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匆聪:“官邸制”真能“高薪养廉”吗?

此外,干部交流、异地任职等,客观上为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房”提供了便利。领导干部住房在内的特权泛化,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一个领导干部到某地任职,地方大都为其准备好了“住所”,这个“住所”往往就成了其个人的资产。调离后多数不退,实际上为永久占用,还可留给后代。建议中,汪玉凯写道:实行“官邸制”是遏制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根本途径。(2013年11月17日:新华网)

住房是民生之本,普通老百姓需要,国家公职人员也需要。特别是对一些异地交流任职的官员来说,如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已不能忽视。现实生活中,有的官员以没有住房为由,长期脱岗,“身首异处”,开展工作搞“遥控指挥”;有的不惜重金在官员任职地方购豪宅,但他们一旦离职,不是“传宗接代”,就是“铁将军把门”,很难收回;有的干脆就在本地高档宾馆长期租赁“总统套间”,等等,林林总总的官员住所的解决方式有待改进。

针对这种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探索实行官邸制。为异地交流任职的官员提供公家住房,解决当前异地任职官员住房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局面。应该说,通过官邸制的实行能够解决异地任职官员住房难的问题。一则,有了固定的住房,官员的“走读”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个别官员不会再以住房的问题为借口搞“远程操作”,杜绝官员上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二则,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不论是给官员购买豪宅还是在高档宾馆进行租赁,都要花费一大笔经费,特别是个别官员当老赖,把公家的房子当成廉租房,长期霸占不交换,后任官员又不好说,睁只眼闭只眼,既卖了人情,又为自己下一步的占有找到了借口,无限的循环下去,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建设资金,还形成了新的腐败现象;三则,通过实行“官邸制”,公家房成了大家都看得见的国有资产,官员离任后就不会再赖着不走,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腐败。

但是,如果说通过实行“官邸制”能够防止官员出现“以权谋房”上的腐败行为,进而让官员清正廉洁,达到人们常说的“高薪养廉”的地步可能就显得有点幼稚了。很多高官落马的案例告诉我们,官员走向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员的贪欲无止境,而不是在于官员的有与无。一旦官员的廉政防线被攻破,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也不会满足的,这种给予式的保障不但不能让贪腐官员感到知足,从而收手,反而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占有欲望,成为人们常说的“喂不饱的狼”,更加的显得贪婪无比。就是人们经常羡慕的国外新加坡官员的清正廉洁,也不是他们的“高薪”养成的,还是国民的素质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起了真正作用。

而且,即或是“官邸制”正式实施后,加强对官邸的管理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要确保官邸能够发挥作用,不要让官邸“守空房”,让官邸成为官员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成为了“现实版”的形式主义;二要加强管理,不要让官邸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官邸制”一旦实行,各地肯定会趁着这股东风大兴土木,豪华建设,连国家明令禁止的党政机关楼堂馆所都有人干逆风而上大建而特建,更何况有上面的政策支持,把官邸建成当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标志性建筑也不是没有可能;三要强化监督,不要让官邸成为了官员任期内的福利。要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和使用责任,建立使用档案,在官员交接时办好交接手续,不要让官员卸任时把官邸也“全带走”。

探索实行“官邸制”,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在推进中肯定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希望改革者在大胆推进改革进程时,不要忽视细节问题,不要把“官邸制”的作用想得太完美,多一点前进式的忧虑,少一点设计中的幻想,把困难看得重一点,总比没有准备好。(胡匆聪)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