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召开的“第十二届(2013)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透露,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7%的用户登录政府网站主要是想了解护照办理、保障性住房申请等政策规定和办理要求,而实际上多数政府网站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有效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人民网)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政府服务、政务公开、行政执法、反腐倡廉等重要行政领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网络成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拉近了政府和群众的距离,亲近了政府和群众的血肉感情。网络服务于政府,是中国各项方针政策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畅通民意诉求,强化干群关系的重要平台;网络服务于群众,让群众在第一时间接收政策资讯,掌握最新的方针动态,同时为群众提供了表达诉求的新通道。
因此,政府网络平台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加强网站管理,及时公开信息,让群众及时掌握政策新动态,帮助群众了解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程序,简化群众办事程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网站建设还是存在“假大空”现象,脱离群众实际,不能真正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制度漏洞使政务网站成为“空壳子”。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部分局域网站,尤其是镇乡网站有部分信息更新滞后,有个别甚至连续半年信息未更新。网站成了“摆设”,是应付上级的“空架子”。这种忽视网站建设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监管制度不完善,未能直接与“官帽”挂钩,使政府网站管理未能得到重视,在各级政府对工作“掂量轻重”时从重要议事日程上划去。
重形象工程,“面子”大于“里子”。各类政府网站在更新的内容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重视政府 “丰功伟绩”的宣传,忽视与群众切实相关的民生、政务服务等内容。政府网站由方便群众变成了方便干部,成立领导干部“邀功”的依据。政府网站成为了“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
政府网站,作为服务的“窗口”,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就要健全制度,绷紧一根弦,督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更新,方便群众。要将群众满意度纳入政府网站建设目标考核,让群众成为衡量政府网站建设工作的唯一标杆,让政府网站接地气,扎根群众,使政府网站由“面子”工程变为“实用”工程。(文/陈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