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京东推出了3公里内2小时上门的京东“拍到家”,4月份将其更名为“京东到家”,并成为独立全资子公司。最终,京东到家与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海外事业部和京东智能共同组成了京东集团重要业务板块。可以认为,京东在逐渐深入生活服务O2O的过程中,把很大部分的牌压在了京东到家身上。
而此次战略投资永辉,无疑是刘强东为京东到家做O2O布局下的重要一步棋。那么,东哥的选择为什么是永辉超市呢?
永辉在仓储、供应链方面的能力
作为京东的众望,京东到家此前曾表示:作为一个平台,京东到家主要提供的是物流、系统,以及商圈与流量的整合能力。我们来重点看看“物流”。
物流无非包括三大部分:供应链、仓储和配送。
在这三部分中,京东在配送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快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雏形:众包配送作为物流主力队伍,自建配送兜底,爆单时采用抢单模式调用京配作补充。自5月12日上线以来,众包配送一共招募了5万人,在13个城市开放,平均一天派送单量2万单,月增长219%;仓储方面,京东到家目前跑腿为主,不集货入库;供应链方面也没有什么具体动作。
而此次入股永辉超市,京东很有可能是看中了这家500强企业在供应链和仓储 方面的能力。
京东昨晚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后,刘强东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表示:京东与永辉超市的结盟是公司整体O2O策略的一部分,此次结盟战略性的地位会超过目前的O2O合作关系。
“超过目前的O2O合作关系”显然说明了双方之间会有更加深入的动作。
作为一块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子,生鲜经营一直是永辉最大的特色。
永辉的总部位于沿海地区福州,目前在全国17个省中拥有360家大中型超市,各门店的生鲜经营面积达到40%以上,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额则占到了总销售额的50%以上。
永辉在线下密集布点,利用频繁配货的模式和上游供应链的独到之处保证生鲜经营。永辉的所有生鲜商品都是自己直营的,他们在全国有20多个采购基地,通常直接向农户、渔船、果园进行采购。这家公司的一大特长是能把生鲜产品的损耗最低控制在3%左右,而许多超市常常会达到20%。
因此,永辉在线下仓储和上游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不容小视。在战略投资永辉的背后,刘强东极有可能是在为京东到家谋求永辉的这两部分能力。
京东到家在线下需要更大牌的伙伴
O2O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惨烈。
一方面,BAT瞄上本地生活市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收割季:阿里联合蚂蚁金服出资60亿重启“口碑”,在北京砸10亿开启商超O2O“天猫超市”;百度砸200亿升级百度糯米,独立百度外卖业务,砸90亿建同城物流,投资分类信息的老二“百姓网”;腾讯的策略稍有不同,凭借移动端超级入口微信,拉拢大众点评、58同城/58到家、京东/京东到家等小伙伴,共建O2O生态圈。
另一方面,原本长期据守线下市场的大中型实体门店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O2O之旅:沃尔玛全资控股1号店,人人乐拟融资23亿转型O2O,重兵布局社区生活超市、物美连锁超市集团也和Dmall(多点)在北京达成合作。
“线上流量平台+线下大型超市”成了行业里的玩家们统一的标配。
在这种局面下,京东到家在此前虽然已经接入了卜蜂莲花、乐天玛特、超市发等线下商超,但这些商超和大型超市的的体量显然不在一个级别上。
此前京东到家有过重磅选手的合作,就是沃尔玛的入驻。但“入驻”这种形式的合作其实很微妙,双方的关系没办法达到多紧密,而且鉴于沃尔玛是国际企业,必然自己心里也有一套算盘。
所以,线下的布局对刘强东来说还远远不够。而永辉这名选手的加入无疑增强了京东到家在线下商超方面的分量。
永辉来了,问题也来了…
不过,在京东到家谋求到永辉这个重量选手之后,其他商超的脸色或许会不太好看。
商圈和流量的整合是京东在入股永辉之前一直在做的事情。虽然之前京东到家接入的商圈玩家单独分开来看体量都不算太大,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各个商超至少不会因此受到京东“不公平”的待遇。
但在永辉进场之后,卜蜂莲花、乐天玛特、超市发这些原本接入京东的商户很有可能因此失宠。
本来,大家在线下和永辉就存在竞争关系,现在京东豪掷43亿和永辉达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很有可能因此动了其余各个商家的“奶酪”。再加上永辉在仓储和供应链这些方面的能力,京东有没有可能借着永辉直接做起自营来?这些都是问题。
京东这次动作,很有这些商超里引起一阵恐慌。同时,在日后整合其他线下商超的过程中,永辉也很有可能成为一大顾虑。
不过,对永辉来说,虽然目前公司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看到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纷纷开始自己的互联网O2O之旅,面对刘强东抛过来的橄榄枝和京东到家这根流量大腿,又怎么可能有不动心的理由呢?
资料显示,永辉超市在2015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208.35亿元,同比增长17.69%,股东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16.3%。(文/36氪 Retric)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