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做推销员是我最好的经商锻炼

文/摘编自《李嘉诚传:峥嵘》

向这个成功的企业家问成功之道,他严肃地开出条件——要勤力、要节俭、有毅力、肯求知、要待人以诚、建立良好信誉。他说这其实是老生常谈,只要肯跟着去做,任何人都可达到不同程度的成功,甚至比他做得更好,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说易行难。

李嘉诚:做推销员是我最好的经商锻炼
李嘉诚:做推销员是我最好的经商锻炼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商业嗅觉,商业网络,也丰富了他的商业阅历商业细胞,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追求成功、财富、享受及名誉,没有什么不对,但经验告诉我们,在世上要成就每一样真正有价值或者可以值得骄傲的事情,都必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付出时间、努力、坚毅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并且抱持自律、克己、积极学习的态度,一个人没有付出努力,徒具成功的虚名而浮露的自满,相对一个真正付出努力而赢取成功的人,其所蕴含的自尊而表现的信心,两者实有天渊之别。

李嘉诚在一次演讲中,对美国的伟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推崇备至。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墓碑上只简单刻上“富兰克林,印刷工人”。这位哲学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科学家、商家、发明家和音乐家,闻名于世,像他这样在诸多方面都展现卓越才能的人可谓世所罕见。但是,令人奇怪的,树碑立传的四个字,仅仅是许多人不屑一顾的“印刷工人”。

富兰克林是一个很积极的人,通过出版,他不断吸收学习,通过科研来满足他对自然的好奇。做好事、做好人是驱动富兰克林终生的核心思想,他极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于社会,或有用于社会,身体力行为后人谋取幸福。

他名成利就后不忘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增值的方法,在他“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文章内他很实际的名句,“Time is money,credit is money”,将时间和诚信作为钱能生钱(Money begets money)的推断,更是家喻户晓。在“财富之路”(The Way to Wealth)一文内,富兰克林清楚简单地说明,勤奋、谨慎、俭朴、稳健是致富之核心态度。勤奋为他带来财富,俭朴让他保存发展光大产业。

富兰克林十三个人生信条中的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几乎全可作为年轻人的座右铭,成为当代美国乃至欧洲文明社会通行的最基本信条。当然,也应该是我们亚洲人通行的天条。

1790年,这位为教育、科学,为公务献出了自己一生的印刷工人,平静地与世长辞。他获得了很高的荣誉,美国人民称他为“伟大的公民”,历代世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人类历史丰碑上永远会铭刻着自视为“印刷工人”富兰克林的名字。富兰克林这几个字虽然没有烫金,依然闪闪发光。

李嘉诚深有感触地说,范蠡和富兰克林,两个不同的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说好像风牛马不相及,然而他们的故事值得大家深思。范蠡执意改变自己迁就约定俗成的庸俗社会,而富兰克林全力推动社会的变迁,让人们去适应他所提倡的新社会新观念。他们在人生某个阶段都扮演过相同的角色,但他们设定人生的坐标理想完全不同。

范蠡仅仅想过他自己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日子,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大一统社会。就如他们从前所得,虽然一样毫不吝啬馈赠别人,但方法成果却有天渊之别:范蠡赠施邻居,构建大同社会,富兰克林用于建造社会能力,推动人们更有远见、能力和冲劲,创造唯我社会。

有能力的人可以为社会服务,有奉献心的人才可以带动社会进步。总之,有能力的人改造社会,无能力的人被社会改造。

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每星期工作七天的人大概也有十万人,为什么他们勤奋地工作了数十年还没有出人头地呢?有人因此专门探讨过李嘉诚的幸运,说李嘉诚今天的成就多蒙幸运之神眷顾的意思。

从李嘉诚的经验,究竟幸运与智慧对一个人的成就孰轻孰重呢?

李嘉诚对此的回答是:

在二十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百靠双手勤劳换来;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十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忧患不一定带来智慧,但会扩大人的体验,令我们审慎克诳。考验式的经历,也让我们超越既定观念与偏见的束缚。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这是拿破仑留给世人的一句豪言壮语,在中外历代名人中,烁然如闪烁耀眼光芒的钻石,亮照全世界有志成为成功者的青年心灵。在李嘉诚的字典里,又何曾有难字。

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梦想到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两个环境:其一是你自己的理想所造成的;其二是现实生活所给你的。这两个环境就是你无法抗拒的。他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炼你意志的过程。

向这个成功的企业家问成功之道,他严肃地开出条件——要勤力、要节俭、有毅力、肯求知、要待人以诚、建立良好信誉。他说这其实是老生常谈,只要肯跟着去做,任何人都可达到不同程度的成功,甚至比他做得更好,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说易行难。

现在的年轻人有谁可以每天工作十六小时之后,还要坚持学习?有谁愿意没有酬劳,但是仍然肯下班之后走到工厂去查看客户所订的货物是否如期生产?这些都是李嘉诚曾经走过的路,正是他成功的基石。简单来讲,这些都是他的经验之谈。

六十年后的今天,他仍自学不辍,回家仍必做两项功课,一项是晚饭后,看电视学英文,大声朗诵,一项是睡前的阅读。

我们都知道这新纪元蕴藏无穷和不稳定的变数。今天我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分享科技及资讯革命所带来的成果,令效率更高、生命更丰盛;但我们亦面对天然环境及社会结构遭受惊人的破坏。

在这前所未有的资讯社会,教育区分出哪些人可拥有或懂得如何应用知识,哪些人被视为更有价值或不受重视。我们都痛恨世界上现存的不正义和不公平现象,但我们可带来改变的能力却有局限。

然而我深信忠诚、正直、公正无私及同情心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如果有人对你说这些人生观已不合时宜及不适用,这不令我感到惊奇,对于某些人来说,为了追求商业上的成就,或要牺牲以上的价值观,当然现实中的商业社会是需要不断更新求变,但我深信在获取更多盈利及更高效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也不应牺牲了我们维护公平及减除疾苦的决心。若果我们选择只为追求金钱及权力,而牺牲人类高尚情操的话,则一切进步及财富的创造都变得没有意义。

李嘉诚认为,对于有可能争取到的顾客,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于那些根本没可能做成生意的客户,则应当机立断,决不磨蹭,决不耗费半点心机。问题的关键是,哪些是可以争取到的客户,哪些又是没有希望的?

李嘉诚说,如果你被客户请到办公桌的对面椅子上,说明客户有诚意与你进行纯商务式的谈话,你的谈话必须措辞谨慎、简洁而实在。如果你被请到办公室的沙发上落座,则表示这位客户有兴致与你慢慢谈。如果客户请你喝茶,就表示他对你产生了兴趣。

如果在谈话过程中有电话打来,他安排秘书或别人代接,就说明客户对你推销的产品有购买意向。相反,客户对每个电话都接,并且对进来请示汇报工作的下属没完没了地下指示或做决定,那就是说,他希望你尽快离开。如果毫无希望,你最好立即告辞。因为在你无端耗掉的这段时间里,也许你早就在别处做成了另一桩生意。

李嘉诚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这是我今天用十亿元也买不来的。”

曾经有人请教李嘉诚当年推销的秘诀,李嘉诚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主动提到了在日本有推销之神声誉的原一平。这位推销之神在一次演讲会上,遇到与李嘉诚上面遇到的同一个问题,这位原一平先生当场脱掉自己的鞋袜,请这位问话人摸摸自己的脚底。当摸到原一平厚厚的脚茧时,这位问话人不禁惊讶万分:这么厚的老茧啊。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快,所以脚茧特别厚。

李嘉诚二十岁刚出头,就升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确实令人羡慕。也正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居高临下,让李嘉诚有机会纵览塑胶生产经营的完整过程。过去作为销售经理,他必须像其他人一样,走街串巷,亲自卖力推销。而且,最多不过是对销售环节很熟悉。作为总经理,他已经不可能再如从前,但是,他有机会接触整个生产程序。

心机甚重的李嘉诚又开始了偷师学艺。他仔细地了解把握每道生产程序及相互衔接。不过,这次是正大光明地学习,为了工作学习。或者说,为自己的将来学习。于心亦安,于情亦合,于理亦得,于法亦通。

到了这一步,李嘉诚似乎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二字。正干得顺风顺水的李嘉诚,再一次跳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全新的人生,全新的事业,全新的旅程,全新的拼搏。只不过这一次李嘉诚不是到另一家企业去打工,而是到自己的工厂给自己打工。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949年中国政权转变,李嘉诚服务的公司最大业务对象是来自中国内地的顾客,生意一下子跌至零数,他的老板决定将这间工厂结束。

长期阅读《当代塑料》,早已让他掌握趋势,看到塑胶时代即将到来。超越香港本地的视野,他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迈向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以及人口成长,势必将使塑胶制品的市场需求一步步扩大。所以当老板结束工厂业务时,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决定自行创业。1950年,李嘉诚将积蓄连同亲友借款共港币 5万元,开创自己的新事业。

李嘉诚要开创自己的事业——他要办一间塑胶工厂,自己当老板。哪怕开始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山寨厂的小老板。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高明的枪手,他的开枪动作往往比出枪还快。”

此时此刻的李嘉诚,踌躇满志,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迈向神坛,步步走近商圣。

商圣李嘉诚一步步走下神坛,向世人靠近。世人越来越清晰,又似乎越来越模糊。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