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聚焦政府职能转变,推行“简政放权”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11月15日  新华社)

政府职能转变已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期。今年以来,国务院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民营和个体企业带动民间投资增长,明显超过政府性投资增速,中央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激发民间活力,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频繁出现的“公平”,清晰勾勒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走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最高目标,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与民、问计于民。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一步,上海、江苏等沿海城市率先推行简政放权,获得一致好评。以前政府审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个小小的审批需要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章,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视乎变相在刁难群众,部分想干事、创业的有志青年,被冷冰冰的审批制度吓得望而止步。

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民生,关注公平,从制度上减轻群众负担,简政放权是群众迫切需要的第一步。制度在改变,同时问题也会滋生,权力下放到基层,要提升政府执行力,还需要转变部分领导干部的观念,简政放权、跑步前进还需要理念做支撑。

笔者认为:要想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落到实处,一是要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二是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初期,部分领导干部对精简机构,集中办事权力,会有一些不适应。认为签字少了,做局长的感觉也快没了,手中的权力似乎也变少了,“官本位”侵蚀着干部思想。此时,要在全党上下形成共识,广大干部必须转变执政观念,视方便群众为“头等大事”,不换脑子就换位子。三是强化制度宣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少群众被改革前政府繁琐的行政审批制度吓住,“跑断腿”也办不好事的现象历历在目,新政策的推行势必要让每个群众都知晓,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制度的宣传,改变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让群众享受改革红利,真正感受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便民服务。

文/晴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