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战略是各家跳出无间地狱的最重要的要素,这与投石问路的互联网手机完全不能等量齐观。
上周末,爱奇艺电视盒子产品谍照出街了。 据爱奇艺内部人士透露,离正式出货还有比较长一段时间,但与TCL合作的电视预计下个月会有确定的官方消息。
这不是第一个盒子,Apple TV 在前,小米盒子在前;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优酷也在积极筹备类似产品。如果苹果和小米的动机是建立管道,那么还在烧钱的视频厂商在图谋什么?
视频回归客厅
互联网企业搞硬件,上一次热潮就是互联网手机了,国外有Facebook 与HTC 合作的手机,国内则有小米、盛大和百度等纷纷推出手机产品。场面上很热闹,结果多数不尽如人意。
当前这场互联网视频的主动硬件化,会和互联网手机一样是个泡沫吗?
其实,从动因和经营层面看,两场硬件化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互联网厂商在争取更大的入口位置。随着大量台厂和山寨厂进驻安卓,整机制造成本急剧拉低,甚至低过功能机,让安卓手机迅速如野草一般蔓延。3G 时代整个互联网的入口增量,出现了极大的倾斜。 PC互联网流量在中国,开始出现低于20%的成长,移动互联网流量火箭般窜升。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推出手机只是大量尝试组合的一部分。今天,互联网手机本身确实不如预期,但以另一种姿态去占领入口的努力却从未停止,并且累累硕果:
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 360利用PC端疯狂推广手机助手,网易与电信合作力推易信等等。
互联网厂商发现硬件的门槛其实较高的同时,各自以最优的策略从不同途径去抢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相比之下,还在烧钱的视频厂商的目的是什么? 抢占客厅!
虽然,一线城市的电视开机率在逐年下降到30%,但是,不可否认家庭娱乐最舒服的体验还是在沙发上看电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改变习惯在PC甚至是平板电脑上看视频。互联网视频想要进入真正的主流市场,必须尊重习惯,在客厅这个战略高地上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只有幸存者才会是建设者
12年前,张朝阳同学就提出了注意力经济。12年来,人们的注意力焦点不断变化,漫天漂的bannner 不行了,文字链不行了,户外广告不行了,分众也似乎有危险了,连微博都因为活跃度降低推广效果不佳了。
无限扩张的广告空间,在争抢人们有限的注意力。 而最能够确保用户主动关注的,是视频。
只有确保抓住注意力的广告才有价值。 视频属于客户主动点播类的产品,和搜索一样,属于主动发起,在抓取注意力方面要天然优于多数位置的banner和文字链广告。
对于品牌来说,视频,是传递差异化体验的关键路径,其他广告形式目前无法望其项背。 你能想象,香奈儿用文字链来推广黑色小羊皮”经典口盖包“么?仅仅通过传统电影发行渠道,The Devil Wears Prada (穿Prada的女魔头)为整个Prada 品牌带来了全球性的关注,性价比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形式的广告投放。
视频带来的是成为另一个百度的大机会。这样的愿景不只互联网厂商看到了,小米,乐视以及广电系厂商也看到了。
对于小米,是顺水推舟,用低成本来铺更多渠道,变现更多价值。爱奇艺则是有更多的苦衷。几家互联网厂商里,爱奇艺处于最不甘心的位置,不缺钱,不缺流量,缺的是忠诚的客户和变现的空间。
前两年的买剧模式,可以解决用户问题和流量问题,却解决不了用黏性和变现能力问题。盒子就像一枚重客户端,钉子一样扎入了用户客厅,将忠诚客户锁定,逐步培养付费习惯,同时为多样化的广告形式,奠定硬件基础,比如,眼球注视广告付费,这是提升客户ARPU,走向盈利的重要动作。
盒子战略是各家跳出无间地狱的最重要的要素,这与投石问路的互联网手机完全不能等量齐观。目前,支撑各大视频网站业务愿景的,正是盒子以及广阔的中国市场。再一次白热化的正面厮杀即将拉开帷幕。
这次盒子热潮还是值得肯定的。视频的变现是需要以大量存量广告客户和付费个人用户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提供的硬件客户端,拉升广告价值,水到渠成。 其他厂商,还不具备庞大的客户基础,也缺乏互联网基因,
客厅的这场战争会是锁定未来多年格局的大战。
我们将可以看到一个普遍应用场景:一个女孩在客厅沙发看电视在客厅,看到女主角的包包不错,立刻暂停,点开包包的品牌,直接跳转到购物网站,一键下单,刷指纹支付,20秒后,继续看片。
这样光明的未来,就在未来的36个月,但只属于少数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