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产品本月上线:主打移动无抵押

昨日,浙江网商银行对外公布,目前已经完成系统开发,并如期向监管机构提交了开业验收申请报告,进入开业的准备阶段。

6620934_702583

氧分子网讯  从前海微众银行获悉,已经开业的微众银行,本月有望上线一系列产品。对于即将上线的产品情况,微众银行方面不愿意进行更多披露。南都记者从知情相关银行业内人士获悉,根据微众银行的定位,微众银行相关产品将主要在移动端进行发布,而大股东腾讯旗下的手机Q Q等渠道有望成为首批产品上线的主要渠道之一,此外,其表示,微众的贷款类产品将主要以无抵押信用产品为主。

首批产品本月上线

自今年1月份对外披露开业以来,前海微众银行相关动作一直非常低调。除了移动端的二维码,微众银行几乎不对外发布任何消息。

“目前正在全力投入产品的研发和测试。”南都记者昨日从微众银行方面表示,本月有望上线一系列产品。对于具体的类型,微众银行相关人士不愿意透露更多,仅表示:“相关产品将符合微众银行的定位。”据悉,目前微众银行对外公布理念为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

据悉,相比于传统银行,微众银行没有柜台是“以信用作担保,用数据防风险”。对此有知情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除了没有线下网点,微众银行此次上线的产品将主要在移动端进行发布,而大股东腾讯旗下的手机Q Q等渠道有望成为首批产品上线的主要渠道之一,此外,其表示,微众的贷款类产品主要是没有信用审核,以无抵押信用产品。

据悉,在微众银行的定位上还突出以同业合作为依托。而在此之前,仅只有华夏银行对外公布和微众银行结成合作。对此,微众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微众银行确定的同业合作对象仍只有华夏银行。

网商银行完成系统开发

除了微众银行,另外几家银行的动向同样受到市场关注。昨日,大股东为蚂蚁金服的浙江网商银行向记者确认,目前已经完成系统开发,并如期向监管机构提交了开业验收申请报告,进入开业的准备阶段。据其透露,网商银行已经在2015年3月26日之前向监管部门提交了开业验收申请报告。作为银监会批准筹建的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之一,浙江网商银行于2014年9月底获得银监会批复,同意筹建。根据银监会的要求,网商银行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提交开业验收申请的报告。

网商银行人士表示,网商银行的核心基于金融云的技术架构、并由蚂蚁金服的专家团队自主设计开发。基于阿里云计算和蚂蚁金融技术能力的金融云,全部是基于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据网商银行人士介绍,自主可控的技术方案,也符合监管部门推动的银行核心系统自主可控的思路。根据银监会联合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在2014年9月下发的《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39号文)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尝试应用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的信息技术。有序推进整体架构自主设计、核心应用自主研发、核心知识自主掌握、关键技术自主应用等重点工作。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微众银行的调研太扎心:银行们急需一个新思维说道:

    【听杨姐说】

    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原本经常排大长队的银行柜台,现在人流正在减少,就连“忠粉”大爷大妈们现在也越来越难见到了;网点大厅里就能卖出去的基金保险,现在不知道该怎么推销;电话营销被可以标记骚扰的拦截软件“团灭”,银行APP用户登录次数屈指可数……

    银行的理财收益能超过5%就不错,但现在的年轻人追逐的都是9%以上的高额回报,眼球都被那些互联网金融公司抢走了。

    是的,微众银行正在做的一份调研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用户不会再忍受那些低效率的、低收益的、不便利的以及UI过于复杂的服务!

    真是无巧不成书,前阵子的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面周莹跟慈禧有一番对话,讲的正是同一个道理——慈禧问周莹做生意的诀窍,周莹回答:要“变”。

    周莹口中的“变”,是指要随着客户需求而变,随着整个社会的技术发展而变:土布被花样繁多的洋布替代;手工纺织技术被机器织布的效率取代;几家合股的生意规模,被丫鬟小厮都参与的众人持股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超越……这些顺应潮流的“变”可真是惊了刚刚镇压了戊戌变法的大清慈禧太后老佛爷!

    而今天银行业的变,恐怕既艰难又缓慢……

    消失的用户

    没错,用户的行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首先,用户从柜台前消失了——我们连打王者荣耀的时间都没有,谁有空去银行排队?

    就像现在每一个CEO都迫切地想了解90后、00后用户心里在想些什么、喜欢些什么一样,银行家们也发现,自己开始“摸不透”用户了。

    为什么现在很难看到年轻人去银行?

    现在的年轻人出门,除了家门钥匙、手机和口红之外,恐怕不带任何东西都能来去自如购物也不受影响,因为有微信和支付宝。就算是那些银行的铁杆粉丝——总爱拿着存折必须去银行打印一下工资到账记录的老人们,也正逐步减少。

    “从80-90后及更新生一代的投资理财、消费行为习惯来看,已基本不会到银行物理网点,而对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低效服务简直是‘零容忍’。”这是多位商业银行机构人士在和微众银行的交流中谈到的,年轻一代客户对实体银行网点需求已日渐趋少,大多数人乐于通过指尖在功能齐全的APP完成生活所需。

    “你以为现在50岁的大叔大妈只会用微信转发鸡汤文、养生文?!他们现在都会手机银行转账,一个月都去不了银行柜台一次。”一位来自某城市农商行的观察者说。

    这看起来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牵扯到了银行另一个巨大的问题:获客渠道发生了巨变!

    第二,从扫楼到流量。

    银行过去传统的“扫楼”、“驻点”等获客手段,不管是从成本还是效率上来考虑,也都失去了优势——线上服务成为与用户建立关联的关键。这意味着,银行业也遇到了所有互联网公司正在面临的巨大难题:流量从哪里来?

    第三,业务重点要搬到线上,调整UI,开发适合线上用户的产品。

    说实在的,传统银行应该赶紧把投融资、支付等传统金融服务逐步部署到线上渠道来,开发、优化手机银行APP,来满足我们用户日常的转账、消费、理财、贷款、结算等刚性需求。

    尽管用户对部分银行的服务持认可态度;但也有一些银行在用户心目中是服务意识薄弱,不够灵活、便利,高高在上的形象——特别有一条“手机银行UI设计不够人性化,例如重复登录、密码繁琐难记、结构复杂难以找到所需功能。”这些都是受访者对银行用户体验欠佳的吐槽。

    就拿杨姐来说,前段时间刚在某银行办了张储蓄卡,进入该行手机APP,一脸蒙圈,想找交易流水记录,却根本找不到在哪里。找了半天看了帮助文档后才知道,应该点“财富”!艾玛,我原以为这里点进去都是理财产品呢……

    够不够虐心?这还不算完,这家银行还规定,新办的卡,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发生四笔交易才能给我开通一个什么什么功能……我乐哥去,真的好想逃离啊。

    而从服务上来看,银行的服务也实在比较不了解用户。杨姐的一位朋友曾经抱怨过,他接到银行的一个推销电话,电话那端的某银行服务小姐极力游说他向银行借钱,并且强调“我们银行现在这利息多低啊,借钱很划算,您不借就亏了。”

    唉,我这位朋友是BAT高管,早已财富自由,整天想的都是投资理财的事,根本不需要贷款……这要是放在BAT,估计就算来电推销,也应该是私募或者理财产品吧?

    或许银行们正是早已察觉到了这些问题,因此才特别关注这次微众银行的调研。

    顺势而为

    杨姐填了调查问卷参与了一项调查——就是今年6月微众银行与腾讯CDC(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共同成立的“银行用户体验联合实验室”,联合27家银行一起做的首次用户体验大调研项目,其实报名的有40家,但因启动周期较为紧张,最终没能全部参与。

    参与的银行里,既包含国有大中型银行,也有部分城商行、农商行,不少银行派多名代表来到访谈现场,以研究组成员的身份跟随调研团队实地观察调研过程。

    其实杨姐后来才知道,我填的这份问卷是第二份——总共有三份,问卷的目的和场景都不太一样:

    一份主要用于对银行用户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银行从业人员了解不同目标用户群的需求、场景等信息,更好地为目标人群设计产品;

    第二份由合作银行发布给自家用户,主要关于用户在银行体验上面的直接感受;

    第三份同样会关注用户的银行体验,但是问题的覆盖面会更广更全面,会通过QQ tips的方式触达腾讯的海量用户。

    银行们似乎很喜欢这种调研形式,因为像深度访谈、焦点小组、问卷等定性、定量调研等等,都是非常专业的调研手法,同时,受访用户样本全面、分类分层且配合度高。

    注意,银行是最看重用户分层的,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什么VIP、VVIP啊,最初不就是为了给高净值用户们设的特殊待遇么?

    然而,虽然多数银行已将大部分业务部署、迁移到线上,如银行卡查询、转账、理财、充值缴费/线上审批小额现金贷等业务,均迁移至APP上,但由于用户体验不佳、用户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其使用率没有实际预期那么高。

    一位城市商业银行人士在同行交流中曾说:“现在80、90后对理财的诉求,更倾向于高收益的活期或期限短等流动性强的产品。尽管银行在活期收益上相比余额宝什么的更高一点;但80-90后用户会因为‘高流动性’转而选择互联网金融。”但他也提到,“银行可加强用户的识别和引导,通过对用户分类分层进行差异化产品定制和营销等方式,改善用户体验。”

    当然,银行的当务之急还是好好做些细节工作——例如先把APP设计得让用户一目了然,UI能否简单便捷:让我们用户容易理解、操作无障碍、花费时间和精力少。

    微众银行副行长陈峭曾在分析银行业务模式发展趋势时指出:“零售银行的业务模式下一阶段将提出更高要求,以客户至上的态度不断发掘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

    杨姐点评

    银行业的转变肯定是艰难的:生产关系要适应新的生产力,毕竟要有一番折腾:一位区域股份银行的观察者曾提到,银行在UX领域缺乏资源和人才,组织架构上也缺少倾斜,当务之急是应扬长避短。

    除此之外,他们要转向的是一个他们所不熟悉的线上战场。在这个战场上,银行过去的优势不再突出,例如线上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都要比线下底——至少线下几百万的实体店费用在网上是不存在的。

    因此传统银行转到线上要克服很多改变:例如要摒弃过去电话销售的人海战术,改为招募懂线上推广的市场人员,例如要改变一些业务流程以适合线上特征;又例如要变以前的“银行思维”为“用户思维”,从习惯控制“投诉率”转为去提高客户留存度或者“活跃度”……这些都需要从上到下,改变思维模式。

    这必将牵涉很多人事变动和制度改革,阻力巨大可想而知,但值得期待的是,传统银行可以从产品开始,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先依据大数据推出一些适合网上用户的产品,例如现在房地产的投资价值降低,人们现在的投资渠道贫乏,投资需求却仍旧旺盛,那么银行是否能够推出一些相对高收益的产品呢?

    而杨姐认为,微众银行此次大费周章地纠集了那么多银行一起做调研,其实就是想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引导者”!“银行用户体验联合实验室”在此次大调研中的阶段性收获将于十一月份公布,大家可以仔细读读,行业需要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小白不菜】微信号:xiaobaibucai521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