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做新闻聚合:好内容是永恒驱动力

Facebook也打算做新闻聚合了,而且放出了“免费”大招,如果是自营广告的话,则费用全免,收益全归媒体,以此来吸引那些权威媒体入驻。

文/我是蚂蚁虫  微信公众号:miniant-cn(蚂蚁虫)

据说连纽约时报这样在数字订阅上有所收获的老牌媒体,都难免心中小鹿乱跳,或将投怀送抱。大家讨论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内容运营的免费与收费模式,或社交巨头将垄断信息传播途径带来的诸多问题之上。但换个角度,Facebook如此不惜以零抽成的方式来换取权威媒体入驻,不也正说明了互联网只是平台和工具而已,优质产品和内容才是永恒的话题和驱动力吗?

  模式的创新改变不了产品致胜法则

模式的创新改变不了依靠优质产品取胜的法则,试想即便是你的模式很先进,业内首创,但提供的内容很烂的话,同样无法得到用户的认可。而且模式上的创新很容易引来接踵而至的模仿跟随者,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迅速在产品内容上做到令用户满意,让后来者难以打入。

就拿如日中天的Facebook来说,之前曾经模仿新闻聚合企业Flipboard,推出一个名为“Paper”的新闻聚合手机客户端,设计很漂亮,聚合了大量新闻内容和本站动态。但由于Flipboard在它之前就已经把内容和体验做得足够出色,Facebook的“Paper”无法让Flipboard用户改变使用习惯,导致始终打不开局面,逐渐被用户遗忘。

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资讯,但高质量、受用户喜爱的内容或产品始终是稀缺资源,对优秀内容或产品供应商的争抢从来都是平台的焦点。所以我们看到网易和YY抢美女主播大动干戈,前几年各家微博和新浪微博争抢明星名人入驻也是煞费苦心,在线音乐平台之间常常因抢夺资源而大打版权官司,等等。

更往前远一点,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当年的淘宝商城成立之初,当时淘宝也费尽全身解数,开出种种优惠条件吸引诺基亚、HTC等巨头带头入驻商城开办官方旗舰店,以树立优质商品的正面形象,吸引用户实现从集市到商城的消费习惯转移。而到今天,我们看到了基本上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品牌都在天猫开通了官方旗舰店,使得后来的其他第三方平台如京东等几乎难以挑战其江湖地位。

  自媒体平台纷纷推出稿酬计划讨好作者

新闻新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在面临着版权纠纷之后,也加大了吸引自媒体作者入驻的力度,以规避运营风险。不仅仅在推送上更偏向于个人自媒体,今日头条还陆续开通了自营广告和头条广告分成的运营模式。虽然头条广告的分成比例不算太高,但在版权保护非常不力的国内而言,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尝试。据说其中的一些优秀作者,已经可以通过相关计划获得不错的收入了。

而百度百家的广告分成稿酬模式启动得较早,作者的收益也不错。其他类似如爱奇艺、喜马拉雅、凤凰等各类平台也推出了自己的作者稿费收入计划,计算方式大同小异,只是千次点击单价上稍有差别。另一些自媒体平台则出台了非现金性质的利好措施,比如搜狐自媒体平台给作者开通了两个免费的文字链广告位,可以展示在每篇文章的底部。在广告审核上,只要不违反相关法规和潜规则,都很容易快速获得通过,审核尺度非常宽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媒体平台纷纷如此不惜力气的讨好自媒体作者,最根本的目的当然还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传统网站面临优秀作者流失、质量下降的风险

自媒体平台的广告收入对内容生产作者的吸引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优秀作者,更乐意把自己的文章或作品发布在能给自己带来收益的网站或APP。

这些网站也因此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新媒体平台的兴起本身就分流了相当一部分用户,而另一方面网站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下降又使得现有用户的浏览体验不如从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这种压力之下,很多网站也有所应对,最常见的就是打赏功能,如果受众对某个作品感到满意的话,可以通过打赏功能直接或以站内虚拟货币的形式,付费给作者表示鼓励和支持。但可能是由于国内用户已经习惯了互联网免费模式,大多数传统网站的打赏功能并没有取得了预想效果。

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之前,传统网站如论坛、博客等,甚至包括一些UGC模式的新媒体,都可能面临优秀作者流失、原创内容质量下降的不利局面。毕竟经济利益在那摆着,作者创作内容也是劳动付出,同样渴望获得包括经济方面上的应有尊重。

未来,这些传统网站面临的挑战可能不仅仅是用户阅读方式的变化,还势必要面对内容生产的成本提高和供应不足问题。

  或将倒逼国内网络提高版权保护的意识

虽然传统网站因此面临着危机,但对于作者和知识产权保护来说,自媒体平台的稿酬分成计划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长久以来,由于国内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执行不力等因素,中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最不利的国家,甚至“没有之一”。其中著作权的侵犯更是家常便饭,随意转载、抄袭、假冒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包括一些大型网站或正式媒体也常常如此。即使发现并举报,巨额的索赔成本和力度偏小的处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

但新型自媒体平台的稿酬分成计划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并不正常的免费模式:至少,作者的著作权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得到了原创认可和保护,并从中获得了稿酬,其劳动价值得到了尊重和认可。而作者更愿意选择有稿酬的平台网站,将反过来倒逼其他网络企业,被动跟进为作者支付适当的酬劳,否则将被淘汰出现有市场。

当然,这个假设的前提是稿酬分成计划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并逐渐成为主流。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稿酬分成计划逐渐取得市场的认可,看看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喜马拉雅们的日活或阅读增长就知道了。中国的互联网正进入内容竞争的时代,也将推动着版权保护意识的普及,从长久来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移动时代的专题:主题/事件串起的中等长度内容汇聚说道:

    与大多数人误解所不同的是,一般情况下,媒体并不拥有第三方作者内容的著作权。

    比如说,一份报纸刊登了张三的千字文,并不等于报纸就拥有了这篇文章的版权。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媒体只是通过支付稿酬换取了这篇文章的”单次传播权”(是的,单次)。

    但媒体的确可以要求和张三事先签订一份买断的协议,将这篇文章的著作权项下所有的财产权全部买断(行话叫独占)。张三愿意不愿意签这样的协议,无非就是ta自己衡量,是否值得这么做。

    我写了很多年媒体专栏,碰到过两家,签下了买断的协议。一次对方是“纽约时报中文网”,一次对方是“腾讯大家”。前者金光闪闪,后者稿酬丰厚。

    纽约时报中文网有一个编辑负责我的专栏,当然也不会只负责我一个人的专栏。后来,这个姑娘离职,给她负责的所有专栏作者写了一封告别邮件。地址栏里密密麻麻,估计有近百位之多。

    我同样不太了然腾讯大家到底有多少作者。不过腾讯大家首次作者年会我是参加了的,在场作者应该也有近百位。

    我提到上面这一大段的原因是:一个机构,以排它的方式,签下一部分人的部分作品,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

    事实上,很多人很是大惊小怪了一次。

    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所谓签下300知乎大V,竟然被看成斯巴达300勇士。还引来知乎founder的言论。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少见多怪。

    澎湃英文版stone有个记者采访我这个事,我其中的一个观点就是:这些大V也挺辛苦的。

    一个月写20篇不少于500字的回答,才能拿到万把块。

    六七年前我写专栏最疯狂的时候(三个周专栏,七八个月专栏,合起来一个月不也得20篇,通常千到千五字幅度),标准价格:5毛一个字。我经常自嘲为五毛党。

    头条这个级别的公司,也就签出了一块钱一个字,还是六七年后的今天,很平常的价格,完全没有数百亿美金估值公司的那种财大气粗范儿。中规中矩。因为腾讯OMG这个苦哈哈的事业群的大家稿酬,有一档也是一块钱一个字(人也有两块的,到底腾讯体量不是头条能比的。但对稿费这件事一向很糊涂的我,总是疑心一件事:大家好像是按篇和我计酬,并不是刚开始吹嘘的那样按字结算)。

    如果某个悟空答主一不小心打了鸡血,写了20篇每篇5000字的,好像也只有万把块。所以,比较精确的计价说法是:按篇结算,每篇500块,长度不低于500字。

    与直播这个行当所谓买断是买断“人”所不同的是,这种文字性的东西,买断“人”是几乎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事实上,头条也不是买断了300个人以至于他们以后写任何内容都必须发布在悟空问答上。

    头条只买断了这300位的部分产出,正如前面说的纽约时报中文网、腾讯大家买断了我部分产出一样。

    我并没有看过悟空问答所谓买断的合作协议,我都不知道悟空问答是不是把人的著作权项下十三个财产权全部买走了。反正纽时中文和腾讯大家都是好多页的协议,一鼓作气全部打包买走。

    这件事的看点压根不在什么买断300人,而是在:

    1、500字。
    2、按某一个主题/事件串起的多方评论。

    在日本,一个名为newspicks的新闻app广受欢迎,与同类的雅虎新闻(日本)和SmartNews所不同的是,它更为聚焦,主要集中于财经商业新闻。

    日本ICT综研调查公司发布的《2016年新闻类移动客户端市场动态调查》报告中,newspicks获得了用户满意度的榜首位置,理由是:能看到专家学者对新闻的评论。

    这让人想起中国的网易造楼团和知乎。

    如果说以编段子抖机灵出名的网易造楼团还有那么点不正经感的话,知乎大量的问答则性质上颇像newspicks:一件事你怎么看这样类型的问题抛出后,引来一堆的回答(评论),其中当然不乏行内人的看法,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的文字,时有可见。

    按事件串起评论,这个做法在门户上多有操作,我们通常称之为“专题”。

    在大量的专题页面上,当然包括有这一事件的跟进新闻,也包括大量的第三方评论。后来一般还会进行站队操作,比如评论稿的站队,或者网友投票。

    而在移动端,门户的专题基本上不能再适应,链接过多,版式过于庞大,是无法适应手机小屏的。

    其实知乎的长篇大论回答,在移动端表现也未必有太良好。

    移动端,无论你抱有什么样的主观立场,喜欢轻阅读这一客观事实,始终无法回避。

    我们今天大致上是这样的需要:

    1、一件事出来后,我们想一次性解决“别人怎么看”的问题,微信公号一篇一篇去翻太麻烦,始终盯着一两个号看又怕只见树木。
    2、别人怎么看里的这个别人,最好是有点专业度,而不是阿猫阿狗。
    3、内容不要太短,140个字是不够的,但也别太长,几千字有点吃不消,到底是多方评论汇聚,每一方都几千字是很夸张的。500-1000,大致可以承受。

    上述三点,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公号,还是今日头条之类的新闻客户端,都不能准确命中。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产品:以事件串起,汇聚有点专业度的中等长度的看法。

    事实上,知乎大致上就是干这个的,只不过它的界面会让你觉得它不是干这个的:你关注的某位关注/回答了一个问题、你关注的某位赞同了一个回答、你关注的某位发表/赞了一篇文章。

    社交元素强于事件本身的元素。

    对比下newspicks的首屏,虽然两者实质差不多,但使用体验真心不一样(无褒贬):

    事件为轴,中等长度内容,第三方观点,不知道腾讯是否会跟进。

    毕竟腾讯手上有一个企鹅问答,但基本上是混于信息流中的。

    不知道会不会剥离出来做独立APP,或者,至少在腾讯新闻里给一个独立的入口?

    而一家刚刚拿了上亿投资的公司则在试水,未正式推出,但已经开始悄没声息地邀人内测。

    还记得当年微博上一句流行语吗?

    元芳,你怎么看?

    —— 首发 扯氮集 ——

    文/魏武挥 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