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领导干部有的开通政务微博、市长热线搜集群众意见,有的围绕“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着实查摆问题,有的直接深入民间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在搜集和听取群众意见的过程中,既要听“掌声”,更要会听“骂声”。
“水不平则流,人不平则鸣”。群众对现实不满,对社会有积怨才会有“骂声”,“骂声”中有宣泄,“骂声”中有不公,“骂声”中有人情冷暖,党员干部要在“骂声”中听民声思民怨,了解群众不满意的原因,思考让群众满意的方法,让“骂声”帮助我们摸索前行的路线,调整前行的方向。
为了“掌声”,我们要珍惜“骂声”。群众有意见,产生的抱怨情绪,甚至有“骂声”并不可怕。也正因为民心的感受最敏感、最细腻,民心的反映最直接、最朴素,才有顺民意时的“掌声”和逆民意时的“骂声”。这正是我们工作得失的检验,改进工作的标尺,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资源。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既能开门纳谏,也能吸引群众提意见,这样群众才能与党员干部就会走得更近,感情更深,关系更和谐。
为了“掌声”,我们要听进“骂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这一理念,就要在“骂声”中汲取教训经验,在“骂声”中知民心暖民情,把“骂声”转化为前行的力量。党员干部要从“骂声”中反思我们坚持群众本位意识,是否把群众需不需要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拥不拥护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要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心里装着群众疾苦,目标奔着群众幸福。要悉心听取群众意见,突出干部的公仆地位。
为了“掌声”,我们要善对“骂声”。中国有句俗语,恨铁不成钢。有“骂声”是因为我们的现实工作做得还不够好,还不能让群众满意,有“骂声”是因为群众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有更多地潜能有待挖掘。善对“骂声”,就是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通过“骂声”听出群众的希望,从“骂声”中汲取为人民服务的力量。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骂声”是很正常的,没有“骂声”反而变得不正常。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不能害怕“骂声”,更不能不听“骂声”。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能不能在“骂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会不会在“骂声”中汲取教训经验。如果党员干部能将“骂声”当成“忠言”来听,当作“良药”来服,理性待之,虚心受之,立即改之,在“骂声”中知民心暖民情,将“骂声”转化为前行的力量,才能在“骂声”过后,赢来群众的“掌声”。
(文/ 刘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