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airbnb中国到底行不行,uber、雅虎有什么前车之鉴?

这个标题很挑衅是吧。

前段时间,airbnb女网红 angela zhu发了一篇北京分公司招聘的文章,被圈内各位大牛疯转,很抱歉,我没转。不过这事完美的体现了我一直的观点,公司里有个技术网红,能省多少猎头费。

曹政:airbnb中国到底行不行,uber、雅虎有什么前车之鉴?

那么没转的原因很简单,我对她文章中的一些描述,并不认可,比如说,针对大家常说的那个关键问题,美国巨头在中国到底行不行,有没有机会,对方的说法是,airbnb有很多中国员工,也经常仔细阅读和分析中国用户的反馈。似乎这是能够跨越文化魔障的一条通路,然而,很抱歉,并不是。 中国人和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差异之大,不弱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硅谷中国人试图证明自己很懂中国,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来看,基本都是笑话。

那么,airbnb中国到底行不行,有没有机会。

好了,问题来了,什么算行,什么算不行。

比如说,uber在中国算行还是不行,一个观点是,uber在中国卖了个好价钱,从发展到结束,账面赚了不知道多少倍,当然很行。这说法从财务层面,是对的,但是我们再琢磨一下,uber的高估值基础是什么,是对其全球拓展的预期,而中国市场,败于滴滴后,其全球拓展预期受到的打击,远不是这点账面盈利所能弥补的。

受滴滴的影响,东南亚叫车软件领头羊 Grabtaxi最近获得巨额投资,估值快速上扬,那么很简单的道理,全球出行市场的空间,大家都知道有多大,grabtaxi估值上扬,对uber意味着什么。

另一个八卦是,uber跟滴滴合并前,通过一个中央控制软件,销毁了中国区业务人员的大部分数据资料和内部信息,请问,战争中,谁会销毁资料,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话说这一手到是很中国)

所以,从财务层面,uber获得的回报似乎很不错,但从品牌层面,输了就是输了。

同理,雅虎在中国行不行,从财务层面,投资阿里赚翻了对不对,但从品牌层面,雅虎可以说就是完败。

财务层面,品牌层面之外,还有第三个层面,就是从打工者层面,去跨国巨头合适不合适,这个要看层级,简单说就是,比较中高级的,跨国巨头的员工还是很吃香的,国内巨头还是比较认可的,初级的可能就比较差点,比如这次uber,那些情怀满满的实习生们,嗯。

好了,回到主题,airbnb行不行呢?

airbnb和uber都是分享经济的翘楚,但是和uber不同的是,airbnb涉及大量的跨境生意,而uber只有本地交易,那么,这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google和facebook都是著名的404网站,但是,他们在中国市场,说真的,业务规模非常大。前段时间新加坡一个政府机构的官员对我们用中国代理商投放广告感到怀疑,打电话问我,我说中国的fb投放代理有返点,而且服务很专业,对方就奇怪,说,我听说facebook在中国是被屏蔽的,怎么会有中国公司做facebook业务,我只能解释,您知道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拓展的规模么。

所以,其实,我们看airbnb成不成,我会把这个市场,分为三个场景来看。

第一,外国人来中国。
第二,中国人去外国。
第三,中国人在中国。

那么三个场景下,各有两种角色
出行者,房间供应方。

场景1:外国人来中国,airbnb的优势地位在于,西方人出行的市场地位确实很高,所以,需要加强的是,中国这边优质房源的供应能力和对接匹配能力。

1、提供更多英文和其他语言的房间供应能力。
2、提供英文或其他语言的客服中心,方便处理和优化房东和旅游者的沟通交流。
3、与第三方合作提供英文导游服务。

这事,是非常值得做的,而且从政策和市场方向来说,也会是政府非常鼓励和支持的。

场景2:中国人去外国,airbnb的优势地位在于,外国的房源资源是无可匹配的,所以,需要加强的是,便于中国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更多Airbnb解读:www.yangfenzi.com/tag/airbnb

自由行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并不普及,语言关是非常大的障碍。但我们都知道,自由行其实增速是非常快的,而且,讲真,越来越多尝试过的朋友会发现,其实语言不过关问题也不大。比如我这样英文词汇量退化到高中水平,听力从来都只有初中水平的,也习惯一个人去陌生国家溜达了。但我不会考虑airbnb,原因很简单,沟通上还是比去酒店复杂一点。

所以,可以做的事情是
1、提供更多可以讲中文的房源和房间供应能力。(以中国人全球买房的热情来看,我估计其实不少,需要针对中国的产品做额外的甄别和标注即可)。
2、提供中文的客服中心,方便协助处理和优化房东与旅游者的沟通交流问题。
3、提供一些本地中文导游项目,这个可以和第三方合作。
4、基于如上,做一些经典案例,在媒体上分享,鼓舞一些具有沟通障碍的朋友去拥抱自由行的勇气。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怕沟通不顺畅才考虑跟团的。

出境游是目前中国一个增速非常快的市场,而自由行虽然比例很低,但增速尤其的快,能解决沟通障碍的痛点,机会和空间都是非常大的。

以上这两块,我认为是airbnb稍微用点精力,花点功夫,可以做好的领域,这两个场景做好了,其实就非常非常有价值了。

场景3:中国人在中国

国人境内出行的市场。

放弃吧,讲真一句,没戏,铁定打不过中国本土企业的,舍不得放弃的话,找个接地气的团队战略投资一下,然后放手不要管,兴许还行。
中国的商业竞争和本土化的事情,绝对不是mba和西方那套规则可以玩的起来的,也不是一群留学生和高学历海归可以搞得定的,具体血泪史数不胜数。

那么,结论是啥?

看上去,3个场景,有2个场景都很有机会,但我们知道最大的一块是国内出行,要远超其他两块之和。所以,这个事要看airbnb官方的心理诉求是啥,如果他们只是把中国区当作增强其全球其他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区域,满足于做好跨境的生意,我倒真觉得这事完成不难。但如果他们妄想杀入中国本土市场,在巨头中分出一杯羹来,那多半不会超过其他美国前辈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

最后的结论,作为打工者,看到对方的offer,去还是不去?

一句话,待遇好就去。别学uber的实习生,为了情怀和梦想陷里面。

我就不放angela zhu 的招聘原文链接,我还要放广告呢,哼。

说是广告,其实也是典型的出海案例。

印度市场,虽然人口众多,但是语言复杂,而且基础互联网设施并不发达,看上去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真要动手,却总是面临各种实际的困难,无从下手。

然后,所谓问题即机会,既然,基础互联网设施很差,WIFI覆盖率不高,甚至3G,4G覆盖率都不足,那么,从中也就产生了新的机会,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品牌Xender(闪传),基于手机的点对点传输服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和其他跨国巨头往往一款英文扫天下的打法不同,Xender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本土市场份额,一古脑上了12种语言,整整12种当地语言!

前几天我在对方公司特意看了现场的实时数据,涉及商业机密具体数字不便透露,但从传输规模和使用频率来看,还是相当让人震惊的。而且这种传输模式也是天然的app分发途径。其app分发占比也是相当可观的。

那么,如果读者中,谁也想开拓印度市场,或者只是想深入了解印度市场的机会和挑战,都可以直接和他们联系,点击原文链接是对方的企业公众号文章。给对方留言即可。

【文/曹政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在全球势不可挡的Airbnb,为何在中国火不起来?

➤ 专访Airbnb联合创始人:新形象背后的故事

➤ 陈纪英:Airbnb的中国学徒们,长不大?

➤ 霍炬:在行、分答、Airbnb和共享经济

➤ 天价估值的科技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 Uber和Linkedin,帮Airbnb踩了哪些坑?

➤ 凯文·凯利新书《必然》将出版:预言未来三十年

➤ 创业样本Pinterest及Uber:将线上世界带到线下世界

➤ 从轻松融到1亿美元的BlaBlaCar,看那些“共享经济”产品的成与败

您可能还喜欢…

5 Responses

  1. 开始追星了说道:

    十一打算成都重庆游,本来在国内不打算使用该种方式住宿,但在对比过宾馆和Airbnb上的房源后,考虑到性价比等因素后又一次选择了它。

    1、airbnb上的房源价格的确比较吸引人。但对于首次使用该app的用户需要注意的是,注意看清它是否有额外费用。主要是清洁费、人头费这两项,在考虑你的预算的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房源把这两部分的费用考虑进去。此外,不可避免的是,你要支付给Airbnb一定的服务费,目前网上的数据是说大约6%~12%,但是我在新加坡曾支付过13%的服务费,可能也因地区或者因房而异?所以如果把这些未显示在房源价格的费用算进去,对于预算、性价比的问题又会产生新的影响。建议在设置筛选条件时,适量压低你的上限价格。
    2、我在开头提到“本来在国内不打算使用该种方式住宿”,担心的主要原因一是房源的质量(后来发现仔细找还是有很多不错的房子的),二是信任机制。事实上在预定的过程中发现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党出行受预算限制,所以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希望房东能稍微有一些折扣,这时就有房东提出支付宝或者微信等方式转账给他,就能够省掉相应的服务费。(就像你用滴滴打到了车,但是司机取消订单让你支付现金。)
    一定要拒绝这种提议。要注意这种方法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在平台以外的交易是没有保障的。一是没有办法评价,二是无法保证我的入住。
    而目前国内的微信、支付宝等沟通方式更简便易行,所以如果想提升中国市场的服务质量,一定要避免用户在平台外交易。
    3、说到平台外交易,其实还有沟通问题,airbnb为了避免用户使用平台外交易,在收件箱一栏中屏蔽掉了微信、支付宝等字眼,但如果用上拼音或者空格,还是有办法取得微信联系方式的。因为用airbnb沟通实在是不太方便:表情符号用不了,图片没办法互相传(不利于对房子的一些细节确认),每次有人给我回复一定也会给我发邮件提醒,尽管我关闭了邮箱提醒的设置…… 不知道这是不是后台bug。
    如果想有更多的用户使用airbnb,在沟通交流方面尽量能够再做些努力吧。
    4、在房源的筛选搜索方面不如携程之类的网站。尤其是在地理位置的筛选上。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交通便利很重要,所以每次在查找房源的时候都格外关注这一点。
    可能毕竟airbnb是全球性的住宿软件,对于每个国家地区城市的地铁线路、火车站飞机场等地点的接入做的不是很到位,目前只能做到按行政区划的大致范围搜索。但携程可以精确到地铁线路、地标点、火车站飞机场等等来定位你的目标酒店。
    这点希望airbnb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越做越好,不只是中国,这样更利于选到自己满意的房源。
    5、题主谈到airbnb会不会对携程这类的网站有冲击,答案是肯定会有的。毕竟如果没有airbnb,现在出门旅游我肯定会选择携程。但是冲击幅度不会太大,因为我认为两者的定位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我赶第二天的飞机,肯定还是通过携程选择机场酒店,商务旅行等更不用说了,肯定还是会选择酒店,并且对于一些不确定的行程安排,酒店的免费取消还是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权益。对比一些airbnb大多房东的严格退订政策,我可能会损失一笔不小的费用。
    但对于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现在我更倾向于airbnb,一是因为更高的性价比,二是因为可以获得一个附加的咨询向导,多交个朋友,三是有机会更深入到本地人的生活,这也是airbnb吸引大家的点。
    6、如果要选到入住时满意的房子,事先一定要花费比找酒店更多的时间去找房源。这也是我使用airbnb和订酒店感觉区别很大的一点。
    对于一些品牌酒店,大家已经很清楚它的服务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需要的就是在位置上多花点心思。
    但是选airbnb,和房东的沟通、清洁度、宠物、位置等等一定自己要多加仔细确认。
    7、最后我要吐槽一点,关于airbnb的新手特惠。
    只有当你通过你朋友的链接注册新用户时,才能享受到首次入住264元的优惠。的确,这样有利于老用户获得相应优惠同时再次使用。
    但是新用户如果是自己直接下载app并且注册反而没有任何优惠?!#¥%……&这样做并不利于市场的扩大呀……

    我个人还是很看好airbnb在中国的发展的,不过主要是在一二线城市,这种住宿方式依托于强大的信任机制和共享机制,接受在住宿上的共享远比接受交通上的共享难度大。
    希望它能够过租房者和房东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不是故意黑airbnb,airbnb在中国基本是站不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本土化意识极差,差得让很多大陆用户难以想象。很多大陆房东将房子租出去了,等到要收钱的时候,发现airbnb提供的四种收款方式每一个是自己用过的,其中最便捷的只能用paypal,但有几个大陆用户有paypal? 而且最坑的是只能收美元,也就说您要花这钱基本上还得换成人民币。所以说airbnb只能做一些层次很高的大陆房东客户。 从实际的订单量来看,我自己作为房东,在旅游的暑假旺季8月,再加一个9月,airbnb只给我带来了2天的订单,而小猪短租能给我带来将近50天的订单。差距可见一斑。

    就法律层面来说,两者都面临监管问题,其实是半斤八两。在世界范围内,二者在各自行业都算是巨头,但是Airbnb提供的是非标准化的服务,因为每一栋房子都是不一样的,能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这样的服务一旦规模化之后就能形成很大的竞争优势。反观Uber,提供的其实是同质化的服务,任何一个出行方案提供商都是它的竞争对手,你看Uber在国内有多少竞争对手。同质化服务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规模化的优势没有想象中的大,一旦对手愿意烧钱就一定能烧起来。在很多城市,易到和滴滴的规模是很大的,但是Uber凭借补贴依然可以烧起来。同理人民优步规模大了之后,一号快车也可以烧起来。同质化的服务在打价格战的时候,规模是拖累。

    另一点,就共享经济而言,Airbnb要比Uber纯正的多。共享经济是重所有权向重使用权的转移,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海量的个性化诉求较高的资源,这些资源由于个性化诉求较高而无法被传统商业组织利用。比如房子,我只是出租一间,可能一周还只出租3天,可能突然我就不租了,这样的诉求酒店根本没法兼容,因为传统的商业组织崇尚单个资源的效率,所以无法“容忍”个性化的资源。但是个性化资源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理论上,世界上所有的私人房子可以是Airbnb的资源,Airbnb可以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的优势。Uber就不一样了,Uber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公司,效率和个性化在大层面上是对立的。Uber效率至上的理念使得其能够使用的个性化资源是有限的(当然你也可以说足够多了),派单可以将效率推到极致,却将非常多的车主排除在外,这些车主的个性化诉求非常高,“我只在某个时间段接单”、“我只接某地到某地的订单”等等诉求Uber无法兼容,这些更加庞大的个性化的资源Uber无法为己所用。而这些资源目前正在被各种拼车、顺风车平台利用。所以说,Uber由于追求单个资源的极致效率(这单和传统商业组织很像)将更大一部分的个性化资源排除在外,无法充分利用共享经济的优势。当然,Uber只是利用一部分就很厉害了。

    花30分钟时间,搜集两家公司基本参数:

    Uber,2009年成立,今年营收有望突破100亿美元,Uber从每笔交易中提取20%的佣金,这将使之从中净得20亿美元。目前Uber估值500亿美元。

    Airbnb,2008年成立,2014年总预订量约40亿美元,收入估测为4.23亿美元。目前Airbnb的估值为255亿美元。

    个人更看好Uber,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事业务,Uber针对的是每日出行,Airbnb针对的是旅游短租,无论使用人群基数、使用频率还是交易额上,Uber都更胜Airbnb一筹。你可以天天用Uber,但你不可能天天用Airbnb。换句话说,Uber可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基础设施,Airbnb只是旅游住宿方面的非经常性消费。

    我们结合另一个数据看:Airbnb覆盖全球192个国家,3.4万多个城市;Uber覆盖全球45个以上的国家,超过200个城市。Uber以几十分之一的城市覆盖率,达到Airbnb两倍以上的营收。

    我们设想一下,五年之内,Uber覆盖城市增长十倍将会怎样?对应的,Uber营收增长十倍将会怎样?

    要知道,谷歌2014年营收才660亿美元,Uber营收超过谷歌,就是三五年的事。而Airbnb的覆盖程度和消费频次决定了,很难发生Uber这样的爆发性增长。

    @刘华峰 说的同质化不是问题核心。同质化另一个名称叫标准化,标准化才能全球扩张,迅速扩张。福特、大众汽车生产,沃尔玛、麦当劳、绿地、万达全球扩张,都依赖于建立一套标准化系统。

    问题核心是两者所处行业特性:使用人群基数、使用频率、交易规模。特别是使用频率,直接决定是否成为日常基础设施。一年只用一次的东西,跟每天都用的东西,有着天差地别。

  2. 刘陆说道:

    Uber

    能够提供标准化服务,就有了市场的定价权,在互联网时代这是革命性的的创新。Uber愿意可以将自己的平台给别的公司做宣传,让别人承包那些脏活累活,但Uber没有这么做,他坚持将整个产业链整合了。

    Airbnb不过是一个分享平台,拷贝复制并不难,平台类的网站关键要有人流量,大鱼吃小鱼的事儿层出不穷。假设Tripadvisor和Expedia进入Airbnb的市场,那从平台整合宽度来看,Airbnb就被架空了,当然,前提是那些大平台能和Airbnb做得一样到位。关键是Airbnb市场太小,大鳄们未必有兴趣,就像苹果不想去研发Gopro摄像机一样。

    Uber在出租者市场的定位就如Expedia在宾馆行业的定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Airbnb的市场无非是宾馆行业的备胎,或者说是剩饭,如果宾馆价格降低,分分钟大家都去expedia了。
    而Uber则是从上而下,把真个行业的产业链给颠覆了,即使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对手层出不穷,但Uber给其他行业互联网整合的启发实在是革命性的。

    airbnb我没用过 主要说说Uber吧
    我在美国念书 平时出去什么的喜欢用uber叫车 方便经济而且舒适 uber的覆盖率也非常之高 连我学校那种村的不能再村的地方竟然都能call到华人uber司机 真的是厉害
    说说存在的问题:1就是安全程度 国外时不时就会被爆出来uber司机会对乘客 尤其是女乘客做出一些危害人生安全的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成为uber司机门槛比较低 其中会掺杂各种层次的人 素质参差不齐 单凭我自己 我uber叫到的车 司机基本都不是美国白人 大多数还是墨西哥人 黑人兄弟 拉美裔 我没有歧视他们的意思 但我上sociology的时候教授所讲的 如果回顾历史 这些族裔的发展进程就是存在着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坐他们的车安全系数比较低
    2. 有关uber佣金的问题 据我观察 10个司机种起码有三个司机会在乘客上车后要求乘客cancel订单,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抽取佣金从而获得双赢 司机到手的钱会变多而且还是现金 乘客付出的钱也会减少 大部分乘客还是愿意的 比如我 我从学校到机场每次叫uber 每次他们都会给我主动协商让我cancel掉订单付现金 这种方式对于uber来说就是一种资源的损耗 双方通过unber达成了“合作关系” 然而uber却收不到佣金.
    3. 关于中国uber发展前景 Uber公司虽然在欧美大名远扬 盈利客观 但在中国每年都是在赔钱的 就是说uber为了开拓中国的市场 每年都要倒贴钱进去 这里既要提及道到嘀嘀打车 相比于uber,嘀嘀打车在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而且优惠力度也大 uber即使全球享有声誉 短期也无法与嘀嘀打车媲美 在一线城市北上广可能uber比较普及 然而在二三线城市基本是嘀嘀打车一家独大 uber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起码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的 除非他愿意继续赔着本作倒贴钱的买卖来继续巩固中国市场

    uber感觉更有发展前景,虽然烧钱,但是对用户和司机目前看来都有比较好的体验,用户可以利用uber,节省金钱以及了解更多的车型,在我看来,或许会有更好的商业合作机会在其中,比如传统的试驾体验等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私心啦~
    airbnb在中国,我感觉更多的是中介的横行啊,估计也多少有点中国本土特色,其实人们对于旅游期间的住宅要求可能并不是在于特色,更多的舒适与安全,在这一点上,宾馆完全可以做到,从这点上看,我个人觉得uber可以走的更远,至少目前我的用户体验还是棒棒哒~有需要优惠注册码的可以联系我哟~一起uber吧~

    作为一个第一次用Airbnb就受到了200点伤害的住客,觉得这个网站客户体验做得太差劲了,为了扩张房源所有政策都向房东倾斜,让作为消费者的住客非常无力。我们不是蹭住,是花钱用寻找经济性好的住宿,可是遇到的房东丝毫没有服务意识可言。主要还是一个资源是否合法问题。房屋租赁已经很普遍,不论是找中介还是业主自己做Airbnb,都没问题。而Uber不同,利用有营运资质的租赁车和司机服务就没问题,用私家车和兼职司机就是违法行为。不过,这两者都面临同一个问题——行业监管。这些新兴产业其实是钻了一些行业法规的漏洞,行业管理部门必须要加以监管,否则市场秩序就会受到破坏。

    共享经济/分享经济在中国已经落地,以下简单回答一下共享经济在美国和中国的主要领导公司、商业模式、平台价值和估值等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共享经济?
    什么是共享经济,需要专业回答的,直接谷歌、百度或者维基去,要我说大白话,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出租经济,包括出租你的房子、车子、现金资产、创意等等,更直白粗暴的办法是直接上例子:
    1.1、Airbnb,在线短租服务公司,国内小猪短租、蚂蚁短租、途家网等。
    1.2、Uber,在线租车服务公司,国内易到用车、滴滴打车(滴滴专车)、快的打车(一号专车)、神州租车等。加粗有意义,请一定记住租车服务的这些公司。
    1.3、Netjets,利捷飞机租赁服务公司(巴菲特投资),国内李嘉诚与三菱公司11月5日宣布将联手日本三菱投资8亿美元创建新的飞机租赁公司,并同时宣称要斥资20亿美元购买60架飞机投入飞机租赁市场。(豪华邮轮、豪华汽艇是否也会诞生龙头公司?)
    1.4、Lendingclub,在线贷款服务公司,国内人人贷、有利网、红岭创投、积木盒子、陆金所、招财宝、招行小企业E家和民生易贷等。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是犯糊涂,共享经济只是这几个平台的事情吗,那么和我有关系吗?有的,请看以下商业模式分析同时思考平台、需求者、供应方的互利关系。

    二、商业模式简要分析
    下面我们来简单说一下三家公司目前主要做什么,怎么赚钱,特别是说一下最让大家感觉到风险的P2P平台。
    3.1、Airbnb:你拥有闲置房子或单个房间,我要去你所在的城市出差或旅游,旅店住宿满了或者由于费用太高等各种原因,于是我选择在Airbnb平台预订租用你的房子休息。通过Airbnb平台,满足租客需求的同时可以盘活房屋拥有者的闲置固定房产,Airbnb的商业模式是坐收佣金,是目前全美甚至全球最大的提供在线“酒店”预订服务的公司。
    3.2、Uber:你拥有奥迪A6L或凯美瑞且愿意提供驾驶服务,我或公司没车,出于生活&商务要用车,嫌出租车服务态度差或想获得更高级的乘坐体验,我选择在Uber平台上预订租用你的车子出行,通过Uber平台,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同时可以盘活你的闲置闲置车辆,Uber的商业模式是坐收佣金,是目前全美最大提供在线出行服务预订公司,全球最大的目前轮不到他了,中国这滴滴和快的哥俩一合并,仅从用户数量上来看可能就一举超过了Uber。
    这个结束之后就要多费点笔墨讲一下P2P:Lendingclub。
    3.3、Lendingclub:你拥有闲置的现金,银行利息太少0.35%,定存3%/年,我资金周转缺钱,我选择去LC上发布借钱信息+利息,LC从征信公司那边获取到到我的信用报告给你们参考借出的风险,LC抽取佣金。
    且慢,什么,网上借钱给别人???!!!就是不给利息,本金能收回来嘛,我凭什么相信一个远在千里的陌生人?第一感觉风险好大,各种不靠谱。直到后来被airbnb和uber相继融资估值新闻轰炸后,分析他们的商业模式突然醍醐灌顶,这才开始研究并明白了P2P存在的价值。为什么醍醐灌顶?这三个你单列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但是你把他们翻译一下Airbnb、Uber、Lendingclub =房子、车子和票子,是不是很眼熟,中国丈母娘嫁女三大件!!!
    但是这又怎样呢,房子、车子的平台做起来没有那么麻烦,因为租房子租车子,自己本身在跟前,基本上出不了什么差错,没有什么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唯一就是这第三样P2P,你把钱借给我,总不能老是看着我吧!所以,对运营P2P公司来说,如何保障资金借出方的本金保障,用他们行业术语就是风险控制是其持续做大做强并且盈利的核心。
    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完全可以看好P2P公司,从宏观角度来讲,这波平台的浪潮是现代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借贷过程所遇到的征信困难,也就是作为借款人最担心的事情——借款人的信用、本金、利息如何保障的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迅速的化解和缩小到忽略不计。
    比如:lendingclub用FairIsaac公司的出具 fico信用分数评测工具来向投资者提供借款人的信用评分,中国的P2P公司则是用小额贷款公司去摸底,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来承保做风险控制。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去摸底来前端控制坏账;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风险准备金来后端做坏账出现抹平。
    说到现在不知道我讲明白了没。。。。。。要相信科技,科技让经济加速步入更美好的生活状态、加速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互联网发展初期连接起了人与信息(百度、谷歌)、人与人(QQ、微信、陌陌、Facebook、whatsapp)、人与商品(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亚马逊、ebay),现在则开始攻城拔寨,要链接人与服务(58同城、美团网、大众点评、groupon)并颠覆传统资产闲置的地方,要盘活房子、车子和金钱(人人贷、有利网、airbnb、uber、易到用车、滴滴打车、lendingclub),让资产利用效率大大提升。
    就像知友 @诗一 在uber的提问 既然美国几乎人人有车,为什么租车的那么多,Uber 发展那么迅速?“其实最深层的,Uber也好,易到也好,或者是Airbnb和Feastly,打破了现有的物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概念,创造了更多的共享、分享、交换和交流。互联网使这样的分享逐渐变为可能。互联网提供了连接、各种碎片化、分解,再重新组合,这是我看到最有意义的地方了。至于有同学评论说这种商业模式不可行,我觉得凡事都是演变进展的,基础设施和科技的支持也是在不断提升。20年前想Amazon也会觉得不可能。处在目前的阶段,这个方向,或者说这个概念是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吧。”

    三、三家公司最新融资和估值情况(飞机租赁进入门槛太高暂不做解释)
    首先,这里留个作业,国内的共享房子、车子和现金的公司和融资金额,大家去查一下。

    2.1、Airbnb
    Airbnb确认再融资4.75亿美元 估值百亿
    ,Airbnb完成一笔金额为 4.5 亿美元的融资,其在资本市场的身价达到 100 亿美元。
    2.2、Uber
    打车软件Uber新募资12亿美元 估值超170亿美元
    ,Uber新募资12亿美元,估值达182亿美元。
    2.3、Lendingclub
    美P2P网站Lending Club提交上市文件 拟融资5亿美元
    ,Lending Club提交上市文件,拟融资5亿美元,目前估值近40亿美元。

    四、平台价值和估值
    讲到这里,我要提一个问题:为什么租房子、租车子和出租现金收利息的平台,估值最高的是车子,为什么不是房子,不是票子?
    按理来说钱的流动带来的价值更高,房子的客单价中等,车子是小额交易,,,,怎么刚好相反起来了?这个我想可以从市场前景、运营特性等方面去简要分析:
    4.1、车子:首先,Uber是365天*24小时*200多个国家运转,Uber几乎目前来看可以毫无天花板的生存(国家如果不限制这种另类出租车营运的话),其次,小额多频次乘客转账到Uber平台,司机则不一定立刻提现,小额多次收费的频率高,资金沉淀就是活生生的现金流啊,如果再像支付宝一样可以对接货币基金余额宝神马的还可以二次抽取佣金。
    4.2、房子:租金是以次数、天数结算,租一次可能1天,可能好几天,需要预付押金,住完结算。
    4.3、票子:首先,虽然拥有现金的土豪的借出方超级多且每天不差钱,但资金借入者的需求不一定那么高频和强烈,网上借贷大多几万块,12—36个月的期限还钱后再借不借?从频率上来说可能不如人家前两个高;其次,传统的融资平台也相对发达,人家也有存在的价值并且可以转型,网贷平台只是现有融资方式的补充,用互联网开创了一个新的融资方式:个人债而已。最后,有利网等目前只能做信息平台,不像Uber、Airbnb可以沉淀资金,为什么?因为有个国家法律叫它是非法集资!!!

  3. 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说道:

    国内分享经济的实践应该是始于2012年,但涉足的领域比较集中在住宿和租车,且总体发展较慢,这可能受限于国内制度、国民开放水平和诚信制度,例如专车被政府叫停(#制度限制),途家等平台出现大量公寓酒店和商家的进驻(#国民观念,对非商家不信任),让分享经济在中国变味。

    除了住宿和租车领域,国内还出现了不少细分领域的共享经济平台,如主打时间共享(任务型)—快应,爱鲜蜂和街区,主打能力共享—大侠有空等。但这些应用暂时不愠不火,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由于国内信用机制的不健全,一方面政府对分享经济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国民对陌生人有一定的防备心态;第二,分享经济的概念只有少部分人了解,而且国内的分享模式都是商家与个人混杂,对分享经济的感知难;第三,正如前面提到的,现在很多打着分享经济牌子的平台,其实没有真正体现分享经济的价值,更多的还是依靠商家和第三方,变味为往资本倾斜而不是分享的体验和平台的机制。

    最后预言:不管中国有多少政治的阻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需求方、监管方、运营方逐渐磨合协调, 2015年分享经济势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所谓人人经济,共享经济,其实很多都是扯淡的,人人共享的前提是两个,第一,低门槛,如开车,脑残都会的事情,专业很强,门槛很高的事情,你人人不了,你想下,人人当医生,你敢不敢去看?第二,高频,吃穿住行等等,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你一年都用不了几次的事情,你并不介意成本,反倒宁愿花点钱,去享受专业服务。别啥事,都一窝蜂,死哪里去都不知道。。这里有个例外是airbnb,那不是高频,但是他相对可标准化,同时成本低~

    看一下UBER和滴滴在中国的发展,在看以下Airbnb在国内的情况,我有以下的一些感受。

    首先共享经济的原本概念我就不多解释了,里面需要有几个必要条件:

    1.富裕的资源(拥有者愿意分享)

    2.高效的共享系统

    3.人和人之间的信任

    在美国或者其他欧美地区,1和3是已经有了的元素,5年前或者10年前没有共享经济的概念是因为互联网没有成熟起来,还没有承载2的基础。当然后来我们都知道了,有了Airbnb和Uber。其实他们做的并不是新鲜的事情,分享交通工具和住所是人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只不过这么大规模,高效率的行为离不开高效的共享系统,也就是Uber和Airbnb等所建立的。

    然后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情况。

    租车

    Uber和滴滴在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由最初的early adopter发展到early majority甚至是更大的范围。随之发展起来的是一批职业的专车司机,有专门的公司租荣威550和比亚迪秦给这些司机,一个月6000块钱租金,因为滴滴每周做够一定单数(好像是90单上下)有1000块钱的奖励,这些司机才能够在6000块租金的基础上还能挣到客观的收入。这样的模式俨然已经不是共享经济了。至少这一部分并不属于闲置的社会资源。

    具体的比例我不清楚,但是从消费者使用的角度看,大约有60%的司机是全职的司机(专门租车当专车用的),这个数据带有一定的偏见,因为和打车的区域有关系。仅供参考。

    从这里也能看到国内就业的一些问题,让开专车从一个共享经济下的衍生品变成了一个全职工作。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人专门来做专车司机,我们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打不着车,需求太大满足不了,或者说并没有足够的人愿意分享自己的富裕的资源(当然这里还有监管的问题)。

    所以总结来看,在租车这个市场,我们缺少的是1.富裕的资源(拥有者愿意分享)

    租房

    然后再说一下Airbnb,我个人在过去接近两个月时间都是用的Airbnb在短租,简单的说就是体验比较差。这么说的原因是中间刚巧有机会去东京体验了一下Airbnb,加上之前在欧洲Airbnb的经历,这些经历和在上海的Airbnb形成了一些对比。上海很多Airbnb本身是蛮不错的房子,但是由于维护的太差(或者说根本没有在用心维护),以至于住的体验很不好。同样价格甚至是更便宜的房子在东京的Airbnb上则是非常非常干净的。

    不过在上海还是遇到了一些很好的房东,把房子打理的也非常好。

    我想这里缺乏的是3.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我们期待别人出租的房子是被精心维护过的空间,但是实际情况是房东根本就不在意。

    我这里讲的可能更多是从一个用户的角度的分析,没有客观的数据。但总体上讲,中国有中国特殊的环境,共享经济的落地必然需要经过一个接地气的过程,我们可以质疑可以排斥,但最后形成了什么状态也都是和这里的人息息相关的。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共享经济是否在中国落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mix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共享经济迸发出来巨大的价值的原因包括:社会商业模式的重构,原有的社会商业基本架构的组成方式是个人和公司,个人向公司或机构提供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公司这种制度的存在是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它存在300多历史中,也极大地推动了这个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企业化的加深,公司的变大、变多,公司这种制度也不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已经造成了阻碍。更好更先进的组织形式是平台和个人,平台发布任务,个人通过平台完成任务,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共享经济在我国落地的几种形态,
    1.出行的共享
    国内出行领域的科技公司典型代表企业就是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两家公司均是超级独角兽。滴滴出行成立才三年多,根据网易科技公布最新数据,其估值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可谓是国内成长最快的科技公司,覆盖领域从打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和试驾等等,整个2015年的订单总量高达14.3亿,接近整个美国出租车订单总量的近两倍。
    整个出行领域的想象空间特别大,是个万亿级别的超大市场,Uber的600多亿美元的估值(数据来源于澎湃新闻)更是让滴滴出行在国际投资者心目中形象清晰,也很被看好。
    2.知识经验的共享
    典型企业是知乎、厅客。知乎是个知识的共享社区,为大家提供了很完善的知识共享体制,不论是科技领域、人文、汽车和军事等等各个领域,都有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大家提供专业的解答。平台上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的高管、法律专家、汽车达人和军事爱好者,为C端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而厅客则是偏重于为自由职业者和在职者的第二份工作提供服务,为大家连接的人与人的服务。服务模式也是偏重于C2C,一端做连接客户的C,这个C是连接消费者,另外一端是连接自由职业者或者半自由职业者,公司本身是做平台,通过将平台做大做强而盈利,并不采取抽成。平台上比较酷炫的服务者包括:占星师、心理咨询师、设计师和自由撰稿人等等。
    3.房屋的共享
    房屋的共享领域国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巨头,有爱日租、途家、住百家、小猪短租、蚂蚁短租等数家创业公司,国际上的公司中Airbnd估值已经超过了250亿美元。以途家为例,更加偏重于高端的房屋共享短租,其公司估值仅达到10亿美元,和Airbnb的相比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按照市场的估值而言,在房屋共享领域,Airbnb的估值已经是超级独角兽,而国内房屋共享领域也将释放出更多更大的空间,国内房屋共享领域产生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公司也只是时间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创业公司如何找到适合我们的国情的模式,并快速长大,这才是未来的关键。

    4.快递的共享
    快递的共享也是刚起步不久,仍在发展的早期,案例:达达快递。达达的成长速度有点吓人,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其主要的产品功能是物流的短程众包共享,将物流信息发放在平台上,物流人员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接单完成配送服务。
    物流任务的共享,解决的是急发性物流需求,如果全部采用自营配送成本是很高的。C2C的模式是未来的趋势,也能释放出更大的社会势能。而DST的领投,也让这家公司具有了下一步爆发的标志。
    5.硬件服务的共享
    服务器硬件的共享最为典型,就是云服务,国际企业中有AWS、微软云,国内企业典型企业包括阿里云、华为云以及规模比较小的UCloud和金山云等等。基于硬件服务的共享也是成长飞快的一个领域,阿里云的数据实现了2015年二、三、四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速超过100%,成长空间巨大,其中2015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已经高达8.19亿元.
    云计算的市场的持续火爆,阿里云从阿里巴巴独立出来成长为下一个超级独角兽,接过蚂蚁金服的担子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共享经济在中国究竟是不是伪命题?

    利益相关:在一家互联网宠物寄养公司上班,打的就是共享经济旗号。

    首先说说自己,我在一家宠物寄养平台公司上班,具体的商业模式简短地说一下:就是在用户出差旅游或者紧急情况下,家里养的宠物没人能照顾,这时的选择要么是放亲戚朋友,要么放宠物店——但是亲戚朋友那放多了总是拜托人家会不好意思,放在宠物店则都是关在笼子里而且并不会每天帮你遛。寄养平台进而诞生,另一个家里有地方的宠物用户注册并申请成为平台的寄养家庭,通过一系列的审核后就可以接单了。这样,原来需要寄养的用户就可以把宠物放到寄养家庭里,寄养家庭基本目前都是养宠爱好者,每天都能帮你遛,并且会每天发送小视频和照片给你。

    至少我在宠物展会上都是这么去催眠一些新用户的,告诉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共享经济的平台来赚外快,甚至家里如果有全职家庭主妇,退休老人,可以让他们在业余时间还做点事。

    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1.懒人经济的逆命题:
    所有忽悠人的商业模式都是看上去挺美,实际上呢?实体宠物店仍然有家庭寄养不可替代的优势——方便快捷。如果我要把我家里的狗带到寄养家庭那边,我得做几步操作①在App里找到合适的寄养家庭(挑选);②与寄养家庭进行交流,问问他们能不能接单,宠物的品种和性别对他们来说会不会麻烦(沟通);③沟通失败的话,需要换一家。沟通成功的话,需要带上自己宠物的用品,包括食盆、食物、玩具等等,然后送狗狗过去。(接送);④时时保持联系,包括每天更新的照片小视频,或者是突发情况的处理。(寄养中);⑤寄养结束后,需要接回宠物。(接回)
    最简单的就是这5步,并且还不算上因为纠纷导致的申诉。
    而如果我想寄养在宠物店,则只需要①找到家附近的宠物店;②带上食物食盆等用品;③带到宠物店;④寄养中,保持联系;⑤寄养结束。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有本土的寄养平台(rover、dogvacay),为什么他们能做大,因为在美国,宠物店的密度非常之小,而对于中国来说,基本上小区附近就一定会有1+家宠物店。

    因此这就是懒人经济的逆命题,每次要寄养,都要花时间找家庭,沟通沟通再沟通。如果我急着出差旅游,宠物店会是更好的选择。

    反观其他的共享经济:
    目前滴滴快车专车和优步已经不是共享经济的范畴内,共享经济主打的就是一个『闲置资源的共享』,而目前的打车平台已经是专职打车司机的天下,除了顺风车还是在范畴内。而顺风车用户数量也在锐减,第一是没必要为了省几块钱和人拼车,二是接单的车也少,因为顺风车要花费较多的沟通成本。

    Airbnb在中国不愠不火,我觉得也是因为沟通成本大,对于住得起airbnb的人来说,在国内快捷酒店和品牌酒店的受众会比民宿类的大,因为价格几乎没差别,在同等价格下,要花费沟通成本和『有可能有风险的住宿服务』,大家还是会望而却步。

    总而言之一句话,共享经济,麻烦!

    2.非同质化服务的标准化
    这句话有点拗口。
    打车给我们带来的服务,是一种同质化的服务,就是把你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去,非标准化的部分只是车辆的舒适度,司机的驾驶技术,司机的健谈程度等等。
    住宿所带来的服务,算是一种同质化的服务,就是过夜。非标准化的部分就是店家的装潢,房间别出心裁的亮点等等。
    而对于宠物寄养来说,寄养家庭的素质高度就是非标准化的部分了。高素质的寄养家庭,会帮宠物洗澡,陪宠物玩,带宠物遛圈。这部分服务能不能同质化,而且应该不应该同质化?众口难调。有些用户觉得我不需要寄养家庭多用心,只要我出差旅游回来把宠物安安全全还给我就好。

    中国国情导致国民被教育的过于厉害,大家就觉得全中国的麦当劳里的巨无霸都应该是同一种味道。对于非标准化的服务,要求几乎没有——设想一下,你打个滴滴专车快车,你会从上车主动和司机攀谈吗?住个快捷酒店,你会在意厕所的马桶坐的舒不舒服吗?

    3.资本遇冷。
    滴滴的火爆打响了共享经济的旗号,但是据我所知,还真没几家投资机构烧的起当年滴滴的补贴那么多钱。国内目前也兴起了好多共享经济的平台,比如短租的,比如租单车的。但是共享经济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便宜,通过物价战来诱导大众尝试新的非标准化服务,等到大众习惯并且熟悉这种新型的服务,并且这个服务是带来便利和舒适的,那这时就可以恢复原价。
    而目前有几家公司敢这么烧呢?我常和朋友说,如果有投资机构愿意投,并且烧钱发补贴,宠物寄养也绝对能火。

    综上,共享经济在中国来说,我觉得算是一个伪命题,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4. 会说话的图灵机说道:

    啊?一脸懵逼了?没事,听我接下来的介绍。

    什么是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内容分发网络,比如视频行业的CDN业务会把视频源文件投递到离你家最近的核心节点甚至边缘节点,不用再经由接入网、城域网、省干网和国干网去访问内容所在的遥远的运营商骨干机房里的服务器,所以除了运营商用自己的骨干网连接用户,越来越多的专业CDN公司充当起了内容的搬运工,减缓对网络的压力和对用户的带宽要求。

    什么是“共享经济”模式的CDN?
    谈到这个,就必须要说快播了。在快播事情以前,快播的“共享经济+P2P”CDN——流量矿石,凭借着自身产品的特点,迅速成为互联网的明星产品。据了解,当时只要登录流量矿石客户端进行挖矿,一个月的收益轻松上万。归根到底,快播当时的业务量太大了,比QQ还要火,当时的用户赚钱赚到笑了。如今,快播事件后,快播流量矿石变成了云帆流量矿石。

    “共享经济”模式的CDN,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机器用作节点机器,我们的机器可以是电脑或者服务器等等。流量矿石就是通过租用我们的机器,利用我们的闲置资源进行跑业务,并对我们进行金钱上的奖励。

    CDN能做什么?
    CDN主要应用于网络加速,具体表现为视频加速等等。

    快播流量矿石已变成云帆流量矿石,流量矿石租用我们的机器收集的CDN提供给云帆加速。云帆加速的服务企业有浙江卫视新蓝网、江苏卫视、PPTV、南方新媒体、战旗、360 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

    有了CDN,看视频的时候就是快很多,大大减少卡顿问题的发生,提升用户体验。没发现在浙江卫视新蓝网看《中国新歌声》很顺畅吗?这就是CDN的神奇作用了。

    CDN的前景?
    长远的暂时不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类视频应用、产品的迸发,尤其是直播市场的火爆,造成了CDN市场的火爆,CDN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的国内CDN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元,预计明年突破70亿元。

    希望通过我对“共享经济”CDN的介绍,大家能对“共享经济”CDN有一个认识。

    2015 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 19560 亿元(其中交易额18100 亿元,融资额 1460 亿元),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领域。
    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 5000 万人左右(其中平台型企业员工数约 500 万人),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 5.5%。
    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 5 亿人。

    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 40%左右,到 2020 年分享经济规模占 GDP 比重将达到 10%以上。
    未来十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 5-10 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

    这个不叫落地什么才叫落地?关键是怎么从中分得一点份额。
    我们iworku是立足于外贸企业的服务分享,就是想通过平台把中国外和国内的用户、企业整合起来共享所有人力资源。

    共享经济现在是不成熟的,也不确定什么时候成熟,现在是伪命题。
    共享经济能带来多大的社会价值很难估算,这个的核心是有多少比例的社会资源可以被共享,这个数据现在看很少。

    但是滴滴类的模型更加有价值的参考点在于组织结构的革新,这种革新降低了管理和沟通成本,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共享经济」无法在中国真正落地,所以不看好一切国人的山寨「共享经济」。

    中国社会,几乎已经丧失了互相信任,连亲戚朋友都不太互相信任,陌生人之间的「资源共享」真的能长久?真的能发展?

    不过是因为大家还比较新鲜罢了。

    为什么国人对「共享经济」突然很兴奋?因为熟人之间的强链接(微商)、交易对手之间的中链接(电商),已经被看得很清楚,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各种互坑手段的部署与预防弄得交易双方很累。

    而陌生人之间的弱链接(共享经济),大家还以为会是净土——会是「世外桃源」。不再受满世界找规则漏洞、急功近利的国人秉性的影响。

    太年轻、太天真。

    很快,一年后、两年后,「共享经济」的「生财之道」和「被坑故事」,又会源源不断的出来。

    重建社会互信,绝对不是从弱链接入手,应该在存量制度中想办法。

    另外:
    在任何领域,流行概念都是值得谨慎的。

    Airbnb和Uber都是在共享经济领域上发展势头很猛的公司。
    但两者在入华的姿态上,Airbnb比Uber要低调的多。

    非常喜欢Airbnb这家公司以及他的产品,所以经常关注他们的招聘页面。
    Airbnb中国办公室成立两年来,招聘的职位大多在:市场、法律、运营。
    相关问题:Airbnb 是否有打算在中国成立办公室? – Airbnb

    这一次,Airbnb不仅在官网新增了研发的职位信息,同时在开启了校园招聘,接下来的两个月将在清华、北大、上海交大进行校园宣讲。这实实在在传递给我们一个信号——Airbnb来了!

    想想就在不到一个月前,李开复在对媒体的回应中表示:Airbnb成功打开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为零(指不可能复制苹果,或是Airbnb本地市场那样的成功)。Airbnb的中国区招聘,也算是表明了要在中国大干一场的信心。
    相关阅读:
    李开复彭博采访:中美科技公司互相跨国发展时切忌单干

    开复老师在访谈中提到外国企业在中国难以发展,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以及用户习惯。近些年Airbnb似乎也在这些方面一直努力着——最初Airbnb通过和穷游网合作的方式迅速打开市场,着重发力境外游的旅行居住,扩大影响力;接下来Airbnb和支付宝进行合作,解决了一直困扰用户的只能使用外币卡支付问题。就在当前招聘这些职位中,也提到了微信联合登录、支付的问题,都是着力去迎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但Airbnb开始拓展中国研发团队的目的,肯定不仅仅止于为了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优化产品。
    个人觉得可以想象的有如下几点——
    1、改善中国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上所述,优化成更贴合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的UE。
    2、配合市场团队进行活动研发
    Airbnb和Uber一样有着很有创新力的营销团队,研发可能会负责一些营销想法的系统落地。
    3、拓展中国的商旅市场
    商旅市场在中国动作不大,可能要拓展了。也许会和一些平台进行对接。
    4、为Airbnb输送中国人才
    在中国发现并保留人才,说不定就将人才输送到美国总部。
    5、做点新东西
    既然招了苹果、安卓的研发,我们可以期待做一些新东西!自从前年看了Airbnb全新标志Belo的发布会,我觉得Airbnb就不仅限于在旅行中带来一个住宿的地方,而是创造一个共享的大社区。相信Airbnb会有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带给我们,比如一直被提到的旅行服务。

    相信和期待Airbnb给我们带来更多。
    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也会将我的简历投给Airbnb。
    作为一名普通的国内房东,感觉重点不是Airbnb能不能做好,而是看国内竞争对手猛不猛烈了。
    比如滴滴打车这种已经成为现象级的Uber的国内竞品,才是国外原版的根本敌人,但目前民宿领域,各家国产平台都势力单薄,没有一家“现象级”的水平。

    用到目前为止,我全平台铺开,接单率依然是Airbnb最高90%以上,其次是零散不同的国内平台。我问过稀有的国内平台的房客为何不选择Airbnb,回答说,觉得“Airbnb服务费太高了,国内便宜”

    听完我很不解,Airbnb服务费3%(后期纠正:3%是房东服务费非房客服务费),国内除了沙发旅行免服务费以外,清一色10%,怎么会反而贵?综合思考客流量等各方面因素,我感觉房客只是通过总价来估算所谓“服务费”,所以其实是Airbnb房东把价格设置得更高,也就是把利润率提高了。市场是很现实的,敢提高利润肯定是有自信才这么做。这个“现实的市场”就是说Airbnb有隐形的价值,抬高着价格。

    这个隐形的价值,就是Airbnb有自信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在我看来具体是:

    1、全球原版平台,整体最正规,统一性强,全世界通用,很多游客是世界游客,是有用户粘性的
    2、国外游客如果有Airbnb就必选Airbnb而不是国内软件,在国内软件上接到老外的单几乎是不可能的,语言问题就是一大障碍,目前也没什么国产软件能在老外视野中立足,跟微信(we-chat)是远远比不上的
    3、Airbnb主导房东和房客平等,有着重要的“互相评价”的系统支撑,而国内平台趋利为上,放低了房东的地位,很多是不能评价房客的,或者评价系统跟淘宝一样,对买家的评价形同虚设。这可能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国情,但所谓“国情”真的就能永胜吗?如果要把民宿消费化,那么平等的共享经济不就反而成了稀有珍贵之物了?

    国民素质在进步,新的诉求一定也会相应提升。民宿本身就是在打破传统的僵硬消费。平等共享经济的路是民宿的根本目标,消费化肯定是走偏的。

    当然众所周知,中国永远是特殊的,国外消费者在国内毕竟不是主流,能够把握住主流,恐怕才是最后的赢家。Airbnb能不能把握住主流立足中国,我觉得其实不是看Airbnb的实力了,而是看国内那几个目前的小平台,有没有一家势力雄壮到最大,本土化最好了。但至少目前来看,国内民宿平台一个个都差强人意。而一旦出现了滴滴、百度、微信那样的“现象级”产品,我也不会再看好Airbnb在国内的命运。

    外资实力从来不是问题,因为实力强的,反正也都一个个牺牲了,从他们自身的角度讲,要么是死于不了解中国用户,要么是死于搞不定中国政府

  5. 赵小白说道:

    比如与高频特性直接相关的可能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同等客单价情况下市场会更大,另一个是在同等客户获取成本和黏性情况下,由于高频/重复购买,使得营销/客户获取的成本占客户生命周期收入(CLV)的比例较低。表现在整个公司也就是利润相对会更高。

    Air BnB虽然不高频,但是客单价还是比较高的,针对的人群广阔,市场也非常非常大。而且本身有网络效应,到现在这个规模以后已经多多少少垄断了供给端,也不用太担心降低获取用户成本这种事儿了。

    媒体或者投资人当然是喜欢有一些看似比较正确的“点",和投资哲学,讲起来比较有亮点,也比较像干货。但大家也明白,没什么是能一概而论的。

    就是竞争。假设在欧美有几十家类似airbnb的平台,在长时间内不断的用完全同样的商业模式在疯狂烧钱和无序竞争。我想对于一个低频的交易平台来说,日子也很难做作,因为供应和需求两端都不稳定,获取房东和房客成本都会居高不下。而airbnb经过早期较长的J Curve之后,2012年才开始爆发性的增长,原来积累的很多东西,例如:评价体系,内容等,都成为了较为坚实的壁垒,也把很多竞争对手堵在了外面。这样,才使得airbnb 成为酒店之外几乎唯一的选择,也就无所谓高频还是低频了。

    说到刚需就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词的来源,直觉上一般人会认为刚需这个词是一个经济学词汇,但笔者浅陋,翻遍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并没有看到刚性需求这个词,而只有“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和“缺乏需求价格弹性”两个词(需求价格弹性指当一种物品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变动的大小,富有说明其变动大,缺乏说明其变动小)。
    百度百科对于刚性需求的解释是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维基百科同样没有这个词),这个解释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概念有些相似。因此我怀疑刚性需求这个词是国内砖家们由“缺乏需求价格弹性”这个词“演化”出来的。

    那么以这个概念来评判互联网产品是否合适呢?显然是不合适的,适用这个词的产品一般是需要购买的,但互联网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则是免费的(不包括增值服务),比如微信,它并不存在价格高低引起网民购买量增减的问题。
    互联网产品普遍不适用经济学上的“缺乏需求价格弹性”概念,根据互联网各界人士对于此问题的讨论,如上文提到的文章,可以推测人们口中互联网产品中的刚性需求指的是人的强需求、本质需求,这个需求是无法消灭的。

    我认为按照笔者推断的刚需意思,airbnb是刚需,追寻低价的旅行房源这个需求是本质需求,是无法消灭的。

    个人觉得,一款O2O应用要想成功,必然是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价值,而一款真正有价值的O2O应用,不仅能让用户的线下体验更好,甚至还能提高用户消费线下体验的频次。比如Uber,它最大的价值是充分利用闲散、离散的社会资源(私家车空闲的时间、空闲的座位)的同时,还为打车用户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专车体验,用户打车的成本降低了,在某些情况下,打车的频次也会提升。所以刚需和高频其实是随着你O2O应用提供的价值改变而变化的。我们在讨论O2O的刚需和高频时,考虑的是一个O2O商业模式的对消费端用户的粘性,而Airbnb不仅仅拥有产品消费端用户,还有庞大的产品生产端用户,即:用户分旅客和房东两个部分。

    诚然,旅客出行时可以选择酒店青旅,民宿不是刚需,但Airbnb的关键竞争力在于为房产余量者提供了共享住房的平台。

    与旅客端不同,从房东端看,对于有房产余量者,共享闲置住房以赚外快、广交朋友,这是难以替代的客观需求。

    Airbnb为这些房东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其商业模型与Uber,滴滴,淘宝等都是相似的:

    Uber和滴滴是共享出行(有私家车的可以成为司机)
    淘宝是共享渠道和见解(有好的货源、好的供货渠道,好的买手见解,你的私家小店就可能成功)

    这些模式的成功都不是内容消费者(Uber乘客,淘宝买家和Airbnb旅客)单方面的需求支持就可以做起来的,而是由内容消费者和内容生产者(Uber司机、淘宝卖家和Airbnb房东)共同实现。

    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房东出租房间的损失<获得的租金+收获的朋友和见识),房东就会不断产生,当民宿能以较低价格为游客提供常规酒店不能提供的服务时,游客就会向民宿流动。
    这就是这种平台能做起来的关键。

    “Airbnb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平台能成功本质就是
    市场上一方面有很多空闲的房间,另一方面有很多旅游或者是商务出差的人,那么空闲的资源和用户的需求被Airbnb有效地联系在了一起,解决了市场上两方用户的痛点。”

    个人认为中国的O2O,只是零售服务业还在初级阶段:信息化层面。
    就好像IT这块,做了那么多年的企业信息化还只是刚开始,包括美团做了这么多年的团购,很多餐厅的管理系统都还没完善,甚至大部分还没有信息系统。

    所以后期的中国很多的机会应该在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的方面,大有可为。

    一般来说做O2O行业,找切入点要看是否满足三个条件: 1、高频次 2、刚需 3、解决用户痛点。Airbnb不同于Uber那样高频、刚需,但它颠覆了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模式,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住宿体验,解决了旅行中的痛点,快速的发展起来。因此,高频刚需并不是O2O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解决用户痛点,提供更优质的体验的O2O都有可能成功。
    下面来谈一谈Airbnb的独特之处:
    ● 提供不同层次的住宿环境
    Airbnb 将房屋分成了“价格实惠”、“居家体验”、“特色奇居”、“融入当地”四类产品,无论你是想找价值实惠的公寓,还是奢华的别墅、海景房,都能在Airbnb上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款。
    ●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诉求
    人们对旅行的需求越来越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千篇一律的标准化酒店人们已经厌倦了,每个人都渴望个性化、有创意的旅行方式,而Airbnb提供的住宿风格迥异,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冰屋、树屋、古堡,千奇百怪的各式住宿满足你独特的个性需求。
    ● 独特的社交体验
    住进当地民居,会产生一种代入感,有一种家的感觉,更好的了解当地特色和本土文化还可以和房东交上朋友,像当地人一样旅行,感受异地的风土人情,这比走马观花的旅行精彩的多,这样的旅途才会留下更多难忘的回忆,也会让人们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惊喜。
    PS:Airbnb颠覆了提供标准化服务的酒店行业,开创了新的住宿模式,让住宿生动有趣,个性十足,使每一次旅行都会有无数种可能和惊喜。多样化的住宿环境和优质的住宿体验也会刺激人们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使人们爱上这种住宿方式,Airbnb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高频刚需之外还有两个条件,物美利高。Airbnb就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这个网站和房子美的要死,比瑞丽杂志和华夏地理都要好看,逛一逛就够高频了,何须非要出行才用,这是物美。里面的房东出租自己房子,拿的是高纯利,房东也是他们的用户,自然也满足高频了。

    1,高频。看对于谁,对于单个旅游者来说,半年一年用一次Airbnb,确实不高频。但是对于Airbnb的房源来说,今天来了张三,明天送走李四,利用频次就高了。有人说即使对于房源来说,利用频次也没有酒店房间高呀。没错,不过Airbnb的房主绝大部分不靠出租房间来谋生,酒店要靠这个生存啊。

    2,刚需。刚需无非是说对于某种需求的渴望程度比较强烈而已。对于现代人来说,早过了追求吃饱穿暖的时代,当苦逼的工作了几个月,半年,一年之后,有了个假期,这时候出去旅个游的需求就无比强烈,可以说是刚需了。

    我觉得Airbnb最大一个特点是:有意思!
    对房主,对客人都有意思。
    在Airbnb上的房主,大部分是把闲置的房子共享出来,认识陌生人,交朋友,顺便挣点钱。挣钱并不是第一需求,社交才是。对房主来说,足不出户能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很有意思。

    对于旅行者来说,住够了千篇一律,冷冰冰的酒店,可以住到别人家里去,多有意思啊。各种位置,风格迥异的房子随便我挑选,还能交朋友,体验太棒了有木有。

    只要一家公司成功了,咱们就能找出无数的理由去推翻当年质疑它时的理由。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