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易代理CEO因病离职修养的消息被各媒体纷纷报道,在google和百度等搜索网站上发现也已经被很多网站转载,如此热闹的变动再次出现在网易,此次网易高曾变动与2001年网易CFO离开如出一辙。然而两次高层振荡的内情,在网易内部的大部分老员工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近日,一位“老网易”透露内情。
当年CFO离职其实并非身体原因
1999年,何海文加盟网易,任CFO之职。何海文的贝尔斯登银行背景,让当时急于把上市的丁磊顶礼膜拜,处处俯首称臣。 网易当时内部很多人开始私底下议论到底谁是真正的老板。网易上市的时候,已经被控制和架空的丁磊只捞到一个联合首席技术官的虚衔,而这时候的网易,何海文成了事实上的老板。
1994到1999在贝尔斯登公司投资银行部工作;
1999到2001年担任网易公司的首席财务官CFO;
从2005到2011担任快钱公司顾问兼高级副总裁;
2011年起担任百度战略顾问。
2000年,何海文开始清除网易原来的团队。何海文在网易并不孤独,她丈夫关国光比她提前一个月加盟网易任企业发展总监,随后加盟的副总马小文也跟何海文有着不寻常的关系,这三人帮开始在财务、BD、市场等主要业务线控制网易。由于上市有功,加上本身强势的性格,何海文在网易的内部和外部基本取代了年轻的丁磊。然而何海文帮的强势却引起了后来加盟网易的CEO黎景辉和COO陈素珍的不满,何海文和陈素珍经常大吵,于是网易内部展开了2个派系的激烈斗争,而这两个派系的人似乎都视丁磊为无物。 就在2000年下半年,网易一部分知情者开始议论何海文的裙带关系通过对外合作的形式洗钱。这些话传到了丁磊的耳朵里。于是,2001年1月份,何海文称因身体原因辞职,几天后,关国光辞职,随后马小文离职。何海文团队彻底离开。
此次孙德棣病退源于人事斗争
就在这不久,网易审计发现何海文2000年曾经虚报430万美元收入,顺势,丁磊让CEO黎景辉和COO陈素珍离开网易。两大帮派各打50大板以后,丁磊重新做上老板的位子,然而430万美元的假帐让他不得不面临网易停牌的问题,这时候,同样有贝尔斯登背景的孙德棣发挥了作用。
网易被摘牌之后,作为网易个人投资股东的孙德棣开始在华尔街游说,并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请来了财务总监 ,帮助网易复牌。就在黎景辉正式离开网易以后,2001年9月份,孙德棣作上了代理CEO的位置。丁磊也开始安心在广州经营广州部分。于是,网易的人事、财务、销售、市场等部门在北京的孙德棣麾下,技术、内容、游戏在广州丁磊的麾下。
这种格局到了2003年,北京网易和广州网易到了互为诸侯,相互牵制的地步。北京网易让丁磊泼水不进,而是由孙德棣和CFO李延斌控制,事实是网易的高层又开始形成了2大帮派,丁磊开始与孙德棣斗法。吃一堑长一智的丁磊开始就留了一手,一直没有把孙德棣扶正。碍于孙德棣复牌有功,也就是孙德棣帮助丁磊成了今天的中国首富,孙德棣一直做到2004年。
2003年,北京的短信业务已经已经占到了网易总收入的40%,而这大部分资源大部分在北京,这让曾经受伤的丁磊多了一份机警,于是在2004年初,丁磊把自己的亲信,公司执行董事董瑞豹掌控短信业务,清洗掉了孙德棣德亲信。
就在2004年初,丁磊准备大刀阔斧的“解放”北京网易的时候,孙德棣“生病”。同样是因为在网易的绝对股份地位,丁磊对短信部门的动作让孙德棣无可奈何。孙德棣不得不选择“病退”。许多原来孙德棣的亲信也受到了牵连……
【来自DoNews 2004/4/20】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南都报系副总裁苟骅离职创业“南友圈”:帮助更多媒体人完成转型
2016年11月10日,网易发布了2016年Q3财报,其中净收入9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45.6%,而同期的百度Q3财报显示总营收首次出现下滑,阿里Q3的净利润也下降59%。当然,百度和阿里的总体市值仍然高于网易,但网易近年来神奇的股价表现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在原因?
网易神奇股价的背后,是怎样独特的创新机制?
网易近5年的神奇股价表现
2016年11月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GITC 2016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上,网易杭州研究院(以下简称网易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回顾了网易自1997年成立以来的创新机制,对外揭示了网易股价保持连续增长的秘密武器,这就是自2006年成立的网易研究院。而网易杭州研究院最新的创新成果,就是2016年9月正式对外发布的网易云。
孵化了云音乐、邮箱等好产品的研究院
众所周知,网易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好,这跟网易一直提倡的产品“匠心”精神息息相关。但在这“匠心”的背后,其实是以网易研究院为基础和核心的一整套创新孵化机制。
网易研究院于2005年开始筹备,2006年正式成立。与其它企业研究院不同的是,网易研究院主要承担了创新业务孵化器职能、网易互联网公共技术平台和技术体系职能,以及为网易互联网应用提供运维保障职能。实际上,在不同的互联网公司,这三大职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承担,但在网易就把业务、平台和后端这三部分全部归到了网易研究院,这让网易研究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互联网产品的一致性。
在创新业务孵化器方面,网易研究院孵化出来的成果有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等教育产品、网易云阅读、博客、相册等产品。汪源说,在过去10年来说,网易研究院先打开了一个很宽的“口子”,随后把创新成果的激励效应不断放大。
2006年网易研究院成立时,就制定了研究院的创新机制也就是创新渠道,核心要点是任何人都能提出创业项目,研究院有一个虚拟评审组织负责评审。如何可以立项,那么项目提出者就能成为项目负责人。在过去10年间,在网易有大量项目是由基层管理者到中层管理者提出的,特别是经理到总监提出的项目最多,因为他们最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
其次是创新的激励机制。早期网易的创业项目立项后可获得资源支持,后来就允许项目成为独立业务实体、独立融资,再后来进一步重视核心技术人员的专利,可以兑换成创新业务子公司的股份,希望以此激发有核心技术实力的专利和技术创新。对于新业务的创新孵化,网易研究院会给3-5年的窗口期,期间也允许外部融资。当然,在3-5年前提出的创业项目还都是以网易内部需求为主,但近两年以来的一些项目则从立项一开始就确立了对外的性质。
再有就是在网易整体公司层面,有一个“联邦制”的不成文运营机制。汪源介绍说,网易内部几大业务部门都相对独立,自主性非常高,也很少会有来自高层的直接干预。因此,在国内所有互联网公司中,网易的事业部是最强、最独立的业务单元。正因为“联邦制”,网易各部门才能维持高效的技术创新水平。
那么,如何看待网易不同业务之间以及不断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呢?“比如手机打开第一屏都是网易的应用,这就是最强的关联性。”汪源说。
网易云是否会成为下一匹黑马?
网易云也是在这样的创新机制下诞生的,目前网易云作为一个整体业务看待,因为强调不同云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与协作性,但类似于七鱼客服云这样独立性强的云服务也有可能单独成立公司。而以网易云目前的七大产品来说,它们之间也可以看成是小联邦制,看哪个产品能先占领市场就会加大投入,并为其它云产品带动流量。
当然,网易云的诞生还是首先源于网易研究院长期的技术积累。网易研究院在10年间涌现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在很多技术研发方向都是早期进入者,或是把某项技术做到业界最佳水平。
其中包括:2006年构建了最基础的海量数据管理平台,包括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分布式检索系统;2007年自主研发了类似于Hadoop的并行计算系统;2008年,研发了针对互联网的高性能MySQL存储引擎,这是在MySQL内核级的研发;2010年,在国内首次用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式解决了网易邮箱反垃圾问题;2012年开始 ,网易研究院开始构建网易的虚拟私有化平台;2015年,95%的网易业务上到了网易私有云平台,整个网易集团业务云化的比例非常高,同时推出了首款云服务网易云信;2016年进一步推出了7大公有云产品。
在2015年,网易决定进入云计算市场,但到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大力推广。网易自己的定位是云产品、知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输出,特别是互联网成功经验体系,是为了帮助用户成为各自领域的优秀者。按照丁磊的话,就是“解放全国千千万万的程序员”。因此,网易云推出的都是PaaS开发者云服务。这与市场上其它云厂商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差异化,例如从用户角度来看阿里云和网易云也是互补的关系。
网易研究院仅有5%的人在从事运维服务工作,这得益于网易云很高的自动化运维水平。汪源介绍说,网易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意提升人均运维效率。2008-2009年,网易研究院完成了第一代自动化运维平台,2013-2014年迭代升级到第二代。网易IT运维特色是完整的分级运维方法论,也就是技术架构与运维级别相对应,做到恰到好处的运维。此外,在运维平台开发上,网易设计了典型运维任务的完成效率,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逐渐集成了运维、HR、协作沟通等功能,把项目管理、业务指标等挂钩考虑,从而达到真正良好的运维效率,这就是第三自动化运维与协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