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第二天上班了,今天说说未来。10年后的汽车会是怎么样?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ijincuodao)
最近看到美国知名设计公司LUNAR总裁约翰•艾德生,说起汽车业用户体验面临的三大变化:汽车领域正在告别驾驶年代,全面向灵动性发展。感触颇深:
1、最狠的颠覆是用户体验的变化。特斯拉就是模仿苹果做销售。他们把重点放在推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体现出高度的可控性和持续性,并在保留新车购买的兴奋度的同时简化了整个销售过程。
2、社交体验将成为驾驶体验中最核心的痛点。我们可以利用在路上的时间打电话、发短信、玩社交媒体或发电邮。更甚者,汽车在将来还能够提取个人信息数据,结合个人行程或社交网络信息,让我们在交际上更得心应手。比
3、灵动性。灵动性的背后是服务,换句话说,最不利于的是汽车厂商。汽车品牌要生存下来,就得利用最新科技和社会走向,自觉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大的灵动性(mobility),而不是单纯的汽车产品。
这是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家电、未来的终端,都会被来自消费者的能量重新洗牌。你说呢?
===未来的分割线:
文:约翰•艾德生 来源:快公司中文网
科技领域对于自动驾驶技术一直热议不断,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期待竟然大有跨界到飞行汽车范畴的意思。不过在眼花缭乱的吹嘘与大言不惭的承诺背后,自动化汽车和相应的技术究竟将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每天驾车45分钟上班,一路上习惯听有声书和播客。近来从我所钟爱的NPR(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电台听了一期《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它简直是NPR电台最好的节目,讲述了一个吉普车经销商如何为完成每月销售指标奋斗的幕后故事。节目以同情的视角,很好地呈现了汽车购买过程中延续百年的经典汽车销售技巧,以及客户、销售、经理、经销商和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精彩互动。
让我最为触动的是,节目所描述的汽车场景其实已然是昨日黄花。大家可知道,其实从2006年始,美国年度驾驶公里数一直在逐年下降,目前回归到了1996年的水平。电商、网购、高油价、汽车共享服务和城市化等因素意味着人们对于汽车以至于汽车经销业务的需求不断减少。
与此同时,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智能化和安全性水平不性提升,未来的全自动化汽车不是梦。因为我的公司Lunar一直致力于分析当前人类意识发展特点与先进技术之间的结合点,为汽车制造商设计开发符合人们需求的未来汽车作出努力,我对这些变化有着强烈的感受。从个人角度出发,当前汽车要打破家庭必需品的刻板印象,走向一种结合硬件、软件和服务三者的多功能交通工具,将面临三大变化。
变化中的用户体验
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发明了一款不错的电动车,这款电动车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电动性能,而在于它的17寸触摸屏用户界面,让特斯拉更新设备界面可以像谷歌实现随时更新一样简单。特斯拉公司目前最有意义的举措是什么?是在商场的零售店模式下销售汽车产品,这颠覆了原来的汽车经销模式。
简而言之,特斯拉是在模仿苹果做销售。
他们把重点放在推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体现出高度的可控性和持续性,并在保留新车购买的兴奋度的同时简化了整个销售过程。那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能够做到这点?毕竟这需要很大的努力说服美国各个州的人们同意改变延续了百年的汽车法规,让特斯拉能够规避汽车经销环节,实现直接销售。
特斯拉所下了苦功终于收获了成功的果实:实现了制造商与客户之间的无缝连接式体验,也维护了两者间的良好关系。特斯拉的努力具有先锋意义,开创了一种用户体验新模式。
变化中的交际性能
尽管我们知道驾驶过程中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的危险,也无法否认独自驾车上路的时光最适合联络同事朋友。我们忍不住拿起智能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虽然怀着一颗内疚的心。
不用愁,不久以后,汽车将部分实现自动化驾驶。这个愿景即将实现,到时候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交际变得更加轻松,我们可以利用在路上的时间打电话、发短信、玩社交媒体或发电邮。
更甚者,汽车在将来还能够提取个人信息数据,结合个人行程或社交网络信息,让我们在交际上更得心应手。比如当驾驶路上遇到交通堵塞,能够自动读取行程,让对方知道用户可能将在会议上迟到;比如分析用户的购物习惯和购物清单,帮助其优化出行计划;比如当用户的妻子即将迟到时,自动拟好看顾孩子的分工;比如当用户的行驶路线与朋友的相符时,自动拼出“友情专车”。总之,未来汽车将成为有利于社会交际的利器。
变化中的灵动性
说到这里,大家猜猜未来汽车还会有什么汽车?最后的变化趋势将不利于汽车制造商:驾驶公里数的下降、城市化人口的增加、汽车共享服务的热潮、类似Uber或Lyft等数字分享服务的推广。汽车品牌要生存下来,就得利用最新科技和社会走向,自觉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大的灵动性(mobility),而不是单纯的汽车产品。
目前部分制造商似乎意识到了这点。宝马和奔驰公司已经在全球的试验市场进行服务提升式实验。奔驰发明了一种叫做Boost的儿童计程车服务,这两家公司也同时对各自的汽车品牌(宝马与欧洲汽车租赁公司Sixt合作的DriveNow项目;奔驰能够实现随时停车走人的Car2Go项目)进行了汽车分享服务方面的尝试。
当全自动汽车的梦成为了现实,各种功能的结合会变得非常有趣。汽车品牌与汽车共享服务商Zipcar、Uber或社交媒体Facebook的服务性能整合在一起,传统的汽车所有权模式将向灵活的会员制过渡,届时用户不仅在“需要车轮的时候”(ZipCar的企业宗旨)随时拥有,还能获得更多新的体验。会员制将认可人们利用自行车或公共交通设施的行为(具体可移步阅读关于灵动性体验的文章),同时提高出行工具的灵活性。比如请用户吃饭的时候,可以选择雷克萨斯,去宜家购物的话,可以唤来一部卡车,通勤的路上还能享受汽车共享服务。
这种符合人们需求的灵动性隐含着多重好处:停车场地可以挪为他用,出行所消耗的能量有所下降,出行计划更加灵活,生产效率提高带来更多的娱乐时间,人们对于惊险飚车的冒险心理也能够得到满足。
当然,灵活的会员制体系平台并不能全靠汽车品牌,虽然我认为这是他们的责任所在。不过事情并无定论。谷歌公司已经开始从事以上所谈到的种种技术开发,只差没有制造汽车本身。如果汽车品牌不在提高汽车灵敏度上加把劲,他们将沦为谷歌所建构的灵动性平台模式的附庸品。但是最终无论是谁发明了新型模式,汽车的未来并不在于驾驶性能。过去的“为驾驶而驾驶”的浪漫想法——即英国人所谓的驾控(motoring)不再可行。20年后,人们驾驶更多是为了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而满足这种需求的服务商要取得良好成绩,还得看能否提供一站式的灵动性奢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