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担心生物科技股票可能会像15年前的互联网公司一样拖累纳斯达克指数。
氧分子网科技讯 3月28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本周的大跌引发了一个问题:这是短期回调,还是更大下跌的开始。
生物科技板块本周的走势落后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整体跌幅超过5%,部分个股跌幅甚至达到两位数。作为该板块最大的企业之一,Biogen下跌近10%,而IsisPharmaceuticals全周收跌近14%。其他生物科技公司也都走势疲软,包括Celgene、Regeneron、VertexPharmaceuticals 和Alnylam。
此轮下跌显然始于上周五,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彼时刚刚创下历史新高。生物科技巨头吉利德警告称,当病人将该公司的丙肝治疗药物与一种名为胺碘酮的心律失常药物一同服用时,有可能出现致命反应。
由于吉利德的药品非常成功,推动其2014年的营收翻了一番多,因此这条新闻打击了投资者对整个生物科技领域的信心。据TheStreet报道,投资公司Baird的一名生物科技分析师甚至在周末建议客户彻底放弃该板块。
此后不久,《华尔街日报》撰文称,投资者担心生物科技股票可能会像15年前的互联网公司一样拖累纳斯达克指数。
StockTwits CEO霍华德·林尊(Howard Lindzon)对雅虎财经说,生物科技股的表现“令人惊恐”。
但尽管如此,仍有迹象显示生物科技股的下跌只是暂时的,今后还有可能创下新高。此次回调已经大幅拉低了生物科技谷的估值: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平均市盈率虽然仍然达到整个纳斯达克的两倍多,但已经较一周前的历史最高点下降10%,这意味着该领域的估值比股价本身的下跌幅度更大。
吉利德目前对应2015年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0.6倍,这一估值水平不仅只有纳斯达克同类股票的一半,而且在当今股市中也堪称难得的低估值。事实上,按照这一指标计算,吉利德甚至比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Gazprom还便宜。
纳斯达克高级分析师乔·罗森博格(JoeRosenberg)认为,此轮下跌是正常的回调——由于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今年以来的上涨速度达到标普500的十多倍,所以的确是时候稍作调整了。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一年前就曾出现过,彼时,生物科技市场也曾出现过断崖式下跌,六周时间回调21%。但到2014年底,该板块还是实现了超过34%的全年涨幅。
或许,新一轮的上涨已经开始:生物科技股周五出现翘尾,以2%的涨幅领跑各大版块。
基因产品正走向市场,监管制度却并未到位。
实验室制肉、无角牛、细菌设计师,数十种未来派产品在基因编辑(CRISPR)和合成生物学工具魔力下,被催生出来。在这类产品走向商业化的同时,一个关键性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监管此类生物制品?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of Sciences)的最新报告: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在未来5到10年将涌入市场,美国监管机构要做好准备。报告指出,新产品可能会让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机构喘不过气来。
“所有这些产品都有潜在益处,但问题是,新旧产品之间应当作何选择呢?”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遗传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珍妮佛·库兹玛说。
比如如下几个产品,它们在市场上已经蠢蠢欲动,而美国监管部门却还没有准备好。
“神医”活细菌。人体内外都有缤纷多彩的微生物世界,有些微生物可能会引起疾病,但科学家对复杂微观世界的了解却有限。企业却迫不及待地研发基因工程细菌来治疗各种疾病,无论是癌症或者新陈代谢疾病。这些合成于药品内的活细菌最终可能会进入废水或饮用水,美国环保部必须对此加以监管。
转基因动植物。今年初,FDA颁布新规定:未经批准,研究人员不得对牛、猪、狗等动物进行基因编辑。FDA之前对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编辑,如转基因鲑鱼已经有相关限定。新法规意味着对同一物种的基因编辑也必须先经过审批。
同时,传统的转基因作物目前受美国农业部监管。这些转基因作物通常要从其他物种中剪辑基因片段。但直至目前,转基因食品并不受监管,因为它们不包含外源DNA。比如曾经举办首个基因编辑晚宴的生物医药公司Cellectis,它希望挑战现存作物基因,让农产品更富营养、长久保鲜而且耐受性强。另一边,杜邦先锋(DuPont Pioneer)正尝试用CRISPR提高玉米的抗旱性。
实验室制肉。最近,创业公司Memphis Meats宣布,公司计划2021年初开始出售用动物细胞人工培育的鸡肉。Memphis Meats希望人们无需杀生就能获取肉制品。实验室制肉无疑更环保也更人道,但如何监管这类产品尚未可知。美国农业部负责肉类、奶制品和鸡蛋的监管工作,而FDA则控制食品添加剂和人体细胞制品。实验室制肉恰好落入监管灰色地带,目前还没有这类产品获批的先例。
芳香苔藓。除了更营养、更环保的产品外,还有一些植物会以其美学特性吸引到消费者,而这类产品也正逐渐走向市场。芳香苔藓就是其中之一,它花开不败并且能够发光。这些基因植物并不会构成病原体风险,美国对其也没有限制。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它们流落的野外会对自然物种构成潜在影响。
基因驱动技术。它是驱动基因工程传播的一种强大技术,被认为是侵入性啮齿动物和蚊子的终结者。它的核心理论是,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遗传最终会导致有机体灭绝。
基因驱动在拯救面临生存威胁的野生生物和减少疾病方面是一种强有力工具,但基因驱动还从未在野外尝试过。由于担心会对当地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建议在应用基因驱动技术之前,要有外部审查委员会和公众成员签署相关协议。库兹玛认为,在迫不得已情况下,人们可能会选择应用基因驱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