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伟:马云王健林对掐背后的八个商业逻辑

1、未来商业呈现“大平台+小而美”格局。要么生态,要么融入生态。

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小米、乐视、海尔等产业型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打造大互联时代的基础设施,构建新商业时代的流量入口和底层生态。

万达在传统商业里面已然是一个生态,但在互联网的流量经济中,要面临与新生态阿里系这样互联网企业重新划分用户场景。如果对抗,两败俱伤;如果融合,则有机会建立起围绕用户生活场景的完整生态圈。

阿里在投资银泰,万达也在搞腾百万,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必然都会尝试与流量型的平台进行合作,进而抢占更多的用户入口。

选择做内容还是做平台?将是很多企业商业模式面临的第一个选择。

2、传统零售行业转型逻辑:一切场景皆渠道。

未来还需要线下门店吗?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即使回答出来,也不见得理由足够充分。沿着零售产业的本质去看,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

零售环节,在传统商业环境之下的核心价值是打破信息不对称。通过层层分销和线下门店进行商品流通、展示和交付。互联网出现之后,进一步打破信息不对称,重新建立信任规则。使得传统零售模式一定程度失效。

不是门店不需要了,而是单纯展示标准化产品的销售型门店不需要了,因为这部分职能被更高效的互联网平台给替代了。但是体验型的门店、便捷性的门店可能存在,因为消费者依然有这样的需求和生活场景。所以百货大楼可能没有前途,但是文娱体验型门店可能存在。其布局逻辑一直都没变:围绕用户生活场景展开。

万达增加体验型业态就是这样的逻辑,乐视布局线下体验门店也是这样的逻辑。

3、未来产业划分方式:基于用户和数据,自定义产业边界。

阿里是一家什么类型的公司?小米是什么样的公司?乐视又是什么样公司?

好像我们很难说的清楚。原来对于产业边界的划分方式是根据产品,做手机的就是手机公司,做汽车的就是汽车公司。未来不见得是这样的逻辑。未来会出现很多跨界打劫的企业,其打劫逻辑是什么?抢占用户、抢占数据、抢占人才,自定义产业边界。

比如,未来小米很可能就是一个家经营年轻人的生态公司,顺丰有可能就是一家经营社区生活的生态公司。未来你是哪个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掌握了这个产业的关键资源。用户和数据将成为未来商业至关重要的资产。

4、数据化生存:要么数据化,要么灭亡。

马云说:其实互联网并不仅仅就是上一个网那么简单,我觉得未来机会,是共同合作,共同打造未来,互联网经济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联合一起。只有这两个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赢。

这两者结合起来,其实就是数据化。互联网技术涵盖物联网、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等等,眼花缭乱的背后本质,就是数据化。数据化的产品,数据化的营销,数据化的管理,数据化的供应链。“未来的制造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的机器会思考,未来的机器会讲话,未来的机器会交流,未来的机器会想象,这是我们在未来三十年,这个世界会面临巨大的变化”。

5、生态型公司的商业模式:终端-应用-平台

王健林说:万达O2O主要做三件事。1)智慧广场,增加线下消费者的体验感和黏性。2)做大会员。3)做大数据。最后通过互联网金融变现。可广泛吸引投资者,甚至众筹的方式,一起经营万达广场。万达每年有近5亿的活跃用户,可向他们放贷。发放“万达万能卡”,可以在万达店里消费,不缴年费,可参与积分返现。

万达通过智慧广场方式采集用户数据,通过大会员打通和大数据的积淀,很自然就会过渡到用户数据运营的商业模式。这个逻辑是很典型的互联网生态模式。阿里巴巴提出的“平台-数据-金融”就是这样逻辑,小米、乐视、京东这些生态公司也都是这样的逻辑。

终端,作为入口,抢占更多用户规模;应用,增加交互,持续沉淀粘性;平台,沉淀数据,衍生更多商业模式,比如金融。

刘强东说:未来十年京东70%的利润来自金融。就是很典型的逻辑。

6、互联网转型最难的不是技术,是组织基因,是思维惯性。

如果你是一个90后创业者,你压根不用考虑转型的问题。因为,你根本还没成型。

如果你是一个浸淫商业多年且小有成就的60后企业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基本成型,那么意味着你接受新的变革就没那么容易。特别是转型之后的商业模式变化会带来既得利益调整的时候,有些人真的不太容易转身。万科郁亮说:转型路上最大的阻碍不是无知,而是傲慢。我们去年给几个大型传统企业操刀互联网转型业务的时候,深刻地感知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常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必然是一把手工程。老板不来听课不能认识到互联网的价值就指着组织转型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当马云问王健林互联网转型准备付出多大代价的时候,我想起了“来往”这款产品,马云布局移动端攻坚来往的时候,也曾经信誓旦旦要不惜一切代价挑战微信,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即使强大如阿里,同样也面临组织基因和组织惯性的问题。

7、人才将成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唯一引擎。

马云说:15年来,像我们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所付出的巨大的代价和错误是没人想象的。我见过很多工厂,晚上10点钟除了机器在转,没有人在转。而互联网公司,过了12点,都是人在挑灯夜战。

我们经常说互联网企业的作息制度是996(早九点到晚九点,从周一到周六),更有甚至是007(自己意会吧)。一个朝九晚五的企业与一个每周工作80小时的企业PK,哪个更有竞争力?

万科强调:人才将是万科唯一的资产。最近发文鼓励内部员工辞职创业。不难看出其对人才战略的重视。和君董事长王明夫也经常讲到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关键动作:重仓年轻人。

在不确定的时代,要解决不确定的问题,靠什么?只有聚合最优秀的人才,才有事业的未来。

8、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时代!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的综合影响。马云说:O2O是一个伪命题,互联网要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我一直也是这样认为,所谓O2O,即线上线下的结合,其本质就是数据打通。互联网技术最重要的价值是作为基础设施改造各类传统产业。

我们看到的新浪、搜狐、网易这类企业,其更像是互联网化的媒体公司,京东、一号店、唯品会更像是互联网化的零售公司,去哪、途牛更像是互联网化的旅行社。这些行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环节以信息流为主,所以他们成为了第一批互联网公司。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产业的底层架构,就不会再有纯粹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企业存在了。因为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将互联网化。

我非常庆幸生在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时代,能够见证时代的波澜壮阔。我们也会继续与传统企业携手,助力其转型升级,顺势而为,乘势而起。

文/赵大伟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互联网思维说道:

    万达在传统商业里面已然是一个生态,但在互联网的流量经济中,要面临与新生态阿里系这样互联网企业重新划分用户场景。如果对抗,两败俱伤;如果融合,则有机会建立起围绕用户生活场景的完整生态圈。

  2. 【观察者网 综合】2月5日,万达集团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万达与阿里巴巴、文投控股共同签订战略投资协议。

    协议主要内容为: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以每股51.96元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出资46.8亿元、文投控股出资31.2亿元,分别成为万达电影第二、第三大股东,万达集团仍为万达电影控股股东,持有48.09%的股份。

    据万达公告介绍,万达电影2015年1月A股上市,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已形成电影放映、发行、广告、时光网平台、游戏等业务板块;2017年营业收入132亿元,会员数量突破1亿,拥有直营影院516家,4571块银幕,约占全国电影票房市场14%的份额。

    阿里巴巴于2016年10月正式组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包括阿里影业、优酷、UC、阿里音乐、阿里文学、阿里游戏、大麦网等业务版块,其中阿里影业是以互联网为核心驱动,拥有内容生产制作、互联网宣传发行、IP授权及综合运营、院线票务管理及数据服务的全产业链娱乐平台,其旗下淘票票是国内最大的在线票务平台之一。

    文投控股是A股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简称“文投集团”)是北京市国有企业,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投融资平台,围绕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通过市场化的投融资与资本运作,推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发展。文投集团在电影产业已投资耀莱影城、怀柔影视基地、环球影城等项目。

    谈及战略合作内容,万达集团在公告中称,阿里巴巴将利用大数据及内容网络平台,支持万达电影发展;文投控股将与万达电影在院线加盟、影院广告等业务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文投集团利用丰富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与万达集团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三家企业承诺所持万达电影股票至少锁定两年。

    此外,万达还在公告中着重强调,转让万达电影股份主要是为万达电影引进具有战略价值的股东,并非单纯回笼资金。

    对于此次引入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一位万达内部人士表示,万达属于顺势而为,强强联合比单打独斗更有优势,同时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入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万达电影的发展。

    还有分析称,有国企入股背书,一方面说明万达电影是优质资产,另一方面亦说明政府对电影产业的鼓励和支持。

    前两年,万达影业在国际市场上大刀阔斧地进行采购,将美国传奇影业、AMC院线以及好莱坞整合营销公司Propaganda GEM等都纷纷收入囊中,但这些海外企业的盈利水平都未能达到万达预期,而万达在海外投资的大片也创收不佳,王健林因此宣布将传奇影业从上市计划中剥离出去。

    还有外媒称,万达影业之所以急于在国内寻找伙伴,是因为银监会对万达海外资产正严格监管,导致万达海外收购的企业不能注入境内上市公司。

    点击查看大图

    被王健林寄予厚望的电影《长城》最终在北美市场仅获得4500万美元票房

    而就在上周,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腾讯带团入股万达商业的消息一出,市场上就有消息传出,万达在腾讯和阿里这两大互联网巨头之间选边站,选择与腾讯站在一起。

    对此,万达集团1月30日发布声明,称万达不会选边站队,也不会退出房地产。

    点击查看大图

    所以,一周之后,万达真的用吸引阿里投资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真的不是选边站队,而是“雨露均沾”。

    从腾讯和阿里对万达的投资规模来看,腾讯发起的这波投资金额更大——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四家,给万达计划投资340亿元,梳理各家公告后得出,苏宁与融创中国均计划出资95亿,京东斥资50亿,则腾讯出资为100亿;而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两家对万达的投资分别为46.8亿元和31.2亿元,总计78亿元。

    从投资领域来看,腾讯这边的四家企业,投资的是万达商业地产(现已更名万达商管集团),主攻万达广场的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新消费”商业模式;而阿里和文投集团,投资的则是万达以影城为主的娱乐版块,目标是电影市场和文化旅游市场。

    从投资占比来看,阿里巴巴和文投集团联合收购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万达集团持有48.09%的股份;腾讯等四家约持万达商管约14%的股份,万达集团和王健林分别持有43.71%和6.24%的股份。

    对于万达与国内多个领头企业纷纷展开合作,有媒体这样评价,“之所以这么多人抢万达不是看好它的价值,而是彼此都怕落入对手资源整合里面去”。

    点击查看大图

    截止1月29日,万达商业各方持股情况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万达商业地产2014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288亿港元,发行价定为48港元每股,市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2016年9月,万达商业完成私有化,在H股退市。

    根据当时万达方与参与私有化投资人签署的对赌协议,万达商业承诺不迟于2018年8月31日在A股IPO,否则万达集团需向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且承担10%至12%的年息。

    截止目前,经历一系列甩卖资产和引入战投后,万达集团回笼的资金超过一千个“小目标”,而距离上述对赌的时间期限只剩下6个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