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英国快被李嘉诚买下了 下一个会是谁?

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并购早就开始了。早在1990年,李嘉诚之子李泽钜便收购了英国“兔子”电讯公司。

整个英国快被李嘉诚买下了 下一个会是谁?

氧分子网科技  3月25日报道

今天,李嘉诚旗下两大旗舰之一的和记黄埔,从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手里买下了英国移动运营商O2,交易总金额为102.5亿英镑(约合152.4亿美元)。

英国目前四大移动运营商是O2、EE、沃达丰(Vodafone)以及Three。

公开资料显示,O2为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营运商,李嘉诚此前已经买下英国第四大的电信公司Three。交易达成后,预期和记黄埔在英国市场客户将达3100万户,市占率为41%,将一举成为英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此次收购O2,是李嘉诚在英国投资的又一大手笔。

英国:李嘉诚欧洲投资桥头堡

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并购早就开始了。早在1990年,李嘉诚之子李泽钜便收购了英国“兔子”电讯公司。

在2010和2011年,李嘉诚先后以90.3亿美元、38.7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与水务业务;2012年又耗资30.32亿美元收购英国管道燃气业务。

通过一系列收购,李嘉诚父子已成为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最大所有人之一。李家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三成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英国媒体惊呼李嘉诚要“买下整个英国”。

为何李嘉诚对英国市场情有独钟?李嘉诚曾表示,英国货币汇率比较稳定,法律和秩序也非常好,他对在英国的投资有充分的信心。

欧洲:整合布局电信业务

其实不惟英国,李嘉诚在欧洲多国都有投资布局,对电信市场尤为重视。

和记黄埔1994年进入欧洲移动市场,在英国推出了Orange品牌。 2000年初,和记黄埔斥资250亿美元在英国和意大利等国推出了高速3G网络。

公开资料显示,和记黄埔的在欧洲的电信业务主要靠集团下的Three公司展开。目前在英国、意大利、瑞典、丹麦、奥地利和爱尔兰6个国家开展相关业务。

近期有媒体报道,和记黄埔削减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业务,同时增加了欧洲业务,因为欧洲的业务回报更加丰厚。

从和记黄埔的年报来看确实如此。去年欧洲业务占了公司营业利润的42%,占比高于2013年的37%。

相比之下,去年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加起来贡献了30%的营业利润,与欧洲业务的差距较之前几年明显扩大。其实,欧洲业务在2012年的贡献就超过了香港和中国大陆。

在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霍建宁看来,欧洲有更好的交易机会,尤其是在电信、基础设施和零售等行业。

除了收购O2,和记黄埔也计划把旗下意大利业务与俄罗斯移动运营商VimpelCom旗下意大利部门Wind Italy进行合并。

针对和记黄埔在欧洲的多起投资,有分析称,李嘉诚在考虑一项长期的承接计划,拟将投资从风险较高的地区和行业转移到回报更加稳定的领域,而整合欧洲的电信行业,增加和记黄埔的欧洲业务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对此,美国彭博社1月曾以“亚洲首富预见未来在欧洲”为题发文称,“李嘉诚高瞻远瞩:未来就在欧洲。如果目前的欧洲看起来像是一只满身长虱子的狗,那么想一想1967年的香港吧,那时李嘉诚选择了进军香港房地产。”

李嘉诚的投资版图

除了欧洲市场,和记黄埔在亚太地区的6个市场也经营电信业务,分别是澳洲、香港、印尼、澳门、斯里兰卡和越南。

而在电信业之外,李嘉诚在科技圈的投资颇为活跃,由李嘉诚参股、或投资的股票甚至被冠称“李嘉诚概念股”,受到追捧。

李嘉诚在科技行业的投资,是通过旗下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来完成的。维港投资成立于2007年,负责人是被外界视为李嘉诚“红颜知己”的周凯旋。

2007年起,凭借先后对Facebook 1.2亿美元的投资,维港投资一举奠定了在风投圈中的地位。

从社交网络Facebook、网络通话应用Skype、流媒体音乐应用Spotify、人工助手Siri、地理导航应用Waze到新闻阅读应用Summly这一长串闪耀的名字,让李嘉诚获得了“投资大师”的美誉。

钟爱以色列初创公司

据统计,截至目前,维港投资已经投资了63个项目,其中以色列24个,美国22个,加拿大6个,英国5个,德国2个,中国、瑞典、西班牙、卢森堡各1个。

从统计数据来看,维港投资的项目中,以色列占据了近一半。李嘉诚对以色列的初创企业可谓情有独钟。

以Waze为例,2011年10月,维港投资参与了以色列应用Waze的第三轮3000万美元投资。这是一个免费的众包导航应用,它利用移动设备的GPS信息来获取路面交通流量信息,从而向汽车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行车路线。

在2013年6月,维港投资借道谷歌退出Waze,这是其在以色列众多投资标的中第一个成功退出的项目。

除了Waze之外,2011年起,维港投资的以色列项目还有:虚拟私人网络技术提供商Hola,视频软件开发应用Magisto,数据流量压缩应用Ona-vo,移动搜索Everyting.me和网页文字生成在线视频应用Wibbitz,协助用户调查最低佣金的FeeX。

维港热衷于投资基础工具类项目,如图像、视频、文字的处理类技术,这是以色列初创公司的强项,而这些项目都有被大公司收购的潜质。

关注生物健康技术

近年来,李嘉诚加大了对新兴产业尤其是生物科技的关注度。2014年,李嘉诚投资的科技初创公司中备受瞩目的是“人造蛋”。

这家名为Hampton Creek的公司位于旧金山,其主要产品是名为“就是蛋黄酱”(Just mayo)的一种酱料,用加拿大黄豌豆代替传统蛋黄酱里的鸡蛋,以达到口感不变、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该公司2014年初获得了2300万美元的投资,投资者包括李嘉诚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

去年6月,李嘉诚投资打造的“JustMayo”人造蛋黄酱在香港正式发售。

除了“人造蛋”之外,李嘉诚在健康行业投资颇多。比如跟小米等共同投资了可穿戴设备商Misfit Wearables;用大数据研究传染病传播的医疗分析公司Blue Dot;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消费品的Mark One公司,以及参与投资3D打印技术和生物组织工程结合的Modern Meadow公司。

(本文综合经济观察报、腾讯财经、时代周报等媒体报道)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红裙说道:

    讨论李超人是不是接盘侠前不妨先看看英国的法律。

    英美两国是海洋法系的代表。在海洋法系的发展进程中,可以说美国是领先英国的。然而实质上,领先一步的美国因为法律造成的问题却更加严重。而作为海洋法系国家中更加保守的英国,法律反而更严谨些。英国法律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资产的保护是很注重的,比如水法水工业法还有后来关于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之类的法律法案,明确了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在保护公共设施资产方面的目标、责任、职能、以及各种操作流程和细则等等,其后资产的运营状况也往往受到机构的严格监管。总的来说,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投融资市场还是比较成熟完善的,对于养老基金体系完善充裕的富裕国家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投资资金过剩的亚洲主权财富基金是很好的选择。

    而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多数是投在电力电信道路港口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相关的资产上。按照英国一贯的法律和政治上的保守性,此类资产在法律的保护和政府的监管下,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脱欧对投建英国基建的大集团大机构的影响,跟对个人投资者在股票外汇市场上的影响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对前者来说,短期的跌损不是问题,他们需要担心的是bias to stability over uncertainty。

    短期来看公司的市值降了,财富蒸发了。然而这样的集团往往在最初大笔投建的时候就有对抗风险的方案,从而把负债结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重要的,这些年李嘉诚一直保持着充裕的现金储备。只以现下市值来评判追求长期稳定性的投资是亏还是赚没有什么意义,现在脱欧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不确定性,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安全上的等等等等。这种不确定性会持续多久,没人说得清,所以相比现在就对李超人的投资下定论,我个人更想关注今年接下来英国几个重要的关于经济的时间点。
    July 5: June services and composite Purchasing Managers Surveys
    July 5 and 7: Gilt auctions
    July 12: 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fiscal outlook
    July 14: Rics housing market survey
    July 14: Bank of England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
    Mid-July: Business reaction clearer
    July 27: Second-quarter GDP
    August 4: BoE inflation report
    September: Official data flow intensifies
    October 27: third-quarter GDP
    November: The Autumn Statement

    脱欧对李嘉诚其实有不小的利好,就是他可以绕开欧盟的监管,并购英电信营业商。此前可是欧盟的官员一直在反对他的并购呢,英国方面可没给出什么表态。以下是我的一个回答,里面是我查看的关于李氏的一些资料

    可以看出李嘉诚在英国的人脉资源是相当雄厚的,只要没了欧盟的监管,李家在英国的垄断进度将会越来越快。

    还有脱欧的衍生作用,即是引发工党领袖兼左翼分子科尔宾的下野危机,也让李嘉诚受益。
    因为英国的脱欧,使支持留欧的工党大受打击,其党魁科尔宾在此次事件中的不作为,已经让党员不满,科尔宾极有可能会下台。那他也就丧失了竞选首相的机会,这对李嘉诚也是极为利好的,因为科尔宾是个不折不扣的左翼人士,他曾经强调英国的基础设施应国有化
    科宾倒台才是利空,工党就是因为科宾主政才不会对保守党造成威胁。真倒了,工党反而能扭成一股绳,短期小不列颠肯定药丸,工党上台就逗了,要看他进英国收实业的目的。如果是老老实实做实业那就影响不大,如果收购那些实业只是整个金融运作的一环,那影响就太大了。李嘉诚起家靠的就是英国资本,他的商业帝国和英国资本有深深的联系,说他是英国资本的在华代言人不为过,他的投资也集中在英联邦国家,不然英国的水电 电信这些重要的基础产业岂是他一个外人能买得了得,所以他的所谓撤资只不过是资本回老家罢了所以李嘉诚真的不是元气大伤呢……

    按利润来算的人都是2货。李嘉诚多大年纪了?还能折腾几年?短期收益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去收购一个国家的基建设施,明显是要获得政治话语权的。知乎上不都是NB轰轰的么?一说到美国就说是资本家控制政治,怎么到了李嘉诚要去参与控制政治的时候,就看不懂了呢?

    对于李嘉诚这种大资本家,再追求多一点利润少一点利润有什么意义?虽说美国是资本家控制政府,但没人想过,政治权利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吗!要控制了一国的经济命脉才能获得政治地位的。对于李嘉诚来说,到底是控制欧盟这个新兴的、松散的欧盟中的一个加盟成员的基建有利,还是控制一个独立的、有历史地位的、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建更有利?

    我是觉得李嘉诚赚翻了,人家地方政权要获得更高的地位,还得靠闹分裂,李嘉诚刚投资完那个地区,人家自己就分裂出来了,这不是赚翻了是什么?除非这次投资 短期内亏到李嘉诚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否则长远来看,李嘉诚绝对是赚翻了,而且绝对能照顾到子子孙孙三代以上。别说三代,就从李家还未出生的一代开始算, 都能再荫庇三代。换了其他人,绝对是放手拼命一搏的机会,而李嘉诚只不过付出点儿短期收益而已,难道还不是赚翻了?

    英国推欧对李嘉诚来说根本不是风险,要是英国不退欧,李嘉诚握着强势欧盟的一个加盟成员的基建,话语权和封建时代的封地贵族差不多,英国退欧了,立马就是 传统强国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欧盟再因此导致解散,欧洲重新回归英法德三国鼎立的局面,李嘉诚甚至可以影响国际政治。那些闹分裂闹独立的人利益点到底在 哪?很多人想不明白么?英国从欧盟分裂出去,李嘉诚不用背上骂名,还把桃子摘了,居然有人认为李嘉诚亏了?

    还有那些说李嘉诚买贵了的,简直是不动脑子。一个国家的基建设施,正常情况下可能大规模的出售给一个私人?要不是欧盟成立后,加盟国的政府权力削弱,大部分国家连货币权都拱手让人了,就凭李嘉诚一个华人资本家,可能买到一个老牌帝国的大量基础设施?而等到英国退欧的时候,乱糟糟的情况下,谁TM有心思花几年时间和你谈那么大规模的固定资产买卖。等到英国退欧的风波过去后,国家政府权力重新扩张的时候,李嘉诚还有个P的机会。

    先说李嘉诚的人种问题,凡是操心李嘉诚是华裔的,都是傻蛋,奥巴马还是黑人呢,犹太人还是流浪民族呢。
    再说有人拿英国全国外资投资1万多亿和李嘉诚几百亿比较的傻蛋,你去一个城市投资个新兴高科技公司,和投资那个城市的自来水厂,是一个概念么?你投几个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在当地的地位恐怕还没火葬场的老板地位高。有钱不等于有资源,要说多少遍才能理解?一个挖沙场估值也就几百万,给你几百万,你去收购一个挖沙场试试?
    还有什么说李嘉诚不可能进入别人核心圈子的,只能说这种人是瞎子,允许李嘉诚大规模收购基建设施,就说明人家已经认可李嘉诚了,明白不?

    最后还有些和我扯什么反垄断法的,扯什么李嘉诚在电信之类的公司里有多大权利的,我只能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小农意识。中国国企的一把手受的限制更多,你看看电力一姐是谁?为啥不选你啊?

    这么说吧, 我们公司去和地方国资委的老大谈,要说对公司的控制权,也比不上民企的老板,你觉得我们有好的投资项目,先找国资委的老大还是找个民企的土豪?

    我以前的老板,有上千亿资产,但问题是他的负债更高,如果要清算的话,我估计妥妥的负资产,但他要做什么项目,照样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但你要说你有几亿现金,算起来比我那个前老板有钱多了吧,你看人家鸟不鸟你?银行天天跑的现金多了去了。
    再举个例子,做上市公司的并购,只要你把握大,银行是可以接近全额贷款给你做并购的,你去看看那些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定增,凭啥选那些人参加啊?为啥不选你啊?反正都是银行出钱嘛?为啥,你有钱又如何?你地位低啊!

    同一个投资项目,来了两个投资人,一个是电信的大股东,一个是手握百亿现金的土豪,你觉得我们会把项目推荐给谁?至于钱,有钱的人多得是,谁稀罕?NM知不知道现在一个好项目,操盘公司自己都拿不到投资份额,光有钱没地位的土豪有多远滚多远。

    李嘉诚投资那些基建,就意味着他有资格进那个势力范围的核心圈子,以后的各种投资机会和合作机会,他就比圈子外的人有优先权,就这点就够了。以后李嘉诚就可以通过不断的利益交换,和这个层次的人越绑越紧。
    至于有些人说什么李嘉诚不可能幕后控制一个国家的,还有嘲笑我奇幻小说看多了的,你们以为政治话语权是什么?现在有人号召的美籍华人要加强政治话语权,难不成是要夺取美国政权?所谓的话语权,就是你的声音被大众听到。民众是盲目的,一个足够响亮的声音就能影响他们的观点,这就是话语权。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不需要左右政治格局,只需要他的声音能被足够多的人听到,这就可以保障他在没有明显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不会被掌握暴力的人或机构侵害权利,这就是李嘉诚急需的政治话语权。而英国能够成为世界上独立的一极力量,李嘉诚在英国有这个话语权,就等于李嘉诚的这个话语权,在国际上都有用,任何一个国家只要还不敢在国际政治中撕破脸皮,就不敢随意侵犯李嘉诚的私有财产。

    我说到掌握政治话语权,某些人就能联想到幕后控制国家的,我能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小说看太多了的么?

    特别是某个要革李嘉诚命的,李嘉诚要是把全部身家都压在大陆,倒是有可能,现在你再动动他试试?李嘉诚花那么大价钱去投资英国基建,不就是提防你们这种人么?
    —————————————————————————————————————————————
    老实说,同样一群人见面,你介绍某某人是什么涉及基础民生的企业领导,跟介绍某某人是哪个新兴公司的领导,根本是两回事。
    ————————————————————————————————————————————–
    PS:某个要我了解并购知识的人请注意,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并购。我上班的这家咨询公司做过十几个国企的重组改制和管理咨询,包括电信这种级别的(不是电信,是哪家我就不说了,和电信同级别的都有两三家),做了十几年了,我现在上班的这家公司可能是大陆最早的一批本土咨询公司。我现在服务的客户就包括几家上市公司。所以不要把你从网上看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并购知识拿到我面前来炫。
    ————————————————————————————————————————————–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获得政治话语权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投资安全,不仅仅是在当地的投资,如果你掌握话语权的国家足够强大,你在其它地区的投资安全性也能上升。至于那个说什么把钱全捐了也能获得好名声的,我就不说你到底有多二了。
    ———————————————————————————————————————————-
    再说个比较二的观点,有人说什么股票贬值就是财富缩水,说什么汇率贬值是财富缩水,我只能说一般股民对财富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TM的企业老板发行股票上市圈钱,发行的时候就圈过了,又不能随时减持,只要他不是把自己持有的股票全拿去抵押了,短期内股价涨跌对他有个P的影响,又不是银行要他补充抵押物,他又不可能把自己公司的股票炒来炒去。好歹你也参与一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再来和我争这个问题啊,天天被什么福布斯排行榜之类的洗脑,洗得爽么?

    所谓“脱欧”,难不成是把英国那一大片地搬到亚洲来了吗?
    当然不是。只是代表英国摆脱了欧盟的体系,即将建立完善自己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传说中“买下半个英国”的李嘉诚在这新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会有多大的话语权你们想过吗?
    他作为一个有极大话语权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人竟然一副嘲讽的嘴脸等着看笑话。。。真是不忍直视啊

  2. 红琴说道:

    讨论李超人是不是接盘侠前不妨先看看英国的法律。

    英美两国是海洋法系的代表。在海洋法系的发展进程中,可以说美国是领先英国的。然而实质上,领先一步的美国因为法律造成的问题却更加严重。而作为海洋法系国家中更加保守的英国,法律反而更严谨些。英国法律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资产的保护是很注重的,比如水法水工业法还有后来关于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之类的法律法案,明确了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在保护公共设施资产方面的目标、责任、职能、以及各种操作流程和细则等等,其后资产的运营状况也往往受到机构的严格监管。总的来说,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投融资市场还是比较成熟完善的,对于养老基金体系完善充裕的富裕国家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投资资金过剩的亚洲主权财富基金是很好的选择。

    而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多数是投在电力电信道路港口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相关的资产上。按照英国一贯的法律和政治上的保守性,此类资产在法律的保护和政府的监管下,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脱欧对投建英国基建的大集团大机构的影响,跟对个人投资者在股票外汇市场上的影响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对前者来说,短期的跌损不是问题,他们需要担心的是bias to stability over uncertainty。

    短期来看公司的市值降了,财富蒸发了。然而这样的集团往往在最初大笔投建的时候就有对抗风险的方案,从而把负债结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重要的,这些年李嘉诚一直保持着充裕的现金储备。只以现下市值来评判追求长期稳定性的投资是亏还是赚没有什么意义,现在脱欧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不确定性,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安全上的等等等等。这种不确定性会持续多久,没人说得清,所以相比现在就对李超人的投资下定论,我个人更想关注今年接下来英国几个重要的关于经济的时间点。
    July 5: June services and composite Purchasing Managers Surveys
    July 5 and 7: Gilt auctions
    July 12: 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fiscal outlook
    July 14: Rics housing market survey
    July 14: Bank of England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
    Mid-July: Business reaction clearer
    July 27: Second-quarter GDP
    August 4: BoE inflation report
    September: Official data flow intensifies
    October 27: third-quarter GDP
    November: The Autumn Statement

    脱欧对李嘉诚其实有不小的利好,就是他可以绕开欧盟的监管,并购英电信营业商。此前可是欧盟的官员一直在反对他的并购呢,英国方面可没给出什么表态。以下是我的一个回答,里面是我查看的关于李氏的一些资料

    可以看出李嘉诚在英国的人脉资源是相当雄厚的,只要没了欧盟的监管,李家在英国的垄断进度将会越来越快。

    还有脱欧的衍生作用,即是引发工党领袖兼左翼分子科尔宾的下野危机,也让李嘉诚受益。
    因为英国的脱欧,使支持留欧的工党大受打击,其党魁科尔宾在此次事件中的不作为,已经让党员不满,科尔宾极有可能会下台。那他也就丧失了竞选首相的机会,这对李嘉诚也是极为利好的,因为科尔宾是个不折不扣的左翼人士,他曾经强调英国的基础设施应国有化
    科宾倒台才是利空,工党就是因为科宾主政才不会对保守党造成威胁。真倒了,工党反而能扭成一股绳,短期小不列颠肯定药丸,工党上台就逗了,要看他进英国收实业的目的。如果是老老实实做实业那就影响不大,如果收购那些实业只是整个金融运作的一环,那影响就太大了。李嘉诚起家靠的就是英国资本,他的商业帝国和英国资本有深深的联系,说他是英国资本的在华代言人不为过,他的投资也集中在英联邦国家,不然英国的水电 电信这些重要的基础产业岂是他一个外人能买得了得,所以他的所谓撤资只不过是资本回老家罢了所以李嘉诚真的不是元气大伤呢……

    按利润来算的人都是2货。李嘉诚多大年纪了?还能折腾几年?短期收益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去收购一个国家的基建设施,明显是要获得政治话语权的。知乎上不都是NB轰轰的么?一说到美国就说是资本家控制政治,怎么到了李嘉诚要去参与控制政治的时候,就看不懂了呢?

    对于李嘉诚这种大资本家,再追求多一点利润少一点利润有什么意义?虽说美国是资本家控制政府,但没人想过,政治权利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吗!要控制了一国的经济命脉才能获得政治地位的。对于李嘉诚来说,到底是控制欧盟这个新兴的、松散的欧盟中的一个加盟成员的基建有利,还是控制一个独立的、有历史地位的、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建更有利?

    我是觉得李嘉诚赚翻了,人家地方政权要获得更高的地位,还得靠闹分裂,李嘉诚刚投资完那个地区,人家自己就分裂出来了,这不是赚翻了是什么?除非这次投资 短期内亏到李嘉诚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否则长远来看,李嘉诚绝对是赚翻了,而且绝对能照顾到子子孙孙三代以上。别说三代,就从李家还未出生的一代开始算, 都能再荫庇三代。换了其他人,绝对是放手拼命一搏的机会,而李嘉诚只不过付出点儿短期收益而已,难道还不是赚翻了?

    英国推欧对李嘉诚来说根本不是风险,要是英国不退欧,李嘉诚握着强势欧盟的一个加盟成员的基建,话语权和封建时代的封地贵族差不多,英国退欧了,立马就是 传统强国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欧盟再因此导致解散,欧洲重新回归英法德三国鼎立的局面,李嘉诚甚至可以影响国际政治。那些闹分裂闹独立的人利益点到底在 哪?很多人想不明白么?英国从欧盟分裂出去,李嘉诚不用背上骂名,还把桃子摘了,居然有人认为李嘉诚亏了?

    还有那些说李嘉诚买贵了的,简直是不动脑子。一个国家的基建设施,正常情况下可能大规模的出售给一个私人?要不是欧盟成立后,加盟国的政府权力削弱,大部分国家连货币权都拱手让人了,就凭李嘉诚一个华人资本家,可能买到一个老牌帝国的大量基础设施?而等到英国退欧的时候,乱糟糟的情况下,谁TM有心思花几年时间和你谈那么大规模的固定资产买卖。等到英国退欧的风波过去后,国家政府权力重新扩张的时候,李嘉诚还有个P的机会。

    先说李嘉诚的人种问题,凡是操心李嘉诚是华裔的,都是傻蛋,奥巴马还是黑人呢,犹太人还是流浪民族呢。
    再说有人拿英国全国外资投资1万多亿和李嘉诚几百亿比较的傻蛋,你去一个城市投资个新兴高科技公司,和投资那个城市的自来水厂,是一个概念么?你投几个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在当地的地位恐怕还没火葬场的老板地位高。有钱不等于有资源,要说多少遍才能理解?一个挖沙场估值也就几百万,给你几百万,你去收购一个挖沙场试试?
    还有什么说李嘉诚不可能进入别人核心圈子的,只能说这种人是瞎子,允许李嘉诚大规模收购基建设施,就说明人家已经认可李嘉诚了,明白不?

    最后还有些和我扯什么反垄断法的,扯什么李嘉诚在电信之类的公司里有多大权利的,我只能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小农意识。中国国企的一把手受的限制更多,你看看电力一姐是谁?为啥不选你啊?

    这么说吧, 我们公司去和地方国资委的老大谈,要说对公司的控制权,也比不上民企的老板,你觉得我们有好的投资项目,先找国资委的老大还是找个民企的土豪?

    我以前的老板,有上千亿资产,但问题是他的负债更高,如果要清算的话,我估计妥妥的负资产,但他要做什么项目,照样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但你要说你有几亿现金,算起来比我那个前老板有钱多了吧,你看人家鸟不鸟你?银行天天跑的现金多了去了。
    再举个例子,做上市公司的并购,只要你把握大,银行是可以接近全额贷款给你做并购的,你去看看那些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定增,凭啥选那些人参加啊?为啥不选你啊?反正都是银行出钱嘛?为啥,你有钱又如何?你地位低啊!

    同一个投资项目,来了两个投资人,一个是电信的大股东,一个是手握百亿现金的土豪,你觉得我们会把项目推荐给谁?至于钱,有钱的人多得是,谁稀罕?NM知不知道现在一个好项目,操盘公司自己都拿不到投资份额,光有钱没地位的土豪有多远滚多远。

    李嘉诚投资那些基建,就意味着他有资格进那个势力范围的核心圈子,以后的各种投资机会和合作机会,他就比圈子外的人有优先权,就这点就够了。以后李嘉诚就可以通过不断的利益交换,和这个层次的人越绑越紧。
    至于有些人说什么李嘉诚不可能幕后控制一个国家的,还有嘲笑我奇幻小说看多了的,你们以为政治话语权是什么?现在有人号召的美籍华人要加强政治话语权,难不成是要夺取美国政权?所谓的话语权,就是你的声音被大众听到。民众是盲目的,一个足够响亮的声音就能影响他们的观点,这就是话语权。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不需要左右政治格局,只需要他的声音能被足够多的人听到,这就可以保障他在没有明显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不会被掌握暴力的人或机构侵害权利,这就是李嘉诚急需的政治话语权。而英国能够成为世界上独立的一极力量,李嘉诚在英国有这个话语权,就等于李嘉诚的这个话语权,在国际上都有用,任何一个国家只要还不敢在国际政治中撕破脸皮,就不敢随意侵犯李嘉诚的私有财产。

    我说到掌握政治话语权,某些人就能联想到幕后控制国家的,我能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小说看太多了的么?

    特别是某个要革李嘉诚命的,李嘉诚要是把全部身家都压在大陆,倒是有可能,现在你再动动他试试?李嘉诚花那么大价钱去投资英国基建,不就是提防你们这种人么?
    —————————————————————————————————————————————
    老实说,同样一群人见面,你介绍某某人是什么涉及基础民生的企业领导,跟介绍某某人是哪个新兴公司的领导,根本是两回事。
    ————————————————————————————————————————————–
    PS:某个要我了解并购知识的人请注意,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并购。我上班的这家咨询公司做过十几个国企的重组改制和管理咨询,包括电信这种级别的(不是电信,是哪家我就不说了,和电信同级别的都有两三家),做了十几年了,我现在上班的这家公司可能是大陆最早的一批本土咨询公司。我现在服务的客户就包括几家上市公司。所以不要把你从网上看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并购知识拿到我面前来炫。
    ————————————————————————————————————————————–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获得政治话语权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投资安全,不仅仅是在当地的投资,如果你掌握话语权的国家足够强大,你在其它地区的投资安全性也能上升。至于那个说什么把钱全捐了也能获得好名声的,我就不说你到底有多二了。
    ———————————————————————————————————————————-
    再说个比较二的观点,有人说什么股票贬值就是财富缩水,说什么汇率贬值是财富缩水,我只能说一般股民对财富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TM的企业老板发行股票上市圈钱,发行的时候就圈过了,又不能随时减持,只要他不是把自己持有的股票全拿去抵押了,短期内股价涨跌对他有个P的影响,又不是银行要他补充抵押物,他又不可能把自己公司的股票炒来炒去。好歹你也参与一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再来和我争这个问题啊,天天被什么福布斯排行榜之类的洗脑,洗得爽么?

    所谓“脱欧”,难不成是把英国那一大片地搬到亚洲来了吗?
    当然不是。只是代表英国摆脱了欧盟的体系,即将建立完善自己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传说中“买下半个英国”的李嘉诚在这新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会有多大的话语权你们想过吗?
    他作为一个有极大话语权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人竟然一副嘲讽的嘴脸等着看笑话。。。真是不忍直视啊

  3. 蒲公英说道:

    人家在给股东的信里都说的这么清楚了,知乎还有一堆人说利好。越来越完蛋了。后面为了安抚股东,还说要转型。不过这对于老爷子不算什么。有兴趣的,关于蒲公英的一切反驳都在最后。
    实名反对蒲公英。反对内容在最后。先看答案。关于你说的收购,随便讲几点,以你说的电能为例,去年海外电能一共赚了4亿英镑,这还是两家公司的,你告诉我其中一家的净利润有9亿英镑,能付尾款?两家都盈利,不存在一家赚9亿给另一家。那么多钱你怎么变出来的,教教我,而且去年几乎翻倍,之前一年利润2亿英镑左右。投资百亿,一年赚2到4亿这是他说的比其他国家都高?流动性还这么差,还要折旧,听说过五年定期不,中国坑爹银行利息都比这高。还远高于其他国家?世界爆炸了?还是两家公司的合起来的,所以其中一家净利润能一年支出9亿英镑来?还说什么500多亿就没法收购了,第一你还知道会被察觉,然后还说能对冲,买卖一理。二人家场外交易,跟你二级市场有啥关系,卖土豆的管卖鼠标的干啥?再者说了,重资产配置企业,市盈率10倍的收购,弄不好比净资产都便宜。这种收购你见过么?而且还是每年盈利10%的企业。还拿万科举例子,宝能不是在场内的么?能分清不。看看你的原句。一下就虚增了百亿港元差不多。还只是一年。吓瘫了。

    英镑结算的速冻资产小于债务,得出结论没赔。赚了?那股票跌个啥劲。今天又跌了。为什么速冻资产小于债务还赔了呢?李嘉诚买的电网啊什么乱七八糟的英镑结算的东西,不是速冻资产但随着英镑的贬值,蒸发的部分你不算了?你贴给他?当然了有人只在乎现金,但我觉得如果跌到欧元同一水平,损失可能达到千亿港币,甚至超过千亿,还是别直接忽略的好。

    水电煤气不受经济影响的话自己感受下,底下有图表。经济衰退不是虚幻的东西。你电费不省于是工商农占比超过6成也不省?更何况家庭用电用水和经济的关系也论述颇多,不乏名家大家,但也都说有大影响。我不懂这些,就不说了。

    至于股票跌了没事,跌了没事涨了没事上市干嘛?给自己手脚多点束缚好干活?我不知道李嘉诚的收购有多少是通过股票支付的,或者股票卖了去收购的。如果有,跌了15个点了,明天还跌。要么暂停收购,以前钱没给清的,这会得多掏不少股票。如果继续收购等于涨价百分之15,明天谁知道多少。

    股票跌了,老爷子自己都说了,脱欧坏了事,但是你却不停地说啥事没有,还说是利好,众人皆醉你独醒,就差点明了说这是买点,快买了。资本市场,不由得我不把人往坏处想。
    说的都是眼下,至于数年以后的事,能判断出来身家亿万跟玩一样。知乎里说对的也是蒙的,我还2200进5000出呢。

    反对有人说什么两个400倍杠杆,一个多头,一个空头套利的鬼玩意。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超大概率两个账户都爆仓。这么大的杠杆。必然会扎仓,把你打爆再跌。 外汇市场的妖异,知乎讨论无数次了,你去看看吧,我就不赘述。 不过今天GBPHKD振幅12%,400倍杠杆肯定爆的分子都不剩了。你知道最高点?再者说,那么好赚,真不知道大机构怎么不做?不是你想的无风险大把赚钱的地方。更何况400倍杠杆,你在哪弄的?黑平台的话,还有千倍的。有哪个机构敢给这么大的杠杆,而且是让你做空英镑,我从没见过有哪个机构这么不要命。更没见过除了被忽悠的啥都不懂的韭菜。绝对赔的一毛不剩的人以外,还有人玩400倍杠杆。还说李嘉诚可能对冲了自己的股票。于是李嘉诚找联合交易所借股?除了自己借,还能有谁借这么多给他?再要么就是买了熊证?要对冲自己的风险,起码需要1500亿港币,这么多熊证?再要么有哪个投行脑子有病跟李嘉诚说,这样吧,到我这来对冲,我白送你几万亿玩玩。然后看到什么经济下行对自来水,电信,电网,天然气,机场都没影响。我笑喷了。大概也与你的语气有关。难倒你的经济衰退是虚幻的,与任何行业,产业都无关。总之就是中国成为最大输家?尤其是用电量,简直就是经济的晴雨表,甚至是先行指标。我贴几个图,诸君感受下。以前的数据,网上也有公开。也没任何水印,应该没事。
    ————————————可能会被打脸,不过我反而很期望能被打脸学到新东西,毕竟越穷越底层的人,才越看重打脸什么的。————————————–

    这是一个有关长和的熊证的。成交量不低。但是本身这两天长和就关注度高,我都做了,我这慢半拍的都做了,这点成交量也不够李嘉诚玩的。可能你是觉得恒生之类的,知道要跌,还故意让李嘉诚找他们做空赔钱吧。不然真不知道李嘉诚怎么做空自己的。
    外汇我就不贴图反驳了,第一外汇太妖,我也不懂,最主要的,知乎讨论很多,各位移驾去看看。
    李嘉诚在英国共投资520亿美元。折约379亿英镑。这是其受损失的部分。而其2876亿港元债务中25%都是英镑结算。等于719亿港元。约等于71.9亿英镑。风险敞口307.1亿英镑左右。所以说什么李超人对冲好了的,自己看看这么大的风险敞口,今天,长和,长江基建,电能实业总共蒸发约39亿英镑。420亿港元。如若英镑真的跌至欧元同一水平,其直接损失约为70亿英镑。但英国作为未来李嘉诚系的重要收入来源。不是资产的损失可以衡量的。但也许是个买点呢。之前已经有5%的回撤了。
    英国经济可能也将衰退,英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欧盟。你脱离了以后。。。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也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基建什么的。大都不是逆周期的。所以英镑跌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在于,投资了一个可能衰退的市场。
    就说这么多了,不管我的判断高明也好,低水平也罢,我自己还打算操作一下李嘉诚系的股票。容我敝帚自珍。不过能准确判断这些的人,别说财富自由了,赚钱跟玩一样。是不会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就算索罗斯之流来回答了,他说的话是真的假的?反正不管真的假的,都能把你带到沟里。

    蒲公英又更新了,我没功夫陪你了,自己慢慢更新吧。谁告诉你在英国利润率高远超过其他地区了。第一赚得多就是利润率高?那只是他投的多,以电能为例,90亿美元收购电网,而他一年的利润再加上另一个电能企业和起来4亿英镑,据说电网一年赚2亿英镑。这是你说的回报率远超其他地区?电能还是利润率最好的,长和系的金牛也只是这样。那其他地区吃观音土?
    至于所谓的赚钱,我得说几遍你才能看见或者你的脑袋才能理解?你觉得现在英镑就到底了。现在一算,利润不错?
    对了所谓的简洁答案,怎么不说水电跟经济无关,外汇杠杆,用宝能解释场外交易,毒丸和场外了?也许你是精英,这跟李毅吧一个作风是巧合吧。还有关于宝能收购百分之5就举牌,屁话,百分之5就要上报证监会,你丫在4.5的时候都不知道。但这是中国政策,跟你场外交易有关系?
    你也别吊打我了,吊打李老爷子自己吧,他自己都不愿意谈英国的事情了。
    至于投的520亿,多少是现金,多少对股,多少是债务你知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债务或者股票支付难道就不是钱了?最主要的,企业债务利润之间不是拿钱直接顶就行了,大概问了下会计,最起码有税务问题,上市公司甚至做不到很多操作。去年有个美国小公司拿在中国的利润还债,交了35个点的税。我不懂法律,这也不是上市公司,问了问会计,确实有这回事。你要用利润还债,把运作方式说出来咱也想长见识。
    对冲万能论和市值管理万能论看得我孤陋寡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所以不评论了。不过那么牛,两年买下全宇宙挺轻松的。
    最后,你自己玩吧。我到不了你的等级,想象都想象不到你的世界。
    有人要吊打我,然而长篇大论一通,不知道4亿收入哪来的,4亿的收入财报里写的,就算没看,也该想到是财报吧。对财报这么陌生就侃侃而谈,果然我们基本面分析该淘汰了?哎,不想换工作。每年还6亿9亿不难,但你不是说用利润就还了么?我不是说你虚构事实误导,而是其他的东西都很符合事实,唯独这一点是假的,想起骗子常用100招来了。说虚构的我不要较真,你那个答案从头到尾哪个是真是发生的?你也是人才,你说的任意一件都够老爷子破产几十倍的。老爷子还好好的,都是虚构的。
    在工作,比较忙,刚才看新闻栏说英国评级被下调了,具体不知道,但想也知道你所谓的长期利好之后评级下调了挺奇怪的。
    顺便你给老爷子挂个电话说其实应该欢迎脱欧,他自己都弄反了。股票也不该跌。
    关于场外交易,宝能收购是场外交易?宝能一直做二级市场,听人说浮盈百亿了。你给我讲讲这和场外交易有啥关系。关于毒丸,基本上针对的也是二级市场的收购。恶意收购也大多是通过二级市场的。你没分清楚?
    至于英镑结算的固定资产因汇率导致的亏损,至于说现在没亏多少。你觉得几天就把下跌过程走完了?历史上发生过这事么?再说了现在还没人知道英镑会跌到多少。知道的,这条信息换个百亿刀跟玩一样。慢慢才下探。可能快到底了,可能还差得远,这时候讲什么没亏几个子。4884点入市5100点时候还浮盈呢。看来做市场的部门也可以撤了,每一个人能想象到几天就探底是什么样子,想象都没那个想象力。我们一起跳槽去当5毛算了。

    所以说,长和系大跌市场都错咯,昨天又跌了。应该大涨。这么好的事,老爷子糊涂了不想脱欧

    (1)英国资产的回报比其他地区更高,净利润率极高。短期汇率波动不影响长期赚钱。
    (2)520亿跨国投资,不是要全部的真金白银拿出来的。商业投资不等于资金兑换。
    (3)以2015年财报为例,英镑下跌,长和集团反而是转钱的。
    (4)当前唯一变动(也就是亏损)的是股票的价格(也就是长和系的市值,账面资产),股票有涨有跌,作为控股大股东,通过市值管理,以后可以涨回来。

    补充——英国脱欧,对李嘉诚的影响,短期内只不过是账面数字少了几百亿而已。真正的影响是在于,以后,他要想在欧盟的投资、并购、合资等项目,估计就不会这么顺利了,这才是脱欧对李嘉诚的最大影响

    —-
    (1)你杜不知道李嘉诚在英国有多赚钱
    结论一:英国资产的回报比其他地区更高,净利润率极高。短期汇率波动不影响长期赚钱。

    数据说话,看回2015年长和年报,
    ——长和2015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5年全年备考收益总额(亦即内地通常所说的营业收入)共计3960.87亿港元,其中21%来自英国,这意味着英国为长和贡献了832亿港元的营收。
    ——在税息前利润方面,英国占比更高。2015年全年该指标录得920.93亿港元,英国占比为34%,远高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加拿大。
    ——截至2015年年底,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达到2876亿港元,其中英镑占25%(也就是719亿)。——以上三点内容引自新京报。

    再补充说明一下
    ——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英国企业所得税率是24%。不考虑避税操作,简化运算,统一以25%的所得税来计算,又:
    ——银行及其他债务的年利率以7%计算(此利率为假设的),并且简化计算。
    ——简化的理解,EBIT(息税前利润)减去利息、减去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对比一下:
    2016年,长和营业收入3960.87亿港元,EBIT(税息前利润)是920.93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达到2876亿港元,按7%计算,利息支出为201.32亿。
    那么,(920.93亿-201.32亿)*(1-25%)=539.7亿
    539.7亿/3960.87亿=13.6% 长和集团的净利润率是13.6%

    2016年,长和英国业务的营业收入为832亿港元,英国业务EBIT(息税前利润)是313亿。
    再假设,以英镑计价的银行及其他债务全部都是属于英国业务的(实质上英国业务是不可能占用这么多贷款的,能占用一半就不错了,没事,就算是这样也不怕)——719亿英镑债务,7%利率,利息为50.33亿
    那么,(313亿-50.33亿)*(1-25%)=197亿
    197亿/832亿=23.6% 长和集团英国业务的净利润率是23.6%(而且还是在多算利息的情况下)

    那么,你说,投资英国亏不亏?
    英国以21%营收的贡献了长和34%利润,
    而且,净利润率达23.6%的业务,你不去投资,你去投资净利润率只有13.6%的业务,你四不四傻?

    即便是英镑下跌20%,折算成港币计算后,他的净利润率还是比其他地区的回报要高,好嘛?
    水务、电力、能源、交通、码头、通信之类的投资,都是以十几年数十年来计算的,短期的汇率波动一下,李嘉诚就血本无归了么?

    (2)关于李嘉诚撤出中国,大规模投资英国的得失问题
    结论二:520亿跨国投资,不是要全部的真金白银拿出来的。商业投资不等于资金兑换。

    网上的那一大片嘲讽,说的不就是李嘉诚的英国投资吗?那我们来看看他的投资。

    李嘉诚在英国的实业投资,都是公用事业类型的长线现金流产业,是天然气、电力、水务、电信。
    今天英镑贬值了,你的电话费就便宜啦?你的电费账单、煤气账单、水费账单又省了多少钱?
    有人说,经济衰退了,水煤电气一样受影响,嗯,这个我不反对。但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英国退欧就一定是坏消息而不是好消息呢?至少我长线看好。(这里不展开,改天可能在其他问题下回答)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产业,当年的买入的时候就是指低处抄底买入,现在英镑震荡一下,李嘉诚就血本无归了么?
    例子
    在经济景气时的收购价要120亿英镑,危机抄底时只要90亿,然后今天英镑跌了10%,所以,李嘉诚是傻X了么?

    假设,李嘉诚2014年谈判,在2015年初以90亿英镑购入某发电厂,该发电厂年净利润为9亿英镑——在支付并购款项时,李嘉诚旗下的集团,支付了20亿现金,剩余的70亿找汇丰、渣打银行贷款——并约定在在未来10年分期还款,本金利息一共90亿。
    ——那么,李嘉诚只需要每年支付9亿元就可以了,而这9个亿,只需要拿收购来的发电厂的净利润(每年9亿)去支付即可。
    ——那么,在电价不变、石油价格不变(这种一般早就提前谈好的了)的情况,6月某一天,英镑跌了10%,关他何事?
    ——你说那已经支付了的20亿?在危机抄底时只要90亿(首付只要20亿),在经济景气时要120亿(首付假定是26.6亿,比例接近好比较)——经济景气时,标的物要价比较高,而且可能还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来竞争报价——那么你跟我说说,是挣了还是亏了?
    ——你不能拿58同城的奶茶店转让,一次性现金支付完毕后发现地段差客流少亏大发了的思维,来评论一个跨国集团的并购,好嘛?

    例子:
    玛氏收购箭牌(你可以理解为德芙收购益达),分16年还清贷款,表面是玛氏的负债,实际上,他一毛不出,就靠箭牌的利润来还清贷款。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是贷款的,大庆政府、成都政府作为担保人,而且估计利息很低,当然,收购成功后,他们也获得了吉利投资的汽车工厂。还款?以后慢慢还嘛。

    再补充一下20亿的亏损问题。
    有人说,这20亿英镑如果这两天支付的话,那该多好。在公投前就支付了,多亏啊!李嘉诚一定就是亏了,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如果真要这么说,那我认了。
    看汇率

    从2014年中开始,英镑走低。所以,李嘉诚就是高位抄底了么?
    ——那20亿,用极端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来对比,按1.3226来支付不是比按1.7188支付要好得多?之前1美元兑换0.582元英镑,现在1美元能兑换0.756元英镑,能省好多好多钱呢

    问题是,
    ——这种商业项目的收购谈判,从标的物选择、初步接触、了解底牌、完成谈判、等待审批、融资筹钱到最后的完成支付,整一个流程下来,短则一年半载,长则几年。
    ——所以,你怎么能断定并购支付款项的那时候,刚好遇上汇率黑天鹅,英镑大跌?如果你等到2016年6月公投英镑大跌时,说要去抄底,要去收购英国的资产,那等你谈好了之后,你又怎么能够断定英镑不会回升了呢?

    例子:
    ——7月5日雀巢公司宣布,与徐福记就收购一事进行初期谈判。12月7日,徐福记公告,中国商务部已批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其60%股权的交易。(这半年时间还不是整个并购的流程哦)
    ——2008年1月吉利表达收购沃尔沃的意愿,2008年12月1日,陷入困境的福特宣布正式考虑出售沃尔沃轿车,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所以,在这种大型并购中,更多的是要考虑整个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当然收购方也会考虑汇率走向,但没有我还没有听说有哪家公司的收购能完全预测到汇率黑天鹅的。
    ——按上面的逻辑,在危机抄底时只要90亿(首付只要20亿),在经济景气时要120亿(首付假定是26.6亿,比例接近好比较)——至少你的投入已经是比经济景气时要少花钱了吧?
    ——毕竟,商业并购所说的抄底,不是昨天英镑大跌,我今天开户进场抄底;或者说走就走,我今天在去伦敦代购的路上。

    ——如果我不谈判,直接在伦敦股市里面收购某公司的股票呢?嗯,就你那一万几千元就算了,几百几千亿(520亿美元,相当于3000多亿人民币呐)的股市扫货,你觉得会没人察觉?请参考宝能收购万科,厄,现在剧情第几季啦?

    再来说李嘉诚的520亿投资和720亿(整数好计算)英镑债务
    李嘉诚对外宣传投资了520亿在英国,问题是在于,他真金白银拿出了多少?——你可以参考上面的回答。
    英镑债务——(1)港资银行(汇丰。渣打)本身就是英资背景,英镑债务高点无可厚非;(2)520亿的投资中,有多少贷款是要算进这债务里的?

    (3)长和系的集团资产配置和对冲
    结论三:以2015年财报为例,英镑下跌,长和集团反而是赚钱的。

    长和2015年财报显示,速动资产1314亿港元。其中以英镑计价的速动资产占11%。
    长和2015年财报显示,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总额达到2876亿港元,其中英镑计价的占25%。

    2015年的财报显示的是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情况。
    2015年12月31日英镑兑港币是1英镑=11.4795,我们就可以知道英镑计价的速动资产和负债是多少
    速动资产——1314亿*11%=144.54亿港币,兑换成英镑是12.5911亿英镑。
    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2876亿*25%=719亿港币,兑换成英镑是62.334亿英镑

    假设,再假设,到了2016年6月28日,就是今天速动资产和负债都不变,
    :2016-06-28 07:24,1英镑=10.2682港元,我们再来计算一下
    速动资产——12.5911亿*10.2682=129.3亿港币(四舍五入后)
    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62.334亿*10.2682=640亿港币(四舍五入后)

    那么,问题来了,
    截止今天(6月28日),
    速冻资产 129.3亿-144.54亿=-15.24亿 (亏了15亿多啊)
    银行及其他债务本金 640亿-719亿=-79亿 (用港币去还债的话,可以少还79亿呢)

    资产端亏了15.24亿,可是债务端可以少还79亿啊
    发现了吗?英镑大跌后,长和集团,是不是还赚了63.76亿?

    ——我们上面采纳的数据是2015年12月31日的(长和2015年财报),现在是啥样的,不晓得。即便是按照2015年的财报,速动资产仅占11%,而债务总额占25%,你说赚不赚呢?

    ——其次,跨国集团的财务部一般都会专门负责紧盯外汇变动和资金对冲配置的部门——财务部下至少有3个部门,一个负责总账税务,一个负责资金运营,一个负责财务分析。虽然中国民营企业往往只有第一部分而已。但是,跨国集团高薪请来的人,至少他的操作是能降低集团资金风险、建立起一定的对冲机制的。
    ——再回到上面的那个汇率图,从2014年中开始英镑走弱,公投只是下跌的幅度扩大了而已。整整2年时间,长和系的财务人员,没能针对英镑走弱的趋势,建立起一个比较良好的资产配置计划和对冲机制的话,那他们早就该被炒鱿鱼了!

    ——关于400倍杠杆。我承认是从朋友圈段子拿来的,但想说明的观点不变。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死不删帖之留作靶子的原文——
    再假设,长和集团开设2个外汇账户搞对冲,一个全仓做多英镑,一个全仓做空英镑,最高可以400倍杠杆——做多的账户爆仓亏钱,做空的账户获利5800%,合并收益,一天可赠30倍。
    补充说明,400倍杠杆是理想状态,我只是想说明个观点——不要用A股接盘侠的观点来幻想恶心李先生,好嘛?

    (4)长和系股票下跌的问题
    结论四:长和系股票的变动和李先生的账面资产。
    ——受英镑下跌影响,当前唯一变动(也就是亏损)的是股票的价格(也就是长和系的市值,账面资产),股票有涨有跌,作为控股大股东,通过市值管理,以后可以涨回来。

    截至6月24日收盘,长江基建跌5.477%,长和跌5.074%,电能实业跌4.762%,均高于当日恒指跌幅(2.920%)。——引自新京报。
    ——这部分实际上就是账面资产,纸面富贵。

    ——长和系股票下跌,损失了420亿市值,不代表李先生损失了420亿,李先生也只是其中一个股东而已,只不过他是控股股东。假设他控股比例为60%,那他的账面资产也只是损失了252亿而已。

    ——长和的股票,的确是跌了,但你也不知道李嘉诚有没有之前做空自己(长和集团)啊?也就是利用其它公司/基金来操作?

    ——再退一步,即便他没有对冲操作。但是,作为控股股东,事实上有着更多的办法来进行市值管理。等此次风波平静后,偶尔发放点利好消息啊,合规的粉饰一下季度报表呢?乐视贾先生表示不做报表,做PPT也行。

    ——最后,股票有涨有跌,账面资产某阶段难看一点,也不过是财富数字减少一点而已,难道李嘉诚就跌出富豪圈了么?,也许,你是以下标题看多了吧?——号外号外,刘诗诗2亿嫁妆一场梦!阿里巴巴因假货问题暴跌8%,马云不再是首富!股市连续下跌,赵薇巨亏10亿,欲哭无泪!

    反驳一:9亿英镑的假设
    (1)举例,懂吗?假设,中文看懂了吗?我举个例子菊帮长和集团虚增百多亿,那我该拿多少提成才好?
    (2)2010年,长江基建牵头财团亿90.3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那我现在拿这个举例子。
    2010年7月,美元兑英镑大概是0.667;那90.3亿美元兑成英镑是60.23亿英镑。
    ——假设是长和集团自己单独出现金15亿英镑,45亿英镑为贷款。10年利息假设为15亿。——那么,我们简单化,每年等额还款,是不是每年6亿英镑就可以了?这很难吗?
    (3)你的“去年海外电能一共赚了4亿英镑”这数据从哪里来,我不知道,是合并报表后还是合并报表前的我也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长和集团在英国的投资很赚钱,请参考反驳十。

    反驳二:场外交易
    (1)你还懂场外交易啊。股市中的场外交易,一般都是去扫那些金融机构持有的股票哦,又或者是大股东套现一点股票换现金。那么你想买,所有的金融机构就都会卖给你了么?
    (2)如果你还懂场外交易的话,那你应该懂举牌,懂毒丸计划之类的东西啊。
    ——宝能收购万科股票,达到5%时,就举牌了哦,亲。
    ——举牌不会天下人人皆知,但大股东和政府会关心你的。
    (3)对了,忘了跟你说,英国的公用事业是以私营为主,但是政府是有黄金股的。这可是高中历史书的知识点呐。
    ——对待电力公司,和能源公司等关键领域,英国政府以“黄金股”(Golden Share)形式保障政府在核心企业的话语权,且任何超过15%的持股权都需要通过部长级批准。根据企业形式不同,“黄金股”有的会在企业中一直存在,保持企业的国有份额,以确保国家利益。
    ——你有钱了不起啊,政府不同意呢?

    反驳三:速冻资产&债务总额到底是赚是赔
    (1)我知道我是怎样推导出他大赚了一笔的,推导公式见结论三。
    (2)我不知道你怎么算出他赔了的。我很希望看到你的推导

    反驳四:李嘉诚买的电网啊什么乱七八糟的英镑结算的东西
    (1)李嘉诚用钱买回来的电网、水厂——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固定资产哦。
    (2)“蒸发”只适用于股市,固定资产,是“折旧”或者是“减值损失”哦,别搞乱!!!
    (3)假如,再假如,(我就爱举例子)
    英国某电厂的A1发电机组,价值4.8亿英镑,设计运行寿命为40年(也就是480个月)。
    那个,平均每个月,应该计提的资产折旧是——4.8亿英镑/480=100万英镑
    ,那么,每月是以100万英镑折算假如财务报表的哦。
    由汇率变动,导致最终在合并报表(并入长和的财报)时出现的差异,算入汇率盈亏科目。但怎么算,6月份也没亏多少啊?
    该发电机组在使用了20年后,假如被战争炸毁了,那么剩余还没有计提的资产折旧2.4亿英镑,就列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这才是真的损失。

    反驳五:风险敞口307.1亿英镑左右。
    这本身就是错误的,错误在哪里?错在对投资并购的认识
    那520亿美元的投资,不是说像长和集团在6月15日拿出了520美元兑换成英镑,存在长和集团的英国账户中——不是这样的。
    (1)所说的520亿美元,指的是亿美元为计价的英国投资。
    一般的FDI都是以美元为计价。就如同长和集团总部在香港,年终报表时,是以港币计价,而已。
    ——要真是全部真金白银的拿出520亿美元(或者同等价值的港币)兑换成英镑的话,那请问,这719亿英镑债务怎么来的?难不成,汇丰借了100亿英镑给李嘉诚的长和集团,长和集团先把英镑兑成港币,在吧港币兑成美元,最后用美元兑成英镑?
    (2)就是那个问题,他到底真金白银拿出来多少?又有多少是贷款的?
    (3)这520亿美元支付给被收购的股东后,李嘉诚得到的,是发电厂、是水厂、是港口、、、
    而他们在财务报表中,是分别列入固定资产、物业(类似于大陆的房地产投资)、速动资产、商誉等不同科目的。
    至于固定资产,你爱,或者不爱,他就在那里,每天都在发电着。
    你把固定资产当做速冻资金来比较,合适么?
    那个炒股砖家告诉你的?

    反驳六:经济衰退不是虚幻的东西
    (1)你通篇都说经济衰退,6月份刚刚公投,哪里衰退了?
    (2)你不知道现在的英国,GDP增长速度比法国、德国还要高吗?你从什么数据得出经济衰退了?

    反驳七:水煤电气产业的计价
    (1)用电量对观察经济运行,是有作用,但在不同的国家里作用不一样。
    (2)用电量在中国,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基础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
    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占比比较大,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高耗能产业在中国经济的比重极大!
    中国的钢产量、电解铝产量、水泥产量、平板玻璃产量——这些耗电的产能,中国傲视世界好嘛?
    ——500多种主要的工业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
    英国的工业产业和中国的工业产值差多远?英国的高耗能产业有多少?

    2013年世界工业产值排名。
    1. 中国: 4238
    2. 美国: 3101
    3. 日本: 1416
    4. 德国: 1011
    5. 俄罗斯: 797
    6. 巴西: 673
    7. 加拿大: 523
    8. 英国: 511
    (3)影响用电量比较大的是工业用电。至于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商业用电、公共部门用电。
    08年金融危机时,伦敦停电啦?伦敦的商场灯光只开50%?08年金融危机时,你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了?08年金融危机时,学校、医院、街道的灯光就熄灭啦?

    反驳八:股票支付的问题
    (1)请明白李嘉诚和长和的关系好嘛。李嘉诚的股票是李嘉诚的事,长和欠的债是长和的事。自然人和法人不一样的,好嘛?李嘉诚只是一个控股股东而已。
    长和集团去并购某个项目,要出钱也是长和出,凭什么要大股东出?其他股东呐?
    (2)所谓的股票支付并购款项,一般是指增发。
    举例子,再来举例子。
    长和集团的股票总数一共是100亿股,现在是每股10元。李嘉诚控股52%,也就是拥有52亿股长和的股票。长和集团收购某个项目,需要50亿。通过增发股票来解决,以每股10元计价,增发5亿股。那么现在长和集团的股票总数105亿股,李嘉诚那52亿股没有变化的哦。只不过是他的控股比例被摊薄了而已,摊薄后,他的占比是49.52%。
    (3)一般来说,没有哪个大股东自己卖股票去帮集团的收购项目的。股票卖出去了,控股比例可就摊薄了哦!!!
    (4)即便是增发来收购项目,在李嘉诚的并购史上也不多见。你不知道他现在对长和集团还是绝对控股的么?而且,长和集团的资产负债比还属于比较稳健的类型,一般都是贷款的。

    反驳九:关于400亿的对冲问题,
    当时拿微信的段子来抖机灵的,后来你答题批判,我就留下给你批。反正我的观点在那里。
    (1)一点点解析,不是整个长和集团拿所有的资产去做对冲,而且那一小部分,比如10亿港币。拿整个集团去赌博,请你联系警察叔叔抓人
    (2)你说回正常态。如果是长和系的某个孙公司,用10亿港币以1:5倍保证金,15倍杠杆去卖空呢?
    (3)A股的韭菜只能追涨杀跌而已,大集团至少总有点风控和对冲设置吧?要不,董秘来干嘛?复印文件端茶递水么?

    反驳十:股票下跌和身价问题。
    ——账面资产短期内相对浮动一下,长期来看(2-3年内),英镑就不会再升值了么?(至少我认为脱欧是长期利好)英镑汇率可不是中国股市,可以给你一口气从5000点跌到1000点不喘气。

    举个例子。
    阿里巴巴因假货问题,暴跌了8%。一天之内假如是蒸发了300亿美元。
    而马云持有阿里巴巴3%的股票。

    那么,
    (1)不是马云亏了300亿美元,他只是他的股票市值,蒸发了9亿美元。
    (2)阿里巴巴下跌8%之后,直通车的价格下降了8%么?钻展的价格下降了8%么?账面资产和实际收入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好嘛?

  4. 泛用人型决战兵器说道:

    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原以为史家、王家、薛家最牛逼,又是阿房宫住不下、又是龙王比不过、又是视黄金珍珠如凡物,玉堂金马什么鬼?也配比?

    后来读了书,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冯云便化龙。

    所谓的富豪,钱再多,对于一个政府来说,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已。李嘉诚当年是如何鲸吞和记黄埔的,我想他自己门儿清。

    所以说,李超人八十岁的大老爷子又是跑内地、又是跑英国,图什么?——我猜,他是想要玉堂金马。

    内地可能给不了,红二代们都人脑袋打出狗脑袋、不够分呢,他也许没法立足。
    那么只剩下英国了,英国脱欧对李嘉诚的影响?请高手们从这个层面回答。脱欧短期对李嘉诚的资产肯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但长期而言影响不大。

    1. 首先要澄清一点的是,李嘉诚并非国内媒体叫嚣的那样近年来才开始撤中进英。事实上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李嘉诚就在英国逐步进军电信、港口及其他基建产业,远早于现在核心上台的时间:电信领域始于1989年,货运港口始于1991年,零售连锁始于2000年,水务、电力等基建服务始于2010年。这些投资基本都围绕传统的基础服务设施,很多项目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布局。只不过欧债危机和中港形势的变化让李嘉诚看到了超底的机遇和加速资产转移的必要性。

    2. 正如第一点所述,李嘉诚在英的投资很多超底吃进的中长期项目。这些项目在经过业务整合和兼并重组后,最终产生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李超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低收高卖,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注重于中长期的稳定收益。李嘉诚“决定是否投资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项资产是否有赢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问津。李嘉诚向来主张稳中求进。他认为,在一个激进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

    以李嘉诚在英国的Three电信公司为例。2000年开始,李嘉诚把通过卖出Orange获得的资金投注3G电信服务,并于2003年在英国率先推出3G移动服务,早于其他竞争对手数年。Three开始的时候并不被用户和市场看好。当时英国市场上已经聚焦了Vodafone、O2、Orange、T-Mobile等诸多大佬,竞争激烈。而Three几乎烂到爆:信号差、品种少、渠道少,不得不通过高额补贴、降低资费来吸引用户,从而导致整个移动业务长期巨额亏损。和黄3G业务仅第一年就亏损高达183亿港元(约23亿美元),整个和黄集团市值减少了1200亿港元。但李嘉诚不为所动反而持续加码,在经历了10年的持续亏损之后,终于在2010年开始首次实现旗下3G业务盈利,并成为和黄集团持续的业务增长点。2014年业报显示Three欧洲的EBIT(息税前盈利)为155.98亿元,同比增长23%,超过了集团其他如港口、零售、地产等核心业务的EBIT。2015年和黄Three试图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O2,一旦收购成功将跃居成为英国移动市场的老大,占据41%的市场份额。但收购之前遭到了欧盟委员会的否决,此次脱欧会否给李嘉诚带来转机,要拭目以待。

    3. 从李嘉诚的投资历史来看,超人的投资策略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大规模的长期投资。这种投资基本聚焦在有关民生的基础行业上,有着长期而稳定的收益预期。同时李嘉诚的投资往往是在价格低洼期开始进驻,然后长期持有。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一直秉持多元化经营策略,通过旗下其他业绩良好的业务向不盈利的新拓业务进行输血,通过多元化来分摊和降低新兴业务的风险度。同时通过不断地分拆、剥离、整合、重组等方式逐步改善业务的盈利能力。

    还以Three为例,在投资早期为了不使整个集团盈利因3G业务亏损而大幅倒退,和黄一方面通过将其部分3G网络运营、维护和开发工程外包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依托于和黄集团的整体实力优势,不断筹划各种分拆上市、出售资产的操作。同时,李嘉诚还通过不断增持加码的方式向市场表达其对3G的信心。一旦新拓业务渡过了培育期,又反过来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

    另外一种是以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兴行业风投。这类投资金额相对较小,但侧重于具备颠覆性和创新性科技公司的发展早期,因此同样获利颇丰。例如,维港2007年就开始对Facebook进行投资,是其早期最大投资人之一。等到Facebook 2012年上市时,维港前后投入了4.5亿美元,持股3%约值28.8亿美元,回报率约580%。以色列初创公司Waze在2011年拿到了KPCB和维港领投的C轮3000万美元风投,而2013年Google收购Waze时花费了13亿美元。前段时间因人机大战而大出风头的科技公司Deep Mind,其早期投资者也同样印有维港的名字。此外,维港还先后投资了网络通话应用Skype、流媒体音乐应用Spotify、人工助手Siri、人造食品公司Hampton Creek等一系列明星创业公司。
    SO,如何看待一个比我们加起来还有钱的人?

    看看热闹就得了,之前中国在英国铺垫那么久,包帝直接都对别国内政表态了,你我又怎知这老头不是过去铺路的?

    爱谁谁吧,政治和金融这俩玩意从来都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说不定英国独立之后和中国走的更近然后李家因祸得福了?

    有钱人和我们穷人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有足够的资本赔,直到坚持到赚钱的那天乘个系数拿回来。

    一、从全球资产配置上看:

    本来李超人1997年站队站的好,主要资产配置放在了中国,中国经济那几年依然享受政策和人口红利,李超人是在中国经济的上山路上跟跑,然后一直跟到了山顶。现在中国经济滞胀,货币超发,中国资产贬值预期几乎就是一个长期趋势了。外加内部因为货币流向混乱导致贫富分化严峻,不仅经济、政治上系统性风险也在加大。这时候眼看着是要下山,而当权机构没有好办法,于是挪窝很正常。

    但是挪窝挪到那儿是个讲究。能承受李超人那么大的资金体量的、相对稳定的国家无非中、美、日、英、欧盟里的法德,外加印度。美国、日本、印度不说了,看着中国人就有戒心,根本没有合作空间;能去的也就剩法德英。法国和德国工会太强,欧盟管制又比较多,所以选择一个跟欧盟若即若离的英国,长期性和灵活性都能保持,算是全球最优选了。

    二、从英国资产配置上看:

    李超人在英国的资产配置,宏观上说基本配在了寡头垄断行业里,这类行业有足额的垄断利润。而细分的话,则是配置在基础消费品(能源、电信、水务、日用消费等)和进出口(港务)两大方面。发达国家经济的三驾马车里,一般消费占比较大,稳定性较高,所以占住了基础消费品等于拿到了长期饭票;而进出口一直以来是有周期性的,但多数发达国家的进出口体量也足以让港务在一个长期时间里获利,20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周期的话,港务也可以算作稳定饭票。这些饭票只要政权不倒,基本就不会倒。李超人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已经享受了很多吹NB的人说的安全性了。

    三、从黑天鹅事件看:

    消费品方面:英镑贬值短期内是一定的,而长期看由于世界上就这么几个避险货币,所以回调一部分也是一定的。但不论如何,由于脱欧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必然会影响英镑价值,这样以英镑计价的基础消费品的收入实质上购买力会降低,只是从长期看降低的力度没有黑天鹅发生这几天这么猛而已。

    进出口方面:英国对欧盟进出口量一直占其进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英国脱欧之后进出口税收成本上升几乎成为定局。成本上升对于奢侈品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日用品或原材料的影响会比较大。但很显然日用品和原材料是港口的主要客户。所以港务收益下降也几乎就是定局。

    四、结果

    从上面简单分析,可以知道:

    1、从经济账上算,李超人莫名被英国人民坑了一把,但损失也没党国人民想的那么多。

    2、这时候为了证明超人的不同寻常,就有人开始算政治账。我只想说,虽然英国一直以自由资本主义自居,但依然没傻到让外国人掐着自己的喉咙过日子。一个国家既然敢放开某个行业,就说明这个行业的政治影响力没你想的那么重要。水务能源很犀利,但你要跟政府一言不合来个股东命令停工,你看看第二天这个公司还是不是你的?

    五、补充

    脱欧确实有利于李超人更便捷的在英国进行资产配置,比如他收O2说不准就能通过了。但脱欧的英国,就像一个整体下行的股票,你配置的再多,把自己从散户配置成二股东,还照样得被英国政府这个大股东利益侵占,然后你说我股票占比大了,我赚了。这不典型的自嗨意淫吗?

    历史上,大商人可能希望政权分裂,但没谁傻到希望市场分裂的。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