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文元
从传统营销到社交媒体营销,抽奖是各类互动的基本款配备,人人都有梦想,实现梦想是天赋人权也需要老天给点好运。抽奖这应该是一个低成本高互动商家开心消费者得益的方案,1%的中奖机会,可能吸引来上万人参与。但真的不是这样。
从传统营销到社交媒体营销,抽奖是各类互动的基本款配备,人人都有梦想,实现梦想是天赋人权也需要老天给点好运。抽奖这应该是一个低成本高互动商家开心消费者得益的方案,1%的中奖机会,可能吸引来上万人参与。但真的不是这样。
什么样的抽奖会吸引人参加?通常的观点是:
首先,参与者会相信这个抽奖是有公信力的,真的会“抽奖”,真的会有奖品产生,这一点很重要,尤其在这样一个大家什么都不相信的年代。在香港抽奖推广活动是要申请牌照的,“抽奖进行时,要有独立核数师在场监督,得奖者名单要在指定时间内,刊登于指定的数份中英文报章上”*。不知道大陆有没有必要引入?当然以当前的监管寻租生态,任何关于“牌照”的提法好是慎谈。
其次,要有人参与。这似乎是句废话,但的确很有必要,有人参与的意义在于,看到身旁有人在参加,看到某个抽奖箱前围着人,这基本是很多人参与抽奖活动的重要诱因。于是,寻找抽奖的“early adopter”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要有人中奖。这似乎更是句废话,但的确更重要。中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示范效应,告诉大家人人皆可美梦成真。中奖的人离自己越近,这种激励作用就越大。
梳理完这三个显而易见又常被忽视的道理,似乎就可以很容易回答为什么基本上很多抽奖活动都没人理,以及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做好一个抽奖活动:首先提高公信力,请第三方监督之类;其次吸引关键影响人物参加这个抽奖,增加示范效应;再次就是多多转发网友们“晒中奖”的内容,提高激励效果。
这些手段的确有用,有效果,但是,做好这三点,成本并不低,拉动效果可能并不十分显著,投入产出比常常显得勉强。
所以,其实,我想说的是,抽奖这种方式也许并不适合社交媒体了。
因为,社交媒体上的消费者,早已经被驯化得需要不断被喂给新鲜信息,而且期待即时反馈。习惯了享受发出一条内容在10分钟里收获10个点赞的欢乐,真的有人再愿意再参加一个抽奖活动,然后等上个哪怕“一天后”这样如此之长的时间,去看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我要的我现在就要”,某品牌移动浏览器的广告语,的确就是社交媒体用户的真实心态写照。
线上抽奖和网络游戏之类的都是一类娱乐活动,所以那些网络游戏用来吸引用户的手法在做线上抽奖时同样有效,要给用户即时的回馈,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打掉一个怪兽就要能够得分;要给用户对命运的操控感,同时留下一定的挑战性满足用户完成自我挑战后的成就感。线上抽奖常常做不到这些,还不如来个命运知识小测验马上生成一个欢乐的测试结果更让能撩拨人心。
这一段时间来,最火的线上抽奖活动是什么?我的直观感受是,除了世界杯足球彩票(世界杯的成功你无法复制),就是“红包”活动了,这一活动完美地满足了上述要点,即时回馈,抽就能中,哪怕常常只有0.1元,且每次金额不同,既有操控感,又有挑战性,希望从不落空但又每次总有新期待,辅助好友群体影响加社交媒体分享,当然会火。
以前这种活动很难做,首先因为移动支付不发达,线上的“即时回馈”很难做到,其次,有了支付宝一样没做起来这个,原因一个是没想到这招,还有就是因为缺乏微信这样的强关系社交工具平台。这个大家已经讨论过。
所以,让那些规则复杂还要登上半天都不能中奖的抽奖活动消失吧,设置一个百万大奖,跟有100万个拿到1元回馈的机会,哪个活动在社交媒体上更受欢迎?显而易见。