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熟人之间的潜规则

我们常常讲的人情面子,主要是指在熟人之间运作。民营企业很多领导总有一个感觉:熟人多了好办事,要用熟人,用熟人可靠。我算了一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熟人实际上也不是都能赚钱的事,不一定用熟人就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另外,熟人通常不会给你个人带来很大利益,相反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成本上的过度支出,收入是递减的。

文|冯仑

再举个例子。你开车违规了,闯红灯了,被警察拦住了,你一看那警察是个熟人,他对你说:「大哥,你怎么在这儿!」你说:「对不起,刚才没看见红灯,打了一个盹儿。」对方说:「没事儿,过去吧。」

这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觉得有面子。为什么?别人闯红灯会被警察拦住了处罚,而这个警察当着别人的面管你叫大哥,按照我们刚才讲的人际关系模型,在第三者面前管你叫大哥,是给你面子。你又有了面子,又省却了50块钱罚款,你今天就很开心。然后你说:「兄弟,没事儿,改天一块儿吃个饭。」他说:「行。」

 《让子弹飞》|只要能在一桌上吃饭,问题好解决

《让子弹飞》|只要能在一桌上吃饭,问题好解决

第二次路过这儿,不是闯红灯,而是拐错弯了,一看又是这哥们儿,这回不道歉了,你说:「又是您当班啊?」对方问:「最近买卖不错,要请客啊!」你说:「行啊,改日喝酒!」又省了50块钱,面子大了去了!但因为觉得麻烦了人家两次,都被拦住又放了,你会找理由请他吃饭,还这个人情。跟警察哥们儿一吃一喝一高兴,花费肯定超过100块钱。警察这会儿觉得很有面子,因为你请他喝酒,而中国人喝酒时要敬酒、要吹捧,他的感觉肯定好得不得了。

俩人关系于是由一般熟人变成亲密熟人,甚至是家人那种,更有面子了。于是,吃完了以后,你多问了一句:「最近弟妹忙什么呢?」警察说:「你这弟妹不争气,一天在家没啥事儿,找工作特别难。要不上你那儿找个活儿干,能开点钱开点钱,别让她在家待着?」你说:「没问题,哥们儿的事儿嘛。」因为你不答应是不给他面子,答应了就是给他面子。于是他又敬你一杯,然后散了。

过两天警察媳妇儿来上班了,怎么开工资呢?按照当下的标准,工资不可能太低。这工资月月都得开,每月至少1000块,还要买保险,加上其他杂支,差不多2000块钱,每个月都得给。上班3个月之后,警察兄弟打电话来了,说:「大哥你那公司咋管的,这么乱!媳妇回来见天跟我说,您好好管管您手下,不能老欺负我媳妇,她不就是没上大学嘛,没上大学也是人。」

《致命人脉》|人情是开路利器,也是自缚的茧

《致命人脉》|人情是开路利器,也是自缚的茧

第二天你上班,被迫变法儿让人都知道她老公跟你是哥们儿。而这时你可能已经不开车,也不可能违章了。同时你也对这位警察媳妇不耐烦了,对警察说:「弟妹在这儿不舒服,干脆让她回家。这样吧,她不用上班,我每月给她开一千二,一年给她发两万四。」

这就是中国人的博弈,你花了钱,一年搭进两万四,还不好意思停这工资;最后钱花出去了,又早晚得罪了哥们儿。但如果当初警察一上来敬礼说罚款50块的时候,你就乖乖给50块,任他扣分,你整天就会闷闷不乐,责备自己不留神,并开始小心驾驶。

回家后媳妇问你为什么不高兴,你告诉她今天开车闯红灯被罚了,老婆就该骂你,说:「你牛什么,你跟警察不是哥们儿,市局又没人,就瞎闯红灯。咱家这点钱不够你罚的。」你会说:「行了,别说了,以后我小心就是了。」从此你就变成好公民,尽量不再违规、不被罚款。

《源代码》|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你还会找熟人帮忙吗?

《源代码》|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你还会找熟人帮忙吗?

我们公司甚至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熟人的太太到公司来上班,后来跟别人跑了。结果这位熟人丈夫打电话来,质问说为什么把媳妇放这儿还被人勾引走了。

和警察媳妇的例子如出一辙,要维持跟这类朋友的面子关系,就要保证他们托付的人开心和平安无事;而任何时候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面子就没了,人的关系归零,回到生人关系,你看合算不合算?

熟人往往能满足你片刻的虚荣心,但会导致你不必要的交往,花了时间、精力,同时又导致你过度的成本支出。有时候为面子支付的成本你是不知道的;只有当你跟警察兄弟掰了的时候;你才知道,为了当时的50块钱,支付了两万多成本,中间搭了这么多扯皮的事,而且弟妹来了以后让公司内部关系变得更复杂。很多的故事证明,熟人关系是超越制度而且破坏制度的。

《纸牌屋》|互相利用的关系,一旦破裂会很危险

《纸牌屋》|互相利用的关系,一旦破裂会很危险

熟人关系是有选择地超越规则,熟人之间有亲疏、有利害,亲密的、利害大的关系超越制度就多一点,疏远的一般关系超越就少一点。熟人越多的地方,越没法遵守制度,结果只能由习惯和传统文化来支配。比如乡村社会,文明制度(法律)是最少的,这时候老爷爷说了算,全部都是熟人与面子关系,最后潜规则占上风。

所以民营企业熟人用得越多,越相信内部熟人关系,制度成本就越高,而且制度会被损害,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建立制度文明。

例如,我们曾让监事会专门对公司内部制度执行情况做过一个定量研究,专门研究哪些制度被执行,哪些制度没被执行。后来发现执行最不好的是报销制度,大概只执行了40%,因为报销是熟人给熟人签字,没有人认真核票,基本上都签了。越是熟的人越不好说不签,因为关系太熟。执行最好的是投资制度,因为投资是董事会定,董事会都是生人,跟经理平时没什么交往,关于投资一定要董事会批准,执行率是100%。

《武士的家用账》|越直接涉及利益的岗位,越纠缠不清

《武士的家用账》|越直接涉及利益的岗位,越纠缠不清

我因此意识到这几乎成为一个规律:熟人多的公司,执行力度就不好。所以万通很早就提出生人原则,建立生人文化,另外还提出了担保制度,也就是说公司不主张用熟人,都用生人,从那以后公司制度执行比原来好很多。

我们现在大多通过猎头公司和网上招聘,公司现在的熟人已经降为不到10%,这在民营企业中已相当少了,不过按我的理想,应该一个都不要,全部都是生人才好。

担保制度是什么?谁要推荐熟人,需要这个推荐人担保;这个熟人犯了错误,推荐人要赔钱;熟人得了奖金推荐人可以跟着分。从公司整体看来,实行了担保制度后,制度执行比原来好很多,坚持生人文化、生人原则有利于提高公司制度化。

《半泽直树》|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时候更直接有效

《半泽直树》|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时候更直接有效

很多民营企业长期不注意这一点,熟人介入最大的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规则最难建立,比如儿子犯了错误,你能把儿子炒了吗?儿媳妇做出纳把钱点错了,你能扣她奖金吗?所以你的规则就虚设了。于是你们家族成员在公司内部全部超越规则,却要求剩下的人都按规则办,那怎么会有凝聚力?

在这方面,我觉得熟人本身超越规则造成制度成本巨大,熟人在一对一博弈当中也是成本巨大,而人们往往浑然不觉这种隐含在面子下面的成本。事实上,当你算清楚以后,会发现生人比熟人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更有利于公司制度化,也更有利于控制组织当中的成本。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林静说道:

    潜规则多半是违法、反道德的。潜规则如果摆到台面上,那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那时候法律就成了一张废纸,贫穷和软弱者就没活路了。

    一个社会如果不能最大限度保障弱者的利益不受侵害,那么……汉末、隋末、唐末、元末、明末……兔子急了还蹬鹰,贫民该暴动了。明规则是正常秩序,而潜规则是罪犯秩序,罪犯只有在有人正常劳动的时候,才有可以偷可以抢的对象,如果大家都潜规则,高级罪犯们也就无利可图了。插队有利可图,是因为别人在排队,人人都不排队,也就无队可插,整体效率最低;偷窃有利,是因为有人诚实劳动创造,人人都靠偷窃谋生,很快物资就会被瓜分殆尽,文明也随之毁灭。

    所以明规则国家的规则,是用来大家和平共处的,而潜规则国家的明规则,是罪犯用来养肥羊

    明规则的存在,不是单纯为了让在行业内竞争的人公平竞争,而是为了保持整个行业的正当,保持这个行业的可信度,为了保住行业外的人生活的可靠性,以及社会的稳定而不是暂时的繁华。潜规则不合理,他的合理性只是被那些渴望成功又不择手段的人拿来忽悠人的说法而已。

    首先,有潜规则就有明规则,我们要知道潜规则为何是“潜规则”,明规则怎么就成了“明规则”?明规则小到等公交车要排队,大到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国家机器的运作,我们要劳动就有《劳动法》,接受教育就有《教育法》,你嫁娶离异就有《婚姻法》,这些都是明规则。那么潜规则是什么?小到女演员要上戏要陪睡,找工作要靠关系,看病要送医生红包,读书要给老师塞钱,大到甚至是官员升迁可以收受贿赂,警察办案要看人下菜。

    我们会发现当潜规则与明规则不相冲突的时候已经是最良性的潜规则,而且这种良性是少数的,绝大多数的潜规则与明规则相冲突,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明规则?不就是为了遏制住潜规则里的那些勾当吗?当潜规则见怪不怪被默认,被接受,甚至被施行,那么还有规则吗?成功本身就成为了规则。你成功了,那么你的一切手段都是可接受的,哪怕他不正当,因为结果使然他也正当了。

    你也可以说如果都是资质平平之辈,那么我用了潜规则,而你没有,那么说明你玩不起,说明你还不牛逼,这没有什么不公平,只是我们手段不同,手段与手段间没有高贵低贱之分。但是有一个前提请不要搞错,那就是你最重要达到的目的,和你的手段是不是匹配?筛选演员,我们要看演技要看形象,选老师,要看教学能力看责任心,然而如果你用潜规则的手段,恰与目的完全不匹配甚至还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手段与手段之间就有可与不可之分。

    你说一个人用了潜规则并不代表不公平,因为你实力不够,又放不开所以你失败,你活该!但是这恰恰又狡猾地用一个最良性的局面躲过了整个潜规则的问题。当潜规则成为秘而不宣可被接受的规则时,就已经没有公平,第一游戏已经没有规则,第二,潜规则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两者实力相当,你用潜规则成功,而是,你们俩人明明实力有差距,但因为你用了潜规则而把别人挤下来,这才是最可怕也或许是最常见的潜规则。
    【比如说一个期刊要发论文,两篇论文,一篇他的作者有硬关系,而另一篇没有却写得比前者好,在实际情况中,通常是先发有关系的,那篇文章或许并没有很好,但只是写得过得去,另一篇我们再等下次发好了,这时候我这篇论文并不是不发啊,只是等下次嘛。但是这时候就有潜规则的另一个问题,它会【上瘾】,我今天可以因为这个通关系给他发论文,明天我就能因为那个人给我塞钱我给他发论文,而那个可怜的被等一等的人,很可能就一直被等下去,下次复下次,下次何其多!因为一本期刊他的发表量是有限的。一旦潜规则他被打开闸口,它就能从在两个实力相当的人中间选潜规则,过渡到从两个实力有差的人当中选潜规则,甚至到最后实力悬殊者也能因为潜规则来评判结果,因为潜规则没有底线,有底线的潜规则还叫潜规则吗?

    这会造成什么结果?就是你整个行业因为部分人的作死而陪葬。当潜规则习以为常,他就和你的行业再也脱不掉关系,他就成为你这个行业的标签,标签是什么?【标签】就是【偏见】!偏见就是中国无学术,国产剧没法看,中国无医德,甚至中国无法治!一个行业不管里面从业的是白的黑的,一律都被贴成黑的,你可以说,黑的就黑的咯,我成功就好了。但是有一点请不要忽视,那就是作为行外人,希望看到的你们的行业都是【白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医生医德医术兼备,希望我们的老师师德能力俱在,我们并不希望看到我们的生活处在一种灰黑不明的环境中,这才是关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是你身在行业中被行外人吐槽,而是你虽然是行内人,但总有个行业你是行外人。也就是说,哪怕你是个多么牛的医生,你在艺术界也是资历平平之辈,你演员当得再好,你在学校你也做不成老师。说清楚点,就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平庸之人。当潜规则成功后,处在行业外的人会怎么样?他们会过上一种提心吊胆的生活,今天去吃饭,会担心有没有地沟油,去看病会担心医生会不会乱开药,小孩去读书,会担心老师会不会不尽责。而这些人,恰恰是最平凡最普通的社会成员,他们就是我们。

    我们作为社会的地基,是一辈子都只能眼巴巴看着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今天你告诉我,就因为普通,我们要过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并默默承受,你觉得公平不公平?这个社会为什么要有法律,为什么要向往文明,就是希望普通人,能得到最起码的尊严,这些普通人至少能过上安全的生活。

    一旦普通人开始想与从业者保持距离,那么行业也势必流失了普通人的支持,法律失去民众的信任,大家不再相信法律,不再相信学术,不再尊重知识,那么最终的最终,社会就会倒塌,地基或许还是地基,在原地不动,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的人,到最后也没有什么会损失,而原来身处高位的人们,就会跌落。

    我们进入社会,发现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发现这个社会和过去我们所受教育简直是云泥之别,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老师还要这么教育我们?他们难道不知道现实多么险恶?因为教育不是培训,教育是一种引导,我们既然已经看到这一代的龌龊,那么就不希望我们的后代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种龌龊中。

  2. 凌波微步说道:

    如果你和朋友、熟人不经常face to face,那么很快,他们就不是你的朋友、熟人了。
    当然,这个快,是相对于一生来说。
    当然,不包括那种偶尔联系下却关系很好的知己。
    好吧,告诉你,这种无主题的聚会,主题就是联络感情。
    话说我真的特别讨厌做什么事情目的性都特别强的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喜欢不求而得。。和朋友一起吃个饭聚个会聊聊天什么的,是很舒服的存在呀。不用刻意的去想今天聚会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目的
    我不过是很久没见你,想和你吃顿饭而已让你放下目的,没心没肺的和他们死磕 那样,看起来不会让人生看起来像一段代码默契这个东西真的需要日积月累和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个人感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拿我工作给你举例子,抓嫌疑人,我在后面追,有时候我同事不用交代就回去下一个路口堵,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想法,把人抓了,而且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模式,办事的路子是这样的。
    你和一个人相处久了,慢慢的你会从他的神情,动作中读懂他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就想你女朋友爱喝咖啡,第一次你们约会你先到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你帮他点了奶茶,第二次你就知道她要不要糖,要不要奶,第三你就知道多少糖多人奶,这也是一个习惯问题,默契和对方的行为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感觉没有什么办法训练出来,多接触多了解吧,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的眼睛中dou q

    直到有一天,我在某论坛下载了一部短片,打开一看,
    哇靠!!我第一眼就认出她来了!!
    和一男的在玩"坐莲""啊!!
    当时是真的ying了有没有啊!!
    没想到她平时像个男人,其实身材还真不错啊!!
    她那短头发的脸庞突然显得很诱惑啊有没有啊!!!
    这到底还是不是我的好兄弟啊!!
    我不应该再看下去了啊!!!
    !!!!

    最后,我还是把这半小时的短片看完了,重头到尾,那男的没漏过脸!在lu了一把之后,我突然觉得很生气!到底是哪个渣男把视频放到网络上了。

    我先是私底下想办法找出视频的源头,最后实在没找到。觉得还是应该告诉她。就把她叫了出来告诉了她。原来是她大学时候的一男朋友。看着她在面前哭,竟然有一种抱着她的冲动!!

    最后她决定不了了之,我说不行,欺负我的兄弟就不能放过。但是她始终坚持不想把事情闹大。

    要说什么感受?那只能说从此以后,我再也无法好自然的与她勾肩搭背开玩笑了。那段视频也再也没有看过了,不知为何想起那段视频,我更多是想起了她在我面前哭的场景。那段时间也在想,难道我是喜欢她?

    是什么都无所谓了,现在她和她老公长住在香港,我们也很少碰面了。她结婚时开玩笑的请我做她"伴娘",我拒绝了。我选择了安静的坐在酒席上,看着穿起婚纱的她,我当时觉得,我是爱她的。因为我不仅流泪了,我还可耻的ying了。。。

  3. 陈嘉陆说道:

    一旦一个社会的潜规则变为明规则, 那么“元规则”则会迅速变为潜规则。
    什么是“元规则”?按照吴思先生的观点,就是赤裸裸的暴力。
    而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发展到元规则变为明规则的地步,也就是战乱之世到来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即使是暴力,也是有限度的。极端的暴力对使用者能力的需求,就好像极端的邪恶对制造者想象力的需求一样,绝对不低于极端的非暴力、极端的善良。3000年历史,黄巢也就那么一个,张献忠也就那么一个。
    于是,价值观就会迅速出现逆转——
    原来好人多,所以比较坏的那个人(具备相对稀缺能力),混得比较好;
    现在坏人多,所以比较好的那个人(具备相对稀缺能力),混得比较好。
    于是局面开始重新向治世发展。
    “闯王来了不纳粮”,所以李自成能打到北京,乱世大抵都是这样。

    先说所谓的明规则,其实所谓的明暗规则,就是台面上的和台面下的。
    台面上的规则是长久以来能够被人接受的,正向的,合理的,符合人们意识中常规的道德和逻辑。
    台面下的规则是对于各种情况下,人们依据自己试图达到的目的动用的非常规手段,而这些非常规手段可能包括的层面非常多,有些甚至是被普世价值中认为肮脏的、龌龊的、可耻的。

    对于这个问题而言,明规则就像一个框架一样承载着各个领域和事件的重量,是事件的主体过程的行为保障,就像请客吃饭主人应该坐在哪儿,酒该怎么敬一样,它是一种规律性原则,如果没有,事情无法正常开展,事件无法正常进行,当然至关重要。你可以学习,也可以效仿,有时候不懂得甚至会失礼或显得无知。潜规则是隐藏在明规则下的行为方式,是人因为利益驱使所动用的手段,这些手段因人而异,没有标准,但都是为了逐利。而之所以称之为规则,更多的是因为那些手段在长期的应用中有很强的类同性,并且被很多人逐步的被动接受了,这类手段没有一定之规的教学,也许有同行前辈传授经验,但也不会在公共场合大谈其道。由于潜规则大部分无法被普世的道德价值观接受,所以它虽然存在,很多时候却不那么光彩。

    现实事例中,随着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和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很多曾经的潜规则也变为了明规则,很多曾经的明规则已经成为历史。比如现在人们很多不再认为谈恋爱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婚姻,这在原来被认为是纯粹耍流氓,而今天最好的印证就是同性恋在逐步被接受而婚姻法却不允许结婚。

    在同一时期潜规则无法成为唯一规则的最根本原因依旧是道德约束,能够成为明规则的永远只有被普世价值接受的规则。即便之后明暗规则多少次更迭,多少次潜规则取代了曾经的明规则,也是因为在今天曾经的潜规则能够被人们新的普世价值所接受以后才发生的递进变化。而同样的,在一个时期如果没有明规则,也就没有潜规则。

    看见过一次光明,就再也忍受不了黑暗,我想我们需要把那个第一个猴子拿香蕉被打而遗留的社会规则发出挑战,不为什么,只想在这个人如沙砾般渺小的world,至少会因为自己的存在 一点改变,哪怕只是规则中的一点!也可让世界多一些sunshin
    我想说的是 你的国家讲潜规则,不用明规则,目前已经发生了
    一个军区司令两千万,军队里面转士官2万 等等
    你觉得这样军队能打仗吗?
    就这还有一群人叫嚣踏平东京?
    说句夸张的,对岸也说是一个中国!光明法则是统治者为被统治者虚构出的一个理想国:在这里,首领是明智的,官员是无私的,军队是可靠的,总之,一句话,入了我的门,你就是安全的。
    首领、官员和军队都是由人来扮演,而人类正是愚昧的、贪婪的和善变的,所以光明法从来都是毫不掩饰自己骗人的本质,但对于被统治者来说,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就足够了,因为弱小的人类需要这份欺骗所带来的安全感。

    黑暗法则是这个世界真正的规则,不过因为太过于残酷,所以被统治者所掩盖,为的就是保留人类生存是希望。
    我庆幸的是被统治者中逐渐有人开始觉醒,认识到世界残酷的现实,并且这其中的勇者逐渐开始接受了黑暗法则,他发誓要告诉人类真相,于是合理利用自己掌握的黑暗法则,最终推翻了统治者。当勇者站在曾经的统治者位置上时,他忽然发现下面的芸芸众生并不需求了解什么真相,而且说实话,光明法则看起来也没那么讨厌,于是勇者成了新的统治者。

    潜规则在于权力集中于小部分人手中,并且利用权力寻租;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使用潜规则是因为潜规则需要付出额外代价,而这付出的额外代价将集中在权力寻租者手中;
    如果人人都选择利用潜规则那么将朝堂之上皆是贪官,商人言利不言信,建设皆是白蚁工程,人人利己不互助。社会秩序轰然倒坍,那时候还会有国有家?
    所以必须维护整体社会的正常规则,宣扬正确的道德三观,并且制定法律规范。
    而潜规则始终是小部分权力所有者谋取利益的手段。我们作为一个屁民最终只可能受害而不可能受益。

    .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呗!
    2.潜规则用英文怎么翻译?The invisible hand,对,看不见的手,但却指引着人们的生活。
    潜规则说不得却行之有效。
    为什么说不得?因为它大多数不符合我们的道德教育,少数甚至违背法律法规。我们树立明规则一部分是约束违背明规则者,一部分是为经行道德引导。说明白了就不是潜规则了,就是与明规则叫板了,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说明白了就与人们的道德传统相违背了,人是不愿意把自己卑鄙的一面示人的。
    为什么行之有效?因为它被大多数人暗地里接受了。大家都这样说,还能捞到实惠,何乐而不为?
    当一个社会不是法治社会的时候,即它的规则并不是对一切法律主体一视同仁的时候。人们由于利己的动机就会去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一套规则,即使它是拿不上台面的,我们先扪心自问,当我们的亲人在医院,马上要手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个医院有没有熟人?你想干嘛?拖关系是不是?这是潜规则对不对?

    我们痛恨潜规则,那是因为潜规则的制定者不是我们自己。这句话是诛心的说法,似乎此话一出,杀人无数。但大家想想,哪个公正的制度,不是靠这种不平衡心理给逼出来的?

    我记得吴思在《潜规则》中提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地村民拦住某省级高官的轿子告状,说自己交给驿站的粮草每次都被地方官员说不足秤,要各种克扣并罚款。这就是“潜规则”了。这个官员后来查,他以为所谓的“明规则”是百姓缴纳够了粮草,政府不得随意克扣罚款?其实不然。真正的“明规则”是,政府官员得自行向百姓采购粮草,得付钱。可是日经月久,“潜规则”取代了“明规则”的地位,后者已经被人遗忘(当然官员还是记得“明规则”的,上面还会有采购粮草的财政拨款给他们)。于是,地方官员原本要向百姓采购粮草,渐渐的变成了要百姓无偿缴纳粮草。当所有人认可这个“潜规则”并且遗忘“明规则”之后——也就是题主说的情况,潜规则替代了明规则——地方官员又进一步压榨百姓,提出了新的“潜规则”,那就是百姓不但得无偿缴纳粮草,还得忍受地方官员的克扣和罚款。

    所以,有什么用?执掌资源一方的贪欲是无限的。潜规则取代明规则,那他们必然会创造新的更加符合自己利益的潜规则。

  4. 寺主人说道:

    玩游戏有两个途径,正常的玩和开外挂,开外挂的很黄,很爽,很暴力,虐你跟玩一样。你有两个选择,用技术战胜外挂和被虐然后骂他再举报。之后他会面临两个境地,如果这个游戏的运营商很不错,他会被封号,“剥夺政治权利终生”。咳咳,如果运营商不咋敬业,就会外挂满天飞~然后游戏没人玩,都跑去玩别的游戏:(只要有游戏就有外挂,这是游戏界的铁律!不容置疑!请不要与现实对号入座

    不管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都是由人制定或者约定的,目的都是保证利益相关人的利益。法律也好,明规则也好,潜规则也好,都是利益博弈下的产物。

    2、对社会:
    规则的因利益而存在,社会的发展是最大的利益
    规则是活的
    入围者必循其规则
    明规则涉及到的多位大众的利益;
    而潜规则涉及到多为小众利益,人少才能潜,参与的人多了自然就不是潜规则了。

    3、对个人:
    规则是人参与制定的;
    规则是死的;
    个人适用于不同的规则实现不同的利益;
    首先接触到的是人,然后才是规则;

    网站拥有者及其团队会通过侵入个人手机窃取资料和照片,并在网站上公布姓名 facebook页面链接 手机号 所在地等。网站每天更新数十人的照片,访问者可以根据城市搜索。而受害者可以选择在网站付费几百美元要求把照片撤下。这种网站其实就是一种大范围的要挟。

    事件时间线:
    1 为我和老公热恋时期会互发裸照,所以他手机上有我的很多裸照(露脸)。
    2 不知何时他手机被黑,照片被盗,并包括他和我的facebook等信息
    3 某天开着车,突然收到一个电话,对方先是问我是否是“某某”并说看到我的照片,要约炮的意思,我当然很疑惑的说什么照片,半天说不清,直接电话递给我老公,对方说你老婆裸照在某某.com网站,自己去看吧。
    4 上网站查确实如此,有四五张照片,我的facebook头像照片,页面链接和英文名字还有老公的手机号。先傻了几分钟,然后对此网站简单查了一下,是一个黑客网站,曾换过多个域名,政府已着手干预并逮捕主犯,网上受害者抗议呼声一片。但因立法有值得争议的地方,还未得到解决。
    5 我的照片当天刚更新在首页,所以老公不停接到约炮电话,我的facebook也有一大堆给我发裸照各种言语调戏的,但大部分都不是当地人连见面的可能性都没有,纯粹聊骚的
    6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等待自己被新更新的顶下去,心情也缓和了许多。经分析第一个给我打电话的估计是网站的人,几乎照片一上的同时电话就打来,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把网址说得很清楚希望我去查看。第二是网站知名度并不高,主要面对的是被po照片的人,并不会担心广为流传。第三是就算有同事什么的私下看见了也不会说自己上了这个网。第四是本来就是和老公之间拍的,自己没有作风问题,别人窃取是侵犯了我的权利。我更不会花钱对侵权人妥协
    7 过了一个月不到,我并没有去查看,听老公说网站页面已经不见了。

    整个经历比较奇葩,但是几乎没有对我造成任何伤害,这跟其他答者提到的不同,但是对于广大同胞有几个建议:
    如果是为了情趣一起拍或给对方发照片,不露脸或显著身体特征(我有很多纹身,但是美国有纹身的太多,并且我的都在平时穿衣不露的地方,除非特别亲密的人也无法通过纹身认出我)全校就你一个染紫头发这种朋友,淘宝个皮头套也不贵.
    就算视频也是可以截图的
    不要存在电脑或手机,容易丢和损坏。放在平时不带出去的移动硬盘.宿舍什么的上锁不用教吧
    如果对方要求露脸,要么是图谋不轨要么是不关心你
    约炮和出轨这种,自己爽一时就好,别留着隔应你现在或未来的伴侣
    就算爱得多深,也要留一手。人心一狠什么都干得出来

    当时看到过一个大家都觉得超甜美好看的学姐的视频和照片。
    是男朋友太渣,分手之后放到了网上,好像我们周围学校的人都看过了,而且从始至终只有学姐一个人露面。
    第一次看很好奇同时觉得不舒服的恶心。。
    然后会去研究到底在哪里,背景声音,他们说的话。感觉应该和真正av没差多少。。而且学姐形象完全被颠覆!好开放!
    但是看完以后觉得还是挺难过的 好好一个女孩子的隐私就这么被众人评头论足。

    公历2013年10月16日,我从高中毕业刚好1234天的今天,看到了她。在14寸的电脑屏幕上,迅雷下载完毕的提示亮起的同时,我打开一个视频文件。粗糙的画质仿佛马赛克,但是这粗糙的背后,是忘不掉的,讨厌却又美丽的女人的侧脸。不会有错,就是她。只不过这次她嘴张的很大。
    那个高贵的卑贱的冷血的热血的女孩。在一部有番号的作品里,和一个赤身裸体的欧美男人抱在一起。
    1234天。能改变多少东西呢。顺便说一句,我觉得这个数字还是很好玩的。

    高中时代那就是个讨人厌的女人。她从不听人说话。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她对我个人怀有偏见才会如此行动,后面发现这是她说所有的话语都采用的方式。仿佛这个世界上一个理解者都没有,她只是在一味的表达。她喜爱告诉别人自己对待一件事是如何如何,却从不考虑别人是如何思考的。当你想要和她交流时,她又会无视你已经开口说了半句的话,而自顾自的开始说下一个话题。一个很讨厌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但是她生了一副好脸蛋,这确实弥补了不少这方面的错误。
    确实很讨厌的女人,只不过很可惜,孽缘不是那么简单想要切断就能终了的。

    那时我和她参加同一个文学社团,她文笔好,但又讨人厌的喜欢指指点点。从根源上论,我始终认为文自有法,任何一篇作品只有受众和面向的不同,很难去轻易的评价一篇作品的好坏。但她却从来都不会对自己的文字有所谦卑,换句话说,她很乐意去告诉别人你应该如何如何做,此举经常引得整个文学社大乱。有次甚至弄哭了一个下级的女孩,当然玛丽苏是不受欢迎的,不过也不至于说道让那孩子哭的程度。
    不过我也时常感慨,这样的她也会有男友。那是一个长相平庸,行为平庸,从头到脚都只能用平庸来评价的男人。稀松平常,非常常见的高中生。而那个孩子也不知道现在去了哪里。如果也不幸下到这部作品,想必他会哭的吧。

    我很讨厌那女孩。可是我现在却开始怀念她。手不自觉的伸向裤裆,仿佛在她身上喘息的男人变成了我一般,我用尽全身的力气拥抱她。而她也露出幸福的表情,不知是得到了快感的满足还是灵魂的拥抱。

    我闭上眼睛。

    有一次她对我说,你不觉得虚荣是必须的么。
    或许吧,虽然我很讨厌这个。
    不,刘君,你最喜欢的就是虚荣啊。
    ……

    对于一个16岁的男孩而言,被人当面批评虚荣之类的词,果然不会微微一笑就接受吧。所以那时我很不服。
    那你呢?你难道不虚荣么?
    我虚荣啊,因为我需要这些。我需要赞美和自我陶醉。

    真是,何其让人厌烦的女人。居然当着被嘲讽对象的面说着自己能做到被嘲讽的事情。这使得高下立判,而且让我在她面前更抬不起头来。让我清楚的意识到,我始终是一个小男孩。在她面前,我什么都不是。虽然我对她并未怀有恋爱之类的感情,但是与自己的同龄人如此地对话,让我觉得我差的太远。于是我什么都没说,就唏嘘一下勉强作为回应。
    而她就带着胜利的微笑,自顾自的开始讨论了我朋友的八卦。

    睁眼。那女人的容颜还在屏幕晃动,从她张开嘴的波形声音,或许是跨国的音乐。我接着听,接着运动,接着闭眼。

    有一次,正值高中校庆和运动会同时举行。文学社从来都是板凳队员,没什么活动,除了卖杂志。女孩还在班上有拉拉队队员的活动。我很讨厌体育运动,于是在开幕式一结束就从操场上赶回社团办公室。
    一如往常的开关门,进入10平米的小房间,却看到脱掉一半的运动服和一个倩丽的背影,羞赧的怒颜。我赶忙道歉冲出教室。
    她身材原来是这么好的么?作为高中生已经相对发育良好的胸部,纯白色的胸罩,姣好的腰部凹陷。仿佛天鹅一般的背影。或许这是回忆修正的版本也说不定。毕竟,回忆只是时光彼端的古典而已。这古典经过经验的洗濯冲刷,最终成为美丽至极的东西。而我永远只是遥望甚至诅咒着这古典。
    事后她愤怒的教育我永远要记得敲门。红着脸怒骂。
    “死小孩”她骂道。

    真是个讨厌的女人。16岁的男孩最讨厌被人说是小孩。因为其实还是小孩而已。但是被如此的称呼,还是让人无法释怀。本来刚刚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男人的年纪,朦胧的但又有基本框架的体系形成的时候,最需要认同的时候,被人说是死小孩。

    睁眼。屏幕上的二人已经换了姿势,女人如同月牙一般温软的背部曲线,还有高高挺起的臀部。她用英语说着,来吧来吧。

    1234天之前,记得她还是短发来着。现在头发也长长了。
    毕业那天,我给她了一个空信封。其实我给很多人都给了,包括文学社的后辈,只是单纯的因为不想采用同学录的形式而已。不过给她只是因为她在我分发信封的时候也在场。其实我是很不愿意给的。谁愿意收留一个不把自己当同学的同学录呢。
    意外的,她回信的速度很快。我打开想看看这女人写了些什么。
    都是一些套词和常用句式。什么高考加油啊,希望以后还是朋友啊。之类的。
    到最后的最后,她让我愤怒。她没有把我当朋友,甚至连讨厌的对手都算不上,只是淡淡写了几句对谁都会说的话。她根本,一点都没有把我当做一个值得观察的对象进行了解。当然也就不算朋友,敌人。Indifference, absolutely. 这让讨厌她的我还有什么立场?
    算了,这种女人,谁管她。

    睁眼。她受到绝顶高潮的侵袭,哭喊着:I love u.

    我此时也再抑制不住,随着她的声波释放。
    她大概是我高中时代最在意的女孩了吧。她独立,坚强。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价值观。仿佛成熟的姐姐一般的存在,说不定我还在内心某处,期待过和她的恋爱。
    或者这都只是我今天在这里赋予她的意义。从根源上说,她也许只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女人罢了。

    1234天的荷尔蒙。在这个意外的时刻,意外的喷放。我欲火焚身。她高呼爱你。
    这就是这个名为青春的故事的最终结局。

    我当时也许该试试和她表白的。

    另外啊,刚才你们要番号,我可以说一句“无可奉告”,但是看你们这样热情啊,我一句不说也不好,请上网搜索“兄贵摔角”(严肃认真脸)

    其实就是个故事,各位看官开心了就好啊~

  5. 萌酥说道:

    初中的时候
    女票的同班同学
    恰好我也认识
    她有个渣男男票
    把视频放网上了
    全镇中学生基本都看过一遍,无论男女(可想而知网络传播有多快)
    第一感觉是吃惊(竟然是她)
    第二感觉是不奇怪(那渣男男票)
    第三感觉是身材还不错(男生都这样的啦)
    第四感觉是同情(这下子在这镇里是混不下去了)
    第五感觉是还好不是女票(毕竟和这女生有点关系)
    最后那女生没有转学,但是在学校一个朋友都没有,一个靠近她的人都没有
    看着都心酸

    我有段时间在上海,一个人住旅馆。当时还是学生,所以比较呆。。

    晚上两点多我被吵醒了,有人在叫,是个女的,我以为是吵架,就想继续睡。。。

    可是她叫了十多分钟,我觉得不对头了,肯定不是吵架。。叫声断断续续还越来越大。。然后我惊醒了!卧槽有人被强奸了啊!卧槽当时后背一阵冷汗,脑子里只想:要不要报警,要不要报警,要不要报警。万一那个强奸犯认出我报复我怎么办。。

    后背一阵阵冷汗,完了第一次碰到犯罪事件。。那个女的还在叫。。要不要救她。。。。声音特别大。。

    我吓的不轻,在床上躺了四十多分钟,(对的她叫了四十多分钟),后来。。。。我就懂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懂了。。。。。我不知道!。。。然后我就觉得自己是sb。

    以前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女生一起在外面租房子住。我们是同班同学,她是那种很可爱,现在也很漂亮。班上有很多男生追她,我作为一只伪学霸,不修边幅,无人问津。
    不废话了,有一次她忘记带手机了,然后我要回去一趟,她就叫我帮她把手机带来。我记得那时用的还是滑盖彩屏的三星anycall?唉~
    回去先找到她手机,正在充电,拔下来的时候自己就亮屏了,然后我就看到一个还没看完的视频,就点了继续播放……唉~
    然后就看到一个女的扶着桌子,一个男的在她后面坐运动……当时只有十八岁的我,已经傻在那里了,唉~
    然后视频里的那女的一回头我觉得咋那么眼熟呢?我担心我是眼花了,就坚持把整个视频从头看了一遍~唉:-(
    最终确信就是我室友,然后我把手机视频调到之前没播放完的时候,锁屏。到了学校就把手机给她了……
    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面对她,尽量待在教室学习,通常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班主任还当着全班表扬我是个勤奋的孩子~唉:-(
    我还是想说明,当时我应该受到了伤害吧……
    哇~一晃眼都过了四年,跟她还是保持着联系,回家会主动找我出去玩,她现在比以前会打扮,所以更漂亮了,我也懒得问她耍的那些朋友,不过最近这个耍了一年多,看起来应该会结婚的。可能我现在“见识”的比较多了,所以看到她男朋友就会yy他们,嘿嘿~我要是男生我也会找个漂亮的女朋友啦,不要以为找个丑的就不会给你带绿帽子哈!

    一开始玩的微博,生活琐事喜怒哀乐都往上po…上大学之后,同学老师也都玩微博,互关…有的老师还微博控到以“期末考试加一分”来利诱我们关注ta.. (此处应有doge脸)慢慢地,就开始厌倦了,因为太受限制,很多心情不能说…也怕自己的细碎点滴打扰到别人的TL…

    >>> 后来微博式微了之后,开始转战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很少,所以一开始也是想发什么发什么。可是当亲戚、老师这两大群体也开始玩微信还非要加好友,被屏蔽了还跑来兴师问罪。(内心是崩溃的…人家也想要点个人空间嘛~) 当我想发个状态还要设置分组可见的时候,一时唏嘘,很多次索性懒得发了….

    >>> 身边没什么人玩知乎,唔,感觉终于找到一个新的平台,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还没有熟人捆绑,想给谁点赞给谁点赞,谁愿意给我点赞我也开心地收着… 更一些干货得到大家肯定以及感谢,这种感觉真是极好的~

  6. 罗帅说道:

    从前总是很羡慕那些很健谈的人,也喜欢和他们一起交流,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将周围的环境弄得一团火热,原以为是自己的性格内向,其实这是客观原因,掌握交谈的技巧才是交流的关健。……
    技巧一旦有了固定的模式就失去了一半意义。技巧的最高层次应该是领悟和应变的能力。
    1.“就地取材”“随机应变”
    访友拜客或有求于人总要先寒暄几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则会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之嫌。如果场合适宜,说几句“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话当然不错,但若不论时间、地点一味是天气如何则未免有些滑稽。最好还是结合所处的环境顺手牵羊,就地取材来引出话题,如果是在朋友家,不妨赞美一下室内的陈设,比如问问电视机的性能如何,谈谈墙上的画如何出色等等。这样的开场白并非实质性的谈话,主要是使气氛融洽。因此,你评论某件东西不应用挑剔的口吻,多用“这房间布置得不错呀!”“这幅画映衬着花瓶,配起来很好看”之类。总之,采用赞美的语气,是最得体的办法。
    2.谈话要看对象
    交谈不是一味地发泄自己的感想和情绪,而是一种合作的程序。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地位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趣味,都有不同的语言和习惯。因此,在交谈中选择什么样的话题,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口吻应当有所不同,这样大家才能感到都是“自己人”,否则便会产生无形的隔阂。比如:你不要对未婚青年谈育婴问题,不要和艺术家谈理财,不要和残疾人谈运动等等。如果你缺少广博的知识和控制谈话的能力,你可试着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出他的兴趣所在,让他对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发表看法等等。一般说来,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多是他知识储备中的精华部分。即使你原无此兴趣和爱好,又何妨不听一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呢,而且说不定你就会对这些爱好发生兴趣。
    3.倾听
    善于倾听,是谈话成功的一个要决。在你倾听对方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与说话人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或作一些手势动作,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
    2) 听者应轻松自如,除非对方在讲一件骇人听闻的消息,你应不时表示“哦”、“嗯”等,以引起对方继续谈话的兴趣。
    3) 通过一些简短的插语和提问,暗示对方你确实对他的话感兴趣。或启发对方,以引出你感兴趣的话题。
    4) 善于从别人的话里找出他没有能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也可用一两个字暗示对方;你不但完全理解他的话,甚至和他趣味相投。
    5) 不要急于下结论,过早表态会使谈话夭折。
    当然,如果你对对方的话不感兴趣,且十分厌烦,那你就应设法地转变话题,但不要粗鲁地说:“哎,这太没意思了,换个题目吧。”
    4.提问
    提问是引导话题、展开谈话或话题的一个好方法。提问有三种功能:一是通过发问来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情况;二是对方的思路引导到某个要点上;三是打破冷场,避免僵局。
    发问首先应注意内容,不要问对方难于应对的问题。如超乎对方知识水平的学问、技术问题等;也不应寻问人们难于启齿的隐私,以及大家都忌讳的问题等等。
    其次是注意发问的方式。查户口式的一问一答只能窒息友善的空气。提问的人应对发问进行方式设计。比如大家中来了一位东北客人,你若这样问:“你是东北人吧?”“你刚到北京吧?”“东北比北京冷吧”等等,对方恐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是”。这不能怪客人不健谈,而是这种笨拙的发问也至多能回答到这个程度。如果你换一个问法:“这次到北京有什么新的感触?”“东北现在建设得怎么样?有什么新闻?”等,这样的话,对方不但可以介绍一些你所不了的新鲜事,还会使客人能充分叙述自己的感受而使空气自然融洽。
    如果你提的问题对方一时回答不上来,或不愿回答,不宜生硬地追问或跳跃式地乱问,要善于调换话题。如果对方仅仅是因为羞怯而不爱谈话,你就应先问点无关的事,比如问问他工作的情况或学习的情况,等紧张的空气缓和了,再把话题纳入正轨。
    5.先思而后言
    每当说话之前,应对自己所要说的话稍作思考。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知己知彼,即一方面对自己的性格、脾气、心境有个正确的估计,设置自我“警戒线”。同时对对方的个性、爱好兴趣等有个概略的了解。二是对谈话本身有所准备,即谈话的内容、提问的方式,语言、声调等等。有些人虽常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但从不注意自己的谈吐, 他们常是心不在焉地胡乱言论,从不想想他们在讲些什么,为什么要讲,怎么讲等。讲话不思考、无准备,或文不对题、无的放矢,给人以浅薄之感。比如一位年轻母亲对坐在她旁边的未婚男青年讲述她婴儿的各种调皮花巧和儿语,使对方十分尴尬。或者是一个青年人不断谈论自己的父亲的权势,这不但使听者厌烦,而且会引起对方对其夸耀的对象的反感,反而使其热爱的人的名誉也受到不公平的影响,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我们常常在谈话中不自觉地犯这种那种的错误,碍于礼貌,也不可能有人公开来提醒我们,这只有靠我们自己留心自己的讲话,注意对方的反应,这样才能发现自己不适当的话题和词句。三思而后言就成为我们交谈时的准则。

    在各种不同的交谈对象中,使人们最感困惑最感气闷最感局促的是对其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我们必须有一个同陌生人交谈的愿望。使自己乐于同陌生者交谈这是解决好同陌生人交谈这一难题的关键。许多人对参加有陌生人在场的谈话,都有一种畏怯心理,有的人甚至见了陌生人一言不发,这其实是不明智的,只我们稍稍回忆一下,同我们最熟悉的老朋友,当我们刚刚开始认识时,不都是陌生的吗?如果拒绝同一切陌生者谈话,我们怎么会有自己的朋友呢?轻易放弃一切结交新朋友的机会,有时会使我们终生遗憾。

    同陌生人交谈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不了解对方,因此同陌生人交谈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便是尽快熟悉对方,消除陌生。你可以先行自我介绍,再去请教他的姓名职业,然后试探性的引出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你没有向对方先谈你自己的情况就开口向他问这问那,一般情况下,他可能并不乐意回答你的问题。你在哪方面谈了自己的情况,对方多半也乐意就这方面谈他的情况。你可以设法在短时间里,通过敏锐地观察初步地了解他,他的发型,他的服饰,他的领带,他的烟盒.打火机,他随身带的提包,他说话时的声调及他的眼神等等。都可以给你提供了了解他的线索。如果他是屋子的主人,了解他便会有更多的依据:墙上挂的什么画,橱子里放的什么摆设,台板下的照片,书厨里的书等等,这一切都会自然地向你坦露关于主人的情趣、爱好和修养。如果你事先就知道将要同一个陌生者见面,则在见面之前通过别人打听一下这位陌生者和情况,这对于就要开始的彼此的交谈是十分有利的。

    在同陌生者交谈时,要特别表现对他的职业、性格、爱好的兴趣。在对方谈话过程中,不时地插入一两个小问题,或由衷地表示你的赞叹、感慨:"啊,这太有意思了。""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吗?"让对方觉得你很愿意听他的谈话并因此在第一次谈话时就把你看成他的知已。第一次交谈,你如果表现出对对方的不感兴趣,神情冷漠,一言不发,他讲话时,你心不在焉,甚至连看也不看他一眼,他立刻会认为,你是一个骄傲无礼的人,他把你对他的冷落看成一种侮辱而可能在心底里永远恨你。

    同陌生人交谈,要努力造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首先从你自己做起,你同他谈话要直率而坦然。最要紧的是使对方不感到拘谨。尤其是对那些比较害羞,很不习惯于同陌生人谈话的人,你一定设法使 他放松,可以先同他谈些零碎的无关紧要的事,越随便越好,就像同老朋友谈话一样轻松、自在。要尽可能让对方多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要随时留心对方态度的变化。不要以为你感兴趣的对方也一定感兴趣。对对方的兴趣,你倒是要充分尊重的。当对方谈兴正浓时,你千万不可打断他;而当对方兴趣转移时,你则不要纠缠原来的话题,而应随机应变地巧妙地引出新话题。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讲话,但不能一眼不眨地紧紧盯住对方(任何人都受不了这种眼光)。你的眼神要随时表现出你对他的理解、信任和鼓励,而不是怀疑、挑剔和苛求。一道严厉的目光,会使 对方把只说了一半的话吞回去。

    如果有机会去参加一个有许多陌生者在场的集会,你首先要去寻找哪怕唯一的比较熟悉的人。这对于消除你的紧张心理、稳定情绪很有好处,万一找不到一个熟人,你也不必紧张。此时要做的事是先别忙开口,而只用耳朵和眼睛去听、去看,去仔细打量第一个每个与会的陌生者。如果你发现在场的陌生者中,有一个和你一样没有熟人而且比较胆怯,孤单单地坐在一个角落里,你要立即抓住这个机会,你可以主动坐到跟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绍,同他低声交谈几句。一般情形下,你这时准保会受到他的欢迎,最重要的是,这时无论他,还是你,都为摆脱了当时窘境和孤单而感到高兴。有了这块小小的根据地,再设法慢慢加入全体的谈话,就不是很困难的事了。

    第一次同人谈话,要绝对避免同别人在任何问题争执。不管是由于你,还是由于对方,只要引起争执,那就等于宣告谈话的失败,而且也可能就此宣告了你同他今后再也谈不到一起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