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主打线下陌生人交友约饭的“请吃饭”APP对外宣布已完成1710.5万美元B轮融资,此前已获红杉资本337.5万美元A轮融资。两轮融资总额共计2048万美元。这款被戏称为“约炮神器”、2014年才上线的SNS社交网络类APP为何获得如此高的融资,引起了很多关注。
简单来说,“请吃饭”就是一个陌生人之间(主要是异性)以约饭为名进行社交的产品。用户注册模式就是一般的填写姓名、头像、身高、性别、收入、行业等信息。用户行为主要是发起者选择约饭时间、具体就餐餐厅、双方付款方式(AA或请客),发起“约饭”,受邀者进行报名参与饭局。软件设计有聊天功能。其中,用户必须要通过设置信用点数来发出需求约饭。一般用户选择使用的信用点数越高,其需求就能被排在榜单越前面,越容易被人发现从而约饭成功。
吃饭是中国的一种文化,饭桌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出发点来说,“请吃饭”看准并不火热的线下陌生人社交商机,专注平台上最常见的男女之间约会吃饭的用户需求,这个创意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想法好,并不代表产品好。据我所知,没有一款成功的产品会对用户使用它的基本功能进行收费。“请吃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约饭,但用户想要约饭,就必须得花钱充信用才能发需求。
那么,“请吃饭”主打的这种花钱篡信用模式能保障用户安全吗?主要用户群体在哪里?这款产品到底值不值2048万美元?目前看,这个以约饭为名的类相亲软件漏洞颇多,技术和设计都很不成熟,它在SNS网络社交的道路上能不能走远,还有待商榷。
信用金玩法保障不了用户安全
先来说说“请吃饭”的运营模式:用户发起一个饭局需求最少需花费五个信用。信用值通过靠自身行为赚取(设置类似淘宝的评价体系积攒信用)和购买获得(购买一个信用花费一元钱,购买多了会有折扣)。“请吃饭”研发团队为保障用户更安全的约见建立了一种信用筛选机制,即根据用户所充信用值高低,对用户发出的需求进行排名。很明显,这就是一种约人吃饭给网站钱的中介式收费模式,“请吃饭”所谓的门槛就是钱,给的钱多约饭机会就大。
“请吃饭”的创始人刘刚强认为:
付费可以证明发起人的诚意,同时把大量目的不纯的屌丝屏蔽掉。
很明显,这种证明诚意的方式太忽略大众的智商了,有钱付费的不一定是目的单纯的高富帅,而没有付费的也不一定是目的不纯的穷屌丝。所谓的约会成功率只能说明烧钱多更容易泡到妞。
这种用钱篡起来的“信用度”如何能保障用户安全呢?所以基本可以肯定,“请吃饭”的“信用筛选机制”根本保障不了安全,打着保护用户安全的口号,单纯从研发者的利益出发对用户进行收费。
另外,通过使用APP会发现:门槛太低,大户不够多,屌丝居多。用户资料设置主要是地区、职业、情感、抽烟、喝酒,与相亲、约炮类软件高度贴合。里面的用户鱼龙混杂,没有实名认证,基本信息无法确定真假。注册的时候只需要手机号就可以注册账号,而里面的年龄、薪资完全可以虚构,没有任何门槛,安全性甚至不及一些相亲软件。
据说“请吃饭”未来会推出“约会意外险”等险种,但就如微信、陌陌等,请吃饭就是一个平台,对约饭后发生的事情不会负太多责任。况且微信、陌陌会有一个线上沟通的过程,而“请吃饭”是主打线下约会,线上交流少,直接将线上交友转移到线下。这种太过简单粗暴的快速交友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未来的用户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成为“请吃饭”发展路上的瓶颈。
真正用户群体还是屌丝们
完成B轮融资后,软件还加入了通讯录功能,想引入半熟人圈子,发展朋友的朋友社交圈。同时将重点放到饭局后关系的维护上,使同一阶层的人建立长期的线下关系,通过“请吃饭”将对人群进行分层。与此同时,再引入多人饭局等新玩法。
此举比起行业内其他失败的约饭工具有一定的创新点,但要实现还是有难度。
首先,其用户男女年龄层和社会属性不一致
“请吃饭”用户多为90后女生,95后居多。这些群体多为大学生,空闲时间多,大都单身、寂寞、生活单调,但收入低。所以被请用户占主流的还是无太多经济实力的大学生女孩。而软件首页排名靠前的一些用户多数为男性,月薪大都是五万以上,数额很高,但真假难辨。“请吃饭”给出的数据显示发起邀请的多为发起邀请的多为80后(多为85后)男性,这是一种明显的老牛嫩草式社交圈。这种社交圈发展起来还是较为困难,而且引入半熟人圈子后,很可能会发展为一些畸形不健康的社交圈。
其次,虽然“请吃饭”自豪地介绍其注册用户为1000多万,但通过使用发现其用户活跃度并不高
举个例子说,排在前面的一些高信用用户发起的饭局数和历史约会记录相当少,有的几乎为零,大多数是近期内才开始使用的。由此可见通过积攒信用排名靠前的用户极少,大多还是通过充钱来获得靠前排名的。软件注册用户虽多,但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来进行社交,并长期使用的很少。
另外,软件想通过筛选和圈子将用户分层,隐形地排斥穷屌丝群体,打造一个高端社交圈。但是忽略了产品本身就是一款简单、直接、粗暴,吸引屌丝群体的软件。
“请吃饭”所渴望的高富帅群体身边并不缺陪他们吃饭娱乐的年轻女性,而一些目的不纯的屌丝们只需花不多的钱就可以泡到妞。使用发现,APP首页显示排名最靠前的用户信用度也不过一千左右,这些用户定的餐厅大多数人均消费100左右,几个最贵的也不超过一千。因此,基本可以断定产品真正用户群体还是屌丝们。“请吃饭”这种不切实际的设计没有考虑用户体验,用户未必会接受这种强制性的划分,最重要的是不能真正达到将用户分层的目的。
所以,“请吃饭”想发展的社交圈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请吃饭”前景有待商榷
“请吃饭”的创作团队来自抽屉热搜榜团队,这个团队人员并不多,对“请吃饭”的设计和研发上明显匆忙、不够成熟。虽然依靠红杉投资这棵大树,但是能不能走远还要看其本身的价值。
对其A轮和B 轮都投资的红杉投资在国内绝对是VC中的龙头,至少是美元VC老大。红杉对创业和资本市场的敏感性和专业程度毋庸置疑,可以非常快的抓住重点总结提高,进而提出多个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资本增值方案。
此前红杉重点关注的四个方向为科技/传媒、消费品/服务、医疗健康、新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但所投资的公司并不限于此。回观红杉投资在过去几年投资的公司,红杉是从2014年6月开始投资SNS社交网络类公司的,第一个是“懂球帝”,A轮投资数百万美元;2014年10月又投资了“Blike快看”2000万美元;2014年12月,也就是“请吃饭”上线10个月后红杉对其进行了A 轮投资338万美元;2015年4月,又跟投B轮1711万美元。
从红杉在SNS社交网络版块的投资看,红杉有意在这个方向进行扩展。比起其他VC,红杉在SNS社交网络这一块上比较落后。在对“请吃饭”的A轮投资中,红杉投的并不多。B轮投资虽相比A轮较多,但比较其他VC在这一方面的投资,以及红杉在其他领域的投资,这不算多,应该处于观摩阶段。
让人费解的是像红杉这样的顶级VC,为什么会投资“请吃饭”这样一个发展不成熟、存在安全隐患的社交产品,是互联网冲击下的盲目投资?还是“请吃饭”未来确实有利可图?就不知道了。
眼下“请吃饭”虽然完成了2048万美元的融资,但它能否走远,转换市场能否成功,还有待考量。
作者:科技评说(微信号:kejips)有角度的自媒体,有态度的科技咖,为您呈现科技界最有料的犀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