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里:架起官民沟通的桥梁 织博为民,关注民生,痴心不改

网络问政,织博为民,关注民生,痴心不改,是他微博一贯践行的遵旨!

关注陈里微博的人都知道,陈里是新浪微博中最勤奋的博主之一。早起的人会在六点左右读到他的博闻播报,晚睡的人会在他的微博上听到伴着晚安道别的音乐声。而这一切,都带着浓浓的陈氏风格——他选择的新闻往往是与社会管理,民生,法治相关的内容,他的音乐常常是悠扬的,舒缓的,大提琴曲是他最爱,那低沉婉转的乐声中有着直抵人心的从容。其实,这也暗合着陈里微博的风格——关注法治建设,民生疾苦,也关注人之内心的温润。

陈里,学者,三农专家,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籍由微博这一平台,迅速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并成为微博平台上一道独有的风景。

有人说,陈里是官员微博的典型代表,也有人说,陈里的微博是沟通官民之间的传声筒,陈里笑着说:“我只是微博上一只打鸣的公鸡,没有其他特点,就是很勤奋。”

在很多人眼里,陈里是少有的接地气的官员,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知行合一的官员,其实,唯有陈里知晓,接地气是因为从未离开过大地,践行群众路线是因为他一直是群众中的一员。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裤管上还沾着泥巴!”或许可以如此解读,在他内心深处,有一片宽阔广袤的原野,坚实的大地是他心灵的归属。

而陈里,始终坚信的一点是,他是人民大众中的一员,他所做的这些,只是出于初心:他期待这个社会少一些戾气,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互助。少一些敌视,多一些共识。在微博之外,他的社会职责督促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在微博之上,他的社会使命感又会促使他不顾疲惫,笔触所到之处,关注得最多的依旧是社会底层群众。

在微博广场上倾听民声

陈里微博的初始生活,其实也是潜水的,那时,微博刚刚兴起,一向对新鲜事物抱有浓厚兴趣的陈里,也开通了微博账号,只是,那是纯粹个人的。在工作之余,爱好文学,音乐的他常会将一些文章,音乐发到微博上推荐给博友。八小时之外,褪去办公室工作的严肃与紧张,微博是他的心灵栖息之地。微博是一个大广场,尽管他的微博空间一片诗书音画,但是各种讯息还是纷至沓来,有城管追逐小贩的,有农民工讨薪的,有暴力拆迁的,也有曝光官员的……那一年,也被称为微博元年,人们的公民意识开始增强,微博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

三年前的微博,政务微博还不像现在活跃,开通政务微博的廖廖,彼时,仇富情绪,官民对立情绪已经开始在微博上弥漫,某个官员的一句玩笑话传到微博上有可能就会变成雷语,引发一场官场震动;有的人接受采访时冗长的叙述可能会被网民编辑加工后,截取出某一段引起众声喧哗……

作为最早触网的资深微博博友,陈里不是不知微博里流淌着的各种情绪。但是,作为一直关注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作为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社会职责与使命感让他觉得不能再偏安于自己隐匿的小角落,微博上沸反盈天的各种问题,能帮助解决一个是一个。于是,某一天,他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实名认证。

粉丝量迅速增加,各种求助信息也应接不暇。很多并不是他职责范围之内的,人们得不到回应就会破口大骂,“在微博上,就得受得住委屈。”他曾经说,“进行实名认证需要勇气,要经得起百姓的拍砖。网民不了解政府的运作体系,对于政府有怨言有求助,都会向你进行发泄,官员需要学会躬下身子,放低姿态和网民交流”。在实名最初,他已经想得很明白。

实名认证的微博,既是公开的个人空间,又是个性化的公共传媒。有人形容,每一条微博,都是在“向全世界喊话”。别人转发与评论时加上的话,也会引导后见者的观感,每一条影响广泛的微博,都可以视作一场微博内外的集体狂欢。这才是微博的复杂之处。如何驾驭这复杂,考验着他。有很多官员怕这里的复杂,选择了放弃微博或者潜水,尽管随着近三年来微博的迅猛发展,官方机构微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出,从最高法院甚至某个乡镇村委会,涵盖各个级别各个领域,但是官员实名认证的微博,却依旧廖廖。微博江湖如同一个汪洋大海,谁能在其中驾船航行而不风雨飘摇?所以,官员开通个人实名认证的微博,需要勇气。

陈里一直不乏勇气,从河南南阳一个小山村里的音乐爱好者,到新疆某地当一个普通中学的老师再至西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主管宣传的宣传干事,法院的法官,省公安厅副厅长……他在崎岖的人生履历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拐弯向上,很多看似不可能都在他的努力之下成为可能,而那些让他走过看似不可能的弯道,战胜一个又一个阻碍的,正是凭借那一份勇气。那勇气源自于他对事业的不断追求,也源于他内在坚定的信念,他曾经在一次访谈后无不感慨地对两位年轻人说:“每个人来世上一趟都不易,如果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事情,真的对不住这大好时代。”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也或者,正是内心涌动着这家国情怀,他的勇气与信念在每一次与艰辛困苦狭路相逢时,总会胜出。

那些微博里的故事

陈里风生水起的实名微博生活于2010年4月正式起航。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社会管理创新等是他最为关注的话题,他的私信系统向每一位用户敞开,每天接到的求助转达信息从几个几十个到数百个;随着他粉丝数的增加,各种艾特他希望他转发的信息呈几何数量上涨。忽然之间,他的业余生活几乎都被微博侵占了,每天早上6点至8点,晚上10点至凌晨1点除却吃饭时间,他几乎都在看微博,“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在微博上啊!”最初,有人怀疑过,一个副厅级干部,会自己花时间打理微博吗?会不会有人代替他发布呢?渐渐地,看他微博的人会选择慢慢关闭怀疑系统,因为他的每一条微博都带着他独有的“陈氏基因”,宽厚,温和,冷静,公允。个人性情里的气息会随着文字传递出去的,微博是一个容不下任何虚假的地方。

很多救助信息,他会转交给相关部门去处理,而不选择在微博上公开回应。有一些他认为有讨论价值或者作为样本学习的,他就转发到微博上,以供大家探讨。他认为,微博是一个广场,他呆在那里,可以听到各种声音,这种声音不经过过滤所以真实;微博也是一个平台,是智慧交锋,观点交流的校验场,每个人的视野都有限,而微博是有可能将视野从90度的直角转向270度的钝角的。兼听则明,看到的观点越多,认知的偏见就越少;微博更是一座桥梁,桥的这端是老百姓,桥的那端是政府部门,“官员开微博的宗旨就是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能让老百姓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你。他艾特你,说明他信任你。”陈里说。网络问政,织博为民,关注民生,痴心不改,是他微博一贯践行的遵旨。

去年,陈里的偶一动念,请农民工吃饭,尽管陈里低调再低调,但还是如蝴蝶效应一般,渐次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彼时,他的粉丝未到一百万。“是作秀吗?”……各种围观,质疑纷至沓来,陈里瞬间置身于舆论漩涡。“多一些请农民工吃饭的官员吧。”更多鼓励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声援。这是陈里开通微博以来首次遇到全国范围内的聚焦关注,有一阵,压力真的很大,想过退出算了,安心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就好。但那么多网友留言:回来吧!回来吧!微博需要您这样的健康力量啊!……句句真情,沉默的陈里一条条翻看,奔涌的感动在心内翻江倒海,几天后,陈里又回到微博上。那些看不见的网友,是陈里在微博里坚实的后盾。

也是去年,十一假期,华山游客拥堵,险些酿成重大事件。那一夜,本不是他值班,他在医院里看望完住院的亲戚,返回家中,习惯性打开微博,上千条艾特他的信息,打开仔细一看,是华山游人求助信息,习惯性地,他开始大量转发网友的求助信息,并第一时间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了解华山游客的一手信息,并呼吁相关救援部分行动。那晚,他守在电脑前,一夜没有合眼。可是,有情绪激动的网友转而将愤怒的情绪倾倒在陈里的身上,各种谩骂,责怪扑向他。有委屈吗?当然有,这些并不是他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啊,如果那晚他安静地休息,谁又会埋怨他?可是他不能啊!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数万游客拥堵在华山险峰上,稍有闪失,场面就会滑向不可控制。“有网友骂我,是因为他们觉得我是政府官员的代表,在他们找不到相关部门发泄时,将怒气发泄到我身上,我也可以理解。”陈里顶着谩骂责难,一条条回复救援信息,一个个电话安抚,一次次找相关部门协助安排实施救援,那一晚,有网友责骂他,也有更多的网友隔着网络与他一起相守,很多网友在电脑前流泪了:“陈叔,您太累了。”“陈厅,您受委屈了。”有网友与责难者在他的帖子下展开辩论,有网友将他的帖子做成长微博让更多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一夜,他遭遇到了谩骂指责,更收获了网友真诚的相守。

两小时微博救援轻生母子,则是陈里个人微博史上的浮屠。2012年12月10日,陈里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揪心的信息,网友@泣血母亲的救赎,发微博称:“今晚是我和宝宝生活在这个世间的最后一晚”。陈里一边发微博安抚其情绪,一边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私信给这位妈妈,又迅速联系当地警方火速赶往现场救援,历经两个多小时的生死营救,这位绝望妈妈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这件事,经过微博发酵,引起了当地部门的重视,绝望妈妈多年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待这件事情在微博上的风头平息之后,陈里又驱车几十公里,悄悄地去探望了这对母子。在微博上,陈里并没有写上这次行程,他只希望她们能平静地生活。

历经几次高浓度聚焦事件的关注,陈里的微博粉丝数也呈几何级数量上涨。很多人将其视为体制内健康力量,陈里的微博,成为名副其实的官员微博第一人,更多的人认为他搭建了一个官民沟通的界面。

在陈里的微博上,可以看到各种信息,有高考孩子丢失身份证求助的,陈里核实后迅速安排绿色通道办理证件,孩子的高考可不能耽搁,陈里督促相关部门……他的良善,悲悯情怀在微博空间内展现无疑,很多粉丝变成了他的拥趸,有细心的网友留言:“陈厅,那么晚了,您还不休息,多注意身体。”他微博上稍微有点变化,立即就会有人询问:“陈厅,你的微博头像为什么换了呀?”也有人会私信问陈里:“陈厅长,你会把儿子送到国外读书吗?”陈里耐心地回复他:“不会的,他在国内上大学。”“真的不会?不会就好。”网友得到满意的回复走了。他的办公桌上,常常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邮寄过来的土特产,很多没有邮寄地址,他不知要退还给谁,也曾有网友来西安旅游,会特意在微博上发私信给陈里:“我可以见你一面吗?就见一见您……”热心的网友常让陈里心生感动。深夜里,他会一条一条地翻看网友的留言,不一定回复,但那一句句的祝福和叮咛,他一一记在心间,“我的粉丝就是我最大的财富。”重情义的陈里在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在微博江湖中,隔着网络,但隔不了真诚。

谁说官民之间有敌视?有鸿沟?在陈里的微博里,有争论,有探讨,更有互助,理解,暖融融的交流,那些充斥在网络空间里的质疑谩骂在陈里这里消解了。真诚相待,是沟通的不二法门,陈里的微博做到了。什么是群众路线,走入群众中,倾听群众的声音,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这就是群众路线吧,没有口号,没有宣言,唯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待用公益内的滔滔爱心

冰心在《繁星》里写到:“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陈里在即将出版的《待用公益》书稿中引用了冰心的这句话。这句话在他内心激起的汹涌,恐怕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今年4月12日,从西安开往北京的一列高铁内,陈里靠窗而坐,看外面迅速飞移的夜景,一盏盏灯光匆匆掠过,一个念头迅疾闪入陈里的脑海中,微博上那些千千万万@他的人群,是否也在这灯下默默期盼着来自外界的一个温暖的眼神?“沿街乞讨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那些微博上的‘微’现实常让我心痛。”陈里说,“作为一名社会学的研究学者,致力于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对我来讲,针对于具体的社会问题,迈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步伐才更该是使命。”

那迅疾闪入的念头如同一个小精灵,倏忽入驻陈里的心里。有那么多有待帮助的人群,发起“待用快餐”会对弱势群体有所帮助吧!于是,他打开手机,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我觉得在中国一些快餐店,可以为一些残疾人、老年贫困者,提供一些“待餐盒饭”。这更符合中国国情,也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尊严。公益人士、大学生可以献一份爱心。有倡议的正规餐饮点,就一定有志愿者。包括一些馒头店、早餐店。这要有现代意识啊!最好是符合卫生规定的连锁店。有人尝试么?”如果回溯历史,这应是“待用公益”的源起点。此刻,距离陈里发起“待用快餐”才仅仅不过六个月,此时的“待用公益”已经如同一颗茁壮的树木,亭亭如华盖也。六个月间,它从一粒胚芽种子迅速成长,这是善的力量。

“待用公益”如今成为陈里微博上的主角,几乎每天,在陈里的微博上都能看到关于“待用公益”的进展,2013年,陈里的微博已经由迅捷而高速的聚焦热点事件转而向细水绵长的公益项目,此时,陈里的微博已经有了近一千五百万的粉丝。如此庞大的粉丝数量是待用公益丰厚的成长基础,陈里和他的粉丝们一起推动着这个新生的公益项目健康成长。

“待用公益”是一项极具标志性的事件,它不同于其他的公益项目之处在于,它没有一个特定的管理机构,也并不是从别处募集来钱再转向需要帮助的人群。它是一个概念,也是一项倡议,让微公益随时随地可以发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施助者,也可以是受助者。比如,当你走进一家加入“待用快餐”的餐厅时,你在享用餐厅的服务时,也同时可以认购一份,留待需要领用的人。或许,以后你也会享用他人提供的待用快餐……而这样的待用爱心模式可以复制到其他很多领域内去,比如,待用雨伞,待用学费,待用家政等等。

这是一个集合诸多美好的爱心循环系统。它倡导爱与互助,而让这爱与互助流动下去的是陌生人之间的互信和爱的接力。温暖,帮助,信任,传递,这些美好的词汇就这样聚合在一起。它倡导的是在普通人中间流淌的情感,让大家帮助大家。

待用快餐的概念自陈里4月12日在微博上提出以来,迅速在全国各地开花,以平均每天一家的速度增长。继而,陈里又相继提出待用学费,待用家政等概念,“待用快餐”如同一根游动的爱心金线,串起隐匿在各个角落里等待阳光照射进去的角落,链接起一系列的待用项目,“待用公益”成为一个涵盖了很多领域的待用家族,提供给了普通民众诸多受助领域。待用公益LOGO迅速设计出来,待用公益的志愿者队伍也有序建立了起来,而它更大的意义或许也在于:它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善念,弥合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它是一次内心的检视,更是互助互信的一趟旅程。

“我坚信,当一个源自灵魂深处的善念从想法变为实践,定会与千万人产生共鸣!”陈里说,他将这份信念传递给每一个加入爱心循环的人,也传递给他微博上的每个人。

陈里在微博里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宽容,悲悯,良善,冷静,这也是他微博之外真实的面孔。他从中原的一个小小的山村走来,踌躇满志,沉静前行,趟过一个个荆棘,奔向他内心的理想之境。他以一己之力,以博大,宽厚,丰饶的胸怀构建起了蓬勃向上的微博世界,搭建起了官民沟通的桥梁,也链接起了陌生人之间的互信。个体的声音最终与时代的洪流汇聚在一起,合奏出一曲时代的强音!

您可能还喜欢…

5 Responses

  1. 陈里:认真倾听民意、加强网络监督,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说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首先,我们党是人民的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坚定的走群众路线。要始终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概括起来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群相洽,方能成祖国之强,我党之大。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同志,对群众认真走心、永远忠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次,新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全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我们党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想与工作方式。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给全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同时给我们党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群众路线”是我党在倾听、把握、满足当代中国群众需求的时代最强音,也是我们走群众路线紧扣时代发展变化的应有之义。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首先需要党员积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适应、把握、引领当前时代背景下群众路线工作的新形式。7亿网民活跃在网络空间,将现实中的民意映射在了网络空间,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网络舆论场。这要求党员干部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场,牢固树立“民到哪,我到哪”的意识,主动学习和应用网络,将群众路线走好。

    再者,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网络了解民意,推进现实中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另一方面也要扎实做好现实生活中的各项工作,努力将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发展阶段,减少网络舆情事故的发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影响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实际成效。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深思与借鉴。

    中国互联网技术与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机遇,是我们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广大的网民是中国互联网的细胞,构架起了这个庞大的经济与技术的航空母舰。一方面我们要爱护互联网这个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新引擎。另一方面,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网络空间汇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高手。众人拾柴火焰高,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强大智库。这是我们领导干部开拓眼界、提高创新意识的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网络智库给我们党和国家解决实际问题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空间,也使得政策制定更加科学民主。

    此外,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的兴起,网民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个人观点,履行自身的公民监督权,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网络舆论场已成为群众监督公权力的重要平台,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自我免疫”功能的重要保障。部分腐败官员因网络曝光而被绳之以法,不良的社会负面现象因为网络监督而得到整改规范,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需求得到了及时解决和反馈。网络这一利器,积极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净化了党和政府的腐败因素,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安全阀。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网络群众路线”讲话重要精神,学好、用好网络,让网络舆论晴朗起来,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是我党与每一位党员同志毕生奋斗的事业。愿诸君共勉,携手前行!

  2. 陈里:认真倾听民意、加强网络监督,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说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首先,我们党是人民的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坚定的走群众路线。要始终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概括起来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群相洽,方能成祖国之强,我党之大。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同志,对群众认真走心、永远忠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次,新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全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我们党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想与工作方式。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给全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同时给我们党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群众路线”是我党在倾听、把握、满足当代中国群众需求的时代最强音,也是我们走群众路线紧扣时代发展变化的应有之义。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首先需要党员积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适应、把握、引领当前时代背景下群众路线工作的新形式。7亿网民活跃在网络空间,将现实中的民意映射在了网络空间,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网络舆论场。这要求党员干部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场,牢固树立“民到哪,我到哪”的意识,主动学习和应用网络,将群众路线走好。

    再者,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网络了解民意,推进现实中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另一方面也要扎实做好现实生活中的各项工作,努力将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发展阶段,减少网络舆情事故的发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影响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实际成效。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深思与借鉴。

    中国互联网技术与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机遇,是我们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广大的网民是中国互联网的细胞,构架起了这个庞大的经济与技术的航空母舰。一方面我们要爱护互联网这个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新引擎。另一方面,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网络空间汇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高手。众人拾柴火焰高,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强大智库。这是我们领导干部开拓眼界、提高创新意识的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网络智库给我们党和国家解决实际问题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空间,也使得政策制定更加科学民主。

    此外,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的兴起,网民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个人观点,履行自身的公民监督权,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网络舆论场已成为群众监督公权力的重要平台,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自我免疫”功能的重要保障。部分腐败官员因网络曝光而被绳之以法,不良的社会负面现象因为网络监督而得到整改规范,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需求得到了及时解决和反馈。网络这一利器,积极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净化了党和政府的腐败因素,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安全阀。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网络群众路线”讲话重要精神,学好、用好网络,让网络舆论晴朗起来,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是我党与每一位党员同志毕生奋斗的事业。愿诸君共勉,携手前行!

  1. 2015 年 12 月 24 日

    […] @陈里:架起官民沟通的桥梁 […]

  2. 2016 年 03 月 26 日

    […] @陈里:架起官民沟通的桥梁 […]

  3. 2017 年 02 月 17 日

    […] ➤ @陈里:架起官民沟通的桥梁 织博为民,关注民生,痴心不改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