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Twitter 和Instagram,这三个原来都是把现有现实世界的关系搬到网上的革命性网络。现如今,它们已经成为日渐老化的公用事业,用一个过时的版本支撑着这个社会化互联网。
随着Twitter、Facebook以及Instagram这些社交网络变得越来越大,它们向名人、meme以及企业账号这些超级节点愈发倾斜,比重大得已经不成比例。据估计,约8%的账号都是假冒的垃圾机器人账号。一般Instagram用户平均每天发贴2.69次,而粉丝数超百万的用户的平均发帖数是8.58次。每天在Instagram上发出的照片有8000万张,但是每个帖子的平均互动率仅为1.1%。在Instagram上,50%的帖子一般都是由不到3%的账号生成的。Facebook略稳定一点,因为有个朋友数上限。尽管如此,有机分享(比如给Facebook feed发照片或者更新状态)的复合年增长率也下降了21%。
在今天,光有“连接世界”已经不够了。
想要生存的话,仅仅把网络建起来已经不行了。你得建立一个蜂巢,并且最终建立起蜂群思维。
网络的存在危机
即便一些社交网络已经发展到容纳了数十亿人群,但沟通并没有出现相应成比例的增长。你是添加了朋友或者粉了别人,但是能聊的就那么多。Facebook朋友数超过500的用户活跃的聊天对象就是那10到20号人。类似地,Twitter粉丝数超过1000的用户只跟不到50粉丝建立了强连接。
Myspace用户增长快减少得也快。这是一个警醒,提醒我们网络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业务价值提升的话是难以为继的。网络不能仅仅是中立的。还必须有帮助意义。
网络连接不同的人,并且赋予他们许多沟通和交易的接触点。网络是组成系统的复合成分之间如何进行连接的中立表述。随着网络的成熟,我们开始看到全新事物的出现。
说到乘车出行,
Googl Maps告诉我们从A点到B点的距离,但Uber让我们从A点去到B点更快。
说到社交,
Facebook给了我们一种连接的方式,但Messenger却帮助我们沟通。
说到购物,
eBay让我们可以在网上买到任何东西,但Amazon Prime在我们想要的时候给我们想要的东西
连接的价值并不在于实现联网。而是发表观点,朝着结果采取行动。
蜂巢
一只蜜蜂大约只有1/10克重。把蜂巢所有的蜜蜂加在一起也才有5到8磅重。但是把每一只蜜蜂包括在内的蜂巢却是个80磅的庞然大物,而它还不只有这些。
蜂巢是一个规模大于组成之和(1+1>2)的、演进的、更加智能的网络:
- 节点间交互频度的增加在蜂巢之内建立起更多的接触点。蜂群就是这样学习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并做出知情决策的。
- 减少节点间的摩擦,在蜂群成员间建立起更高级的同步。这在个体成员间树立起更紧密的联系,使得蜂群可以一致行动。
因为交互频度的增加,蜂群行动可以更加智能,因为节点间摩擦减少,蜂群可以执行除了传输数据以外的事情。它可以基于这样数据做出响应并演进。蜂群不仅仅是联网更紧密。它还是有机的生物成分组成的更加稠密的群体。
尽管表现还不明显,蜂群正在成为我们思考、表现和互动的核心方式。理解逐步浮出水面的人类蜂群的最好方式,是观察蜂群在自然界是如何运作的。
交互频度的增加:蚁群像液体和固体一样移动
蚁群的同步性非常高,高到一大群蚂蚁可以紧密黏在一起,整体形成固态或者融为液体。蚁群的黏度仅靠相互抓住或者放开就可以发生变化。它们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是因为蚁群的蚂蚁之间交互频度很高。
对于蚂蚁来说,沟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如果你对蚁群形成的球施加压力,最接近顶部的蚂蚁就会马上行动,表现得好像死了一样,从而提高蚁群翻滚的灵动度。往蚁群施加的压力越大,为了吸收压力,蚁群表现出来的流动性就越强。互连在一起的蚂蚁越多,它们共同能够承受的压力就更强。
蚂蚁之可以适应得这么快,原因并不在于传递消息的内容,而在于蚂蚁相互挤压会触发整个蚁群的反应链。蚁群之所以能够组成救生筏避免溺水,用身体搭桥跨越鸿沟正因为此。
蚂蚁的流动性让它们几乎可以在任何环境生存。除了南极洲以外,它们已经在每一个大洲完成殖民,占据了地球陆地生物的15到25%。
企业的消费化:工作场所的大规模协调
像Google Apps for Work、Slack和GitHub这样的工具让我们的行为模式更像蚁群。它们提高了组织内部的交互频度。大家的沟通和任务切换可以更快,基于数据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并且使用更智能的工具相互沟通。更多facebook资讯:www.yangfenzi.com/tag/facebook
有了这些人人可以访问的共享工具后,我们就可以像蚁群一样相互依赖,到处走动,而不是被一个个小隔间隔离起来。
上左这幅图显示了惠普研究实验室按照组织层级的电子邮件沟通模式。Youtube显示的是开发者通过聊天进行协作的沟通模式。像电子邮件这样的网络模型,你得从一个人跳到另一个人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在蜂群中,大家之间的实时沟通都是无缝进行的。
高频度交互让每个人都能达成共识并且同步工作:
- 人与人的交互:更高频率的互动意味着工作可以靠Slack这样的实时聊天工具进行实时分配。大家可以根据蜂群的需要更快切换工作。一项研究表明,顶级的20%的开发者也是聊得最多的人。
- 人与数据的交互:一度通过技术接口才能访问的专业知识,现在已经通过会话式接口作为常识展现出来了。比如说Looker就提供了用于分析和内部公司数据查询的Slack机器人。
- 数据与数据的交互:工作场所蜂巢让我们获得了一度只能通过汇报才能获得的洞察。公司人人都使用的工具创造了大规模的数据,这反过来又帮助大家更有效地使用工具。这一工作流数据往往只有作为记录系统才有用。今天,它生产了实际的商业智能。
这样的网络使得组织的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并且大家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目标展开协调。随着员工和工具之间的交互增加,企业可以根据蜂巢的需要从固态转换成液态。
减少沟通摩擦:蜂群运作像神经网络
行动中的蜂群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很像。所以它们才能够在离开老巢数小时之内开辟出新巢来。
这不是通过集中式智能,靠蜂后扯开嗓子下命令来实现。相反,它是通过底层侦查蜂的沟通来做到的,这种方式减少了整个蜂群的摩擦,使得快速集体决策成为可能。
蜂群在旧巢废掉之前有3天的时间去找新巢址。找到合适的家意味着要在以蜂后为中心的半径1英里范围内探查可能的地点。蜂后是不能自己出去选址的,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带宽去处理侦查蜂找到的每一个可能巢位,并且迅速做出好的决策。
相反,新址选定是由占整个蜂群3%的侦查蜂来负责的。蜂群要搬家时,大概50只侦查蜂就会被派遣出去寻找可能的新家。当一只侦查蜂找到自己喜欢的巢址时,它就会跳起“摇摆舞”告诉其他侦查蜂具体位置在哪里。侦查蜂会考察各种巢址,然后围绕着它们认为有助于蜂群生存的那个地方跳舞。
当大概有30只左右的侦查蜂聚集到新巢址时,蜂群的其他人已经开始赶过来了。
在独立个体的大规模协作方面,蜜蜂的决策流程减少了摩擦,能够迅速且明智地对各种输入进行评估。最终,30只蜜蜂决定了另外10000只的命运。
移动消息传递:微信蜂巢的形成
尽管像Instagram和Twitter这样的网络在逐渐消失,像微信这样的聊天app却是活力四射的蜂群,正在焕发经济的力量。就像蜜蜂的侦查蜂一样,聊天app也通过个体节点1对1的沟通减少了中心化节点的摩擦,并且允许突现行为的发生。
微信5年前是从聊天服务起家的。现在你要通过它预定大排档的饺子,打车、读新闻,甚至还可以买房。
通过微信,我们看到了一款消费者产品从想要(want)、需要(need)、公用设施(utility)三阶段演进到蜂巢的过程。在每个阶段里,微信都聚焦于通过为用户提供基础设施而减少摩擦。在微信上,它只需要让大量用户接受新行为,并把它转化为受益于整个蜂群的公用设施就行了。
- 想要——2011:微信刚推出时,用户可以做的只有发送消息、视频剪辑和照片。次年,随着中国从2G升级到3G,微信又赋予了用户语音和视频通话的能力。为了节省无线数据流量,微信自动对大家上传的视频进行压缩。大家想用微信,是因为它让你可以方便地跟别人通话,而且价格很便宜。
- 需要——2012:因为高额数据成本,中国的微信用户往往拒绝下载独立app。因此在这些约束下,“公众号”或者聊天机器人应运而生。大家通过给公众号发短消息即可看新闻或者查银行账单。他们的需求在微信平台上完全就得到满足了。
- 公用设施——2013:移动支付和微信钱包的引入,为用户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公用设施层,从而推动了平台大规模商业行为的采用。因为校园里面卖的水果又贵品质又差而且不方便购买,一群中国学生在微信上做起了水果速递的生意。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一位学生指出“微信比淘宝要更灵活一点。因为小小的个体仍然可以拥有自己的品牌。”
随着微信的发展,新的公用设施开始在平台出现。每一种新的公用设施都增加了用户在微信平台消磨的时间,这样又导致了用户之间摩擦的减少。微信的最新进展是小应用的推出,这使得开发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开发出完整的HTML5应用。
微信的发展靠的不是任何功能的推出,而是靠那些让生活变得更简单的个体水果供应商、出租车以及夫妻店。长此以往,这可以成为制胜之道。
2015年,像微信这样的平台上每天都诞生了12000家新公司。蜂巢不是通过接入新功能搭建起来的。是新功能创造了新的经济机会造就了它。
从网络向蜂巢的变革
蜂群交互频率的增加以及沟通摩擦的减少可以导致同步性的增强,这在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一度父亲口述给儿子的故事在千年之后就变成了神话。书写的发明以及文学的首次传播实现了书写史的第一次传递。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时延不断降低。道路的修通让投递员可以递送消息,沿这些道路铺设的电缆实现了电报,然后又诞生了无线电广播。最终,我们有了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短信、拍照手机,乃至于直播视频。
随着信息网络从巨型数据中心分布到基站和云,分配给个体的带宽总量在持续上升。我们不再局限于许多节点接收一个信号的广播收音模式。今天,我们可以用更高的频率,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收发更多的数据。我们彼此无时不刻地进行实时同步。
这使得网络收敛为蜂巢,从个体收敛为组织。
社交网络的工具化
社交网络的功能是连接人并壮大网络的规模。原先通过增加连接的实现手段现在已经聚焦到提供更好、更即时的体验上。
2012年的Facebook:
我们的使命是让世界更开放,更加紧密相连
2016年的Facebook:
我们的最高优先是开发有用并且互动性强的产品,帮助大家通过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连接和分享。
2012年,Snapchat在自己网站上是这么介绍自己的:
Snapchat是在iPhone上分享某一刻的最快手段——最快比彩信快10倍!
今天,更名Snap的这家公司网站上是这样写的:
我们认为,重新发明相机代表了我们改善大家生活和沟通的最大机遇
Facebook 和 Snap 都围绕着如何帮助大家沟通和分享体验进行收敛,这是通过打造品牌家族来进行的。
从一开始 Snapchat 就围绕着摄像头和用户体验打造自己。尽管公司正在从1对1沟通转移到分享体验的更大平台,这一点也没有改变。
模仿Snapchat的阅后即焚消息,做Instagram Stories这样的产品,以及通过收购Oculus Rift进军虚拟现实,Facebook所有这些努力都说明了它正在从网络转向受到时刻(moments)驱动的蜂巢。
Facebook原先的体验是连接更紧密,但同时也是更孤独的体验。你在网上是一副面孔,在现实生活当中又是另一副面孔。原先的Facebook展示的是你想看到的自己的面孔。
而现在Facebook和Snap做的不是疏离大家,而是朝着这样一个版本的未来进发,即营造真实、共享的体验,真正把大家连接到一起。
Google、Uber、Tesla以及无人车
地图也许是网络最真实的写照。地图把物理位置连接到一起,为你展示了如何从一个点导航到另一点。无人车是在地图的基础上开发的,但实际上已经围绕着你在点之间的移动进行了工具化。
- Google做无人车不难想象,因为有Google Maps和StreetView这个信息网络基础,这两个项目都是Google组织全球信息使命的一部分。
- Tesla则依靠他们的汽车销售网络、服务中心以及超级充电站来开发无人电动车。通过每辆车上安装的传感器,自驾Tesla已经收集了1亿英里的无人驾驶数据以及7.8亿英里的有人驾驶数据。
- 与此同时,Uber也在通过自己搭建的共享乘车市场进军无人车。Uber每天通过自己的app收集了1亿英里的驾驶数据。相比之下,美国人一辈子的行驶里程平均也只有1.5万英里。
为什么风格各异的这些公司都不约而同要做无人车?那是因为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这关乎平台和蜂巢,而不仅仅是路上没有司机。
Google 2016年报:
从一开始这家公司就一直在利用手头资源努力做更多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Uber博客,2016:
旧的Uber是黑与白,给人感觉多少有点遥远和冰冷。这与Uber的实际身份不符——我们是一个融入到城市和城市出行方式的交通网络。为了展示人性的一面,我们添加了彩色和模式。
至于搜索巨头Google,这关乎的是让信息有用。它正在利用自己包括道路、司机行为、物理实体等的海量数据集,并且不断地把数据提供给系统。与此同时,Uber已经从白手套黑车服务演变成交通蜂巢。通过物流和更干净、更便宜的接口,Uber利用算法引导大家行动得更有效率。下一步走向无人车是合理的选择。
通过让汽车以更加可预测的方式从A走到B,无人车将会减少道路上的车辆数,以及交通事故的致死数,甚至还能节省保险费。对于集体解决这些看似无解的问题来说,蜂巢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未来属于蜂群思维
一个网络的价值往往与更多的理念相关——也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联网的任何物越多,节点间可能的连接越多,网络产生的价值也就越大。
尽管如此,我们正在走向的世界却要由事半功倍(more with less)的理念定义。全球变暖和干旱意味着能用的资源更少。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人口增长正在开始停滞,相应地,伴随人口增长而来的经济发展的“免费午餐”也没了。
蜂巢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通过蜂巢,司机与乘客组成的网络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资源,使得其他服务可以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来。对于那些按照蜂巢模式运营的公司来说,它们已经不像过去几代公司那样看重绝对数量了。通过增加节点之间的交互,减少节点之间的摩擦,它们可以通过实时访问几乎无限的数据和人来加快发展。
随着发展蜂群会本能地开辟殖民地,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有那么多的公司都围拢到类似的趋势。但是发展的先后次序很重要。下一个巨头要做的不仅仅是跟对趋势那么简单。它们还得选好时机——行动上必须跟它的复合成分保持同步。
所以最后出来的不是蜂巢那么简单,你还得有蜂群思维。
李季:什么是蜂巢思维?
“蜂巢思维”(Hive mind)(”蜂群思维”,”蜂巢意识”)出自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著名的《失控》(1994),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简单的说“蜂巢思维”就是“群体思维”(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因为蜜蜂的群体结构,在蜂巢之中每个个体各有分工,自发维系整个蜂巢,蜂巢就像是一个整体,汇集了每个个体的思维。凯文·凯利用蜂巢思维比喻人类的协作带来的群体的智慧。蚂蚁也被经常用来做类似的比喻,它们的群体结构和协作方式和蜜蜂很相似。
作为“超级有机体”的蜂群,被称为“分布式系统”,是以生物逻辑建立起来的群集模型。它依靠成千上万个发条一起驱动的一个并行的系统,来进行生产,进行自维持。它有四个突出特点,活系统的特质正是由此而来:1)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2)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质;3)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4)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了非线性因果关系。
为了理解蜂巢思维,我想描述一下蜜蜂世界的组织结构,蜜蜂群体包括一个蜂王,很多很多工蜂(没有繁殖能力的雌性),而雄蜂交配后会死亡。工蜂大概分工为三类:保育蜂、筑巢蜂和采蜜蜂,蜜蜂通过蜂巢里的舞蹈传递信息,比如告知同伴采蜜地点,当巢穴遭受危险,有一只蜜蜂传递信号,蜜蜂会大批出战,保育蜂抚养蜂王和幼蜂,喂食蜂王浆的幼蜂未来会发育成蜂王。它们协作使得蜂巢构成了一个整体。在蜜蜂的群体之中在于每个个体自发的努力维系整体运转(抛开科学背后蜂王的信息素影响),虽然每个个体贡献很小的力量,但是整体却产生很大力量。维基百科、Linux系统、知乎等都是蜂巢思维的体现,凯文·凯利做了预言:
未来的公司形态会不断地演化,去中心化,分布式,强化合作,适应变化,直到彻底地被网络化。终极公司的形式将会变得与生物体相同,无缝地集成到生态圈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蜂巢思维”以及《失控》里面的思想被很多科幻类电影引用,最为著名的是《黑客帝国》,电影里面所指的“蜂巢思维”带有更多科幻和神秘的色彩,但是都源自《失控》。《失控》中文版是东西文库外包翻译的,但是这次群体思维的实践并不是很完美,尤其是原著本身很深奥难懂,中文版翻译有一定的缺陷,失控官方网站提供了原版全文。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变化就是群体智慧的涌现,《国富论》中提到的「看不见的手」,各种信息的交叉,相互影响,群体智慧使经济产生秩序。
西方社会体系的自下而上式的自治、管理,也是一种类蜂群式的体系,毕竟分布式和嵌套层级关系并不冲突,在书中也有所提及。
我最近重读《失控》,蜂群思维这一章节,带给我一些思考,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如果人的大脑如同一个迷宫,甚至连某个字都有一个独立的存储单元,那么我们的大脑本身是否就是一个蜂巢系统,通过无数低智的单元组成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几个充满智慧的人组成小群体后,智商反而又下降了?
因为我们身体的存在,我们有「我」的概念,但「我」是不存在的,如今大脑被定义为中枢系统,控制着我们的肢体,左右着我们的想法,是否大脑就是中心?在这个叫做「人」的个体上产生了集群?
量变产生质变,人类群体智慧发生质变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人脑中的信息都建立了连接,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这件事情在我们三维空间中并不存在答案,因为就如蜜蜂并不会知道蜂群智慧一样,人类也是一样,难以跳出人类看待人类。
由于我从小爱看动物世界,国家地理BBC等纪录片,所以对这个题比较感兴趣,虽然应该没什么人看,也不是我专业,但是我决定还是自己动手搜搜网页找找文章和图好好答一答。所以以下内容大多来自很容易搜到的科普网页或者研究论文。
如题主所说,大部分的社会性动物还是通过争斗等方式来决定领袖,但是在一些事关族群的事务上,领袖并不一定如字面意义上决定一切,反而是通过全民投票来决定的。
一提到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蚂蚁蜜蜂,关于蚂蚁蜜蜂的研究也非常多,所以首先来了解了解蚂蚁蜜蜂怎么决定自己的领袖。
民主是很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 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学家Tom Seeley写了一本以蜜蜂民主(honeybee democracy)的书,其中明确的提出了蜜蜂族群是民主的。当到了族群需要寻找新的蜂巢的时候,族群会通过投票来确定成员对于新地点的大小,环境,食物源等因素的意见,各个成员通过特殊的舞步来投票,当票数达到一定的高数量时,整个族群就开始准备迁巢了。所以综合来说,就是族群成员通过投票来确定了即使不是最完美的,也是对族群最有益的决策。
那么蜜蜂又是怎么选出蚁蜂后呢,我们都知道蜂后相较于其他蜜蜂体型更大,如前面有答案提到的,当蜜蜂迁巢时,它们会带走旧的蜂后,那么新的蜂后怎么产生呢?蜜蜂迁巢时并不会全体迁徙,有一部分工蜂会留在旧蜂巢里继续补育后代,而这些后代中的一员就是新的蜂后(从基因上来说,蜂后和工蜂的基因是相同的)。因此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如果一小部分的蜂群留在原址,那么第一个从蜂室里抚育出来的可能成为蜂后的雌蜂会将她的仍在孵育的潜在竞争对手都杀死,然后接管大权。另一个情况则是,如果是一大群蜜蜂进行迁巢而没留下并且它们也需要新的蜂后,那么当第一个有潜力成为蜂后的雌蜂孵化时,工蜂会防止她去杀其他的竞争者,而是将所有竞争者一个接一个哄骗出蜂室,然后使她们进行一对一的决斗。研究者专门研究了什么样的雌蜂能获得胜利,在研究者设置的环境中,工蜂不能参与决斗过程,结果出奇的一致,就是最勇猛强壮的始终会获胜,而不是那些有能力产更多卵的雌蜂获胜。但是结果在工蜂参与的时候又有所不同,体型强壮的并不一定会获胜,工蜂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决斗的性质,防止决斗简单的变成体型较量。
不止在蜜蜂中,这种民主在很多动物族群中都存在,比如鸟群(决定什么时候飞行),猴群(决定什么时候行动)等等。在这些情景中,一致性非常的重要,而这种一致性同样通过不同形式的投票表决来产生。猕猴就是一个例子。
猕猴喜欢吃果实,但是果实在森林中的分布又不是平均的,有些地区多有些地区少。所以猕猴族群必须决定从哪个方向去寻找食物。当一只特定的猕猴想要族群挪屁股时,他会往自己想去的方向多走几步,然后停住,用后脑勺对着他的族群,表达了他想要大家去寻找新的觅食地点的意见,其他的猴子就决定是否支持这个提议,或者看是否有新建议提出,然后通过相似的方式来投票。一旦投票结果出来,少数不同意的也会跟随大部队进发。当然,像其他的灵长类一样,猕猴同样具有很强烈的社会阶级意识,年长的更具支配地位的个体通常会为其他成员做出决定。
非洲水牛也通过与猕猴相似的方式来进行寻找食物源的表决,只是方式稍微变化,它们通过稍微改变一下姿势通过头的注视方向来表决。但是只有成年的母水牛可以投票。如果意见不一或者两个意见获得的支持数相同,那么族群会暂时分开一晚,分别注视不同的方向,然后在第二天早上重新进行表决。
说了那么多略微偏题的关于动物族群投票表决行为的东西,主要观点在于表达动物并不是像人类那样非常明确地决定他们的领袖。虽然大部分动物的确是通过获得单挑或者小型争斗的胜利来确定自身地位和领导者,比如大猩猩族群被有能力展示统治性力量,稳固其自身地位的雄猩猩领导。狼群通过互相争斗来确定出一个最高地位的领导者。一个雌蜜蜂能否成为蜂后取决于她最初几天所吃的食物(因此工蜂是有能力影响谁成为蜂后的决定的)。但是领导者并不一定全权包揽族群决策,在重要决策上,还是族群全体表决做出的。
按照《失控》中的蜂群理论,Facebook是一个范例。
以前看一篇文章讲《Facebook的工程师文化》(http://read.weiwuhui.com/archives/date/2011/01/page/4),其中一段令人印象深刻:项目的资源完全来自工程师的自愿。
PM游说工程师们,试图吸引工程师为他们的想法而工作
工程师自己决定去干哪个产品经理的活
工程师然后去给他们的头儿报告:”我本周要干这么5件事情”
工程师的头儿几乎可以说是放任手下各行其是,偶尔给点做事情优先级的忠告
工程师自己处理所有的事情,从js到db的所有逻辑。如果他们期望得到设计师(FB里只有非常少的专职设计师)的帮助,他们需要自己去搞定设计师来加入他们的项目;如果需要架构师同样也得自己来搞定。但通常来说,工程师自己干所有的活
就像蜂群一样,每一个蜜蜂自行决定接受谁的情报,前往何处采集蜂蜜。
这种组织结构有哪些优势?
在《失控》中,KK提到分布式管理的几个特点
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
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质
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
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了非线性因果关系
优点:
1 互联网行业比其他行业更需要快速创新和进化,凭借群体智慧,发挥无限可能。
2 同时,这样的组织架构有很强的弹性——容错度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决策风险。
3 基础层面的沟通和执行将非常高效,这是大公司最渴求的一件事。
这种组织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建立?
首先、需要完全公平、自由的资源环境,成员不论处于哪一个团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收益。
其次、公司必须拥有强劲的企业文化,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目标必须能保持一致。
最后、小团队需要复合型人才覆盖职能死角。
第二点尤其重要。小团队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强制的中心控制,不仅在公司内部的资源使用上会有冗余,各团队之间也会因此分歧。线性的管理制度可以让执行像多米诺骨牌一倒到底,小团队则是有延迟的链式反应,甚至还有断链。
要规避非最优、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知和非即刻这五大缺陷,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寄望于每一个成员都对企业根本价值观达成一致,否则结局将成为:各自为政、抢占资源、无视公司整体目标、出现派系斗争、然后分崩离析。
在国内会出现这样的企业吗?
每一个职员,他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大部分来自从出生至今所经历的教育,另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文化的熏陶。但是目前,国内社会文化给予的教育是不足的,就算是一个公司有强劲的文化,在庞大的规模下,很难规避小团队天生的缺陷。
其实,也没必要非要把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往模型上套,合乎此模型的企业,在成熟的时机会自然而然出现。
如果一个企业能在“拥有强劲的企业文化”、“提供所有成员公平、自由的资源环境”和“次级单位有效沟通与执行”这三点上做的足够好,外在自然会呈现小团队组织模型的样貌。
也许,腾讯可能会成为这样的企业。
小团队化,会是公司组织形式的美好未来,我认为它并不适合所有公司,就像动物界有蜂群,也有蚁群或狼群一样,找到适合的,让企业在竞争中存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