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实习生 邢洪辉
如何加强新媒体时代的政府领导力?
7月19日,曾任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多年的赵启正,在2014复旦大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现身说法,以实际经历讲述新时期如何开展新闻发布、如何提升政府领导力。
赵启正对澎湃新闻表示,政府过去是习惯由上而下权威主导信息发布,这种模式受到空前的冲击。
面对冲击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他认为,应对之术是做好议程设置。
“政府要做的功课是议程设置,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个地铁的修建、一个火葬厂的修建,都要事先定一个规划。”赵启正说,“何时开工、剪彩、落成、发布新闻,都是议程设置的内容,而目前政府在做计划时,很少考虑把一个东西讲清楚。”
对于网络外交,赵启正观察到,国外已有不少实践案例。
他以推特外交为例。“国外很多领导人上推特,不断表态,到了中国就上微博,像骆家辉没事就发,‘我今天出去旅行了,坐的经济舱’,这就是公共外交。”
赵启正总结,对于领导人而言,要学会和适应在无所不在的社会监督下工作,在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下工作,在众说纷纭的网络环境下工作。
“在北京流行一句话,防火防盗防记者,我每年都给两会发言人讲一次课,我说大家不要这样想,政府的决策政府的打算应当让公众知道,这样公众才拥护你,才明白你的政策是为我们着想的,有哪些不对的地方请他们监督。”赵启正说。
1940年出生的赵启正,仕途起步于上海,他曾担任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市长,浦东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务。
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作的他,又转型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政府“第一新闻发言人”。
2009年,赵启正首次亮相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担任新闻发言人。在之后的数次政协新闻发布会上,赵启正的幽默和直率,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有路透社记者提问关于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向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寻求庇护一事。
赵启正回答道:“据我所知,王立军目前正在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调查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已经请假不出席这次会议。”
赵启正接着说,王立军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进行了报道,这些报道都是“拼图式”的,由于资料并不全面,缺的地方就靠想象绘制了,因此这些“拼图”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荒唐的。“王立军事件是一个孤立发生的事件,建议你不要做过多的想象。”
最后,他又补充道,“近年来,重庆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你如果有兴趣,在全国人大开幕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薄熙来,你采访他就是了。”
2012年3月,是赵启正最后一次担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他坦言,做官员很辛苦,早起晚睡,这一辈子50年工龄,没休过一天假。“我刚休了一个礼拜,因为我退休了。”
澎湃新闻:对昨天(7月19日)上午论坛上哪个人的发言印象比较深刻?
赵启正:抱歉,坦率说都不深刻。你有深刻的吗?
澎湃新闻:我对你说的印象挺深刻的,尤其是温州动车那个,对当时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答记者问的分析。
赵启正:他不在现场,事先没有去过现场也不了解情况,仓促迎战,这是他那次不成功的根本原因。至于其中几个答法呢,有的是答得不妥,也有他没有明白对方问题的根源。
发言人,平常要跟随领导在第一现场。他们美国的发言人必须跟着总统走,口径不是你告诉我,是我告诉你。
澎湃新闻:想问问你新媒体时期的领导形象建设问题。
赵启正:我不喜欢用形象建设这个词,形象是外表,塑造形象,是有毛病的,应该是塑造自身,传播形象。比如说,赵启正,你就不能塑造我形象,塑造我形象必须给我戴个假发、整个鼻子。所以塑造形象不是媒体的功能,媒体应该传播形象。
国家自身的建设是重要的,国家的真实是传播的基础,在传播中要有正面要有侧面,看你想表达什么。所表达的,一定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
比如照相,一定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那么给赵启正照相,你是摄影师,你想表达赵启正的深沉、赵启正的老练,表示我的通达、我的智慧,表现我的幽默,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这是你传播的,但你传播的几样我都有。所以传播的艺术是,你想告诉读者什么,想告诉受众什么,因此你的传播中是有艺术性的。但是这艺术性的根据,是真实的背景。
澎湃新闻:那么,要不要考虑受众接不接受呢?
赵启正:你说这件事如何如何,他(王勇平)说,我传播了,火车没有埋,埋了是为了现场好处理。那底下不接受啊。所以传播不等于结果。那他们在现场,接受了你的传播之后,形成的印象可能和你的传播一致或者不一致。议程设置这概念你学过吧?你引导他想哪些事情,但你却不能决定他跟你一致。
所以你们的责任,是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包括什么,包括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政策,中国的文化,包括国内外政策,解疑释惑。
这是发言人和媒体共同的任务。因为我说得不好,你也很难表达;我说得不好,说的有点毛病,你可能给我理得通畅一点,所以咱俩是合作者。
官员和记者的关系,是工作关系。我既不是你老师,你也不是我部下,你更不是我的敌人,但是你也并不是我的朋友。
有人说,你为什么不能是我朋友呢?在工作场合,我不能说私房话,我说的话就要负责就要传播,因为我是公家的发言人。所以没有私房话,从这个角度讲,就没有朋友。
但这不等于我不忠诚。你是我的合作者和挑战者,你球发得好,我还得好,大家喝彩(拍手)。一个新闻发布会,记者提的问题太没意思,那这发布会就失败了。谁失败呢?咱俩共同的失败。
网上批评我,说我把好的发言机会给外国媒体了。哪是我给的,我会安排一个难题来为难我吗?是外国记者他没顾虑,他敢问,他要给他们总部有个交代。而中国记者有顾虑。
澎湃新闻:这些问题不是事先安排的吗?
赵启正:当然不能了,事先安排我不成演戏了吗?我参加的发布会从来不会有限制提问。
很多人不相信。赵启正的发布会就是不布置。
(有些问题)问得多尖锐啊。薄熙来的事情,影响他的政治前途,在十八大后将如何处理?我会布置这个问题,我傻啊?不可能布置这个问题。
澎湃新闻:今年两会上,你的继任者吕新华,面对最后一个相对比较尖锐的问题时,他用了三个字来回答,你怎么看?
赵启正:他是我的接班人,他比我年轻,我不便于评论。
澎湃新闻:你会怎么回答?
赵启正:我可能不会这么说,但这是事后诸葛亮。当时几秒钟的决定才叫聪明,都过了好几小时了我再说,不能占这个便宜。当时就10秒、5秒你得答出来,过了20秒再答出来,比5秒就差了,因为不允许你20秒钟内冷场。
澎湃新闻: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履新之后,国家主席夫人、总理夫人先后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你觉得这对于国家形象、对于两位领导人形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赵启正:这是国际惯例,这样的访问内容丰富,可以使外国公众更加能够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事情。也就是说,这有公共外交的成分。
所谓公共外交呢,原始定义就是对外国公众表达本国,昔日的公共外交再加一个(定义),就是公众也出去说话表达。“第一夫人”,不是官员,所以说她是公众,但她又是“第一夫人”,以她的身份向外国的公众表达,容易表达得真实、生动、活泼,所以有好的作用。这个不是中国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