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曾力排众议,把百度从后台技术提供商做成了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
李彦宏曾力排众议,把百度从后台技术提供商做成了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他也曾一度错过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机会,受到后来者UC、360等公司的威胁。作为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之一,李彦宏用经历诠释了科技行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
李彦宏创办百度的最初构想能够追溯到中学时期。当时,他需要到图书馆去查阅信息,但是当时图书馆只对像他父母这样的工厂工人开放。这也就意味着他每次都必须借父亲的借书卡。“当时,我确实对无法轻松的查询到信息而感到苦恼。我想这敦促着我编写出了像搜索引擎这样的东西。”
上世纪90年代末,李彦宏当时在硅谷Infoseek搜索引擎公司做工程师。在考虑创办自己创业时,受网络泡沫破灭的影响,当时在美国很难找到机会,李彦宏便决定回到中国创办百度。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李彦宏创办百度时,中国仅拥有900万互联网用户。
百度最大的一次转型在2001年。李彦宏不再满足出售技术而要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但是他的这个提议遭到股东们的一致反对。
此时,百度的收入全部来自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支持。如果百度转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那些门户网站不再与百度合作;如果竞价排名模式又不能马上赚钱,百度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条路可谓是孤注一掷。
但李彦宏尽力去说服投资人。据说到最后甚至以离职做威胁,终于说服了股东确定了公司转型的目标。实时证明李彦宏赌对了,百度2003年实现盈利,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受到了疯狂的追捧。
不过百度并没有把互联网市场取得的成功复制到移动互联网当中。当李彦宏意识到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正在不断增长时,他也承认尽管在十年之前便有人劝他向移动领域转型,但百度的转型速度依旧太慢。
李彦宏最近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我一直反对在移动互联网做太多的事情,这一态度直到2009年前后,也就是iPhone进入中国市场、Android设备变得流行后才发生了变化。但是因为我们的起步太晚,弄明白什么对百度最重要、最相关,花费了我们一些时间。”
李彦宏坦诚承认,他起初不理解移动互联网会拥有目前这样的规模。“起初,我认为移动搜索与网页搜索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移动搜索在小屏幕上进行,且速度更慢,这都不是什么好事。当我考虑移动互联网时,考虑的全都是缺陷。”
2012年,360搜索上线,一夜之间就夺取了超过10%的PC端份额。一时间,360股价大涨、百度不断下挫,资本市场看到了李彦宏在移动端和PC端腹背受敌,护城河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为了补上移动端缺口,百度收购了91无线,创下国内互联网公司并购记录;在移动事业部启用新人李明远,并开发了轻应用等创新产品。
李彦宏正在积极面对和解决自己对移动转型的误判,他认为,最让他担心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跟不上市场的变化。
2018年注定将是百度历史上极为特殊而且有着里碑意义的年份。今年,百度成立18年,厂长李彦宏50岁。
50岁的李彦宏,人生再次“开挂”。1月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时代周刊》以《Baidu’s Robin Li is Helping China Win the 21st Century》为题,刊发了对厂长的专访。厂长也以“the Innovator”(创新者)成为本期《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
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更是BAT三大公司领导人的首次。
1月21日,李彦宏出现极客公园2018IF大会上,在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的对话时回顾了2000年回国创立百度时的往事。对比大屏幕照片上18年前的厂长,除了眉宇间多了沉稳、坚毅之外,岁月似乎在李彦宏身上静止了,连张鹏都忍不住戏称“厂长的不老容颜正是百度最大的黑科技”。
厂长也从容应对:“我自己想想,18年了,我一点没变。”当然,厂长指的是他最初的理想和所喜欢的事,初心一直未曾改变。其实“一点没变”指向厂长的外貌更会得到围观群众的高度认可。
颜值没变、初心没变,那什么改变了呢?
不变的坚守:“百度主场”时代来临
今天,百度在中国占有8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四大网站。今天,Apollo 2.0 版本发布,仅用半年时间,百度无人驾驶技术就完成了再次升级,已经超越了谷歌、特斯拉等美国企业,百度的AI技术已经全球领先。今天,百度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90亿美元收入中,约有12亿美元被重新投入研发。
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百度今天格外耀眼的成绩,正如前不久拉斯维加斯百度发布会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关注度。但事实上,此前的几年百度还在面临质疑。
面临质疑,面临AT另两大巨头的市值高涨,一般人可能就慌了,但厂长没有。此前他就说过:“我确实是性格使然。工程师出生,特别喜欢坐在电脑面前,而不是人的面前。”厂长一直是技术范儿,技术是他最热爱的,他心思更为纯粹,思考的更多是技术、研发,而不是人与人的勾心斗角。
早在2015年10月,厂长与复旦学子们交流中谈到创新时,他坚定地认为,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是未来方向。尤其是在大数据方面,“我们希望把这些数据开放给足够多的研究机构,足够多的创业者,足够多的公司,让他们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找到他们问题的答案,所以我们有数据这并不伟大,当他们能够利用数据,当社会上其他机构和个人能够利用这些数据,找到解决他们领域问题的方法的时候,这才是伟大的事情。”
用技术帮助社会、造福社会,这是技术应该有的发展方向,也是厂长创立百度的初心。当面对质疑时怎么办?厂长说:“作为一个创业者,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的面对质疑(的过程),很多的时候就是因为你做的东西大家都不看好,才有比较好的、长的‘窗口期’,让你能够先把握住,去把它好好做起来。”
今天百度在人工智能上所取得的成绩,其实就源于厂长一直没变的对技术的专注以及坚持,就算不被看好,厂长也坚持住了,坚持走自己的技术路线,不为外界所动。随着AI技术变革的拐点到来,百度终于迎来了“百度主场”时代。
更重要的是,百度也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遇,让多年积累的技术势能得以爆发,走出了中国速度。正如《时代周刊》的文章标题所写:“百度李彦宏正在帮助中国赢下21世纪”,今天的百度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企业在AI时代的全新价值,厂长的不变坚守也帮中国抓住了前所未有的AI机遇。
改变:Zoom Out积蓄新势能
不变的是初心是对技术的坚守,但面对未来,其实百度一直在变在调整在创新。厂长说,其实他一直在思考百度的成长,“百度在成为家喻户晓公司的历程中,有多少是时代使然,有多少是运气的成分,有多少是我个人的成分,我一直都在思考。”
今年是百度成立18年,作为百度的创始人,厂长一直坚信,创始人管理企业比职业经理人更好,尤其是对于科技企业而言。科技行业时时变化,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只有创始人才能力排众议无惧外界质疑全力投入认定的方向。厂长赞扬陆奇当百度是“家”,属于不像经理人的职业经理人,他力邀陆奇加盟百度更源于他与陆奇有共同的理念。
当百度走到18岁成人时,厂长也开始更多地放手了。“现在向自己直接汇报的人是两年前的一半,从十几个人减少到六、七个,现在公司没有任何具体项目直接向我汇报,不过我还会很忙,我会管很多更细致的地方,晚上躺床上就会想很多事情。”厂长用Zoom Out来总结他这两年在管理上的“进与退”。
放眼目光,思考更长远的未来,这是“退”,而焦距改变之后,他又能看到其他高管注意不到的细节,这是“进”。进与退之间,显然更能让百度进一步完善并积累新的势能。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改变是“因果”,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改变是改变供给,改变得更加彻底。虽然All in AI已经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百度被深深的贴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但其实“百度All in AI”这句话厂长从没亲口说过。
“我说话喜欢留有余地,当然我是非常相信人工智能的,但是大家不能说百度所有的资源都在做自动驾驶和度秘等人工智能项目,其实百度还有很多项目,只是说AI作为基础,我们的很多项目都在AI化。”此外,厂长还谈到了信息流的重要性,未来手机百度的信息流推送会越来越准确。
审慎的厂长还在思考未来,还在谋划长远布局。曾有人问厂长:“下面几种超能力,您最想拥有哪一种?隐形、瞬间移动、读心术、预知未来?”厂长没有一丝的犹豫地回答到:“预知未来。”
“因为其实每天我多多少少都要去判断未来是什么样子,你只有对未来有一个精确的判断、精确的规划,才能够真正地把一件事情做成,把做事情成功的概率提的会更高一些。”
从具体事物中抽身的厂长,开始Zoom Out,其“预知未来”的能力想必也会大为精进,百度的势能还会进一步加强。
总结: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样板
00后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李彦宏在现场聊到了自己的女儿Brenda,他讲到女儿在10岁的时候已经可以非常熟练的使用手机,有时候还和厂长抢手机。
“其实,我们也要为了下一代做出改变,比如,技术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让手机摄像头发现是孩子在玩手机,就改变内容,变成更加适合孩子的内容”,厂长还有很多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让下一代更加的轻松,比如去机场,为什么现在还需要层层安检,可以更便捷的通过技术解决,让技术认识你,并且服务我们。
用技术造福社会,厂长的初心一直如此,这更是中国企业家的大格局,也是百度能走到今天的基础。
CES2018一声炮响,百度给全世界送来了AI时代的“中国速度”,创新者李彦宏18年的不变与变,让百度帮助中国赢得21世纪,也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的样板。时代周刊有个惯例,引领时代的人,头像在Time前面,这次厂长的封面就是如此——创新,引领时代。
然而,百度的势能爆发才刚刚开始。百度18岁已经成人,50岁的厂长再次“开挂”,百度的未来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