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终于改变投资思路,开始追赶腾讯阿里了,还有戏吗?

在投资和生态上,百度终于顿悟,并开始改变了。

今天,百度宣布成立了一个高达200亿元的PE基金,名为“百度资本”,由百度CEO李彦宏将会兼任百度资本的董事长及投资委员会主席,而据说,实际操盘手是老百度人任旭阳。

百度终于改变投资思路,开始追赶腾讯阿里了,还有戏吗?

有的童鞋说了,这个算啥大事啊,这就是把原来的投资部独立出来了呗。还有的童鞋阴谋论地猜测了,嘿,一年多以前,百度说要在O2O上投200亿,为毛这次的基金也是200亿?这是战略放弃O2O,寻找新方向呢吧?

不过呢,八姐觉得,这一事件应该才算得上是百度近期最重大的改变了,这意味着,在反思自己投资策略之后,百度终于开始做出改变了,由保守到激进,心态上开放了,无论如何,这都是好事。

来,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在近几年,百度的投资风格还是被内部外部所诟病的,最大的问题其实无非是决策链条太长,缺乏操盘人,以及思路不够市场化。

几乎在所有重要投资项目上,腾讯和阿里的决策链条较短,而百度因为犹疑以及决策太慢,失去了很多项目。比如,八姐之前也八过,当初二手车电商人人车在融资时,百度也表达了投资意愿,但腾讯投资并购副总裁彭志坚却直接亲子出面帮忙让人人车与腾讯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业务对接,1个星期就和人人车签了协议。而百度的内部反馈流程太长,最终错失了人人车。其实,类似人人车的例子八姐还听过很多。

还有,在某些必夺的项目上,百度之前往往要求绝对控股,这也错失了不少机会。比如,八姐就听说,在若干个独角兽级别的并购案子中,百度方面都要求超过60%的绝对控股,而腾讯则愿意只占据15%-20%的股份、并开放微信入口,因此腾讯可以迅速地笼络京东、大众点评等一票盟友。

2,百度痛定思痛,决定在投资方面“补课”,于是做出了“市场化”的决定。

无论是百度资本还是之前的百度风险也好,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从百度体制内走出来,走“市场化”的路,而这显然也是百度管理层反思的结果。

八姐觉得,百度之前的投资思路一直是,和内部业务做结合做增量,跟内部的重点业务没关系的投他干嘛呢?同时,坐拥搜索入口的百度,也往往通过流量广告+现金的方式。

嘿,这种做法在PC时代是可行的,但在移动和“下一幕”时代,显然就太务实了,容易错失掉很多机会,毕竟,谁都不是神,谁都不能完全看准未来;投资也如战场,等你想清楚了,也许好的公司早就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更多百度解读:www.yangfenzi.com/tag/baidu

于是,百度反思的做法是,市场化运作,以纯PE的方式运作百度资本。假若真的市场运作了,这显然是有助于留住人才并在投资方面有竞争力的。

3,任旭阳是关键人物。

在整个过程中,百度老臣任旭阳显然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任旭阳早在2001年百度成立初期就加入百度,曾出任百度公司市场和商务拓展副总裁,负责公司市场、公关、战略合作、投资并购、业务创新和国际拓展方面的工作,并曾亲自组建了爱奇艺。在2011年离开百度之后,任旭阳也依然牛掰着,做了一点资讯,这在资讯APP里排名靠前了;2013年,任旭阳又和前百度无线搜索负责人胡嵩、前百度副总裁史有才共同创立了数据可视化分析公司海致,估值也2.5亿美刀了。

另外,去年,任旭阳还和前百度产品副总裁俞军、史有才、胡嵩一起做了一个专注于TMT领域早期投资的天善资本,第一期基金规模3亿元人民币。

所以,任旭阳在百度外的履历证明了他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再加上他与李彦宏本人多年共事的关系。甚至有声音说,是任旭阳促成了百度的这次改变。但无论如何,百度的投资战略已经到了不得不变化时刻了,而任旭阳就是那个关键人物。

4,从保守到激进,百度能追赶上腾讯、阿里,并找到新的方向吗?

当然啦,八姐觉得,百度的PE、VC能否投到好的项目,能否投出一两个未来的大牛,这都很难说,毕竟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运气,更何况,百度还要招来合适的投资经理,还得转变心态。

所以我觉得,百度的这个变化,虽然有点晚,但迈出这一步,对于百度而已,总算是好事。在手里握着大笔美元的时候,广撒网,多做备份,这总是希望啊,总是多了一个未来啊。

另外,恭喜一些为融资愁白头的公司以及还在找下家的投资经理们,是的,你们又多了一个选择了。

anyway,这是好事。

【文/开八(微信号:hlkaiba)】

——————————————————————————————————————

百度成立百度资本布局中后期创投 首期基金规模200亿元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讯,10月12日上午消息,百度公司今日宣布成立百度资本(Baidu Capital),基金规模达200亿元人民币,主要将投资于泛互联网领域中后期项目。百度CEO李彦宏将会兼任百度资本的董事长及投资委员会主席。

百度方面称,百度资本将是按照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基金,一期规模为200亿人民币,会设置2-3个管理合伙人。百度资本将会从投资圈内招募合伙人,有互联网产业背景、丰富的PE投资经验及出色业绩的投资家,将是百度资本管理合伙人的首选对象。

投资方向方面,主要面向泛互联网领域中后期项目,投资额度上,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会在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区间,不限人民币或美元项目,对于重量级项目,还会加大投资额度。

基金来源方面,百度资本的资金来源包括几家大型保险基金、证券公司、一批专业机构的母基金。另外,百度方面还透露,一些政府背景的投资机构都非常有意向参与投资,正在与百度方面密切沟通中。

一个月前,百度刚刚宣布成立百度风投(Baidu Venture),一期投入2亿美元,专注于人工智能、AR、VR等科技创新领域,主要聚焦早期初创项目。

也就是说,百度风投和百度资本将囊括创业项目全阶段投资,百度风投偏早期,百度资本偏后期。

此外,百度首席顾问任旭阳正在协助百度CEO李彦宏筹备百度风投和百度资本,并在业界选拔、招募一流的基金管理合伙人。

百度此举可能也会成为诸多创投基金的重要退出渠道和方式。目前,由于创业项目IPO大环境不济,BAT等国内互联网巨头正在成为创业项目的归宿方之一,这也为不少创投基金提供了退出渠道。

氧分子网9月13日,百度正式宣布成立百度风投(Baidu Venture),李彦宏兼任董事长和投资委员会主席,将参与一些重要项目的评估和决策。第一期基金规模将达2亿美金。

据悉,百度风投将专注于人工智能,以及AR、VR等下一代科技创新项目,集中投资早期项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成立的百度资本是比较类似于PE的成熟基金,与百度风投的定位有很大的差别,表明百度在对外投资方面形成更为全面布局。

百度方面表示,百度风投将独立于百度公司现有投资并购团队,通过创新评估机制、加快决策流程,实现更加高效的投资运作。

另外,百度风投还将邀请包括百度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批科学家担任顾问,为投资决策和投后管理提供支持。

对于百度而言,此次风投公司的成立被视作百度全面转向人工智能战略的延续。李彦宏近期多次向业界指出,互联网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的核心”。

据悉,百度首席顾问任旭阳正在协助百度CEO李彦宏筹备百度风投和百度资本,并在业界广泛选拔、招募一流的基金管理合伙人。

凭借自身拥有的行业地位和战略资源,百度相继成立百度风投和百度资本,积极布局覆盖早期、中后期项目的完整投资链条。

但之前频频失误的百度投资部门,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氧分子网报道,就在两个月前,负责百度投资的一把手、直接向李彦宏汇报的何海文(Helen)卸任。接替她的是百度前元老任旭阳,但这位兼职顾问也拥有自己的投资基金。业内对此议论纷纷。

无论谁负责百度投资部门,相比腾讯和阿里,百度的投资总是慢一步,甚至错失良机。百度的投资逻辑也被业内投资人士认为“看不懂”。

战略投资的重要性对每家公司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公司的未来前景和想象力。

根据FellowData的统计,从2011年至今,BAT三家公司已经在中国资本市场总共投资了4150亿人民币。

虽然BAT三家的投资金额巨大,但一位投资机构创始合伙人评价说,百度的战略投资和另外两家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后知后觉、缩手缩脚。

仅从投资数量的维度上看,百度就显得最为保守。根据IT桔子上可以查到的公开数据,百度投资的项目数量为96个,阿里为171个,腾讯为311个。

除了数量少之外,在投资轮次上,百度也更靠后。

此外,不同于腾讯和阿里,百度没有设立单独的基金来进行投资。一位百度投资系前员工称,李彦宏在内部直接讲过,投资部门就是服务和配合的角色。

虽然百度的投资体系和决策都有不足的地方,但很明显它已经开始补课。

从押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领域,到在投资链条上做出改变,百度在投资方面是否能快马加鞭追上腾讯和阿里?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杨轩:到处是风口的时代,看看百度李彦宏的七大投资逻辑

➤ 从徐勇到俞军、再到李一男:盘点百度出走的高管

➤ 八一八百度组织框架大调整:金融业务上位成为第四极!

➤ 百度投资新逻辑:曾欲高价买起点 下一站是智能硬件

➤ BAT投资战:百度缓 腾讯冷 阿里乱

➤ 鲁振旺:马云和马化腾到底比李彦宏强在哪里?

您可能还喜欢…

11 Responses

  1. 顽皮木偶说道:

    腾讯,现在已经是中国国内公认的最具“产品”基因的互联网公司。在腾讯的帝国版图下,曾经拥有国内价值最高的产品——QQ,现在还拥有另一款价值更高的产品——微信。

    腾讯的产品很强,以至于在互联网圈内,常年有“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腾讯的产品”一说。

    2016年5月19日,腾讯公布了截至2016年未经审核的第一季度综合业绩。在这一季度里,腾讯的总收入为人民币319.95亿元(49.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

    你我都知道,时至今日仍在高速发展着的腾讯,作为一家产品驱动型的公司,从成立至今,不过短短18年。这是充满传奇故事的18年,这18年,已经被很多人反复谈论过。但,作为一个聚焦于产品和运营的学习社区,我们同样好奇,假如更加侧重于产品的视角来为腾讯梳理一下它的这18年,是否会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

    于是,才有了这篇由三节课策划的作品——《腾讯的18年产品发展史》。古人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更多产品人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QQ的诞生和腾讯对商业模式的初步探索。第二部分关注腾讯产品线的拓展和危机的来临。第三部分解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潮下,腾讯的开放策略和微信的胜利。

    一、QQ的意外起家与突围1998-2002年

    1. 一款本来只是为了“卖掉”的产品

    据可查询到的信息显示,腾讯公司是在1998年11月注册成立的。但要严格追溯腾讯的起源,似乎要往前推移到1997年。

    1997年,时年26岁的马化腾接触到了一款名叫ICQ的即时通讯软件,它由以色列人开发,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和文件等,ICQ意即“I Seek You”。

    当时的ICQ作为IM软件的缔造者,一经推出便在全世界拥有了大批用户,但其全英文的操作界面,一直都是其在中国市场用户使用数进展缓慢的一大阻碍。

    彼时,已浸淫电信及IT相关领域多年的马化腾萌生了要“做一个中文版ICQ”的想法。

    带着几名伙伴,马化腾很快开发出了一款名叫“网络寻呼机”的软件,最初,并没有什么野心的马化腾只是简单地想把它以90万元的价格卖给广东电信。然而,时运不济,最终在广东电信的招标中,马化腾的“网络寻呼机”名落孙山,未能中标。于是,半不甘心半被迫之下,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决定自己试着去经营这个业务。

    就这样,带着他们的“网络寻呼机”,1998年11月,腾讯公司注册成立。成立后,他们的“网络寻呼机”更名为OICQ(意为,更加Open的ICQ,后被ICQ指责侵权,再次更名为QQ,从以下部分开始,我们统一称其为“QQ”)。

    2. QQ的初生与成长

    某种程度上,QQ最初的成功,既有点“天命注定”的意味,也是其团队和策略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体现。

    所谓天命注定,指的是若“网络寻呼机”成功中标,并由此成为广东电信力推的IM产品,那QQ的极限,至多可能将以“一个更早几年出现的飞信”而止。故而产品世界里,很多事情也常常是“焉知非福”的。

    然而,作为一款新兴产品,如果QQ在当时混沌且激烈的市场中,只是一味照抄ICQ而不做任何创新,则其很可能不会有“冲出重围”的机会。

    1999年2月,QQ正式上线,一经推出便呈星火燎原之势,获得大量用户喜爱,用户快速增长。同年11月,QQ用户注册数已突破100万,次年4月,QQ用户注册数已突破500万。

    在ICQ在前,网易新浪等国内各大聊天室在后,且网民们都还用着“猫”,下载个软件简直难比登天的1999年,QQ的飞速成长背后,自有其独到之处。

    以后来的眼光看,作为一款半工具半社交的产品,QQ在其产品上线之初,除了比ICQ更加亲民的中文界面外,其至少在产品设计和体验方面完成了以下几点大的创新——

    首创“用户信息存储于云端”

    彼时的ICQ,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其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这意味着一旦用户更换一台电脑登陆,那么以往添加的所有好友及聊天记录将就此消失。

    而QQ的机制,则是将用户信息存储于云端(虽然当时还没有“云”这个概念),而非单机上。

    这意味着,即便你使用同一账号在不同电脑上登陆,好友名单也是自动下载同步的。

    这个小小的,今天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产品创新,却成为了QQ在普及过程中最为坚实的基础——对于那个绝大多数用户上网的场景都是网吧的时代,这个功能对于用户的意义简直不言而喻。

    产品体积小,易于下载

    1999年,那时候中国网民平均线上下载速度在5K左右。

    然而,QQ的很多竞争对手,其软件包大小都在1-2M之间,这个今天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大小,却意味着当时的网民们下载起来需要花费近1个小时的时间。

    但,对比起来,QQ的大小是——220k。

    是的,220k,这个大小一度创造了行业最“轻”的即时通信软件记录。也正是这个大小,让QQ可以成为成千上万用户的“通讯软件”首选。

    稳定的系统运行和技术能力

    1999年的互联网技术并不发达,甚至稍显落后,很多设备的运行并不稳定。所以,那个时代,“掉线”是常态,对IM软件来说更是如此。

    但,腾讯团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加上CTO张志东在技术上的深厚造诣确保了QQ掉线后总是可以迅速恢复,恰恰就是这节省出来的几秒钟恢复时间差,让QQ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信任。

    且,早期在大规模并发请求响应相关技术层面的积累,也奠定了腾讯做云服务的基础。

    细节,细节,细节

    QQ在早期的另一层面创举,就是在很多细节层面给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体验。

    比如说,相比其他很多同期IM单调的头像,QQ早期在软件设计上给用户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卡通头像。在一个数码相机还未普及,你又缺乏信息了解对方的时代,腾讯此举,给了用户一个想象空间——你可以凭借头像去想象这个网友到底长什么样。

    这种“在关键细节层面提供差异化体验”的能力,此后逐渐成为腾讯的核心能力之一,此后的聊天皮肤、字色字号个性化、QQ表情乃至QQ秀等,都一脉相承。

    回顾早期QQ的产品发展,你会发现,QQ敏锐地抓住了一个工具类产品前期快速增长所需要具备的一切要素——稳定、效率更高、体验顺畅,再加上一点点个性化元素。

    而在社交和运营的层面上,我们也可以听到诸如马化腾为了能够增加QQ的活跃度,甚至有时要换个头像,假扮成女孩子来活跃社区气氛等一类的故事。

    正如我们熟悉的那样,任何一个产品的早期,都是艰难、辛酸而又富有乐趣的。

    事实上,QQ真正开始发展壮大起来,是在2001年。到2001年2月,短短2年过去之后,腾讯QQ的注册用户数已增至5000万,这一数字放在当时很多家庭还没有上网条件的大背景下,尤其可贵。甚至可以说,当时的QQ已经基本上统治了国内整个PC电脑的即时通讯。

    顺带说一声,大约在2000年年底,又一个著名的QQ功能上线,它就是QQ群。

    同年,紧紧依靠QQ产品之上的其它产品也开始得到发展。坐拥海量用户的腾讯,在这一年推出了TT浏览器,其IM软件-浏览器试图从两端来绑定用户入口的产品策略,与后来搜狗所谓“三级火箭”式的战略,颇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在那个互联网还很早期的时代,腾讯凭借着自身敏锐的嗅觉,开始了自己的产品布局。以QQ为中心的腾讯产品生态,从此开始逐渐有了雏形。

    3. QQ商业产品的探索与成功

    2000年,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腾讯陷入资金最为困难的时期,马化腾一度四处寻求出售腾讯,最终因无合适买家而无果。

    正如此前我们提到的,福祸总相倚。没有低价把QQ和腾讯卖出的马化腾被迫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并最终在IDG和盈科数码处获得了腾讯的第一笔投资。

    此后,度过最大难关的腾讯,发展慢慢步入正轨。

    2000-2002年是QQ用户呈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一直没有商业收入来源的QQ,也恰好在这一时期迎来转机。

    当时的腾讯刚刚摆脱资金困境,而中国移动也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基于QQ庞大的用户数和恐怖的用户活跃度,双方几乎一拍即合——腾讯开通了通过中国移动短信通道每月支付5元的移动QQ业务,用户可以用手机短信与QQ好友实现信息互通。

    QQ依靠着这一无线增值业务,挣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如果说这时腾讯的营收完全来源于中国移动,那此后“QQ会员”这一商业产品的蓬勃发展,则彻底让腾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中。

    2000年年底,作为一款时至今日仍然很成功,令无数互联网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商业产品,“QQ会员”正式上线。自上线之日起,它的核心产品逻辑和架构此后稳定运转了很久很久,经十余年未有改变。

    其实,QQ会员的核心逻辑,就是给予付费会员一些外显的特权。这些特权,小的有红名、等级等,大则有游戏特权、票务特权、聊天记录漫游、更高好友上限等。

    这套体系,前无古人,乃是腾讯独创。

    据说推出QQ会员之时,腾讯自己也心中无底,更多只是想要测试,但未曾想,会员自推出之日起,就进入了持续火爆的循环中,成为了此后十年里,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商业产品之一。

    承接着QQ会员,腾讯在2001-2002年间连续推出了Q币、QQ秀等其它一系列商业产品,继续大获成功,使腾讯进入盈利时代。

    其中,QQ秀这款产品,恐怕连腾讯自己都没有想到,它会那么受欢迎。作为一个用户在QQ上的虚拟形象,QQ秀是第一个让用户愿意持续为之付费的产品,同时也是腾讯早期赚钱最多的商业产品,它的出现,让腾讯摆脱了对中国移动的商业收入依赖,对于腾讯的价值是战略级的。

    回过头看,腾讯的商业产品成功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假如一个地方已经充分承载了你的社交关系和各种圈子,以至于你已经对它形成了某种依赖,那么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些让用户在这里能让自己身份、存在感都变得更加突出的增值服务,用户是愿意付费买单的。

    二、以QQ为中心的“在线生活帝国”与“山寨”腾讯的蜕变2003-2010年

    1. 腾讯的产品线决策

    通过QQ会员、QQ秀等商业产品探清了盈利模式的腾讯,路走得越发坚定。

    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作为腾讯联合创始人的张志东曾在演讲中提过,2004年,腾讯也面临着一个产品规划甚至是企业发展上的重要选择:关于此后腾讯的产品线,是专注于自己比较熟悉并且确定能盈利的即时通讯领域?还是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点,把版图画得更大一点,搭建一个前景和风险都未知的,所谓“在线生活”的概念?

    经过漫长而严肃的讨论,腾讯团队的选择,是后者。自此,腾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 腾讯的产品布局与规划

    事实上,围绕着“在线生活”这个概念,腾讯的产品布局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

    2003年,腾讯第二代IM平台研发完成,这是对初始第一代平台的升级和重构,为腾讯从单一IM到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

    2004年,腾讯网上线,腾讯发力媒体&广告业务。到2005年,仅短短一年时间,腾讯网就已经赶上了拥有先手优势的网易、搜狐和新浪,跃居国内4大门户网站之一。

    2005年,QQ空间推出,经历了从类似QQ秀的虚拟化产品,到博客、社交网络,再到开放平台的转型,Qzone至今仍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平台之一。

    2004-2009年间,腾讯陆续上线的产品还包括腾讯TM(2004)、QQ音乐(2005)、QQLive(2005)、Foxmail(2005收购)、腾讯电脑管家(2006)、QQ拼音(2007)、QQ旋风(2008)、QQ影音(2008)……以QQ的海量用户为基础,这些产品中的大部分,在相应领域内都迅速冲到了行业用户数第一的位置。

    3. 游戏产品——腾讯大厦的商业基石

    在隐约已经有了“在线生活”的这个概念方向后,腾讯所有陆续上线的产品线里,最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是游戏。

    2003年,QQ游戏大厅上线,主打各种棋牌类休闲游戏,目标直指当时国内休闲游戏领域的霸主——联众。

    与联众相比,腾讯进军休闲领域的优势极为明显——

    第一,QQ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全中国网民必备,且极度依赖的一款产品。甚至可以讲,对很多网民来说,他们可以不知道门户、BBS这样的东西,也搞不懂互联网背后的所有逻辑,但他们一定知道QQ。

    第二,联众这一类休闲游戏门户的用户粘性来源,往往来自于用户天长日久的浸泡在游戏大厅以后,跟一些棋友、牌友们缔结起来的某种社交关系,甚至是社团组织。然而,这些关系当中的大部分,最后都会被沉淀到QQ上。

    以此看来,腾讯当时正面宣战联众的逻辑,颇有几分类似于今日的滴滴出行逐次干掉“拼车”、“代驾”这样的“高频打低频”的逻辑。

    以此为基础,加上出色的产品体验和细节,从2003到2004,短短一年之内,腾讯就已超越联众,成为国内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此后,曾经的休闲游戏霸主联众,一路走低,直到慢慢退出主流互联网世界,消失在大多数互联网用户的视野中。

    在休闲游戏之外,彼时在互联网世界里“最赚钱”的网游这块蛋糕,腾讯自然也不会放过。无论是自主开发还是代理运营,腾讯都进行了多方尝试。2004-2008年间,腾讯自主开发了《QQ幻想》、《QQ飞车》、《QQ堂》,同时代理了《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等游戏,全面铺开战线。

    这其中,QQ所积累下来的用户数与用户活跃度,始终是腾讯的“核武器”。2009年,Copy而来的QQ农场中“偷菜”的火爆,更展现了社交+游戏的巨大力量。

    同年第二季度,腾讯首次超过盛大,坐上了中国网游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2010年,腾讯代理《英雄联盟》,在网游的受众宽度与电子竞技的行业高度上,同时占领高地。2015年,腾讯收购LOL的开发公司Riots Game……

    从休闲游戏到网游再到电子竞技等多方齐头并进,腾讯在游戏领域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扎实。而这也为腾讯帝国建立起了一个无比坚实的收入支柱——从2004年至今,游戏类产品已经贡献了腾讯总体体量中超过一半的收入来源。

    4. 腾讯的产品基因局限

    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会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基因”,这个基因是核心竞争力,但也会成为自己的局限。

    对腾讯而言,这个基因,是“社交”。而因为社交而产生的局限,就是“搜索”和“电商”。

    行业内,BAT三家都不止一次互相打过对方的主意,早就百度做“有啊”,后有阿里做“来往”,乃至支付宝大改版。但所有的这些企图,最终都受困于“基因”而败。

    对腾讯,也是如此。在腾讯庞大的产品规划中,SOSO和拍拍就是分别瞄准搜索和电商而做的两款产品,他们也都没有例外的失败了。

    2006年,腾讯SOSO上线,在搜索这块土地上,腾讯自此纠结了7年多时间,直到2012年,SOSO并入腾讯战略投资的搜狗,算是告一段落。

    2005年,腾讯拍拍上线,开始了腾讯在电商领域的漫长探索和尝试,但从未大成。2012年,腾讯收购易迅网,继续以一种不甘心的立场对于电商领域进行着尝试。一直到2014年,在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后,易迅和拍拍都并入京东,这个故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在自己缺乏基因的搜索和电商两大领域内,腾讯最终都选择了通过战略投资缔结联盟的方式为自己筑起防御的城墙,而不再是拧巴的继续进攻。这或许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5. 腾讯的蜕变

    时至今日,互联网圈内人士提起腾讯,大多会持肯定态度。“懂产品”,“开放”是常见的对于腾讯的评价。

    然而,在2004-2010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腾讯的评价却并非如此。

    彼时,腾讯凭借着QQ的绝对战略地位,发展出来了数量众多且跨度极大的一系列PC端产品,这使得腾讯在大众生活中的存在感空前强烈,这一局面到2009年前后,达到一个顶峰。就当时的格局而言,基本上在每个领域内,除了电商、搜索以外,“生、死、腾讯”是互联网创业者的唯三选择。

    这一情形,却不断催生起了腾讯的粗暴和自大。作为一家万众瞩目的巨头,抄袭、垄断、恶意竞争……这些开始成为了人们在提到腾讯时出现频率更高的词汇。

    这样的局面,终于在2010年被引爆,当年,在互联网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世界》杂志封面公开发布题为《“狗日的”腾讯》的商业评论,内容列举了一系列腾讯依靠抄袭相应领域内领头产品以及凭借再凭借QQ的海量用户和绝对优势,甚至不惜采用排挤、封杀等流氓战术挤走竞争对手霸占整个市场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指责与声讨,一时引起了强烈的“倒腾讯”声浪。

    而后的3Q(360vsQQ)大战,QQ拒绝在任何装有360的电脑上运行,则再一次把腾讯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腾讯的舆论危机空前强烈。

    但,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起来,恰恰是这一次看似“危机”的风潮,促成了腾讯从“封闭、山寨”到“开放”的转变,逐渐成为了一家互联网业内真正受人尊敬的公司。

    三、开放和“连接一切”的腾讯产品帝国2010-2016年

    1. 从“野蛮”到“开放”

    经历了2004-2010前后的“野蛮成长”,以及2010年的这场不大不小的舆论危机,腾讯开始改变在每个领域内横插一足的模式,相反,它开始做减法。一些次要的业务被剥离,比如在百度与阿里的阴影下生存艰难的搜搜和拍拍,比如一些O2O和边缘业务。

    与此同时,更加重要的一个转变是,腾讯开始改变了此前那种“与每个领域的领头羊都一战到死,不把你搞死誓不罢休”的态度,转而走上了一条开放之路,用合作代替竞争。

    建立在QQ空间基础上的“开放平台”,作为一个新兴但至关重要的产品线,在2011年前后开始面世,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为腾讯用户接入了来源于第三方开发的诸多服务,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自此,腾讯开始正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和多元,之前的圈地跑马变为了更多的战略投资与合作。而,事实也证明,开放和合作事实上为腾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甚至是新的盈利方式。

    同时,自腾讯此时开始,“开放平台”此后一度成为了各种互联网大型平台类产品的标配,从人人网到百度到阿里再到新浪微博,无不如此。

    这种基于“开放+合作+战略投资”,“做好关系与社交,然后大量接入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服务与价值”的整体思路,被腾讯坚定不移的贯彻至今。包括此后腾讯对于嘀嘀出行、大众点评、58同城、万达电商等完成的战略投资,都是这一策略的衍生产物。

    但,如果腾讯始终是2010年以前那个“野蛮”的腾讯,你很难想象它能完成好这一系列动作。

    2. 腾讯的“移动”基因与移动时代的开篇

    2009年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互联网时代一个新的篇章,它给了互联网人新的机遇,也带给腾讯新的挑战。

    作为一家最早的商业产品就与“移动”有着密切关联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移动端的嗅觉是敏锐的,也是最早关注到“移动端”的互联网公司。

    早在2003年,在手机大多还是功能机、塞班机的时候,QQ就已上线了手机版。且,据腾讯内部称,从2006年开始,腾讯内部就已经在持续思考“移动时代”转型与革新。

    2009年开始,腾讯的“产品移动化”策略开始得到执行,QQ手机浏览器,QQ手机版和腾讯网手机版都在这个时期诞生。基于智能手机上的手机QQ凭借着良好的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顺利延伸了很大一部分QQ用户的产品使用场景,完成了用户从PC端到移动端的平滑过渡。

    此后多年,手Q一直都维持着不错的用户活跃度。

    3. 移动端的第一次All-in——腾讯微博

    2009年到2011年,这也是另一种产品风靡一时,大杀四方的时代。这种产品,就是微博。

    彼时,新浪借助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名人资源和强大的运营能力,迅速上线了新浪微博,并在短短1年多时间里取得了蓬勃发展,从2009年下半年起一直到2011年,很多现象级事件的发源地,纷纷从传统媒体变成了微博。而微博的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也一直居高不下。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里,居于微博关系下的通讯产品——私信,使用量和使用频次也开始节节攀升。且,微博这种“140字”的碎片化内容,本来就特别适用于移动端的场景。

    这无疑让以“社交+关系”为城池堡垒,且高度重视移动端发展的腾讯感到了一点点危机。

    于是,2010年5月,腾讯微博上线,正式开启了自己对于新浪微博的反击。且,腾讯微博自上线第一天起,就得到了腾讯内部的无保留资源导入——包括QQ用户关系、腾讯网入口等等在内的各种资源都全方位对其开放,向其接入,看起来,自上线第一天开始,腾讯微博就是被作为一款“战略级产品”来对待的。

    此后2-3年里,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开始了一段你追我赶互相争夺的发展历程,并渐渐把饭否、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等一系列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2011年2月5日腾讯对外宣布,历经十余月的潜心发展,腾讯微博注册用户突破一亿大关。不到一个月后的3月2日,新浪微博的CEO曹国伟就声明,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也已超一亿。

    此后,两款产品分别往不同的方向发力,腾讯以社交为中心,加强了微博与QQ、QQ群内容的双向互通并搭建了微博等级系统,而新浪则从媒体的角度入手,优化了入口(启用新域名weibo.com和weibo.cn)和内容分享(启用短连接t.cn)。很长一段时间内,“腾讯微博粉丝数更高,新浪微博粉丝活跃度更好,腾讯微博更多90后用户更关注娱乐动态,新浪微博则是70、80后为主,更喜欢讨论时事”普遍形成了业内共识。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事态突然发生了一点点变化。这个变化,我们接下来就会讲。

    到2014年7月,腾讯内部正式决定战略放弃微博,撤销微博事业部,微博这个产品,也就此在腾讯的产品发展史上划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

    4. 移动端的自我革命

    这里,我们要开始讲述另一个令人激动的故事。

    2010年,一款名为Kik messenger的国外产品出现了,这是一款专为移动端而设计的IM产品产品,支持多平台,功能简单,能基于手机通讯录迅速建立关系链,自出现以来,发展迅速。

    此后,在国内,迅速出现了模仿它的产品,典型如小米的米聊。依靠IM起家的腾讯自然也不会无视这一切,据称,当时除了手Q以外,腾讯内部至少还有一款叫做Q信的产品正在研发。

    而微信这款伟大的产品,在一个传奇人物——张小龙的带领下,正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下。此后多年,它都被视为是腾讯内部完成的一次自我革命,被互联网人广为称颂。

    还是在此后很多年里,产品界争论不休的另一个焦点,就是为什么腾讯在已有手Q的情况下还要去做微信。

    站在现在往回看,任何一个通讯、社交软件在发展到了极致后,都不可避免地会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使用负担和打扰。在当时,对很多已经用了十多年QQ的用户们来说,那些多不胜数又不好意思退出的QQ群,那些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昵称还总改来改去以至于你完全认不出来谁是谁的好友,都是这些负担和打扰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当时的新浪微博,由于各种段子营销大号的泛滥,这种“负担和打扰”感,也已经越来越强。

    每逢此时,你总是会特别需要一个干净、简单而又不失便利,可以给你机会,让你开始“重新维护一个社交圈子”的地方。

    关于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故事,已经被人提到过太多。但,人人都知道他创造了微信,却很少有人深挖他在微信之前的经历。

    在微信之前,张小龙负责过还算知名的产品,是两款:Foxmail和QQ邮箱。

    但凡老一点的互联网用户都知道,邮箱,是互联网上垃圾信息、广告最为泛滥的地方,没有之一。

    而,正是在这种漫长的与垃圾信息相伴相斗的过程中,张小龙积累起来了大量与“信息过载”、“营销广告”、“垃圾信息”等等搏斗的经验。甚至是,我们猜测,他今年才公布说出来的那个产品观——好的产品应该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很可能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以至于,在关于微信的生态维护,包括朋友圈和微信公号的反垃圾反低俗营销等产品策略上,你能感受得到一贯的雷厉风行,以及N多邮箱时代的产品策略影子。

    好了,现在站在产品层面,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产品迭代和发展历程。

    2010年11月,微信项目正式启动,短短两个月后,微信1.0版本发布,当时的功能极其简单,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

    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品打磨,至确保可以提供顺畅的使用体验后,微信在1.0-1.4的初期版本中陆续开放了导入QQ现有联系人和导入手机通讯录联系人。对照起当时微信的主要竞争对手米聊,“导入QQ关系”成为了微信打出的一招胜负手——有了现成的关系后,一款移动通讯APP,自然会开始引发用户更多的使用场景。

    2011年5月10日,微信2.0发布,上线了语音对讲功能,自此时起,微信的用户数开始出现显著增长,开始在诸多同类产品里脱颖而出,绝尘而去。

    今时今日,几乎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品界教父的张小龙,在对于微信的产品功能规划和掌控方面,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几近完美。

    对于微信,每一个功能的增加都格外谨慎,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意义。2011年10月,微信3.0版本的摇一摇、漂流瓶和查看附近的人是为了拓展用户在微信上的关系链,进一步巩固关系链堡垒的同时,也作为事件带动了微信的产品传播和用户量上升。

    2012年4月,微信4.0上线朋友圈,自此开始,朋友圈正式开始抢占微博的市场,很多在微博已经被营销号段子号骚扰得不厌其烦的用户在来到朋友圈后纷纷有了一种重回净土的感觉——至少,这里看到的都是那些我身边最密切、最真实的朋友们的动态,相比被各种营销段子号强奸视线,与他们互动要有乐趣多了。

    而上文我们在聊及腾讯微博时所提到的“事态开始发生了一点点变化”,正是微信的出现与飞速成长,让腾讯内部猛然意识到,要战胜新浪微博,可能无法依靠另一款微博类产品而做到,而更可能是凭借微信而做到的。

    正如互联网圈内常有人讲:杀死你的,常常不是一个更好的你。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为微信开启了一个新篇章,自此开始,用3-4年时间,构建起来了一个良好的,且可向服务、关系等实现进一步转化的内容生态。而这3-4年间,也有越来越多的微博大V、知乎大V、网络名人等来到微信,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号——他们都越来越意识到,微信公号会成为一个自己与粉丝、外部世界去建立关系,实现价值变现的重要渠道,正如微信公号的Slogan所表达的:再小的个体,都会拥有自己的品牌。

    而,从此开始,微信和腾讯也喊出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口号——连接一切。

    的确,今日的微信已经不再是一款简单的通讯或者社交产品,而是一个连接器,连接人与人,人与咨询,人与服务,乃至其他更多。

    而微信,也彻底取代了QQ,成为了腾讯手中新的“核武器”。以微信为中心的一系列布局,从支付到对滴滴等的战略投资和引入,再到朋友圈广告等商业化探索的上线,微信的步伐,坚定且有力。

    且,这个路径始终秉承了腾讯自2010年起确立下来的“开放”的产品策略,这尤其难能可贵。

    四、最后的最后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腾讯的终极目标是:连接一切。像马化腾提到的,腾讯未来只做两件事:连接器和内容产业。

    前者是指通过微信、QQ通信平台,去连接人和人、人和服务、人和设备。后者是指,内容产业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无论是QQ还是微信,腾讯一直在做人与人的连接,近年来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其它的探索(包括与滴滴、大众点评等的合作)在尝试人与服务的连接,而人与设备的连接可能需要腾讯再折腾几年了。沿着这条路径,腾讯或许会在未来1-2年内开始在“设备”这个方向下加大投入和布局。

    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业内的产品或运营而言,回顾腾讯18年的产品发展史,都是件很有趣的事,这背后,既有关于产品规划、产品策略层面的妙手,也有很多产品体验、产品细节上的扎实细致,还有很多产品理念、价值主张方面的确立和一以贯之。

    我们也再次感叹,任何一家巨头级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任何一款“独角兽”级的产品,其发展历程一定都是既有“命中注定”式的运数,又伴随着很多优秀的决策和完美的执行。

    我们衷心希望,腾讯可以在未来继续秉持着“开放”的立场,创造更多优秀的产品和用户价值。也希望,每一个产品和运营人都可以借这篇《腾讯的18年产品史——从“狗日的”腾讯到最受人尊敬的产品帝国》,多少获得一些思考和启发。

  2. 荆棘藻野钢花说道:

    10月12日,百度宣布成立百度资本(Baidu Capital),基金规模200亿元人民币,主要将投资于泛互联网领域中后期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会在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区间,不限人民币或美元项目,对于重量级项目,还会加大投资额度。

    一个月之前,百度在投资领域还有另外一个动作:

    9月13日,百度宣布成立独立风险投资公司(Baidu Venture),李彦宏将亲自出任董事长,并参与重要项目的评估判断。百度方面表示,新成立的百度风投将专注于人工智能以及AR、VR等下一代科技创新项目,集中投资于早期项目,第一期基金规模将达2亿美金。

    其实百度自己一直都有投资部门,为什么最近又连续成立两个独立的投资机构?原因很明显:在过去几年的移动互联网爆发期,百度投资并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成果,导致百度布局大大落后,也是它现在和腾讯阿里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

    而百度投资过去没能取得理想成果有两个重要原因:

    决策机制上,百度投资部门流程冗长,最终拍板人几乎都是李彦宏,这意味着百度在投资上的布局几乎完全取决于李彦宏的个人决断;

    投资风格上,百度投资在过往要求绝对控股的作风,也让它错失了很多好的项目。

    从新成立的百度风投和百度资本可以看出,百度正在尝试改变弊端。先来看看这张图:

    可以看出,百度资本/百度风投和百度过往的投资非常不同:

    决策机制上,李彦宏虽然是百度风投和百度资本的董事长,但他们也想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的决策机制,比如李彦宏会参与百度风投重要项目的评估判断,而百度资本则是按照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基金。

    投资风格上,百度资本已经明确提出按照独立市场化运作,百度风投是否会延续之前的作风还不知道。

    整体来看,百度或者可以说是李彦宏,正从上一阶段的投资中吸取教训加以修正。

    百度风投是为百度投未来;百度资本则是为百度谋现在。

    这次消息一传出,外界便有声音:现在互联网还有什么好投资的吗?

    其实百度资本已经明确着重投中后期项目,对百度来说,现在再去布局泛互联网领域的早期投资确实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红利期正在消退,很难再出现现象级、平台级产品),因此投中后期反而能与百度现有业务产生更多协同,在账面回报上也更加有保证。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百度核心的核心,通过百度风投在新技术上进行布局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与O2O、金融、教育、医疗等相比,技术出身的李彦宏对新技术项目的判断力应该更值得信任。

    至于百度未来要向何处去?给大家看一张图就明白了。
    (2015年8月11日,谷歌宣布公司组织架构大调整)

    Google Ventures、Google Capital,Baidu Venture、Baidu capital,是不是很像呢?

    人工智能距离爆发期还有一段距离,百度风投能否成功还需要时日;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百度已经很难依靠百度资本投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更大未来,更加实际的好处是获得投资回报,以及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

    不过在我看来,百度这次在投资上的布局最大的意义在于,至少从机制上来看,李彦宏正在尝试构建更加健康的决策机制,而这对百度来说,意义更大。

    以业务为导向的投资风格被证明不太成功,那么回归到以投资为导向的风格试试也不坏。如果在运作上确能独立于百度集团,那成立了总比不成立好。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总得过几年有了点履历后再来评价吧,现在谁能说什么?
    而且这个基金并不是百度独家出资,还有其他LP(但并不清楚百度在LP份额中的占比),并注明了“投资于泛互联网领域中后期项目”。那意味着百度集团自身的投资业务也不会摒弃,而是分别独立运行、侧重不同的阶段或体量的目标公司、但在重点看好的项目上大约会有协作。这种模式也不是百度首创,阿里+云峰、小米+顺为都有类似的投资搭配。但云峰和顺为偏VC,百度这个基金看起来偏PE,因此具体采用怎样的配合方式、配合效果好不好,现在都没法评价,同样只能先观望吧。

    我一直认为基于百度搜索的庞大数据量,早就偷偷在股票市场里赚得盘面钵满。
    人心千万,大数据可能无法预测。
    但,所有人在决策前,都会在百度搜索该股票基本面(股票小白,不懂那些专业术语)
    假设某股票平时每天搜索量是100万,某天突然暴增至1000万。
    毫无疑问该股票会出现变动。
    再统计一下最近关于该股票一起出现的消息是利好或利空。
    然后专业人工分析筛选一下。
    如此这般,每天固定获得2%的回报率,也是非常惊人的了。

    还有比如腾讯微信每天监测聊天记录里出现的股票名字频率趋势
    微博实时监测。
    都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率。

    百度方面表示,百度一期规模为200亿人民币,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会在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区间,会设置2-3个管理合伙人。同时,百度资本还将会从投资圈内招募合伙人。
      据透露,由于百度资本是独立运作的,未来将不仅围绕百度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布局,还将覆盖互联网领域的其他中后期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百度第一次进入对外投资领域。
      一个月前,百度刚刚宣布成立百度风投,一期投入2亿美元,专注于人工智能、AR、VR等科技创新领域,主要聚焦早期初创项目。
      这样看来,百度风投和百度资本的方向有所区别,百度风投偏早期,而百度资本偏后期。
      有业内人士认为,百度成立百度资本可能也会成为诸多创投基金的重要退出渠道和方面。目前,由于创业项目IPO大环境不济,BAT等国内互联网巨头正在成为创业项目的归宿方之一,这也为不少创投基金提供了退出渠道。
      虽然和阿里巴巴、腾讯相比,百度的对外投资一直相对较少,但是,百度也无疑通过资本运作将自身从“商业帝国”转变成“资本帝国”。
      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百度投资数量达到25起,投资金额粗略估算达到了12亿美元。
      图片来源:IT桔子
      从投资数量来看,百度投资TOP5行业是:企业服务、汽车交通、O2O、电子商务、泛文娱。
      图片来源:IT桔子
      但是,进入2016年以后,百度好像进入了冬天。
      从年初的卖血友病贴吧事件,到5月份的魏则西事件,再到之后的百度推广涉论文造假产业链,百度深夜赌博推广以及百度人事变动,这些丑闻让百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从股价上来看,2016年7月,百度发布了2016年Q2财报。财报显示,百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182.64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为人民币24.14亿元,同比下滑34.1%。
      营收不断增长,这已经是常态,但“净利润下滑”这一点无疑成为醒目之处。
      百度主要的收入来源,当然是广告。由于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百度的医疗保健广告直接停掉,这直接影响广告收入。
      与此同时,百度的股价也逐步走低。
      如今,百度成立百度资本发力投资,这能救百度吗?

    百度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司,作为一家普通的搜索引擎,百度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厂商。一桶可歌可泣的《百度全家桶》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怎么卸载百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在短短的一生中,百度已经成功帮助…

    腾讯解锁“最受尊敬的互联网公司”成就

    360解锁“也是挺好用的吗”成就

    谷歌解锁“最受欢迎的404 not found”成就

    GitHub解锁“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成就

    所有互联网公司解锁“比百度良心”成就

    如此种种,其他人都说,谁家口碑差,谁家需要百度,百度就到哪里去,百度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据悉,百度在生前一直本着“力争最流氓”的精神,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心态,成功的全面的提升网民对其他各家厂商的评价,大大提高流氓软件称呼的门槛,让流畅上网所需的配置大幅度上升,扩大内需,拉动gdp,成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的公司。

    一位名人说过:百度是一家乐于奉献的,激动人心(exciting)的公司,一个总是愿意帮助别人的公司,一家帮助友商全力解围的,一个既美好又不流氓的公司!

    百度知道:关于office、电脑的一些搞不掂的状况百度知道里总能找到答案。
    百度脑图:用过之后把之前的客户端及web版的其他的脑图应用都抛弃了,以后能支持手机端更好了。
    百度图说/echart:让我知道了统计图形并不是高不可及。
    百度云同步盘:办公电脑重要文件随时和家里的保持同步。比坚果云更能满足我需求。
    百度地图在细节上比高德强:比如有骑行路线,有旅游图层。
    百度输入法:工作用软件的时候不卡,现在输入法都做的很重,为什么单就这点我就推荐,因为win10、搜狗、qq的都不如它流畅,打字快的时候不会引起工作软件关闭。这就是最牛逼的基础能力。
    还有更多开发者工具就更多了

    主业搜索:每天几亿人用百度搜索,中文搜索领域毫无争议的第一,其他公司还差得远,这不必多说。

    百度地图月活跃用户超过3亿,市场第一;百度贴吧月活跃用户近3亿,比知乎大到哪去了。

    其他并购项目:携程去哪儿,在线旅游市场第一;爱奇艺,发展势头迅猛,现在也可以说超过优酷土豆排第一。

    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人每天都会使用百度的产品。你说这是商业行为就是商业行为,你说这是善就是善。

    对人影响力越大的公司,受关注度才越多。很简单的,当前宜搜、必应搜索、春秋旅游、腾讯地图、土豆网在中国有多少存在感?对于跟自己无关的可有可无的企业,你都不愿花心思讨论。跟你密切利益相关的,对众人影响力大的公司,引起的关注度才越大。

    我很反感被腾讯搜狗投资的知乎上一边倒的言论。客观,请保持客观。
    如何查看IE的浏览器插件,管理插件(百度工具栏)
    熟知任务管理器的每个进程和大概CPU以及内存的使用(百度工具栏,baidutoolbar.exe)
    如何知道自己组策略有没有被修改(百度工具栏等)
    熟悉了C盘的windows和program files里文件结构(./baidu等,貌似有段时间百度改IE主页的方法就是在C盘里创建了一个小batch,从IE里修改无效,每次重启会改回来)
    学会看注册表了(都懂的)
    学会使用UAC(这个很windows 7)
    学会了写脚本,一键运行删除了所以不想出现的文件夹目录(感谢四哥提供debug支持)
    学会了小心翼翼点各种弹窗,看search result里区分广告(这个很百度)
    知道了有页面弹窗广告不应该去点叉叉,而是不管……(某音乐播放器,说的就是你)
    熟悉了命令行,可以删除一些在资源管理器因为文件路径长度太长删不掉的东西(太尼玛流氓了这招,当年不会写代码,真的要崩溃了,被这个搞的)
    学会了安装软件时不会直接点下一步,看看有什么不要的附件可以去掉
    学会了使用虚拟机安装百度云管家

    百度最让我反感的是这两年为了各种软件的装机量而进行的无良强行、静默安装行为。对于有硬盘保护癖的人简直无法忍受。
    除此之外,百度绝对是个为中国网民提供了巨大帮助的良心公司。而之前饱受诟病的产品也在逐渐进化,当然搜索水平和谷歌比依然是香港记者和华莱士的区别。

    至于什么推广链接?我十年前就知道网上搜索的结果要有甄别的看,点开连接之前要先看网址,实在不认识的还可以先进百度快照看一看内容(百度简直就是好党员啊!)。网络公司本来就应该是靠广告费用赚钱,然后是增值服务,这才是正常的盈利模式。相反,现在完全就是靠风投来骗钱,简直无法接受。

  3. 湿在人为说道:

    我国毕竟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业伦理似乎还处于丛林阶段蒙昧时期,管你黑猫白猫,拉动gdp能赚到钱就是好猫。看看互联网早期发家史,bat哪个干净了,大家谁也别笑话谁,黑历史都一堆一堆的,原始资本积累毕竟是血淋淋的嘛。只是道德下限各有不同罢了。

    遥想当年qq360大战,小马哥霸气四溢一句话,有他(360)没我,有我没他。后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后来小马哥见势不妙,立马整改,所以说小马哥是非常聪明的,你看看现在网上关于qq的负面新闻多吗,跟之前比起来指数级下降好的吧。

    至于马云爸爸,毕竟是爸爸,就跳过不说了。百度的话,早期还是很小清新的,后面越来越绿茶婊。

    话说回来,单看百度,早期的资本积累手段脏一点大家都理解,中学政治课不都学过嘛,可是你干翻了google过了早期的积累期,越往后反而越流氓算怎么一回事呢,这几天看了很多很多有关百度的回答,越来越觉得他的企业文化就有问题,简而言之八个大字就能概括:不择手段,毫无下限。

    前四个字我可以理解,商业竞争嘛,不择手段一点也是为了民族伟大复兴嘛。后面四个字就是此次事件包括之前的血友病事件最让人恶心的了。很多人都在说百度是一家商业公司,只需要为资本负责。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有德,人无德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同样,百度作为一家这么大的互联网企业,你单单看到他的资本属性,忽略了他的社会属性,合适吗?

    百度虽然是一家企业,赚钱是第一要务,但是也得分清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吧。人血馒头这么美味吗?一般性的商品,你弄虚作假顶多骗点钱而已,人们大多可以承受。医疗的特殊属性让他不能跟一般商品划等号,把人没病治成有病,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人财两空。种种后果,百度敢说不知道?

    有的人说坚决抵制百度,呼唤google回归,对这种想法,我只能借用长者的一句话来评价,那就是,兔森破,sometimes拿衣服……

    你们以为google就是白莲花了?google当年因为涉嫌卖禁药被美国司法部罚了整整五亿美金,他那年的全年利润才八还是九亿美金了,记不清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这个不是敏感信息,随便搜都搜的到。所以你现在觉得google良心,你以为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圣人吗,开什么玩笑,要是百度发一条假医疗广告马上被罚一个亿,他现在肯定比我的存折都干净。

    再深想一下,其实百度这事不是没有有利的一面,我觉得它最有利的一面就是告诉大众,垄断资本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可以无下限到何种地步,说道这里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来了XX化,XX油……

    大家可以试下去谷歌搜索一些具体病症,搜索结果也早已被莆田系污染了一大片。而在海外其实生活的法制环境并没有那么大差别,我也经常收到各种诈骗邮件。

    在我看来,百度并不是“屡教不改”,而是“长歪了”。

    互联网甚至整个IT行业有个特别的现象,因为边际成本极低,垄断是这里企业的天然性。所有垄断企业的三层底线分别是市场、道德和法制。垄断的公司和政府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天做的不是竞争,而是“饲养”和“抽成”。这里并没有否定或者最恶化“垄断”的意思。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经济增长。中国越强大中国政府获益越多,与此同时人民获益越多,所以政府会不惜一切维护这种成长,而普遍的大多数会趋向于服从。

    BAT三家,社交网络和单账号体系越丰富,用户获益越大,而腾讯获益也越大;电商市场越大,用户获益越大,阿里获益也越大;互联网信息质量越高,用户获益越大,百度获益也越大。

    百度在搜索上确实做得越来越好,有时候百科、贴吧、知道、小工具等等都很好用,搜索习惯也更中文。只可惜在医疗这一部分上,“市场”不属于百度,百度反而被“市场”圈养了。

    医疗这部分莆田系的金元攻势下,普通正常的医疗机构根本没能力竞争,公立医院有各种限制也不会参与。那么可以直接得知,参与医疗竞价的都是私营的医院。整个医疗体系要提高根本就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医疗市场根本不是百度养得了的。

    在这种情况下,百度开了这个口子,却导致了失控。莆田系已经占百度营收的20%,这些钱绑住了百度,从基层的销售、中层的KPI和董事会的利润率。百度在没有强大动力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砍掉公司的20%营收?

    而这种强大的动力,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很多种的组合。法律和行政压力、百度员工的集体道德、消费者的选择、医疗市场萎缩或者升级、管理层的决心、竞争对手等等。而且要知道,如果改得太快,百度来不及转移利润,百度很可能就倒了。理性地说,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比医疗竞价排名问题更糟糕,成本也可能更高。

    医疗广告占百度总收入的20%以上,而其中莆田系占据大头。摩根士丹利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莆田系广告占百度全年收入的17%左右,可以说是百度的现金牛,是养活其他业务的金主。如果禁掉莆田系广告,百度每年直接损失接近100亿人民币。就好比让微软砍掉office的收入,让腾讯砍掉游戏业务,那可是断臂的疼。如果砍掉莆田系的广告,百度直接就从BAT的神坛上下来,变为众多普通互联网公司中的一员。

    BAT在2014年的净利润率接近30%(净利润=总收入-所有成本包括员工工资-税收,也就是最后存到董事会账户的钱),腾讯一年扣去所有成本最后妥妥锁进保险柜的钱是240亿人民币,阿里是270亿,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让这批互联网公司赚红了眼,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部分公司都揭开了最后一层遮羞布,吃相再难看,也要挽起袖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百度的医疗广告、竞价排名,腾讯的网游,这些业务模式都或多或少地利用了人性的阴暗面,在某些方面 be evil。

    其实在20年前,中国的互联网业务模式还是很纯洁的,虽然那时钱远远没现在赚的多,但是大家有序、规范,一边赚钱,一边让中国变得更美好。

    自从1987年,任职中科院的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各路英雄才俊,不管是留学海外的华人,还是扎根本土的创业者,都纷纷在互联网这片新生土地上,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赚钱模式。

    最早的互联网公司赚钱模式,是ISP业务,也就是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为用户提供拨号上网、网上浏览、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等服务,然后与电信公司分成,用户所交的上网费,部分会到互联网公司的腰包。在1995年左右,很多公司都靠这项业务赚钱,典型公司如1995年成立的瀛海威,当时瀛海威ISP一年的业务收入是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时间来到1998年,王志东将四通利方合并成立了新浪网,张朝阳从MIT毕业回到中国创立了搜狐网,而丁磊也从一家主营ISP业务的互联网公司离职创办了网易,由此中国互联网行业来到了门户网站的时代。

    门户网站的赚钱模式很简单,放一堆网站的链接然后分门别类,让用户可以一站式浏览网页从而获取大量的用户,然后卖广告赚钱。在门户网站的推动下,广告开始替代ISP,成为互联网公司最主要的收入,2000年,三大门户网站更是依靠广告收入,远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那么在2000年时看起来很红火的门户网站的净利润率可以达到多少呢?答案是5%以内,是不是难以跟现在的土豪互联网公司相提并论。

    2001年左右,收费邮箱业务开始在门户网站流行,用户通过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享用更大容量的邮箱及更多的服务,但此时,比起同个时间兴起的另一块业务,赚的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2000年7月,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万王之王》正式推出,到2001年底,原先的单机游戏公司开始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游戏,如智冠的《网络三国》、北京华义代理的韩国网游《石器时代》,到2001年11月,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染指网络游戏,网易推出了《大话西游online》,上海盛大代理了《传奇》,2002年搜狐成立畅游,自主研发上线了《天龙八部》网游,2003年8月腾讯推出QQ游戏,2004年4月,第九城市与美国暴雪娱乐合作,在大陆引进《魔兽世界》。

    一开始,网络游戏还仅仅是通过卖点卡赚钱,用户通过付费来买游戏时间,直到2006年巨人游戏推出的《征途》,网游一改过往的付费模式变为免费模式,实则是通过免费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道具付费来赚多更多的利润。网游业务将互联网公司的净利润率从10%,15%一直推到20%以上,让各大互联网公司迈入腰缠万贯的土豪行列的同时,也让这些企业学会了利用人性的阴暗面赚钱。从网游开始,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从正义的布道者,渐渐转变为资本逐利世界的血腥资本家。

    而百度虽然没有染指网络游戏,但依然赚的盘满钵满是因为其有独特的商业模式。

    时间回到2000年1月,刚好是三大门户网站巨头创建的2年之后,当时还是傻白甜的李彦宏,放弃其在美国Infoseek公司资深工程师的职位,携带其“超链分析”的专利,回国在北京中关村创建了百度。一开始,百度的赚钱模式很单纯,就是依附于门户网站,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的服务。

    1年后的2001年,美国的门户网站的泡沫开始一个个破灭,而中国的门户网站也谋求转型,很多公司转向了网络游戏,如搜狐和网易,而李彦宏当时也看到了门户网站未来的黯淡,果断跟董事会提出了转型,不再依靠提供搜索引擎技术赚钱,而是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并开展竞价排名的计划。很多人说,就是竞价排名的技术让百度一步步由天使变成了撒旦,但我更愿意说,从山区出来的李彦宏有着对金钱的渴望,在尝到赚钱的甜头后,撒旦的种子已经埋下。百度的竞价排名,是没有底线的竞价排名,在百度搜索关键字,出来的结果页,竞价排名的网页会出现在左上、左下跟右侧等空间,让人傻傻分不清哪些是广告,哪些是正常搜索结果,而谷歌在Don’t be evil的原则下,竞价排名的广告网页只会出现在右侧,并且会明确标记为“赞助商链接”。

    竞价排名的赚钱模式,让百度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2005年8月,百度远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2005年全球资本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科技公司。

    百度之殇
    因为竞价排名,百度在历史上一共经历过3次舆论哗然的时候。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播出了《记者调查:虚假信息借网传播百度竞价排名遭质疑》的新闻,媒体和网友开始对百度口诛笔伐,但最终,这场危机并没有让百度伤筋动骨,在李彦宏的道歉和强力的公关下被群众渐渐淡忘,而2009年谷歌的退出中国,让百度更加肆无忌弹。2016年1月,关于百度血友病吧被卖的消息在互联网传播开来,网上舆论一片骂声,央视也在《新闻1+1》对此评论说做企业应该知道底线在哪里。这一次的危机,让很多年轻的网民对百度的信任开始动摇,但垄断意味着肆无忌弹,百度的用户并没有出现流失。如果说历史的2次危机只是隔靴搔痒,这次的魏则西事件,则是狠狠地对着百度的脸给了一记重拳。

    百度这次会彻底整改吗?怎么改?其实我并不期待,因为我更期待的,是谷歌的再次入华,
    在经历了“血友病吧事件”影响受到全民举报吧举报被下台的 “盖网”企业认证吧主,在“魏则西事件”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于本日再次空降“盖网”吧,公然删除曝光贴,封禁曝光“盖网”集资诈骗事实的正义吧友,试图从舆论上掩盖其犯罪事实。而百度方面,刻意为其提供便利,对吧友的举报不闻不问,再一次充当了吃人血馒头的帮凶角色。百度收的每一分“认证费”“管理费”“公关费”,上面都沾满了受骗者的血泪,背后都牵连出一个个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

    人血馒头,百度吃的不光是莆田系做出来的,还有各种集资诈骗公司。这个公司,已经烂到骨头里了。
    获得了拱卫权!

    某次在一媒体人论坛上,听一位大佬谈到媒体格局,他说现在传统媒体衰落,因为大家都不看电视报纸了,信息更依赖于网络,所以BAT(我觉得最主要是百度)——获得了拱卫权!

    什么意思?以前传统媒体给大家洗脑,从而让大家更爱国,但如今信息来源太多,而且老百姓变聪明了,会主动搜索。墙内,大部分人离不开百度,其他搜索引擎也不争气,比如你听到一些大新闻,想看个究竟,肯定会百度,但百度出来都是一片和谐,于是你又继续爱国了不是。

    百度这么干,肯定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你觉得会没好处么?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资本主义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所以监管不力指望资本家有良心?
    谷歌当年卖假药后来是怎么改的,被美国政府钓鱼执法罚了5亿美金,终于长记性了。
    2011年,谷歌因为为非法在线药房做广告,向美国政府支付了高达5亿美元的罚金。早在2003年美国国会议员就主张通过两项旨在对网上药物出售进行监管的法案,当时谷歌负责销售的副总裁桑德伯格表示这样做会为网站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且拍胸脯表示谷歌已经聘请第三方机构来审查网上药店,自身也进行了严格内部审查。美国政府此后一直希望抓住谷歌卖假药的把柄,并在2009年终于“阴谋得逞”。

    当时美国政府实施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钓鱼执法。它和一名罪犯合作,花了20万美元的联邦预算,最终换来了谷歌5亿美元的罚金。

    09年美国警方抓获了一名叫大卫·安东尼·惠特克的职业骗子,并将其判处了65年监禁的重刑。惠特克为了减刑,向美国政府举报谷歌帮着他卖假药。惠特克声称他曾经把无菌水当成类固醇药物出售,每瓶卖1000美元,而谷歌曾积极帮助他销售这种假药。美国政府如获至宝,把惠特克伪装成一位广告商,意图在谷歌网站上投放美国政府所禁止投放的医疗广告。

    惠特克起先试图在谷歌上投放美国政府禁止的固醇类药物广告,在被谷歌的审查程序拒绝三次之后,惠特克投放成功。随后他又投放了美国政府禁止的堕胎药、精神治疗药物的广告。同时惠特克把一个伪造的售卖合法药品的网站在谷歌上做推广,但是该网站隐含的链接可以跳转到售卖非法药品的网站。在完成诸多钓鱼行动后,美国政府开始收网。和惠特克有联系的谷歌职员们被告知他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几位谷歌员工还给他送去了花圈。最终惠特克获得60年减刑,而谷歌被处以5亿美元的罚款。

    在这起案件中,谷歌的部分职员在惠特克的多次“诱惑”(没有直接行贿,但显然有暗示)和误导下在为几种在美国不允许被线上推广的药物进行了推广(甚至都不是假药),并且对包涵禁药链接的伪合法网站进行了推广,因而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罚。随后谷歌痛定思痛,对于医疗广告推介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控制。除了严格按照当地法律,谷歌还进行了内控,对于以下医疗产品概不予以宣传。

  4. 插标卖首的老七说道:

    举个例子,30年前的银行业是什么样子?几大行想取出现金是要送礼的,银行老员工过年过节不光自家不需要备年货,近亲家也不需要。送礼的太多。如果没有马云,你现在的手机里不会有各行掌银,不会免收你的手续费。如果外资行服务不是叫您这么舒服,所谓的大行不会怕你的投诉。

    再普及一个词,信息垄断。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

    百度如今这个样子全是积怨太深。多行不义必自毙!∠(°ゝ°)。

    1)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当代资本主义演变为信息资本主义。信息垄断是信息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的特殊垄断现象。信息资本主义并没有超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范畴,新的称谓意在揭示当代资本主义进入信息时代后的显著特征。
    2)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在信息垄断形成过程中,还诞生了一种值得警惕的特殊的“信息垄断”,即对互联网核心设施的垄断。
    3)通过构建信息垄断的“生态环境模型”可以揭示其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涉及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制度三大要素。为维护其垄断地位,信息垄断厂商实施了一系列法律策略和商业策略。自Wintel联盟形成以来,信息垄断所面临的压力主要不是来自竞争,而以欧美各国风起云涌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4)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它是历史悠久的资本主义“左翼运动”在信息时代的表现,是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5)信息垄断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的特殊表现。信息垄断是资本主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垄断,其危害已超越经济层面而涉及到一国的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乃至军事安全。
    6)经由信息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重塑”,当代资本主义在一个多维度的领域继续其“创造性的破坏”的过程,而“数字鸿沟”的出现则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
    7)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

    其实我很能理解为什么内部员工在出这事以后纷纷自发洗地,一方面可能是公司要求,另一方面就是你在这个互联网行业干久了,见得多了,你会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百度没错,因为整个互联网就这个样子的,而且再放大到整个国家,互联网又已经算是相对良心的一个行业了。
    这次之所以大家会这么激愤,是因为出了人命,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大家明知道自己隐私被窃取,搜索结果被操纵,贴吧被空降,依然还是得用百度。有的人说这是因为垄断,其实不尽然,就算Google还在,很多人也会因为习惯继续用,反正是免费的,而且要改变习惯很困难,这就是人性中的弱点,也是整个互联网“免费”的甜蜜诱饵背后的真相。
    当然,也不是说这次事件对百度一点影响都没有。因为医药推广是百度推广收入中的大头,所以这次事件后,通过大家的传播和声讨,这方面的收入肯定会受影响,但影响会有多大,不得而知,对此本人态度不乐观。
    别人用刀砍你,你会躲,会反击,但用慢性毒药毒你,你却不一定知道,甚至如果毒性很小,而得到的回报很大,你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反应。这就是我们整个互联网的现状,每个人损失的可能都只是一点点,察觉不到,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极小的损失就会聚集起来,然后一次性转价到个别人身上,就像这次的受害者魏则西一样。只要我们还在庆幸这次不是转价到了自己身上,这种情况就不可能改变,只会越来越严重。
    但是我们真的有可能改变吗?至少目前看来,形势依然很悲观。
    我今天要讲的可能和淘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也是防骗的一点小常识,希望家里有父母兄弟姐妹或自己要减肥的朋友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淘宝还在卖《老药铺减肚子汤》的别卖了,就是那款有个叫赵薇的,号称是心脑血管专家的那个老女人(因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查到是这方面专家的证据)推荐的那款。下面我就讲下我妈上当受骗的过程。
    首先和很多上当受骗的电视购物者一样,是先看到电视购物有这款产品,就买了。吃了发现没有效果,打电话过去,说是要找这个赵薇老师给我妈专门配药,后来换了一种号称他们请专家专门为我妈配的药,但是看包装还是一样的。之后吃了还是没效果,打电话过去要求退钱,另外一个人接的,说原来那个卖药的人不干了,辞职了。又把我妈的电话转到广东一家号称是《老药铺减肚子汤》的公司去,说是总公司搬到那边去了,叫广东解决。广东这边就给我妈推荐了另外一款说是贴了可以减肥的药。下面的受骗过程大家可以去百度搜索《抗肥系统遭破坏? 鼓吹排毒减肥骗局步步心惊》,和文中的唐女士上当过程一样。
    要说怎样发现的呢也是我今天运气好,听到我妈讲电话,和别人说身体不好要买什么美国进口药排毒,我一听不对,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马上上网查了,发现上当了。可惜已经晚了,我妈已经被骗3000了,今天早上打过去的。不过还好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不过前后被骗买要加起来也有7,8000了(买老药铺减肚子汤前后就花了2-3000元)。现在的骗子都是放长线的,大家要注意。特别现在年轻的朋友,发现家里有人要减肥,又通过电视购物或电话购物买东西的要注意。可能刚开始还好,到后期就走向骗局了。
    可能有的人要为《老药铺减肚子汤》鼓吹,说买的不是正品,我告诉你买的是正品,但是还是没效果。购买渠道就是看电视购物买的。这样都不是正品,那我要问了,网上那些说自己是正品的你们就是正品吗?(注:压根没有正品)
    不过老药铺减肚子汤可是没有国家权威认证的,你说就算是正品,你还敢吃吗?
    我分析了一下容易上当的是哪些人,一是想要不运动就能减肥的,这是与人类千万年的进化相违背,因为以前的人可能几天没有吃的,所以我们进化出一套系统,一吃东西就要存储起来。现在的人吃的饱(大部分人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当然胖了,扯什么排油拍毒减肥都是扯淡。二一个对中医盲目相信,但其实自己一点也不懂,别人和你扯一些中医减肥就相信了。其实中医没有我们从电视剧或者小说中看到的那么神奇。其实中医和西医的说法就不怎么科学,应该将西医称为现代医学,中医称为古代医学。区别是一个有药检,一个没有。中医号称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小其实都是骗人(没药检)。
    以这个故事为引导告诉大家事情是怎么发展,为何成千上万的人被骗,为何无良商家能单靠这个产品挣千百万(毫不夸张)

    首先有商家贴牌生产这个产品,在各小卫视以节目形式来推销保健品(老药铺),当然节目内容全部都是安排好的,大部分观众都是中老年人,减肥产品也有不少年轻人关注。关于电视保健品广告可以参考:中老年人总是被现在电视,报纸上推销的各种所谓可以“治百病”的保健品广告所迷惑,怎么办? – 沟通技巧

    好了,现在老百信都喜欢潮流,学着上某度了,于是搜索“老药铺减肚子汤”等长尾词,中老年人是根本抵制不住某度竞价推广上的单页诱惑的,于是产生订购。

    基本上都是货到付款形式,支持验货,那么客户就问了,“我怎么知道真假?”
    客服说道:“您打开微信扫一扫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验证真伪了”,
    客户看到“您订购的产品***为***公司生产,为正品,请放心使用”

    这样一个二维码生成简直都不算技术问题。

    好了,客户收到的是什么样的药?当然不是药,只是普通的替代品,没有任何效果,也不会有副作用,成本几块钱,卖200左右一个疗程,当然货源不同,有的可能是有药,成本当然是个位数。

    好像扯远了,

    我想说的是,在广大保健品受害者中,有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某度竞价,某度竞价也是很清楚的,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赚各的罢了。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中,为了利益的无良商家永远都是有的!就好比天下的小偷永远抓不完。

    这个产业链中的关键不是投广告,卖黑心保健品的商家,而是某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广告曝光,加速了利益交换,置平民百信的安危于不顾。

    别的先不多说了,以上有什么敏感的地方麻烦大家告知一下,你们懂的。

    准备写个某度保健品广告运营的完整模式,真是惨绝人寰的暴利。

    我想,中国古代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本质上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是权控制钱,还是钱控制权的问题。因而,也就有了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社会主义,而西方选择了资本主义。然而,事情才刚刚开始。这个世界有两个重要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轨迹。一个是诞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因百家争鸣而产生的儒家思想。而另一个则是因为工业化发展和理性思维所产生的19世纪阶级政治学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无论哪种,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一个新人,我知道,在知乎中,人们处于不同的立场。对政府和体制有着或多或少的看法。无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我想说,魏则西的悲剧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用一个制度来解释的。我不想评价在这个话题中提那种制度是对,那种制度是错。我只想,还原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除了制度,思想,在众多的人类文明中,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呢?

    19世纪,西方因工业化而产生资本主义,马克思看到的是一个不平衡的世界,人们只追求利益。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干践踏一切法律。”因此,被称为伟大导师的卡尔.马克思先生认为,这个制度必然会死亡,新的制度会建立起来。然而,历史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他认为能出现变革的国家都没有发生应有的变革。共产主义的尝试是在苏联、东欧及我国这样的国家进行的。那么,资本主义国家重大的改变是什么?那是制度完善,即修补旧制度中的缺点。

    那么,我们再度穿越。回答春秋时代,周公建立起了分封制度。然而,那是一个混乱的天下。春秋无义战。孔子,他也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世界。与马克思的想法相反,他并不想建立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要延续旧的社会制度。但是,后来的社会制度还是被法家所改变。但孔子的思想却依然影响并决定了中国的后世。于是有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和繁荣。那么,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我粗浅的理解是道德和秩序。然而,孔子曾这样描述他所处那个时代悲剧的根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做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要有做儿子的样子。”如果,用我几年前肤浅的理解,这就是一句废话。然而,今天,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从新看待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你会发现,那个时代,阶级是固定的。贵族无论是好是坏,始终是贵族。而平民和奴隶也始终无法改变自己命运。而真正做出改变的是看似残暴的秦朝和法家的变法。当年唯一打破阶级枷锁的一个国家。孔子,为什么说那句话,是因为,诸侯们无道,臣子们贪婪,百姓们狂躁。所以,孔子至始至终,都在强调一个标准,就是好,换言之,就是责任。孔子,希望周礼和分封得到延续,然而,他自己的话却推翻了贵族们的执政根基。因此,春秋时期的诸侯们,没人敢用孔子的思想去治国。然而,后世,他却成功了,在一个他自己并未预料到的新制度中。

    这就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灭亡的原因。因为,他们找到了责任。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司法体系,等等东西。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的不公平。而,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东方文明近代的衰败,除了科技的原因以外。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失去了责任。这个宝贵的东西。而他,又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根源。如果,没有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我们民族的的命运不会改变。同时,也是一部分人对今天政府不满的根源。因为有些人,一旦得到点权利(力),就忘了责任。其实,一切权力的背后都是责任。一切利益的背后,也应该有必要的责任。因此,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我们作为小人物都有这自己的责任,对家人,对工作。大人物,大集团的责任就更大。所谓奉献,是最高的责任。所谓底线,是最低的责任。底线就是,我在保障自己生存的同时,不损害他人。

    所以,说了那么多话以后,百度的回复在做的是什么,明眼人都能看的明白。至于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是希望给大家以思考。不要总是一味的以立场去解读一件事情。至于制度,我也有我自己的看法。我不想再此帖子抨击任何制度,因为,不负责任和人们的愚蠢,使任何制度都会变成坏制度。而有了责任和伟大的智慧,就可以建立起新制度,或者完善旧制度。

  5. 少壮不努力,老死在内地说道:

    百度是自信的,因为他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合法,而且他也相信我们的声音难以撼动百度的地位。

    我们现在大多数的谴责是基于道德的谴责,这些不满只能期待于百度突然改变自己的态度,一下子从善,这自然而然是不能指望的。目前百度的公关死咬着说自己没问题,虽然真的让人很恶心,但是对于一个企业的公关来说我觉得是合格的,因为百度压根没打算改,金主那么大,咬着自己没错就可以接着这么干,钱照样赚。

    这也源于其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不要跟我说你真蠢还有这个网站那个网站可以用,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百度依旧是便捷的,他们所习惯的,甚至是他们知道的唯一搜索引擎。此次风波会影响百度,但是并不会动摇百度。就算新晋的搜索引擎上位干掉百度,那也只不过是莆田系的另一个目标而已,倒时候依旧靠企业自身的良心?我是不信。

    网信办约谈了百度,这是个好的信号,起码说国家重视了这个问题。但是我对此也并不乐观。一是从百度近期的表现来看依旧我行我素,二是这后面利益纠葛存在已久,行政方面的命令出台会比较困难,即使出台了只怕也无关痛痒。

    此次百度最大的痛点我认为在于竞价搜索的合法性,或者说,搜索推广是否算作广告,应用于广告法,同时这些推广是否算作虚假广告。这一点目前难以下结论,这也使得百度敢于在这问题上继续放肆。所以希望能将相关内容尽快在法律上得到明确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

    恰巧读到我要考法律研究生同学转发的推送,主要就是关于搜索推广和广告的讨论,我将感兴趣的地方摘抄如下,原文见右:(文章来自法制日报2016年5月6日 第六版 法制日报–2016年05月06日–政府法治–魏则西事件的十大法律问题)

    受访嘉宾:
    张新宝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肖江平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贾志恒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 晔 上海市海上律师事务所律师
    赵占领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    顾问

    【1】百度“搜索推广”法理上是不是广告服务
    赵占领:“搜索推广”与普通人通常所理解的广告有所不同,其中最核心的地方在于,通过“搜索推广”推广的内容,并非某一具体的商品或服务,而是自己的网站。实践中,一些推广用户会选用与自己所经营的产品毫无关联的关键字来触发推广链接,引导用户进入其网站,并非直接宣传其产品。这就导致很难依据广告法来调整“搜索推广”,认定“搜索推广”属于广告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2】“搜索推广”收费能否据此认定其为广告
    肖江平:修订前的广告法对广告的定义确实包括收费要件,但修订后的广告法将其删除了。
    记者:如果是广告,能否认定它就是虚假广告?
    张新宝:关键是看它在竞价排名中所列出的信息与事实是否相符。如果宣传说武警二院是三甲医院,它确实是三甲医院;有治疗某种癌症的科室,有治疗某种癌症的医疗方法,确实有。那么,就不能说百度发布了虚假广告。第二,要看百度是不是尽到了合理审查义务。如果广告内容十分专业,作为广告发布者,它也没有能力去进行审查。也不能做这样的要求。

    【3】关于“搜索推广”国内法院有无判例
      赵占领:在司法层面,有关“搜索推广”的案件非常多,截至目前至少有数百起。据了解,早期有部分判决认为搜索引擎企业应承担类似广告发布者的审核责任或注意义务,近期的案件,绝大多数生效判决倾向于认为“搜索推广”属于搜索引擎企业提供的信息检索服务,而非广告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高院在总结北京法院系统以往所审理的涉及搜索推广的大量案例后,在2016年4月颁布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指南》的第三十九条中明确确认:“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竞价排名服务,属于信息检索服务”。

    【4】“搜索推广”性质国外判例如何认定
      记者:国外有类似判例吗?
      肖江平:美国与Google有关的案例中是涉及其直接参与药品销售构成违法的问题。目前,在联邦与州层面还没有看到在网络广告中搜索引擎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的判例。
      从2003年开始,欧盟成员国法国境内发生了3起与搜索引擎有关的付费搜索结果排名案件,欧盟3起案件在法国国内均上诉到法国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宣布中止审理,申请欧盟法院做出预先裁决。欧盟法院认为,付费搜索的付费特征,并不影响网络服务商适用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除非网络服务商对广告内容知情,或能够控制广告内容。法院进一步认为,搜索引擎付费搜索的一大特征就是信息的海量性,作为网络服务商,不可能控制客户上传的广告内容、关键词等信息,也做不到对违法行为的知情。

    【5】网站出现违法广告按广告法应担何种责任
      赵占领:新广告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明知或者应知的利用其场所或者信息传输、发布平台发送、发布违法广告的,应当予以制止”。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即使把“搜索推广”认定为广告,也没有明确把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搜索引擎企业视为广告发布者,要求其承担对于广告内容的审查义务,而是采取类似于侵权责任法“网络侵权专条”的做法,要求其承担注意义务,“明知或者应知”存在违法广告时应当进行制止。

    【6】如果属于检索服务按侵权法应担何种责任
    赵占领: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侵权专条)规定了网络侵权的通知删除规则,即“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该规则也有例外,即“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这里的“知道”实际上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而不是事先审查义务。
    后面几个大多是将医院和承包方的责任了

    百度是一棵树大根深的巨树,你以为这次事件是狠狠的砍了他一刀,其实只不过是砍掉了些树皮而已。

    所谓的“抵制百度”风波,也就是在知乎见的多一点,百度其他的大部分用户群,who care?
    至于它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我们又怎么会知道?即便有人知道也不会在知乎上告诉你。

    另外,就算谷歌在大陆不被限制,可以随意用,百度也不会被搞死,想想看我们的搜索引擎很匮乏么,不只是百度一个选择,但是像什么搜狗搜索,腾讯搜搜,你又用了几次?

    大部分网民都有个特性,一个热门事件发生时,整天吃个饭都不忘关注最新进展,然而渐渐的就淡忘了。像什么毒疫苗,如家酒店事件这类的…公众吵了半天,最后还不是该干啥干啥,不管不问了么? 很多人对这件事,骂一句 “操!”,拿起键盘在网上批判几句,然后,然后就没然后了…

    百度的行为当然是令人唾弃的,我为魏则西感到惋惜,也对百度无良的行为感到愤怒。对于这次牵扯出来的莆田系,我也不奢望什么“莆田系垮台”,我只祈希望自己身体健健康康千万不要得什么病,否则也不知道是去看病还是去送死。

    有点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治百度和莆田不过是治标,背后是整个黑色产业,监管制度等不足。
    的确,百度去微博骂他很容易,骂李彦宏也很容易,骂莆田更容易,闹完了呢?国家去收拾。只不过百度干的不止这一件坏事,大家旧仇新恨一块报了。
    国家收拾的不干净的话,索性可以让百度消失,让莆田整改或者消失,逮捕头头。
    后面呢?
    搜狗或许会成为新百度,360可能会成为新百度,莆田系可能会被其他系代替,那么还会有第二个北京武总二院,还会有第二个魏同学。还会有第二次舆论爆发。
    深层原因依然是国家医疗投资,监管不到位(无反zf意),各地监管部门才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而非单单是百度一人。治了他们才是从根上踢出。
    静待发酵,或许这次能推动医疗行业改革也说不定,也对得起魏同学的在天之灵。
    另外莫骂百度员工,人家只是奉命办事,至于竞价策略应该是内部高层决定的战略,与李导等人相关,百度内部做技术的,人家也要活口,这与他们无太多关系。
    百度公司的公关实在是不能看,一副装可怜,与我无关,我是白白的背了这个锅的样子,有那个时间,早不知道配合魏家人治疗,早点处理好事后政策,义务赔偿一点抚恤金,却还在这里装可怜,这下倒好,狗改不了吃屎。谷歌在,李导估计也飞不起来。

    百度为什么要改?

    百度是一家企业啊 是为了追逐利益而生的 要为股东负责啊 要为投资人赚钱的呀

    一直觉得知乎是一个三观比较正的社区 但在这里貌似黑百度成了政治正确

    《资本论》中写了“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魏则西事件中百度只是替罪羊 百度有罪么?有 但是更大的罪责在制度 在监管

    对于百度来说 违法成本太低 所以才“屡教不改 ”
    我也不喜欢百度 但是在这件事上 你们为什么要揪着百度不放?还不是因为看来看去就就这个叫百度的柿子看着最大 又最软 最好捏!

    国信办百度调查结果——没有罚金的罚单,没有代价的作“恶”
    “立即全面清理整顿、改变竞价排名机制、建立完善先行赔付等网民权益保障机制、畅通网民监督举报渠道。”,百度“魏则西事件”调查组高高举起的板子终以三条原则性整改措施轻轻落下。相较于2011年,同为搜索引擎的谷歌被查出为加拿大非法在线药房做广告,美国司法部所开出的5亿罚单。我们似乎理解了百度为什么敢如此明目仗胆的作“恶”。
    2011年谷歌被查出为加拿大非法在线药房做广告。这起案件中,谷歌为其几种在美国不允许被线上推广的药物进行了推广,并且对包含禁药链接的伪合法网站进行了推广,因而受到了美国司法部的重罚。2011 年8月,谷歌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
    谷歌与司法部协议中称:谷歌承认加拿大药店通过其名下的AdWords平台发布虚假药品广告,这些线上药店向美国用户出售被控制药物、假药以及未批准上市的处方药,在第6行谷歌还承认其不当地协助了这些药店,这些广告做了推广。谷歌为此向美国司法部支付5亿美元的罚款,按照当年汇率折合约31.5亿人民币。而根据谷歌当年的财务报表,谷歌广告推送的净利润约为97.4亿美元。也就是说,20张罚单谷歌这一年的苦心经营,就算白费了。
    而无论是百度公司,还是调查组对此次事件的评价都颇为暧昧:“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了影响”。
    “产生了影响”这样的结论,回答不了如何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想象?多大的影响?这样的问题。
    自然也就提供不了谁来承担责任,承担怎样的责任,怎样承担责任这样的答案。
    对比谷歌5亿天价罚单,我们不难发现,缺失的不仅仅是“罚金”。
    此次对百度展开调查的调查组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组成。
    看似阵容庞大的调查组,唯独缺少了司法部门的身影。而调查结论中也没有再为司法介入留下空间。
    确实,此次调查结论提出的整改要求划定了整改范围,规定了整改期限,明确了整改内容,甚至在政府法规制定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但我们仍极其遗憾的发现,调查结论中并未提出整改不到位的责任后果。更令人遗憾的是,依然不会有人为百度竞价排名广告推广这种在全社会和行业中均已形成共识的“作恶”付出任何代价。
    从毒奶粉,到皮鞋胶囊,从瘦肉精,到毒疫苗。这个国家的行业良心,正一次次的遭受着拷问。
    谷歌有一句口号——“不作恶”被广为传播,可是翻查谷歌的历史会发现,与其说谷歌“不作恶”,不如说是在严厉的监管之下“不敢作恶”更恰当。

    百度陷入逐利的怪圈,谷歌走在创新的前沿。

    要问为什么?答案就是你、我、他,身边的每个人,以及人组成的社会环境。

    谷歌为什么不竞价推广?因为监管不许。谷歌为什么没有莆田医院打广告?因为谷歌的医疗广告商要接受严苛的审核。

    谷歌想不想赚轻松钱,快钱?——想。但他不赚,因为没有赚快钱的土壤。

    另外百度为何不如谷歌?因为谷歌的程序猿来自麻省、加州、佐治亚理工,商业人才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而百度的选材范围?清北复旦哈工大。不差但不够好。

    想起一个段子。

    “请不要再嘲笑中国足球了,中国男足世界排名第83位,远远高于中国在世界上的人均gdp排名、人均收入排名、清廉指数排名、社会福利排名、教育水平排名、医疗体系排名、环境指数排名、人均自然资源排名、幸福指数排名!“

    你要百度在人力资源、社会环境、市场取向都不利的情况下,怎么跟谷歌相比?如果真能相比,你让谷歌怎么想?

    自从Google在中国不提供服务了,国人的日常搜索基本上都是在百度上进行的,统计数据大约是每天百度上一共有几十亿次的搜索。

    国内之前也没有对竞价排行进行管制,很多受过欺骗上当的消费者也因为觉得不好而不在论坛等发帖推广,也或许是这些帖子是被那些医院找到论坛给删了,总之之前的竞价虚假信息导致的损失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前段时间百度卖血友病吧的事吵得轰轰烈烈,最后也就是百度对内部领导和员工员工进行开除等惩罚并表示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虽然说卖吧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但是也就是一直是不愠不火的那种状态。

    个人认为百度在国内搜索几乎为垄断的地位和国家监管不全是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试想一下,我们用了这么多年的百度搜索,这些事情虽然说导致了一些人重大的损失,但是绝大部分人在事件过后还是会按照之前的习惯,每天继续在百度上进行搜索,这就导致他们有继续做这种事情的动机。一直忽悠着大众,大众还是选用他们的服务,有钱赚又不损名声,他们为什么不做?

    但现在国内其他几家搜索也在逐渐壮大,并且360也明确表示了不会提供任何的医疗推广,希望在现在的更加竞争性的市场下百度会一改之前的作风,同时政府加大力度尽管与惩罚,网民受到欺诈要敢于说出来,因为害怕掖着不说只会导致这些公司和医院更加的肆意妄为。不要总是说说外国的企业如谷歌怎么有良心,这都是体制监管出来的,还记得前几年谷歌推广假药被罚五亿美元的事吗?没有完善的体制监管,所有的企业都只能像百度一样,或许更差。

  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道:

    早已习惯开网页就是百度,有啥不会的也是百度,为什么那么多人这么专业的在描百度,百度是错了,但千千万比莆田更黑的东西是没揭露,身边那么多能够见义勇为的事情你们选择了视而不见,大愚民精神就是谁掉井里了然后唾弃他,媒体推手们果然厉害,深藏在一抓一大把的知识分子当中,你们选择了公平正义,风口浪尖下的百度成为了众矢之的,而莆田系是罪魁祸首没有成为第一打击目标,因为这个系太笼统了,人们没有明确的打击目标,而百度是一面旗帜,不说什么公关力量,在事实面前确没什么好说的,只有认错然后改正。但也不要学360这种自以为深得民心的垃圾公司落井下石,用了十几年的百度已成为习惯,当初跟风用google的那些人是怎样的心里,和现在黑百度的是不是一批人不知道。但要理性,不要把你生活中的不平衡,正义感全撒到百度上,敲键盘是最廉价的发泄了。

    什么样的用户环境孕育什么样的企业。
    百度大多数产品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很多人都长期使用百度的三五个产品。
    百度创业的时候,中国有价值的网站基本没有,文章抄来抄去,内容胡编乱凑,谁给钱多谁排前面是最合理和最科学的做法。
    国内所有行业都在不同程度的造假欺诈,为什么偏偏对一个互联网公司像圣人一样要求?很可笑。

    绝大多数上网查医院的都是不信正规医院医生诊疗结果的,有些人不信科学,不信医学院光上学就上十几年的正规医生的话,就幻想世界上一定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没有百度都是被骗。百度搜神医,贴吧讨论病情的都是这类傻Ⅹ,该怎么治能不能治医生都明确告诉你了,一堆外行有什么可讨论的。

    本质上,由于教育的不公平,导致国人智商出现非常大的分化,被骗财骗命必然会发生,与有没有百度或百度有没有道德毫无关系。
    百度屡教不改是因为有利可图。面对巨大利益,道德约束算什么?
    我女朋友的妈妈在我们市一个广告公司工作,她说她们百分之50以上的业务都是男科妇科广告,就是满大街发的那种宣传册啊。让他们转型,怎么转,砍掉一半还能活?根本原因是莆田系有钱啊,由于民众智商低,骗子好赚钱啊…所以这次主要还是宣传莆田系的恶吧,莆田系没了钱,自然就没戏了。

    包括谷歌和百度在内的几乎所有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理论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即
    即竞价排名=点击价格*点击预测率(业内称为CTR),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最大收益
    1)如果点击价格很高,但是预估的点击率很低(比如非常丑陋的文案,几乎不会有人去点),那么广告收入会少
    2)反过来,如果点击率很高,但是单次点击价格很低,那广告收入同样少

    所以这些公司里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团队,专注于研究如何利用GSP算法(谷歌提出)和CTR预估模型,使得广告的收入最大化。
    P.S. 听说Apple最近也要退出竞价排名模式的APP搜索,估计前两天大规模搜索异常,就是预测试时的Bug吧。

    谷歌只所以不作恶,个人以为原因有三:
    其一是美国对医疗药品的监管十分严格,谷歌只要认可美国药房理事会(NABP)的网络广告认证,同时连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数据库即可(从这一点上,和百度相信国家给医院颁发的资质没有区别,但你懂得,含金量是天壤之别,这也是百度为什么认为自己“委屈”的原因之一);不洗不喷,百度的问题不是真像网络上所说给钱就上,其确实也在竞价模型、资质审查、风控和反作弊上做了努力(单纯收钱给排名,哪需要招几万技术工种),但有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即明知道有资质的医院也不可信,却心安理得地给其做推广,这也是大家为什么认为其作恶的原因吧。
    另外,国内现在连竞价排名是不是广告都没有法律条文去界定,这也是为什么百度不会学谷歌把自己的推广显示为“广告”了。

    其二是谷歌巨大的广告收入和在其他领域的现金流,使得它没有必要像百度这样竭泽而渔;谷歌的成功,除了其定位于伟大科技企业的执着追求之外,还因为其在全球的广告收入除了维持公司正常发展以外,还可以去购买像AlphaGo、芝加哥动力机器人公司这样的黑科技,吸纳为自己的新业务,在强化谷歌科技公司光环的同时,进一步吸引搜索市场的新份额,从而又间接促进广告收入的增长,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而对于百度来说就比较艰难了,一是视野问题,二是没有足够的现金去买,三也没有这样的公司可以让他买,只能在搜索这块儿老地上不断刨地。

    其三,也许是最本质的原因,还是那句话,搜索引擎就是一个社会的镜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是媚外,但以美国现在的民主法制和国民意识,我觉得花钱在谷歌上打广告,但干着欺瞒诈骗坑害百姓的人应该会少很多吧,谁让中国人整体都太精明和追逐利益呢(比如可以利用法律条文,通过假离婚去转移房产)。

    所以,不要指望百度会从道义的角度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两条途径:
    1)法律的严格监管,使得百度没有什么法律漏洞可以去钻,老老实实卖广告,并且承担由此引发的连带责任。
    2)引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谷歌,唯有竞争和危机,才能让百度处于自身利益和份额的考虑,做一个更有良心的搜索引擎。
    自古以来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目前来说竞价排名是大部分搜索引擎的重要盈利业务。百度错就错在了把商人的唯利是图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现象,只要不死人事情就很难闹得非常大!血友病吧事件也确实把百度闹腾了一阵子,之后就有朋友跟我说他的百度推广账号被封了,而给他卖同一个产品的号就没有被封。原因就两个字:利益。就在魏则西时间被曝光之后,百度依然没有没有放弃医疗推广这一块,不过现在好像已经搜不到了。百度竞价分医疗和非医疗,非医疗的起价是2200/月,医疗的则是21000/月。对于很多做百度推广费资源,科室一个月的推广费二三十万再平常不过了。这就可以看出来医疗推广给百度带来的利益是多么庞大。目前来说百度的主要收入还是靠的百度推广,这么大的一块肥肉百度是不舍的放弃的。百度在推广客户的资质审核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的,但是百度的业务员会想法设法让客户通过这些严格的资质审核。这样子的话矛盾就出现了。商人的利益就是追求利益,业务员会给百度带来利益,而严格的资格审查会降低这些利益。如此来权衡的话百度更倾向于哪边就很明显了。与其说百度是屡教不改倒不如说是百度是唯利是图。一味地追求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和担当绝不是百度这种大企业的应该有的价值观!
    对客户不友好,体现的地方就更多了。 比方说,为了业绩点击客户广告,因为完成不了当天的消费任务,经常整个部门建一个群,把客户的关键词发出来,轮流点击,没有一点基本的职业道德。很多客户不懂后台,都是客户在帮忙管理,消费不出去怎么办,调匹配,私自调整移动比例,多少创业的小公司就死在了他们的手上。

    说到百度的无节操,前段时间百度推广本地直通车的手段真的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各地分公司为了“做”出好看的数据给总部交差,整个直销分公司,从总监,到经理,专门组织员工私自修改客户密码,用客户权限进去后台给客户开通本地直通车,还专门培训被客户发现之后的应对话术。反正营业执照之类的资质后台已经有了,没经过允许拿来用,门头照片就靠PS,我还能吐槽什么,这个是整个公司有组织的造假啊,不是一两个员工的个人行为。本来这个产品就不适合很多行业,你让一全国范围内卖挖掘机的客户去你百度糯米上面开个账户,你觉得有意义吗?当然这件事在北京地区有少量见报,不过最后被压下来了,百度的公关还是很强大的。

    技术本没有罪,但是百度却纵容技术被拿来作恶,怎么也别想装的多清高。为了钱,麻木不仁,纵容别人作恶,这就是百度最大的原罪。“不作恶”,“不逼着员工做恶”是一个企业基本的社会责任。

    一群人站在道德制高点骂百度,好像每个人都变成了正义的化身啊..我也是醉了!

    百度是有错,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国度,又有几个人是真正的高尚?

    假设百度全线撤掉推广,会不会就不会再有骗子?不会!行骗的还是各种渠道行骗,只要给钱,百度自然搜索结果也可以花钱找人优化排名,各种网站广告也照样上,什么cc什么v的也照样投!

    有用吗?医院、百度、政府这里面的每个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利益,都是为了生存为了钱!百度的员工不知道他们的公司在帮助骗子投广告?医院的所有员工不知道自己的医院在行骗?百度是所有百度员工才组成的百度,医院是所有医生组成的医院,如果每个人都不为钱,都道德高尚,那也不会有这样的百度、有这样的医院!

    把百度换成是我们开的,你能保证把钱放在你面前你不去拿?反正我会伸手去拿!

    出了问题,所有人都想到走关系、走后门,所以才有了贪官!然而每个人都化成正义化身,骂贪官好贪!殊不知是谁造就了贪官横行?

    从医院、衣食住行等等,哪里有利益哪里就充满了社会的毒瘤!

    出了事情,被某某利益集团一炒作,然后舆论一边倒,骂百度骂个底朝天!骂有用吗?骂完了还不是接着用百度!真像一只被媒体绑架的小丑!魏泽西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几乎每天都会有发生,如果全被你们知道,估计口水都能淹死人啊!!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倒了百度还会出现类似平台,关了一家医院还会有其他医院!因为问题出在了人身上,是每个人!

    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做一个有良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这个社会才会健康!

  7. 资深打杂说道:

    余额宝本质是货币基金。但是我觉得支付宝+货币基金。
    支付宝就不说了。
    货币基金解决了收益问题。
    两者结合,诞生了余额宝。

    以前跟朋友聊理财,他们总是在说:“买货基,买货基”,其实当时的我半天没听懂。
    所以,我个人觉得,余额宝是支付宝推出的一个功能,让人们更便捷的购买货币基金。
    现在很多人也只是知道余额宝,并不知道货币基金是什么,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相信很多人跟我的想法一样,风险低,能赚钱就行。

    从一个理财网站创业者的角度说一下余额宝的优势:
    24小时随时购买(相比较,以前银行5%的理财产品,你要去排队抢购,晚了就没了)
    每日收益的那个功能很酷,每天登陆支付宝,看着自己的财富一点点增长。
    以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到5%的不多,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都到6%了,我觉得跟余额宝有关。低于余额宝收益的理财产品,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促进了百度理财和网易理财的诞生。
    确确实实帮老百姓多赚到了一些钱。
    流动性很高,随时取用。
    改变了老百姓理财的观念,很多购买余额宝的人以前从来没有买过银行的理财产品。
    起点很低,1块钱吧。相比较而言,银行理财要5万起。

    这里只说余额宝吧, 百度理财,网易理财本质也是货币基金,前几天比较火,是因为百度和网易对投资者有一定的补贴。

    1、信托有门槛,但这个对百度来说不是太大障碍,吧门槛降到1元不会产生成本。
    2、信托是封闭的,但这个问题对百度来说只不过是贴头寸的成本,他来贴头寸就可以做到灵活赎回了,这个成本我没仔细算,如果做得合理的话成本应该不会太高。
    3、信托不保本,但这个问题百度通过担保公司解决,虽然成本增加了,而且信托的确有风险,但风险未必会大,毕竟正规的大信托虽然不会承诺保本,但在监管的潜规则里信托必须保本,不然可能牌照就有可能吊销。
    疑惑点,为什么是华夏基金不是信托公司?I don’t know,但用信托的视角来看这种产品是有基础的 ,不是瞎扯蛋靠疯狂补贴来实现。
    最后这个做法能不能长久?
    我认为有长久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1、百度的渠道有非常大的覆盖面和信任度,未必比银行差,互联网金融正在风头上,未必合作方会给出特殊战略性支持,成本可能比传统的低些。
    2、最关键的是,我看排名第一的回答谈到了如果这个产品是正确的那就证明了银行产品这么多年是错误的 ,我觉得作者一定是搞传统金融的,不了解互联网本来就是颠覆传统的,随便举几个例子。a.360安全卫士:你能想象有个傻×做了安全软件,功能还不错竟然给大家免费用?单从这个产品来说绝对赔的裤子都当掉,但结果呢? b. 乐视的智能电视,直接价格杀到底 等等 在互联网产品来说这种案例有无数。总结来说,互联网通过跨行业,用绝对震撼的价值网,在对手所依赖的利润来源一下把你杀到亏本,然后通过跨行业的价值网里来收获我的利润,而那个领域是我的强项,比如银行你完全不会玩,例如搜索,例如移动互联网。

    到底会如何我们慢慢看吧,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同行,我们公司早就研究过这类想法,我们的结论是可行,但没有排上太高的优先级,去做了另外一个更符合我们公司自己战略的理财类产品鸟,我们会默默关注百付,并预祝它成功,给每个中国屌丝提供更好的选择。

    1、大家都在猜各种“百发”的不靠谱,只是个广告,我觉得百度的目的就达到了 。“百发”是个新产品,新产品我可以告诉你主要的功能卖点。但我是怎么做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必须不让你们看懂,你们都看懂了我还怎么混,新产品如果市场反应好我必须要争取到6个月的先发优势,6个月后你们看懂了也开始做到推出起码是3个月以后产品面世,那么有这段时间自然我也不怕你来竞争了。另外6个月的时间绝对够我看清楚市场以决定百度接下来的备选预案里的哪一套预案,这段时间是产品的POC测试,所以现在猜测这产品的发展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估计市场的反应百度自己都不知道要看看再说,百度在这3个月只想看看这种收益率会引起市场的什么反馈,是不是符合他们设计产品时的设想。
    2、基于第一点分析,如果我是“百付”的产品经理,我在POC环节只想做两件事,第一件事:8%收益率、超高的流动性、同时承受只有2个月回报期的痛苦的这些用户数有多少,都从哪里来。第二件事:不让潜在竞争对手看明白我的真实意图,什么2个月、1+1模式、货币基金都不是重点。2个月可能和所谓预期收益一样留下了活口,到时候是继续推广还是改变主动权在我手里,是信托还是基金也我说了算,其实这些都不会是用户关注的,用户只关心收益是真实的,是否保本。真正关心产品模式的绝对都是竞争对手和业内无聊人士,我有必要跟你们说实话嘛:)
    老有些质疑者质疑我的逻辑不正确,对金融产品不理解等等,我在评论里解释了很多,其实早就不太想回了,但看了以后总有点忍不住有些愤怒。百度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作为同行聊了两句,按理说同行是冤家我应该巴不得它快死才对,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是喜欢这样的产品的,只是想告诉大家8%并不是高高在上,并不是有多大的风险。随便一家企业的资金拿来理财都能获得8%的收益,更高也很正常,在好好管理的情况下风险并非巨大。而我们普通老百姓为何不能享受这样的收益?哪怕承担一些风险,难道我们只能看着高富帅、大佬们吃得满嘴流油?难道我们的1块钱就比他们的更加低贱?难道我们获得同样的收益就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直到我们都习以为常,甚至于当有一款产品放在我们面前我们确惊恐万分!当然百度未必会如我这样想,这个产品也未必会如此设计。但我想说,我只是希望,希望金融产品能够更加公平一些,既然我们无法指望传统的势力,那么就只能期望互联网这个为公平而生的工具,让阳光下的每一分钱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今年互联网金融是个很热的概念,大家都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金融圈的),当然很多群众还是喜闻乐见的。
    这阿里的余额宝还有微信的支付抢到了很多的风头,作为国内互联网的三巨头之一,百度自然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
    百度并不是没有措施,今年百度已经悄悄地申请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牌照了,但是在一片民营银行的风声鹤唳中,这个消息也只能是悄悄的。

    百度不能没有声音,曾经他是那么的风光无两。
    再次反对一下排名第一的业内哥哥,如果百发不能让你震惊,那就不对。今年发生的事情还让你震惊得少吗?
    不多哉,不多乎!
    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金融都是要控制风险的——钱不要乱花。
    互联网都是要烧钱的——什么取暖的东西叫钱?

    你以为他们是在玩火,他们知道只要让你没钱赚,他就赚到钱了。

    事实上是这是百度的防守,三大巨头,百度目前偏弱,这个是大家都感觉到的。
    小马哥和马王神,不带李大帅哥玩那怎么得了。

    事实上有国内基金华夏坐阵,可不是玩玩这么简单。
    未来的趋势大家都看得清,天弘都被阿里收了。腾讯要开银行。 金融的产销分离。喊了这么多年。国内第三方都没做出来什么样子。现在算是明朗了一点。

    这次百度祭出来的是大杀器,分级,杠杆。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情。但是也足够光华耀目了。
    这样的杀器才能一炮打响,说真的,这个可比余额宝什么的牛多了。银行,其他基金公司可不敢跟着这么玩,这个就好比京东打苏宁的招数。
    这次这么玩,是玩得起的。百度恐怕已经准备好资金池了吧。风险控制可以账户限购,只要用户来了,形成粘性又不是一下子就会走掉的。
    这次据说只是一倍的杠杆,其实也是小玩玩。后面的余地还大着呢。

    当年烧过钱,现在不过是又烧,当年烧的是钞票,现在家大业大就是烧支票又怎么样。
    你怎么又能否认人家可能是扔了块金砖在里面烧呢?
    首先要确定,百发所能够提供的是类似货币基金的流动性,也就意味着,它的基础资产一定要能够承受很高的流动性冲击:比如,一夜之间被赎回干净。。。
    其次要确定,它能够提供年化8%的收益率。由于它是跟华夏基金合作的,因此可以确定,这是一个专户基金通道的产品,通道费率大概在千五到百一之间,加之中投保给其进行了保本担保,那么这个成本要再加上千三到千五。即使华夏基金和中投保赔本赚吆喝,那么基础资产的收益率也一定要做到8%以上,如果两者都按照正常水平收费,则基础资产要做到将近9%的收益率才可能不出现亏损。
    今年能够做到8%以上收益率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只有非标债权(房地产公司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托)和中小企业私募债了。。。两者都是高度缺乏流动性且风险较高的品种,不满足我们说的第一条特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只有一种可能,百度是通过流动性支持或者变相补贴的方式来运作百发的。换一种说法就是:赔钱挣吆喝。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百发未来如果放量增长,那么收益率绝对会飞流直下,直到收敛于余额宝或普通货币基金;如果百发继续维持这么高的收益率,那么只可能维持非常小的规模,否则百度会因补贴致死,该产品留下的将只有广告效应。
    这样的话,就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百发应该不会对目前的市场造成太大冲击,8%的类货基收益率应该只会在市场上留下一个传说而已。

    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在2013年中伴随着余额宝的推出而变热的。可以说中国的金融互联网化是未来的大趋势。楼主所说的这些产品,实际上都是货币基金,是一种运用互联网进行销售创新的货币基金。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没有脱离货币基金的范畴。
    这些理财产品的优势很明显,你把闲钱存进去,肯定比在银行的收益更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拿余额宝为例,赎回到银行卡最快半个小时就能到账,完全不耽误你自己用钱。还有一个就是投资门栏低,一般100起存,每天都能看到收益。
    目前看不出什么劣势。但要是硬说的话还可以说一点就是这些理财产品面对的都是经常使用互联网的总体收入不高的人群。年龄比较大的人不会用互联网买理财产品,但是他们的资金可能更多。如何把这部分人吸引进来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把这几个理财产品拿来比的话,我们经常强调的就是基金的赎回风险。就是有些基金,大型机构持有者过多,以至于他们如果进行巨额赎回会对基金的稳定性和收益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个人认为余额宝在这项风险最小,因为余额宝人均存款不到2000,多为收入不高但是未来有希望成为中国消费主力的人群。
    百度、网易等理财产品采用的是补贴方式,你存100,互联网公司就存一百,然后这部分收益归你,这才能达到宣传的8%甚至10%的收益率。但是这种做法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监管部门叫停。

    网络理财分为两个概念,一个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来销售传统的,本质上金融产品的提供者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只不过销售渠道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变成了互联网企业。就像原来做广告通过报纸、杂志、电视、户外广告,现在通过百度、搜狐、新浪等。当下最流行的余额宝、百发、网易理财,包括即将上线的微信理财均为此类。把传统的货币基金通过互联网手段销售,并通过互联网手段降低理财门槛。第二种是互联网企业自身创造金融产品,销售来源也来自于互联网。这里面最典型的是P2P,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金融产品本质的寻找、风险定价、撮合交易。P2P今天非常火爆,也陆续发展出不同的模式,1.0模式是纯线上模式,上海的拍拍贷为代表;2.0模式是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北京的人人贷为代表;3.0模式是机构担保+平台模式,深圳的人人聚财是代表。未来P2P还会出现更多模式,百花齐放。互联网自身创造金融产品的另外一个代表是阿里小贷,从贷款客户的寻找、风险的定价、资金的匹配等全部通过互联网实现,实质上已经摆脱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企业资金需求的满足。
    利用互联网解决金融需求效率更高、门槛更低、成本更低。相信未来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今天的余额宝、百度白发、网易理财等,P2P、阿里小贷等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金融这个行业需要的知识特别多,融360贷款有近两年技术和产品沉淀,从当时的专业评估到现在的筛选式搜索,信用卡,问答社区,攻略以及新的房贷频道,有大量真实用户建立起来的数据模型。
    多次的迭代也让融360核心的技术及策略难以抄袭,看好贷网就知道了,抄了这么就久,只能抄袭UI,连UE,智能推荐都未做到。
    其实百度信用卡初期上过一次线,爬得全是融360的数据,并且图片地址当时用的都还是融360的图片地址,当然目前线上已经改掉了。(*下图是当时源代码的截图)

    二、百度跟融360关系
    融360有好大部分前百度员工,包括技术跟产品,有创业激情,没有百度那么安逸工作环境却更具有战斗力和执行力。

    我个人觉得百度若跟融360合作会更好,融360做运营,从而弥补百度短板,也制约融360在贷款产品搜索的入口地位,当然得融360同意,也可能就是收购融360。

    当然百度实力强大,不排出挖融360技术跟运营。昨天接到某投资机构给我电话说帮百度金融问融360后台及运营的事,出于个人职业道德,打死他我也没说。不过可以判断百度应该是有这种打算了,看来融360得给大家涨薪资了^_^

    结论:目前更看好融360
    百度如果只是这么抄融360的话,那结果跟他原来的百伯,身边什么的应该是一样的。
    但除了挖人之外,我真想不到百度怎么部署和改进目前如此粗糙的 jinrong.baidu.com

    无论是从服务千万用户的服务器实力,还是支付的便利度、资金的天然沉淀状况等方面来说,百度在目前阶段都根本不是余额宝的对手。
    百度百发,令人失望!
    上线前:变化多端
    宣传8%,被证监会批评违规后,撤下宣传,对收益方式含糊其辞,对”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含糊其辞。
    不过8%收益率宣传显然触碰了证监会的底线,10月23日11点43分证监会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则关于媒体报道百度百发保本保收益理财计划事宜的回应。证监会表示,媒体报道所称百度联合华夏基金的理财计划目标年化收益率8%,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一步将根据百度及相关机构报送的书面材料,对该业务合规性予以核查。

    上线时:力不从心
    实力不足以支撑。几个小时登录不进去。
    在该金融理财中心上线首日,因技术故障,大批用户无法正常登录。经过几个小时的抢修,页面登录终于恢复正常,但是谁也没想到,更大的乌龙还在后面。众多用户在百度的平台上进行实名认证时发现,认证页面竟会跳转到支付宝。
    对于金融中心上线首日出现的乌龙,百度不愿回应。而更让人不解的是,百度首批上线的这款理财产品一直没有揭开面纱,预期收益率、投资标的、服务内容均是百度拒绝回答的问题。

    上线后:言而无信
    竟然企图用返券等来搪塞那多余的收益:
    北京青年报10月29日《百度理财首日战绩超余额宝》
    百度理财首只产品之所以遭到抢购,最主要原因还是此前宣传中“8%目标年化收益率”。不过,在监管部门介入后,昨天百度理财的页面显示,其对接的首款产品是华夏现金增利,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率还不到5%。
    “神秘百宝箱”12月27日揭开谜底
    还有3%的收益从何而来?业内知情人士透露,3%可能来自于百度送给注册用户的“神秘百宝箱”,因为百宝箱有个口号是“买多少送多少”,因此很可能是用户买1万元华夏现金增利,百度也买1万元,在两个月期限后将收益赠送用户。假设华夏现金增利在未来两个月的年化收益率是4%,那么这两个月每万份收益是67元,而用户投入1万元可获得收益134元,年化收益率相当于8%。
    不过,昨天百度方面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用户不会以现金形式从“百宝箱”获得超额收益,到12月27日,百度会以“返券”的形式向成功购买到百度理财产品的用户发放“红包”,“红包”可能是电话充值卡、电商购物券等。据悉,百度将为这些“红包”买单,投入大约600万,“算是大手笔了”。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做个最简单的计算,大家就知道了。貌似百度准备发放10亿,具体不知道,假设百度发放10亿。那么,根据新闻的报道,华夏出5%,百度出3%,一共是8%收益。而现在华夏基金早就推出类似银行活期的产品,年化率大概4.8%的样子。那么,华夏基金承受5%应该是毫无压力。而百度也放10亿一起参与,3%的利益让给客户,发放2个月,也就是说10亿*0.03/12*2=500万。也就是说百度损失500万的利息而已,这对于财大气粗的百度来说,无疑是九牛一毛。但是却可以吸引大批的客户,甚至原来余额宝的客户也将被吸引过去。做500万的广告未必有这种效果!真高!!!吸引这么多的资金和人气,对于华夏基金和百度来说,产生的经济效益无疑是远远大于500万的。从前期的宣传就可以看的出,所以大家请放心,百度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这种促销方法只会让华夏基金和百度更赚钱,而不会让他们亏损,因此,对于客户有8%的收益,完全不需要有任何怀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政策层面会不会出面阻挠,从余额宝的成功来看,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因此,大家放心大胆的存钱吧,8%的收益还是很爽的。其实,我更期待2个月后的百度的动作,是不是有更大的实惠让老百姓分享,正如他的宣传一样,百发,大家一起发财。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希望市场上再多一点类似余额宝,百发这样的产品出现,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通过此举来倒逼改革,让银行不再垄断,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建设银行,同时,我们老百姓也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8. 叶落孤舟说道:

    融360之前主要是在百度做硬推,砸了那么多钱,百度再迟钝也知道这里有利可图了。
    估计是爬了融360的数据,然后想狙(复)击(制)融360。

    之后的预测百度可能的做法是以下三招之一:
    第一招,压低成本收购融360的团队;
    第二招,自建团队,利用自有资源,弄死融360;
    第三招,投资其他团队如好贷网,再抬高关键词单价。

    最后,靠百度带流量的金融搜索团队都挂了,只剩百度自己沾了一身腥,没讨到多少好,赚钱的业务仍然是老产品——竞价排名。

    金融产品搜索只是一个入口 ,互联网金融非常重要一部分仍然在线下。好多人不知道超市入口的时候,会问人(在百度搜索),找到入口之后,若没买到想要的东西,可能会再次问人寻找其他超市,一旦买到想要的东西,就再也不用问人超市在哪了。

    单纯做搜索,不是不能做,但对于同一用户来说终将是一次性(或低频次使用)产品,和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就可以做得非常强大!

    刚刚和百度的朋友交流,基本上属于流量变现的产品,团队还没有想好是否要深入的去做,比如对接银行。所以大家不用惊慌….不过这招棋很走的很秒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关键词的价格越来高,而百度直接退出这个分分钟的产品,直接就把互联网金融的关键词价格抬高了,尼玛这钱好赚吧。和做电商一样,电商不赚钱,淘宝大把大把的赚钱啊,苦逼吧…

    百度做垂直搜索成功过哪几个?视频、音乐,还有其他吗?欢迎补充
    与商务相关的垂直搜索有成功的吗?身边、百度旅游、百度选车都没有做起来了吗?

    估计百度先抄融360之类的网站界面,抓一批信息填进去。然后再跟银行一个个去谈广告。谈展示广告最有可能,但百度推荐给银行的客户质量保证不了。
    效果广告?难了点。因为银行手中掌握的数据多得很,银行并不缺“流量”,缺的是优质客户。融360在推荐给银行之前做一遍筛选,从庞大流量里挑出跟银行要求相符的人。百度会不会也这么做?有可能。不过百度做这事不太值啊,挖一批银行背景的人过去就很难,再把非标的金融产品标准化,难了点。相比之下,直接卖流量坐收广告,来钱就容易得多啦。

    in all,百度其实只想做流量批发生意啊,并没有真想做互联网金融。

    百度的入口作用在app时代一路弱化,系统级别的入口百度没有。

    看app排名,腾讯的qq,微信在前面,百度搜索第三。

    bat三家里面阿里靠实体经济最近,电商加金服电脑最大。腾讯,百度都要弱点。

    移动时代,腾讯有微信加成,而百度搜索弱化,一进一退,百度就不好看了。

    百度的选择是o2o,而且是要建平台,想包揽所有业务。这个能做到,整个o2o市场比电商大,百度就是重建了一个阿里,可以发展自己的蚂蚁金服。

    所以李彦宏200亿要投给糯米。

    但是一动烧钱,股价就下来,现在百度的应对是拆,把烧钱的对外融资拆出去,百度想做平台,竞争对手接入都行。

    百度现在的武器,一个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语音图像识别这些技术,一个是百度搜索和地图的入口。

    百度在加强入口,搜索直达o2o,地图扩充功能,不出百度的app,完成所有o2o消费。

    但是o2o要百度一统入口没有那么简单,阿里年初升级支付宝就把支付宝当o2o入口,后来激活口碑网。阿里现在支付比百度强,而且线下拼命推广支付宝支付。

    各个o2o的应用,百度都有对手,打赢或者合并掉都很难。

    百度能拿下o2o,就是重新做大哥,拿不下,那就进步缓慢吃安稳饭。未来这个竞争还会激烈。

    周末没啥事,就在qq游戏里玩了会儿,先搞个外挂研究下是如何设置游戏的(不是刷分,仅仅想研究如何设计游戏和外挂原理),从安装到打开程序已经很小心了,结果还是中招了,被周红衣家族给阴了一把,还好反应快,并迅速关闭wifi杀进程等手段禁止流氓行为进一步扩散,可是我的浏览器主页被劫持(包括IE11和Chrome),不是那种简单设置下或者重新做标签,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找各种方法攻略都无效,好吧 我承认认栽了,重装系统。。。。

    事件到此为止。我想说的是,在一个完全市场化开放的互联网里,居然找不到一家有点骨气,做让网民放心的产品,都是拿别人东西各种篡改并嵌入各种推广损招。作为一个搞IT的,实在感到汗颜!

    上面所述”没有一家“ 和 ”都是“ 均为我个人这么多年经历,如有网友不同意见,请告知,不胜感激!

    1)关于重新建快捷键:这个我了解,我机器上chrome打开就卡死也需要对目标加一段参数才解决,重装的根本原因还是自己有点小洁癖。
    2)关于百度云管家,没用过,不了解!
    3)个人认为,360/BAT等系列的产品与技术是两回事,我非常赞赏他们的技术,但不要用技术优势在产品中做手脚!
    最后,身在这个环境,完全不用国内产品几乎不可能吧,况且做的还不错(比如提到的foxmail等),只是不喜欢这种愚(qiang)弄(jian)用户的行为而已!

    AT都有自己非常牢固的基本盘,百度有什么?

    从百度贴吧出现房产广告开始,我对贴吧厌烦了,然后越来越多的广告,最后我不玩贴吧了,改玩知乎;百科和知道,我曾经也算是参与的比较深入的编辑者和回答者,但是稀烂的成就系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低社交度无法给人带来正向反馈感;而搜索和地图,自魏则西事件后我已经改用必应搜索和高德地图。

    我的手机里有着大量腾讯系和阿里系app,百度旗下只剩下百度云,这还是因为里边资源太多迁徙成本太高的缘故,但是会员我也已经停掉了。

    真的,离开百度几乎不需要我什么成本,何况它体验又那么差。

    其实我真的非常不理解百度究竟在想些什么,每当自己旗下有一个稍有成功希望的产品,没有一点点耐心去布局,立马就准备变现,甚至你作为用户都可以直接感受到运营人员的画风突变。

    百度到底是多缺钱?
    在擂台上,当被主持人问“小度,你觉得为什么我还没有结婚”时,小度机器人能有趣地回应“你太帅了”。当问到“《一代宗师》经典台词‘世间所有的相遇’下一句”时,小度机器人便立马回答出了正确答案“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百度已与宝马合作,共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百度将成熟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地图等一系列技术和服务,应用到的无人驾驶车的开发中。今年晚些时候将在中国推出原型车进行路试。

    Andrew Ng:(吴恩达,斯坦福教授,Google 大脑创始人,百度首席科学家)我知道中国国内对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评价,许多人觉得百度近几年甚少创新。但是很多技术创新并不是用户可见的,特别是对于人工智能或者深度学习这种后端技术。某个算法精准度提高了 1%,用户不会有切身的体验。百度的强项绝对是在于后端技术,这个是着眼未来 10年,甚至 20年 的布局,并非短期内的效益。科技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往往最好的技术都是不可见的(the best technology is always invisible)。如果有人说这几年百度什么都没有做,那我看到的完全不是这样。另外你要知道,核心技术是非常难,门槛非常高的一项资产,而且非常难被模仿复制或者超越,这些都是百度在技术端的优势所在。我觉得我加入百度,能最好地位人工智能事业做贡献,百度有强大的执行力,技术支撑,以及人工智能研究所需的大量数据和资本,综合这些因素,百度是我最好的选择。

    以财报和股价来判断一家互联网公司行不行,这是不科学的!

    现有业务的变现
    百度拿的出手的业务,除了搜索和地图,还有越改越烂的贴吧。

    搜索其实挺糟糕的,虽然他目前还是一家独大,也是百度最大的营收来源,曾经是PC时代互联网入口,但是糟糕的搜索结果总是让我怀念有Google的日子,而且,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成为了主要入口。
    百度地图,目前市场占有率第一,投资Uber,砸钱糯米团,目前这两个业务都开始和百度地图有深度整合,在百度地图app里可以叫Uber,查影院餐厅可以看到团购信息,也可以看到团购消费者的评价反馈,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结合。
    至于贴吧,目前依然是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贴吧不会死,因为有搜索的流量导入,而且每一个贴吧都是兴趣或地域性的垂直社区,就算知乎、天涯什么社区再火热,当我要找一些专业或者本地的信息,在我不知道相关的BBS或网站之时,贴吧都是首选。贴吧目前在进行商业化,广告满天飞,特别是贴吧app,不小心点到小广告就开始下游戏,而且——根本停不下来!!怎么说呢,作为一个贴吧的老用户,商业化,我是支持的,但流氓化就…

    投资并购表现疲软
      从投资去哪儿,到收购PPS、91无线,再到收购糯米、投资Uber、51、入股星美影城、追资糯米,百度一些列的投资并购都在时刻传递一个信息:过去“连接人和信息”的百度有决心、有技术、也有资金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人与服务”布局O2O生态。
      实际上,投资并购的初衷过于理想,运营却是力不从心。通过以下两大核心投资并购解析,我们可以了解更多。
      首先,收购糯米是基石,又是痛点。
      2013年8月,百度向糯米网战略投资1.6亿美元,获得约59%股份,成为糯米网第一大股东。2014年1月,百度收购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糯米网成为百度糯米。
      毋庸置疑的是,经过一年多的转型升级,百度糯米已经成为百度最核心的落地业务。目前,团购只是它业务中的一项,更多是做O2O平台。
      最近半年,百度糯米主打票务,尤其是电影票。通过37女生节、51劳动节、糯米5周年之类的造节活动,补贴手段,快速做到在线票务No1,探索了联名会员卡之类创新模式,给生活服务商家带来全新的触网方式。
      同时,百度糯米已经与百度地图、百度钱包、百度搜索完成了整合,后面这些业务是百度的“基础设施”,百度糯米是直接与商户对接、给用户服务的“上层业务”。由此反观200亿的投资,其意图很明显是瞄准了O2O生活服务业务。
      将收购糯米作为布局O2O生态的基石,战略方向没有错,错就错在苦逼的团购利润率。
      团购市场的利润率向来就低,以团购起家糯米网毛利率更是低至5%上下。百度糯米团购业务的低毛利会导致百度流量空转,进而成为利润黑洞。从这点来看,收购糯米并非是流量变现的最优选择。百度全盘接手后,其背负的包袱注定不轻。
      其次,收购91无线代价高、成效低。
      2013年7月,百度以19亿美元估值天价收购91无线。理解百度抢占移动客户端的迫切心情,但是91无线并未完成抢占流量的大任。
      91无线虽说在中国APP分发渠道有先发优势并占得一定市场份额,但该领域格局复杂、市场集中度较低,腾讯、360、当乐、机锋、豌豆荚及各运营商渠道仍然鱼龙混杂,91在该领域远未做到行业龙头。
      此外,微信的崛起对91无线产生较大冲击,尤其是微信社交游戏渠道对以游戏分发为核心收入来源的91来说,杀伤力更大。
      坦白说,百度在流量入口上不如腾讯,在电商积累上不如阿里。而收购91无线和糯米,为的就是解决流量和流量变现的问题,但实际上,两个收购案子都没有实现预期效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流量入口、抢占流量、将流量变现对发展O2O至关重要。无疑,投资并购的疲软表现,成为百度发力O2O的硬伤。
    于斌——百度股价暴跌之后拿什么自救?

    押宝未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弯道超车?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推进“互联网+”重点布局的11个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而早在今年3月份,百度CEO李彦宏就在两会上提交“中国大脑”提案,提议从国家战略层面建立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李彦宏当时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把相应大规模的服务全集中建立起来,并开放给科研机构、民企、国企、创业者等社会各个层面。

    作为一家在科研投入连续10个季度占总营收比重超过10%的企业,百度引领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累积了近500项专利。

    在智能语音处理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百度语音普通话识别准确率达到95%,接近普通人水平。
    基于高准确率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上的技术突破,百度打造了先进读图问答技术。这一技术会聆听、识别并理解人类的语言,同时识别、认知图片内容,自行判断并且组织语言给出答案,体现了目前全球最领先的人工智能水平。

    百度打造的深度问答系统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应用的又一大体现。该系统是一种基于海量互联网数据和对语言深度语义理解的智能系统。百度作为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天然坐拥海量互联网数据,而深度语义理解正是基于百度世界领先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于该技术进行问题理解,从而得到问题的意图;然后,通过对互联网海量数据的查询和语义理解,提炼出答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聚合、提炼,给出最全面、准确的结果。除了可以处理知识类的问题,也包括观点类、方法类、原因类等问题。
    在去年江苏卫视《芝麻开门》闯关节目擂台上,迎来的首位“非人类”挑战选手——智能问答机器人小度,将深度问答系统的先进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先说已有的稳定业务的部分
    百度人尽皆知的巨大流量产品有哪几个?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云(盘),如果有漏的可以补充。还有一个可能大家知道的比较少的——百度贴吧。
    关于贴吧:有人在答案里说百度活活把贴吧做死了,没错,我也义愤填膺过一段时间,觉得有伤用户体验的事绝对不能做,我当初觉得这样简直是砸了贴吧招牌,但是实际流量增长的数据与部分与我一样义愤填膺的同学想象的相差还蛮大的,为什么贴吧越来越多人用?因为用户体验也是分优先级的,如果我们真在某些地方让用户觉得不好了,我们在其它地方一定补偿上。
    我是到现在才开始认同这样一个说法:没有哪个公司的产品是只消耗资源而不求产出的。贴吧也是这样。贴吧商业化肯定要继续,这个过程也需要探索,也会伤害很多用户,但是一个连生存都没法维持的产品,怎么继续为用户提供好的服务呢?
    关于云盘:用户体验很重要,但一个产品的生存也很重要,百度云盘消耗的带宽在百度各产品中是绝对独占鳌头,云盘想变现但一直没找对门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削减用户已有的云盘功能,这算不算是一种用户体验呢?我没有攻击其它公司的意思,但是从网盘产品来看,云盘绝对是业内无出其右的,打着无限容量、超大容量口号的网盘,等用户量、消耗带宽真的上升到百度这个量级的时候,使用体验和百度是绝对没得比的。
    关于地图:高德和百度地图竞争最激烈的一段时间,内网每天都能看到吐槽地图各种功能的帖子,直接刷到内网首页的那种,当时说的最多就是线路规划、建筑物标注等各种问题,但是到现在这种帖子少很多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百度地图体验、功能是真的做上去了,市场份额已经毫无疑问是第一。地图也是相对变现困难的产品之一,而且一个遗憾是用于打车软件中的内置地图稍微晚了点(有了Uber后情况有改善),一些比较珍贵的交通数据(甚至交通数据衍生出来的其它行业数据)可能还得积累积累。
    关于搜索:这个应该是最多人吐槽的。好吧,这个,确实值得改善,但是搜索广告并不是单纯的竞价排名,有听过凤巢系统的同学应该了解一些,“竞价排名”这个说法在凤巢出来后基本上就已经不是那个样了。

    上面提到的几个产品都是有巨大流量,且有巨大变现潜力的。这是百度营收上极其有想象力的地方,但也是极其困难的地方。

    再说O2O的部分
    O2O市场不是有美团吗?是,如果百度糯米单拎出来,我也不觉得糯米能够战胜美团,但是糯米在整个百度的资源体系下,我觉得还是能成为一个爆点的业务。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用过百度的翻译、百度的语音搜索(识别)?如果没有的话,推荐可以试一下,拿谷歌翻译(http://translate.google.com)和百度翻译(http://fanyi.baidu.com)对比一下;另外是如果你有手机百度、百度地图或者其他的百度产品中能够使用语音输入的地方,可以试一下。手机端的搜索我现在基本上都是直接说了,很少在手机上敲字进行搜索。
    上面这两点,还是能体现百度在深度学习等方面的技术成果的,技术牛逼能不能带来“弯道超车”的作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起码它能起到积极作用。百度O2O方向有一批日夜奋战的研发人员(真的是日夜奋战),有一批日夜跑业务的业务人员,还有一堆正在或者已经ready的技术做支持,这些资源都在促进百度的O2O发展。而一旦百度的O2O完成了,那绝对是一下子跨越几个山头的成就,连接人与服务的时代绝对就是百度的时代。

    滴滴为什么这么多人看好?因为它是市场老大而且它有一个极其有想象力的未来,它能拿到所有人的真实手机,能拿到所有真实的交通数据,滴滴甚至能直接开一家猎头子公司,因为它知道哪些手机号的人是哪个行业的(经常在百度打车的人是个搞IT的人可能性很高吧?如果是经常在百度而且很晚打车回去的人,是个又搞IT又靠谱的人可能性也很高吧?)。如果以后真有智能交通,那么滴滴的手里就有很大的筹码。
    腾讯和阿里在未来的想象力就基本不用说了,微信直接带起一个“微信电影票”,不用说未来了,目前已经开始能想就能做。另外还是一句,即便体验如此完美的微信,也还是免不了要拿这流量这用户进行变现的,微信的广告就是其中一种很直接的方式,与贴吧一样是feeds流广告,只是贴吧还需要优化得更好。
    百度的未来有没有想象力?有,我还是相信Robin(或者说,李彦宏)的决断,我还是相信百度目前聚焦的事情最终能够完成,我还是有这股鸡血去相信百度。
    诚然百度还有很多问题,例如全家桶对吧?例如某些产品的服务质量,还有某些概念炒了一下就停等,但连接人与服务这个事情,百度还是没有开玩笑的。

    我希望1年后的今天,百度送到华尔街的是出色的成绩以及“啪啪”两个耳光。

  9. “用想象力和执行力碾压别人说道:

    在BAT三家中,百度是占据有天然的劣势的。阿里是紧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的,并且将跟随中国经济的外扩而走向海外。可以说,只要中国经济不崩溃,阿里就很难垮台。腾讯又不一样。QQ和微信是中国网民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通行证。而在软件和APP时代,腾讯就像一个工具制造商,网民需求量大的工具,几乎都有腾讯的影子。与其他两家不同的是,腾讯旗下有一个惊人的利润生产者:IEG,也就是所谓的腾讯游戏。随着国内游戏行业的不断解禁,腾讯游戏很有可能再度起飞。
    百度相比以上二位则有很大的劣势。因为百度缺乏一个优秀的核心商业模式。流量变现看起来很美,在实际操作中才会发现有非常多的问题。百度在巨大的盈利需求下,吃相也是相当的难看。
    所以robin要砸下200亿到百度糯米,布局O2O。
    O2O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即使在今天,O2O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在这个市场,具有先天优势的是阿里,阿里自有的支付手段以及在线下不择手段地推广支付宝将会是百度糯米面临的最大的考验。而对于百度来说,通过移动端的搜索和百度地图(我个人认为国内做的最好的地图)的入口导入,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然在这个巨头打架路人遭殃的年代,O2O市场最倒霉的可能就是美团了。O2O市场用户黏度并不大,用户只会跟着优惠和便利走,这对于美团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话题扯到百度来,事实上在O2O市场,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等无论是优惠还是便利都不亚于美团,缺点在于百度之前对于这个市场的不重视。流量变现吃的虽然难看,收入还是稳定的。但是对于百度来说,收入的增长就必须要开辟新的盈利手段和模式。阿里目前只是推广支付宝,并没有推出O2O品牌,所以对于百度依然是有很大的机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是O2O爆发的时代,对于增长乏力的百度来说,借着这个风口,把熊吹起来是再好不过的了。
    当然杀入这么一个市场是要花钱的,花了钱华尔街就不满了,所以百度要股权回购。至于现金,百度这些年一直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收购,手里的现金应该还是充足的。
    除此以外,人工智能,大数据,语音图像识别这些技术,百度目前也是掌握的最好的,尤其是大数据,在未来,大数据的商业化运用的前景非常可观,百度也有可能从面向用户转身为面向企业,毕竟企业的钱比用户好赚。
    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百度会依然是BAT中规模最小,盈利能力最弱的一家,但就此认为百度式微那也是不对的。还有,百度应该想想怎么玩转国际资本市场了,这一次的大跌也是给百度敲了一个警钟。

    逼格Low
    即使是付费用户也需要在客服论坛上发帖,才可能在2-3个工作日内得到回复。(一次数据库莫名其妙崩溃,客户流失,三天合理不? 发帖等了两天, 客服回复了一句"请问数据库账号是多少"…然后你懂的,回复以后又等了两天…) 原来三个服务器全放在百度上,应该是当年第一批BAE的脑残粉,鉴证了1.0到3.0的发展过程。经过好几次痛苦的经历,现已全部转移。
    搜不到东西! 搜官网什么的还是可以的。但是一些细致的技术细节,问题,反正就是搜不到,管你怎么说吧。
    在科研上我很钦佩百度的投入和态度。

    但是,科研与公司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贝尔实验室、摩托罗拉实验室在当年还都是世界顶尖的实验室,但是公司是以满足客户需求、追求利润为基础的整体。公司的发展还要考虑到战略、管理等因素,一味地发展科研而不注重客户体验,只能走向灭亡。

    百度一直以来都缺乏产品基因。(有种PM叫百度PM。
    那些本来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的产品却没做起来。(有着差异化社交基因的贴吧真要做起来和微博一个级别完全没问题。
    同时没有很好的战略观。(19亿收91、重金投入IDL(市场太遥远)、团购混战时接手糯米然后现在还要200亿砸向扶不起来的糯米、下力气做已经成定局的外卖市场、跟风做强手如林的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什么企业直达号、去哪儿想被收购都没人瞧一眼。。。。。。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的自乱阵脚,越恐慌越乱。努力想要找个切入口却寻其门不得入。
    所谓的O2O入口平台,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具备几乎为0的粘性,钱烧完了没优惠就没人用了。用户习惯容易被塑造,也容易被改变。
    百度地图倒是有用户又有使用量,可是LBS天生没有粘性基因。爱奇艺也很好,但视频业竞争太激烈又是个烧钱的行业。
    还有传说的内部不团结等,每个团队最多只给一亿等,如果是真的,也属于战略不明。
    至于它的搜索,但凡搞学术的都是觉得没法用的。
    至于业界或非业界所说的百度的技术好,首先,其他公司的技术不是没有好的,其次,百度所谓的技术好,只是技术领域很小的一个点,这是由其历史积累的技术领域决定的,当然,目前在这领域比其技术好的多的是。
    没有好的产品和战略,技术是然并卵的。
    再至于其他的用户体验,已经被说了无数次了,什么假广告,百毒、流氓捆绑安装等等等,“为什么有人说「百度全面降低了中国的互联网体验」? – 中国互联网”里已有详细讨论。
    当局者迷,当外界普遍都或多或少的看出问题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就是出了问题呢,也许时间会证明。

    当前市值(美元):

    阿里巴巴2016.95亿,腾讯1736.52亿,百度594.69亿,京东454.97亿;

    从市值看,阿里巴巴和腾讯一个量级,百度和京东一个量级。尤其京东,纳斯达克上市才一年,市值接近翻番,大有赶超百度之势。

    百度要达到阿里巴巴的量级,在现有业务之外,还需要三个杀手级业务;要达到腾讯的量级,还需要两个杀手级业务。这样的杀手级业务,比如移动端的微信、美团、滴滴快的。

    有这样巨大成长性和巨大想象空间的业务,才会给人盼头,市值才会持续上涨。

    百度有没有呢?目前为止还没看到。

    2015年3月,用户数&使用时长APP TOP20 排行榜:

    用户数前20中,腾讯系占10席,分别是:微信、QQ、QQ浏览器、腾讯视频、腾讯手机管家、腾讯新闻、应用宝、搜狗输入法、QQ音乐、QQ空间;

    阿里系占5席,分别是:淘宝、UC浏览器、优酷、支付宝钱包、微博;

    百度系占2席,分别是:百度、爱奇艺视频。

    百度宣称有11个用户上亿的应用,然并锤,腾讯拿一个微信秒杀所有。目前又鼓吹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和去哪儿,三者分别被美团、美团/饿了么、携程阻杀。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和腾讯具有很大想象空间。

    阿里巴巴的想象空间集中于蚂蚁金服、手机支付宝。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金融这是一个百万亿级的市场,线下支付、手机理财、手机证券都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蚂蚁金服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网上传言以后市值将超过阿里巴巴,这都是有可能的。

    腾讯的想象空间集中于移动端社交的高粘性、微信变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移动端用户使用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都是即时通讯和社交应用,腾讯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就像Facebook。而移动端的广告变现,现在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爆发性增长。

    百度的想象空间呢?百度移动搜索、百度地图、百度糯米、去哪儿。百度糯米有美团在,不可能做到第一。去哪儿有携程在,很难做到第一。

    百度移动端有两个第一:百度移动搜索,这是第一;百度地图,用户数第一。百度地图目前还没看到怎么变现,放下不谈。我们谈谈移动搜索。

    考察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移动端有巨大想象空间的,一个是蚂蚁金服(手机支付宝),一个是微信,这都是PC端之外“新”生长出来的业务。抢占的是新大陆,与之前的PC端业务基本不发生竞合。而移动搜索和PC搜索,两者实际上是同一项业务。

    依靠同一项业务,收入获得爆发性增长,这有没有可能呢?有可能,在用户数爆发性增长的情况下。而看看百度的财报,2015年6月,百度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人数已达6.29亿人。在这个基数下,想要大规模提升用户数,缺少可能。

    百度的核心问题就在一点:去哪找具有爆发性增长的业务?它就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急需找一个能带来光明前景和大量营收的新业务,以缩小与阿里巴巴、腾讯之间越拉越大的差距。之前找到人工智能,方向偏了;现在找到O2O,阻力重重。

    期待一下,两年之内,京东市值会以怎样的姿势越过百度。

    届时,我们习惯的BAT也将变为JAT。

    腾讯的产品和体验,阿里的运营,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反过来说,腾讯主打产品的运营、阿里的产品设计虽然没有到一击必杀的程度,至少用户使用过程中一般没什么不顺眼不顺心的。
    反观百度就呵呵了。搜索结果是一堆广告,贴子里也是一堆广告,主打产品的可用性和体验都忍心破坏成这样,该说是黔驴技穷还是鼠目寸光呢。
    那个假设也可以用来侧面验证。假如ZF不干预,把国外的竞争对手全部放进来,结果就不用多说了。更不用拿同类公司对比了。百度和谷歌?比搜索引擎就够了,比公司整体实力?那真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以上是作为一个普通用户长期以来的感受。楼主的疑问和数据也从另一方面让我更坚定了这一想法。

    1.财报只能参考
    关注了这个问题很久,我来回答下吧。谈谈个人看法,关于财报问题,这个只能参考。为什么呢?我举一个例子,阿里上个财报出现,依旧是增长,靓丽。这仅仅是阿里上市公司的财报。阿里未上市公司包括支付宝所在的蚂蚁金服,淘点点在O2O布局当中并没有获得多少市场的占领权,在阿里,如果一个项目运营在短期内运营成果不够突出将会使人力继续投入其他地方,不会死磕。淘点点,本地生活等负债投入的产品线打包交易给了未上市公司,使得上市阿里上市公司财报靓丽起来。这只有大资本才能运作起来。对于百度,从500亿中拿出来200亿投入百度糯米,大力布局O2O,百度能将这个投入还未汇报的项目打包出售子公司吗?资金已经不够了~,对于整个百度来说财报必然不好看,所以财报只能参考。
    2.百度相对来说在落后
    百度目前不仅仅是一家搜索公司,但是从搜索出发的业务布局确实发展空间较小,但不能怀疑百度一直在进步。PC端百度到移动战略已经是失败的,当时李彦宏几次开会谈到这个问题恨晚,所以o2o在目前是百度重塑电商的重大机会,这个是百度能不能在金融方面生态环中重要的布局。相对于另外两家落后,继续读下文便会知道。
    3.其实百度糯米最大的任务是给百度钱包做支付场景
    阿里天猫,淘宝,聚划算,包括刚收购的高德,虾米等阿里系几乎所有的产品线都在做一个事情,那就是为支付宝做支付场景!!!!可以说支付宝是这是阿里生态环的命脉设施。而百度要向进入支付环节,显然自己已经挖掘到自己的场景仅仅局限于以搜索,贴吧,视频,BAE等的弱支付场景,强支付场景依旧在电商。我们分析下腾讯,腾讯在2014年微信红包一炮走红之后,支付宝显然感觉到腾讯要利用微信来构建金融支付的野心,2015年几乎是两大金融支付工具的红包之战,可以说支付宝相对来说是失败的,最后用以名人效应的马云在微博亲自出面发支付红包挽回一些局势,但这确实重大的战略信号。其实腾讯最缺的就是支付场景,对于腾讯拥有强社交属性的微信和QQ来说,做金融支付相对于百度来说,几乎完爆百度。强社交就以为和用户群体对平台的粘性很大,平台如果构建以微信支付的围城,自娱自乐,足够微信去挖掘,为何还与外界争抢食物?在这里谈下腾讯的财报问题,腾讯只所以财报上去,一大部分因素是因为微信的划入,前些年微信的财报是不显示的,微信近2年开放更多的服务入口和微信广告(据说会为腾讯增加9亿/每财年),微信不急于做广告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张小龙是一个有节操的产品经理,不会以利益来牺牲用户体验,微信广告的出现使得背后腾讯集团赋予微信的战略意义改变,张小龙我觉得是妥协方案,毕竟微信广告不是每天都发!!对,不要跑题。从微信广告的小例子可以看,微信广告如果切入支付场景(顺便给腾讯做一个建议。。。),你觉得可怕吗?几百万人同时收到一条广告而且是点击购买支付的!这种广告如果成为生活常态(前提是微信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必须有其他电商提供用户搜索数据),那支付环节的空间是很可怕的。类似于滚屏的精准营销版本的聚划算!!!!一个小的产品线如果结合者腾讯的强社交的想想都可怕。这也是阿里为什么支付宝9.0要做社交的原因(支付宝9.0比微信省流量!不要问我,我是谁~~~),阿里说,微信动了我的奶酪,布局社交和腾讯必有一站,这个成功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这个布局(防御性产品战略)。对,腾讯方面自己做不起电商,当当卖给京东,然后以腾讯的社交融入京东电商来布局电商,以制衡阿里一家独大,一家独大,我以为如何超越你的支付环节啊?让我做多少工作啊啊?清晰的去探索京东与腾讯在电商方面的关系,其实你可以发现东哥为首的京东决策层还是很明确腾讯的战略意图的,我京东钱包做不起来,先让你接入京东,制衡支付宝,为我钱包未来争夺一席之地的市场机会,两家多赢的战略使得腾讯的微信支付多了支付场景,京东增强了支付领域的电商入口(未来发展京东钱包相对于没有微信接入支付的京东要难,有利于京东钱包的市场机会!仔细理解下)。腾讯未来要做的就是增加更多的支付场景,阿里未来更侧重于社交金融。
    4.回归百度
    腾讯和阿里在支付场景中都是在争夺,而百度在020这个是最后的支付场景机会,无论花费多大的投入成本都要做。而且是必须做,不然缺乏支付环节的百度在阿里腾讯的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难上加难。

    百度其实在抢占互联网入口这个环节做的还是相当成功的,只不过他的变现模式过于急功近利,进而走向流氓式生存道路。

    我们看看百度地图吧,本来是一个很懂中国人的地图app,但是百度将他和百度糯米,uber,以及其他各种o2o业务的整合过于缓慢,反观市场上,早有成熟的大众点评,美团,以及很早以前还存在的饭桶网等等。

    再看看百度支付业务百付宝吧,既然有o2o,那么少不了支付环节,本来已经抢占了互联网浏览器入口的百度,却在这个环节反应迟钝,直到现在,我们看看街上,到处都是支付宝扫码付款,微信扫码付款,百付宝呢?在武汉和北京我是几乎没见过,其他地区不清楚。

    因为反应迟钝,高层又对kpi有着严格的考核,导致百度现在不得不通过各种烧钱送代金券,支付返现,甚至贴吧申请吧主强制绑卡等方式完成kpi。高层从表面上看,确实有着一单漂亮的业绩,实际呢?大家生活中真的用过百付宝吗?

    剩下的百度知道权威平台,作业帮,贴吧商业化,地区吧明星吧活动推广,以及备受吐槽的百度安全卫士,百度浏览器,百度输入法,百度音乐,百度影音等等,进入市场永远比别人慢半拍,或者干脆抄袭友商产品,用户体验却并没有超过友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同样是抄袭,腾讯的lol抄袭dota,cf抄袭cs却能成功,百度的抄袭和迟到的产品却在各种方面不如意的原因吧。

    /* 补充一下关于用户体验的问题:我觉得百度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广告推广可以说天经地义,但是作为中国一家大公司大企业,使用流氓手段推广,无脑推广,过量推广是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知乎右边也有广告,为什么知乎却没那么多人喷呢?说到底还是注意了控制广告量,图片色调的统一,广告商的选择以及按照人群兴趣的精准投放。比如说百度贴吧在学校贴吧里面大肆推广各种骗人的培训机构,甚至带有擦边球性质的卖买学历广告。在疾病贴吧推广各种莆田系广告和假药,这不仅仅是用户体验问题了,这已经涉及到了道德和法律问题了 */

    综上所述,百度没有把握好好互联网入口这个大蛋糕,o2o的牌也没有打好,各方面发展都处在一个比较被动而又急于变现的境况,加上百度各个产品用户体验非常差劲,可能这才是导致B不如AT的真正原因所在。

  10. 无她,唯手熟尔。说道:

    对百度乃至中国互联网业而言,美国时间7月28日,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曾经雄霸中国互联网的三巨头BAT,垮掉了一极,百度一夜间蒸发掉接近两个去哪儿网。

    尽管在二季报发布前,业界就已预料到百度的业绩不会太好,但谁也没想到,由于利润未达预期,以及对百度O2O战略和前景的不认可,百度股价出现了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截至北京时间7月29日6:00,百度在纳斯达克经历了一场堪比高空跳水的资本洗礼:单日股价跌幅达15%,收于每股168.03美元,而早在2014年11月,百度的股价一度冲高至每股250美元,短短8个月时间,市值蒸发近35%。

    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一直以来与阿里巴巴、腾讯并称为BAT,是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三家公司。然而,在业绩下滑、股价跳水的双重影响下,百度已经从BAT阵营中掉队。

    一、从市值上看

    作为公司价值的重要体现,市值的高低不仅意味着业绩、行业地位、未来的成长空间,同时也意味着投资人对你的信任。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市值的高低决定了公司的影响力。

    在过往,百度能够跻身BAT三巨头,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市值的接近,其峰值期的近800亿美元市值,一度是最接近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超千亿市值的公司,但随着昨日的股价跳水,这一核心要素不复存在。

    截至7月29日,百度的市值跌至587.7亿美元,仅略高于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市值的四分之一,三巨头地位明显不保。即便比起站在第二梯队的京东,百度的市值也仅仅多出30%。

    二、从业务结构看
    BAT中的腾讯和阿里巴巴都是生态型巨头,简而言之,就是涉及的业务广阔。以阿里巴巴为例,自营业务包括淘宝、天猫、支付宝、淘点点、淘宝电影、阿里影业等,其投资领域也涉及快的打车、高德地图等,多覆盖的业务模式使得阿里的营收呈现多元化,收入来自中国零售营收、国际零售营收、B2B业务营收、阿里云及互联网基础信息营收等多方面。

    腾讯也是如此,从自营的QQ、微信,到腾讯游戏,再到腾讯视频,以及投资领域的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等,其成熟的战略纵深,同样让业务营收呈现丰富多元化。和上述两家公司相比,百度似乎还难以被称为一家生态型公司,因为除了百度搜索,以及勉强拿得出手的百度地图,百度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似乎总是投什么失败什么,这也使得百度的收入有高达90%以上来自搜索引擎业务。

    如此高度集中,过于单一业务结构,也让百度在BAT的战队中,再逊一等。

    三、从发展空间看

    百度实则已经告别了BAT。此次,德意志银行和投资银行巴克莱都下调了对百度股价的预期。巴克莱分析师说:“股价将维持低位,除非百度在 O2O 业务上有重大的突破或是占据有力的市场地位。我们预计 2016 年末,百度 O2O 布局的成败就会揭晓。”

    美国评级机构 Summit Research 同样降低了对百度目标股价的预期。Summit Research 在公布的报告中解释了下调的原因:

    一是、美团,大众点评在 O2O 市场上占有先动者的优势,在二三线城市占有大多数市场份额,而百度还在建设自己的本地 O2O 销售团队;

    二是、目前中国 O2O 消费者依然被大幅的促销和打折吸引,O2O 模式的盈利潜力不明显;

    三则、百度将持续大笔投资O2O业务,近两年营业利润将受到巨大的支出影响。因此 Summit Research 预计2016年市盈率为23倍,下调预期价格至205美元。

    实际上,即便没有此次的股价大跌,百度也已经距离BAT阵营越来越远,在遭遇瓶颈后,百度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迷茫。可以预期,O2O不会让慌乱平复,而会让迷茫持续更长时间。

    抛开三家公司的投资业务不说,就拿自己的核心业务说事。
    百度在自身的商业逻辑上是有硬伤的。因为他的产品和收益之间有巨大的冲突。要给用户完善的搜索体验,就不能过多干预结果,不能过于商业化。反之,如果利欲熏心,就必然要干预搜索结果。这个干预是广义的,不仅仅是做些广告,而是包括在搜索结果中持强凌弱。
    百度就如同一个媒体公司,一边要赚钱,一边要保持新闻正义感,很难。另外,其他也没有找到可圈可点的爆发和投资,所以增长乏力。
    反观阿里和腾讯,商业模式简单干脆利索,没有任何禁忌,可以放手去玩!

    百度靠模仿Google雅虎起家,依赖官府把二者挡在门外,这样靠神仙给的发财机会,算得天。

    淘宝核心业务是产品价值和财产增值,就像土地给人作物和财富一样,算得地。

    腾讯基础是沟通工具,纵使日新月异,但是关注人沟通的需求不变,算得人。

    三者各得其一,但是在其他两个方面,既不擅长,也无法撼动另一个公司。

    个人觉得,按照社会重要程度和可把控程度排序,人是最先,地其次,最后是天。

    补充一下,在舆论上,三者又不一样。
    阿里,舆论看好,总理扶持电子商务,支付宝力推互联网金融改革,当然有顽固势力相阻,但群众都是支持的。
    腾讯,舆论批评主要集中在产品抄袭方面,但并没有质疑核心产品的本质功能。可见,群众评价的是腾讯的人品而不是产品,在当下,我认为人品好的重要性远不及产品好,请参考360和小米。
    百度,核心产品产生的价值方面长久以来并无太多创新,进军新领域更多为了表姿态,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核心产品提供的服务质量方面从上到下都批评,而且不是一时现象。随便起来一个山寨产品就会对其造成不小震动,原因从效果和心理上都有。

    总结,作为老百姓也是bat最大的用户群体,我不能不用QQ微信,我可以少用淘宝(京东亚马逊可以补充),但我可以不用百度(Google必应360能完全替代)。
    百度的本质是广告公司,你不让百度做广告就是断了百度的财路。

    我倒是觉得,李彦宏的思路有点问题,他更重视技术而忽略市场,换句话说李彦宏本质还是个技术男,马云和马化腾本质是商人,企业想要发展,还得要商人来领航。

    百度确实有点跟不上,未来中国的互联网有可能演化成两个不同领域的寡头,百度不会那么容易死,但是未来我感觉小米等一干科技企业会超越百度成为巨头,百度会沦为类似新浪搜狐的互联网广告公司,互联网广告行业的龙头企业。

    咱没到那个高度,但假如我是李彦宏,我想我会发展百度手机,开发百度系统,独立研发游戏,利用百度的推广能力,哪个做不起来,收购几个国外知名游戏开发团队,游戏才是最赚钱的,给人带来快乐是具有价值的,喜欢玩的人比正经的人多。

    好了,不说了,去给厂长搬砖了。

    阿里和腾讯做的事情,一个核心是钱,电商领头羊,互联网金融老大;一个核心是人,QQ号码约等于互联网身份证号码,微信的深度私人圈。现在国内这两方面的需求十分旺盛,如何在互联网上卖东西赚钱再用钱生钱和如何在互联网上发展人脉再靠人脉换取更大利益是每个人都愿意去思考和做的两件事。
    而百度做的事情,核心应当是技术,而技术是难以直接变现的——技术需要商人联合消费者才能实现变现。然后有两个讨论方向:1、国内的技术需求尚不如赚钱(非技术)和人脉来得旺盛;2、百度背后由政府支持,政府希望技术得以积累和发展,不因一时风潮而“被”国外垄断。
    所以说,百度尽管有些作恶,但他还是为国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有技术积累的巨大价值。再加上政府支持,尽管规模和阶段上可能落后于阿里和腾讯,甚至有可能被其他几家新兴公司赶超,但百度正在做的事情,长期来看是很难有第二个国内公司能够替代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分析,也没有实质性的结论直从事SEO和SEM,但不看好baidu未来的发展,目前搜索还是baidu的主营业务,但PC端上主流的搜索需求基本可以通过贴吧这个大杀器或者个人收藏夹解决,PC端用户的搜索频率一直在下降,这个实际上代表了用户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下降,互联网站长百花齐放的混乱之治基本终结,资本大鳄掌握了主要流量,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家里已经收藏了十万个为什么、摩托车维修、发动机原理等书,遇到故障时,可以直接翻阅自己的藏书,不再需要去图书馆检索。
    而在移动端,APP也开始革浏览器的命,即使在浏览器上,baidu在360、Tencent面前也并无优势。
    所以我个人认为,baidu的核心业务未来挑战会很大,而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只能表示技术党的产品可能是优秀的产品,但不一定是用户喜欢的产品。

    今年校招进入的百度。我其实对BAT其他两家不是很熟悉,但最近百度因为股价暴跌啦什么的话题特别多,特别想回答一下,纯粹是说说自己的感想…

    嗯…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确实落后了好多…其实我觉得就算是PC端,百度搜索还有联盟的流量入口也渐渐没有当年那么值钱了…~

    百度从搜索引申出来的产品都比较适合小白用户。怎么说呢?…就是你为什么会去搜索,因为你对这个东西不懂,当你对这个东西了解比较多了,拜托小白的级别了,你自然会去相应的垂直产品。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有了好多成熟的垂直产品,搜索只是作为一种带入流量的入口。中国的互联网网民是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当年什么都不懂的小白用户,上网的入口也不再总是搜索引擎。

    这个天生没有什么用户粘度。我们自己经常说,我们就是做导流的,流量导到其他互联网产品。然后呢?用户就跑过去了呀~…

    我觉得呀,百度也许没有在早期很好地利用自有流量发展垂直行业的产品。在现在各种垂直产品都比较成熟各有市场的时候,百度想要投入,成本一定是巨大的。当然啦,这些都是后话。我对robin印象很深的一个点:他当年说,我们搜索引擎真的完全做好了吗?我们为什么要急于涉足其他行业?听起来好有道理,有木有?!…robin说我们要做就要做极致,为什么要到处涉猎?…//这些个东西我都是在《一百度》里面看到的

    互联网在变化,形势在变化,为了能够能好地做“搜索引擎”,百度需要做出改变。我们自己也经常说,我们的产品不能总是指望着抱大搜的大腿了!…

    有人说百度的技术积累是最好。我其实不清楚三家的技术积累,但我觉得并不会差别太大。之前有同事说,我感觉BAT三家里面最有书生气的应该是百度。但是,百度在技术上的优势到底有多大,真不好衡量…况且,人工智能这些用技术画出的饼我感觉是很虚的。作为一个搞技术的,我相信技术能够改变世界。技术能够改变世界,但光有技术也是不行的~…//有可能是我这种小兵小卒目光短浅看不到吧

    好像我上面说的东西都好悲观的样子,下面说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

    我觉得吧,BAT三家一开始的主营业务就不一样,特别喜欢刚才刷到的一个回答,“各领风骚三五年”。百度最近确实在好多地方都落后了,但它还是百度呀,技术各种积累还在,主营业务也没垮掉,百度现在想要做成一个东西,还是比其他互联网公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实力。形势固然严峻,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开拓出新的业务,也许真的和robin说的那样,现在是“进攻时刻”…!(T-T…完蛋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洗脑了)…不是说“乱世出英雄”嘛?开拓出新业务也许很困难,但如果真的做成了,那得多么有成就感呀?…我觉得这应该也是很多创业公司所追求的。在百度的大环境里,我们也许有更多的资源能够做成这个事情。

    我发现我所谓的正能量就是给自己画了个饼…

    乱七八糟码了好多字,我发现我又陷入了不知道中心思想是什么的坑里。总之就是,少女,好好干活吧!…
    互联网就是这个套路
    牛逼的产品经理 设计出牛逼的产品 牛逼的程序员做出来稳定的程序 之后牛逼的运营去运营这个产品
    你看腾讯 就是产品牛逼,从qq到微信 微信的扫码支付,红包,就是因为这种牛逼的产品思维让为微信支付作为后来者还可以挑战支付宝的地位,然后运营人员去宣传运营 。
    你看阿里 运营牛逼,作出淘宝天猫等产品,硬生生的运营出双十一购物节,单日成交九百多亿。
    百度呢?百度有牛逼的产品经理吗? 全家桶 那是哪个屎一样的产品经理设计出来的?有运营吗?曾经的百度有啊 百度空间 等等 都没了吧。现在的贴吧,竟然往出卖!百度百科竟然往外卖! 百度搜索竟然卖假药。这些产品怎么运营成这个德行?根本打不响,空有个技术。
    技术这个东西,强大但是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一点用的没有。
    所以百度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百度着急。
    贴吧商业化,百科商业化。全家桶
    这种东西能商业化吗?
    微信 qq 你商业化一下,全屏都是广告 试试! 几天用户就没了。
    越是着急 越是陷入泥潭。
    再就是百度入口这个问题。。
    从前上网,第一个上的网站一定是百度,但是互联网从pc时代转向了移动时代,大家手机里面都是app,我想上美团,用不着去百度,然后搜索美团了,我上京东,用不着百度了。直接用app就行,这就大大削弱了百度的入口功能。
    再加上各种浏览器的普及。
    360浏览器 uc浏览器 搜狗浏览器,我相信大家用的都是这些。很少有用百度浏览器的吧。这些浏览器默认的搜索都不是百度,都是360搜索 搜狗搜索,人家也能干活。所以又大大削弱了百度的入口功能。
    又加上谷歌基本上要回归中国了。
    所以百度着急了。
    要转型o2o ,
    但是有点晚了。
    现在只能通过糯米电影的便宜电影票烧钱拉客户,说实话并没有什么用户粘性。
    所以李彦宏说百度转型是决定百度命运的 说的很对。
    百度如果想要重新崛起,只能期待手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引领互联网下一波浪潮。
    相较于腾讯和阿里之间的剑拔弩张,百度要显得落寞的多,却更显其投资上的精准。“我们的风格不是单纯追逐概念,像撒胡椒粉一样地投资……我们还要关注收购所带来的实际价值。”百度紧紧围绕自身的战略,一直坚持做个安安静静的“中间页”。
    多年来,百度的核心业务一直是搜索以及衍生的偏广告媒体属性的所有营销推广业务,而“中间页”其实就是和百度的这种自身业务有较高协同性的信息媒介业务。李彦宏于2011年提出“中间页”概念,指介于搜索引擎和用户之间的一类网站,从百度这一搜索引擎入口低价买入用户点击流量,通过为用户或广告主提供某种增值服务,从而实现流量价值的提升和最终变现,使得互联网商业模式完成闭环。
    “中间页”是搜索的无限延伸,是更广义的搜索,百度所谓的“搜索”是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搜索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搜索即答案”的效果。所以,百度做的是关于解决方案的事情,涵盖互联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是通过“中间页”实现的。
    在百度的蓝图中,一切“中间页”都可以变成服务于百度综合搜索的垂直搜索。2007年6月, 百度与优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搜索领域展开业务合作。10月,百度携手携程旅行网开展酒店搜索方面的全方位合作。2010年投资爱奇艺,后来逐渐增持为全资占股;2013年5月,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是网络视频的垂直搜索。2011年3月投资安居客是房产信息的垂直搜索。2011年6月,百度成为去哪儿网第一大机构股东,是在线旅游的垂直搜索。2014年,百度成为糯米网的单一全资大股东,是O2O搜索。此外,百度2013年收购91无线和最早时2004年收购的hao123则分别抢占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PC的流量分发入口。
    其实,回顾百度10年投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准确定位“中间页”战略之前,百度曾想要打造一个“阿里式”电商平台。2009年百度与苏宁电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军家电B2C市场;2010年与达芙妮联手打造网络购物新平台耀点100;同年,百度和日本乐天集团建立乐酷天,主要经营服饰电器食品百货等的在线零售业务;2011年百度与百丽合资建立B2C优购网。然而,这些实验似乎都不顺利,直到2011年提出了“中间页”概念,百度才找准自己的战略投资定位。
    在确定了中间页战略之后,这几年百度积极的以自建、合作、投资、收购等多种方式向旅行、电商、视频、招聘、教育、生活、房产、家居、手机等各细分市场的布局,通过努力,如今百度已经稳住各细分搜索市场。
    有与百度关系密切的人士说过,李彦宏是一个战略能力极强而又偏谨慎的人,一般不出手,出手必坚决。与腾讯、阿里不同的是,百度的投资案例基本以全资控股为主。如,2012年百度全资收购点心,2013年收购91无线100%股权,2013年收购了悠悠村100%的股权,2014年全资收购在线教育网站传课网等。此外,2010年百度投资爱奇艺,后来逐渐增持为全资占股。2013年控股糯米网,后来全资收购。
    这种收购方式虽然耗费资金多,风险大,能投资公司的数量上相对少。但好处在于:百度可以完全掌控这些资源,已达到更好的整合目的。百度地图可以将糯米团深度整合,推进O2O先发优势,很快把高德挤入囧途。但腾讯和大众点评网高度协同的可能性就很难说了,因为大众点评网过于希望独立发展。
    阿里与腾讯在社交和电商市场相互厮杀时,很多人无法理解百度为什么如此淡定。答案显然在于,百度非常清楚的知道他该做什么,先把自身的主营业务做到极致,让阿里和腾讯无法插手才是最重要的。但相较于腾讯和阿里的市值暴增,百度表现还是温和了许多。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这样稳健的发展思路,对于未来,会使百度独取胜利,还是被逐渐淘汰出局,如今依旧很难说清。

    不看好百度的原因楼上已经说得很多了,用户体验和盈利模式,而私以为最重要的是目前百度缺乏用户粘性。
    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百度缺乏核心产品,对普通用户来说百度的核心业务百度搜索随时可以使用其他搜索服务替代,但淘宝QQ都已经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且百度搜索独占鳌头多源于政策原因和用户习惯,但是这并不是不可取代的。
    百度仍然在探索自己的盈利模式,不同于阿里腾讯的金融社交属性,科技成果难以短时间内变现。目前百度缺乏把自己的科技储备变现的实力。私以为百度云储存是目前最有活力的百度产品,但依然难以变现。
    百度在不停透支用户对它的信任,百度推广自家软件的流氓行为和百度搜索竞价系统带来的不良用户体验也逐渐蚕食着用户对百度的信任。
    虽然百度财表亮眼,但总觉得百度少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极客精神却多了一点儿捞钱的俗气。这可能是我一直以来不看好它的原因吧。

  11. 深度懒癌,努力起床。说道:

    我的出发点是用户群体的实名性和产品体验。
    微信通过手机号基本上解决了大部分人实名且唯一的问题。我想极少数人会拥有两个以上的微信账号,支付宝也是,银行卡绑定也必须是实名的。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实名一定是个趋势。同理我也不看好微博,看上去只是明星玩耍的一个平台,脱离了大部分普通用户群,微博更多像是一个明星作为自媒体的宣传平台而不是社交工具。所以和微信毫无可比性。
    之所以觉得互联网的未来一定是实名性,因为出国以来发现国外的互联网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脸书和邮箱。通过脸书可以很轻易的找到一个人,邮箱更是直接用本人名字命名。但是国内的似乎还不多,一般都是出了名的自媒体比如知乎上都会用真实名字。
    但是我觉得这个情况一定不会持续下去,虚拟世界也许可以成为一部分的逃离现实的的一个工具,早期的互联网时代也许会有很多人注册马甲发表大量不用负责的言论,但随着互联网法制的发展以及用户,大量的马甲一定会消失。如果一个平台公司想要拥有强大的用户群体,一定要对客户有粘连性,假如用户随意就能申请一个新账号那么一个网站也许会有非常多的注册用户,但是不会有忠实用户。现在很多网站论坛都用邮箱绑定账号,我觉得是一个过渡,向实名制的过渡,因为现阶段还不可能做到直接实名制注册。其实说到底还是中国的诚信问题。缺少诚信的基础。但是如果有公司恩能够另寻他径找到了方法绑定实名制的大量用户群体,一定是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也许还不是完全实名,但只要是唯一的,也就是说通过账号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谁在使用,也就决绝90%的实名问题。
    接下来谈产品问题。
    产品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阿里的淘宝支付宝,腾讯的微信,我个人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是日益强大的,虽然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杂,但是基本的属性没有变。但是百度就给我感觉不是了,越来越像门户网站了,多了新闻,热搜。我记得当年谷歌退出中国的时候看过一个视频,讲的是百度如何一步步到hao123。现在看来真的有这个趋势。google同样是一个帝国,但是他的搜索一定是基础,输入google永远只会看到一个搜索框。而且搜索的内容比百度也精准不少。而百度的其他产品,也许依靠知名度有一定的客户量,但都不痛不痒,不能长久的吸引客户,如果是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的确不错,但是长久来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产品也只是一个盆栽里面的小草罢了,不能吸引眼球。我个人使用的过程中除了搜索最多的是百度云,免费的网盘一定会收到很多人的亲耐,但是同样没有解决用户的唯一性问题,我只能说这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但是好像也越来越商业了,随处可见的注册会员就拥有什么什么权利。我不太习惯用贴吧,但是贴吧看来也是百度大量用户的聚集地之一。但是贴吧和知乎最大的差别我觉得同样是实名制问题,贴吧上很多人都是随意发言,毫无责任性。而知乎上却不一样,大多数人都愿意提出中肯的答案,对问题很负责,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很负责。而且最近那个血友病的事情不也闹的沸沸扬扬吗。所以有一天贴吧不行了,我想大多数人不会因为这个产品而惋惜,只会因为自己曾经在这里“青春过”而惋惜。
    所以我的核心观点是,百度一没有唯一性的用户,二核心产品搜索功能没有继续专注下去。所以假如谷歌回归我认为对百度是一个不晓得冲击。也许会有人说百度更懂中国,但是这只是时间问题,谷歌一定会为了中国市场做出越来愈多符合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国情的改变。
    同样,谷歌也解决了用户账号的唯一性问题。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很大程度是归功于安卓系统。
    题外话说一下,最近扎克伯格成为了全球第五还是第四富,我觉得很大部分反应了社会对互联网实名性问题的看好。同样问题反映在whatsapp以190亿美元被脸书收购,而中国公司仅出资50亿?(具体数据不太记得)
    为什么先写用户唯一性再写产品,因为我觉得技术问题在如今已经不是问题,只要有钱大部分的技术还是可以解决的,难的的用户群。
    作为中国人,我还是很希望百度能继续走下去的,还是很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溢彩,所以我绝不是黑百度,我只是以个人的角度对百度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一些拙见,勿喷。我能想到的大部分人也一定能够想到,更别谈李彦宏,我只是很担忧百度的未来,毕竟也陪伴了我们这么多年。
    你是不是正在用手机?
    显而易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
    你的手机里有没有QQ和淘宝?
    那么,
    我们的生活就离不开阿里和腾讯!

    淘宝是阿里的小弟,
    你造吧?
    数据表明:淘宝日活用户在6月份平均每天打开淘宝次数达到7次,每天淘宝用户发表超过2000万条评论。
    就这趋势,
    淘宝想搞走你的一块生活圈不难吧?
    何况除了淘宝,
    阿里还有小弟:
    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项目。
    是啥?
    支付宝和菜鸟收件站!
    阿里的目标就是:
    深入未来商业形态的底层构筑基础设施。
    简单来说:
    未来的“互联网水电煤”必须通过阿里!

    那腾讯呢?
    腾讯的发展是另一个“世界”的构筑!
    细思极恐,
    我们每天在玩儿手机吗?
    我们在玩儿腾讯!
    还是腾讯在玩儿我们?
    傻傻分不清楚~
    财报解读中,腾讯披露, MMOG(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在人民币310元至415元之间,休闲游戏的ARPU值在人民币85元至350元之间,智能手机游戏的ARPU值在人民币150元至165元之间。
    你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时间!
    腾讯游戏用了你的时间!
    还让你花钱!
    咳咳,极端了点~
    腾讯目的是:
    让手Q和微信成为
    腾讯手游独一无二堪称恐怖的渠道壁垒。
    以及:
    打造一个从开发、发行、运营、竞技,
    到信息和周边产品生产的全套游戏生态链。

    现在想想,
    阿里和腾讯之下,
    你?

    02他们到底做了什么?
    阿里爸爸:

    “你还认为阿里只是一家电商公司?很多投资者已经不这么看了。”
    ——阿里巴巴微博
    国内淘宝是多么牛逼,
    妹纸们是知道的,
    一部分汉纸也是知道的,
    不知道的汉纸问问妹纸肯定也能知道的!
    此外!
    下面有些难懂的,
    汉纸不阔能不知道,
    妹纸嘛~
    只要知道他们是如何厉害就阔以了~

    云计算(互联网数据存储和计算)
    阿里云业务增长增速超亚马逊云。
    摩根士丹利(财经界俗称“大摩”,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断言阿里将转型为一家数据公司。
    德意志银行在研究报告中认为:阿里云营收规模已超越谷歌,呈现“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的“3A”格局,预计到2020年,云计算收入将超千亿,占据阿里总体收入的27%。

    大文娱(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
    尽管仍处于整体亏损中,但已拥有巨大的体量和接近300%的收入增速,背后是海量的用户与广阔的服务空间。

    菜鸟网络(不知不觉就在手机里扎根了!肯定不只我一个人这样觉得。)
    菜鸟网络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物流大数据和云系统。瑞士信贷将之评价为一种创新商业模式“共享物流信息系统”,里昂证券将其定义为 “数据公司”。

    国外的情况
    大概看看也都能明白,
    木有实力哪造这么多大数据!

    明星级收购
    今年4月,阿里宣布10亿美元收购东南亚“淘宝”Lazada。这是中国电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就在收购Lazada的同时,阿里云计算刚刚完成新加坡数据中心的扩建。

    云计算是先锋部队

    今年5月,阿里云计算挺进日本市场,在日本设立数据中心;同时进入韩国市场。今年年内启用位于欧洲、澳洲、中东的数据中心,加上已开服的美国东部、美国西部、新加坡和香港数据中心,阿里云将在全球范围内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竞争。

    菜鸟网络进入日本市场
    同时,菜鸟网络和哈萨克斯坦邮政在俄罗斯、中亚、东欧达成跨境电商和物流全面合作。目前菜鸟旗下跨境网络已经接入了全球110个仓,服务覆盖224个国家和地区。

    支付宝的出海则更深入
    今年第一季度,蚂蚁金服投资的印度“支付宝”Paytm用户数达到1.35亿,比2015年增加逾5倍,登上世界第四大“钱包”位置。支付宝已经深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Airbnb、Agoda、Bookings等各大酒店和住宿预订网站;Uber、Grab等在内的打车软件;喜达屋、万豪等跨国连锁酒店集团,还有众多航空公司,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家门店接入了支付宝。

    淘宝当然也不是吃素的!
    看看游戏名你有几个是不知道的~
    没有!
    你就是腾讯旗下“好青年”!

    “过去大家都以为腾讯什么都会做,我们也走了一段弯路。这两年我们变化很大,把越来越多业务都砍掉了……自从进入手游运营后,很多精力都在布局全球手游,这是我们的主业。”
    ——马化腾

    代理商身份

    国内,2015年全球PC端收入前三的游戏:英雄联盟、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其中国代理商都是腾讯。其中英雄联盟,长期占据世界最赚钱网游的宝座,高峰时期占到全球网络游戏收益的将近12%。

    端游IP手游化改编
    同时,腾讯敏锐的抓住趋势,拿到了大量端游时代竞争对手的优质IP改编手游作品的运营权:比如与盛大合作的《热血传奇》、从巨人公司手里拿来的《征途》;另一方面是不断推出新的智能手机游戏类型,比如钓鱼类游戏和新的角色扮演类游戏。

    强有力控股

    腾讯已拥有开发英雄联盟的Riot Games(拳头游戏),还拥有Epic Games约40%的股份,同时也是韩国游戏开发和发行公司CJ Games(韩国CJ E&M旗下游戏公司)的大股东,在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和Glu Mobile(全球排名前三的无线终端游戏开发公司和游戏发行商)也占有一定份额,而暴雪又以59亿美元收购了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公司。
    Newzoo的数据显示,整个2015年腾讯总营收为150亿美元,其中腾讯控股的游戏收入高达85亿美元。而通过今年收购Supercell(芬兰移动游戏公司),腾讯控股的游戏收入至少暴增至13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全球996亿美元的游戏市场中,腾讯将独霸13%的份额。

    并购投资
    在过去十年中,腾讯在全球范围内共并购了32家游戏公司,包括16家PC游戏公司、16家移动游戏公司,其中25家为海外游戏公司。此外,腾讯还分别投资了1家主机游戏公司、1家网页游戏公司,以及1家游戏出版公司。累计投入超过100亿美元。
    以营收数据来看,在整个游戏行业,腾讯已排名全球第一;在手机游戏领域,腾讯排名全球第三。
    知道阿里爸爸和腾讯爸爸的腻害了吧!
    百度爸爸跟不上脚步,
    一不小心就被踢了~

    03难道就没有一点弊端?
    爸爸们尽管在国内这么燥!
    到了世界上
    还是有那么些不太够劲儿的地方。

    尽管阿里爸爸那么多小弟
    但因为涉及到的领域
    太前沿!
    既要与全球巨头竞争,
    同时在技术和商业上充满了不确定性,
    阿里押注“未来”能否成功,仍待观察。

    腾讯爸爸则还是以国内为沃土,
    毕竟具有中国特色,
    又是与我们年轻人亚文化相适应,
    海外打拼一番,
    回来……
    大概能更好的服务我大中国市场吧~

    04小结
    两个不同的生态圈,
    是爸爸们独特风格的投射。
    阿里爸爸起于草莽,
    负重和拓荒;
    腾讯爸爸更像是含着银汤匙出生,
    果断和高效。
    无论如何,
    A&T就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的精华所在。

    百!度!危!机!啦!最近win10免费升级火爆,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必应浏览器将是,edge浏览器将是默认,而小娜中文识别能力也不差。强大的win10,利用搜索引擎,智能语音搜索,替代百度搜索,直逼百度命脉,Google走了,狼来了,必应!window10跨平台系统化能否成为继iOS,安卓第三大操作系统,暂时不得而知,但是想象空间很大,想想当年IE干掉网景浏览器,百度浏览器岌岌可危,陪葬或者受波及的360好搜,搜狗。如果后者好搜,搜狗,uc浏览器与必应技术内核或者内容合作,势必撼动百度命门,中文搜索老大地位。直捣黄龙,而百度重金o2o战略消耗大量现金流,后宫又有Bing必应携win10强势袭扰,百度可谓危矣!至于百度用户习惯,移动互联网吸引的新新人类,年轻群体很快被win10掠去。我要是微软掌门人中国市场策略,两大武器,进攻百度,苹果,一是诺基亚制造手机,平板电脑,基于win10,而且低价免费策略,第二就是Bing必应(小娜)人工智能!微软战略落地之时,百度狼嚎哭 哭哭!

    单说这个百度云,随便深入一下,基本可以秒杀迅雷,迅雷都知道做智能硬件了
    依靠分享内容抢占电视端入口,这不是很合理的做法吗,鬼知道百度为毛不这么做
    再收购豆瓣整合一下,乐视神马的就望尘莫及了,当然,版权的原罪问题要规避
    百度云盘这个东西,做到现在这个体量,或生或死,维持现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在这么多人骂百度的时候,百度有个APP下载量使用量稳居前十,那就是《爱奇艺》!!!
    你以为这家公司真的就一点贡献没做???
    虽然我非常方案百度的推广模式(这尼玛的完全是逆天而行)不过你不得不承认百度在某些领域还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比如说百度地图,你能想象未来你周围的任何一个零售店都能出现在你的百度地图里吗???
    然后任何店铺都自带他的论坛,大家在里面平均好坏(可以理解成百度地图+百度贴吧+微商模式)一个要完美的闭环不就出现了吗???
    逛街你动不动,附近有的任何服务,任何吃喝嫖赌全部能线上进行!!!
    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硬基础在,只需要魄力像丁磊学习。

    25百度赌错方向了,战略规划的大数据,移动应用分发,移动视频,LBS本地化。几个成果如何?91和糯米的收购就败笔,白费现金流。浏览器,杀毒软件,游戏,商城,想做但是舍不得投入人力,眼看市场被抢,就砸钱。
    09年就有人找到副总说搞智能手机吧安卓吧,确被驳回看看。
    后面说搞浏览器,和UC接触,眼看就成了,却嫌2亿贵了!91的19亿美刀不贵?
    视屏烧钱贵不贵?
    糯米的200亿贵不贵?
    杀毒软件呢强行上马。
    说好的移动搜索。。。还好13年救了一命,可惜为了业绩表,要短期不要长期把移动也搞歪了。
    百度帐号不兼容性。谁说弱帐号性。百度HI自有自己人用。。
    所用的原因都怪~百度推广太来钱了就这一个业务的纯利润比得上AT,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投资者看中的是未来增长性。
    百度推广是百度最赚钱人数最多的部门按理来说应该是核心团队吧(百度其它业务的收入连百度推广的零头都没有)可惜却是整个百度系里最没有地位的一只团队。没办法这只赚钱的团队由销售和客服组成的在一个重视工程师文化讲技术地公司里自然被受歧视。
    最重要的是移动业务没起来,你好好做移动啊。搜索在移动应用中时间和使用占比低,就更要抢占入口如移动视频,即时通讯,浏览器,游戏你要去发力布局啊做好帐户啊。
    想来钱做游戏,做P2P,做大数据云计算也好不

    可惜非得杀入O2O这个大坑中。。。为了立足到家服务,也是蛮拼的。
    可惜百度的核心价值在搜索在流量,然而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的选择太多了。。。网民会用脚投票的。
    腾讯和阿里目前都是市值两千亿美元级的超级企业了,百度市值不过六百多亿,从这点上讲,它确实已经落后前两家公司太多,不配恬列三巨头之位。

    百度最大的失策在于抛弃了科技公司的定位,凭借全球十亿级别的用户基础,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家披着科技公司外壳的传媒公司。这种企业来快钱固然容易,可一旦遭到声誉打击,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过去半年接连经历血友病吧、魏则西事件后,百度遭遇了史上最寒冷冬天,毋庸置疑。2016年百度一季度营收跳增24%,就是因为公司核心业务搜索引擎服务获得了更多广告收入。连续遭受重大打击后,百度二季度营收下降了10%。

    百度目前明显已经调整了大方向。之前百度高管屡屡挂在嘴边的O2O等词,如今已经不见踪迹,成天大谈“人工智能”“科技”,看来是想回归专业科技公司定位。但你要想靠“人工智能”闷声发大财,只配滚去拿衣服。李彦宏既不年轻也不单纯,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广告、O2O应用之类的领域,还是百度的利润大头。人工智能这一技术还在婴儿期,只能拿来说故事,没法换成现金流。何况阿里在这一领域的投入也不少,百度占不了先机。只能说,百度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整体战略推出,有助于改变大众的印象,给资本市场一个重新想象的机会。成功了,那就继续在三巨头里面占一个位置;如果换汤不换药地继续堕落,就凭借贴吧跟知乎豆瓣争争谁是中国社交平台no.1 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