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不必当教授,教授本该是名人

名人是一面旗帜,是一所学校甚至于一个领域的大V,能让学生像粉丝一样景仰之余,也能在潜移默化之下,把学生引向学术和文化的大观园。

  高校要不要延聘名人执教,近些年似乎渐成一个热闹的话题。一些学校在行动,一些学校在观望,一些人们在议论。

  2012年11月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开始在中国传媒大学讲授口述历史研究课程。2013年1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仪式聘任著名作家莫言为北师大学教授,校方称其属于学校有编制的职员。

坊间舆论显示,人们对这一现象多有关注。比如,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高校聘请社会名流尤其是知名校友入校执教的问题,曾对157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6.8%受访者就读的学校曾聘请名人执教。65.4%受访者认为名人执教应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对名人执教现象,35.4%的受访者表示赞同,也有22.2%的受访者表示反对。

对于高校延请名人执教之利弊,受访者的一些说辞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从有利的一面看,名人执教能够吸引学生,开阔眼界与活跃课堂气氛,这是名人授课带给学生的主要收获;而从不利的一面看,名人社会活动较多,课时少和教学规划不清晰是他们授课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高校为什么要延聘名人执教呢?也有议者认为一些学校是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出风头,为了让名人来打广告。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我认为主要因素还是要着力改变一些现状,比如在我们的高校教师队伍中,学术明星、业界翘楚、尤其是科研名家、学术名人比重太少。一些高校教师队伍比较沉闷,亮点不多,学术水平和明星风范都比较缺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很多像在下一样的人们,读过一场大学,却连文化名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过,岂不是终身遗憾么?

从前,延聘名人执教乃是一大普遍现象。比如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兼容并蓄、广纳奇才,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中国知识界名流达数百人,一时间真可谓群星璀璨,令人景仰。后来即便是抗战期间,许多大学也是广纳文化名流的。

著名作家汪曾祺就曾撰文回忆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故事,说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不仅解决了“创作能不能教”的世界性难题,而且他亲自向文学刊物推荐学生作品之类的举措,对汪曾祺和他的同学们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影响深远。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名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十分精彩,除了文学审美的价值之外,简直又是一篇高校应该请名家、大家执教的赞美诗。

名人教学行胜于言。汪曾祺先生说“沈先生教写作,写字比说的多。”沈先生批改学生习作,常常比学生的原作还长。除了评析文本得失,还会介绍与学生习作写法类似的作家名篇,让学生在对照学习中提高。沈先生十分爱才,会把好的学生习作,自己倒贴邮费推荐出去发表。汪曾祺举例说,他1946年前发表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学生可以随意造访沈先生的宿舍,可以随时向沈先生借书,可以随时领教沈先生的学问和“杂知识”。就连沈先生的各种怪癖和异事,对学生也毫无避忌。沈先生读过的书,爱随手写两行题记。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汪曾祺不仅一直记得,而且一直琢磨: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正如名人不只是专擅于一个领域一样,名人效应甚至于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名人圈。汪曾祺和他的同学们受教于沈从文,也等于是受益于一个与他有关的名人大V的朋友圈。汪先生回忆,沈从文的课堂从不放过来拜访他的名人朋友,于是乎,老舍先生从重庆过昆明时,沈先生曾拉他来谈过“小说和戏剧”;金岳霖先生来访时,沈先生邀请他谈“小说和哲学”。至于沈先生本人在跟学生交流时,涉及到的名人更多,以至于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的掌故,学生们也是了如指掌。这些掌故恐怕不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学子的成长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汪曾祺先生写道:“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无独有偶,台湾文化名人、知名教授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里,也用大量的篇幅回忆了抗战期间,已经名满天下的朱光潜教授在武汉大学当英文教授的故事,讲到朱光潜教授亲自督促将齐邦媛从哲学系转到外文系,讲到如何以《英诗金库》作课本,如何进行中英诗比较,如何在课堂上讲英诗至情深处,以至于“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之类的轶事。

我们不必只盯着延聘名人执教的名人效应,细细思量其间的奥妙,当更有助益。名人是一面旗帜,是一所学校甚至于一个领域的大V,能让学生像粉丝一样景仰之余,也能在潜移默化之下,把学生引向学术和文化的大观园。名人更是一种散发着馨香的奇怪元素,一所学校有那么一两位名人,校园里必会长久地充满文化的芬芳。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同样的道理,我深信,今天我们的一些高校延请名师,苟得其人,能让学子们亲闻馨咳诚然是一件美事,也会深深影响一代甚至数代学子的。比如莫言先生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假以时日,当会比非文化名家更有效果。

只是延聘名人执教,要受到诸多方面条件的制约。除财力物力之外,毕竟还要考虑到术业有专攻,名人当教授,也不能拉到篮中就是菜,至少要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考察可行性。也许大多数名人,还是在他们自己的领域发展更适合吧。

名人转型当教授,让学校名人两相宜,是一件可遇可不可求的事情。名人不必当教授,教授本该是名人。眼下更重要的,是要考问我们高校的教师成长机制,既要抓住机遇吸纳名人,更要考虑如何让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名人。

作者:严辉文,自由撰稿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