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沈阳,微信公众号:舆媒素
傲娇的李娜,和历史惯例的碰撞,溅出的火星点燃了微博舆论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湖北方面的官方安排,并没有超越历史的惯例,但这一次,却终于引发了公众的大范围质疑,首先是黄健翔等意见领袖积极介入,各地媒体随后广泛跟进,直至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中国网事的官方微博发出了思辨博文。湖北方面作出回应表示,发奖有相关政策依据。微博网友的目光转向:李娜为何面无表情,网友分析和挖掘出老视频,在那个视频当中,体育局的领导,貌似拍了李娜一巴掌,也有人说,扇了李娜一巴掌。众说纷纭之中,我们要看到这个事件背后的意义
李娜的舆论符号,是象征着中国新生代的,体制外的精英的青春叛逆。而地方政府,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老钝的网络吊丝男的角色。从湖北方面的回应就可以看出,没有用微博直接进行回应,而是使用隔空喊话的方式出现在舆论场,其节奏、速度、互动,都不够理想。
如何对待体制外精英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网络新生代不少人,尽管身体在体制内,但是思想却在体制外,如何对待这一批人非常考验政府的智慧。同时也会极大的影响中国的舆论场。作为舆论而言更希望政府多关心,尚未崛起的体制外人群,而非过度关注已经发达的体制外精英。
舆论场在网络治理之后,显得更加温和,微博也略显沉闷。这一事件本身并不是激烈对抗的,高烈度舆情事件,它是公众公民意识觉醒之后,也是在中央提出各项紧控规定等大背景之下,向地方政府提出的公共支出的理性质疑。在历史上,惯例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在今天却会面临着公众的质疑,这说明,我们的公众更加的成熟了,我们的政府,所做的决策也需要更加科学、专业和程序化。
从李娜赛后的现场获奖感言看,李娜既是一位国际网球冠军,也是一位调动国际受众情绪的高手,当官方把目光聚焦于其获得的荣誉时,更应该去理解李娜为什么能够调动国际受众的情绪。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娜的价值是高于孙杨乃至刘翔的。
作者:@武大沈阳 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专家成员
1 Response
[…] 武大沈阳:李娜事件舆情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