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做人无论做成什么样儿都挺难的。
做成一个文以载道心怀天下的公知,理儿说得不好,藏龙卧虎的民间网友会掐你;理儿说得太好了,担心被你一人做大的其他公知会掐你。除此之外,如何与时俱进持续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以及如何把巨大的粉丝流量通过衍生产品变现,又令当代公知们自发具备了企业家的经营思维与创业者的忧患意识,比起民国时期只懂写写文章办办刊的公知们,着实累了许多!
做成一个接地气儿的富二代,花了大精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令广大人民群众不再仇富、不再计较人生而不平等,这还不行,始终有能写能骂的意见领袖,把你骂得狗血淋头人间失格,除之不尽,防不甚防,也是挺不痛快!
做成一个没钱没貌的屌丝就更惨了,看看网上,阅读破百万的段子、帖子,超过80%都在拿“看脸”、“有钱”作梗,好些文章更是直接开宗明义:《穷逼就别生孩子了》、《穷逼就别出门旅游了》……读完之后,一顿生气之余,细想之下,妈的,竟然还很有道理!
做成一个喜闻乐见的逗逼又如何呢?拿自己的缺陷开涮、聚会时主动承担耍宝的义务,不端架子、不顾面子,是否就能最大程度照顾所有人的情绪,担下“此人真逗!”的名声,得不到尊重至少能得到一些方便?可惜,近两日沸沸扬扬的饭桌事件,真是令人警醒——做成一个会炒热气氛的逗逼,下场极有可能是身败名裂!
也许难以置信,但我想告诉你:逗逼都很排斥有陌生人的饭局。
多数人以为:逗逼嘛,开朗,活泼,放得开,肯定爱社交。大错特错!逗逼只在两种情况下会当众逗乐,甚至装疯卖傻——当并不想令自己置于话题中心或者不想跟人继续掰扯某些议题时,逗乐便成为一种自我防护机制,通过不停制造笑料瓦解来自他人的注意或敌意;又或者,聚会上混入了一些亲人和一些陌生人,出于对主人的尊敬,以及不想令亲人们尴尬,逗逼总会下意识承担起暖场的工作,保证气氛不至于冷掉。
很多组局者以为逗逼热爱表现,于是每逢聚会都特意叫上一俩个逗逼。殊不知,在场人士每一次的哈哈大笑,全是逗逼再一次屈服于自己潜意识里的讨好型人格缺陷,用使命必达的心去完成上桌前就早已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否则,一样是朋友,一样来吃饭,凭什么你就可以全程高冷偶尔“呵呵”而我就得搜肠刮肚分享屎尿屁段子自曝蠢贱傻遭遇?一样去唱歌,凭什么你就能够安静地唱范晓萱唱王菲唱一切走心得令朋友大气都不敢出的歌,而我就要手舞足蹈男扮女女扮男唱王蓉唱李玉刚唱网络神曲间奏还得照顾在场的朋友举杯喝酒?
古时候,请一个来局上逗乐的篾片相公少不了花钱,如今,若在你组的局上,有一个逗逼肯主动开黄腔、扮名人、讲段子,那伊对你,比那些号称看你面子才来的朋友,真心实意得多。
至于那些把逗逼在私下里的表演,拍下来并不经许可发布出去的人,倒是根本就没把逗逼当朋友。他们觉得只是分享了一段老虎钻火圈、猴子走钢索的视频,完全没把逗逼的逗乐,当成是朋友之间另一种的信任交流。这比那些拍了合影不经当事人同意就擅自把照片发上网络的人更恶毒,发合影的人最多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一些,偷发逗逼视频的人,心里有一种洋洋得意——看,这个人多蠢。
想起来,我有一对朋友,在大理开一家颇有名气的高端客栈,公共客厅里常常坐满了无人不知的明星、德高望重的学者、蜚声国际的艺术家。在客栈主人的组织下,各行各业、有名没名的客人都能坐到一起,喝酒吃茶,谈天说地。
当然你会目睹很多名人,爆发常人难以见到的逗逼一面,疯狂搞笑,口不择言,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地关起手机,绝不瞎拍。因为任谁都明白,那一刻,人家并没有把自己当公众人物,只是真把你当朋友。
后来遇到有一局,刚一坐下,就有新加入的女客人拿起手机要求与在座名人合影,名人满足她的需求后,聚会也散了,没有人敢讲笑话、没有人敢抖包袱,谁知道一个小时后,自己的丑照、自己的视频、自己的言论,是不是就会出现在此女的微博中——“哈哈哈,在大理客栈遇到@XXX(还要圈儿你),太逗了!”
(电影《饭局也疯狂》剧照)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之中有一个公认的逗逼,并且伊时常逗得你捧腹大笑,请你在欢笑之余,一定要明白:逗逼不会在自己家里,或者在地铁上,也一副不着四六的鬼德性,他们在不需要活跃气氛的时候,更喜欢面无表情,并对陌生人保持礼貌的客气。你所见到的逗逼,就像一只翻开肚皮随便你摸的小狗,伊对你的欢快二逼发神经,亦是对你发自内心的亲昵。
(原标题:《请珍惜饭桌上那个炒热气氛的逗逼》)
作者:王欣。媒体人,作家。以“反裤衩阵地”为名活跃在网络。代表作有《在不安的世界安静的活》、《猴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