的羁绊,还是有发展的。
    此言论来自于目前最高票的答案。明显这位兄台对于中医有着不小的偏见。
    而且他既不懂中医,也不懂玄学。

    中医的体系初步形成于《黄帝内经》的问世,《内经》的成书年代不详,有说成于先秦,但最晚也是成于西汉。而玄学在哲学范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作为道家思想的一个分支,形成于魏晋时期。远远晚于中医理论的形成。何来中医是玄学产物之理?

    玄学经历过正始玄学,竹林玄学,魏晋玄学三个阶段,从”无生万有"的唯心论发展到后期衰落,自始至终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思想,而中医,有形而上的部分,也有形而下的部分。

    玄学中有玄学五术,为山,医,命,卜,相。很多人认为因为玄学中的医就是中医,所以中医就是玄学。这其实是胡说八道。我现在创造一个学说流派,把早于我的学术体系划入我的学说内,说他其实是我的一部分。你能信服么?

    在玄学的这些大家如夏侯玄、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裴頠、王衍、、卫玠、谢鲲等,无一人是医家。可以说他们对中医的发展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贡献。其中也只有嵇康写过一本《养生论》,里写的也是一些too young too simple的东西,大致内容就是“我很长寿有秘诀,大家跟我一起养生吧哦也。大蒜辣眼睛河豚鱼有毒,天天啪啪啪会伤身的呢。”。。。

    在中医体系的开山著作《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由,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这段话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见微知著,司外揣内。这是多么先进的医疗诊断思路啊我擦!!具体起来就比如中医的舌诊,色诊,通过细微的身体外在的变化,诊断出体内大的可能已经出现的病机。这种思路是多么的形而下,多么的唯物,多么的机智啊!这完全是在用尽一切办法专注于人类健康啊!你觉得这是你心中的玄学??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中医和玄学中有没有重叠的东西呢?有。而且这是你最无法理解的东西:阴阳,五行。听起来玄乎乎的,没错,因为玄乎乎,所以是玄学。
    我在那些反中医的人有几个认真地研究了中医? – 陈阿直的回答中讲了。中医中阴阳五行是一种有哲学性质的方法论,目的是把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以理论体系联系起人体和自然万物的联系。具体的在这里不多讲,说过很多次了,有的人也说不明白。我说你上火了热毒炽盛,你去医院的化验肯定检查不出来什么“火”。但我以一些寒凉的药物治疗你很快病症好了。你拿这些药去化验也肯定化不出什么“寒”。你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胡编乱造唯心主义,那我只能告诉你呵呵没错我就是靠撞运气治好了你。看不见摸不着与不存在不是等同概念,中医无论哪部分的核心理论都经得起实践。不要印象流,不要不懂装懂,不要混淆概念。

    所以别总把中医跟玄学混为一谈。这条回复到这儿。

    2青蒿素是西医的研究手段提取出来的,所以跟中医没有半毛钱关系。

    首先,手段我先不说。我先谈谈植物作为药在全世界的使用情况。

    除了中国,植物药在西方运用最多的国家是德国。西方大多数国家所用的是西药,也就是化学制药工业所制造的药物。那么在德国使用的植物药都是什么呢。他们的植物药大多数是治疗生活中常见疾病的药物。并且用药单一。如止咳,使用桉树,松树,常春藤等挥发油和皂苷。再比如抗静脉曲张,使用马粟子种子提取物。这些都是有西医影子,并且使用非常局限,没有健全的植物药使用体系。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完整健全并且经受了千年实践的植物药药的理论指导体系。植物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使用,就是中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辨证诊治和多种药的复方上。

    那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70年代起掀起了“回归自然热”。这是因为现代医疗的昂贵,无效(据调查49%的疾病无法治疗)及合成药的副作用的无奈(据调查20%的人服用西药出现副作用而停药)。植物药低廉的价格,相对更低的副作用,使得美国中年人接受天然植物药治疗的人比率由1996年的19%上身到1997年的33%。这只是我查到的九十年代的数据,现在只会更高。现在美国每年进口的植物药占到其植物药市场的75%。如甘草,当归,黄芪等中草药在美国的草药市场非常受欢迎。美国这个国家自身没有什么传统医学,所以对于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慎之又慎,FDA对于批准的草药可谓非常之严格。而大多数中医黑自然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总拿美国爹的FDA说事儿,FDA的审查标准奉为圭臬,美国人不认可所以中国人也不能认可。不过好在2015年8月17日FDA在网上颁布了修订的《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Guidance for industry:Botanical Drug Products)在世界范围鼓励和支持植物药的开发,其中当然包括中草药。这布修订的原则对植物药有一套单独监管的原则,将临床标准大大放松。FDA放松的理由是,包括中药在内的植物药在民间或临床已长期应用,说明人体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其中必蕴藏具有潜在医疗价值的药品。可放松临床前研究技术要求,迅速转入临床初期的研究。黑子们好好看看,你们的美国爹都对植物药有着灵活和务实的态度。

    虽然美国人目前对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毫无认知,也没有认可。但在植物药未来更广阔的实际应用中,中医体系的用药指导和用药配伍会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获奖,不仅仅是植物药的胜利,当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

    那么接着说。技术很重要,但屠呦呦的灵感来自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其中《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原文写到: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给力屠呦呦灵感。如果没有这本中医著作,那么青蒿素的发现可能无从谈起,或者说会更加曲折。人家屠呦呦自己都感谢中医药了,黑子们却大声的喊着这和中医没有关系。你们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

    3青蒿素不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是中医牵强附会想沾光,实际和中医无关。

    青蒿素提取源自植物黄花蒿,这个没错。这种论调我也看到了。

    在《中药学》教材中,青蒿的定义为“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5版)中记:中药入药名
    青蒿者,源为黄花蒿。

    当然,还有阴谋论者会说,这是八十年代为了跟青蒿素扯上关系后改的。那么我告诉你,实际上古人用的青蒿,也就是现在你们说的黄花蒿。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草蒿,江东人呼为蒿,为其气臭似也。北人呼为青蒿。”
    黄花蒿有臭味,而你们所说的青蒿是一种蛋蛋的香气。可见李时珍所说的青蒿实则就是现在的黄花蒿

    《本草图经》中:”草蒿255,即青蒿也。生华阴川泽,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极细,嫩时人亦取杂诸香菜食之,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茎、子、叶并入药用“

    这个描述也是黄花蒿。只不过并未在此书中描写它能治疗疟疾。

    那么结合《肘后备急方》中的《治寒热诸疟方》写的”青蒿一握“。可以得出,古人当时已将黄花蒿作为治疗疟疾的手段之一。

    而阴谋论者说的药典改了对青蒿的注解,其实只是药典刚刚编纂时对于古医书中药物缺乏深入研究和误解。

    古代中国没有拉丁文的命名方法,所以导致很多药物的名字很混乱。汉代的”木通“其实是”通脱木“。今天作为”通草“入药。假如古代对青蒿和黄花蒿就有拉丁文如A.apiacea.Hance和A.annua.L这样详细的命名方法,那可能到今天也就不会混淆。更不会因为《药典》的一词更正而落下口实,被阴谋论者和中医黑抓住作为攻击中医的点。

    退一万步讲,即便古时黄花蒿蒿入药并未用作疟疾,这有什么好攻击中医的呢?伟哥最开始也是当做治疗心脏病和血压的药物而并未应用于ED。况且我上面说了,黄花蒿又名青蒿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应用于对疟疾的治疗。

    4这件事更证明了要废医验药

    关于中医黑长久以来的”废医验药“论我只想说呵呵。

    一开始从民国开始,那些刚刚经历了西方文明入侵的所谓”先进人士“,在坚船利炮下和突袭而来的文化自卑感的驱使下,反对中医,全盘的否定中医。

    后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医黑也无法抹去中医在治疗疾病上的铁一般的事实,便挖空心思的想出了”废医验药“论调,你吃了中药接受了中药的治疗不是有效吗。那药留下,中医理论不行。药有效我无法辩驳,因为大家都看见了。那你那些阴阳五行我看不见,肯定是胡说八道。

    呵呵,中医理论指导的东西多了。除了中药有效,针灸,拔罐,刮痧,捏脊,正骨,也都有效,你们忘了吗?

    正是因为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医的辩证思治的思想。才让植物药的发光发热。植物药在西方人眼里可能只能治疗一种病症,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治疗多种病症。不同的配伍有不同的疗效。即便是单一的一味药,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功用。

    在FDA批准绿茶提取物veregen上市的审批报告中能看到FDA对于植物药的认识有:1植物药的化学组成通常为多种成分的混合物,而不是单一的化合物。2植物药中的化学成分并非都清楚。3在多数情况下,植物药的有效成分也并未能完全确定。4植物药有广泛长期的人体应用经验。。。可见美国人都对草药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说明第一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是你想提取就提取,技术上讲很难实现。第二是中药在经过炮制和多种药物的配伍后,提取更加变得不可能。但疗效摆着,你想废医?你想验药?呵呵验你sister。

    我在为什么很多人愿意相信中医,而不相信西医? – 陈阿直的回答中写道,倘若千百年后瑰宝没被愚人所废,我们回头看。没错,这次的事件和我在问题2中写道的FDA对植物药的认可都只是开端。只要中医能够坚挺下去,等到你们深信不疑的西方科学技术可以验证你们眼中的”科学性“。你们会知道自己以前干过什么蠢事。

    回到问题本身,屠呦呦获奖的事如何评价。

    屠呦呦的获奖本身对于祖国的中医药事业是一个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不至于使中医粉欣喜若狂,因为祖国传统医药事业任重而道远。但也绝不能任由任何人借此事抹黑中医。

    以下青蒿统一改为黄花蒿,青蒿素不变
    课题组当时编写了《抗疟单验方集》,总计收集动植物矿物样本2000余种。其样本的依据来源包括中药古籍、各地药志、民间偏方等
    经过3个月的实验,进一步筛选出640种草本样本,黄花蒿是第191号样本,抑菌率68%。
    课题组开始对黄花蒿进行单体分离,得率较低。(由屠教授的助手进行具体的分离操作,其它植物的单体分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某天屠教授从中药古籍《肘后备急方》一书中获得启发,随后用乙醚改良了分离工艺。改良工艺后分离出青蒿素等单体成分,经过实验证明青蒿素的抑菌率100%。确认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主要活性成分。(做植物的成分分析肯定是所有成分先出来,然后再实验过去验证每个单体的作用效果。所以现在大部分资料都是一笔盖过)
    课题组在全国工作会议上进行成果汇报。
    全国分为3个(具体数量忘记了)临床实验组进行实验,临床试验阶段屠教授的临床效果最差。经研究后表明云南等地的黄花蒿疗效更佳,确认了之后的植物源采购地
    通过临床实验后治疗疟疾的合成路线基本定型。
    而且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因为屠教授一直把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当成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来表述并且商用,一些搞植物学的人非常不满其做法。这些和什么本草纲目等中医半毛钱关系没有。
    其次,按照中医古籍对青蒿的药用价值的描述,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利用其植物特性,对蚊子产生趋避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疟疾的效果(相当于驱蚊剂)

    而青蒿素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简单说就是在体内灭杀幼虫。

    以中医那时的人类文明水平,怎么可能实现千年以后的作用机制?

    中医在整个课题中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线索,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怎么就被各种黑了?还有,不要再拿青蒿和黄花蒿来说中医。在中国很多植物的叫法是共用的,除非从数据库查其学名才能正式确定其具体的物种。

    例如茶油、油茶、茶树油、山茶油傻傻分不清楚。当时我做这个产品推广的时候在查资料,还有文献把这些植物混在一起。其实山茶树 (Camellia oleifera)和茶树(Camellia Sinensis)同属山茶科山茶属。山茶油属于油茶种(C.oleifera),和茶树油来源不同。青蒿和黄花蒿就是这种情况,屠教授一直都把黄花蒿往青蒿叫,还惹得一些搞植物学的学者非常不开心。这些都关中医毛事?还指望东晋的古籍给你写拉丁文哦?

  8. 电子产品爱好者说道:

    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事件的二十一个启示

    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一件喜事.

    然而有趣的是,走到微博等舆论场,或各大新闻门户(网易,头条新闻等),我们看到的并非一片欢歌笑语庆祝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而是铺天盖地的争吵甚至谩骂.

    当然,这种舆论混战也是意料之中.毕竟它对这几十年形成的庞大,固化的舆论场造成了多个角度的冲击,如惊涛拍岸,自然要卷起些浪花.

    那么,这场舆论战争中,究竟有哪些焦点议题呢?这些问题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容我慢慢道来

    焦点议题一:青蒿素和中医

    这场网络舆论,首当其冲的是中医问题.有两个事实众所周知:
    提炼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灵感来自中医医书
    中国民间有庞大的反中医舆论场(俗称中医黑)

    自然的,中医黑和中医粉的争论再次由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引燃.先把两者积年累月的争论放到一边,单从青蒿素一事,我们循序渐进地可以看到哪些启示呢?

    首先,从各种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发现青蒿素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一场国家发动的,专门针对疟疾疾病的医学项目(523项目)的成果.

    屠呦呦属于该项目中中医药的研究小组,他们的工作正是"用中医药文献引导科学研究".
    对比现代工业,这个研究小组的角色比起设计工程师来,更加类似质量工程师,职责是验证和改进.

    所以中医对青蒿素的贡献,并非媒体轻描淡写"提供了灵感",而是指导性方向.研究的前提就是"中医方药中存在治疗疟疾的有效手法,可以改进使用".

    这些事实给了我们第一个启示:

    启示一:中医药文献引导现代科学研究是可行的,中医传统医药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宝库

    其实屠呦呦不仅从古方中得到了草药的选别,这也是媒体容易忽视的一个点.

    用各种使用青蒿的方法来对抗疟疾和相关疾病,一直是传统中医中常见的手段.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直接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一度困扰屠呦呦的是,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缘何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

    葛洪的方子给了屠呦呦灵感,而方子的关键在于冷水渍,绞取汁,让屠呦呦想到是不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这也是一个启示

    启示二:中医药的发掘价值并不局限于草药

    然而我们同时看到,屠呦呦他们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

    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的抗疟疾检测,但进展并不顺利.还经历了190次失败.

    而且古人也因为历史局限性,会认为疟疾和鬼怪有关,也会保存一些纯粹巫术和迷信的治疗手段.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启示三:传统中医精华与糟粕并存,并非捡起来就能用,严格的筛查和改进对中医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有益的

    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尽管在葛洪所在的东晋时期,已经有各种对抗疟疾的治疗手段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但疟疾千百年来仍然是中国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恶鬼.

    像青蒿素这样高疗效副作用低方便量产的良药,毕竟是当代的产物.不断筛查精选原材料,经过动物实验,毒理研究,发明了现代的提取方法,还且通过工业化实现量产后,才真正变成对抗疟疾的福音.

    发明青蒿素的过程,本质上讲,就是用现代的手法,把传统中医有效的治疗手段发展得更有效率.

    所以我们要看到:

    启示四:传统中医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然而问题来了,在没有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医学仍然积累了类似青蒿素这样许多值得发掘的精华.而且用青蒿对抗疟疾并非一人所知,而是广为流传的中医知识.
    那么,传统中医凭什么在没有科技条件支持下,也能发现有如此有价值的成果呢?

    其实我们从屠呦呦的研究历程中也能发现一二:
    研究小组从医书和老中医中搜集了数以千记的治疗方案
    研究小组对各种方案逐个筛选,做了数百次实验
    为了证明方案的疗效,研究小组成员甘心亲自复用研究毒副作用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起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想起神农,孙思邈尝百草的传说.今人和古人的做法,本质上是一致的.

    和中医黑所说不同,他们并没有从已有的理论中凭空设计任何药方.他们所做的,是搜集别人的实践,自己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辩证,经过数以百计的失败才得到成功.

    中医效用的原因其实很明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实践中因治疗疾病的切身需要,发现和尝试了各种治疗手段.

    而历代的医家亲自对这些医疗进行搜集,归纳,检验,分析原理,并通过教育将经验流传下来,这才形成了庞大的传统中医体系.中医理论并不是从形而上学的概念中产生的,而是从基于实践的朴素辩证中形成的.

    这也是一条启示:

    启示五:实践和辩证才是中医发展历史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医精华珍贵和值得尊重的原因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也可以看到,发明青蒿素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更不是一个自然而偶然的事情,它是若干充分必要条件下的一个主观努力成果.

    它的诞生有哪些关键的逻辑要素呢?
    积累了千百年医疗实践,传承至今的传统中医
    由于对中医的尊重,提出了中医验方治疗疟疾的科研思路
    现代的调查研究手段,和科学技术
    一群既懂得中医,又懂得西医的技术人才
    长时间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坚持到底的决心

    其中1,3,5都是既成事实,但2和4在当代却是极具争议的.

    中医黑主张废医验药,验药无非是废医之后的附带步骤;而且现在无论中医黑,还是中医粉都公认,好的中医已经很少了,更不用说融贯古今的.在这个时代都不具备的条件,为何在屠呦呦那个时代实现了呢?这便过度到了第二个焦点话题:

    焦点议题二:青蒿素和时代的关系

    青蒿素的发明是有历史属性的,它是特定时期的产物.这个断言基于两个前提:
    尊重中医是发明青蒿素的前提
    中西医结合并用于实践,是发明青蒿素的前提

    如果这两个因素具有时代的特征,那么青蒿素的发明就具有时代的特征.

    首先,尊重中医难道也有时代特征吗? 当然有.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不尊重中医的,这点不用多说了.

    在屠呦呦之前的时代,其实是更不尊重中医的.中华民国时期,西学把持的知识界普遍反对中医,而废除中医也是历届民国政府共识.是否通过行政法令废除中医行医,也是当时政权经过多次博弈的.而从民国一直到1949年,中医始终没有进入正规的教育系统,很长一段时间传授都没有法律保护和规范.

    这个时期中医存亡都难料,更不用说发展了.想必这样的国策才是当代中医黑所赞赏的.

    中医重新得到重视是在新中国

    毛泽东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人员代表时,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的角度着重指出,只有很好地团结中医.

    提高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

    他还进一步强调指出:“卫生工作方针问题……要以预防为主,发挥中西医药人员的作用,这个方针是对的。”

    1953年12月,毛泽东发表对卫生工作的意见:我认为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

    中医是在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宝贵的经验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

    他还指出:“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将中医的历史地位提高到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的高度,足以说明毛泽东对中医药学的重视。
    为什么毛泽东会如此重视中医呢?

    除了传统中医本身是有精华存在之外,更关键的因素有三:
    新中国经济基础差,而中医由于源自农业和手工业,并且注重疾病的预防;它是当时廉价而且有效的医疗手段.
    当时的西医人数少而且集中于城市,要惠及中国广大人民,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上两方面的困难.
    毛时代的国策,并非只为少数城市精英服务,而是着眼于全国人民,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

    治疗疟疾明显是以上动机的产物.因为疟疾最好的防治手段不是吃药,而是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对城市富裕阶层而言它的意义要小的多.

    而且即便是当代国际奖项对青蒿素的评价中,也会额外强调它主要对"第三世界"国家,主要对穷人产生了巨大贡献.

    于是我们又得到了启示:

    启示六:发明青蒿素前提是尊重中医.尊重中医,因为中医的农医属性和调理理念,对不发达地区和穷人而言特别廉价且有益

    然而尊重中医不等于发展中医.发展中医也有各种各样的思路.新中国是如何引导中医的发展呢?

    在50年代初,国家的中医政策非常严苛,医师证书要求的知识不仅包括中医全科,还涵盖大量西医内容.这使得大部分传统中医无法获取资格,教授学徒也为无证行医.结果西医日多,中医日少.

    发现这一问题后,中央花了很大力气来纠正.举几个例子:
    要求卫生部“要主动团结中医,欢迎他们,给他们以应有的地位”,“对中医和西医要一视同仁”,“不能鄙视、歧视中医,要尊重中医,国家要给中医以帮助”。

    1954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的社论,认为发展中医就是“如何通过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逐渐使它和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的问题,就是要根据现代科学的理论,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学的学理和总结它的临床经验,吸取它的精华,去掉它的糟粕,使它逐渐和现代医学科学合流,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卫生部对自身不能正确对待中医的思想和做法进行了反省和检查.1956年11月27日,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废除中医师暂行条例的通令》。至此,中医药事业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若一味要求用现代西医改造中医,揠苗助长,还没有到屠呦呦加入研究小组,她后来咨询的老中医都可能找不到的了.

    可见新中国对中医的尊重并非口头上的尊重,而是尊重了中医独特的传承传统,与西医的不合,以及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现实.水至清则无鱼.恰恰只有尊重中医的不足,让它有生存发展空间,才能获得历史进步.

    这也是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七:尊重中医,意味着尊重传统中医与西医医理和传承等方面的区别,不削足适履
    启示八:尊重中医,意味着包容中医历史发展中的不足,在发展中现代化,不揠苗助长

    没有这两点,就不会有中医药研究方向的屠呦呦,更不会有523项目的中医药研究小组.

    然而仅仅放任中医的发展,也不会出现发明青蒿素的另一个重要前提:精通中西医的研究人才.

    我们看屠呦呦的访谈和回忆得知,她1951年就考入北京大学,专业是西医,是正宗的西医人才.然而毕业之后,却被分配到了当时的中医研究院工作.

    为什么西医的人才要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呢?
    1950年8月7日,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卫生工作方针,毛泽东亲自为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毛泽东的这一指示为中西医结合、彼此间团结合作指明了方向。

    956年8月,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更加详细、全面地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思想。他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新医药学。”“要把外国的好东西都学到。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也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要重视中国的东西,否则很多研究就没有对象了。”

    这则报道只是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新中国时期是如何考虑中医发展方向的.

    团结中西医,中西医结合作为当时的指导性政策,才会出现中医研究院这样的机构,把大学毕业的西医屠呦呦,分配到从事中医药的研究工作.没有这一举动,那么青蒿素在中国很可能仍然停留在古方和民间习俗中,因得不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寂寂无闻.

    这也是青蒿素诞生历程中的一大启示:

    启示九:发展中医,需要在尊重中医的前提下,使之更多地学习现代医学的科学与技术

    没有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也不会有一个从北大西医专业毕业,就走入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

    但是中西医一结合就足够了吗?传统中医对现代医学而言,并非捡起来就能用;那么西医对中医而言,是否抄过来就可以现代化呢?

    果真如此,就违背了中医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践和辩证之中发展了.而中医的现代化,也如同当代一些中医黑所言,只需要一刀切的废医验药就行了.

    让我们看看屠呦呦的中医药学习和实践历史吧.
    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屠呦呦作为中药药理研究者,不是在书斋里空想的.她的学习和研究历程,是与新中国攻克血吸虫病等大型公共卫生国策同步的.而且早在对抗血吸虫病的战役中,中药研究就迈入实践,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早期的锻炼机会和学术成果.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

    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这个学习和研究过程首先不是用西医的方法和视角来评判中医,而是在传统中医的实践中学习进步.作为中药炮炙经验书籍编著者之一,也或许为她从葛洪书中得到低温提炼的灵感埋下了伏笔.

    屠呦呦之所以在523项目中担任中医药研究小组的组长,也得益于她之前对中医药的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由国家主导的中医实践,和对这些中医实践的现代化研究,奠定了未来发明青蒿素的人才和理论基础.

    这些资料也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启示十:中医的现代化,最终是在中医自身的医学实践过程中,结合现代科技进行研究和提高

    实践才是中西医结合的落脚点.那屠呦呦所在小组发现青蒿素的落脚点,自然是当年的523项目了.

    这个项目是在越南战争的背景下,作为军事科研的项目提出的.研究的途径很多,中西医都在其中,青蒿素的只是523项目成果中的一环.

    当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和效果后,其它的中医药小组也着手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分别开展分离有效单体的研究.更适合药物生产,更有效果的黄蒿素就是在这之后由523项目组其他成员在四川发现的.

    此后,经过两年的三次“大会战”,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用青蒿素和青蒿简易制剂临床治疗疟疾2000例,其中青蒿素治疗800例,有效率100%;
    青蒿素简易制剂治疗1200例,有效率在90%以上

    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青蒿素是好药,上级要求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研发新药。新药于1975年研制成功,并于1979年通过全国鉴定。

    523项目持续了13年,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
    一旦谈到实践和辩证,就必须要谈及主体.究竟是谁在实践?谁在辩证?

    诺贝尔奖颁给了屠呦呦,想必屠呦呦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我们也看到屠呦呦力所不能及的一些事.

    比如,屠呦呦肯定不可能亲自写下《肘后备急方》;葛洪和李时珍一样主要的角色是搜集,他们也取代不了民间使用青蒿的探索者.
    历代经验虽然给不出当代的提炼方法,但都指向用青蒿治疗疟疾,这些经验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屠呦呦一人做不到的.
    回到523项目组,这个项目的立项,决策,后勤支援,后续选材的改进,药品的研发,也并非屠呦呦都能兼顾.
    而且围绕着这个课题的研究,无数的实验和试错,也非屠呦呦一个人可以包揽的.机会成本被整个团队分担了.

    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

    启示十一:青蒿素的发明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国策指导下,集体工作成果的一环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提现了上述所说的各点.她认为中医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宝库,中医需要逐步走入现代化,青蒿素是集体攻关的成果,而且中医药对当代人类的贡献远不止此.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提到了中医药的辩证施治不用单一药物,也提到了其它现代中药对白血病,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这里举的例子只不过是中医对人类馈赠的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中国医药帮助我们征服全世界危害人们生命的疾病,提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这些话,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

    没有对中医的尊重,不会有青蒿素诞生
    没有对中医实践上的包容,对中医尊重就不会落到实处
    若没有现代科技对传统中医的研究和改进,中医无法有实质性的发展
    若没有中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大规模实践,中西医结合也只是空谈

    这种种要素在新中国前后都有明显的区别,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后果,所以说青蒿素的确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焦点议题三:青蒿素和诺贝尔奖

    青蒿素让中国人,而且是女性,得到了第一个诺贝尔奖.这在国际上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既然诺贝尔奖认可了青蒿素对人类的贡献,但青蒿素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诞生的产物,为何在四五十年后,青蒿素都快像奎宁一样失效了,才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青蒿素迟迟没有在国际上得到推广.

    但于由于当时中国并无专利法,也没有采用过西方专利。
    因此,大型制药公司无法获取专利,赚取巨额利润。
    疟疾当时是一种穷人的疾病,今天的大规模捐助基金也不存在。

    从这里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十二:资本主义的专利制度,和制药公司的巨额利润,反而阻碍了青蒿素在国际上的推广
    启示十三:疟疾作为穷人的疾病,虽然在新中国得到523项目中像吸血虫病一般得到攻克,但因不能牟利,阻碍了青蒿素在国际的推广

    这一现象直到有公司注册了相关专利,并且在国际政治格局有所改善之后,于2001年才在世界得到推广.

    青蒿素的大规模使用之后,才于2009年得到了拉克斯奖.然而这一奖项作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仍然引发了争议.因为这个项目明显是集体努力的成果,而奖项却只能颁布给个人.这也引起了学术界一些人的愤慨和争议.同样,诺贝尔奖的规则规定,获奖者不能超过三人.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袁腾飞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中,鄙视中国牛胰岛素成果得不到诺贝尔奖:中国要集体领奖,这事当然告吹,"瑞典国王能跟扫地的刷厕所的握手?"

    这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为何新中国国力和科技突飞猛进,许多科技成果举世瞩目仍然得不到诺贝尔奖.

    启示十四:诺贝尔奖归功于一二科学家个人的精英主义原则,阻碍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得不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对人类,尤其是对穷人的贡献都摆在那里,无可争辩.我们可以引用论语的一番话来描述这个现象: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焦点议题四:青蒿素获奖背后的舆论斗争

    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了舆论场的激烈碰撞.原因无他,这事件在方方面面冲击了"主流"舆论的观点,才可能引起激烈的碰撞.如果争论点并不主流,例如屠呦呦作为女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在中国就完全没掀起什么波澜.

    但对很大一部分争论者而言,形势是不利的.毕竟引起争论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已经是既成事实.无论现在喧嚣得再厉害,尘埃迟早要落定的;落定之后,失败者仍然是失败者.
    让我们细数一下舆论斗争中的几个焦点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吧.

    第一,反中国文化派,现在比较尴尬.中国有一群反中国文化派,总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最大的包袱,让中国无法真正现代化.

    例如一篇文章《中国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中国人过于功利,没有逻辑训练,总是从风险小的着手不敢冒险,重视集体导致抑制进取创新,研究过于经验化,注重实用性等等.

    然而青蒿素得到了诺贝尔奖.它的发现首先来源于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然后中医又是一门造福他人的技术.这门技术最讲究的就是从实践中反复辩证.

    而且中医尝百草以身试毒,屠呦呦也如此,恰恰是很冒险的.研究青蒿素也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经验出发.

    而且青蒿素研制的最大动机,就是造福集体.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也是集体努力.最后青蒿素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归功于它的实用性.

    因此我们得到一个认识:

    启示十五:用诺贝尔奖反对中国文化,从今往后只会显得滑稽

    第二,反中国体制派.

    众所周知,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奖,是反体制派的口头禅之一.他们奉行的是体制决定论,例如日本的体制鼓励诺贝尔奖,中国的体制阻碍诺贝尔奖.

    一部分反体制派攻击的是大家都反感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利益推动政策等.也有很多用它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观点无外乎集体主义抹杀个人成就,政策管控阻碍个人探索等等.

    然而纵观青蒿素的诞生历程,它是: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出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以国家政策为方向;
    政府部门为主导;
    综合了集体的力量;
    从培养人才,到立项,到调度资源;
    最终创造了造福广大人群的成果.

    而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抗疟药物的推广上,远远胜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让反体制派应该得到一个启示:

    启示十六:诺贝尔奖不再能作为体制决定论的例证,来反对社会主义体制了

    第三,精英主义派.

    他们历来的观点是,由于不注重个人的成就,导致这个国家出不了得诺贝尔奖的天才.而现在,这一派的观点转为屠呦呦的成功,反映的是她个人的精神和美德的成功.

    精英主义派显然是不看新闻的,不知道全世界都在讨论集体贡献,一人授奖的荒谬性.也不知道屠呦呦本人,以及颁奖的机构,都对发明青蒿素的集体贡献表示了敬意.也都反复强调屠呦呦是作为集体贡献的代表.

    他们更不知道,青蒿素的发明虽然能造福无数人,但对资本家无利可图,研发者也贡献为主.这样的项目都是从利于集体出发,由集体推动,最终依靠一个集体的多方力量才能完成.

    这一切屠呦呦本人是相当清楚的.诺贝尔奖也很清楚,但他们这次评选关注的是实效,并没有在乎它能否证实精英主义.

    相比之下,精英主义者生拉硬拽,掩耳盗铃的做法着实不聪明.这也是一个经验:

    启示十七:精英主义者没有社会大生产的实践经验,重虚名而轻实利

    第四,全盘否定中医派. 全盘否定中医派最主要的观点是中医就是巫术,最主要的论点是中医不敢双盲不敢现代化研究,最主要的论据是脱离剂量和烹制技术谈中药毒性.

    我们得承认,中医中存在巫术,传统中医在治疗疟疾的实践中就有许多巫术的做法.

    但青蒿在防治瘟疫中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传统中医仍然有很大一块是基于实践和辩证的医学成果.经得起现代医学的检验.而且屠呦呦是根据传统医学认定青蒿的效用,再从传统医学中找到了现代青蒿素的提炼手段.青蒿素的成果也证明了传统中医一直在从事现代化.屠呦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用现代的方法来研究古人的经验,而且这条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直延续至今.

    只是全盘否定中医派,往往遮住自己的双眼,从来不承认这些

    最后,全盘否定派特别喜欢提马兜铃等几个流行的例子,来强调中草药的毒性,避而不谈疗效.然而利用青蒿等材料研制的各种药品,有许多是有毒性的,这并不妨碍烹制得当能够得到毒副作用小而疗效高的药品.何况研制青蒿素的现代炮炙方法,偏偏是从古人的炮炙方法中获得的灵感.

    全盘否定中医派的许多观点都只是蒙蔽不了解中医的人们,结果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他们对中医许多断言都变成了谣言.更何况这个获奖者公开宣扬中医的好处.于是全盘否定中医派开始掉转矛头攻击屠呦呦,说她是中医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为利益说话.

    这个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十八:不要和全盘否定论者辩论任何问题,包括中医.因为全盘否定论的前提,就是反对辩证

    第五,科学神教派.

    科学神教是客观存在的群体.他们以"科普"作为活动的主要名义.然而他们最看重的,是科学的"理论成果".

    这类人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者.他们支持科学和反对中医源于相同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一切科技成果源于理论".因此这些人并不把现代科技的成果归功于实践和辩证,而特别强调"科学理论"的自洽.当然他们是不会提起历史上科学理论被更新科学理论推翻的所有故事的.

    这些人批判中医时,也把中医的阴阳,五行,辩证,经络等理论归结为玄学和巫术.主要原因是这些理论和现代科学的理论并不兼容.

    我们看青蒿素发明的历史,从古代到当今,从传统中医到现代医学,可以看到都不是通过理论思考凭空发明的奇迹.而是自古至今,都遵循同一个过程,实践中积累经验,归纳经验,筛查经验,分析总结经验,然后形成理论,用于指导未来的实践,并在未来实践中加以改进.

    同样地现象也提现在第六类人中:

    第六,中医玄学派.

    他们认可中医恰恰是因为中医理论在他们眼里玄妙自洽,却并不关心中医实践的效果和缺点.同样他们反对科学派,也会主张西方科学在哲学上的先天缺陷.

    这类人和科学社交派的争论,其实属于两个巴掌一拍即合.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

    启示十九:把科学技术发展归结于科学理论,和把中医发展归结于中医理论,夸奖之或贬低之,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两者都是侮辱

    第七,废医验药派.

    废医验药派看到了纯粹中医黑和科学神教派的不足之处,自认为比较客观公允.

    青蒿素的发明没有太多涉及中医理论,主要是对中医药理的现代化发掘,让废医验药派感觉坐上了争论航班的头等舱,要贵人一等.

    然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蒿素的发明不是一时一刻的产物,是在新中国的一系列基本国策的推动下产生的.这些国策包括:
    重视对普通劳动者的医疗
    认可中医的价值和历史贡献,尊重中医
    包容中医的历史缺陷,使之能传承发展
    在传承发展中让中医现代化
    为了让中西现代化而培养人才
    在用中医解决大型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中医现代化

    这些国策促成的青蒿素诞生过程是:在尊重信任中医的前提下,经过长期中医实践,结合现代科技培养出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发现了中医的有效手段,并用科技手段使之现代化.

    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是废医验药的成果,而是尊医寻药,信医试药,行医验药的结果.即便把废医验药派当成主张发掘中医药宝库的派别之一,他们一刀切的想象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

    启示二十:中医的现代化历程,需要复杂的政策智慧来保证稳定持续和可行性,这是废医验药派不懂的

    第八,抱残守缺派

    有废医验药派,自然就有抱残守缺派.这一派无条件地认可中医,对精华和糟粕不加甄别,信任古人的实践和经验远超过信任今人的实践和经验.他们不注重学习使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注重引入现代的检验手段和毒理经验,甚至对同样源自实践的西医治疗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青蒿素的成果并不能证明这一派的观点,而是对他们的反证.如毛主席所说,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总结:

    启示二十一: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中医须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必须批判地接受这份遗产。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保存和发扬

    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青蒿素得诺贝尔奖,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它曲折的经历,让一个立场明确的人知道世界应该怎么样更好:

    尊重传统医学,使之现代化,积极挖掘传统医学的宝库
    化学合称药品与天然提取药品,都是现代医学的宝库,不能厚此薄彼
    为大多数人,包括穷人的实际利益奋斗,往往是人类重要财富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珍贵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唯精英论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捍卫集体主义对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
    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总是构成广大劳动人民福祉的根本阻碍
    在服务于大多数人却利益微薄的领域,社会主义特别适合发挥效用

    如果回到争论最激烈的中医问题,我的具体观点是:

    中国医药是世界医学的重大财富
    中医是实践和辩证的产物,它的理论是在当时科技条件下,对这些实践和经验的理论性总结,有同样的价值
    中医必须要现代化才能更好地贡献全人类
    中医和当代医学有冲突,中医的重预防养生,与当代资本主义医学重治疗轻预防是矛盾的
    中医和当代医学有冲突,中医的农医性质重视植物药学,与当代药学偏重化工有区别,两者应结合
    中医和当代医学有冲突,中医偏重对人体的养护和支持,重视用人自身免疫对抗疾病;当代医学偏重攻击疾病,往往不惜伤害人身体;两者应经历针锋相对辩论而走向融合
    中医和西医的哲学思路有区别,中医重视整体而西医重视症状;中医综合施治而西医关注银弹;中医辩证施治,西医不够重视病情变化;哲学上需要兼容并包
    当代医学有资本主义医学的基因,也派生出工业医学的基因,这种主流并不足以自称现代医学
    包括中医在内,原理上与西医有别的传统医学都走向现代化,人类才会拥有自己的现代医学
    中医的发展,医疗体制的发展,枝繁叶茂的都是技术问题,而归根到底自古至今都是政治问题.

    附:二十一个启示

    启示一:中医药文献引导现代科学研究是可行的,中医传统医药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宝库
    启示二:中医药的发掘价值并不局限于草药
    启示三:传统中医精华与糟粕并存,并非捡起来就能用,严格的筛查和改进对中医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有益的
    启示四:传统中医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启示五:实践和辩证才是中医发展历史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医精华珍贵和值得尊重的原因
    启示六:发明青蒿素前提是尊重中医.尊重中医,因为中医的农医属性和调理理念,对不发达地区和穷人而言特别廉价且有益
    启示七:尊重中医,意味着尊重传统中医与西医医理和传承等方面的区别,不削足适履
    启示八:尊重中医,意味着包容中医历史发展中的不足,在发展中现代化,不揠苗助长
    启示九:发展中医,需要在尊重中医的前提下,使之更多地学习现代医学的科学与技术
    启示十:中医的现代化,最终是在中医自身的医学实践过程中,结合现代科技进行研究和提高
    启示十一:青蒿素的发明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国策指导下,集体工作成果的一环
    启示十二:资本主义的专利制度,和制药公司的巨额利润,反而阻碍了青蒿素在国际上的推广
    启示十三:疟疾作为穷人的疾病,虽然在新中国得到523项目中像吸血虫病一般得到攻克,但因不能牟利,阻碍了青蒿素在国际的推广
    启示十四:诺贝尔奖归功于一二科学家个人的精英主义原则,阻碍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启示十五:用诺贝尔奖反对中国文化,从今往后只会显得滑稽
    启示十六:诺贝尔奖不再能作为体制决定论的例证,来反对社会主义体制了
    启示十七:精英主义者没有社会大生产的实践经验,重虚名而轻实利
    启示十八:不要和全盘否定论者辩论任何问题,包括中医.因为全盘否定论的前提,就是反对辩证
    启示十九:把科学技术发展归结于科学理论,和把中医发展归结于中医理论,夸奖之或贬低之,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两者都是侮辱
    启示二十:中医的现代化历程,需要复杂的政策智慧来保证稳定持续和可行性,这是废医验药派不懂的
    启示二十一: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中医须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必须批判地接受这份遗产。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保存和发扬

  9. 资深傻逼说道:

    说扯不上关系的人,你们好歹查完资料再来黑好么?拜托了!
    《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这三本重量级的书的权威性够不够?不够我无话可说了,你们膜拜的西药的标准可也是由《中国药典》规定的!别说这三本不是古籍,自己注意看里面的典籍出处!

    1 . 《中国药典》:青蒿

    【拼音名】 Qīnɡ Hāo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ANNUAE

    【别名】 蒿子、臭蒿、香蒿、苦蒿、臭青蒿、香青蒿、细叶蒿、细青蒿、草青蒿、草蒿子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2 . 《中药大辞典》:青蒿

    【出处】 《本经》

    【拼音名】 Qīnɡ Hāo

    【别名】 蒿(《诗经》),荍(《毛诗传》),草蒿、方渍(《本经》),三庚草(《履巉岩本草》),野兰蒿(《现代实用中药》),黑蒿(《山东中药》),白染艮(《闽东本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全草。夏季开花前,选茎叶色青者,割取地上部分,阴干。

    3 . 《中华本草》:青蒿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

    《蜀本草》:《图经》云,青蒿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苗,日干,江东人呼为卂蒿,为其臭似卂北人呼为青蒿。

    《本草图经》:青蒿,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茎、子、叶并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

    【拼音名】 Qīnɡ Hāo

    【英文名】 Sweet Wormwood Herb,Herb of Sweet Wormwood

    【别名】 蒿、草蒿、方溃、(犭凡)蒿、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细叶蒿、香青蒿、苦蒿、臭青蒿、香丝草、酒饼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nnua L.

    采收和储藏:花苗期采收,切碎,晒干。

    已经打脸了,我就不多说青蒿跟黄花蒿的事了。
    特别说明一点,中药有多来源的特征。不要觉得一味中药就只有一个来源(原植物),去查查最常见的甘草,大黄都是三个来源!所以,还请黑子们不要无知到黑中药大辞典里青蒿来源有两个植物!小檗碱又不是只有黄连里才有,对吧?!

    —————–补充————-
    只知道中药煎服,就敢大着胆子大呼:“青蒿煎服不能治疟疾。”这是不单单是无知,更是无畏!庆幸的是医药工作者不是你们这群人,不然如此武断,观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性子,不知要误人几何!

    我倒想提醒各位一句,中药还有炮制、配伍,“单煎”跟“合煎”之区别!就拿冷水中溶解度不大的生物碱—小檗碱来说,你拿冷水冷浸甚至渗漉,溶出率自然不大,但是,依据酸碱成盐的方法,用酸水提取生物碱,自然溶出度增加。具体到煎煮,中药合煎时,有机酸跟生物碱自然也可以成盐,增大溶出度。

    大家经常听到的“甘草解百毒”,肯定有人嗤之以鼻,又是骗人云云。其实甘草冤枉呀!(甘草甜素水解产物为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1.甘草次酸及葡萄糖醛酸与有毒物质结合,使之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解毒;2.通过物理、化学方式沉淀或吸附有毒物质,减少吸收;3.甘草次酸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4.对肝药酶具有诱导作用,加速有毒物质代谢。

    所以,甘草被称为“国老”,中药方解经常要用甘草,所以像四逆汤这样用到毒性较大的附子的时候,要用甘草解毒!

    黄芩中活性成分黄芩苷冷水软化时在对应的酶的作用下会分解成苷元,苷元会进一步氧化为绿色的蒽醌类成分,影响药效。黄芩苷炮制的方法之一是蒸透再切制,蒸前不可接触水,这是有它的道理的,蒸透了,酶失活,自然不再有催化作用,自然可以保证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延胡索醋制,你们知道为什么么?肯定有人又咬着阴阳五行喋喋不休,大呼骗人。殊不知,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醋含乙酸,也是酸碱成盐的方法增大溶出度。

    炮制和配伍中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不知道之人,却大呼骗人!到底是谁无知无畏,胡乱批评?!

    综上,我就像问一下黑子们,你们从哪里来的勇气去攻击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学科的?!

    自古无知者最是“无畏”,知者谨言慎行,此之谓也!!!

    首先说青蒿素跟中医中药有没有关系。

    1.青蒿素不是中药。中药只是有有效成份而已,天晓得除了有效成分还有其他什么东西。青蒿素不能打“中医黑”的脸。因为
    第一,青蒿里面有成千上万中物质,为什么只提取了青蒿素这一个分子,而不是它所有成份,或者大部分成份都是有药理作用的?难得我一堆泥土里面因为它含有铁元素就可以吃泥来治疗缺铁性贫血吗???所以说中药含有有效成份,但是跟它能不能用来治病或者说它的药效可能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第二,青蒿素并不是中药,而是一种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单一成分的化学药,有明确的化学结构。举个例子,西药阿司匹林,就是从树皮中提取出来的,它不是中药。
    第三,青蒿素是通过现代的药理、化学的方法从传统草药中分离出有效成分,用现代医学的方法验证药理药效,整个研究都处在现代医学、药学的科学框架下的。疗效和毒性都非常明确,这和传统的中药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青蒿素的药理作用是对抗疟原虫RNA(?应该是,记不起清楚)而不是中医说的辛香透气,清透虚热,凉血除蒸。
    所以说,青蒿素除了是中药提取出来之外,跟中医中药可能并没有太大关系。屠女士要是研究青蒿止疟汤什么的获得诺奖,那才是打脸,那肯定全世界对中医改观。

    2.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有效这一事实,不能说明中药的有效性,或者说,青蒿素治疗疟疾跟中医中药里面的寒热温凉,扶正祛邪治病(仅仅说不是一回事而已,并没说寒热温凉就是不科学的)不是一回事,而且恰恰相反,这更加证明了现代医学(注意,是现代医学,不是西医)的科学性。因为治疗疟疾并不是用青蒿煲中药给他喝,而是提取出青蒿素这个分子做成药物治疗疟疾。这就是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与此同时,青蒿素的药理作用也是用现代医学解释的而不是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

    3.诺奖官方态度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后的发布会上,一位中国记者问道:「这次诺贝尔医学奖算不算是颁发给了中国传统医学?」
    诺奖委员会的成员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做出了解释:

    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并没有把这个奖项颁发给传统医学,我们是把诺贝尔奖颁给了受到传统医学启发并能从中开发出一种造福全世界的新药的科学家。所以,你可以说是受了中医启发,但不能说是颁给中医。
    注意他的措辞,是“受传统医学启发”。

    然后说一下青蒿素能不能改变一些人对中医中药的看法。我对社会风气,人群观点这些领域有我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妄下定论说能不能改变大家对中医的看法。我只能说,相信中医的,比如我妈,肯定是继续相信中医,“中医黑”的,肯定有一万个理由继续黑中医。

    但是,青蒿素的发现,确实受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启发,在传统药方中,有可能还有一些有效的药用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落后的研究手段而不能为我们所知。总所周知,”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传统医学一样,我国中医理论或许(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中医必然是有局限性的;从传统医学角度,我只学了半年中医,感觉我中医基本理论太浅,难以质疑它的理论)存在着其局限性。才疏学浅,对”废医验药“难下结论,但是我觉得从植物或者说从草本木本中药提取出来的现代医学药物,必将会越来越多。

    青蒿素是从青蒿里提取的吗?

    青蒿素与青蒿无关。首先,中医传统确实会用青蒿治疗疟疾,但青蒿中不含青蒿素,对疟疾是无效的;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中医从不用它治疗疟疾。其次,即便用黄花蒿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仍然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来治疗疟疾的,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的结构。

    青蒿素是中药吗?

    不是。青蒿素实际上是一种提取自天然植物、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品(西药)。

    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结构,屠呦呦用沸点低的乙醚提取出青蒿素,提取物抗疟作用率达95%到100%,这一方法对证明青蒿粗提物有效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用乙醚提纯的过程,与中医无关。

    青蒿素从最初发现到最后上市,遵循的完全是现代医学"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流程,与中医并没有关系。

    屠呦呦是不是受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才提炼出了青蒿素?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大量的偏方和巫术,不能将其看作是一本中医典籍。其中记载的疟疾疗法为:“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样的偏方疗效可疑,因为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极其有限,这样的药量,是难以起到治疗作用的。

    如果这则传说为真,我们也只能说这一则偏方以一种“虚竹破珍陇棋局”的方式,误打误撞地给了屠呦呦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不能说是青蒿素是中医启发下的产物。

    历史上有没有中医治疗疟疾的先例?

    中医不能有效治疗疟疾。明万历时期疟疾在东南地区有过大范围的流行,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江西的永新、永宁、福安等地出现大范围流传,造成永宁、福宁"死者无算";永新"死者不可胜纪"的严重后果。

    而在1693年,清康熙帝患疟疾,当时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后服用由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而康复,康熙皇帝斥中医"南方庸医"。在1950年,统计显示全中国有疟疾病人3000万,当时每年病死有数十万,位列五大传染病之列,中医并没有起到任何治疗或预防的作用。

    青蒿素只能从黄花蒿里提取吗?能不能人工合成?

    1976年,中国测定了青蒿素的结构。在1983年,中国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合成的青蒿素与天然青蒿素完全一致。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再一次引起疟疾发作。

    (谁能帮我解释下上面这些什么鬼)

    现代医学对疟疾的描述却是清楚细致、合乎逻辑的:疟疾是人经过蚊子叮咬之后感染疟原虫引发的一种虫媒传染病,其临床表现是寒战、发热发痛、肝脾肿大等。这是由于疟原虫在人体肝脏内寄生孵化,成熟之后进入人体血液破坏免疫细胞导致。
    最初中医将研究对象弄错:青蒿并不含青蒿素
    1969年为研发抗疟疾药物,北京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加入项目,屠呦呦任科研组长。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收集地方药志及中医研究院建院以来的群众来信,寻访老大夫总结实际经验等,汇总了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余种内服外用方药,从中整理出一册《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声名远扬的青蒿。
    在药物筛选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很差,甚至还不及胡椒有效。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是因为:对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中医典籍中所记载绝大多数为错谬,首先传统中药青蒿包括两个品种,学名为黄花蒿的具有抗疟作用,而学名为青蒿的没有任何抗疟作用。其次绝大多数中药用煎熬等高温方法配制,实际上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就完全分解了,不可能对疟疾有任何治疗作用。
    唯一幸运的是,唯一一个对青蒿使用正确的《肘后备急方》治疟验方对青蒿素研究有了启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但,这只是一个验方并非中医药方,是根据一些医生长期治疗某种疾病总结出来的方子,与中医的辨证论治、复方配伍的理论无关。
    从《本草纲目》到《疟疾论》:几乎没有治疟方提到青蒿
    中医对青蒿的使用方法,唯一有正确记录的是《本草纲目》,其中提到要使用"新鲜的或阴干后研成粉",而《本草纲目》其实又是引用了《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此外,《本草纲目》中提到的不仅有青蒿,还有黄花蒿,李时珍误以为治疟疾的是青蒿,而非黄花蒿。在清朝的韩善徵所著《疟疾论》(1897年刊行),在当时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之专书,所列治疗的古方12个,无一提及青蒿;今方31个,其中2个提及青蒿,且都是汤药——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青蒿含有青蒿素,经过煎煮其活性也遭破坏,对治疗疟疾无效。一个简单的事实呈现在面前,从晋代到清朝,治疗疟疾的数十个药方,极少提及青蒿。提到青蒿的,也被中医的用药方法自我消灭掉了。
    青蒿被中医发现后,其实对疟疾治疗作用不大
    从《肘后备急方》成书到发现青蒿素的一千六百余年来,中医对付疟疾的状况并没有任何改善,仍处于一种 "束手无策"境地。其中所记载的所谓"青蒿一握",含有的青蒿素是非常有限的,青蒿素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因此直接用青蒿对付疟疾显然不行,药效不够,新鲜的也不便保存、运输。
    历史资料中,有对中国历朝疟疾防治束手无策的案例记载。其中,明万历时期在东南志区有过大范围的流行,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江西的永新、永宁、福安等地出现大范围流传,造成永宁、福宁"死者无算";永新"死者不可胜纪"的严重后果。而在1693年,清康熙帝患疟疾,当时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后服用由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而康复,康熙皇帝斥中医"南方庸医"。在1950年,统计显示全中国有疟疾病人3000万,当时每年病死有数十万,位五大传染病之列,中医并没有起到任何治疗或预防的作用。
    化学研究和提纯工艺,让青蒿素得以开枝散叶
    对青蒿素进行化学结构的确定,是天然药物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能为研究具有新结构类型的新药提供先导化合物,这就是化学家们的事情了。在确认有效的药材后,后续过程没有用到中医理论也不需要中医参加:化学家和医学家登场。他们分离出青蒿汁中的各种成分,再逐个试验。
    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种"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设计,一直到作成药片摆到柜台上。在中医记载中,对青蒿的使用是"熬汤",温度超60度之后对治疟有效的青蒿素分解失效。在1971年下半年,的确是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的沸点为34.6度),提取物抗疟作用率达95%到100%,这一方法对证明青蒿粗提物有效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用乙醚提纯的过程,与中医无关。
    对青蒿素治疟原理分析,也是通过化学实验确定证明
    青蒿素是中国药学工作者1971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有机研究所和北京中药所的具体工作人员这期间做了大量反应,确定了青蒿素过氧的存在,也证明了过氧是青蒿素抗疟的活性基团;青蒿素的钠硼氢还原反应给青蒿素的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可能;青蒿素的碱处理反应为后来青蒿素的定量分析提出了方法,而这一些贡献在一份鼓吹中医对青蒿素研发的档案中,都不曾被提起。

    结语
    有人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青蒿素与中医的关联:"一大群科学家,走进一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翻箱倒柜试图寻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在屋后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宝贝,后来还有证据表明,这个宝贝不是屋主的,是一个房客偶然留下的,并被屋主丢弃了的。"在寻找青蒿素的过程中,与其说中医参与了,不如说中医实际上只是一个研究对象而已。

    恰恰说明了中医的可悲和可笑。

    如果你客观的看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你只会对中医中药更加绝望。

    先说简介:

    中医用上千年时间得到了4000多个治疟疾的方子,于是我国集全国之力,五百科研人员利用现代技术花了五年时间终于证明其中一个炼丹术士的一个不知名的方子里的一种名称有争议的草药里一种成分真的有奇效。所以得出结论:中医真伟大,是民族瑰宝!

    一:青蒿素的发现——人海战术,集体攻关

    历届诺奖获奖人中,不乏一些撞大运的人,幸运的是,屠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抗疟新药的研究源于1967年成立的五二三项目,其全称为中国疟疾研究协作项目,成立于1967年的5月23日,因绝密军事项目,遂设代号523。

    这个项目,当时可以算是举国之力了,全国几十个医药单位,五百多个专业人士都在收集药方,偏方,对四万多种原料进行一个一个的测试和筛选。

    屠女士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而且黄花蒿(不是青蒿)并不是她所在单位测试的唯一中草药,而是测试几百种化合物和草药中的一个,屠女士自己都说,在测试黄花蒿(不是青蒿)之前,她已经测试了近两百种中药了。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东晋的古法,从2000年前,为屠呦呦送来了一根火柴,擦亮它,也照亮研制抗疟特效药的思路。但做研 究绝不止是, “电光火石的瞬间”,真理总是千百次的试错熬成的。屠老自述,当年选定青蒿前,她尝试了上百种中草药材。青蒿被圈定后,选择最佳的部位又是数不清的试验。
    屠呦呦回忆,她做到青蒿这步,可以用的药已经都筛完了,前面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提取方式加起来380多种。她开始这个部分叫做91号,因为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了有效部分。
    屠呦呦试验191次提取青蒿素 亲自试验致肝中毒

    正因为是她在测试黄花蒿(再次说明不是青蒿)时,第一个提出不能高温提取,所以才成就了她后来的伟业。

    现在有人奇怪屠女士都拿诺贝尔奖了,为什么还不是院士或博士?

    很多人还觉的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定是学术极为深奥的大科学家或大学问家,或某一个科研领域的权威。

    其实屠女士在当年,还真不是。

    青蒿素的发现,本质上是我国政府组织人海战术,对几万种中草药进行暴力破解的一种幸运。

    而这种幸运,也就这一次,之后四十年再无成功的例子。

    二:尴尬的局面——屠女士错把黄花蒿当青蒿

    青蒿素发现后,我国中医面临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如果说屠女士是从中医古方得到灵感,那么怎么解释青蒿里面不含青蒿素,而唯一含有青蒿素的反而是黄花蒿的情况?

    这里有人要问了,为啥青蒿里不含青蒿素?没道理啊

    先看新闻: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长强,当年随其老师魏振兴参与了青蒿素的研究工作,郭长强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青蒿素的提取成功在新中国中药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国各地的研究院所协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要感谢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医学,流传下来的古代医学记载对研究工作具有决定方向性的作用。”

    据郭长强介绍,在1972年获知屠呦呦小组青蒿粗提物有效的信息后,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分别进行青蒿素的提取研究。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分别获得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和“黄蒿素”(云南)。1974年年初,北京的青蒿素、山东的黄花蒿素和云南的黄蒿素初步被认为是相同的药物。

    但郭长强强调,虽然古代医学书籍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相关记载,但中国各地中医使用数种不同的蒿草以“青蒿”入药。而且从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上世纪下叶的医学书籍中,青蒿(又名香蒿)一直被尊为正品,还有些古书曾记载热水煮青蒿用于治疗疟疾,这种不精确和不可靠的记载,妨碍了当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1972年底,北京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发现青蒿的粗提取物有边缘抗疟作用,但前景不看好,一度停止了对青蒿的研究。“当时科学家通过对各种蒿属植物进行研究发现,在青蒿、黄花蒿、牡蒿、茵陈蒿、小花蒿中,只有黄花蒿含有青蒿素。”郭长强说。
    发现青蒿素:国际医学大奖这样“炼成”

    这个新闻其实从侧面说明了青蒿素实际是从黄花蒿里提取的,也是黄花蒿里独有的。

    其实屠女士,当年从黄花蒿里提取的,按理应该叫”黄花蒿素“,事实上我国其它药物所提取后就是这么老老实实命名的。

    但屠女士当时误以为黄花蒿就是古药方上说的青蒿,误把黄花蒿当青蒿,所以就起了”青蒿素“的名字。

    我国中医立刻打蛇随棍上,将错就错,把古药方中的青蒿也就说成是黄花蒿了。

    这就是为什么黄花蒿中才有“青蒿素”,而且青蒿中反而没有"青蒿素”的由来。

    09年屠女士发文解释自己当年的误认,说黄花蒿其实才是古方中的青蒿,之所以后人出错是因为“日本植物学家标识错误”,这就跟同仁堂辩解“龙胆泻肝丸”具有肾毒性是因为“民国时期有人把关木通和木通搞混了”一样,被学术界传为笑谈。

    屠呦呦考证青蒿正品,主要理由是黄花蒿能抗疟疾而青蒿不能,应该把黄花蒿当成青蒿的正品,怪罪日本学者定名时搞错。为了证明这点,屠发挥其篡改文献专长,引用本草纲目对青蒿的描述时竟然删掉了“颇香”两字,因为有香气的只能是青蒿而不是黄花蒿。

    饶毅早就提到屠呦呦会篡改文献,只不过他不知道屠在引用本草纲目时都敢篡改。【饶毅:屠呦呦突出自己作用时未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自己研究小组其他成员的作用,包括她后来的出版物引用文献时,将他人的名字省略、自己的名字前移,也为 “523任务”其他参与者所诟病。】

    屠 呦呦引用本草纲目对青蒿的描述时把“开细黄花颇香”改成“开细黄花颇多”,这不是版本不同(除非李时珍专门给她孤本),而是有意篡改,因为青蒿是香的(故 也叫香蒿),黄花蒿则气味浓烈是臭的(故也叫臭蒿),她为了证明黄花蒿是青蒿正品,必须改掉本草纲目的“香”字,没改成“颇臭”算厚道了。
    ——–方舟子

    三:青蒿素的发现本质上是一个错上加错的撞大运

    简单的说,屠女士把一个古人记载的错误的药方(青蒿中不含青蒿素,你就是喝两吨青蒿汁也没用)理解错了,错用了黄花蒿,无意中撞了大运,发现了青蒿素。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中医中药的一种羞辱,集全国之力,对几千个药方几万种原料进行测试,最后居然还是依靠错上加错才撞大运发现了青蒿素。

    严格来说,青蒿素的发现宣告了连方舟子提出的废医验药也是没戏的,因为这效率低到不可思议,这种验药的方法和拿着一本植物志挨个测试没什么不同。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撞大运也就撞这一次,青蒿素发现后四十年了,再也没有撞上其它的大运,独此一次。

    屠女士获奖后深情的说:“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我很好奇,如果早在东晋就已经发现了这个治疗方法,为什么疟疾还能祸害中国近1000多年?

    难不成中医一千多年前己成功治疗了疟疾,但广大中医居心不良就是不给民众施治,甚至连后来的皇帝也不给施治?

    以至于要等到千年之后,包括屠女士等的几百名科研人员用5年时间采用穷举法空耗国力来再次验证?

    PS: 转发:青蒿黄花蒿之正名

    屠呦呦获诺奖后,青蒿和黄花蒿之争又被挑起来了。

    实际上中医医书从 李时珍开始,才提到黄花蒿,吴其浚的《植物实名图考》中提到:“黄花蒿,俗呼臭蒿,以覆酱豉,本草纲目始收入药”。也就是说,在本草纲目收录之前,黄花蒿 是没有收入药的。李时珍在黄花蒿条下标记了“纲目”字样,意即系李时珍发现的“新药”或“新种”。因此日本人对青蒿和黄花蒿的命名不仅不是失误,而是正 本。在李时珍记载之前使用的青蒿则是香蒿。

    青蒿素来自黄花蒿这点是任何人都不否认的,这也与李时珍和牧野富太郎对于青蒿和黄花蒿的区分相 合。关键在于黄花蒿是否就是李时珍收入药之前的青蒿?

    从文献看,二者是有别的,沈括注意到青蒿分青色黄色两色,证明二者并非同一物。《梦溪笔谈》药议青蒿 条:“蒿之类至多,如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

    二者一青一黄,一香一臭,怎么可混为一谈?硬把香蒿臭蒿同称一物颇有指鹿为马之嫌。

    二者因为香臭有别,用法也不同。

    关于青蒿,保升曰“嫩时醋淹为菹,自然香。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日干入药。”《诗》云“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即此蒿也。”颂曰“青蒿春生苗,叶极细,可食。至夏高四、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采子,阴干。根、茎、子、叶并 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可见青蒿可以用来食用和作为熏香。

    而黄花蒿,《植物实名图考》曰:“黄花蒿,俗呼臭蒿,以覆酱豉,本草纲目始收入药”。时珍 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气辛臭不可人家采以罨酱黄酒曲者是也。”被用来制作豆豉时覆盖借味和制酒。

    功用都如此不同, 二者岂可并论?

    如果李时珍说的青蒿是Artemisia annua Linn,那李时珍说的黄花蒿又是什么?本草纲目中青蒿释名草蒿、方溃、牵、(犭凡)蒿、香蒿,而黄花蒿释名臭蒿。黄花蒿名为Artemisia annua Linn完全是正确的。

    最 重要的,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青蒿附方中同样提到了《肘后备急方》:“疟疾寒热《肘后方》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捣汁服之。”更是坐实李时珍记录的青 蒿和屠呦呦所说受到启发的肘后方中的青蒿同为一物,是本来没有治疗疟疾能力的香蒿。而后来提取青蒿素的,却是中医中认为没有治疗疟疾作用的黄花蒿。

    其实青蒿素就是源自黄花蒿,青蒿素也应该叫做黄花 蒿素。

    把用来做酒的黄花蒿当成受到中医的启发,听起来总不那么好听,而把宣称用来治疗疟疾的青蒿(虽然本来没有治疗作用)当成受到中医启发,则从表面上就 说通了,就能说成青蒿素的研发受到中医影响了。

  10. 田吉顺说道:

    中华千年文明,瘟疫不计其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蒙昧蛮荒的时代,中医成为各种治疗经验和药物的集大成者,鱼龙混杂,良莠并收。在没有可靠医疗手段的年代,中医药成为普罗大众的救命稻草,非谓之知所以然,实乃形势所迫罢了。近代以降,西风东渐,现代医学亦随之进入中国。近代中国历经战火延绵,饿殍遍地,然而在此期间人口却持续增长,在1950年已达5.6亿,远远超越历史上任一王朝盛世。其中现代医学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以我所见中医药已然处于相当式微的地位。从农村养老调查的数据录入看,即使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老年病患者就医倾向也是压倒性选择西医西药。从医院能直观感受到,中医科室就诊的,大都是并不危及生命,又难以治愈,难有成效的慢性疑难杂病。大部分患者亦是抱着只管试试,万一有效的心态去寻求中医。当真遇到急诊大病,只要现代医学能够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几乎无人弃之不顾。而对于很多受过相对系统科学训练的大学生,出于对科学的笃信,更容易成为中药最激进的抨击者。从知乎一瞥,中医药的拥泵大都是相关专业的医师和学生,乃至于为自身存废的切身利益奋起抗争。
    从我个人认知范围看,暂且不言中医药阴阳五行,君臣佐使的理论基础是否荒谬,中医药的效果往往无法明确验证的。西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明确单一成分的药理药效,经过动物试验,临床试验,设置一系列安慰组,对比组来验证,至少能够给出相当合理的解释。而大多数中药成分混杂,统计检验的结果都未必能落入置信区间。中草药中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天然复杂化合物,化学成分不明,作用机理不明,用药禁忌不明,毒副作用不明,实在难以心安。
    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摒弃传统的偏方古方,才是中医药的出路。屠呦呦的成就当然是现代医学的胜利,其他知友论述完备,相信诸位看官不言自知。
    从另一角度说,国人大都非专业人士,去哪里看病就医方便能否根治才是选择中西医的最终标准。与其寄希望于一个与中医本质无关的奖项能够为虚无缥缈的中医翻身,与其义愤填膺呐喊保留国粹,公道自在人心,不如看市场经济下会如何用脚投票。

    诺奖结果公布后,有一种声音认为,青蒿素研究与中医无关。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屠呦呦曾表示:“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最初的523任务中,有尝试中草药和针灸抗疟功效的研究小组,因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发现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
      据英国卫报消息,在诺奖随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该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发现者》也以“治疟药青蒿素与中医无关”刊文辟谣。
      在果壳上的谣言粉碎机中,有人发文表示“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诺贝尔奖委员会都这么说了~至少对中药的肯定是没了

    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北越军队受到疟疾困扰。为此,北越向中国求援。于是,毛泽东向中国大陆的顶级科学家下令,要求他们帮助研发相关药物。当时,中国的形势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开展正开始逐渐失控,但是,由于命令来自毛泽东本人,该项目得以进行。该项目始于1967年5月23日,代号523项目。参与者众。

    张昌绍教授发现的常山提取物,倒确实是能治疗疟疾,但是副作用太大。服用后,患者呕吐得一塌糊涂。这个药不能用。但是这个药物筛选的思想,被屠呦呦他们沿用了。

    当年屠呦呦38岁。他们找来了很多中药的古方,梳理了半天,开列了有808个中药的单子,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FDA哭晕在厕所),很多都没屁用,但是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菊科)提取物有60%到80%的抑制率,不过不稳定。

    为啥不稳定捏?屠呦呦及其同事发现,古方记载的“水煎”,不靠谱,会破坏提取物中的青蒿素;之前用的95%乙醇提取法,也不靠谱。她研究来研究去,找到晋代古方《肘后备急方》,其中提到,将青蒿“绞汁”用药的经验,从“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截疟,悟及可能有忌高温或酶解等有关的思路,改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并将该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部分,试来试去,发现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提取青蒿,可以得到稳定的青蒿素,对疟疾有稳定的抑制作用。成了!

    不过捏,这种青蒿素也有问题,就是心脏毒性太大。给老鼠吃,毒性太大。领导批准后,他们就拿人(包括屠呦呦本人)做实验(!!!FDA再次哭晕在厕所)。心脏毒性还是太大。直到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组才做出极好的抗疟疗效。后来,上海有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组总结了其作用机理;上海药物所对药物进行了改良——复方蒿甲醚,改进了其溶解效率及药代动力学性质。

    讨论以下几点:

    1. 这个青蒿素的发明,并不是屠呦呦一个人的工作,其中搞结晶的、测结构的、改进结构的、做后期构效关系的、以及发明辅药的,都不是屠呦呦。但是,屠呦呦首次提出了正确的提取方法,在这个工作中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获奖实至名归。

    2. 青蒿素这个药,WHO不建议单独使用,会诱发抗药的寄生虫繁殖。要和其它药物/疗法一起使用才行。

    3. 这玩意还能治血吸虫!还能抗癌!

    4. 不过不管是治疟疾、治血吸虫病,还是抗癌,机理和靶点都还不太清楚。

    5. 中西医又可以在此撕逼。有人说这正证实了中医之牛X,没有古方记载青蒿,光靠high-throughput screening,一百年也找不出来这个药;有人说放狗屁,《本草纲目》记载的八百个药,里面也就一个有用的,而且还记载错了——水煎就把青蒿素煎失活了(此处另一古方《肘后备急方》的方法更接近于正确)——更何况没有现代的提取、测结构、构效关系、基因工程等技术,能找出青蒿素就是痴人说梦。
    我倒觉得,可以参考这个成功例子,把古方都用现代方法(提取方法、蛋白组学方法等)筛一遍(可能很多人已经在做这个工作了),就叫herbiomics,哇咔咔。

    6. 这玩意没有经过任何有效的专业审批,就直接上人体实验,是不是太大胆了一点。不过按现在如此严格的审批制度,老鼠挂了都要写好几页的报告,会不会阻碍很多重要药物的发现?

    7. 败也文革(张昌绍),成也文革(屠呦呦)。怎么样能在科学研究中摒弃举国体制的弊端,发扬举国体制的优势?希望今天的中国科学家,能找到一条最合适的科研路。

    参考:
    1. Klayman, Daniel L. "Qinghaosu (artemisinin): an antimalarial drug from China." Science 228.4703 (1985): 1049-1055.
    2. 郑全芳, 杨志刚, and 孙红祥.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5 (2013): 71-71.
    3. 王满元. "青蒿素类药物的发展历史." 自然杂志 34.1 (2012): 44-47.
    4.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世界疟疾报告》
    5. 饶毅, 黎润红, 张大庆: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6. 黎润红等:“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

    而且我最熟悉的说法,是把中医与巫术、萨满之类的东西联系到一起,以侮辱的态度,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为什么,一个所谓的探讨,居然很容易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战争?

    后来我回答别的问题,比如对日本人的剖析,也遇到这样的人,就是“仇恨的面对与之不同的意见”。

    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不是中医层面的问题。

    一定要探讨,就必须有更深入的程度:

    1、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是怎么形成的?暴力否定对方不同观点的根源是什么?
    2、是对中医的偏见,还是对中国的偏见,以及崇美贬中想法的根源?
    3、为什么对自己未有认知的中医,首先就否认了?
    4、中医专业的,为什么也要否认?

    时间有限,也不想诸多纠结,简单答,依次答。

    1、
    中国的教育,非黑即白的招数用的太多,使得很多人的心智是远不成熟的。
    比如历朝历代中的农民起义,必须是正义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比如大作家莫泊桑、大科学家牛顿、大发明家爱迪生,必须是人品响当当好的,一尘不染的…
    这样的例子太多,我不一一例举了。
    其实人性的复杂、事情黑白间游走的东西才是主流,可惜我们从小没有机会认识到这一点。

    教育上带来的心理仄狭,以及早期教育中,以点带面的肯定及否定(比如小孩成绩好,就享受荣耀、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而罔顾其它),最终演变成心理上的阴影及仇恨。

    2、
    一方面,经由数年美国文化的洗礼,以及目睹技术上的差距,造成了很多人媚美的心态,已深入骨髓;
    另一方面,官方方方面面的自我吹嘘,在互联网当中,连连受挫,这让其权威扫地,80年代的人最真切目睹了权威的幻灭,开始自我怀疑以及自我否定,又出于需要心灵支柱的缘故,远在美国的自由灯塔,开始成为很多人精神世界的基石。

    由此开始,中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美国永远是先进与美好的,这种态度已经成为了面对一切事物的判断标准。

    3、
    中医是古老的学问,这一点,早就成为了否定者们内心最坚定的死结。
    这一点并不难以理解,那么多不同的学问,有哪一种,不是从简陋到精致的?
    中医为何可以例外?
    这一点,在很多人的世界观,是想不通的。

    4、
    中医专业的人,其实学的不是中医,实质上,是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数年,来体会“西医主流,中医辅助”这件事情——西医课程为主、西医更好找工作、西医更获得社会的主流认可、西医收入更高,在学习中,处处在彰显这一点。

    那些学生,花了数年时间,本想兑现自己内心的梦想,结果呢,一切都被现实打击到粉碎。

    他们根本没入过中医的门,就被一个扭曲的教学方法,把自己打败了,如何相信中医?

    只有那少数内心坚毅的人,能如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踏过命运之河,到达自己想要的彼岸。

    我热爱中医,并在其获得巨大的内心满足感,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之河,希望你同样好运。

    我们看看屠呦呦老师的贡献有多大。
    疟疾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疾病,俗称又叫「打摆子」,因为很多症状表现为高热和寒战交替出现。疟疾最初症状可能较轻,所以比较难以发现,而如果不在24小时内予以治疗,恶性疟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而且会致命。
    以下来自WHO官方数据:
    根据2014年12月发布的最新情况估计,2013年约有1.98亿疟疾病例(不确定范围为1.24亿至2.83亿),有58.4万人死亡(不确定范围为36.7万至75.5万人)。
    来自无疟疾地区的无免疫力旅客在感染后病情会特别严重。
    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多数疟疾病例和死亡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然而,亚洲、拉丁美洲以及情况稍好一些的中东和部分欧洲地区也受到影响。2014年,97个国家和地区有持续性的疟疾传播。
    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已下降47%,世卫组织非洲区域降幅达54%。自2000年以来,非洲儿童疟疾死亡率估计下降了58%。
    现有的最佳治疗方法,特别是恶性疟治疗方法,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疟疾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加强大大减少了许多地方的疟疾负担。
    可以说,她的研究,不仅帮助了她祖国的人们,同时也帮助了全世界的人。
    前段时间,一个移民儿童遗体的照片震惊了全世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移民政策问题的争论。而疟疾这种疾病,在非洲每分钟可以使一名儿童死亡,只不过他们没有照片,没有给我们视觉上的刺激,于是,我们就感受不到屠呦呦老师贡献到底有多么震撼。她用科学的力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且他们大多数生活在贫穷地区。
    所以,诺贝尔奖的颁奖词说: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这三人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我相信,真正重要的东西就像空气,它如此重要,但你平时又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缺少它时,你才会感到窒息。现在,我们好像感受不到疟疾这种可怕疾病的威胁,恰恰得益于对于这种疾病的防控手段,而青蒿素,可以说是这里面重要的一环。虽然目前已经开始重视对于青蒿素耐药的问题,不过丝毫不影响屠呦呦老师贡献的伟大。

    伟大者用其事迹彰显着自己的伟大,却被无聊的人拿来当做无聊的谈资。

    我想说,这个诺贝尔奖里,真的可以挖掘出无数可供撕逼的点来,而这些其实都和这次获奖无关,因为一个诺贝尔奖,不过就是一个个例罢了,能说明什么问题?所以,这只不过就是一个由头而已,即使没有这个奖,他们也照样可以撕的唾沫横飞。只是,这些口水和屠呦呦老师的贡献相比,显得那么渺小。

  11. 言语炼金术说道:

    如果中医不想步他们的后尘,就迫切需要证明自己不是单纯的草药学。而区别的根本就在于自身有没有一套成熟而可行的理论框架。

    然并卵,你去各大医科院校的中医系或者中西医结合系看看?研究生入学,导师就扔给你好几个G的英文文献,然后学养细胞、养小鼠、PCR技术、爬片、电泳、酶联免疫……。然后导师让你看课题组发表的文献,告诉学生课题组在研究的药物或者方剂,然后就开始各种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变了方子的验证药物有效。三年到头的时候,奉上一大堆电镜和酶联免疫的照片和数据图表,过关毕业。好几个研究生的工作加起来,又一种中成药可以进入三期临床或者上市,可喜可贺。然而整个过程中,唯一跟中医理论有关的,只有最后已经短的不能再短的药品说明书上三行字的适应症,里面还有一行半写着西医的病名。

    有在中医院或者中西医科住过院的,大可把你的病历翻出来看看。大部分的病历诊断类似这样:
    中医诊断:肺胀病(肺肾气虚)
    西医诊断:1.肺部感染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1型呼吸衰竭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双侧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
    6.脑动脉供血不足。

    该查血象查血象,该拍片拍片,该造影造影。三代头孢用上、雾化吸入激素和博利康尼。至于中医诊断和每天喝两口甘草合剂?话说哪个中医科的大夫敢给肺部感染病人不用抗生素纯中药治疗?

    话说基本上二甲以上中医院,都有自己的手术室。牛逼的从开颅、骨折到介入、消融,哪样都敢做。次点的疝气阑尾也不在话下。

    回到屠老师获奖的问题上,请问青蒿素的发现和青霉素的发现到底有什么不同(居然名字都这么像)?就是因为《本草》和《肘后》提供了灵感?那被证否的另外数百种药物和方剂怎么算?且不论整个验证、萃取乃至应用的过程都是基于现代医药学理论的。

    中医如果终将消亡,这个过程一般会有两种形式。一是被人彻底否定,被大众所抛弃。一如民国末年和建国初号召废除中医的运动。一是理论被抛弃和淡化,留下部分验方残留于世,为现代医学贡献完预热之后逐渐消逝,一如印第安人、中亚、西欧北欧的诸多草药学一样。

    中医之所以为中医,根本在于中医理论的存在。如果中医无法证明中医理论是独立于现代医学理论、自洽且有效的理论体系,那么一切都是废话。

    再重复一遍:每一个此时欢呼雀跃的中医粉,都在把中医往废医验药的绝路上推

    1、我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被我一生下来就抛弃到街上,小儿子被我让他读书学本事倾尽全力抚养。他们长大后,大儿子成才,小儿子一事无成。然后我蹦出来说:“大儿子是我抚养长大的!因为我博大精深!因为我活了五千年!”
    无耻否?

    青蒿素,其名实为Artemisinin,翻译过来是黄花蒿素提取物。之所以有这么个汉语名字完全是为了跟中医扯那么点关系。
    青蒿除了《肘后方》中并没有关于治疗疟疾的记录,而且在肘后方中也只是作为一个验方存在的,和君臣佐使剂量配伍无关,即发现其在部分场合下有效,但用中医理论无法解释的方子。
    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不是建立在中医基础上的,而非要强行和中医扯上关系只是出于名族自尊心的考虑。就像苏轼的诗中就有比爱因斯坦早一千年的相对论,杜甫的诗中有比牛顿早八百年的万有引力一样。
    明代,出版了《本草纲目》,把青蒿认定是那种气味好闻的香蒿(对治疗疟疾无用),并树立了标准,从这开始只有香蒿才算是正品。那种臭臭的黄花蒿(治疗疟疾)就不算是正品青蒿了。
    但是,现在再查新的权威典籍,正品青蒿变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1990年版),将药用“青蒿”定为:“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而不是《本草纲目》认定为正品的香蒿Artemisia apiaceaHance。
    这个角色转换跟“五二三”项目有关,这个项目在屠呦呦获诺奖后的各类报道中皆有提及,在此不赘述。五二三项目的研究发现只有黄花蒿含青蒿素,而青蒿素是其药用价值的核心成分,特别是抗疟疾。

    2、传统中医粉必须得明白。“青蒿素”得提取就是“废医验药”得做法,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是现代医学的成就,是与传统中医相反的完全不同的理念。

    3、所以屠呦呦女士用实际行动,打了全国无数传统中医的脸。支持!
    中医典籍记载的青蒿*现代的药物加工精制技术=青蒿素

    那么细说起来,这2个因素那个起的作用大?
    精制是谁都会的,要是觉得糖水不浓我把丫的煮煮就成,这事谁都会干,你不过也就是搞了些fancy equipments,比山里农民高不了多少,真的,别把自己看多高。
    但是天下的动植物千千万万,每个生物体上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探究起来又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谁能从这繁杂的世界中找到那种确定对应治疗效果的动植物部位,才是贡献最大的。
    所以,两者对青蒿素的贡献权重是:中医典籍9,现代制药技术1。
    鉴于有人想装逼显示自己技术高大上,那我给你出个小学毕业就读的懂的问题:
    刨除你所有的医·化学知识背景下,
    1,在所有动植物范围内,去找1个我指定药效的动植物,比如吃了能治月经痛,或头痛,之类;
    2,开始研究怎么提纯某种药物。

    我觉得小学毕业的都知道这2个问题的难易相对是几何。
    你要是选1的话我能活活日鬼死你
    ————————

    屠呦呦获奖至少有4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是科研体制层面的。创新需要释放年轻人的能量。屠呦呦是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屠本人在39岁的时候参加了当时国家主持的『523任务』,担任青蒿素协作组的组长。放到现在,相当于39岁就担任了中国973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这是当下中国科学界完全不能想象的。文革时绝大部分的高年资科学家都被要求“靠边站”,这一反智做法的意外收获就是当年启用了大量的年轻人,其中的一部分年轻人如屠呦呦和张亭栋确实冲破了前辈的诸多思想障碍,在相对充足的科研资源的保证下做出了相当漂亮的科研成果。反观现在国内的科研体制(特别是90年代以后),对于年轻人(40岁以下)是真的不友好。科研资金的分配由老一辈说了算,每一次的科研基金申请本质上是各个科研大佬的利益交换和利益分配;年轻人回国后不管是不是独立PI,都要挂靠到各个大佬之下,否则就申请不到经费;又由于经费被大佬把持,年轻人的科研题目通常是大佬根据科研基金利益分配的具体内容来指定,而非年轻人自己决定。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现在的科研体制本质上是寡头利益,老人政治和官僚主义的综合体,根本不给年轻人登上舞台的机会,想上舞台的唯一方法就是熬成未来的寡头;我国不论在科学还是经济上都尚处于追赶低位,承受不起这种智力和资源上的双重浪费。

    第二,是科研信心层面的。有些同志啊,囿于历史经验和小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对于科研的认识还停留在欧美说什么我信什么的水平。什么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Cell,Nature和Sciencel上发论文和科研成果的高质量之间只有相关性没有因果性;发CNS不一定是高质量的成果,不发CNS也不一定是就不是。举个例子,现在诸君能随意吃紫菜和扇贝,并不是因为它们本来就该这么便宜。恰恰相反,紫菜和扇贝原本是很贵的东西,正是很多人看不上的水产科研工作者先去摸清楚紫菜和扇贝的生活史,再去尝试各种培养条件和饲养环境,从而实现了紫菜和扇贝人工养殖的结果(这都是近20年发生的事情)。这个过程中的大多数成果都发在了中文期刊上,很多连paper都发不出来,那你说,这类研究工作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再比如,白人容易得丙肝不容易得乙肝;黄种人容易得乙肝不容易得丙肝(中国1/10的人口是乙肝携带者,而丙肝治愈率却在97%以上)。结果呢,国内一大堆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解蛋白结构的,对丙肝研究趋之若鹜,对于乙肝感兴趣者寥寥无几。那你说,这种丙肝的研究论文发再多,真的就是高质量么?所谓的高质量和低质量应该是科学原创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综合评价,而不单单是欧美奉为圭臬的影响因子;那些立足本国实际需求的,基于本国资源的项目,只要做得好,也可以获得世界级的成果。
    为什么说【屠呦呦和中医药并没有啥关系】呢?声明一点,这里说的是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指的其本人。首先,青蒿素的提取及疗效的确定,使用的是现代的提取和提纯方法,应用的是现代科学的分析方法来验证其疗效;其次,《肘后备急方》这本书记载的并不仅仅是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种方法,其他的方法还包括:抱一只大公鸡,让它大声叫;取一只蜘蛛,放在饭团里吃下去;将一个豆子剖成两半,左边写【月】字,右边写【日】字,左手拿着【日】,右手拿着【月】,向着太阳服用。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个推论,此书作者自己压根就不知道青蒿捣碎服用可以治疗疟疾。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作者知道青蒿能够治疗疟疾,那么上面提到的这些明显不靠谱的方子就不会一并记载了;再次,就捣碎青蒿服用这点来说,其青蒿素浓度远未达到能够治疗疟疾的有效浓度;最后,古今中外提取动植物有效成分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例如:从柳树皮中发现的阿司匹林,从青霉菌中发现的青霉素,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这并不是中医的专利。所以说,屠呦呦的研究虽然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中医药并没有关系,成就属于全人类的现代科学。

    不过,话说回来,屠呦呦的成果倒是为中医提供了一条扎实可行的道路。受制于古人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古人并没办法验证某一项结论是否正确,因此中医体系中肯定有很多结论、方法、疗法是无效甚至是起到反作用的,中医要做的应该是验证其结论、方法、疗法等是否有效。这里并不是说要用现代科学的理论解释中医。中医理论体系可以自成一派,中医可以继续用阴阳五行、寒凉温热平解释疾病与人体,但是中医的治疗方法应该利用现代的统计学方法、现代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即: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不能理解请重新学习高中数学和生物)。下面简单说说双盲是怎么回事,一般说来人是主观性极强的生物,心理作用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影响,有可能并不施以有效的治疗仅仅是一种心理暗示(使用安慰剂)也能使病人痊愈,双盲则是通过让受试者不了解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安慰剂组以及试验组织和实施者不了解受试者是实验组还是安慰剂组来排除心理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想要试验更加严苛,可以使数据处理者也不了解其处理的数据源自何处,此为三盲。

    譬如说:检验针灸是否真的有效?我们可以依照中医理论挑选几百名、甚至几千名患同种病的志愿者进行试验,将志愿者分成三组,第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以考察是否会自愈、第二组作为安慰剂组不按照穴位进行试验以考察是否存在安慰剂效应、第三组作为实验组按照中医理论进行针灸治疗。如果三组的试验结果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那么就说明该种疾病是自愈的,无论是否治疗都将康复;如果第二三组的康复率显著高于第一组,而二三组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则说明针灸治疗对此种疾病并没有效果,或者说针扎的位置与疗效无关;如果第三组的康复率显著高于前两组,则说明按照中医理论进行针灸对该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再举一例:检验某中药药方是否有效?我们可以依照中医理论选择几百上千名患同种病的志愿者,将志愿者分成三组,第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以考察是否会自愈、第二组作为安慰剂组仅服用性状与中药相近的药物以外其他流程与实验组相同以考察是否存在安慰剂效应、第三组作为实验组按照中医理论采药、煎药、服药。如果三组的试验结果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那么就说明该种疾病是自愈的,无论是否治疗都将康复;如果第二三组的康复率显著高于第一组,而二三组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则说明该药方对此种疾病并没有效果,病人康复仅仅是因为心理作用;如果第三组的康复率显著高于前两组,则说明按照中医理论服药对该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最后再进行毒理学评价,确定使用限量、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注:这里阐述的不是严谨的试验方案,而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进行的举例。)

    以上的举例并没有试图使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中医药,并没有进行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而仅仅是应用现代试验方法以及统计学原理验证中医体系中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有效则可应用于临床,无效则排除出去,这样才是真正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将几千年的中医药成果发扬光大的正确方法。抱着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固步自封,拒绝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验证疗效的态度才会一步步葬送中医药。屠呦呦的获奖证实了只要依照现代的方法验证,中医的成果同样能够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