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利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中国新闻网》,11月12日)
作风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经验告诉我们,作风决定作为、决定形象、决定成败,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
改进作风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但是对一些养尊处优的官员来说,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吃惯了山珍海味如何适应粗茶淡饭,习惯了前呼后拥如何适应轻车简从,习惯了指手划脚如何适应与民同甘苦,因此难免出现一些人因形势所逼,不得不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期待风平浪静过后,依旧我行我素。如此改作风,就难免会被群众质疑,难免会被贴上“作秀”的标签。
改进作风“常态化”,具体来说,就是加强教育常态化,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完善制度建设常态化。在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严峻形势下,应不断强化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干部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建立健全科学完备且操作性强的制度机制,形成靠制度激励约束、靠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重点抓好“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坚决整顿“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之风,坚决整顿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的不良之风,坚决整顿恶意刁难、效能低下的不良之风,坚决整顿慵懒散奢、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不良之风。
要把改进作风当成一场持久战来打,而不是仅仅当作“一阵风”来刮。领导干部改进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勇于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要建立健全弘扬良好作风的机制,政绩考核要有作风标准,干部选拔要有作风导向,做到赏罚分明。要坚持一天不放松地抓,锲而不舍,定期督促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改风结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文/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