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用车未来之争:下个4000亿市场

伴随Uber的高调入华,国内商务用车市场瞬时受到关注,巨大的市场前景,不仅惹来众垂直平台的垂涎,就连巨头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商务用车已然成为继打车补贴后的又一争夺点。

  继7月阿里巴巴投资的快的打车推出“一号专车”,宣布进军商务车领域后,腾讯投资的滴滴打车也接二连三传出试水商务车的消息,新浪科技求证后得知该消息属实且其业务已在内测阶段,但上线时间并不知晓。而就在上周,另一巨头百度也宣布联合易到用车共推商务租车服务“百度专车”。

  至此, BAT相继直接或间接介入商务用车领域,一场大战硝烟即起。

  机遇

与传统的出租车市场相比,商务用车市场显然还比较狭小。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出行需求也有了变化,他们越来越看重体验和服务质量。由此看来,商务用车市场或将成为交通出行领域下一座 “金矿”。

统计数据显示,仅2014年第1季度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规模已达32.5亿元,环比增长19.9%。而2013年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整体规模为81.6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商务用车市场是打车平台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商务用车业务已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即打车引流、租车赚钱;另一方面,这是搭建用车平台入口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如此看来,商务用车市场正从小众需求逐步向大众化延伸,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会抢夺传统出租车市场。按照一号专车总经理李祖闽的思路,商务用车领域和出租车行业用户属性存在根本差别,商务用车业务并不需要用降价的方式来吸引用户。

李祖闽表示:“一号专车业务面向的是高端用户群体,并不冲击出租车利益体系。”因此一号专车的价格一定会高于出租车价格;加之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出租车与商务用车只是“各司其职”,以便用户“各取所需”。

  挑战

众人觊觎商务用车领域,人人想分得一杯羹。然如何占得一席之地?眼下,除了资金和用户的比拼,或许服务与运营能力才是关键。

在李祖闽看来,商务用车市场虽然受到热捧,但无论服务覆盖抑或车辆数量等目前还远远低于预期。他向新浪科技算了一笔账,按照百元左右客单价计算,日均十万单的规模,换算成月营收将会超过3亿元。因此商务用车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然,商务用车市场除了线上移动互联网与线下用户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外,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眼下,对李祖闽和他的团队而言,首当其冲的便是建立一整套的驾驶员管理体系。他对新浪科技表示:“目前“一号专车”已经建立了驾驶员管理体系,并有专职人员团队监督司机的行为。因为单纯的培训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

无规则不成方圆。据悉,在一号专车内部,大到司机着装、车内卫生,小到乘客饮用水与纸巾的摆位都被事无巨细的写进管理条例。可毕竟司机不是神,难免出现个别懈怠的情况。为此,一号专车又通过建立12个服务质量指标考量司机及服务水平,例如对司机及车辆的实时监控,对客户的不定期回访等。“通过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等指标,来考核司机,从而制定相应的奖惩,以此激励整个服务水平的改进与提升。这是当下我们最应该提高的地方”,李祖闽表示。

据了解,整个中国的商务用车市场规模可达4000亿,而中国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为180部,加之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限购政策,商务用车市场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环,还是“有利可图”。

对于接下来的要做的事情。李祖闽表示,目前只是一号专车发展的前期。背靠快的打车及阿里巴巴,还有很多的流量和资源可以为其所用。包括阿里的信用体系,支付体系,甚至快的大数据,高德地图,或许都将成为一号专车未来的方向。

眼下,以易到、AA租车等为代表的商务用车市场正日趋成熟,但用户对于商务车出行的意识还并未被唤醒。然随着一号专车、U优打车以及百度专车的迅速崛起,或有可能开启交通出行新篇章:通过提供差异化和灵活性的服务,培养用户习惯,从而逐步起建立完整的用户网络。

由此,业内也基本共识:商务用车市场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可观,前景巨大,但同时也是困难重重,如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监管的完善、消费者出行习惯的培养、从业者服务素质与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个市场多样化、盈利模式多元化等细节部分仍需很长一段时间磨合和发展。

山芋虽甜,但也“烫手”,毕竟,国内的商务用车市场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