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从2万元起家到营收3950亿,华为成功原因到底在哪里?华为发展的关键密码是什么?
当华为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风向标、成为人们研究的样本时,对于华为的多种解读也层出不穷。但总体来看,外界的雾里看花远不如华为自己的解读更能让人有启示意义。
目前,随着2017届华为校园招聘在全国重点高校巡回演讲,华为与学子们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思想碰撞,解答年轻人才对于华为的好奇与向往之情。
9月26日晚,华为常务董事、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来到清华大学,并做了“勇敢新世界”的主题演讲。当孟晚舟以多年前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经典名句“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为基础,再进一步演绎出“大学之大在大师,企业之强在强人”这一观点时,清华学子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孟晚舟的清华演讲金句不断,还有“英雄不问出处,出处不如聚处”以及“金子其实不发光,选择比天赋重要”,每一句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掌声不断。
但纵观孟晚舟当晚的整场演讲,寰寰姐认为,孟晚舟所说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这一句却道出了华为28年历程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密码。
更根本来看,来自华为内部人孟晚舟的话,才是解读华为的根本。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华为发展信念的与时俱进、任正非居安思危信念之强大,这正是华为真正的独特之处。
客户第一、拒绝机会主义,两大信念同步发展
看到今天华为在通信制造、ICT、手机等诸多领域的不断突破,于是经常有人问,华为能够持续成长的原因是什么?
孟晚舟在演讲中强调了最重要的第一条信念,就是“以客户为中心”。“28年来,华为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也是华为存在的惟一理由。把普世的真理做到了极致,你就已经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如在日本地震、尼泊尔地震时,面对如此危机的时刻,所有人都要逃离,但华为人都没有撒腿就跑。“你不抛弃客户,不放弃客户,不盯着客户口袋里的钱,才能把钱赚进自已的口袋!”孟晚舟所讲的真实案例,不仅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更呈现了通信企业在这一时刻的更大的责任感。
寰寰姐曾经进入到华为客户云集的场合,当时我想与任正非合影,但被工作人员拦住了。任总发现了这一情况,主动过来与我合影。为什么?因为任总把我当成了客户,“客户第一”、在任何一个小细节上都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任正非自己就身体力行。
把客户当成上帝,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会讲的理念,但能不能把这一点真正落地?无论是任正非还是一个普通的华为员工,都在切实贯彻执行这一信念。
华为发展的第二个核心信念是“拒绝机会主义”之下的艰苦奋斗精神。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无数商机诱惑,但那个机会是不是你的?要不要走出主业进行多元化发展,从而赚到市场快钱?
如孟晚舟所说,华为从不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保持对未来的持续投入。人们看见了我们在经营上的成功,没看见我们在冰山下的努力。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596亿,占销售收入的15%。过去10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进行研发创新,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5%。未来几年,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会将超过100亿美元,其中15%-30%投入基础技术研究和创新。用今天的钱,建明天的能力。
华为在大机会时代,拒绝机会主义,始终聚焦管道战略。过去28年来,华为抵抗住了很多“赚快钱”的诱惑,拒绝今天的快钱,才能持续赚到钱。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长期发展“拒绝机会主义”的强烈信念,让华为的每一个员工都深刻明白,华为的机会在哪里,华为应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所以,华为员工的艰苦奋斗精神也同步而生。
因为华为没有别的机会,在自己应该做好的方向上,就必须扎根下去。这已经是华为的文化。
就比如,2011年,日本9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当别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撤离日本时,华为选择了留下来。“地震后一周,我从香港飞到日本,整个航班连我在内只有两个人。在代表处开会,余震刚来时,大家脸色刹变,到后面就习以为常了。与此同时,华为的工程师穿着防护服,走向福岛,抢修通信设备。”
在孟晚舟的讲述中,可以看到的是,华为人的强大——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面对灾难,每个人都会害怕,这是人性,但华为人为何不害怕,是因为华为要做到“客户第一”、要做到艰苦奋斗、要做到在通信领域的长期发展,这些信念才是华为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天助自助者,强大的信念带来的空前的凝聚力和华为文化的形成。
通过孟晚舟的解读,我们看到华为过去成长的关键密码,这正是对今天中国创新时代最有启示意义之处。
未来启示:永远的居安思危和年轻创新
华为的发展信念中,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维度,那就是任正非永远的居安思危信念。
当年《华为的冬天》一纸风行,其深入骨髓的居安思危意识,不仅造就了今日的华为,更影响了诸多中国企业领导人。如果说,早年任正非的“居安思危”更聚焦于华为的“活下去”,而随着华为的发展,当华为已经成为通信行业第一、手机销量已经冲击苹果、三星时,在今年5月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再次发出警世之言:“ 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此言一出,任正非的“迷茫论”引起广泛关注,有人开始为华为担心,甚至有人认为华为不行了。但事实上,华为的“迷茫 ”是一个世界级成功企业,对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这正是任正非以及华为一直以来的居安思危。今天,当华为步入无人区之后,华为的危机意识变得更加强烈而执念。
而正是居安危机,才让华为一直不断创新,才能走到今天,更重要的是,这也带来了华为在人才招聘、人才发展上的新理念。
“钱学森28岁时就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牛顿22岁就奠定了微积分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仅26岁。”如孟晚舟在清华演讲中所说,改变世界的从来都是年轻人。
华为经历二十多年成长,从一个跟随者如今成为ICT行业的领导者,2015年营收达到3950亿元人民币,而增长仍在持续,华为可谓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公司。华为成长的背后,是如何打造一支17万人的强有力的团队的?华为的人才结构正在进行怎样的变革?
可以说,孟晚舟在演讲阐述的正是华为独特的人才观。70后觉得80后“不靠谱”,80后认为90后“非主流”,90后认为00后“二次元”。每一个时代都有鲜明的特点,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华为尊重个体差异,不统一思想,只为共同的目标而群体奋斗,在华为看来, 90后不仅不是非主流,而是科技变革时代的弄潮儿。更多华为解读:www.yangfenzi.com/tag/huawei
今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迎来数字时代2.0——全联接时代。正如孟晚舟此前在华为举办的第六届ICT金融论坛演讲中所说,“在全联接时代,企业的价值创新,将随着新型联接而建立,未来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建立在边界和资源的突破,成为全球性的无边界企业。”
打造无边界的企业,正需要具有前瞻意识、具有跨界思维的年轻人来引领未来发展。寰寰姐私下透露一个信息:当采访华为高管时,除了谈论产业发展、华为方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议题,那就是跨界思维以及创新玩法。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与各界人士交流,获取多方位信息,这才是华为的人才观、全面进取战略。
总结:华为带来“改变世界”的梦想
“创新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激情,让中国企业有可能在未来引领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前不久寰寰姐采访NVIDIA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时,这位硅谷科技牛人对中国企业称赞有加。
的确,中国企业在今天的科技变革时代,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和激情,让这位硅谷传奇人物都不得不正视。而当前的产业环境之下,更让中国企业将成为全球互联网企业的领航者已是必然方向。
科技时代,人类正在面临巨变,无论是现实中的VR/AR、无人机等新技术的演进,还是马斯克“火星移民”梦想都越来越激动人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走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走在了追求梦想的路上。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已经走在全球科技企业创新前沿的华为无疑是年轻人实现梦“改变世界”梦想的基地。
更重要的是,华为还为人才留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华为坚持“财散人聚”的理念,建立了广泛的利益分享机制。对内,任正非只留了1.4%股份,其余分享给了员工;对产业链“深淘滩,低作堰”,让利给客户和供应商;未来,华为希望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ICT生态圈,共同做大产业、做大蛋糕,但华为只取1%,其余的都留给广大的合作伙伴们。
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孟晚舟的清华演讲通过对华为自身发展历程的解读,击中了年轻人心中的更大梦想。
面对未知的世界,信念才是每个人最强大的根基。就算不去华为就职,孟晚舟的演讲也会在年轻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华为到底如何做大的?孟晚舟的演讲,同样也值得产业界思考。
【文/李瀛寰(微信号:yinghuanlee)】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雷建平:前华为员工魏延政过世,生前遭雇主解雇 华为无人性?
➤ 华为是中国社会的浓缩精华版 华为反”封闭”姿态的弦外之音
➤ 华为手机:长征路上的悬念 华为对抗风险:一边放权一边激励
为什么厂商们都选择了双镜头?
原因是:厂商需要为用户带来新的价值。
手机镜头的性能增长,受到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所桎梏。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指的是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取得的额外效用,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直至边际效用达到负值时(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效用反而减少),消费者将不会喜爱该产品。
在手机镜头发展的初期,手机的拍摄质素实在太烂,所以我们可以每一次增加分辨率、每一次增加新的镜片、每一次加大镜头和感光元件,都会带来用户在拍摄体验上的飞跃。
但是,成像能力的飞跃到了 iPhone 5s 开始进入死胡同。
当时就有不少评测者,开始把 iPhone 5s 与专业级的单镜反光相机 (DSLR) 相比;但这绝不是指 iPhone 5s 的真的达到专业级相机的水平,而是指一般用户开始不太在意手机与专业级相机照片的细微差距 ── 尽管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差别是巨大的。
当普通用户已经不再重视那些 “细微” 的成像提升时,手机公司仍然为了与对手竞争,肆意地提升相机元件。直至 iPhone 6 那颗丑陋的 “凸镜头” 出现后,怨声四起,业界才开始留意到:手机的空间已经不容我们无限量增加提升成像能力 。
当年用户会被 iPhone 5s 的镜头所打动,但很难再为 iPhone 6s 的镜头而心动。同样地,我们不是说单镜头不能再继续提升,但改良镜头时所付出愈来愈多的成本、在机身里所作出愈来愈多的妥协,只能换来摄影爱好者的赞美,但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却是愈来愈微不足道。
故此,厂商必须在最小的牺牲下,为用户带来最新的价值。这是他们选择双镜头的原因。
双镜头的运算原理
目前的消费级设备上的双镜头运算,主要以两种方式为主,一是双目 “叠加”,二是双目 “视差”。
iPhone 7 Plus 与 HTC One 一样,选用的是以双镜头为手段,让手机在没有变得更厚的情况下,把两个影像数据对比,然后进行像素叠加,借此达至无损/低损的数码变焦功能。
华为也是采取“叠加”方式,只是对在双镜头的处理则有点不同:它们以一个黑白、一个彩色的镜头组合,利用黑白传感器有更佳光线感应能力的优势,再把彩色镜头的色彩信息叠加(下图),借此取得更好的低光拍摄能力。
不过,两者都可以把不同焦距的效果叠加,然后让用户能在后期调整景深。
相反,目前不少非手机设备的双镜头运算,却是以 “视差” 来测距,借此进行 3D 建模。目前的体感游戏设备、VR 设备、以致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的自动避障功能,均过双镜头摄影机透过镜头之间的距离,使影像出现 “视差”,然后再把两个不同的影像数据对比,用三角算法计算出镜头与对像之间的距离(下图),并即时绘画立体影像,借此渲染虚拟影像、或计划安全的行驶路线。
双镜头还能怎么玩?
除了现有的虚化、变焦,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双摄像头还能继续怎么玩。环视现有的新兴科技,有人提出了:能不能支持 VR/AR?
但很遗憾,现有条件,做不到。因为 “双目叠加” 和 “双目视差” 的设备,在目前的科技下仍然是个矛盾命题。
双镜头的两个影像的差距愈少愈好,系统才能更准确的把影像无瑕叠加,故此,两个镜头必须尽量靠拢在一起;但 VR/AR 所用的双目视差,两个影像必须有够差距,两者之间的夹角才能增加,运算精度才能提高,所以两个镜头之间的距离必须愈远愈好。
可惜,在目前的科技下,这两者仍然是矛盾的。双镜头的两个影像的差距愈少愈好,系统才能更准确的把影像无瑕叠加,故此,两个镜头必须尽量靠拢在一起;但双目视差,两个影像必须有够差距,两者之间的夹角才能增加,运算精度才能提高,所以两个镜头之间的距离必须愈远愈好。
除了是双镜头距离之间的矛盾之外,目前使用双目视差来进行 3D 建模,所需要的计算能力远远比影像叠加要高。大疆 Phantom 4 就以专门的 FPGA 来进行双目运算,而 HTC Vive 更需要高端桌面电脑才能推动,而坊间大部份的无人驾驶汽车也要使用 “核弹头” 级别的专门图像处理器来计算。但以目前手机芯片的处理速度和手机的续航力来说,根本不足以进行 3D 建模。
简言之,iPhone 在短期内,不可能透过双镜头做到任何与 VR/AR 有关的事。
但是这代表 “未来” 手机真的不可能透过相机头加入 VR/AR 阵营吗?我们并不知道。但是,爱范儿早前引述苹果 CEO 库克的说法:VR 和 AR 两者,他们更重视的是 AR。而 AR 正是需要大量使用镜头作传感器的交互方式。
也许 iPhone 在今天的水平仍然不足以在 AR 做些什么事,但苹果在 iPhone 7 上开始,累积双镜头的算法,等候几年后的硬件爆发时,就可能是时候了。
厂商面对的瓶颈
虽然如此,也许目前的科技未能协调两者的矛盾,但在双镜头的带领下,未来手机摄影仍然不可避免的进入 “智能”、甚至是 “计算机视觉” 的时代。
以往 “爱范儿” 也能造手机的时代已经改变,手机厂商将很难光以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以采购元件和把开源系统进小修小补,就能推出手机。所以,没有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厂商,将会愈来愈吃亏(大家还记得有多少人吐槽华为的双镜头吧)(下图)。
(华为 P9 拍摄)
苹果也是一样。早前爱范儿负责影音的编辑梁梦麟,评价 iPhone 7 Plus 的虚化时,觉得这效果比起先前引入双镜头的手机厂商来说还是可以,朋友圈来的好评度颇高,但从摄影师的角度去看,这些照片(下图)距离相机还是有很长的距离。而且与通过光学效果实现虚化相比,苹果在现阶段的数码算法还不能达到这个高度。
(iPhone 7 Plus 拍摄)
很明显,手机厂商在这方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地,相机元件厂商未来也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以往只提供硬件平台的他们,将要进一步提更完善的相机算法方案,更可能要与手机芯片制造商合作,把计算能力和影像计算整合,并为未来的手机元件产业带来更大的冲击,就例如高通 (Qualcomm) 就准备好双镜头模组方案,手机厂准备打开钱包买新组件吧。
手机镜头的未来
双镜头的重要性在于:它拍出来的不光是 “成像”,而是 “数据”。
因为相机镜头发展至今,已经由单纯的 “镜头”,变成手机的其中一个 “传感器”。爱范儿主笔 Odin 在 2013 年 iPad Air 推出时,曾对苹果没有提升这 “生产力工具” 的摄像镜头表示失望,原因是:
请不要光是把 “相机” 视作为 “相机”,要把它视作为 “传感器”,就知道它的潜力所在 ── 有了相机,你可以把平板当成扫描器 (Scanner);也可以把平板当成是增长实境 (Augmented Reality) 的屏幕…
尽管照相机进入数码化已经有不短的日子,但一直以来手机厂商重视的是 “成像” 不是 “数据”,所以大家的关注点仍然是 “光学”。直至 HDR (High Dynamic Range) 流行后,手机厂商才开始采用多重照片合成,来改善相片质素。
苹果在 2011 年的 iPhone 4s 开始,在索尼的 CMOS 以外再自行研发自家的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 Image Signal Processor),在 iPhone 5s 发布会里,苹果展示 iPhone 如何在一次的拍摄里生成海量的照片,再合成最好的照片。当中的每一次光学成像,在处理器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光学影像,而是数据和算法。
同样地,双镜头的重要性并不是因为它有双镜头。
单纯从硬件来看,双镜头拍出来的成像,极其量就是两张不同质素的照片,单独看起来意义不大。但如何发挥双镜头的优势,关键已经不单单是光学,而是合成算法 ── 爱范儿早前就曾报道过,苹果近年虽然在人工智能上默默无闻,但实际上他们早就对此深度研发;刚好在 iPhone 7 的发布会上,苹果的高管 Phil Schiller 指出,他们在 iPhone 7 的镜头里大量使用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所以未来手机镜头的发展不在于摄像头的数量,而在于:影像算法和人工智能。
1.iPhone 7p
主要功能为zoom in,一颗camera为长焦距窄视角,另外一颗camera为短焦距宽视角,两颗搭配实现光学变焦功能,两颗摄像头的视角中心要尽量靠近,所以摆放位置要尽量靠近。zoom放大时,视角重合区域从短焦镜头切换到长焦镜头以放大被拍摄物体并保证清晰度,视角不重合的区域做图像融合来保证清晰度。另外,视角重合区域可以获取景深信息,用于做背景虚化和智能抠图,但是,两颗camera摆放位置比较近,进而导致景深範圍較淺,比较鸡肋,苹果可能是用软件方式实现,目前没有拿到真机,不好判断。
2.华为p9
主要功能为提升感光度,一颗camera为常规RGB bayer patten,另外一颗为不区分色彩的mono patten,mono的感光度比RGB的高很多,但只能接收亮度信息而不能区分颜色。两颗搭配起来做图像合成,可以提升夜拍效果,提亮降噪。另外,理论上这种双摄也可以获取到时间内的景深信息,做背景虚化和抠图,但是做图像合成需要大部分视角重合,所以两颗camera摆放位置比较近,进而导致景深範圍較淺,比较鸡肋,华为没有通过硬件做该功能,采用软件模拟虚化。
3.红米pro,360,HTC,中兴等没关注具体机型,手机写答案不太方便,查到信息后再写
剩下还有几种双摄,双RGB提升夜拍,广角搭配常规视角做ZOOM out,高像素搭配低像素获取景深信息用于背景虚化和抠图,上述机型不外乎这几种。
谈未来发展趋势,ZOOM in因为iPhone7的原因会比较流行,但是今后是否会成为标配有待验证。双摄对于单摄的优势可分为两类,其一,增强拍摄效果,如增强感光度提升夜拍。其二,增加其他功能,如背景虚化和抠图以及变焦。目前看来,上述几种双摄能实现的功能未必不能通过单摄完成,而手机终究是要向便携这个大方向发展的,所以双摄不一定会成为趋势。个人看法为,提升感光度的根本还是大PIXEL或者新材料,基于景深信息完成的功能理论上也可以通过单摄完成,其他功能是否有必要存在需要参考消费者的实际拍照诉求了。关于未来,我很看好Dual PD。
编辑于 2016-09-18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江南雨巷 缘分
8 人赞同
第一个派系为荣耀6 Plus上面的双摄像头,其采用了平行设计,两个摄像头硬件规格一模一样,共同合作发挥作用。这种双摄像头可以共同参与成像,并且拍照时进光量与感光面积是单镜头的2倍,假若后置两颗800万的镜头,成像分辨率可以达到1300万像素,有效像素尺寸提升到1.98um,成像质量可以与多数家用数码相机媲美
不过不要以为这种看似直接放两个同样的镜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简单,实际上其背后也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不仅要开创独特的算法保证两个摄像头的对焦和深度信息问题,还要解决双摄像头的摆放问题。因为每一个摄像头都有一定的取景范围,必须保证两个摄像头的取景视野不会重叠,而且当前的手机技术,并不能将两枚摄像头做到像人眼一样真正平行,所以目前仅能将两枚摄像头取景交错角缩小到θ=0.1,再通过算法让合成的照片不至于出现叠影。这种双摄像头的摆放问题就导致了这类双摄像头的缺陷,如果在日常使用中出现意外导致两个摄像头的摆放位置出现位移,那么内置的算法就难以再对摄入的照片进行优化,因此搭载这类双摄像头的手机一般都需要强硬的外壳支撑,避免双摄像头位置发生错位。 第二个派系是360奇酷旗舰版派系,后置的主副摄像头分别采用了索尼IMX278与经过特别定制的索尼IMX MONO两种镜头,同为1300万像素但工作原理不同于同像素平行双摄像头,两个镜头前者为彩色摄像头,而后者为黑白摄像头,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提升成像质量。这种彩色+黑白夜视智慧双摄像头,可以说是手机拍摄性能的一次革命,因为这种双摄像头可以很好的处理目前绝大多数摄像头都难以处理的夜拍情况,这种镜头在夜拍状态下表现非常优秀。通过将两颗镜头拍摄的相片合成,来实现暗光下亮度提升2倍、噪点降低95%的效果。在室外环境当中测试时,同样可以看到360奇酷旗舰版选用了更高的ISO值,而在天桥底下的位置可以看到,纯净度上面一样优于苹果iPhone 6s,虽然前者有一定涂抹感,但噪点少于iPhone 6s,看来彩色+黑白夜视双摄像头在控噪能力上面确实有自己的优势。这种双摄像头在面对多数的拍摄场景下,只启用主摄像头即可,而在弱光环境下,启用副摄像头可以提升画面的纯净度。此外这种双摄像头还提升了对焦速度,其利用双摄像头和对焦物体之间的三角测距原理,在闭环对焦马达的协助下可以实现较高的对焦速度。 第三个派系是HTC M8开始出现的双摄像头,这两个摄像头有主副之分,主摄像头负责成像,而副摄像头负责测量景深数 这种双摄像头采用类似微软的Light Coding技术。在拍摄时发出近红外线的连续光可以进行对空间的测量和编码,然后再通过感应器读取编码,再解码后可以拍摄完成不同景深的图像。这类摄像头的优势在于即使我们没有摄影基础,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类摄像头强大的传感器和处理器拍摄出有明显景深效果的照片。 这类双摄像头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先拍照再聚焦,即先将场景拍照下来,在根据需求对焦选图。这个功能的学名应该叫光场相机。其原理大概是通过记录整个光场内每一条光线的颜色强度角度,形成一个3D光线矩阵,输出照片时只要取某一个平面上成像。不过缺陷是由于光线摄入量过多,导致单个文件巨大。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双摄像头种类大概是这三类
华为低端系列普遍存在配置过低的问题。华为,小米,魅族,oppo和vivo这几个主流的国产品牌,各有侧重。
oppo和vivo是一家,配置最低,价格最高。到什么程度呢?差不多的性能,魅族小米卖999,oppo和vivo可以卖2799。比如最新的oppo r9。主打线下渠道。也就是手机卖场,主打线下渠道的特点决定了它首先要有很高的利润,不赚钱谁卖啊?另外,品质方面没什么黑点,这柜台卖出去的手机要是天天出毛病,谁还卖?
华为是线上线下同时存在,同价位性能比oppo和vivo高,比魅族小米低点。除了丑以外,还有系统优化没有到极致,跟魅族小米相比差点。属于中规中矩吧。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厚道的地方,比如你想买这个荣耀7,明明硬件是支持快充的,可是标配不带快充充电头,还得自己另外买,你说这是不是有病。
魅族,配置又高了一些,优点是系统优化目前比较好,漂亮,设计比较良心。缺点的话,联发科wifi中断把魅族坑了一下。中低端产品存在重设计而轻做工的情况,比如挺好的手机,设计好,性能好,可是音量键松,有人就受不了了。高端的pro5和pro6是良心产品,从做工到性能无可挑剔,但是价格要两千多,貌似不是你的定位。
小米,系统优化方面。广告越来越多,但是跟华为oppo相比还是很好的,目前比不上魅族,性能确实好,确实是第一梯队的成员,能抢到,不在乎广告的话,还是不错的。稍微丑了点。
所以说来说去,要是我现在买手机,也不知道买什么好。
说说我目前各价位推荐产品:
两千以上,小米5,魅族pro5,pro6,华为mate8。大概都在2500区间,小米5虽然1999,但是抢购,我就不算在两千内了。
两千以下,荣耀7,魅族mx5。这两个产品一个是贵,丑,做工稳定。一个是便宜,漂亮,按键会松。
一千以下,不是很推荐。
比如最新的p9,实际上莱卡只是授权,并没有参与研发,但是华为把p9的拍照吹的比s7还要强,真机出来之后被打脸就开始和iPhone比了,而且丝毫不提因为缺失了光学防抖导致的p9夜景极烂的事实。
并且其他关键元件都使用过期产品,内存闪存系带等等。
看看华为经常拿来比较的竞拍,比如s7,上代产品就采用了ddr4的内存,usf2.0的闪存,这代的s7无论是8890芯片还是820芯片,基带都支持cat12以上的标准。
而p9仅仅使用了千元机使用的ddr3的内存,emmc的闪存,cat6的基带,顺便说一句,今年秋天开始中移动要求3000元以上的机型入库必须支持cat7标准。
相比之下使用晓龙650芯片的红米也使用了ddr3的内存,emmc的闪存,而且支持cat7,,同时也支持相位对焦还多一个红外,并且电池容量还是4000mha。
最后华为最喜欢吹嘘的续航,也就是功耗比。
实际上难以掩盖海思芯片的性能低劣,也就是联发科曾经使用过的口号:我们性能弱,但是我们省电啊。
但是他们吹嘘的一般都是mate系列这种大屏幕厚机身大电池的机型。
我承认上一代的mate7续航很优秀,但是采用同样芯片的p8续航只能说是三等残废,他们使用的可是同款芯片。
这一代的mate8依旧使用了4000mha的电池,p9只有2000多,真机也显示续航不咋地,这个时候那些吹嘘功耗比的花粉就不见了。
发布于 2016-04-18 4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8
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小铭同学 疫苗,花粉,自干五,无神论,超级爱吃花生
8 人赞同
华为品牌的高端机不错,但是低端机一般(g系列,麦芒系列,畅享系列),如果打算入手两千一下的手机,建议荣耀。
至于黑点,荣耀系相比较其他互联网品牌性价比显得没那么高,比如小米乐视魅族等等,而且由于可靠性测试太严格,导致外观也比较保守中庸,屏幕包边宽,厚度一般等等。优点是千元机当中拥有最强的品控。
但是我不推荐你买荣耀7,这款产品的处理器cpu调度太保守,导致实际性能跟纸面性能不符
其实主要就是显卡差点,如果不玩大型游戏的话配置没什么事儿,但是作为黑点的话……像GPU差,ui设计不够好,CPU架构啥的,还有海军的海军,反正像黑有的是黑点,一般不需要太担心这些,只要配置够,没有明显缺陷,符合自己的各方面要求,价格能接受,就是可以买的手机。现在大家都被透明的圈子弄的,买个手机就想买最好的,到最后担惊受怕,为了几千块钱的手机撕起来更是不值得,啧啧……
好像说第一批只有9000台。
有点夸张了,按照之前华为在运营商爆款手机的10%估算,怎么也得有个三五十万台
就算这三五十万台分在一周内陆续发货,每天也得有个五六万出来呀。
如果这个9000台是真的,那华为还真是2B做的太好了,完全没有踩在2C的点上。
*************************
按照华为12年50亿美金左右的手机销售额,先不考虑税的问题,也就是300亿上下的销售额,均价在1000人民币(华为终端一向是低端运营商渠道卖,ASP1000人民币可能都多了)的水平,3000万的销量。
13年Q3华为手机销量是12.7m,12年Q3是7.6m,也就是说,2013年华为全年手机约50m。
小米有多少?2013年和英业达合作预计产量1500万。
就拿这两个数来比,实际发货50m和预计发货15m,三倍的差距。
对华为手机不了解,但是从华为其他产品线来看,交付能力在竞争对手中,是领先的。
华为的定价策略,在其他产品上,开始的阶段,是低于成本的,或者说,现在的价格,是参照将来能达到critical mass,有利润的价格水平上卖,减少从开始到critical mass的时间。
这样的策略,对于供应链的管控是需要有一定的水平的。
再说一句,华为的foot print是全球,小米是中国,退一万步说,国内卖不掉还有海外市场可以卖。
这个提前准备库存的风险,比小米要小很多。
你要是供应商,同样的条件下,你是给华为呢,还是给小米呢?
华为相对小米来说,还是比较老实的,毕竟是2B出身,缺的是2C的经验和手段。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华为荣耀3期货的可能性不大。至少不会像小米delay那么多。
像华为这种企业,供应链控制能力和产能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它为什么要把产能腾出来为一款低端产品铺路,目的是为了搞死另外一家和自己不存在过大竞争关系的企业生产的低端产品?这是自插两刀与人拼命的节奏吗?华为有大量的低端产品,有运营商渠道可以在低端市场获取利润。如果把产能都投放在荣耀3c上,先干死的是自己家的低端产品。这是纯心和自己过不去吗?华为的企业特质决定了他不可能采取小米式的销售模式。荣耀3c顶多也就是控制供货量,依靠抢购避免库存,为荣耀品牌造势。
目前看数据库和820比,跑分看单线程是不相伯仲的,不过很奇怪的是内存分差到一定境界……
不过950同时支持LPDDR3/4 ,估计是LPDDR3跑的这个分,目测到时低配3高配4……
频率几个地方看都是2.2,不知道会不会又分高低配,也不知道又会不会低频,标准频率,超频卖2代……当然不会最好了。
炮神微博的图,侵权删……
对比一下GPU数据,大概和808以及5430/5433的差不多,比805差点。提升100%看起来很好,实际上不如说930实在太差……
更别说基于当年5430的mail T628mp6 600mhz 比935的mail T628 mp4 600mhz低频多两核理论上应该多50%不到性能,实际上大概是1.6-1.8倍……华为自带GPU负优化不可小觑,毕竟Mail T880mp4这个水平其实我还觉得低了(当然希望这代没负优化和缩水问题)。
11.5晚上11点补充说明:图不是我做的,但是其他几个型号数据不信任的自行去查查库即可知道有没有故意报个假数据来黑,发布会说的两倍930GPU性能的又不是我做的PPT说的,两个图里里面都是两倍,难不成造假了?930明明可以查,要反驳反对请先去搜啊!
另外,图作者用的是SOC名称配合对应CPI频率方便去查询参数,因为即使同801/800的GPU频率也有两个版本,我不觉得他这样做不对咯!更别说真要黑,拿2Ghz打输(平or赢)900mhz来黑?多两倍输赢平都完全不长脸,我反而是觉得他在捧华为,上面除了三星7420达到778mhz,其余基本都是700mhz,都比950的900mhz低啊(当然核心数不同那些没聊,纯属针对某些花粉说黑的吐槽)……
对照了下其他几组大体没问题,就不知道950数据如何,按照发布会PPT应该也是没多大偏差的。
a53拉到1.8Ghz,可以保证日常使用之余还可以保障续航。a72只要打游戏等相对高负荷的场景能启动基本的话能保障性能,这里给续航贡献不可小觑。而且2.2Ghz的a72感觉也是压功耗,反正华为几大优势之续航发热理论上上还是有保障的,这次大概可以既做到保留两个优势,性能也还ok。
依旧1080屏幕,如果这个分辨率下GPU的鸭梨相对较小,也依旧给续航做贡献。
对比高通和三星,950强多核性能弱gpu性能,跑分天然劣势。但是长时间重负载工作,由于扛不住巨大发热量,无论是高通的820还是三星的8890,都会关闭几个核心,并且频率大降。特别是三星8890塞进了880mp12,完全为跑分而生。其自研大核cpu发热极大,很短时间时钟速度就被锁定在100多M上,根本带不动那12个gpu核心,三秒真男人罢了。而950是三款芯片中唯一全部核心能全程工作的芯片,虽然会有降速,可降幅不那么变态,反而与另两者扯平了。
所以,虽然PPT上820和8890跑分秒天秒地,950落后一大把,但回到体验上,950却毫不逊色,网上众多视频评测都能证明这点。
另外还一款mtk的x20没拿来对比,不是忘了,实在这位仁兄差距太大,没法比。20nm工艺,却又迷之自信塞进10个核,810已经栽进坑里了,mtk还要试一把。结果就是——所有重载场景,一核拼命九核围观。增加的两个A72因为巨大发热量根本没机会打开,连三秒男都做不了,除了跑分就是废物。
另强调一下,三星的8890和mtk小x20可以说是失败产品,其用户体验弱于或者持平上代产品——mtk的p10以及三星7420!注意,不是跑分。
麒麟925刚出来的时候超40000的跑分也是震惊全场,但在mate 7这样的成熟产品中使用时,出于发热和续航考虑,四个大核心全部锁定在800M而不是跑分时的1.8GHz上运行,也就是说花四千块买的mate 7就性能而言也就和千元机一个档次,4万多的跑分就是个营销噱头。
另外测试是运行在开发板上的,散热环境会更好一些,虽然有台积电16nm撑腰,但最终性能还是得等商用产品出来。
华为:憋了这么久,终于把a72用台积电的16ff给压制住了,什么你说880mp4?我听不见⋯⋯
三星:exynos8890,880mp12
高通:s820,安卓第一个上三缓,还有传统优势项目andreno530,单核跑分终于追到a9的85%
联发科:x20,啊啊,十核,你比八核多两核
华为:⋯⋯放学都不要走
卧槽,我该怎么黑?
作为一个花黑集中营WP7吧的基佬,我最看不得华(guo)为(chan)成长了!洋垃圾多好啊~
渣渣华为,祖传K3V2~
卧槽?麒麟910是什么鬼?麒麟920是什么鬼?麒麟950又是什么鬼?
渣渣华为,祖传的gpu~
卧槽?T880 MP4是什么鬼?(众7吧花黑基佬补充道:就菊花这个德性,一定会在降低频率的,游戏一定卡~反正爵士不玩游戏)
卧槽?游戏怎么这么流畅是什么鬼?~
渣渣华为,emmc4.5~都不舍得上5.0~
卧槽?USF.2.0什么鬼?
渣渣华为,电信CDMA基带55nm的垃圾玩意~
卧槽?电信启动volte计划什么鬼?
渣渣华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渣?
谁要它是华为做的~就是比苹果三星高通垃圾~
花粉赛高。没集成、没跟上倒是腰杆子硬,整天盯着国内,海外销量被吃了?还不能评论了?你们就继续够用吧。好不容易有个忍不住想拿出去说“华为除了海军艹港湾之类的也是干事的”,我觉得还是算了。以上。匿了。
CPU公模称帝四天,GPU884如864。
Wi-Fi依旧无5G、ac,基带仍旧是Cat.6。
EMMC终上5.1,不过别人要上UFS2.0了。
有些人别吹太过了。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口气很招黑。何况是黑历史一堆的华为。
同期比较:
骁龙/Exynos/MTK/海思麒麟
801&805/5433/6595/920
820/8890?/6797/950
制程,架构,频率这些都追上了,似乎能和高通扳手腕了。不过还得看实际表现,去年K920虽然上28nm、4*A15+4*A7,然而和801比……而且884的GPU蜜汁弱鸡,总觉得打开方式不对……
但别只看CPU了,其他地方也关注下可好,尤其是基带,你一做通讯的基带制程都那么水……
参数我就不码出来了,大家也都知道了。
我想说,现在是拼自主研发的时代,华为跟高通,三星,苹果比,soc已然落后了,人家都有自己基于arm指令集研发的架构,除了三星都有拿的出手的自己的顶级gpu,华为呢,一切都是公版,当然通讯这块是华为的强项,我承认。
华为没有追求极致,而是够用,海军们经常拿各种数据证明:你们那些都是性能过剩,我这够用,不比你们差!
但实际情况呢?华为的手机拿出来跟三星苹果旗舰一比就知道了,屏幕没人家显示效果好,照相这块,启动速度和成片质量也没人家好,做工?说华为做工好的,你们拿使用一年后的苹果和华为对比一下,你们就懂了~
发布920时上了cat6,当时觉得华为屌炸天,现在呢,人家cat9都用了,海军们开始说:cat6足够用了!
我现在一看够用了就想问:你们凭什么说够用了?数据?我是个学电子通信的工科生,我做实验搞过的电路板比你用过的手机多,我知道够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打大型游戏时绝对会卡,绝对会掉帧,意味着你的wifi网速不可能有iPhone的快,意味着你的手机不能用飞速的ufs闪存方案,意味着你的手机拍出的照片还是干不过三星苹果,意味着华为还要雇海军来刷销量刷口碑。
海军们来喷我吧!还有,这条答案是用荣耀6写的,当时就是奔着cat6去的,我不后悔买了这部手机,但以华为现在做产品的态度看,我再也不会买了~
这次麒麟950确实很不错了。
先说GPU,在高通吧里面讨论和三星的7420与骁龙810都要强一些,最不济也与7420的相平。
再说CPU,这个可以自信的说不输7420,即使即将发布的820也毫不逊色。
至于单线程,达到1710了,目前比7420高多了。
至于一直和7420对比,而且就算这是三星发布了近半年的产品,是因为7420的性能实在太强了,即使未来2-3年也不会怎么差,950能达到或说超过7420我觉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其实和920一样又是海思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了
gpu性能过剩是胡扯。游戏对gpu性能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过剩。
麒麟950比之前有了进步,多线程性能有了提高事实,但比对手晚了半代,这点成绩不足为傲慢。发布时间不能说明什么,在同样的制程,各家产品的性能比较才能说明实力。
麒麟950的gpu性能仍然是渣。比高通810这种前辈还差。落后不止一代。差就是差,不能因为gpu差来忽悠用户说gpu性能过剩。
app总数中,大约有一半是游戏。gpu性能不佳,意味着这一半app都跑不流畅。当然,2d游戏无所谓gpu性能,但3d游戏现在越来越多。玩家不可能永远满足于保卫萝卜这类玩意。
华为的手机,从性能上来说,应该是属于低端机,但卖出了高端机的价格。满足用户部分需求,能跑应用,不能跑游戏,就是低端机的特征。
需要澄清地是,如果问题的计算机不单指PC,问题本身都是不成立的。因为几年前笔者开发BSP时,就有做过多达16×4,即64核的网络交换机方案,而用于超算的大型计算机的核心数目更会惊人。
另外,如果算上GPU,这个问题也可能不成立。
好吧,这里暂且设定背景为手机与PC的CPU吧。
~~~
两个领域有非常不同的需求~
PC 可以一味地追求高主频,高单核性能,因为它可以安装风扇或者安装很大块的散热装置,可以直接接入家用能源。当然,虽然 PC 的性能往上涨的空间可以更高,但是这个“一味地”也是有限制的,所以 PC 在更早以前就在尝试多核了。
但是手持智能设备的单核不可以“一味地”追求高频,它小巧,它随身携带,它要考虑发热,要考虑电池的容量。所以,智能终端的 SOC 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在兼顾温控与能耗的情况下。这注定智能终端的 SOC 要走 PC 的多核化老路,并且做更多样化的尝试。
就是因为这种差异,导致手持设备 SOC 的设计厂商在做各种架构,技术与工艺的尝试。
多核只是其中一种尝试。
因为单核在主频上去以后,要求的电压更高,发热严重,而随着发热量的增加,漏电率又会增加,会进一步增加能耗与发热。而这两项恰会影响手持设备的两个重要体验,即续航与温控。
在单核方面,相应的技术改进有 HPM,漏电率比 LP 下降不少,所以同样的主频可以跑在更低的电压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筛选和区分不同品质晶圆的技术,例如三星的 ASV,晶圆质量高的同频下可以跑更低的电压。
与此同时,还有各种类型资源的 DVFS 支持,idle支持,clock gating,regulator gating,power domain……
好了,那单核的性能努力如何呢?从当前市场上在售的来看:
“ Cortex-A57是 ARM 最先进、性能最高的应用处理器,号称可在同样的功耗水平下达到当今顶级智能手机性能的三倍;而 Cortex-A53 是世界上能效最高、面积最小的64位处理器,同等性能下能效是当今高端智能手机的三倍。这两款处理器还可整合为 ARM big.LITTLE(大小核心伴侣)处理器架构,根据运算需求在两者间进行切换,以结合高性能与高功耗效率的特点,两个处理器是独立运作的。”
而未来联发科上市的全新 Helio X20(即MT6797)的大核 A72 可以到2.5G。
那问题来了,虽然性能很强劲,但是发热的剧增会导致处理器持续高频不了多久。因为人体的温度是恒定的,37度,如果人体接触的物体温度,温一点,42~43度,再热一点45~47度,再就烫起来了。所以这个加上主板的散热结构已经阻止了固定工艺和技术下的性能成长空间。也限制了高频核心的高性能的应用。
而加上手持设备的结构空间限制,又限制了散热技术的应用,这个是 PC 和服务器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
既然往上涨不了了(实际上还有技术和成本制约),那是不是可以横着涨呢?好了,尝试多核,而多核又有同构多核,异构多核,有真多核还有伪多核。
到这个份上,咱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多核完全是为了迎合消费者,不是为了迎合和迎合,而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为什么会提供更好的体验?
随着主频的提升,单核的工作能耗会随着指数级上升,相应的热量聚集也会更高。换算到同等计算能力(单位时间内可执行的指令数)的多核,能耗上升呈线性关系,热量聚集会明显降低。具体量化起来,得画个图表,把频率,核数和能耗关系绘制出来,这里先省掉。大家可以看下百科上的一篇推导:多核_互动百科
先来介绍一下这种换算的实际场景限制:
1,对于远古时代的单一任务系统,多核是没有意义的。任务的工作量没有办法分派给其他核心执行。并行不起来。
2,现今的系统,包括 Android 等手持设备的系统默认任务数量已经非常多,具体数量会有差异。稍微看了下 MX3,有100+,实际线程数只会更多。
3,多核相比单核,无用的任务 Context Switch 会减少,能耗利用率会提高,任务的响应能力(最高频率满足条件下)也相应会增加。甚至对于一些关键的任务,可以通过独占某一个核心获得最好的响应能力。
那核数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是不是 100 个任务就开 100 个核呢?肯定不是,首先有硬件成本(晶体管个数会成倍增加)的限制;其次,核数多了以后,负载均衡,任务迁移,甚至任务同步也是很大一笔开销;再者,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是大任务(CPU 紧密型,典型的例子是 Android 升级包的 AES 解密算法),实际上是大部分任务都是轻任务(典型的例子是很多内核线程,比如 watchdog),轻任务完全可以通过单核分时调度,未来的 Linux 还支持 package 多个小任务到一块;还有一个是,蛮多应用在开发之初未能采用多任务设计,无法充分利用多核。
那到底应该设计成多少个核呢?不同的核如何分配呢?大小核还是异构多核?
核心数的上限应该取决于实际的应用情况:
1、单个应用的设计情况,暂时手头没有详细的不同应用的线程数数据,综合其他渠道的一些数据,大型游戏通常会是使用多任务的典型场景。
2、多个应用同时工作的情况,以及前后台同时工作,系统启动,系统休眠后唤醒等场景,例如后台下载,听音乐,前台浏览网页。
3、未来应用场景,比如说分屏与多窗口,多个前台应用同时工作等。
具体的核心数利用情况,手头没有大数据,暂时不给确切的结论。后面找个时间写个脚本观察下自己一天的使用情况,把日常应用都跑一遍,统计下真实的核心利用率,根据部分实验结果预计部分场景可以到 5~8 个,也有部分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 3~4 个,而有一部分用到 1~2 就够了。
但是目前最多的手机核数已经到 8 核,包括同构与大小核(big.LITTLE)。
同构多核的 8 个核是对等的,所以考虑的场景更多应该是 8 个核同时利用的情况,这个情况应该是非常少数的,比如系统启动,前后台多个大型任务同时工作,以及未来潜在的分屏或者多窗口,再一个是Benchmark(忽悠!)。
而大小核(4+4)的这种情况则不一样,这相当于搞了两个档位,一个高档位是 High Performance 的 U,一个低档位是 High Efficiency 的 U,这个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灵活组合,并不需要多个核一定要完全跑起来,比如说:1)很多小型游戏,比如说玩过的一个漂流游戏,三个小核跑起来很节能也很顺畅,但是 2 个就不够,第三个线程无法并行。2)比如说应用启动与 ListView,可以立即迁移到大核上,保留1~2个小核跑其他的小任务,Boost 1~2 秒后,交互完工后再回到小核。3)而开机以及前后台等场景则可以突发把所有核心都开起来,做到快速开机。这里的大小核同样是切了答主在开头提到的手持设备的续航和温控体验的,这里的多核并不仅仅是需要多个核心同时跑起来,而是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档位选择适应不同的场景。
至于 MTK 未来的 4 + 4 + 2 架构(Helio X20)则更多是对当前大小核的一个补充,相当于多引入了一个档位,这个对于平衡能耗与性能是非常不错的尝试。相比于之前简单的调频来调节档位,这个切换不同架构的 U (low energy v.s. high performance)的档位能更好地体现能效与性能的差异(蛮像汽车的档位哈),谋求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A72 的引入必然会全面提升交互场景以及超大型游戏的应用体验,让交互延迟进一步下降。而两个低档位的不同频率(工艺方面暂时不确定是否有差异?)的 A53 则可以进一步突破 MT6752 的同构 8 核架构,让两对 4 核分别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比如说在线浏览和小型游戏等日常应用场景可以降到最低档,而中型游戏可以跑中档,确实负载小的时候还可以切回最低档;而系统启动等场景,由于可以多核全开,那么启动速度可以预想应该会提升不少。
A53 在魅蓝 note 上的精彩表现已经证明了 A53 的能效设计优势,而 A72 作为 ARM 的下一代 High Performance CPU,性能提升是可以预见的。我们可以预想 Helio 这款 U 的能效与性能应该可以做到更好的 Balance,期待有更精彩的表现,对于续航、温控与交互体验或许都会有提升。大家可以看看某媒体的实测情况:测试曝光:Helio X20运行温度低于骁龙810_科技频道,具体还是要看后续市场产品的表现了。
不过对于低端一些的机型,如果多核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出于成本的原因,或许会回归 5 ~ 6 个核心,比如 3 + 2 或者 4 + 1 或者 2 + 2,如果 1~2 个 big 核采用 A72,那么综合的性能和能效表现或许会更好。
顺便说说ARM的big.LITTLE架构。
A7 A53 这俩核心核心面积小,多放几个不费什么钱,宣传上跑分上那可是实打实的成倍增加。事实上MT6732 6752这俩SOC用起来真几乎没差别,但是一个4核一个8核。
有人误以为bL技术能节能,然而并没有。这个技术其实就是ARM迎合市场需求,掩盖自身架构设计实力不足的遮羞布。当初发布A15的时候,可是说给高性能平板和服务器准备的哦~但是眼看着自己设计IP的高通 Krait 发展越来越好,A9后继无人,Krait 在市场上无人能挡,三星等没有自研能力的厂商嗷嗷待哺,ARM只好弄个bL来强上A15增强性能。还真有人以为bL是用来省电的, 自己去看高通Krait,苹果Cyclone,intel ATOM手机,真比bL费电了么?顺便也能打打以为X86就是不能低功耗的人的脸。手机上X86表现不好是历史原因,不是技术。
你看看有能力自己设计IP的厂家,哪个真看得上ARM公版架构了?苹果,高通,英伟达,AMD,连LG,三星都有自研架构的计划。
附:如何评价 ARM 的 big.LITTLE 大小核切换技术? – Android 题目下的一个答案
其实没节到什么能,你看做得好的 Krait 和 Apple 的各代 core,都不是这种方式。
这个方案最牛逼之处在于 marketing。
– 很容易堆积 core 数量,四核八核消费者说起来倍儿有面子。
– 你们不觉得 big.LITTLE 挺好理解的吗?要节能就用小,要性能就换大。容易阐述清楚的特点才能成为卖点。当然具体做得好不好就没人管了。
印象中以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为什么 Android 的机器主频和核心数比 iPhone 高,却没有更流畅? – 卢Alpha 的回答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个TDP只有3-5W的破手机,怎么可能和80-100W的台式机比。
80W可能能干得过200W(对,就是说你,AMD),但是8W,绝对没戏。
不不不,别说是AMD,就是DMA也能干过你。
所以别说8核了,800核也不管鸟用。
另外说超线程,HT走的是性能导向,不是性能功耗比导向,在手机上这一类的东西都不太讨好,就连OoO都是晚近才出现的设计。
还有,你们以为Intel的CPU差吗?手机是靠什么吃饭,既不是CPU也不是GPU,是靠基带。你CPU屌,能屌得过贵通买基带送CPU,买基带送GPU吗?以后Intel要翻身,也是要基带先翻身。
你们啊,要涨一张姿势。我精神导师说过,你们年轻人,too young, too si…
等等有人敲门,我先去收个快递。
我一直觉得,Mobile CPU,2-4颗核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因为
散热压力减小(因为单核的Die Size增大了);
可以留一些晶体管提升单核性能;
可以多放点Cache。
特别是对28nm以下的制程,Leakage已经变得不容忽视了。
而Leakage Power和温度是正相关的,所以做好散热设计更加重要一些。
不过目前大家都看重核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在CPU的设计方面,只有市场相对独立、盈利状况良好的Apple,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做2 Cores(更加侧重于单核性能);
比一般Mobile CPU更大的Die Size(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一个比较大的Cache;
散热设计和芯片性能的均衡(比如A8处理器宣传说可以满频率运行长时间。虽然实际证明手机上这也只是吹牛逼,但是要比其他厂,比如贵通,贵科,贵讯,贵思都要好)
是有用,但是目前这个状况,真不需要8核/10核那么多。
有人说我不该拿手机CPU跟台式机比,或者不该跟x86比,可是题主问的就是跟PC比,评论里一堆人都不看问题吗?
跟我说功耗的,ARM也有服务器CPU,市场占有率怎样?有x86的多吗?有x86性能好吗?
ATOM也有手机版本,单核性能同样秒杀大部分ARM的CPU。
用户迷信多核,厂商喜欢堆多核,二者互相影响造成了现在市场上的这种局面。
跟我提多核可以省电的,iPhone用双核也没见比安卓多费电,核心少降频也一样可以降低功耗,非得多搞几个核才行?
做不好单核,就只好堆多核,这种事情在过去台式机CPU的历史上曾经就发生过。
说可以让小核跑后台任务的,我问问你们,手机CPU除了玩游戏的时候什么时候负载满过?小核持续满负荷跑后台任务,那功耗数据可真好看,那后台任务可真变态啊。尤其是小吴同学,你给我说说,实际情况下低速四核的负载到底有多高?真用得了十个核那么多?
当然了,核再多也没什么用,MTK的MT6797(MediaTek)综合性能应该还赶不上早年的i3(PC版,非移动版),性能和ATOM不相上下。
MT6797这款CPU,10个核心,分别是Cortex-A72(2.5GHz)两个核心,Cortex-A53(2GHz)四个核心,Cortex-A53(1.3GHz)四个核心。也就是说它性能最强的也就是那两个2.5G的核心,性能上估计跟Intel的ATOM-Z8700开睿频差不多(ARK | Intel® Atomx7-Z8700 Processor (2M Cache, up to 2.40 GHz)),其余的中低速核心都是废物,别指望用1.3G的核跑游戏,能把十个核心全利用起来的可能只有跑分软件了。
所以这个CPU虽然号称10核,最多勉强称之为双核而已,之所以是“勉强”,是因为它可能无法长期使用最高速的那两个核,否则可能会发热量太大。
但很多手机消费者不懂,觉得核心数越多越好,其实ARM架构下,双核如果做的好了,完全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苹果双核不是也跑的很流畅吗?
而且,谁说个人计算机才六核心的?i7-5960X可是8核16线程:ARK | Intel® Corei7-5960X Processor Extreme Edition (20M Cache, up to 3.50 GHz)
况且手机上的ARM CPU有哪个是支持超线程的?
台式机上的CPU,可以拿一个核跑两个线程,手机上的CPU,有时候要多个核跑一个线程(任务迁移)。
就我现在用的这个PC用的CPU(ARK | Intel® Corei7-4770K Processor (8M Cache, up to 3.90 GHz))就是4核八线程的,拿出两个核心4个线程出来,就可以秒杀所有手机CPU:
这还是个人电脑上的CPU,如果算上服务器,至强上十几个核心都是正常的:List of Intel Xeon microprocessors
最多的是:ARK | Intel® Xeon® Processor E7-8890 v3 (45M Cache, 2.50 GHz),18核36线程。
如果Intel想集成多个核的话,把十个ATOM做到一个SoC里做一个20-40核的CPU完全没问题,当年intel还搞过胶水双核呢。问题是造出这么一个东西出来能干啥?性能赶不上一个i7-4770,做出来是为了跑分的吗?普通软件哪个在运行的时候能用到十几个核心?你当是搞科学计算呢?人家科学计算有性能更强的东西,不用这个。
同样的还有手机GPU的核心数,厂商也是喜欢堆核心,在我看来,手机GPU上的所谓的“核心”,大概就跟台式机用的显卡里的流处理单元差不多,要按照手机上的GPU的算法,大概在台式机上高端显卡可能有几百上千个核了。
手机上的(尤其是安卓手机上的)CPU核心,都是忽悠消费者的,让消费者自我感觉良好而已,单核性能还远远赶不上Intel的台式机。
打架的时候,十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打不过一个散打运动员;MTK哪怕搞出20个核的CPU,只要单核还是那么差,性能还是赶不上台式机。
编辑于 2015-06-15 370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young cc芯片(集成电路)话题优秀回答者 数字集成电路,PhD …
438 人赞同
看到这么多非专业人士在狂黑多核系统,有点受不了了,觉得有必要为多核系统(MPSoC)正名。尤其是排名第一的那幅图虽然很经典,但尼玛在逗我呢,有点专业素养好吧。 @周周@null122 的答案靠谱些。
我们实验室近几年设计的两款4G通信多核芯片都发表在顶会ISSCC上,三年前就已经是20核了;另一款用于5G(雏形)的多核芯片也刚tapeout,所以对移动多核芯片有些了解(可能与普通商用的芯片有点区别),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Intel的多核系统已经做得相当好了,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
首先明确,手机的多核不是为了忽悠消费者(也许也有这个因素),而是降低功耗(降低频率),提高性能,性价比最佳的解决方案。提高单核性能与发展多核是两条腿走路,但现在单核已遇到瓶颈,而加多核效果显著,所以多核自然成了厂商最优选择。举个例子,3个2G的CPU比一个4G的CPU设计便宜多了。
系统的功耗是与频率成三次方关系增长(电压正相关于频率),而对于移动设备(电池供电)最大的问题就是功耗,所以注定手机的core(核心)的频率不能太高。但其实就是对于PC的单核性能也已经到达瓶颈了(详见我的回答 CPU搞大一点有用吗,为什么非要多核呢? – young cc 的回答)。所以就用一堆小核以较低的频率获得更好的性能。并且每个core都有自己的时钟域,这样可以通过DVFS,动态调整电压频率到合适值,降低功耗(详见核心速度不同对多核处理器性能有什么影响? – young cc 的回答)。另外单个RISC 的ARM的性能本身就比不过X86的CISC的CPU,所以更需要靠多核以数量取胜。
那多核有哪些优势呢?
对于multicore,一切都变得简单,有些core可以只处理固定任务,因为无需太高主频,无需太多级pipeline,无需太复杂指令out of order execution, instruction prediction/prefetch等等,降低每个core的研发难度,并行处理数据,降低每个core的频率。
手机中是多个application并行运行,完美适合多核。比如基带无线信号处理,audio, video, 图片,浏览网页,游戏,3D,UI,下载,GPRS,跑APP等等,是可以被专用core处理。这样很多core就能变成专用core(secipalized core),甚至ASIC,性能会比通用处理器高上百倍。
多核的精髓是并行处理。现在的多核系统的任务调度(task scheduling)是很先进的,不会出现一个core的负载过重,而其他的都在空闲(详见多核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多条指令吗? – young cc 的回答)。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你的手机太挫了。当然若任务不重,一个核能处理就不用开别的核,来降低功耗。
比如我们实验室的芯片,有一个centralized core(CM)负责task scheduling(任务调度不仅是操作系统在做,更主要是微架构级的核心自己在做),将task合理分配到各个core。
The CM does adaptive power management and dynamic task scheduling(including resource allocation, data-dependency checking and data management), to maximize data locality and to configure the dynamic voltage and frequency scaling (DVFS) performance levels of the PEs according to current system load, priorities and deadlines.
可以看到,他的任务调度比你想象的还厉害,会考虑各种因素优化性能。
大家看到八核,十核就这么大惊小怪,如果知道了多核的发展趋势又作何感想?贴张实验室的一个项目图吧,目标是到2025年在一升体积中会集成十亿个processor,并且会解决掉功耗,散热问题。
CPU 这种芯片的功耗是与电压平方成正比的。
画出来是抛物线。电压越大时,功耗增长越快。手机对功耗的容忍度比笔记本或台式低很多。所以不能靠用电压推主频来提高手机性能,只能靠多核低电压来指望在多任务时有不错的性能。
注意是每个cluster 有1-4个核心,而联发科、高通做的成品实际上一个内核包括多个cluster,才做到8核、10核,这还不是因为arm 的核心小么,可以放很多。
再说说powerpc,飞思卡尔也不过做到12核心24线程,但是那个面积、功耗啊,说多了都是泪:双核的P系列比单核的83系列面积大了1/4,摸着也烫好多,当然了,我们自己写代码让多核都一直运行,不像android 还会为了功耗考虑动不动就关掉几个核心(如果不关的话,那发热,呵呵了)
最后,从结果上说,主流桌面处理器的核心/并不比主流的手机cpu少。更何况,手机的8核、10核根本不能和pc的双核、4核、8核比较,两个就不是一回事。
是手机行业竞争的白热化。
起初诺基亚时代,手机卖的是设计,后来苹果HTC时代,手机卖的是系统,再后来三星时代,手机卖的的是配置,到了小米的这个时代手机卖的只有参数了。
因为竞争的加剧,深刻的东西越来越没有市场,肤浅,直接明显的东西越来越大行其道。
设计和系统在此不谈,直说配置跟参数的区别。
intel曾经出国一款单核2.0Ghz的x86架构手机处理器,他的性能比高通某款4核1.0Ghz的arm A5架构处理器要强出一大截,即使只是说跑分。
从配置上说英特尔的那款单核处理器要比高通的那款四核处理器要高,但是,
从参数上说,高通的是4核,intel是单核。
对于普通消费者,会毫不犹豫的选择4核。因为不论何如4核总感觉比单核强的多。
所以,性能差4核比性能好的单核要有优势。
正是生产商发现这个荒诞的“真理”,所以谁也不愿意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东西,大家都明白,只要把几个简单易懂的参数堆起来就够了,而最容易被人理解的就是几核,所以,手机处理器在实际性能没有提升情况下,从双核到四核,再到八核,用了大约两年时间走完了pc十年才走完的路。
受限与电池和散热,手机的稳定性能提升已经极为有限,厂商能做的只有峰值性能,也就是跑分数值在不停升高。
实际上,稳定性能提升极其困难,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结果就如同前面单核跟四核的故事一样,联发科开是不顾一切的设法堆核,本来两大两小就可以应付自如的处理器,为了参数更好看,强行拆成二大四中四小的十核心,仅仅是为了凑齐数字而已。
当然,这么设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同情况用不同大小的核,确实可以在峰值更快,在低谷出更省点节能。但是,只用两大两小其实也能做到。
联发科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这个处理器更有卖点而已,而厂商也只是需要一些噱头而已。
ps:有人说intel的处理器兼容性差不是我的说原因导致销售差,那么我可以换成8960t跟6589对比,甚至可以跟6592对比两者实际体验差距有多大?
移动Soc增加核心数不是为了性能,而是为了省电(大小核)和防止过热(哪个核心温度过高就切换)
没想到赞同还不少,那就多写几句,因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做浏览器内核渲染性能优化,而浏览器渲染流水线一般来说算是多线程并发程度比较高的,通常会涉及多个线程 —— UI线程,GPU线程,一个或者多个光栅化线程。
而通过方法跟踪工具得出的跟踪结果会发现实际的并发程度并不高,受限于目前移动Soc的内存接口设计,缓存设计和内存带宽,一旦某个线程正在进行内存密集型操作,其它线程对内存的访问都会受到阻塞,所以所谓的真八核,即使全开也很难真正全部跑的起来,除非全部都是运算密集型而不需要太多的内存访问。
在移动设备上,系统/应用的流畅度在软件上取决于渲染流水线设计的并发程度,硬件上还是很大程度取决于单核性能,内存位宽和带宽。
2012年之后的旗舰智能手机,没有几台能让CPU做到长时间满负荷工作不降频。厂商不断地往手机里塞入更快、更强大的硬件,与此同时,却不得不限制它们的工作频率与工作时间。你看到的产品手册上赫然写着“四核1.7GHz”,但实际使用中你永远无法得到这样的性能。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从Nexus 4冷柜跑分暴涨30%,到K3V2的GPU频率缩水6成,大多数旗舰手机都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性能。根据第三方测试,目前的旗舰手机能以最高频率工作的时间少则数十秒,多的也只有几分钟,之后便不得不降低频率以缓解发热。消费者听着“性能提升xx%”的宣传,花费高额费用抱着“四核1.7GHz”的手机回家,却只能享受30秒的快乐,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往一台手机里安装根本无法全速运行的“强大”处理器,与开头提到的往奇瑞QQ上安装1000马力的发动机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的表格是一个实例:LG为Optimus G Pro配备了强大的骁龙600处理器,但持续高负载工作3分钟后,实际性能却不如搭载了上一代APQ8064芯片的SONY Xperia Z。配置更高的新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却输掉了“性价比”,我们得到了配置,却没有得到性能。首先对处理器发热做一定说明,人体对设备温度的可以接受上限就是确定的;而只要手机还符合物理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它所能散发的热量也是固定的(不考虑主动散热,例如内置风扇),这就勾勒出了一条“生死线”——在舒适的前提下,一个确定尺寸的手机,所采用的硬件功耗,或者说处理器系统的功耗是有极限的,只要超越这条线,就必须要降低工作频率,否则将会无法阻止温度的上升,性能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手机的极限功耗不应该超过其最大可散热功耗”可以作为衡量产品的准绳。
电脑上的流氓软件种类比较少,大多是XX卫士这种,并且还有互相屏蔽、卸载的功能,所以用户的电脑上一般不会有多少流氓软件,需要的核心就比较少。
而手机上的流氓软件就是遍地开花了,像XX贴吧、X付宝、X哪儿这种电脑上很乖的APP都大耍流氓,一天不弹出几十个推送,后台不自动启动几十个服务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这时候没几十个核心跑这些流氓软件,手机还怎么用?
现在在手机核数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已经被误导了。认为核数越多性能越好。其实不然,高通曾经在发布骁龙s4双核处理器后,说过手机处理器双核足以,但是那边联发科发布四核的处理器啦,跑分完爆高通双核啦,然后一票国产手机就开始用联发科四核垃圾处理器啦,不得不佩服的是步步高和oppo的线下营销,还有无知民众们的脑残程度啦。四核手机一下就抢占手机市场啦。非四核不买啦,blablablabla。高通挽回中国市场啊各种强行四核处理器上线,用户体验惨不忍睹。小米2a就成了骁龙s48960t的陪葬品。现在我的爹地还用着米2a毫无卡顿,只是现在软件越来越大1G运存成了硬伤。
那是两年前,笔者当年有幸入了一个前文提到的强行四核机器。高通8625q,四个A5核心组成的一个垃圾处理器,搭载的adreno206图形处理器。当时的游戏,什么神庙逃亡2,地铁跑酷,玩起来都卡卡的。随手刷个miui v5简直卡爆。
再看看现在千元机炒的火热的八核骁龙615。先不说cpu性能,GPU ad405和我那台8625q的ad206相比不逞多让。再看看米2a的8960t,gpu ad320是前年旗舰u骁龙600的同款cpu,游戏性能爆其六条街是肯定的。
核数的增加带来的性能提升是有限的,功耗的提升却是毁灭性的。电池技术一直就这德行,也没什么提升。手机越做越薄,厚度都是从电池部分压榨出来的。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耗电也多。现在这个手机一天两冲太正常了。
有点跑题,那么手机cpu核数的增加是因为cpu发展快么。完全不是。大概是两方面原因。
一,消费者盲目追求多核心,不注意其他方面的参数。骁龙615就是典型坑爹货。这货连骁龙600都干不过。
二,安卓阵营军备竞赛,安卓天生卡顿。你不要提什么安卓5.0黄油计划什么的。你说的那是nexus的安卓。三星,htc,小米等非亲生家的安卓不是纯正安卓,都是卡卡的。苹果还是双核,安卓这边8核还不够玩。你家用双核,我就玩四核,你玩四核,我就上八核。不管你双核多强,猴子们肯定买我八核。
抛开技术来讲,因为现在移动终端很火,而厂商忽悠用户最直接的就是cpu核数和内存大小。而无知的用户总会发现,为啥我手机是8核的,有时候还是会卡?
哈哈,很简单啊,虽然是8核,但是实际上在使用中并没有用到8核,厂商给你开到4核就谢天谢地了,也就是说,花了买8核的钱,用着4核。对了,有没有用到8核的情况,有,那就是在开机的时候。
其实也没有办法,因为8核全用,手机都可以烤肉啦…有点夸张…
安卓们这种 堆硬件方式,真是…,科技发展没错,但是放在产品上,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手机核心现在大多是走的littleBig路线,也就是大小核心,其中日常操作都是由性能稍差的小核心进行,而大型游戏是大核心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功耗和性能中进行tradeoff。
但是实际上核心数真的可以对性能提升很大么?答案是否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调度问题。Android系统是一个通用系统,运行的硬件平台不说上万也就几千,因此面对的硬件环境多种多样:单核,双核,四核,八核等等情况都有,而且无论系统版本有多新,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性,都无法像iOS一样固定硬件,甚至64bit和32bit都是共存的。这样就带来一个很显然的问题,系统如何去调度CPU资源呢?答案就是现在很多的app都只是调用单核进行运行,并没有利用到其他的几个核心。这就带来了核心多但是性能依然不足。很大程度来说,手机作为更新换代很快的电子产品,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核心数也是一种宣传方式。
相对比来说,PC端由于相对功耗的要求不像手机端这么高,因此可以充分压榨CPU的计算能力,大部分时间不需要通过切换核心或者降频来完成节能。所以PC上的单个CPU计算能力会很强大,足够使用。同时计算机作为生产力工具,并不是一种经常更换的电子产品,CPU性能早已出现过剩。
总结:手机端核心的提升一方面是为了节能,一方面是为了营销,计算机上其实已经存在CPU过剩的情况(Windows的优化),所以日常使用的核心数没有大量增加的必要。
i7表示你说啥?
E7V3 18核心
传言中的E7V4 20+核心
单单说核心数不说线程
i7-5960X 八核心十六线程 民用版CPU
E5V2 12核心
除了E7这种服务器黑科技一般不用于个人计算机,其他都可以用于个人计算机。
所以你哪来的错觉个人才六核心?六核心十二线程的话也是十二核╮(╯▽╰)╭
大一统 :windows——x86 —— 英特尔,amd
战国:ios,安卓,wp——arm,x86 -—— 高通,三星,联发科,华为 ,苹果 ,英伟达,英特尔
ps 一些回答挺矛盾的,一方面鼓吹多核无用论,英特尔单核性能完爆联发科;另一方面又把英特尔双路几十核的服务器cpu摆出来吓人。
英特尔是很牛逼,但是这几年的主流旗舰就只会节能爆核显换主板,单核性能不见怎么升,核心数量也不舍得给。反观在平板领域,倒是良心得很。
八核处理器的所有核心是否也会被充分利用?编辑还测试了高通骁龙615(八个Cortex-A53核心,四个1.7GHz、四个1GHz),由于八个核心都属于同一级别,所以能够在Chrome需要时全部实现调用,有时则骤降为六核心或四核心,理论上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显然,Chrome浏览器的测试环节已经说明,Android设备能够使用处理器的多核心,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其他应用是否也能够如此。下面,再来看看Android Authority针对其他应用的测试结果:
Gmail:在四核手机上,Gmail一般使用两个或四个核心,平均核心利用率则在50%左右;八核处理器则使用四至八核,利用率35%左右,毕竟Gmail并不算是重型应用。
Youtube:在四核手机上,基本上仅有两个核心被利用,利用率不到50%;八核手机上,主要使用四至六核,并下降至三核,利用率仅有30%。
激流GP2:在四核手机上,这款游戏大部分时间使用两个核心全负荷工作;八核手机上,最高负荷时使用六至七个核心,利用率接近100%,不过在大多数时间,三个核心完全够用。
电脑的发展时间比较长,到现在可以说是什么样的都有,就CPU而言,少的有单核的,多的有双路四路好几十核的,具体哪种比较多,要看针对的用户的需求。intel公司在个人电脑CPU方面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这里面就针对intel分析一下。
曾几何时,intel的产品也是不断飙性能,疯狂加主频的。然后,大概是几年之前吧,个人电脑产业热度降低,利润不断下降,作为大公司,intel肯定是要有危机感的。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熟悉,07年乔帮主发布了iPhone,10年又发布了iPad,谷歌的Android紧随其后,然后大家疯狂买买买,移动产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时候,微软和intel这两家PC时代的大公司当时就懵逼了,前者给windows phone和windows RT疯狂砸钱,后者搞atom想在移动市场分一杯羹。其实两家公司的CEO其实都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花钱买个心静。
后来事实证明,上面说的这些钱确实白花了,不过其他地方的另一些钱并没有白花。之后PC的发展方向明显发生变化。微软的win8和win10不断完善软件的人性化程度,同时配合office等,积极提升用户体验。而intel提出超极本概念,不再一味追求主频的提升,而是追求更强的工艺,良好的性能功耗比。说句话粗理不粗的话。一面是整天打游戏的穷屌丝,只想买到又便宜又有顶级性能的电脑;另一面是整天奔波于各种会议和交流场所的商务人士,愿意掏大把的钱卖到个只要好用可靠就可以的电脑;面对远远甩在身后的AMD,intel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综上所述,之所以目前个人电脑多为双核以及四核,主要是电脑的进化已经不再主要依靠CPU主频和核心数的提升。电脑CPU性能已经很强,目前已经日趋注重性能功耗比,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功耗,为整机重量、散热以及电池续航夺取更多进步的空间。比如近几年发布的笔记本电脑,性能基本没有什么提高,但是整机越做越轻薄,续航时间越来越长,就是这个原因——向这个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卖得上价钱。
再说说手机。
iPhone之前的就不说了。iPhone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单核的,而且都是老旧的架构,那时候cortex-A8架构都是及其先进的产品了,主要的性能提升方法还是工艺和主频。关注那个时代手机的人都知道最早的双核是NVIDIA的Tegra2。Hippias的回答所是老黄开的坏头,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哦~~~毕竟Tegra2出来的时候反响还是不错的。早起的LG Optimus 2X和MOTO的atrix 4G也都有较高的市场评价。其他厂商也积极跟进。三星的S2和Note1简直是少有的传奇产品,直接把三星从硬件厂商直接推到了消费市场的顶端。我们不妨把这段时间归纳为手机CPU的第一次大换代。
手机CPU的第二次大换代就要算Tegra3了。最早的硬件是华硕的一个什么什么平板(名字忘了懒得查了),以及HTC的ONE X。刚出来的时候除了高通碎碎念以外其他社会各界的反响也是不错的哦~~~性能完爆当时的主流手机和平板。这时候手机CPU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比如,满载声誉的德仪直接知难而退了,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很难做了。由于竞争激烈,各大厂商只好纷纷跟进四核,进一步提高性能。不过还得说一句,竞争是良性的,这个时候手机性能确实还是有待提高。当然iPhone是例外,毕竟人家软硬件兼容良好,而且自身没有竞争。而大Android阵营(尤其是小厂)普遍优化难以跟上,只好用硬件进行弥补,也是无可厚非的。
这里面插一句,这期间联发科出了个8核,不过是A7架构,功耗和性能都有所降低,8核的性能其实并不出众,但是相比其他品牌旗舰型号来说,它的功耗也不高,算是权宜之计,个人认为其实是个很巧妙的设计。
但是下一代大升级的时候出事儿了。要讲清楚这个还得往前追溯一段。话说ARM这段时间春风得意,毕竟大家都用的它的设计。不过大公司就要居安思危,面对intel借atom之力来势汹汹力争反超,ARM当然不能无动于衷。通过跟下游代工商,ARM发现CPU工艺已经要达到20nm以下,整个行业面临着一场大更新,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才能继续保持优势。于是,ARM推出一个碉堡了的cortex-A15架构,性能提升100%。然而推出之后,ARM发现CPU工艺技术遇到了瓶颈,16nm迟迟不来。以现有的旧工艺,性能提升100%,功耗就要提升200%。这尼玛不白忙活了吗。。。因此,对于一般手机,A15架构双核就够受的了(比如三星最早一代的nexus10),更别说4核了。Tegra历来是业界探路者,也就最早中枪。Tegra4就是因为这个出了不少问题,业界评论骤降,NVIDIA也从此改变路线。大家可以看看小米3的Tegra版,评论也不怎么好的说。
不过大公司嘛,总归是有他的办法。ARM为了救急,搞出了big.little架构,A15不是功耗搞吗,我每个A15给配一个A7,大小核切换着用。处理问题的时候用大核,过热了再换小核。于是就有了三星S4之类这种4+4核也就是8核的怪东东。当然任何技术一开始都是不完善的,这种4+4核也不例外。因此,这种4+4结构一开始的表现并不好,媒体评论也多为负面。而普通消费者和一些缺乏经验的媒体不会去管这些。他们只是看到CPU核心数多了却又出了很多问题,于是认为是无良商家的骗钱伎俩,其实也是不全面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多核CPU的稳定性已经非常不错了。
综上所述,手机核心数飙升,不是骗人,也不是纯省电,而是为了解决性能和功耗的矛盾提出的权宜之计。媒体大肆宣扬多核的弊端,主要还是为了炒作和博人眼球。人们大多吐槽手机核战争,其实多核CPU有一点躺枪了,该吐槽的是当时还不成熟的大小核技术。
其实这和CPU的架构有关系的,PC上的CPU是用的复杂指令集,手机上的往往用的是精简指令集.
指令就是说,你对CPU发出一个指令,CPU就会作出相应的运算,任何的CPU设计,都是基于指令集的
复杂指令集的意思就是说,有很多很多的指令已经现成地集成在芯片上了,精简指令集相反,只集成了尽量精简的有限的指令.
复杂指令集的优势:因为集成的指令集很多,所以程序运行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现成的指令,自然速度就会快,效率就会高,尤其是一些很复杂的专业的运算的时候会很明显
复杂指令集的劣势:因为要集成很多的指令,自然芯片设计困难大,占用的芯片面积也大,运行的时候发热也大,更何况很多时候有些指令根本就用不着,难免有点浪费的感觉.
精简指令集之集成了有限的必要的指令,那么需要用到别的指令的时候,就需要从存储器中调用,就会对存储器的要求比较高,而因为调用需要花时间,自然就没有复杂指令集那么快,而且一些复杂的计算的时候只能通过更多次的运算,来达到复杂指令集的效果,反而效率没有复杂指令集高
精简指令集的优势:电路设计简单,耗电省,发热小.
所以以前PC的时代的时候,复杂指令集占优势,而手机上,一般不需要这么牛逼的运算,所以精简指令集的一些优势更加凸显了
关于核心的多少,大家自然就能明白了,复杂指令集在同样主频的情况下,比精简指令集的强大得不是一回事了,精简指令集反正设计要求低,就多做几个核心吧,但其实,还是意义不大,具体就不细讲了,大家多琢磨琢磨也就直到了
好像有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操作系统并发性,操作系统并发性的意思是,在实时操作系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这种)中,操作系统为了用户完整的实时交互体验和面向对象程序在时间序上的不确定性,操作系统不会分配给处理单元一个完整的进程任务,而是将所有进程分割为时间片进行轮换处理,也就是说一个cpu核心一直处理同一个进程的现象在实时操作系统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就算你的进程再重要,再复杂,它也要与其他进程争夺cpu核心,而超线程技术与多核技术就是为了这种情况而诞生的,同时进行多个并发任务。
但是这是多核技术的诞生,在多核技术逐渐成熟之后,各大平台厂商又开发了多核心cpu的第二大特性,就是节能。上面我已经说了,无视功耗比就说性能是绝对的耍流氓,再移动端这种小作业长时间处理特性的设备上更是。所以我不懂为什么多核没用。
满载功耗接近20W的 tegra X1,跟典型功耗80W的E3 1231V3,性能差别是极其明显的。功耗差太多,性能没法比。
手机上面要求的不是超高性能,而是那么小的一块电池要满足一天的使用发热还不能太高。现在通常多核手机是Big little,四个高性能核心+4个省电核心,需要高性能就用高性能核心,偶尔有的还加上一个协处理器。当然,MTK那个纯8核。。。表示并不特别了解。
说白了核心数量并不能直接决定性能的强弱,现在的“核竞赛”不过就是忽悠人的罢了,苹果不还双核呢吗?
PC的CPU,垄断现象太严重,intel 2014的占有率超过80%,人家可以慢慢走,因为对手还在爬呢。试问有什么理由那么快升级。 不是intel没实力,实在是对手太垃圾。
手机竞争要激烈多了,高通2014的占有率也就30%多,联发科稍微少一点,也有30%多,三星也超过了20%,也就是说,即使是老大,稍不努力就会被超越。
ARM是RISC架构。RSIC的特点是指令长度尽量一致。当年RISC出来的时候,理念是每条指令的流水线长度降低,从而同样的晶体管数量下做出更多的流水线,用并发流水线数量的优势来压倒CISC(也就是intel和AMD的X086体系)。
基于这个理念,选择用CISC指令里面的80%用得最多。其余复杂的指令用软件方法实现。
可惜多媒体的发展,导致了弃用的指令,反而是CISC体系里面最耗时的指令。到了RISC就更加严重了。结果就是RISC没有留下的指令。用软件实现后,吞噬了RISC的流水线优势。
更糟糕的是,一个程序要编译成多个并发指令,效率下降太多了。
intel想办法让一条流水线上同时运行多个指令,更是让RISC雪上加霜。
最终,CISC赢得了桌面甚至服务器CPU的战争。
【手机的需求】
手机需要低功耗,所以选择ARM。大家都知道了。 但细说下去,正是RISC架构,才最适合手机。这一点可能大家没能想明白。
1、智能手机的APP都是新开发的。所以不用担心CISC传统软件重新编译。那么当年阻碍CISC软件转移到RISC的问题没了
2、智能手机主要是进行信息消费。只要满足图片、视频正常播放、音频和文本排版。其他类似多媒体处理,3G游戏的高性能需求暂时不高。
3、手机是多媒体中心,往往背景放着音乐、看着图片、网页、视频在不同的APP里面处理,用户希望快速切换甚至同时运行程序。这时候,客户需要的是并行运行程序。而不是一个程序的多线程并行处理。而不同的APP。是不可能在同一条长流水线上同时运行的。在这里,CISC再强悍也没用。最终拼的还是物理上的多流水线。
4、10核算不算多?其实不多。手机基础通信,要1个CPU。放音乐,1个CPU,后台服务轮训,1个CPU。上网,最好是网页现实1个CPU,图片显示1个CPU,1个动态控件1个CPU(而网页上往往有多个控件)。
其中网页动态控件,功能简单,对流水线性能要求很低,每个控件都是单独的,如果多个控件公用1个CPU。那么就要时分处理。大量的功率浪费在CPU调度上了。如果有很多廉价CPU来对应这些控件,做到1个控件1个CPU那么就不用调度了。
所以,智能手机的需求,其实主要是大量的低性能需求的进程在并发运行。而多进程是不可以同时使用1个流水线的。更可怕的事情是,这些进程,他们的运行瓶颈往往不是CPU,而是IO。很多时候进程是在等显示处理完毕,内存读取完毕。换句话说,你单流水线再强悍也没用,因为我这个进程运行速度受限,必须走走停停。你必须多次调度我。
如果用CISC ,虽然每条流水线性能强悍。但每次刚运行几个程序指令,就必须去调度下一个程序了。也就是功率大量浪费在程序调度上了。
所以,对于网页浏览等智能手机常见应用来说,当然是同样晶体管数量下,核心更多的RISC,会更有优势。因为减少了调度程序的功耗。也可以随时关闭核心用于省电。
当然,3D游戏也开始有需求了。这方面RISC没有优势,发烫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但毕竟,流量信息,玩低性能需求的游戏,还是智能手机的最主要的用途。
就目前来说,RISC确实是最合适智能手机的架构。多核也是有必要的。
考虑一下吧,如果来20个小核。然后优化程序。让浏览器上每一个会动的元素由一个CPU来单独负责。那么多流畅啊。这里的关键,就是要优化系统。让多程序并发更加常见。
===============================
同样的例子,就是为什么ARM会有机会进军服务器市场。因为这些服务器主要是处理网页访问和网页生产。而每一次网页访问请求和网页生成都是没有关联的。无法做到指令并发。于是等于每个任务都要单独调度。考虑的这些任务往往伴随这繁重的IO。和上面例子一样。瓶颈不是CPU单流水线的效率。那么你流水线强悍就只能采用时间调度的方式来提高利用率。但由于这些程序效率实在太低了。等于大量的CPU运算都花在调度上了。
相反,用廉价低功耗的ARM。就可以大幅减少调度的功耗。
下面是随便的数字举个例子
同样价格,intel得到1万个硬件流水线(按照8核算也就是一千多CPU)。ARM可能有10万个。如果1秒需要并发一亿的请求。intel的的CPU的流水线每秒1万次调度。ARM就只需要调度1000次。那么起码用于调度的功耗就降低了1倍。更不要说由于RISC架构,晶体管的下降会更多。
Intel AMD要是推出那种‘’多核处理器‘’分分钟让人骂死信不信?i5-6200U+X5-Z8500宣称是六核处理器?
所谓手机处理器的多核,是把不同架构的处理器核心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就类似与我所举的例子。把i5-6200U 和X5-Z8500集成到一块芯片称六核处理器?在PC界,这个玩笑开的是不是有些大?
程序运行的速度大部分时刻取决于单核性能 苹果发布ipad pro时宣称 ipad pro的中央处理器性能两倍于 ipad air2 这个两倍其实就是指的单线程性能。
手机处理器为什么已经到达八核甚至十核了呢 其实是为了省电来保证续航 手机cpu中有个高性能内核群以及一个低性能内核群 高负载工作交给高性能内核群 简单的工作交给低性能内核群 两个内核群一般都是四核加起来就达到了8核 举个例子麒麟950。还有10核的比如helio x20其实就是2个a72(高性能)加上8个a53(低性能)。高通820虽然只有四核其实也是这样的模式2*2.1ghz kryo(高性能)加上2*1.5ghz kryo(低性能)一共四个内核。
为什么桌面处理器最高端的i7也仅仅只有四核呢?因为intel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技术 睿频加速技术 通过动态调节内核时钟频率来取得性能与功耗上的平衡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高效能比内核来降低功耗 此外 intel的处理器还支持超线程技术 这种技术 可以 降低cpu等待时间来提高内核的运行效并且让一个内核模拟两个内核来工作 双核处理器可以模拟四核 四核可以模拟八核 因此intel处理器仅仅双核或者四核就可以取得很高的性能同时保证能耗上的平衡
简而言之 桌面处理器与手机处理器其实发展的方式不同 走的路不一样 但是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性能与功耗上的平衡。
电脑主要是看重单核性能,手机主要看重多核性能。电脑CPU耗电大,频率高,而且有风扇供散热,所以提升单核性能。手机CPU主打低功耗,因为受电量小,无法用风扇散热等影响,只能使用低功耗CPU,频率小,耗电,发热都比较少。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低功耗CPU逐渐跟不上,但是受等等因素,手机又不能采用大功率的CPU,所以只能用多个小功率CPU来提升性能。个人观点,望包容
做为一个在集成电路20+年的老员工,我觉得知乎这种氛围有点危险。
专业的知识还是多听专业的人士说,不是答案看起来比较顺/爽/合理/霸气 就乱赞了。
先回答楼主的逆向问题,中国对早期的intel 芯片是做了逆向的,286/386/486 应该都是
有完整版图的。据说,主要是为了军方项目。(因为民用根本没有价值)
中国医药也有逆向能力,但是,中国的法律还是保障专利的。所以,不能像印度那样乱来,
好好的中国人,往上看齐,别往下找底线。
再评评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答案:徐宇辰基本靠谱,Lu Frank 基本不靠谱。
1,为什么不能逆向而学习。
除了专利外,逆向出来的结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根据X86的各种文档,其实正向也可以设计出来功能差不多的。但是,寄存器的微小差异
也会使得其不能兼容。要兼容肯定商业违法。
2,就算你逆向出来,你也卖不了。
因为,这CPU降价超快的,大家都用奔腾了,你386就无论如何也卖不出价格的。这个逆向工程
没有经济的价值。
3,说CPU难度主要在生产和工艺,也不完全合理。生产和工艺虽然是很大因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生态。wintel 当年联合太紧密的生态结构,IBM powerPC也无法切进去啊。也就是说,假设有
能力再出新CPU,谁给你写软件。
4,所以当以低功耗为新核心的ARM出来后,虽然也是美国最先进,但是中美大概就差1-2年的
一个工艺技术,而不是过去的5-10年的差异了。因为所有的arm 都自己写底层软件,跑共用的
linux 或者安卓。 手机上先跑8核/16核,好像还是国内先出来的。
5,海思目前的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工艺上应该只差1-2年了,这个成就主要还是因为有钱。
有钱就有能力买最新的工具,就有能力跑最新的工艺。最新工艺就光照就快500万美元了,
不靠千万级的手机卖出去,海思也不敢去跑。
所以,不是中国没去搞新cpu ,欧洲也不搞,日本也不搞,真不全是技术问题。
CPU级别的逆向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586的晶体管数量在300万以上,当时参与逆向工作的工程师总数在100+以上,时间跨度在3年以上;而现在的i7级别的CPU,晶体管数量在5亿以上,所以简单从工作量上来说,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庞大。
现在国内用来逆向的设备大概可以支持到45nm,而最新的已经量产开售的intel CPU是22nm的级别。
逆向完成后如何保障你逆向的结果正确无误?是否只是单纯的通过对比逆向出来的版图和经过仿真验证的逻辑电路来确保逆向成功?还是也需要通过流片回来测试验证?Intel的CPU基本都是在自己的fab生产的,如果需要去流片测试验证的话,基本不用考虑到intel的fab去流片了,那就只能选择第三方的fab,例如TSMC或者是SMIC,这样首先就是要确认这些foundry有这个级别的工艺,目前TSMC可以提供20nm, SMIC可以提供40nm工艺的代工。确认了foundry之后,就需要将process信息导入电路重新仿真和后仿,就算逆向出来的电路和版图完全正确,由于代工厂的不同,工艺信息不同,几乎不可能完全不对电路或版图进行相应的修改就直接tape out。最后,当所有都符合要求并完成晶圆制造后,又是一轮晶圆级别的测试验证的工作。
所以,综上,大家可以看出如果要逆向最新的CPU几乎是不能的(部分模块还有点机会),而且就算逆向成功以后,可能Intel也早就推出更加先进的产品。
最后再说几句,现在国内的IC设计较之前是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用intel最新的CPU来参考的话的硬件逻辑设计绝对还有很大的差距,更不是普通的码农可以对付得了的。
关于光刻,其实包括Intel自己都需要和外部来合作
Intel 41亿美元投向ASML 加速450mm晶圆、极紫外光刻-Intel,荷兰,阿斯麦,ASML,半导体,光刻,450mm晶圆,极紫外光刻,EUV-驱动之家
一个能跑的CPU和一个商业上成功的CPU,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徐宇辰兄说的也不全面。要说自己写个简单的CPU在FPGA上运行,这事情确实学生是能做到。我本科时也写过,那还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但后来我在Intel时,参加过内部的培训,听专家讲了一些服务器CPU架构的细节(当时还只涉及总线和Cache同步而已),那感觉真是目瞪口呆,心中充满了绝望之情。咱们国内现在也算是有几款自己设计的CPU了,具体细节咱没看过文档和代码也不好说,但我估计比Intel落后20年应该还算是乐观,且差距是否能缩小还在两可之间。
龙芯那边算是做得不错的了,这些年也发了几篇顶级会议。Intel每年都发顶级会议,而且核心的机密是不让发论文的。
所以说,制造工艺固然是个很大的障碍,逻辑设计咱们也还落后很多。注意不要拿ARM来说事,ARM的架构固然也牛逼,但跟Intel相比还是差了些,不能代表体系结构的最先进水平。服务器咱们不多说了,基本是x86垄断;移动处理器目前的性能和功耗其实都是intel占优,只是intel的市场做得太差了。
顺便就说一下逆向工程。据不太可靠的消息,长沙某科大是干过逆向X86 CPU的事情的。王强兄言之凿凿,看来可能是真的。成果如何不好说,也许能够逆向出电路然后仿制。但据我所知,Intel的CPU为了优化性能,模块化做得很差,其优化几乎就是黑魔法,所以每一个款新的CPU,几乎都要从头设计。这些黑魔法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这种做法导致Intel在SoC时代吃了很多亏,无法迅速集成不同模块更新换代,新产品推出速度很慢。现在他们也在反思,在改革整个流程,向业界标准做法看齐。至于能不能做到,就要看那几个掌握黑魔法的老人家愿不愿意了。那么,这个事情的副作用,就是Intel的CPU很难被逆向工程:你可以用显微镜看清它的电路,但你很难理解那些电路。
按照Intel的规定,这里有些话我是不能说的,匿了吧……
总的来说就是对Intel的CPU技术细节稍作了解之后,就知道有无数的优化、无数的打磨,是凝聚了无数工程师的心血和智慧,这是要许多人力和财力堆出来的,短时间绝难超越。至于具体是哪些细节,老实说我现在也忘记了……
——–
有朋友问,intel在移动领域好像没法跟arm竞争,功耗降不下来。简单回答:最新的Intel移动平台,功耗比arm平台要低,且性能更好。具体数据一时没时间找了,等忙过这个月如果我还记得也许会去找些数据来。(但是各家的测试一般也很难令人信服,所以您就勉强相信我好了;或者去微软问问,他们的win8同时有arm版本和x86版本,我在微软的同学说测试结果是x86完胜arm)
至于有人说Intel架构比起AMD不占优势……这是从何说起啊?确实2005年左右Intel是有过那么不堪的一段历史,但这些年AMD早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了。现在AMD比较关心GPU,桌面和服务器的CPU这一块他们与Intel相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
好像扯得太远了。
题主关心的是为何计算机CPU的知识不解密。那么本楼不少人都谈到了CPU架构的设计和生产工艺两大块,都涉及到咱们国内暂时落后的技术,这是没办法的。
不过大家也可以关心一下开源的CPU硬件设计,比如OpenCore、早些年开源的SPARK之类。加上ARM的代码是可以license的,所以理论上来说CPU技术也有许多了解的途径。
但我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技术是死的,更加关键的其实是人。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储备,即使人家把全部源代码和文档都给你,你也看不懂,用不起来,等你学明白了,人家又已经前进了好多年,你还是赶不上;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没有OS,没有软件,没有用户,纵有一个技术完美的CPU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